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追趕超越學習總結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么總結應該包括什么內容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追趕超越學習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牢固樹立并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進一步回答了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要實現什么樣的發展、如何實現發展”的關鍵問題,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也是關于發展的重大理論創新,反映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對于審計而言,集中體現了指導審計未來發展的思路、方向和著力點。
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改革開放30多年的一條重要發展經驗,就是解放思想、勇于創新。眼下,我們的發展條件、比較優勢發生了深刻變化,要贏得更大的戰略主動,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加快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有效實現發展動力轉換,更多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引領發展,讓創新貫穿審計工作、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創新發展在頂層設計和具體部署上指明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途徑,是社會主義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第一動力。推進國家治理的現代化,建設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增強國家治理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創新審計體制機制。對于國家審計的現代化來說,創新至關重要。審計工作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強的工作,審計從“邊組建,邊工作”,“抓重點,打基礎”、“積極發展、逐步提高”、“全面審計、突出重點”到“免疫系統”,從《國務院關于審計工作的暫行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條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頒布實施,再到《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的通知》的
下發,現在審計署又制定并指明未來五年審計工作前進方向的綱領性文件。這些歷史的軌跡,不僅凝聚著幾代審計人的辛勞,而且也映射出幾代審計人的智慧,這不正是審計事業與時俱進的生動體現嗎?圍繞國家治理創新審計工作,是現實對審計提出的最高要求。
二、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體現的是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我國發展不協調問題的突出表現,是在區域、城鄉、經濟與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經濟建設等關系上。防止出現“木桶效應”,注重發展的整體效能,“十三五”時期就必須在優化結構、補齊短板上取得突破性進展,著力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審計工作在規范資金程序、整頓經濟秩序、懲治腐敗問題、加強廉政建設、服務改革發展、推動政策落實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作用,這些作用是特定的歷史時期決定的;堅持依法審計的最高原則,是審計工作的基本經驗。堅持“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基本方針,以提高審計工作質量為中心,堅持狠抓人、法、技基礎建設,使審計工作越做越好;發揮效益審計的關鍵作用,是審計工作的核心問題。審計工作如何更好地為改革開放和宏觀調控服務的問題,如何全面協調推進發展的的`問題,如何實現審計工作科學化的問題等等,這一系列新的問題,要求審計工作者必須以實事實是的思想方法,以統籌協調的方法,提高審計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質量,才能更好地履行憲法賦予審計的神圣職責,才能不辜負人民對審計的希望和重托。
三、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提出綠色發展理念,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當前,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環境惡化以及這些問題對人民生產生活健康的影響已經成為心頭之患。扭轉環境惡化、提高環境質量事關全面小康和發展全局,刻不容緩。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從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六個方面作出部署,為實現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審計工作要以此為引領,切實把綠色理念及其原則、目標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之中,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為中華民族贏得永續發展的光明未來。綠色發展,就是審計需求的發展,緣于審計監督在國家治理中,具有促進和制約兩個方面的作用。對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它又是對損失浪費、違反財經法紀和損害國家利益等行為作斗爭的武器。在審計理論不斷深化的基礎上,審計工作必將迎來其黃金發展時期。當前綠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的確有很多是深層次的,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審計機關義不容辭。如果每一個審計人都既有精神于心又有責任擔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能凝聚起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問題和矛盾的解決就有了堅實基礎。
四、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
以開放帶動創新、推動改革、促進發展,是我國取得輝煌成就的一條成功經驗。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正是從全球經濟聯系中謀劃未來,堅持開放發展、著力實現合
作共贏。中國審計制度演進的歷史,在中國文明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中國審計制度,貫穿于幾種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在其發展的全過程中,都印有時代的痕跡,始終在國家的上層建筑中占一席之地,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重要性、科學性、專業性日漸明顯,呈現出獨立化發展的趨勢。審計需要理論思維,它往往由一系列審計體制、績效審計、環境審計、風險防控、經濟責任審計、依法和獨立等方面問題構成,是對審計工作內在關系及其一般規律的系統化的認識。開放發展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實現社會主義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本必由之路。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是實現主義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動力之源泉和重要法定。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五、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增進人民福祉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社會主義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共享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一要推進共享發展。要推進共享發展,把握全面小康的系統性和整體性、促進各方面改革良性互動,重點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和服務國家治理的能力,從責任認知向服務認知的轉化,是未來審計工作發展的顯著特征。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建立良性發展機制,構建科學管理格局;全面推廣審計信息化應用,促進審計發展的科學化水平;加強審計過程管控,規范審計自由裁量權;加強審計業
務質量控制,提高審計執法水平;加強審計執法和業務質量檢查,提高審計項目質量。二要全面依法審計。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依法治國部署要求,全面抓好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崇法、全民守法及法治隊伍建設、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等重點任務,積極實踐審計執法制度,強化審計質量和審計風險控制,依法審計、文明審計。三要全面落實從嚴治黨。建立健全從嚴治黨工作機制,推進審計干部自覺守規守矩。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圍繞“反腐、改革、發展”的目標要求,著力推進改革、促進發展、維護民生、揭示風險、查處案件、強化問責、整改有力,充分發揮審計保障國家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功能,在服務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促進深化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設,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促進反腐倡廉建設,推動深化改革和完善國家治理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教師追趕超越學習總結】相關文章:
鄉鎮追趕超越學習總結10-17
個人追趕超越學習心得總結06-12
教師個人追趕超越計劃范本06-18
教師追趕超越承諾書03-11
教師追趕超越承諾書范例03-13
教師追趕超越發言稿范文04-22
教師追趕超越教育活動發言稿06-13
有關小學教師追趕超越的計劃安排11-14
追趕超越演講稿01-11
個人的追趕超越工作計劃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