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信息技術2.0個人研修總結(通用6篇)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教師信息技術2.0個人研修總結(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教師信息技術2.0個人研修總結1
為貫徹落實《廣東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粵教繼函[2020]1號)等文件要求,落實開展倫教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行動計劃,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升倫教小學教師信息化素養水平與信息化能力,2022年4月8日,倫教小學教導處組織全體科組長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專題學習。
會議由倫教小學教導處張婷副主任主持。首先張婷副主任講解了“順德區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行動計劃”,明確了“雙減”背景下,讓教育信息化助力教學是減負提質的有效途徑之一,是新時代教師的必備技能之一,全體教師要認真學習,提升能力,以提升工程2.0的持續高效開展推動教師信息素養的可持續發展。
然后由倫教小學信息化管理團隊成員、科信科科長梁培明老師進行平臺操作培訓,培訓內容主要為“順德區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提升工程2.0”研修平臺的使用,以及如何基于研修平臺開展好校本研修——科組教研、個人研修。培訓要點主要有四個:校本研修方案解讀、各個角色任務梳理、研修平臺操作講解以及案例模板分享。
最后倫教小學林慶河副校長強調日常科組教研要與提升工程2.0的能力點相結合,既要切實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落實到實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為學校智慧校園的建設添磚加瓦,決不能流于形式,增加教師的工作負擔。
此次培訓,不僅提高了教研組的信息化運用能力,促進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使得教師教學教育能力有新發展。作為“廣東省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示范校”,倫教小學全體教師在一次次學習與培訓中,以嚴謹認真的態度不斷專研,不斷進步,高效優質地完成此次提升工程,讓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助力倫教小學更好地發展。
小學教師信息技術2.0個人研修總結2
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教師如何適應新技術應用,探索“問題化學習”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教學新模式?昨天,長沙市雨花區砂子塘萬境第二小學舉辦教學研修活動。
砂子塘萬境集團校信息骨干教師刁銳作信息技術2.0網絡作業解讀與操作方法專題講座。刁銳結合校情,從信息技術2.0網絡學習三個能力點入手,從完成信息技術2.0網絡作業需要的素材、如何錄制、怎樣剪輯,以及解讀信息技術2.0網絡作業及操作方法等方面進行了詳實地講解。“完成信息技術2.0,首先需要老師們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設計出基于真實學情下的教案,進行單元學情分析、本課時學情分析、教學設計等;其次,需要老師們提高相應的電子設備操作技術,老師們需要熟練地掌握辦公軟件以及剪輯工具的有效操作。”
自從2021年12月學校推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2.0提升工程后,萬境二小教研部門就此項工作的落實多次開辦專題講座、專項培訓,在語文、數學及綜合學科組中成立學科坊,并推選出“坊主”主持組內教師信息技術2.0研修工作。半年來,學校開展了多次組內賽課和一次全學科賽課活動,“信息技術在課堂內的應用”是重要評價點。
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老師們的研修成果也頗為可觀。綜合學科坊老師肖珊給希沃白板的使用注入了強大的功能。肖珊說:“綜合組老師常用的有插入游戲、限時練習、手機投屏,其中大家最喜歡的是手機投屏,課堂里孩子們的實時照片和視頻都可以同步展示。”語文坊老師王芳介紹了家校互通和技術支持的聽評課,細節解說非常到位,對班主任老師而言,甚為實用。數學坊“坊主”陳新穎老師介紹了技術支持的測試與統計和技術支持的學法指導,也令人眼前一亮。
此次專題講座,讓大家不僅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而且也為今后該校“問題化學習”教學明確了新的研究方向,更為有效落實“雙減”和構建適應信息化社會的新型教學模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小學教師信息技術2.0個人研修總結3
10月18日上午,由南京市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主辦,南京市中央路小學承辦的南京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題小學語文研修培訓班(市區合作教師培訓項目)研修培訓活動在中央路小學報告廳舉行。南京市信息技術2.0能力工程2022年小學語文市級培訓班學員和玄武區信息技術2.0能力運用研究課題組教師共同參加此次活動。
隨后,南京市宇花小學呂培老師和南京市中央路小學張振鈴老師分別執教了《葡萄溝》和《我想對您說》兩節別開生面的語文課。既帶領同學們走進新疆,圖文結合學習課本知識;又有視頻相輔,學習“如何說”。
課堂上,師生借助信息技術與移動終端模擬真實課堂,借助即時交互設備完成課堂互動,給大家帶來了新的思考,課堂氣氛活躍。
接著,南京師范大學沈書生教授進行了題為《五維學習設計:理解教學過程的新維度》的專家講座,沈教授對之前兩位老師的課堂提出了高度的評價,從不同維度結合今天的教學進行分析,提出“人、物、事、境、脈”五種形態視角下的學習設計,將學生和教師緊密結合,通俗易懂地分享給老師們。
活動最后,玄武“愛·學習”平臺技術支持寇趙赫老師為老師們講解《網絡教學平臺應用實操》,帶領他們以學生的角度體驗信息化教學。至此,此次活動圓滿落幕。
此次活動的舉辦,是為了提升語文教師信息素養,將語文教學的傳統經驗和現代信息技術有機結合,提高語文教學效益,增強課程育人效果。
小學教師信息技術2.0個人研修總結4
為了扎實開展我校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線下研修活動。綿陽市東原小學小學9月20日先后召開了信息技術2.0教研組長校本研修會和信息技術2.0語文組研討會。
上午10:10,信息技術2.0教研組長校本研修會在學校學術廳準時召開,副校長萬曉霞、教導處劉靜主任、教務員郭曉麗老師及各教研組長參加了會議。
到會領導認真聽取了各教研組關于在本期教學活動中如何實踐運用信息技術2.0的構思,并給與高度評價!
下午2:30學校每周二的語文教研組活動在三樓會議室拉開帷幕。會上語文教研組長張紅梅老師組織大家學習了《綿陽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時間節點安排》文件,讓老師們明白自己在每個時間點應該完成的具體任務。
副校長兼教科室主任萬曉霞,在會上強烈要求大家把自己選擇的能力點學懂、學透徹,積極完成每個時間點應該完成的任務,從而使信息技術2.0整校推進的方案能順利進行。
小學教師信息技術2.0個人研修總結5
縣教育局陳國震副局長出席并主持啟動儀式。全縣各級管理員、工作坊管理員、信息化建設負責人及科任教師均參加了此次培訓。
本次啟動儀式標志著我縣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正式拉開了帷幕,與會人員明確了實施“能力提升工程”的目標與要求,理清了實施“能力提升工程”的整校推進工作思路,為我縣扎實推進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信息技術應用提升工程2.0經過網絡培訓之后,紛紛進入到校本部署計劃中,以最快的速度組織各年級教師實戰培訓。
通過近一個月的網絡研修和實戰學習,我們把學到的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用于我們的課堂教學。用希沃白板5教學,里面的課堂活動,手機傳屏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為我們的高效課堂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現代通訊以網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在迅猛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了各個領域,在教育領域中也引起了一場深刻的變革。我們只有與時俱進,才能成為新時代的合格教師!
小學教師信息技術2.0個人研修總結6
通過參加本次教師個人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在此期間我充分利用研修活動時間學習,感到既有辛苦,又有收獲。既有付出,又有新所得。盡管不曾謀面,但遠程網絡研修拉近了我們的距離。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對于今后的教學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我覺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轉變思想,更新觀念
我積極投身網絡研修的學習當中,應該做到了三個“自覺”:自覺參加網絡學習培訓,自覺參加討論,自覺上交作業。通過研修,使我明確了現代教育的本質,明確課改對于教師提出了什么樣的素質要求。我通過深入學習,從而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否則就要被時代所淘汰,增強了自身學習的緊迫性,危機感和責任感,樹立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不斷進行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二、積極研修,深刻感悟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現在已基本進入到研修總結階段。雖然花了很多個小時去觀看所謂的各種視屏,了解關于微能力點的選擇,A5課堂設計導入,B2微課制作,及C1跨學科活動設計等方面的內容。但是在培訓中才發現其中所謂的微課制作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難,只要我們能夠在教材資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加之自己的教育理念就能制作出適合于自己的有效的教育多媒體。前不久試著在網上下載了一些音樂視頻和圖片資料及教學設計學著制作了一個微課,雖然在制作中不斷的反復觀看培訓視屏,不斷請教有制作經驗的教師,但是通過兩天的努力還是順利的完成了這次微課的制作,在應用中才發現比以前網上下載的微課更得心應手,更有利于在課堂中很好的運用。
三、反思教學工作,不斷進取
在教學中,我不斷思量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努力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結合所學的微能力點把它們深度融合到教學中,繼續向優秀骨干教師學習,向有經念的教師請教。
四、立足課堂在實踐中提升自身價值
課堂是教師體現自身價值的主陣地,我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將自己的愛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將所學的微能力點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數學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我深深懂得,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都會對學生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習慣等。
通這次學習,對我感觸很深。真真認識到“活到老,學到老,還有多少沒學到”,簡而言之,就是人的一生要時時學習,處處學習。作為跨時代的教師,這些都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做創新型教師、研究型教師、引導型教師。教師如果沒有認識到自己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用幾十年前你老師教你的知識和觀念去教育現在的學生,那不是穿新鞋走老路嗎?我想一個當今的教師,應同時具備雙重身份:既是教師,又是學生。教師為“育人”而學習,作為教師,我們的學習不是一般的學習,而是基于一個教育者的學習,我們最終的追求是育好人,為“育人”而學習是教師的天職。我們應當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培訓,繼續教育,當不斷學習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讓自己成為“源頭活水”更好地滋潤學生渴求知識的心田。
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我更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增長知識,充分利用這些知識運用到課堂中,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教師信息技術2.0個人研修總結】相關文章:
2.0信息技術個人研修總結(精選18篇)11-04
小學教師信息技術2.0個人研修計劃09-08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個人研修2.0計劃通用09-08
2.0信息技術研修總結(精選12篇)10-12
中小學教師2.0信息技術研修計劃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