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特長生總結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么樣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特長生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特長生總結1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作為剛接一年級的教師,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擔子之重。由于低年級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檢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獲多多。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學習數學要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學以致用。如脫離生活而只知盲目計算,就會變成紙上談兵,變成書呆子,鬧出大笑話。那么,怎樣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呢?下面我就談談這一學期來的做法。
一、在知識與技能方面
在實際的情景中能正確的認、讀、寫20以內的數,并能認識記數單位個、十,知道2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學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結合具體情景,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教材,初步學會估算。
在現時的情景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培養從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內的數的認識,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識。在認識圖形的過程,發展了學生的觀察、想象思維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間概念。
二、能力的培養
在現實的生活中能與同伴交流,發現并能提出問題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感受到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初步學會解決問題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踐的能力。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的數學產生好奇心和興趣,能積極的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很強,而小學生卻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為此,我在教學新知時盡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進行直觀教學,使學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學“簡單減法應用題”我先拿來5個蘋果,把其中2個送給一個同學,再讓學生根據我的做法用兩句話表達出它的意思,此時學生能說:有5個蘋果,送給xx同學2個,還剩3個。在這道題的基礎上我又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和物品自由的編一道應用題,學生很快就編出了很多,我抓住機會告訴學生像這樣的題目在我們的.數學里叫做應用題,從而初步了解了應用題的概念。再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我先介紹常見的電冰箱、粉筆盒、墨水瓶等實物后問:誰知道它是什么形狀的?在此同時也讓學生進行討論、探索長方體跟正方體的特征,一下子說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學生用硬紙分別做一個正方體和一個長方體。這樣,學生對抽象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有感性的具體認識容易記憶,懂得運用,為學習它們的表面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本學期,我所擔任一年級數學的兩個班的同學都存在著智力上的差異,由于每個兒童的生活條件、家庭背景、心理水平、思維方式等不同,他們對同一數學問題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過分強求一致。所以我注重算法多樣化,允許每個兒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學習數學。例如:教學“9+5”時,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針對學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導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解答。對能解答出得數同學我都給予肯定,通過不同的方式給獎勵,讓他們體驗到創造之樂,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了不少數學問題是從實際中來的知道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它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幾個問題:
實現了多維目標把握了新課程倡導的新理念,從知識能力方面確立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學中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理解知識和掌握技能,體會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教學活動的經驗。
在教學中改變了教師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現象,努力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完成練習題,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的需求,最大限度的發展學生的智力潛能。
創設性的開發課程資源,利用課程資源。根據新的課程理念,不能只成為課程實施中的執行者沒,而更應該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對學生實現多元化的評價理念,注重過程性評價,將評價貫穿教學的全過程,使評價成為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
以上是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一定會有諸多不足與毛病,懇請各位領導給予多多的批評與指正.
數學特長生總結2
為了讓數學特長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培養良好的數學習慣,在快樂中學習數學。在教學實踐中我嘗試著做了以下工作,現在總結如下:
一、課堂作業,從精心設計到認真批改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實際效果的好壞,相當程度上是通過學生作業的完成和教師對學 生作業的設計與批改反映出來的。
1、作業設計,從基礎到拓展。
課堂作業是數學課堂教學中重要的一個部分,那么課堂作業的精心設計是我進行教學設計時非 常注意的一點。我一般都會根據情況設計基礎訓練和拓展訓練。對于人教新課標的數學教材上的練習題較少的 情況而,我還會為學生準備作業紙,以便讓學生養成天天完成課堂作業的習慣。
2、作業批改,從課業到習慣。
作業設計得好還是不夠的,還要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此我特別對于作業批改的形式進行了三個方面的設計。
①作業正確率。根據作業的情況分別用A、A——、B+、B、C等級評價。
②作業速度。根據全班作業前三名面批的同學分別在A的基礎上用A+、A++加以獎勵。
③拓展作業計分。每次拓展練習以每題10分計算。
作業的情況每月都會進行自評、小組評、家長評。都是根據學生作業的三個方面來評價。每月我將在數學家校通上公布每月的“數學之星”、“作業之星”。這樣學生對做課堂作業也沒有厭倦了,作業的質量也在不斷地提高中。
二、特長生培養工作,從習慣到思維。
我覺得培優是培養學生優良的數學思維能力,不一定是針對數學特長生。為此我在培優方面力求從習慣到思維。
1、學期開始模擬,組織數學自學小組。
每次開學時我會對自己班上的學生以自愿形式報名參加數學自學小組測試。以便可以了解學生假期后各方面的學習情況,也為學校數學興趣班考試做好準備。通過測試將學生進行分組,除學校數學興趣班學生外,分為自學一組和自學二組,并選兩名自學小組長。
2、擬定自學計劃。
根據學生的層次不同,對學生擬定學習數學的計劃。起初四、五年級都是我給學生擬訂好,每組組長負責告訴學生。本學期,學生都六年級了,我把這件事件交給了學生完成,仿照以前的計劃進行修改。我發現學生自己擬定的計劃更加便于學生接受。
3、每組學生自學、互相交流,教師指導。
在平時我每周都會有10題自學小組題,讓學生每天2題,先獨立完成,在小組互相交流。學生有共同問題時,我在利用時間集中指導、講解。
4、個別特長生單獨制定方案。
對于個別的特長生我都是單獨制定方案。學期初定下要求:
會聽課。課前預習,抓住重難點,課堂上認真聽講,緊跟老師的思路,感覺不是老師教會的 ,是自己把它弄會的。
會總結。老師講完了,一定要找出規律是什么;題做錯了,反思為什么錯了?把錯的原因記下來。
學完一部分,就要弄懂這部分的知識結構、重點難點,以及各部分之間的關聯。
養成良好的習慣:
A無論是基礎課還是培優課,都要規劃精細,目標明確。每一節課、每個單元,都要有周密的學習計劃,保證按時完成。
B嚴謹認真,一絲不茍。做習題時,每個步驟、每個環節都要認真去寫,不能圖省事,隨隨便便
隔步跳過去。一個小數點、一個標點符號,都要寫得端端正正。
C當天出錯當天糾,印象深刻,不會再犯。并訂正的糾錯本上,寫出錯因。
D跨學科,交叉互動。
以上就是我工作中的一些做法。還有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領導、老師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數學特長生總結】相關文章:
體育特長生訓練工作總結01-27
特長生招生啟事模板10-08
2021威海中考特長生錄取指南02-25
天津高中科技特長生招生指南03-01
數學下冊教學總結11-23
初中數學教學總結01-24
數學教材教學總結12-14
初中數學考試總結03-15
職高數學的教學總結03-11
數學教學總結18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