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高中教學總結3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教學總結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教學總結 篇1
雖然已步入高中階段,但學生在寫作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問題。高考中寫作的比例大(25分)。而且《新課標》明確指出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應該培養學生表述事實、觀點、情感、想象力、交流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規范的寫作習慣。根據這一教學要求,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的培養—即讓學生學會根據寫作的已知條件整理思路、組織素材、規劃文章結構、列出提綱、起草文章、組織語言、遣詞造句、并學會修改章以及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和字母大小寫。
1.學生詞匯量偏少的問題及對策
詞匯量少,則無法表達清楚、完整寫作內容增加詞匯量。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狠抓詞匯教學,要求學生詞匯一定要過關。
對策:
⑴每次上課前,采用大腦風暴(brainstorm),增加和本單元有關的詞匯,每次大約在20-30個左右,讓學生識記,循環考試,效果非常顯著。
⑵閱讀課外英語讀物,自己擴充單詞、詞組和短語,小組內互相借鑒并記住;牢記基本句型。同時,挑選文章的優美句式,或片段進行背誦。
2.如何讓學生學會避免漢語式作文問題及對策
就英語與漢語的比較而言,英語謂語變化多,時態、語態、語氣等語法概念都能引起英語動詞形式上的變化,應用起來比較繁瑣,漢語謂語無字形變化,而加之英漢在動詞意義上有差別,用英語寫作時就很輕易出錯。顯然這是以漢語為母語,英語為第二語言學習的學生在謂語動詞學習應用中出現的負遷移,學生有必要反其道而行之,加強英語謂語動詞變化的練習。
對策:⑴平時,在背誦課文的同事要加強對英漢有差異的句子識記:如“我很喜歡他”的正確表達應該為I like him vey much,但是很多學生都寫成了I vey like him。
⑵用詞造句、連詞成句。寫作應從詞句練起,記憶所學的詞和詞組的最好方法是在使用中記憶。通過口、筆頭造句練習,模仿課本例句或做替換練習是鞏固記憶的好方法。例如以Talking about School Subjects為話題進行書面表達,教師可將詞組套入以下句型,并讓學生掌握:I am good at… / I enjoy… / I prefer… to… / I am interested… / I am going to… this term教師應重視教材中的單句練習,引導學生從對單個句型的掌握,逐漸過渡到多種句型的混用,直到學生能連貫自如地表達思想。
3.寫作時如何更好的使用寫作模板的問題及對策
聽、說、讀、寫四種技能是相互依賴的,對四者的牢固掌握是寫好英語作文的前提條件。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每學完一篇課文,我都讓學生背誦其中的經典句型或段落,或是背誦一些作文范文,開始學生不理解,認為毫無意義,可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許多學生認為自己的語感增強了,寫作時可以較自由的使用語句了
4.如何進行行之有效的批改的問題及對策
平時學生和老師的時間非常寶貴,如何對英語作文進行行之有效的批改是很大的問題。有時,老師批改學生的作文練習過程中,對于學生在寫作中出現的問題,感到非常沮喪和失望。有些問題非常明顯如:拼寫,標點符號使用等等。一般來說,教師可用以下方法來修改作文:1.通過語法練習來提高語法的正確性,2.在批改作文時候,指出所有的錯誤。大多
數學生在拿到紅筆批改過的作文紙時,很是沮喪。作文紙上,劃線和劃去的部分布滿整張作文紙。這是表明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糟糕的有效方式。當然,有的作文紙幾乎全是改動過的地方。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也必須在作文準確性和學生寫作敏感上保持平衡。 對策:⑴選擇性,最好指出1-2種典型的錯誤而不是之粗所有的錯誤。教師可以確定一個錯誤,提供1-2個作文上的錯誤范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出正確的形式,或者讓學生繼續完成寫作。
⑵錯誤分析,另外一種對于教師來說有收獲性的批改方法是是采取分析的角度。教師作為一個錯誤的分析者, 盡力探究學生的錯誤類型。(是對于某個語法點不甚了解還是粗心的錯誤還是學習的錯誤定勢思維)針對不同的錯誤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
⑶展示學生的寫作范文,最后的技巧是展示優秀范文集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有效地推動力。讓大家一起誦讀,找出優缺點,共同提高。
高中教學總結 篇2
這一學期來,本人更積極地去了解學生,去摸清學生的學習基礎,以便以更好的“因材施教”。在教學中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并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下面是本人對一學期教學工作的一個總結: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課前準備,備好課。
①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高一的學生基礎比較差,所以在課堂上我盡量用最簡易的語言授課,爭取讓學生能在一定的時間內掌握得最好。 在復習過程中是非常枯燥的,所以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尤為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會產生求知欲,視學習為樂趣,而不是負擔。只有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學習中產生兩極分化。
英語課堂既是吸取知識的主戰場,又是內化技能的練兵所,但有限的時間無法使學生們充分把這些技能和知識據為己有并消化吸收。利用一定的時間復習鞏固已學知識,訓練相應技能是提高學習效率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的具體做法是把語言教學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上課結合時事、熱點,給學生講有關政治、歷史、社會等各方面的新聞、幽默等。課后做到多和學生交流接觸,了解學生的需要,以及他們對課堂上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且在課后還布置學生專門做一些綜合能力的作業。
比如說一天兩篇閱讀理解和一篇完型填空。而且我在教學中會認真設計相應的課后練習,讓學生達到學以致用;如果課堂所學的是一些基本的語言點,我就會給學生一些相應的訓練,讓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并懂得如何在實際中應用;如果課堂教學的是閱讀課,我會給出一些關鍵詞,讓學生復述課文。沒有課后練習的復習鞏固,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效率就提不高。講課生動有趣 我在講課時,盡量講得生動有趣,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經常給學生穿插一些英文歌曲、脫口秀、趣聞、幽默故事、名言名句的仿擬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另外一些英文歌曲也是學生感興趣的,如:后街男孩、辣妹、超級男孩、西城男孩、美國民歌等,教師可以印制一些歌詞,在歌詞中留出一些空白讓學生一邊聽,一邊填寫,一邊模仿,既練習了口語聽力,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后我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多種興趣愛好,到圖書館博覽群書,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
這一學期來,閱讀在英語特別是考試中占的比例很大。而本人所教的三個班的學生閱讀能力都不是特別好。在今后閱讀理解的復習是一個重點,復習時我應注意到了以下幾點:
1、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大。閱讀速度要求每分鐘48。5個詞以上。
2、讓其訓練的題材應多樣化。包括日常生活、風俗習慣、人物傳記、文化教育、社會、史地、科技、政治、經濟等內容。不能只局限于某種題材。
3、體裁多樣化。包括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應用文等
4、讓其了解閱讀理解的主要題型
5、掌握必要的閱讀理解解題技巧
一般來說,對記敘文注意5W和1H;對描述文注意主要情節,對說明文或論證文要注意主旨句。
另外,做閱讀理解還要善于抓關鍵詞語,如承接詞and, besides, but, never, etc 走進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高中教學總結 篇3
1.背景分析
任何一種教育的評價都體現了一種社會價值觀,都表現出人們對教育本質和規律的認識,都代表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都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發展水平的體現。
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對教學的評價一直是單一的重結果,輕過程的終結性評價。評價忽視了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具有獨特的能力和個性特點。在學生的發展和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優勢和劣勢,他們對各門學科的興趣、學習的方法、學習進度等存在著明顯的個性差異。因而,在學習過程中必然表現出特定的優缺點。在"應試"教育中,教育評價注重的往往是區分、甄別、選拔性功能,只看教育的結果而不問教育的過程,是一種單純的結果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以一張試卷的分數來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態,這只能反映出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不能評價學生的全面素質和個體差異;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這種只注意結果而忽視過程;只注重學科而忽視人的個性發展的單一評價方式 “嚴重地制約了素質教育的推進”。
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是全面進行素質教育的保證。《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對英語課程評價的目的是這樣說明的:“通過評價,使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使教師獲取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的調整,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使學校及時了解課程標準的執行情況,改進教學管理,促進英語課程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2.改革的目的
如何進行教學評價的改革?評價的內容和對象是什么?評價要體現我們什么樣的教育思想?這是我們在制定評價改革方案時首先考慮的問題。我們認為首先要充分體現和尊重學生的個性與特長,體現和肯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強調發展性、多元化、多樣化和全面性的特點。不以一份試卷論成敗,而是以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狀況,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個性差異,以學生在學習過程所表現出來的興趣態度,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待問題、困難和挫折時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以學生在學習中所顯現出來的各種能力和個性特長,以學生對我們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作為我們評價學生,評價我們教育的標準。通過平時的評價來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鼓勵平時在學習中注意全面發展的而可能考試不太理想的同學;促進平時對自己要求不高,學習態度不端正,只注重期中、期末試卷面成績而忽視學科素質全面提高的學生。我們同時也希望通過學生對教學的評價來調整我們的教學計劃,及時發現和改正我們在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3.改革的準備階段
20xx年八月至九月是改革的準備階段。我們首先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了新課程標準和教育評價學理論,對目前的教育評價制度進行了反思,對我們的教師隊伍進行了分析,對我們的學生狀況進行了研究,參考了國外中學的評價體系(如:美國紐約Stuyvensant High School)以及國內有的大學實行的形成性評價標準和內容。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本改革要達到的目標,對形成性評價的原則和內容、評價的標準、評價的操作性和可行性、評價的公正性、評價各項指標的權重分配和衡量標準、評價的數據收集方法、評價的測量方法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多次討論。
我們認為評價的改革要體現以下幾個原則:
1)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2)能促進學科各項素質要求的提高
3)能體現學生的認知規律
4)評價的方法應是多樣的;評價的方面應是多元的
5)評價要力求全面性
根據以上的原則,我們認為評價改革方案要能反映教學過程中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
2)學生的學習情感與態度
3)學生的學習成果
4)教師的教學
5)學生對學習的自我評估
據此,我們的評價方法應是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的結合。
4.改革方案的內容與操作
盡管形成性評價對教學質量提高,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調控,對教師改進教學內容和掌握教學反饋,對學生的學習情感調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根據教育評價學的理論,總結性評價對于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的測定,對一個階段的教學成果檢查都有著獨特的功能。在一個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某個階段的終結性評價也應該是這個長期教學過程中形成性評價的一個方面。因此,我們認為終結性評價的地位和形成性評價的地位同樣重要,在評價中應該給與同樣的權重。基于以上觀點,我們把學生的期中、期末考試的卷面成績折算成學生總評成績的50%,其余的50%分別以學生的平時學習態度、學習策略、作業完成、以及學生的自評等各方面來表達。
我們的具體做法是通過平時對學生學習過程中表現的觀察與紀錄, 教師根據本學期教學內容和計劃提出對學生的學習要求和評價的內容與標準。根據教學的要求,每學期的平時教學要求都會做相應的改變。
詳細內容和要求看下列各表:
表一、 高一(上)期中考試評價反饋表 11/20xx 班級 姓名 等第 項目 好 良 一般 有待改進 課堂參與 作業完成 語音語調 興趣態度 平時測驗 外語競賽 課外閱讀 學習主動性與計劃性 學生自我評價分數:(5%) 家長意見: 表二、 高一(上)期末考試評價反饋表 01/20xx 班級 姓名 等第 項目 好 良 一般 有待改進 課堂參與 作業完成 口 語 興趣態度 平時測驗 課外閱讀 期中考試 學生自我評價分數:(5%) 表三、 高一(下)上半學期學生英語學習自我評價反饋表 04/20xx 班級 姓名 等第 項目 好 良 一般 有待改進 課堂參與 作業完成(包括課外閱讀完成情況) 口語(包括課堂發言能力) 讀書報告 平時測驗 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及興趣態度 學生自我評價分數(5%): 學生對教學的意見: 表四、 高一(下)期末學生英語學習自我評價反饋表 06/20xx班級 姓名 等第 項目 好 良 一般 有待改進 課堂參與 課外作業完成(報紙,課外閱文章) 口語(包括課堂發言能力) 課堂筆記 平時測驗/期中考試 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及興趣態度 學生自我評價分數(5%): 學生對教學和教學評價改革的意見: 各項評分要求及說明:
1. 課堂參與:平時在課堂上的表現,如能否積極、主動舉手發言
2. 作業完成:平時練習、背書、軟性作業的檢查
3. 口語能力:語音語調、平時課堂表達能力(至少能就老師給定的話題發言1分鐘)等、參加口語競賽者,滿分;參加班級口語競賽選拔者,根據態度可以滿分
4. 興趣態度:平時交作業情況、平時單詞檢查、課文預習、課堂筆記、錯題集、單元練習完成情況和練習冊完成情況。
5. 平時測驗:單元練習、期中考試
6. 讀書報告:能否獨立完成,寫作的觀點與思考問題的角度;能否達到要求的字數
7. 學生自評:不記小數點
8. 期中期末卷面成績:期中:50%;期末:兩次卷面成績之和的50%。
9. 學習主動性與計劃性和學習方法與策略:以教師平時對學生的觀察和與學生的交談為依據。
注:
1. 各項評分內容、權重和操作見附表。
2. 各項評價的分數權重以國外中學和國內外大學目前使用的方法為參考依據。
3. 學生的成績冊上沒有期末成績,而只有總評成績。
4. 表五中的各項成績統計最后都公布給學生本人和家長。
5.改革的現狀
通過一年來四次的評價,我們覺得現在課堂教學的氣氛比以前活躍,平時軟性教學任務得到了比較有效的監控與落實,同學們更加注重平時的學習表現,更加注重學科全面素質的發展,學生不做作業情況或對軟性作業的態度有了較大的改觀。用平時考核分數對學生的總評成績進行調控,最大的相差可達到十幾分。平時學習各方面表現比較自覺,注重各方面素質發展的同學,盡管在期中和期末考試中不十分理想,可是通過平時分數的調節,他們的總評分數仍然比較好;而對于平時學習對自己要求不嚴,課堂表現不積極,學習習慣差,不注意語言全面素質發展的同學,盡管他們的期中和期末考試卷面成績比較高,可是通過平時分數的調節,他們的總評分比他們的卷面分最大的分差也能達到十幾分,對這些同學也很有促進作用。(見附表)
在這種評價體系中,我們覺得平時教學要求和可操作的范圍和容量有比較大的空間,課外學習要求和軟性任務的布置有了可靠的落實;學科全面素質的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情感態度、學習的計劃性和自覺性有了較大的提高,教師對教學的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可以及時調整。在此基礎上,學科活動開展和學科其它素質訓練有了比較好的操作性。比如,在高一下進行口語大賽時,就有很多同學參加預選,盡管最后每個班只有一個同學參加決賽,但是在課堂上進行的預賽鍛煉了一大批同學。再比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們選編了我校英語課外閱讀文選,并要求學生寫讀書報告。高一下總共布置了5篇,平均下來每個同學在一學期內的寫作量達到2500字。有的習作水平已經達到甚至超過大學英語四級水平。在此基礎上,為了提高同學們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我們還從同學們的習作中選出了一批優秀作文和我校語文組合編了南師附中第一本高中生英語習作選《混響的空間---高一年級中外師生外語佳作選》,之后又單獨選編了高一學生英語習作選《Taking Off》。
由于每個學生平時的學習要求數據有近20個,而且每個數據都要根據其權重進行計算,所以教師不僅是在計算總評分時工作量十分巨大,而且平時數據的記錄與整理的任務也十分繁重。平時要檢查的任務也非常多。比如,為了提高同學們的語音和語感,我們每個單元要求同學們背誦一篇短文,而且我們都要當面檢查。僅此一項工作,我們每個老師就要平均用時3個小時。 沒有參加改革教師的辛勤工作和他們表現出來的團隊精神和敬業精神,改革是無法進行的。
6.對今后改革工作的思考
經過一年的實踐,我們感到這種評價對學生的個性發展、情感態度的改進,對學生學科素質發展,對教學工作的改進是很有促進作用的。但是在實驗過程中也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有的方法還有待改進。主要要思考的工作有:
1)定性評價的客觀性和公平性
2)定量評價的數據分析
3)定量評價的數據合理性
4)如何進一步用這種評價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
目前這項改革經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評審,并經南京市教育局批準被列為南京市“十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我們感到任務的艱巨與重要,但是為了中國基礎教育的發展我們更感到我們的改革是十分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 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年
2. 《教育評價學》 陳玉琨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
3. (A cours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英語教學法教程》)王薔、程曉堂,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4.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 鐘啟泉、崔允淳、張華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年
5. 《教育心理學》 【美】 Robert J. Sternberg 、Wendy M. William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xx年
【【實用】高中教學總結3篇】相關文章:
高中教學總結03-02
高中教學總結15篇03-02
高中體育教學總結01-19
高中英語教學總結03-14
高中教學個人工作總結11-23
高中語文教學個人總結01-24
高中化學教學總結15篇01-21
高中教學個人工作總結02-28
高中教學質量工作總結02-08
實用的高中英語教學工作總結范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