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精準扶貧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總結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精準扶貧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精準扶貧總結1
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市的小康。這些年來,在xx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農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進入攻堅階段。我市目前進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業務管理子系統“貧困戶信息查詢統計”目錄的農村貧困戶共有xxxx戶,xxxx人。這些農村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或返貧的占近xx%,高于全國xx%和xx省xx%的水平,健康扶貧成為我市農村精準扶貧的聚焦點。
應該說,面對我市農村因病致貧或返貧現象,我市各部門齊心協力做了大量幫扶工作,采取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措施,包括確保農村患病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大病保險;提高新農合保障范圍和標準;加強基層衛生醫療設施投入;實施醫療救助和疾病應急救助;對突發性疾病實施臨時救助;等等。這些措施無疑起到了十分積極的效果。
但是,我們的調研發現,目前的各種健康扶貧措施,基本上是聚焦于因病致貧的結果,而忽略了因病致貧或返貧的農村家庭健康喪失的過程。這種僅關注事后幫扶的健康扶貧模式,不僅影響幫扶效果,也使政府的財政壓力不斷增大。因此,為了從源頭上有效控制農村家庭因病致貧返貧,我們建議實施以下完善農村健康防護體系的措施。
(一)培養一支穩定的鄉村醫療衛生隊伍。
在嚴格鄉村醫生執業準入的同時,在存量上,提高現有鄉村醫生的收入養老、職業發展、能力提升、權利保障等方面的待遇,讓現有鄉村醫生安心在農村,發展有盼頭,崗位能勝任,職責敢擔當,執行他們守護農村百姓健康的使命;在增量上,除了鼓勵在崗鄉村醫生進入中、高等醫學衛生院校接受學歷培訓外,充分挖掘中專、高職和高等醫學院校的潛力,采用訂單方式招收農村生源學生,面向鄉村醫院實行訂單定向培養,以改善目前高學歷醫學類大學生不愿下農村,下村留不住的局面。通過存量提升和增量補充,形成一支穩定的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隊伍,為建設農村健康防護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二)制定一套嚴格的農村健康管理制度。
農村健康扶貧遇到的一個難題,就是病人數量規模不斷擴大,病人個體久治不愈持續時間長,由此耗費大量的扶貧資源。顯然,最好的健康扶貧是讓村民不得大病,少得毛病。因此應該改變目前健康扶貧中事后管理的單一模式,注重事前預防,建立嚴格的農村健康管理制度。
一是把農村健康教育納入鄉村醫生的職責范圍,對村民實行定期的健康教育,培育村民的健康管理意識;
二是建立農村居民健康體檢制度,對村民進行定期的健康篩查,尤其是常見慢性病的檢查,確保早防早治,降低患病人口數量和大病發生比率;三是建立農村常發慢性病的跟蹤檢查制度,通過控制與治療相結合,降低疾病突發風險。
(三)打造一座寬松的醫療資源共享平臺。
主要包括健康信息資源共享、醫療人力資源共享和醫療設施資源共享。一是利用發達的互聯網技術,通過健康信息共享平臺,實現村、鎮、市(縣)多級的村民健康信息共享,及時了解村民健康狀況,減少村民健康檢查費用開支;二是在村、鎮、市(縣)的醫院之間建立遠程診斷平臺,實現醫生資源的共享,提高鄉村的醫療診斷水平;三是在村、鎮、市(縣)之間建立硬件設施資源的共享,把一些高等級醫院淘汰的設備通過一定程序免費輸送給基層醫院使用,解決鄉村醫院醫療設施緊缺難題。
(四)形成一個高效的城鄉分級診療體系。
當前,由于城鄉醫療資源的不均衡,導致患者無論病情大小,都涌向城市大型醫院,一方面使有限的健康扶貧資源被過度使用造成浪費,另一方面又造成農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不到解決,直接影響到政府的健康扶貧效果。因此,依托穩定的鄉村醫療服務隊伍和寬松的城鄉醫療資源共享平臺,形成高效的城鄉分級診療體系就十分必要。
一是發揮鄉村醫生作用,加強村民健康管理意識的同時,做到小病不出村;
二是通過制定常見病種診療規范,實行臨床路徑管理,做到常見病治療不出鎮;
三是強化市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三級聯動的醫療服務共同體,提高基層衛生醫療服務能力與水平,將大多數病人留在縣以下的基層醫療單位。
農村健康扶貧應該通過建立農村健康防護體系,重視在源頭上對農村居民的健康幫扶。一方面通過加強農村醫療服務能力和村民的健康管理,把需要救助的病患家庭及人員數量減下來;另一方面通過加強城鄉醫療衛生資源共享,實行有效的城鄉分級診療,把每個救助對象的救助成本降下來。這樣才能最大程度減輕患者及其家庭的痛苦,以及政府的健康扶貧財政壓力,讓更多的農村家庭遠離因病致貧或返貧的困擾!
教育精準扶貧總結2
為了進一步加大教育扶貧工作力度,認真貫徹有關扶貧工作要求,xx學校多舉措深入推進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是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學校成立了由校長負總責,各室組具體落實的教育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實施“一生一責任人”的幫扶機制;加大了教育扶貧攻堅落實力度,確保教育扶貧經費、物資及人力發揮效應。
二是明確責任,狠抓落實。
學校制定教育扶貧督導考核制度,強化責任意識,建立責任追究制度,逐級落實責任,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對每個貧困戶實行定人、定責、定時開展結對幫扶,定期上門或電話走訪結對幫扶貧困家庭,確保幫扶工作落實到位。
三是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學校持續通過主題班會、黑板報、學生會、家長會等多種途徑集中宣傳教育扶貧政策,讓每個貧困戶、貧困生了解幫扶政策,掌握幫扶措施。對即將畢業的貧困生,努力做好與高一級學校的貧困生信息對接工作,確保他們在新的學習環境中能夠繼續享受到國家扶貧政策的溫暖。
四是規范管理,加強監督。
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陽光操作,將扶貧幫困款物及時精準地發放到困難學生家長手中去,保證資金落實到位。
扶貧工作任重而道遠,xx學校力求在各級部門的領導下,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將精準教育扶貧這項工作做得更完善,讓每一位同學都能感受集體的溫暖,社會的關愛。
教育精準扶貧總結3
根據縣局教育精準扶貧精神和學校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的具體安排。本著“治貧先治懶,扶貧先扶智”的精神,我針對本學期我幫扶的級九(3)班的貧困戶子女周婭婷、楊麗軍、寇東芬三人的學習特點,制定了詳細的幫扶計劃,并經過老師耐心、細致的幫教工作,精心關懷下,三人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一、具體幫扶措施
1、加強思想教育
許多貧困生在與同學的相處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如果認為從主科學習中樹立自信心比較困難,可以從副科入手。經常找幫扶對象談心,平均每周談話一次,每月月考結束談話一次,幫助學生樹立自己能學好、能進步的信心。
2、加強關注程度
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關注這名學生,做到勤觀察、勤發現、勤表揚、勤糾正,對他進行正面引導和必要的輔導,鼓勵該生的進步。經常與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聯系,密切關注學生的進步情況,并加以記錄。
3、培養學習習慣
每天準備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品,或下節課的準備工作,上課之前要求該生把教材讀一遍,把問題找出來,把教師預留知識點、重點、難點找出來,并通過自己的歸納把它總結出來。課堂練習要認真對待,如果不會可以請小組成員幫助解決,不懂就問而不是不懂裝懂,但絕不能不會就算了,當然難一點的題可以放過。課后練習也就是作業要認認真真地完成,按時完成,時間觀念強,不拖拉、最好要獨立完成,絕不能抄作業。通過鼓勵組內優秀生的方法,來幫助學困生。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時間總是比學生們在一起的時間短。
二、總結體會
1、要關心、愛護貧困進生。
任何學生、任何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對于優生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而對后進生則易發現其缺點,而看不到其優點,這種現象是不利于學生進步的。作為老師,應尊重他們,進可能地去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愛他們,愛是具體的,滲透在對學生的一言一行中,慢慢地去感動、感化學生。
2、關愛貧困生,就是真正做到以情動人:
(1)做到"真誠"二字,教師不應該有絲毫虛偽與欺哄,一旦學生發現"有假",那么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會被看作是在"演戲",因為他們缺少辨別能力,他們會說:"老師是說給我們聽的,才不是那么回事。"結果是真的也變成假的了。
(2)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進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心理表現和看法,如對學習的畏懼、猶豫、滿足、冷漠,錯誤的想法和指責等,信任后進生,鼓勵他們自由討論。
(3)做到"理解"二字,即通過學生的眼睛看事物。正所謂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教育者對后進生的厚愛定會使他們實現向"自我學習、自我管理"的轉變。
3、了解學生各方面的現實情況。
要必須全面調查了解學生,對其各方面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這是做好轉化工作的基矗要充滿信心地去親近他們,成為學生真正的“朋友”和“知心人”。
4、技術支持
積極和幫扶學生家長聯系,進行家訪,了解貧困生家庭情況,了解他們的需求。根據需要,利用學校的條件提供技術支持和力所能及的幫扶。
總之,貧困學生的脫貧,需要我們所有人共同的幫扶。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窮。教師對貧困生的幫扶,更應傾注不懈的努力,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更應更新觀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努力提高貧困生的成績和能力。
【教育精準扶貧總結】相關文章:
精準扶貧教育報告10-18
精準扶貧工作的總結10-30
關于精準扶貧的半年總結06-12
精準扶貧春季攻勢總結06-11
精準扶貧政策學習總結01-04
精準扶貧工作總結08-13
精準扶貧工作總結12-28
精準扶貧工作總結12-19
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總結(通用7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