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生產工作總結

時間:2021-12-06 17:21:39 總結 我要投稿

畜牧生產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是正確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畜牧生產工作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畜牧生產工作總結

  20xx年,不管三七“21”,就像我們這雙圓睜著的閃耀著服從與執著光芒的眼睛。這一年,我們就是睜著這雙眼睛一路觀察一路探索,一路拼搏一路前行。當歲末到來的時候,當我們可以睜著這雙眼睛回看來路的時候,我們欣喜地發現,在我們經過的地方,標準化欄圈建設正在興起,欄圈里關滿將要出欄的肥豬,山坡上放滿膘肥體健的羊群,林子里雞群在游蕩,田邊地角牧草在飛長,養殖戶一掃半年前的愁云,豐收的喜悅全寫在臉上。現在我們終于可以說,全年任務,我們圓滿地完成了。

  一、全年任務完成情況

  1、飼養規模快速增長20xx年,生豬存欄609185頭﹙其中能繁母豬飼養量60100頭﹚,同比增長6.25%﹙其中能繁母豬同比增長8.9%﹚,出欄755000頭;山羊存欄160000只,同比增長17.8%,出欄114827只,同比增長37.66%;牛存欄36070頭,同比增長6.63%,出欄5230頭,同比增長44%;家禽存欄1046277羽,同比增長10.43%,出籠12120xx羽,同比增長63.5%。全年畜牧業綜合產值達到9.2億元。

  2、規模養殖更上層樓全縣生豬年出欄10萬頭以上的大鄉鎮4個,出欄百頭以上養殖戶500戶,出欄千頭以上萬頭以下養殖戶50戶,出欄萬頭以上大村10個;出欄肉牛百頭以上的戶4戶;出欄肉羊百只以上的戶10戶;出籠肉雞萬羽以上的戶5戶;新增規模養殖小區21個,家庭牧場159個(養豬類99個,養牛類7個,養羊類42個,養禽類11個)。

  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方面,完成“150”模式51戶,完成102%;生物發酵床養殖戶40戶,完成100%;新增山羊“1235”模式59戶,完成107%;標準化養牛“165”模式22戶,完成110%;新增“林下養雞”模式戶2100戶,完成105%;新增生豬“1121”養殖模式2158戶,完成任務107%;新增生豬“450”養殖模式156戶,完成任務104%;新增雞“153”養殖模式1戶。

  3、繁育體系鞏固完善全縣“三群一站”運轉正常。新建生

  豬品改站2個,山羊民間配種站50個,牛凍配站3個,改造村級品改站23個,更換種公豬25頭。選派6名品改員赴南漳學習牛凍配技術。新建科技養羊示范戶40戶

  4、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全縣生豬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場建

  設業主20xx年是28戶,20xx年是32戶。在項目建設合同限定的時間內,20xx年有24戶建成達標通過驗收,有1戶在建,有2戶自愿放棄合同,調整給他人承建;20xx年有27戶建成達標通過驗收,有1戶在建、1戶在整改,有3戶自愿放棄合同,調整給他人承建。投資達150萬的巴東縣肉用山羊良種繁殖場及示范基地建設項目,今年也建成達標通過驗收。

  5、科技培訓漸入佳境全年共開展科技培訓1900場次、

  累計授課2850學時,培訓5萬人次,發放培訓資料6萬份,范圍遍及12個鄉鎮。其中,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在沿渡河鎮的紅砂村、東壤口鎮的白泉寺村、官渡口鎮的魏家淌村進行了45場次,授課135學時,培訓4500人次,發放培訓資料200余份;村級防疫員及養殖大戶培訓在農廣校進行了2期,授課900個課時,培訓村級防疫員143人,培訓養殖大戶98人,發放培訓資料300余份;下鄉在金果坪鎮的下溝坪村和沙林村、清太坪鎮的大堰塘村和史家村、綠蔥坡鎮的金鐘冠村、東壤口鎮的石梁子村等地方開展培訓28場次,培訓9300人次;鄉鎮服務中心開展科技培訓1800場次,培訓36000人次,發放培訓資料4萬份。

  科技培訓提升了當地的養殖水平。以東壤口鎮白泉寺為例,該村在參加新型農民培訓以后,掀起了科學養豬的熱潮,種草100多畝,改造欄圈1000多平方米,新建萬只養雞場1個,新建萬只養兔場1個,標準化規模化150養豬場1棟。

  6、種草養畜全面推開全年種植優質牧草13205畝,完

  成任務132%,改良草場30000畝。經過多年推動,種草之事已經轉變為養殖戶自發自愿的行動,今年這種趨勢尤為明顯。

  7、惠農政策得到落實全年能繁母豬頭投保33394頭;

  投保金額400728元;保險賠付143頭,賠付金額75950元。投放救災貼息貸款633筆,投放資金2643萬元。

  8、統計信息及時準確按時完成全年畜牧生產統計數

  據、畜禽產品價格監測工作、月、季固定統計報表以及上級安排的各種臨時報表。培訓鄉鎮畜牧統計信息員2次。畜牧公共信息平臺運轉正常,按時完成全縣專業合作社、規模養殖場及養殖小區等信息的報送工作。作為一名敬職敬業的優秀統計員,譚冬梅在縣畜牧獸醫局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在州被評為優秀統計員。

  9、草地監測圓滿完成根據州局要求,開展草地監測工

  作。分別在綠蔥坡鎮、沿渡河鎮不同海拔高度各取樣地3個,對樣地牧草種類構成、生長情況、荒漠化情況進行記錄、拍照、檢測、填報;抽查養殖戶27戶,摸清養殖戶牧草種植情況、補飼情況及草食牲畜存欄情況;收集整理區域內主要牧草信息20個。野外行程200多公里,拍照100余張,填表20余份,圓滿完成州局下達的任務。

  10、養殖企業蓬勃興起全縣畜牧養殖企業和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如雨后春筍蓬勃興起,注冊登記畜牧養殖企業171個;注冊登記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111個,社員總數6121個,帶動農戶10436個,經營土地面積1258畝,養殖規模195286頭﹙只﹚,加工廠房3795平方米,年創利潤700萬元,股金分紅300萬元,二次返利50多萬元,社員人均增收250多元。畜產品規模以上加工企業年加工產值達到1.55億元(其中:恒興1.14億元,惠豐0.22億元,長源0.19億元)。

  二、工作措施

  1、抓管理,強化責任制落實

  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任務落實到人。建立健全工作考評機制,將全年畜牧生產任務,具體落實到鄉鎮、到村、到戶。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管理與考評機制,嚴格考評,獎罰分明。

  2、抓培訓,促科技養殖水平提高

  大力開展科技培訓,通過舉辦培訓班、以會代訓、印發科普

  資料等活動,對養殖戶尤其是養殖大戶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培訓、信息引導、政策宣傳,提高養殖戶的科技養殖水平,引導養殖戶克服由價格波動帶來的恐懼心理,堅定發展信心,指導養殖戶及時調整結構,轉換發展方式,適應市場的發展需要。培訓形式多種多樣,培訓內容簡潔實在,通俗易懂。

  3、抓指導,促生產營銷方式轉變

  廣泛深入基層,深入養殖戶開展調研和科技指導,及時解決養殖戶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指導養殖戶優化豬群結構,加快淘汰老齡、劣質低產母豬,適當補充優良后備母豬;指導養殖戶加強母豬飼養管理,推行分階段飼養,科學配制日糧配方,準確開展妊娠診斷,實時進行配種,減少母豬非生產天數,提高母豬年產斷奶仔豬數;推廣仔豬早期斷奶飼喂技術,降低斷奶應激提高仔豬成活率。指導養殖戶節本增效,種草養畜,合理利用本地農副產品按照生豬發育階段的營養需要科學配方,降低飼料成本;指導養殖戶按照新型科技養殖模式進行欄圈改造,在加強免疫和凈化的基礎上,改善豬舍環境,消毒滅源,為生豬生產創造衛生舒適的飼養條件;指導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拓寬生豬銷售渠道,促進產銷對接;指導屠宰加工企業積極開拓銷售市場,大力開發精、深、特加工產品。

  4、抓配合,促各項工作和諧發展

  積極參加局開展的一切活動。完成省畜牧業優質資源、州草食畜牧業、能繁母豬保險、惠農政策等調查及相關報告的撰寫工作。積極參與清太坪新農村建設,以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為核心,以項目建設為依托,以模式養殖為帶動,以專業合作社為龍頭,按照“生態養殖、環保養殖、健康養殖、科學養殖”的要求,建成太平萬頭生豬養殖小區、松林5000頭生豬養殖小區和白沙坪、黃土溪、大雁塘、松林灣、梯子口畜牧生產示范村5個;新建家庭牧場15個、“150”生豬養殖戶13個、“450”生豬養殖戶21個、“1121”生豬養殖戶205個、“1235”山羊養殖戶10個、“165”養牛戶3個、林下養雞模式戶223戶(其中飼養千只以上的林下養雞21戶);全鎮飼養生豬千頭以上的戶達到5戶、百頭以上的戶達到61戶,飼養山羊100只以上的`戶達到9戶;培植養殖專業合作社12家、養殖企業3家;全鎮生豬飼養量達到153487頭(其中能繁母豬5803頭、出欄79539頭),山羊飼養量23733只(其中能繁母羊4331只、出欄9880只),大生畜飼養量3532頭(其中母畜1148頭、出欄588頭),家禽飼養量206977羽(其中出籠112049羽)。配合防控中心開展春防檢查。與農廣校和聯正職校合作,將村級防疫員和養殖大戶培訓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做好畜牧業防汛抗災救災工作,參與24小時值班,及時統計上報災情,深入第一線,宣傳防汛抗災救災知識,指導和幫助養殖戶落實各項防汛抗災救災措施。跟環保部門密切協調,力求在環保與養殖戶利益之間尋求平衡。

  5、抓落實,促任務圓滿完成

  切實將政策性能繁母豬保險工作落到實處,做好能繁母豬保險政策宣傳,能繁母豬登記造冊,能繁母豬死亡鑒定等工作,積極引導養殖戶為飼養的能繁母豬辦理保險,做到應保盡保;切實將生豬生產和市場動態監測工作落到實處,密切關注生產形勢的變化,及時發布市場預警信息。切實將統計工作落到實處,按時完成生豬生產周報、畜牧產品價格監測月報、畜牧生產及規模養殖情況統計季度報表、年報以及畜牧業形勢分析,及時掌握情況,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引導業主正確應對。

  三、存在問題

  1、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全縣生豬飼養量1406830頭,牛飼養量只有41300頭,羊飼養量只有274827只,牛羊飼養量之和也僅占生豬飼養量22.47%。

  2、基礎建設亟待加強近幾年,雖然通過項目建設改造了部分欄圈,但改造數量極其有限,尚不足全縣養殖戶的萬分之一。農村養殖基礎設施臟、爛、差的狀況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觀。

  3、品改經費嚴重不足多年來,各級財政對品種改良都沒有什么投入。經費不足嚴重制約畜牧業發展。

  4、產業規模小而且低全縣畜牧業生產仍以千家萬戶的家庭零星飼養方式為主,很多地方仍存在養牛為耕田,養豬為過年,養雞為換鹽的舊觀念。落后的觀念和飼養方式嚴重影響了畜牧業的發展。

  5、技術人員青黃不接老一代畜牧技術人員與他們掌握的那點知識和服務手段正在老去,由于多種原因,畜牧系統近幾年也一直沒有分進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縣畜牧技術人員出現明顯的斷茬,青黃不接,鄉鎮機構甚至沒設專門的技術推廣人員。畜牧系統后繼乏人。畜牧技術人才的缺乏,嚴重影響了新模式新技術的推廣。

  四、20xx年工作思路

  1、指導原則:依托散戶,適度規模,市場導向,科學發展。

  2、加快推進畜禽品種改良,建立健全畜禽良種繁育體系。

  3、按照規劃科學、工藝合理、配套設施完善、環境衛生等原則,積極推進標準化生態養殖。

  4、加強畜牧適用技術推廣,科學引導養殖戶穩步發展生產,提高養殖戶飼養管理水平和疫病的防控質量。

  5、鼓勵和培育各種養殖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的發展,把分散的養殖戶組織起來,真正形成風險共擔、利潤共享的利益共同體。

  6、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與中小農戶簽訂訂單生產合同,減少養殖風險。

  7、加強畜禽生產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強化生產調研和形勢分析,正確引導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降低養殖風險。

  20xx年x月x日

【畜牧生產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1.生產運行崗工作總結

2.生產服務部工作總結

3.生產主管經理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4.特種設備安全生產工作總結

5.生產部門年終個人工作總結

6.收費站年度安全生產工作總結

7.生產一線員工年終工作總結

8.生產跟單員工作總結范文(通用5篇)

9.2021年街道安全生產年度工作總結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美利坚 | 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成人最新 | 日本人妖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