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的知識點

時間:2024-10-26 14:36:00 志彬 總結 我要投稿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的知識點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接觸過一些數學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的知識點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的知識點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的知識點 1

  一、加法運算定律:

  1、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a+b=b+a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一個數,和不變。(a+b)+c=a+(b+c)

  加法的這兩個定律往往結合起來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據是什么?

  3、連減的性質: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等于這個數減去那兩個數的和。a-b-c=a-(b+c)

  二、乘法運算定律:

  1、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a×b=b×a

  2、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乘以第三個數,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乘以第一個數,積不變。(a×b)×c=a×(b×c)

  乘法的這兩個定律往往結合起來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簡算

  3、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a+b)×c=a×c+b×c(a-b)×c=a×c-b×c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的知識點 2

  1、自然數整數的意義

  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1,2,3……叫做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它們都是整數。

  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2、計數單位一(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都是計數單位。其中"一"是計數的基本單位。

  3、十進制計數法10個1是10,10個10是100……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這樣的計數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4、數位

  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

  5、整數的讀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讀。讀億級、萬級時,先按照個級的讀法去讀,再在后面加一個"億"或"萬"字。每一級末尾的0都不讀出來,其它數位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6、整數的寫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寫,哪一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7、萬以上數的寫法:

  (1)一個數含有萬級和億級,應從位寫起,一級一級地往下寫。

  (2)寫數時哪一位上是幾就在那一位上寫幾,遇到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占位。

  8、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1)如果位數不同,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位數少的那個數就小;

  (2)如果位數相同,就從位開始比較,位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以此類推。

  9、整萬、整億數的改寫:

  (1)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把萬位后面的4個0去掉,加上一個"萬"字即可。

  (2)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把億位后面的8個0去掉,加上一個"億"字即可。

  10、近似數與準確數:

  有些數的前面有"約"字,都不是準確數,像這樣的數我們稱做為"近似數"。

  "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數的.時候,按要求保留到哪一位,這一位后面的數稱為"尾數"。如果尾數的位數字小于5,就把尾數去掉。如果尾數的位數字大于或等于5,就把尾數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進"1",這種取近似數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省略萬位或億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個數精確(保留)到萬位或億位,求它的近似數。

  (1)用"萬"作單位的近似數,應看千位上的數是幾,再決定是"四舍"還是"五入"。

  (2)用"億"作單位的近似數,就看千萬位上的數是幾,再決定是"四舍"還是"五入"。

  (3)不管是用"萬"還是用"億"作單位,寫近似數時都要用約等號(≈)連接,末尾還要寫上"萬"字或"億"字。

  11、求近似數和數的改寫的相同點:求近似數和數的改寫都是把一個較大的數表示成整"萬"或整"億"的數,后面都要加一個"萬"字或"億"字。

  不同點:求近似數是把一個數變成一個近似數,數的大小發生了變化;而數的改寫只是把一個大數寫成了以"萬"或"億"為單位的數,大小沒有發生變化。

  12、數字編碼。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編碼中的數字代表著一定的意義。編碼具有有序性。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的知識點 3

  一、升和毫升

  1、升:升是常用的容量單位。計量水、油、飲料等液體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單位,用L表示。

  2、毫升:計量比較少的液體,通常用毫升作單位,用mL(ml)表示。

  3、它們的進率是1000,即1升=1000毫升

  二、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1、兩、三位數除以整十數的估算:先用被除數的前兩位除以除數,如果夠除商就是兩位數,如果不夠,就看被除數的前三位,商是一位數。

  2、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來試商。四舍之后,除數小了,初商可能偏大,要調小;五入之后,除數大了,初商可能偏小,要調大;每次余下的數都要比除數小。

  3、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4、驗算:沒有余數的除法,用商除數,看看是否等于被除數;

  有余數的除法,用商除數+余數,看看是否等于被除數。

  5、用除法解決周期現象中的問題比較方便。

  三、觀察物體

  1、同樣的物體,從不同的面看到的圖形可能一樣,也可能不一樣;不同的物體從同一個面觀察,看到的圖形也有可能一樣。

  2、從一個點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四、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1、統計表用表格呈現數據,條形統計圖用直條呈現數據。

  2、統計表中合計是幾個項目數量的'總計。

  3、通常用畫正字的方法來整理數據。

  4、求平均數的方法:、移多補少;先求和再求平均數(平均數=總數量總個數)

  五、解決問題的策略

  1、步驟:、弄清題意,明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分析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分析問題從問題想起,去尋找相關的已知條件,逐步解答問題。

  六、可能性

  1、一定、可能、不可能可以用來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數量多,可能性就大;數量少,可能性就小。

  七、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2、算式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括號里面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3、同級的運算,哪個在前就先算哪一個。

  八、垂直與平行線

  1、線段有兩個端點,可測量;射線有一個端點,不可測量;直線沒有端點,不可測量。

  2、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作這兩點間的距離。

  3、從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可以組成角。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角的兩條邊是射線。

  4、量角時要注意量角器的中心與頂點重合,0度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

  5、直角等于9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銳角小于90度,鈍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1個周角=2個平角=4個直角

  6、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交點叫作垂足。

  7、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直線段最短,這條垂直線段的長度叫作點到直線的距離。

  8、在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的知識點 4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1、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2、在同一個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是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3、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4、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垂直,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5、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它的長度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6、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7、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8、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9、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10、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其特點是:對邊相等,對角相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11、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其特點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平行的兩邊叫做梯形的底,其中長邊叫下底;不平行的兩邊叫腰;兩底間的距離叫梯形的高。

  12、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13、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具有不穩定的.特性。

  14、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

  15、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兩個底角相等。

  16、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17、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18、我們學過的圖形中,長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菱形是對稱圖形。

  19、過直線外一點只能畫一條已知直線的垂線;

  20、過直線外一點只能畫一條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統計

  1、條形統計圖的意義:條形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成長短不同的直條,然后把這些直條按照一定的順序排起來。條形統計圖的優點是可以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2、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1)能夠使人們一眼看出各個數據的大小。

  (2)易于比較數據之間的差別。

  3、我們學過的統計圖有橫向條形統計圖、縱向條形統計圖以及單式統計圖和復試統計圖。

  4、復試統計圖一般由圖號、圖形、圖目、圖注等組成。在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中常見的有條形統計圖、扇型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網狀統計圖。

  數學周長和面積概念

  1、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周長。

  2、平面圖形或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積。

  小學數學幾何公式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C=(a+b)×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C=4a。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S=ab。

  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S=a。a=a。

  5、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S=ah÷2。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S=ah。

  7、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徑=半徑×2:d=2r;半徑=直徑÷2:r=d÷2。

  9、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c=πd=2πr。

  10、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s=πr2。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的知識點 5

  1、由一個頂點引出的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條射線圍繞它的端點旋轉而成的。

  2、當角的兩邊旋轉成一條直線時,這時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當角的.兩邊經過旋轉重合時,這時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3、角有一個尖尖的頂點兩條直直的邊,角的大小與張口有關,張口越大角就越大,張口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4、小于90度的角是銳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鈍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5、認識度。將圓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對的角叫做1度,記作1°,通常用1°作為度量角的單位。

  6、認識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點、0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

  7、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兩合一看”,“兩合”是指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邊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邊所對的量角器的刻度。

  8、看角的度數時要注意是看外刻度還是內刻度。角的開口向左看外刻度線,角的開口向右看內刻度線。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的知識點】相關文章:

數學四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11-25

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05-13

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07-24

初三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03-19

初三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08-07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01-05

初三數學上冊的知識點總結12-20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經典)10-21

初三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06-1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色欧美在线影院 |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 亚洲日韩性爱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二区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 | 日韩国产麻豆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