實用的城建年度總結三篇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城建年度總結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城建年度總結 篇1
為了加快現代化首府城市的建設步伐,充分體現首府的精神面貌,辦事處充分認識街道愛衛工作的新形式,加強領導,結合實際,按照區委、區政府及上級部門下達的目標任務,在相關職能部門的密切配合下,辦事處的市容環境、愛衛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了市容環境衛生的整治力度,為社區居民營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
辦事處嚴格按照《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及試行的《市容環境綜合檢查考評辦法》的要求,加強市容環境衛生的綜合整治力度。位于鄂爾多斯大街的煙廠南小區,由于小區物業撤走,生活垃圾一直無人清理,致使小區內垃圾成堆,在獲悉這一情況后,3月6日,辦事處出資3000多元,雇用5輛汽車、一輛鏟車,對該小區的垃圾進行了清理,經過6個多小時的清理,共清理垃圾12車次。為達到長效管理的目的,辦事處對煙廠南小區及五塔東街毛條宿舍的環境衛生進行代管。
組織社區居委會的全體干部和“4050”人員共計87人,對轄區迎春巷內電信桿及建筑物墻體上的“三亂”小廣告進行了徹底的.清理,共清理1100余處,使巷內的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觀。
二、繼續深入開展愛國衛生工作
㈠、“愛衛月”活動
4月9日,在玉泉區大召廣場開展了一次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營造清潔衛生環境”為主題的大型宣傳活動。此次宣傳,辦事處共出橫幅1條、小區橫掛2條、圖板4塊。
4月16日,辦事處組織社區居委會的“4050”工作人員和保潔員共43人,對工行西巷、玉苑小區巷和交警巷等街巷的不衛生死角進行了徹底清除,累計清運垃圾17車(保潔車輛)。
4月24日,在愛衛月活動期間,辦事處充分利用有利時機大搞環境衛生,動員駐區單位搞好單位內外的衛生,此次活動共有71人次參加了勞動,清理垃圾10余噸,清除垃圾死角多處。
㈡、春季滅鼠、滅蟑工作
3月份,我們制定并下發了春季滅鼠滅蟑實施方案,召開了由社區居委會和部分駐區單位工作人員參加的春季滅鼠滅蟑動員與培訓大會,取得了很好的預期效果。及時購置了相應的滅鼠滅蟑藥品,在3月14日辦事處組織社區居委會和駐區單位進行了集中投藥,重點對農貿市場、賓館飯店、中小餐飲、單位食堂、食品加工、旅店、浴室及居民廚房開展清除雜物、清除蟑跡鼠痕等整治活動,共下發成藥90Kg。投餌房間共計1014間;在3月下旬進行了滅后投鉺與監測,共對20xx個房間進行了監測,未發現鼠痕,有效的降低了鼠蟑密度,達到了國家標準。
㈢、健康教育工作
辦事處始終把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計劃與綜合目標管理考核的重要內容。年初,及時制定并下發了全年健康教育工作計劃,要求各社區居委會和駐區單位認真組織,全面落實,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督促、指導各社區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學校要按照標準重點落實,各級單位做到了有宣傳材料、有宣傳陣地、有宣傳記錄、有計劃、有總結,并要求控煙單位的工廠及車間有明顯的禁煙標志和勞動保護制度。辦事處全面開展健康知識的普及,共進行了4期的健康教育宣傳,并開展了6次健康教育活動,社區居委會也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健康素質。
三、建立“門前三包”長效管理機制
辦事處的“門前三包”責任制涉及鄂爾多斯大街等11條街巷,以100左右個責任單位為單元劃分為10個網格。辦事處已將全部數據錄入微機進行管理。辦事處已與1132個責任單位簽訂了“門前三包”責任狀,責任狀的簽訂有利于調動責任人工作主動性和能動性,推動辦事處“門前三包”責任制的落實,達到了長效管理的效果。辦事處對“門前三包”責任單位實行動態管理,今年補簽責任狀27份,對“門前三包”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單位進行拍照取得數據資料報玉泉區市容局進行整改處理;對責任落實好的單位進行表彰,今年對內蒙電科院等5個駐區單位和昕麥迪等5個商戶進行了掛牌表揚,并評選出1個先進集體和3個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
四、城建、環保工作
根據玉汛發[20*]01號文件“關于進行危房普查統計的通知”精神,以居委會為單位,對轄區內的危房進行了普查登記,這次登記的危房主要在三里營東、三里營西和五里營社區內,共有51戶。對登記的危房都進行了實地查看,并根據房屋權屬類型,下達了危房通知書,辦事處結合轄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了20*年的防汛預案,并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6月16日開始,呼市地區連降大雨,辦事處轄區內的三里營南路由于路基較高,每逢下雨,雨水就會灌入路兩側居民的屋內,積水很難排出。為了能夠更好的幫助這里的居民安全渡汛,辦事處干部冒著大雨用水泵抽出積水,并將城建局下發的300條和自籌資金購置的200條編織袋發放到居民手中。辦事處對重點區域重點防范,確保了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為進一步提高轄區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為轄區群眾創建一個優美的生活、工作環境,根據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工作要求,辦事處創建綠色社區和安靜居住小區各1個。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各社區的環保宣傳欄開展宣傳活動12次。
五、積極籌備成立業主委員會
根據上級物業管理部門規定和五塔花園業主的要求,在辦事處和迎春社區居委會的指導下,五塔花園業主委員會的成立正在積極的籌備中,已張貼了公告,公布了業委會的組成人員名單。為了促進這項的有序開展,辦事處安排專職工作人員深入到社區進行指導。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以五塔花園為示范帶頭,以新的物業管理條例為保障,推動其他社區盡快成立業主委員會,使社區的管理逐漸步入正規化。目前,電力設計院住宅小區已成立,五塔花園即將成立。
六、科技、科協工作
辦事處新修訂了今年的地震應急預案,根據人員變動調整了組織機構,成立了一支由55人組成的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并組建了一支32人的志愿者隊伍,提高了應對突發事件和風險的能力,加強對破壞性地震活動的管理,維護公共安全,確保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地震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七、加強食品安全的日常監管,積極開展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工作
為建立和完善應急處理機制,增強應對突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反應能力,確保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反應迅速、決策正確、措施果斷、運轉高效、處置得當、處理到位,把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辦事處制定了食品安全應急預案。為保障在奧運會、20*東方馬拉松越野賽及昭君文化節期間的食品衛生安全,辦事處制定了重大活動期間的食品安全工作安排,并制定了食品安全監督員、信息員的培訓方案。
八、動物防疫工作
辦事處高度重視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及時召開了動員大會,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緊急預案,并對防控工作做了詳細的安排部署,有效推動了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的順利開展,對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在今年春季的防疫活動中,共投放疫苗1200ml,免疫率達100%。
城建年度總結 篇2
一、20xx年以來,城建辦在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克難攻堅,較好的完成了以下幾項工作:
1、房屋征收工作。完成了漳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房屋征收縣城段肖棟華戶的搬遷及尊師路汪光明戶房屋征收。漳河流域房屋征收項目王小奶、彭英蘭、操文進戶已啟動強制搬遷司法程序。協助縣房屋征收辦完成了XX縣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房屋征收各階段工作。
2、征地工作。完成了檢測線及尊師路項目征地的外業測量工作,在征地的過程中,積極協調解決各項矛盾糾紛,保證各項目及時開工,在完成征地工作同時完善征地基礎資料,積極與各相關部門對接,保證征地資金以及征地的報帳工作。
3、民生工程。完成了20xx年全鎮261戶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對全鎮的農村危房現狀進行全面調查,建立農村危房數據庫。在中型垃圾中轉池3個以及34個垃圾收集池。
4、傳統村落調查工作。完成了赤嶺、橫崗、柏山立川三個村的傳統村落調查,目前正在申報當中。完善第四批傳統村落余光村的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規劃。
5、傳統村落項目實施。今年確定實施碧山村、黃村、南屏村三個傳統村落項目,對這三個村的傳統村落項目進行優化,按照“環保資金”和“一事一議資金”兩項資金管理要求實施。
6、完成南屏整治方案設計。
二、20xx年工作計劃
1、繼續做好漳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XX縣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工業園區房屋征收工作。對被征收戶進行跟蹤服務,幫他們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轉變工作思路,為重點項目做好服務工作。
3、進一步做好、做實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
4、嚴格按照上報的.傳統村落項目需求表實施項目,對已申報成功的傳統村落項目資金嚴格把關,做到專款專用。
5、完成鎮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城建年度總結 篇3
20xx年,我們將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繼續推進防震減災三大工作體系建設,不斷拓寬服務全縣經濟建設的廣度和深度,為構建和諧美麗新平邑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工作目標
保持防震減災工作全市前三名,力爭全省縣區防震減災工作先進單位。
二、工作計劃
一是努力完善地震監測預報體系。完成地震臺搬遷工作,爭取早日實現我縣地震監測恢復正常觀測。
二是加強地震群測群防工作。舉辦地震“三網一員”集中培訓班,采取集中培訓和個別現場指導相結合的方法,提高“三網一員”的業務技能。爭取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經費有所增加,落實好“三網一員”的補助待遇,提高其工作積極性。
三是加強震災防御和應急救援工作。進一步做好抗震設防工作,做到重大項目建設地震安全性評價應評盡評。開展好地震小區劃科技成果運用工作。進一步完善地震應急數據庫建設。會同有關縣直單位和企業、社區搞好志愿者隊伍建設。
四是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加強全社會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提高全民防震減災意識。
五是加大局機關建設力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黨建、綜合治理、文明單位創建等各項工作,提高全體職工的綜合素質能力,更好地服務全縣社會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三、工作措施
一是進行將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到人到崗,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獎懲并舉。
二是做好階段性工作督促落實,公開各項工作開展進展情況接受群眾監督。
三是加強領導,領導班子要親自抓,親自過問,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為各項工作把好方向,做好保障。
四、指導思想
以深入貫徹落實“完善體系、轉型發展”的指導思想為工作主基調,繼續以“強毅力行、追求卓越”的海門教育精神為主引擎,深度推進“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工作思路的延伸,加強“平臺聚力、項目攻堅”工作路徑的研究,突出教育教學轉型的實現,引領教育教學方式的新常態。堅守“研訓一體、追求卓越”工作準則,堅持全面推進課程改革和課堂變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的研訓方向,不斷創新研訓方式,整合研訓資源,提升研訓品質,切實履行“研究、指導、服務、培訓”工作職能,為全市教育教學質量的持續、科學走高,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再添新功,為教育名市建設再增精彩。
五、具體工作
。ㄒ唬﹫猿纸逃|量立校樹人為本的崇高意識,加強普通高中聯盟化轉型發展
教育質量是立校之本、樹人之根,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也是衡量海門教育的一根標竿,更是建設教育名市的亮麗名片。必須牢固確立質量第一的意識,貫徹落實以提高質量為根本的指導思想,努力保持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的高位、持續發展。
1.明確高考目標,強化責任意識
高中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樹立全面、科學的質量目標,強化質量落實的責任意識,因此,全市高中學校群策群力、奮發有為,實現20xx年全市高考全省至少一項核心指標第一、力爭三項核心指標領先和高二學業水平測試有新突破的目標。
2.深化教學改革,提升教育質量
積極開展“五嚴”背景下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研究,通過示范放樣、典型引路、達標過關、公益助教助學與優課評優等活動,進一步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努力建構以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為支撐,以任務為驅動,以問題為引領,以自主學習為基礎,以探究體驗為核心,以展示交流為途徑,以教師適時點撥為輔助,以當堂訓練、及時反饋為保障的理想課堂新模式。全面細化基礎學科雙休日任務驅動型自主學習導學單與語文英語主題閱讀,強勢推進微課研發、一體化導學單基礎上的個性化備課,努力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教師指導、點撥的針對性。積極開展常態課下觀課、議課、磨課和研課活動,加強常態課堂教與學兩個層面的微格研究,努力提高全市教師教學反思水平,不斷優化常態課堂教學環節,促使常態課堂教與學的行為方式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充分發揮高中教學研究工作室、跨校聯盟教學研究工作室的引領作用,整合全市高中優質師資,圍繞高中教學的總體目標,找準教學減耗增效的突破口,項目攻堅,實現全市高中教學高標準、高質量、跨越式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抓實兩大教學研究工作室的過程管理,加快全市高中教師專業成長,切實提高個性化備課質量、課堂教學效率、高效作業設計水平和主題閱讀質量,做好工作室的文化標識建設、管理制度建設、資源庫建設。
切實加強高中教育質量的推進、督查和監控工作,深入學校、深入課堂、深入教師、深入學生,準確了解掌握教育一線情況,科學建立教學質量的過程監控機制,及時發現常態下管、教、學三方面的不足,通過優化各項措施,促進高中教學質量持續高位走強,充分發揮教研室對基層學校的指導、評價與服務功能。
3.加強課程研發,追尋幸福教育
要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將特色學校建設作為推進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內涵發展策略的重要抓手,積極思考,踏實行動。各高中要大膽探索實踐,結合辦學的優良傳統和自身資源特點,確定特色建設項目,組建特色項目研發團隊,開發特色選修課程,制定學生選課手冊,增加學生的選擇機會,促進個性發展。逐步建立多樣化的普通高中辦學水平評估辦法,突出對辦學特色的評價,推動普通高中的多樣化發展,努力使每一所學校都具個性與特色,為學校的創星晉級多添亮彩。
4.踐行新教育實驗,錘煉學校品質
以締造完美教室、推行主題閱讀來營造書香校園為主要路徑,深度推進學校文化建設。要從完美教室價值系統的建構、班級課程的研發、課堂文化的打造、共同生活的營建、節日慶典與社團活動的組織等方面全面推進教室文化建設,讓教室成為學校文化的核心地帶,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精神家園。
通過創造濃郁的主題閱讀氛圍,整合豐富的階梯閱讀資源,開展多彩的讀書活動,讓閱讀成為師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通過閱讀豐富師生的生活,開闊師生的視野,提升師生的`境界,做實大文科建設項目,進而讓整個學校沐浴在濃濃的書香中。
要關注日常細節,要學會從宏大走向細節,把握日常,讓一個個教育生活細節烙下文化的印記,讓一個個生動、溫暖的細節常駐師生的心靈,從而真正達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5.做強研訓一體,錘煉教師隊伍
創新運作機制,以課題研究為抓手,以問題解決為目的,以課堂增效為核心,以新教育實驗為平臺,大力錘煉教師專業素質,為深入推進理想課堂建設提供堅強后盾。
進一步充分發揮XX市高中教學研究工作室的引領輻射作用,致力于教師的高端發展和學科的項目建設。促使教師快速成長,打造一批優秀教師群體和省內外有影響的品牌。
進一步改革校本研修機制,不斷完善教師學習型組織與活動機制。構建新型教師發展平臺,形成重實踐、重研討、重反思、重合作的研究氛圍。構建多種形式的專業發展共同體,繼續發揮發展共同體的作用。強化青年教師群體培養意識,通過目標管理、榜樣激勵、專業閱讀、專題研修、反思總結等路徑,加速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
進一步完善不同層次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培訓體系,不斷拓展“學科教師培訓基地”和創建教師發展示范學校,充分發揮基地和示范校的輻射作用,落實項目、形成特色,樹立品牌。
(二)堅定人才培養多樣化培養路徑,加強職業高中差異化轉型發展
緊緊圍繞“單招高效卓越、3+4試點實驗”這一工作重點,以“課程建設、高效課堂、教研活動”為突破口,以專業特色化為導向,推進特色專業為主流的課程體系改革;以教師行業化為導向,建設以校企技術專家為骨干的師資隊伍,積極探索差異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繼續優化教學過程的管理,發揮活動、模式、典型、評價推進的作用,把攻堅項目嵌入教學環節,實現教育目標和學生素養的同步提高。
1.加強課程建設。一是嚴格執行省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加快構建科學合理的對口單招課程體系,做好基礎年級選修課指導工作。二是針對“3+4”新的教學模式和要求,加強“3+4”課程安排的研究,準確把握教學要求。發揮學科帶頭人與骨干教師的示范輻射作用。依托系部通過專題活動,邀請專家示范和講座,發揮專家引領作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2.構建高效課堂。圍繞“教什么、怎么教”、“學什么、怎么學”等項目,通過主題討論、教學設計、上課、反思、評課、展示、總結,更新理念,提高水平,促進成長。參與普高研修活動!3+4”班級使用的是普高文化教材,其課程設置與教學要求等和對口單招教學有很多的不同,“3+4”教師參與普高的教研活動,讓教師在教學中有目的有針對地組織教學活動,為教學質量提高提供保障。推進系部教研。充分發揮系部教研的作用,各系部通過系列教研活動,圍繞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這一項目,深入開展“高效課堂”教學活動。
3.開展教學視導調研。工作重心下移,深入系部,深入課堂,研究解決教學實踐中最突出的問題,探討教學管理的新模式、新經驗、新思路、新措施,落實教學常規,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深入開展“教學五項規范”活動,探索教學規范活動的長效機制,推進教學規范的有效落實,促進對口單招高效教學行為。加強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和探究性學習等學法研究。加強對口單招考試學科的課程標準、教學要求、考試大綱、試卷、命題方法、考生應試心理等考法研究。
。ㄈ﹫允刈吭秸n程成就課堂變革的信念,加強義務教育集團化轉型發展
以持續、有序推進課堂變革、課程改革為核心,著力激發學生的生命活力,進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充分發揮,變革教學方式,構筑理想課堂。啟動新一輪“卓越課程、卓越教師展示活動”,推進卓越課程建設的提檔升級,促全面提高課程的實施水平。完善教育教學質量管理與監測體系,推動教育價值觀的轉型,構建綠色生態評價系統,促進“讓孩子變成熱愛學習的天使”的價值追求成為融入教育生命的新活力因子。創新集團管理機制,尋求新的突破點。
1.堅持項目攻堅,引領“學”為中心課堂變革新常態
堅守“五大底線”,深化“五大項目”,完善“五級研修機制”,進一步以變革課堂生態為核心,借助電子白板使用、微課資源庫等支撐,以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為重點,努力打造開放式、多元化、自主參與、個性張揚的現代化理想課堂。構建二級展示活動體系:全市分教育管理集團樹立典型,每月舉行一次全市層面的展示活動;教育管理集團按照集團建設需要,在集團內舉行展示活動,并積極推動跨集團“同題異構”,在研修中形成百舸爭流、共同提高的氛圍。
指導集團、學校建立集體備課中心、觀課議課磨課中心、微課題研究中心,深入推行“觀課、議課、磨課”制度,完善學科工作室“一月一通報”、學校行政聽課、領導巡課督查制度,實行中層以上領導蹲點到班掛鉤制度。進一步加大“現場抽簽”“視頻點評”“行政先行”和“二輪教研”等研修機制的創新力度。定期組織踏校考核、示范放樣、“學程導航”教學范式現場觀摩、校本理想課堂建設觀摩研討活動,總結推廣學校課改的卓越經驗和卓越成果。繼續倡導、幫助有條件的學校創立校本理想課堂品牌。
2.研發卓越課程,引領選課走班為抓手的課程改革新常態
堅持校長是學校課程系統架構靈魂人物、學校文化是學校課程研發出發點、生命成長是學校課程實施歸宿的理念,突出學校、教師課程研發的主體意識,提升“卓越課程”的研發水平。舉辦“卓越課程論壇”,建立卓越課程資源庫與分享平臺,引領廣大學校、教師真切認同課程研發對于學生的生命成長、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及學校走向科學化、專業化、品質化的重要價值。指導以校長為核心的課程研發中心、課程培訓中心,統籌資源,進頂層設計,項目化研發,形成豐富多樣的課程群。引領教師深度卷入課程研發,無限相信卓越課程成就卓越教師、卓越教師研發卓越課程,積極倡導“學科+特色+人生導師”的創造思維,擁有屬于自己、影響學生生命成長的課程。激發學生享受卓越課程、自主研發個性化課程的熱情,以課程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實現多樣性、發展性、綜合性課程“私人定制”到“自我定制”的升級,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增強生存技能,提升生涯規劃能力,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著力研究“4個100”的實施路徑,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
堅持學生個性化學習對選課走班新常態的需求,從尊重和敬畏學生學習興趣的高度,深入推進“學科教學”的選課走班改革。指導按需建設的更具靈活性、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的“課程超市”,在兼顧群體和個體的“基礎類課程”“拓展類課程”“研究創新類課程”中最大可能地適合學生成長,幫助學生獲得與自己“匹配”的教育。著力研究在社團課程的豐富性、多樣性、系統性和品牌化基礎上的“一校多品”的文化質態,實現卓越課程引橋上“選課走班”的價值最大化。指導學校選課指導委員會,制定好學生選課手冊,加強對學生選課的有效指導與管理,研究好學生在“選課走班”中的認知水平、價值判斷、學習過程與效果,探索建立適合選課教學班運行的管理制度和評價制度。
3.完善評價機制,引領綠色評價為核心的評價新常態
構建綠色評價體系,從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興趣特長、社會實踐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學生的成長手冊和學業水平的多元評價機制,研究制定《綠色評價體系指導意見》,完善個性化的、符合學生成長需要的綠色評價指標,為孩子提供多元自主發展空間。
指導學校開展 “學生綜合素養展示性慶典”活動,切實轉變廣大學校和教師的評價理念,變評價的應試邏輯為學生的生命成長邏輯,回歸教育原點,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學習的成功,成為熱愛學習的天使。完善“學期敘事+生命表彰+素養展示”的期末慶典的基本范式:在落實“慶祝成長”、“儀式莊重”、“展示素養”、“面向全體”、“班級為本”、“家長參與”等基本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其內涵。以常規評價關注發展過程,以主題評價關注多元素質,以成果評價關注發展結果,讓個人成長檔案成為學生成長歷程的縮影和“學習、思想的博物館”。
4.立足日常教學,引領以精致為愿景的常規管理新常態
全面厘定計劃、備課、上課、作業、輔導、檢測、教研等教學工作標準,引領學校、教師從“認真”走向“有效”,向細節要質量,向管理要質量。計劃要件齊全完備,整體貫通呼應,內容匹配具體,引領教學實施;備課要把握整體方向,目標預設準確,內容選擇恰當,教學預設科學;上課要優化師生關系,嚴格執行教案,展開教學過程,教學效果明顯;作業要內容設計精當,注重作業指導,批改方法優化,確保人人過關;檢測要目標設定明確,測試組織規范,分析反思透徹,改進及時有效;輔導要實施全程輔導,利用學生資源。,獲得成功體驗,建構補償課程;教研要基于實際問題,凸顯學生研究,融入教學實踐,形式靈活多樣,分享成長經驗,形成研究合力,追求研究成果,轉化教學行為。
5.發揮工作室功能,引領以卓越團隊建設為目標的研訓新常態
充分發揮工作室在研發卓越課程、示范改革的合理性與可能性、綠色評價的實效性等方面的功能,集聚課程資源,研發資源包,累積課程樣本,主動研究,匯聚實踐智慧,不斷墊高學科建設基礎。堅持“九個一”:每學期制訂一份有針對性、操作性的學科建設方案;每月組織1次專題研修活動;工作室成員每學年、每人領銜研發1項校本課程;工作室成員每學年,每人執教1節研究課,拍攝1個微課程視頻;每學期組織1次專題教學調研;每學期組織1次學業水平監測;緊跟學科建設進程,累積成員校的優質教學資源,分享一次教學經驗;每月1次向教研室和學科研修員通報集團課改情況。實施“月例會”制度,每月底或月初,交流分享成果與經驗,研討問題與對策,不斷提升學科建設水平。
【城建年度總結】相關文章:
精選城建年度總結3篇05-29
城建年度總結3篇05-29
城建年終工作總結05-08
關于城建年終工作總結07-10
城建辦年度工作總結(精選12篇)12-11
城建局年終工作總結05-08
城建中隊年終工作總結05-06
城建、城管年終工作總結范文04-28
城建、城管年終工作總結范文04-28
城建、城管年終工作總結范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