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

時間:2024-01-29 19:19:59 秀雯 總結 我要投稿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通用15篇)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回顧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收獲頗豐,是時候仔細的寫一份工作總結了。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工作總結該怎么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通用15篇)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 1

  20xx年感控科在所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加強醫院感染管理,確保感控科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存在著若干問題需要解決和改進。現將20xx年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更新完善各級各類醫院感染管理人員職責和工作制度,打造安全的就醫環境。

  年初制定了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并逐一落實。感控科受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委托,更新完善了醫院感染管理各級各類人員職責共計13個,各項管理工作制度共計33個,傳染病管理各級各類人員職責和制度共計11個已出版所內發行。使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二、加強院感質控工作,特別是對重點科室和重點環節的管理和監督

  1、為了落實年初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制定了《醫院感染控制方案》和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考核標準,根據考核標準每月對各科室院感控制工作,尤其是手術室、產房、婦產科、口腔科等重點科室進行不定期檢查、督導,發現問題和院感隱患,及時進行現場指導和書面反饋,所科兩級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進行整改,感控科跟蹤改進效果。

  2、加強對重點環節的監督、檢查,重點抓了手衛生規范、消毒隔離制度、無菌操作技術、無菌物品(包括一次性使用無菌物品)管理以及醫療廢物管理規范的落實,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制止。減少交叉感染和院感發生的幾率。因單位人力物力所限,沒有設立消毒供應中心,沒有規范的器械清洗設備和工作室,只能盡力改善工作方法和手段,使之規范。監督各科室正確刷洗保養醫療器械,保證臨床診療安全。

  三、加強醫院感染監測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處理管理規范》等法律法規,結合我所實際,制定了《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緊急處理預案及流程》,其目的為預防、控制醫院感染暴發事件,指導和規范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的衛生應急處理工作,保護患者和醫務人員身體健康。

  2、進行了醫院感染發病率調查,全年出院病人為xx人,醫院感染發病2例,感染率為xxx%。對住院病歷進行了回顧性院內感染調查,以便及時發現院內感染漏報病例,共查閱病歷xxx份,漏報率為0.3、開展了手術切口目標性監測、監測周期為六個月,自20xx年5月1日開始至20xx年10月31日止,六個月共收集觀察67例剖宮產病人,65例病人切口預期愈合,有2例出現脂肪液化,婦產科患者是一個特殊人群,大多數孕婦體質偏胖,腹部脂肪較厚,部分孕婦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低旦白水腫等不利因素。

  3、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根據工作需求不定期對重點科室、每季度對非重點科室進行空氣、物體表面、壓力蒸汽滅菌器、消毒液、工作人員手等環境進行采樣,監測細菌生長情況及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并進行總結。

  4、口腔科壓力蒸汽滅菌器工作時,每鍋進行化學、工藝檢測并記錄監測結果,生物監測共6次,合格率為100%,物品滅菌效果的監測合格率為100%;手術室空氣細菌培養共5次,有1次監測報告結果不合格,整改后再次監測合格率為100%;其它部位空氣細菌培養合格率為100%;上半年全所物體表面細菌培養合格率100%,醫務人員手細菌培養合格率100%,消毒液監測合格率100%,有時出現濃度過高的現象。

  四、傳染病管理

  1、全年門診診療人數為xx人次,傳染病信息網絡報告xxx人。無漏報、遲報、瞞報現象發生。相關業務指導部門來檢查督導共xx次,對我所的傳染病管理工作表示滿意。同時對我們的管理工作給予了指導,根據反饋意見,感控科在門診大廳制作了《發熱病人就診流程圖》和《發熱及傳染病預檢分診流程圖》,印刷了《發熱病人就診須知》,告知工作人員做好發熱門診病人日志登記工作。

  2、3月30日開展了《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和《性傳播性疾病基本知識》講座,4月17日開展了《急性弛緩性麻痹的鑒別診斷》講座,6月3日至6月25日期間共開展了4次關于《中東呼吸綜合征》診療方案及預防控制技術指南的培訓學習。

  3、為及時發現、有效控制突發性的傳染病,規范突發性的傳染病發生后的報告、診治、調查和控制等應急處理技術,我們重新制定了《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指導突發性的傳染病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4、為加強對全所傳染病暴發事件、聚集性癥候群等異常情況應急處理工作的.領導和管理,我們重新制定了《傳染病爆發事件、聚集性癥候群等異常情況處理機制及流程》,其目的是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和技術水平,及時、有效、有序地處理傳染病暴發事件、聚集性癥候群等異常情況,努力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有效防止和控制事件進一步擴散,保護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重新制定完善了6項醫療廢物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流程,重點加強了日常對醫療廢物收集、轉運和處理工作的督導,使醫療廢物在產生科室做到分類收集,規范包裝,標識清楚,按時密閉轉送,醫療廢物在暫存處按規定及時處理,定期下科室檢查此類制度的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整改,確保了醫療廢物管理的有效性。

  為防止醫療廢物處理過程中由于醫療廢物遺撒、流失、泄漏、擴散導致的傳染病傳播或環境污染事故,我們更新了《醫療廢物處理意外事故應急預案與流程》,指導意外事故發生時,得到有效控制和處理。

  六、加強職業安全防護

  為維護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有效預防醫務人員在工作中發生職業暴露,保證醫務人員發生職業暴露后能夠得到有效的處理,依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完善了《職業暴露防護應急預案》,為高風險人員進行了體檢并進行了預防注射。

  七、加強醫院感染知識的學習與培訓

  根據年初制定的醫院感染知識培訓計劃,組織全體護士和工勤人員分別開展了《醫院感染基礎知識培訓》講座,組織全

  體醫務人員開展了《醫院感染診斷常見問題的探討》講座和《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的重要性》講座等院感防控知識培訓共四次,并進行了考試,既增長了知識,又提高了醫護人員對醫院感染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八、存在的問題

  1、醫務人員執行手衛生規范的依從性仍然不高,部分醫務人員“六步洗手法”的前后順序掌握的不準確。

  2、部分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知識培訓熱情不高,中途早退。

  3、臨床科室個別醫生對醫院感染的診斷標準缺乏學習,不能完全掌握該標準。對病原學檢查重視程度不夠。

  4、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檢查內容循規蹈矩,對新出現的問題和漏洞缺乏敏感性。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 2

  按照上級指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認真查找醫療機構在院內感染管理,報告和處置方面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傳染病病原體,耐藥菌,條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醫院感染和醫源性感染。現將科里自查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保證科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我科認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對科里感染控制工作進行督促、檢查,科室由專人負責本科室的監控工作,按時向院感組匯報有關情況。由于層層落實,保證了我科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通過自查我們還存在諸多問題:

  1、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混淆不清。

  2、診療處置操作后快速手消使用不及時。

  3、處置患者時口罩佩戴不合理。

  4、院感染登記有時漏項。

  三、進一步完善制度并加強培訓管理

  1、認真學習《醫療垃圾管理辦法》,并進行提問考核,做到人人明確,人人掌握。

  2、加強手衛生知識培訓提倡七步洗手法,講解快速手消毒液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3、加強監管,處置患者時口罩正確有效佩戴。

  4、各項登記本責任到人,定期、不定期檢查如有漏項及時改正。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 3

  20xx年感控科在所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加強醫院感染管理,確保感控科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存在著若干問題需要解決和改進。現將20—年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更新完善各級各類醫院感染管理人員職責和工作制度,打造安全的就醫環境。

  年初制定了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并逐一落實。感控科受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委托,更新完善了醫院感染管理各級各類人員職責共計13個,各項管理工作制度共計33個,傳染病管理各級各類人員職責和制度共計11個已出版所內發行。使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二、加強院感質控工作,特別是對重點科室和重點環節的管理和監督

  1、為了落實年初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制定了《醫院感染控制方案》和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考核標準,根據考核標準每月對各科室院感控制工作,尤其是手術室、產房、婦產科、口腔科等重點科室進行不定期檢查、督導,發現問題和院感隱患,及時進行現場指導和書面反饋,所科兩級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進行整改,感控科跟蹤改進效果。

  2、加強對重點環節的監督、檢查,重點抓了手衛生規范、消毒隔離制度、無菌操作技術、無菌物品(包括一次性使用無菌物品)管理以及醫療廢物管理規范的落實,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制止。減少交叉感染和院感發生的幾率。

  因單位人力物力所限,沒有設立消毒供應中心,沒有規范的'器械清洗設備和工作室,只能盡力改善工作方法和手段,使之規范。監督各科室正確刷洗保養醫療器械,保證臨床診療安全。

  三、加強醫院感染監測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處臵管理規范》等法律法規,結合我所實際,制定了《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緊急處臵預案及流程》,其目的為預防、控制醫院感染暴發事件,指導和規范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的衛生應急處臵工作,保護患者和醫務人員身體健康。

  2、進行了醫院感染發病率調查,全年出院病人為xx人,醫院感染發病2例,感染率為xx%。對住院病歷進行了回顧性院內感染調查,以便及時發現院內感染漏報病例,共查閱病歷xx份,漏報率為0。

  3、開展了手術切口目標性監測、監測周期為六個月,自20xx年5月1日開始至20xx年10月31日止,六個月共收集觀察67例剖宮產病人,65例病人切口預期愈合,有2例出現脂肪液化,婦產科患者是一個特殊人群,大多數孕婦體質偏胖,腹部脂肪較厚,部分孕婦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低旦白水腫等不利因素。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 4

  感染科是傳染病人隔離治療的場所。病人和病原攜帶者體內的致病菌以多種途徑排出體外,作為與病人密切接觸的傳染科護士,感染疾病的危險性很,因此建議傳染科護士除了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和熟練運用消毒隔離技術外,還要注意手足皮膚的自護。

  一、治療和護理操作過程中的自護

  據報道有二十多種血源性傳播疾病可通過針傷傳染,其中最常見也最可怕的是乙肝。丙肝、HIV,經證實被帶乙肝病毒的利器刺傷,受傷者感染機會為x%~x%,只要有xml的含IxxIBV的血進入體內就可感染乙肝,被帶丙肝病毒的利器刺傷,感染機會為x%~x%、由于近年來乙肝疫苗的臨床應用,該病發病率呈下降趨勢,而丙肝目前尚無疫苗,醫護人員中發病率遠超普通人群。因此作為傳染科護士從思想上應加強自護意識,在工作中主動采取自護措施,減少感染機會。

  ①進行靜脈采血前,一定要嚴格檢查注射器和試管是否完好,有無破裂,以防帶病毒的血液污染自己的手、足、衣服。采血后不要將針罩再罩回針頭,避免針頭誤傷自己的`手指。采血完畢后盡快將用過的注射器放進耐刺的裝有消毒液的容器中浸泡。如果手部皮膚有破損,則一定要戴手套操作或避免操作。

  ②在治療室配制藥液前先在拇指和食指上纏上膠布,同時穿上能蓋住足背的隔離鞋,防止掰安瓿時劃破手指或碎玻璃、針頭掉下來刺破足背皮膚。

  ③若在治療和護理操作過程中,不慎被利器刺傷或被病人抓咬傷時,首先應盡快盡量把傷口處的血往外擠,同時清洗傷口,用碘伏消毒,并及時進行被動或主動免疫,此外還要注意定期檢查。

  二、平時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自護

  感染科洗手方法不同于一般科室,普遍采用消毒液泡手和肥皂流水洗手法,洗手次數多且時間長,消毒液和肥皂對手部皮膚損傷很,尤其是秋冬季節,手部皮膚容易出現干裂,所以每次洗完手之后一定要用消毒干毛巾擦干,再擦上護手霜。在家中休息時多進行手足皮膚的按摩,洗衣服時戴上手套,注意保持手足皮膚的完整性,減少感染疾病的機會。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 5

  今年以來,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在醫院感染委員會的領導下,按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要求,積極完成了各項工作,經常對病房、手術室、產科分娩室、供應室等重點部門進行重點督查,對可能發生醫院內感染的重點環節、重點流程、危險因素進行逐一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現場進行指導,并提出整改意見,要求限期整改。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 醫院感染監控工作開展情況

  1、醫院成立了組織機構,制定了相關院感制度。 并進行了院感知識的培訓及考試。

  2、醫院感染管理能按照標準進行各項工作,每月有工作計劃及工作總結,檢查工作有記錄,總共檢查90次。

  3、各種登記本規范記錄,高壓消毒物品有記錄,消毒包內有指示卡監測、包外有指示膠帶監測。

  4、醫療廢棄物處理有記錄,各科室統一使用了洗手液,手衛生得到進一步規范。

  5、能夠進行醫院感染病例的監測及消毒滅菌和醫院環境的監測。

  6、每月對病房、產房、手術室及門診治療室等重要科室進行一次院感監測。檢測項目有:空氣、物表、臺面、酒精、碘伏、工作人員手等。

  7、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及手衛生監測情況:

  為規范全院各項消毒滅菌工作,預防院內感染,20xx年度院感科加強院感采樣監測,對全院各科室進行了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同時加強對手術室、產房、供應室、病房等重點科室的環境衛生學監測及醫務人員手衛生的監測。全年全院共采樣177份,其中空氣采樣培養49份,物體表面采樣培養21份,醫護人員手采樣培養57份,臺面采樣培養16份,酒精采樣培養6份,碘伏采樣培養26份,手消液采樣培養1份,藥杯采樣培養1份。合格率98%。之后院感辦對不合格的4份采樣培養進行了原因分析、反饋及整改,對不合格的4份從新做了采樣培養,合格率為100%。

  8、加強醫療廢物管理,確保環境安全

  醫院醫療廢物和污水處置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衛生行政部門關于醫療廢物處置的管理規定,要求回收人員與臨床醫技科室嚴格交接、雙方簽字,用雙層黃色醫用垃圾袋裝好后密閉轉運。實行責任追究制,避免醫療廢物流失,確保醫療安全。要求為工作人員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各臨床科室醫療廢棄物分類處置,有交接登記記錄,醫療廢物暫存點符合要求,符合“五防”規定,并嚴格落實清潔消毒措施。

  落實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監控小組,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責任要求,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相關法律法規并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充分發揮監控醫生、監控護士等醫護人員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職責,將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實到位。

  不足之處有待改進:

  1、需進一步加強對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的監督管理,進一步加強對一次性醫療用品及消毒藥械的索證把關,確保符合醫院感染的要求,達到消毒滅菌效果,并且杜絕重復使用。

  2、進一步加強對重點科室、重點部門及重點環節的'院感監測,如:手術室、產房、病房等科室。

  3、醫院感染管理科的監測工作需更細化、更深層次,降低醫院感染率。

  4、工作人員手衛生意識有待加強

  5、小部分工作人員對感染性醫療廢物與損傷性醫療廢物、生活垃圾與感染性醫療垃圾分類不清,需加強學習院感知識。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健立健全組織機構,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并認真對醫院感染進行監測。

  3、加強對全院醫務人員院感管理、個人防護、無菌操作技術等知識的培訓,提高全員的素質,爭取全院重視并參與這項工作。

  4、加強重點部門的管理工作,不斷改善布局及流程,規范器械的清洗、消毒操作規程,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保證消毒滅菌效果。以保證醫療安全。

  5、全員培訓《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醫療廢物的管理;規范使用醫用垃圾袋及利器合。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 6

  我科在院領導和感染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和《傳染病防治法》等有關文件與規定,制定相應的院內感染控制計劃,并組織實施,及時監測效果,及時修訂措施,使我院院內感染發生率控制在較好的范圍內,無院內感染的暴發流行。現將今年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嚴格執行管理制度,保證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醫院感染的基礎和重要保證,加強制度的建設和學習,并認真貫徹執行,對于提高防范意識、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病率極為重要。因此,科室領導及醫院感染監控管理小組尤其重視各項院感管理制度的落實,認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對本科的院內感染控制工作進行督促、檢查,使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保證了我科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醫院感染監測方面

  定期對醫院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督、監測,及時匯總、分析監測結果,發現醫院感染存在的危險因素,尋找有效的預防和控制辦法。通過監測—控制—監測,最終減少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1、病歷監測

  ①感染率監測:我科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達到衛生廳規定的≤8%要求。

  ②漏報率的監測:我院將醫院感染管理納入醫療護理質量管理開始,我科針對漏報多進行處罰、現在已符合衛生部要求的20%。

  ③我科對無菌切口進行感染率調查,感染率為0.2%。達到了衛生部規定的≤0.5%的要求

  2、環境衛生及消毒滅菌監測

  我科每月對空氣、物表、工作人員手、消毒液等進行監測,醫院感染辦每季度輪轉監測一次,并將監測結果進行匯總分析,通過院感通信及時反饋各科室。

  3、目標性監測:對接受侵入性操作患者、手術患者切口、手衛生、無菌操作進行目標性監測,通過觀察醫生換藥、采集病歷及護理記錄、各種檢測報告(x線、胸片)等,向醫生、護士了解病人情況、床頭查看病人等方式選定目標,重點關注有留置導尿管、動靜脈插管、使用呼吸機等侵入性治療、操作的病人,以及長期或多聯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前瞻性給予預防醫院感染方面的指導意見,不斷循環監測,及時調整監控策略,以達到減少各種危險因素,降低醫院感染發病率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加強了醫療廢物管理:科室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醫療廢物管理人員職責,落實責任制,加強醫療廢物管理并常規督察,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反饋。我科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貯存、包裝、運送、交接等做到規范管理,嚴防因醫療廢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發。

  5、職業暴露: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制定防護制度和相關措施(包括手部衛生、標準預防、著裝防護等),在日常醫療活動中,根據科室工作特點提供相應的防護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護目鏡隔離衣、防護服等,以保證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職業暴露調查中,發生銳器傷人數 人,并及時處理傷口和上報、追蹤和調查。

  6、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為加強消毒藥械及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我科對其使用進行常規督查及定期抽查。對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的無菌醫療用品的抽查是每季度一次,結果各證齊全,全部合格。

  三、多渠道開展培訓,提高醫務人員院感意識。

  采取多種形式的感染知識的培訓將集中培訓與晨會科室培訓有機結合,增加了臨床醫務人員的醫院感染知識,提高院感意識。提高科預防、控制醫院感染水平。發放有關院內感染診斷方面的`資料,提高大家對醫院感染診斷水平。 在全年的科內感染控制工作中,由于科內的高度重視,及科室成員的積極配合,工作開展比較順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只要我們不斷總結經驗、虛心學習,我們將把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四.雖然本年度,我科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還一些存在問題:

  1.臨床感染管理小組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

  2.部分工作人員對院內感染重視程度不夠,對病人的有關院內感染的診斷以及病情分析方面存在欠缺,醫院感染登記表不能及時報送。

  3.對多重耐藥菌病人的管理未做到追蹤監測。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 7

  20xx年度,在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督導下、在醫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及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有關醫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規、規范,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確保醫療、護理安全。現全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實現醫院感染三級管理。

  醫院成立了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配備1名專職管理人員,具體負責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方面的管理和業務工作。

  調整了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院長擔任主任委員,成員主要由醫院感染管理部門、醫務部門、護理部門、臨床科室、臨床檢驗部門、藥事管理部門、后勤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組成,是醫院感染管理的最高決策組織。

  成立了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監控醫師、監控護士組成,負責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

  二、制定、完善醫院感染管理各項規章制度。

  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制定、下發了《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匯編》,內容包括:工作職責、管理制度、工作制度、重點部門及重點部位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流程、操作規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

  三、加強對全體醫務人員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知識的教育培訓,加強醫院感染專業隊伍的建設。

  醫院感染的預防、控制貫穿于醫療、護理活動的整個過程,需要廣大醫務人員及醫院感染管理專業人員時刻保持醫院感染的防控意識。因此,開展對全員的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知識培訓至關重要。 首先制定了《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制度》,感染辦制定了本年度醫院的培訓計劃,各科室制定了本科室的培訓計劃,針對各類人員,進行分類、分級培訓并考核。

  感染辦對兼職監測人員、醫生、護士、工勤人員進行了以下的培訓:《消毒效果監測技術規范》、《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醫療廢物管理應急預案》、《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處置規范》、《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預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暫存處工作人員醫院感染管理職責》、《暫存處醫院感染管理制度》等,并進行了考核,成績均在90分以上。

  醫院感染專業人員是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的決策、實施主體,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質量。感染辦主動收集了有關醫院感染的國家、衛生部、省、市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規范等文件近百份,專職人員全部都自行進行了學習。購置了《醫院感染管理學》、《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標準操作規范》、《感染病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等工具書,專職人員根據工作需要選擇學習內容,進行自學;3月份感染辦副主任參加凌河區疾控中心舉辦的《法定傳染病的診斷標準》培訓班。7月上旬感染病副主任參加遼寧省第六屆感染控制學術年會,接受了“醫院感染的診斷治療與控制預防”的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培訓。7月中旬感染辦副主任參加錦州市衛生局舉辦的“醫療廢物處置”培訓班。10月份,醫院感染主管院長、感染辦副主任參加了市環保局的“錦州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啟動大會”。醫院感染專職人員的管理和業務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今年我市成立了“錦州市醫院感染質量控制中心”,我院的醫院感染主管院長劉建新、感染辦副主任王世春被聘為常務委員。

  四、嚴格醫務人員手衛生。

  制定了《醫務人員手衛生制度》,下發了《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并組織對全員培訓、考核。

  五、對醫院清潔、消毒、滅菌等工作提供指導,開展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制定、下發了全院和重點部門的消毒工作制度、醫院空氣凈化管理規范、醫院消毒技術規范。醫院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與物品符合規范要求,醫院環境保持清潔、干燥,每個月一次開展對門診、病區的護士手、處置室空氣、處置臺表面、戊二醛消毒液細菌染菌量的監測,結果均合格,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外源性醫院感染。

  六、嚴格醫院隔離工作,對醫院感染和傳染病的控制提供指導。 制定、下發了全院和重點部門的隔離工作制度。

  制定、下發了《醫院隔離技術規范》,內容包括:《隔離的基本原則》,《醫院隔離建筑布局與隔離要求》,《標準預防技術規范》,《接觸傳播隔離技術規范》,《空氣傳播隔離技術規范》,《飛沫傳播隔離技術規范》,《常見傳染病傳染源、傳播途徑及隔離預防》,《常見傳染病潛伏期、隔離期和觀察期》,《對暴露或感染的醫務人員的工作限制》等。

  隔離工作符合規范要求,本年度未發生醫院感染和傳染病的暴發、流行,保障了病人和醫務人員的安全。

  七、開展醫院感染病例的綜合性監測。

  建立了醫院感染病例監測報告制度,連續不斷地對醫院所有科室、所有病人、所有醫務人員的所有部位的醫院感染及其相關危險因素進行綜合性監測;出現醫院感染病例時,臨床科室及時上報感染辦,感染辦加強監測與控制。截止11月底,共上報2例醫院感染病例,感染部位均為上呼吸道,無醫院感染暴發、流行事件發生。

  八、做好傳染病疫情報告及管理工作。

  開展了對所有病人傳染病篩查,門診、病區、檢驗科、放射科、感染辦均建立了有關登記,建立了法定傳染病報告制度,建立異常結果反饋機制,檢驗科、放射科發現異常結果,及時通知醫生,雙方共同簽名,門診及臨床科室及時上報傳染病,感染辦進行網絡直報。截止11月底,共上報法定傳染病28例。其中,乙類傳染病24例,丙類傳染病4例。

  九、做好醫療廢物處理的指導、監管工作。

  建立、健全了醫療廢物管理制度、處理流程、應急預案等,制作了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方法示意圖、醫療廢物標識。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運送、暫存、集中處理、登記及操作人員的職業防護符合規范,本年度未出現環保安全事故。

  十、對消毒藥械和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器具的質量進行監管。

  感染辦對醫院購進、使用的消毒藥械和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器具的相關證明進行審核,證件齊全,做到質量和來源可追溯;建立了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器具不良事件登記表,并對臨床科室消毒藥械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指導,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整改。

  十一、提供對醫務人員預防醫院感染的職業衛生安全防護工作的指導。

  建立了《醫務人員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報告制度》,制定、下發了《醫務人員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規范》、《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防護規范》、《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處置規范》、《艾滋病病毒職業接觸的應急預案》。

  為醫務人員提供足夠的防護用品如口罩、手套、個人劑量監測筆,為放射科、醫療廢物暫存處工作人員進行了健康體檢。

  本年度臨床科室共上報5例醫務人員乙肝病毒職業接觸,其中銳器傷2例、粘膜接觸3例,都得到及時的現場處理、報告、登記、監測、預防性用藥、隨訪,結果均無接觸后感染。

  十二、加強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建設。

  根據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制定、下發了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主要有:《醫院感染暴發應急預案》、《重大傳染病疫情應急預案》、《重大食物中毒應急預案》、《醫院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成立了醫院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明確各科室負責人在應急工作中的具體職責和任務,提升我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能力。

  本年度無突發醫院感染暴發、重大傳染病疫情、重大食物中毒、醫院輻射事故等公共衛生事件。

  十三、醫院感染管理的`質量控制與持續改進。

  院科二級醫院感染管理組織(感染辦、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對醫院感染管理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進行反饋與改進;對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做到基礎、環節與終末質量的控制與管理,達到不斷提高、持續改進的目的。

  本年度,分別接受了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如下的檢查:錦州市衛生監督所對放射診療安全防護工作的督導檢查、對醫療機構醫療廢物處置工作的專項檢查;凌河區疾控中心對傳染病疫情報告及管理工作的督導檢查;凌河區環保局對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的督導檢查;錦州市衛生局“誠信服務杯”驗收檢查。這些行政主管部門對我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給予了一定的肯定,同時針對不足給予指導、提出整改意見,感染辦均及時改進、落實。

  十四、完成衛生局、疾控中心、環保局等行政部門要求的上報、申報工作。

  完成了輻射安全許可證的網上申報、輻射安全與防護年度評估;完成了放射科透視機、CT機放射診療建設項目衛生審查的申請、竣工驗收;完成了檢驗科艾滋病抗體檢測篩查實驗室資格審批申請;完成了醫療廢物年度統計。

  一年來,在醫院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醫院感染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還有不足、空白之處有待完善。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 8

  本年度,在醫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有關醫院管理的法律法規,強化環節質量管理及全院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嚴格質量監測及考核,降低了醫院感染發病率,保證了醫療安全,全年醫院感染發病率3.9%,器械消毒合格率100%,抗生素使用率60%,無菌切口感染率1.8%,有效的控制了院內感染,確保了醫療安全。現全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健全組織,完善管理

  為了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確職責,落實任務,充實了感染管理委員會及感染監控小組成員,成立了感染質量檢查小組,負責每月的感染質量大檢查,完善了三級管理體系,將任務細化,落實到人,每周通報一次感染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各科感控組長負責整改,逐步落實各項工作,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續改進。

  二、加強質量管理,確保醫療安全

  (一)質量控制

  每月進行二次大檢查,每周隨即檢查,系統調查收集、整理、分析有關醫院感染情況,對存在問題及時反饋、整理,有效的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全年編寫醫院感染簡訊四期。向全院醫務人員及時通報醫院感染動態,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情況,醫院感染發病率及漏報率,醫院細菌耐藥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總結,提出改進措施,并向全院通報。

  (二)環節質量控制

  1、加強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手術室、供應室、產房、新生兒科、口腔科、胃鏡室、治療室、換藥室等感染管理重點科室,每周不定時檢查,做到日有安排,周有重點,專項專管,制定各重點科室感染質量檢查標準,按照標準對手術室重點檢查手術后各類器械清洗,消毒及室內消毒效果監測,對新生兒科督查環境管理,工作人員管理,各種物品的消毒等,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對供應室重點督查器械的清洗、干燥、包裝、滅菌程序及滅菌器械的合格率,滅菌器的監測等。對產房重點檢查醫療廢物的處理,各類器械的用后清洗、消及個人防護。口腔科的車針、手機、擴大針等供應室回收處理、制作成紙塑包裝等等,使各重點部門感染管理制度落實到實處。

  2、強化衛生洗手:手部清潔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手上攜帶的致病菌不僅潛在威脅著醫務人員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過各種操作極易傳染給病人,為此為醫務人員提供洗手設施及洗手液、快讀手消毒液等,大大提高了洗手質量,減少了院內感染。

  三、加強醫院感染監測及監管,提供安全的醫療環境

  1、采集臨床感染病歷,統計每月醫院感染發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檢測情況,分析醫院感染危險因素,提出防控措施。

  2、每月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監測對象以重點部門為主,每月對重點部門的空氣進行監測,每季度對物體表面、工作人員的手進行監測,并將監測結果進行匯總分析,通過院通訊反饋給各科室。全年共監測取樣181份,其中空氣122份,合格116,不合格6份,合格率95%;物表26份,合格26份,合格率100%;工作人員手監測21份,合格20份,不合格1份,合格率95%;無菌物品10份,合格10份,合格率100%;消毒液2份,合格2份,合格率100%.

  3、紫外線強度監測:對新購進紫外線燈管每批次進行抽檢,對全院各臨床科室、醫技科室、門診等使用中的紫外線燈管強度進行監測,共監測燈管45支,合格40支,不合格5支,合格率89%。循環風消毒機35臺。沒半年統一換一次燈管,消毒效果均達標。

  4、對購入的消毒藥械,一次性使用醫療衛生用品進行監督管理,審核產品的相關證件,復印件進行保存。

  5、本年10月份感染科開展了住院病人現患率調查,調查前對12名參加現患率調查的監控人員進行了調查方法、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個案登記表的填寫,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等知識培訓。順利的完成了調查。

  調查結果:醫院感染率3.9%,抗生素使用率60%。

  6、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進行了監測:嚴格要求醫務人員執行標準預防措施,盡量避免職業暴露,并對職業暴露進行監測登記。

  7、開展了多重耐藥菌的監測:每周不定時了解致病菌檢測結果, 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后,查明所住科室,通知科室主任、護士長并簽名,要求采取隔離措施,加強工作人員自我防護,避免交叉感染。

  四、沉著積極應對突發事件

  加強手足口病的`預防和控制,針對我省和我市相繼出現的手足口病疫情,控感科每天下病房、門診進行督導,及時發現消毒、滅菌、隔離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整改,同時加強醫療廢物分類和收集處理,嚴防因管理不善引起的感染暴發,確保了兒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實行規范化,流程化管理

  編制醫院感染控制各種流程,如洗手流程、醫療廢物處理流程、職業暴露處理流程、醫院感染暴發處理流程、醫院突發公共衛生時間處理流程,以及各種診療操作流程等,并組織學習,使工作人員工作流程化,便于操作,便于記憶。

  六、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

  對醫療廢物暫存處進行了整修,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專人回收,登記。對醫務人員及保潔人員進行醫療廢物管理知識培訓,使工作人員提高了認識,落實了各類人員職責,使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儲存、交接等做到規范化管理。

  七、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醫務人員感染意識

  元月份:對保潔人員進行了“醫療廢物管理,病房消毒隔離”培訓

  二月份:對新生兒科全體護理人員進行了“嬰兒培養箱”的安裝、拆卸、消毒、存放,呼吸機的拆卸、消毒、安裝的培訓

  三月份:對全院護理人員共134人進行了“醫院感染預防和醫院重點部門的管理”的培訓,并組織考試,均合格。

  四月份:對全院臨床醫生及輔檢人員102人進行了“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及“手衛生”的培訓,組織考試均合格。

  六月份:對手術室工作人員18人進行了“手術室感染管理”培訓。

  十月份:對新上崗人員58人進行了崗前培訓內容“醫院感染與感染管理”,考試均合格。對感控醫生進行了現患率調查的培訓。

  通過培訓提高了醫務人員的感控意識和感染知識,把一些新觀念、新思想吸引了進來,使醫院感染工作規范化。

  通過一年的努力工作,使醫院感染質量上了一個新臺階,降低了感染發病率,提高了工作人員素質,為醫務人員及患者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及就醫環境,提高了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 9

  20xx年即將過去,在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院感委員會的指導下,全院醫護人員積極參與醫院感染監控工作,各臨床科室醫師對所有住院患者進行醫院感染前瞻性調查,發現院內感染能及時、準確報告,同時院感科也加強院感病例上報管理,出現醫院感染病例時,加強監測與控制,無院感流行事件發生。常規依托護理部進行消毒隔離質量督查、無菌技術督查并反饋,協同醫務科、護理部,配合院領導做好醫療安全管理工作。每季度在院長的主持下召開一次院感委員會會議,發布一次院感簡訊。

  一、根據院感安全生產要求 細化院感質量管理措施

  根據醫院“安全生產”和“質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醫院感染的質量控制與考評制度,細化了醫院感染質量綜合目標考核標準,根據綜合目標進行督查反饋,全面檢查和梳理有關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認真排查安全隱患,為保證院感安全,切實抓好院感重點部門、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管理,特別是手術室、消毒供應室、口腔科、胃鏡室、檢驗科等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又制定了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防治院內感染措施,院感科常規進行督查和指導,防止院感在院內暴發。

  二、根據傳染病的管理要求 加強傳染病的院感防控

  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間,進一步加強預檢分診臺、兒科門診、內科門診、發熱門(急)診等重點場所的.管理,認真貫徹落實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醫院感染防控力度,規范工作程序,特別是對全院醫務人員以及工勤人員,加強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傳染病的防治和自身防護知識的培訓,嚴格落實了院感防控和個人防護措施,防止發生院內交叉感染,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根據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顧性調查

  1至9月份,全院共出院的xx例病例,院感科全部進行了回顧性的調查,結果表明:醫院感染率1.04%,例次感染率1.09%。發生醫院感染的科室依次為:內二科醫院感染發生率為2.05%,骨傷科醫院感染發生率為1.09%,外科醫院感染發生率為0.51%,內一科醫院感染發生率為0.24%。感染好發部位依次為: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0.30%;上呼吸道例次感染率0.30%;泌尿道例次感染率0.25%;胃腸道例次感染率0.25%;醫院清潔手術切口感染率為0%。醫院感染好發病種依次為:神經系統疾病類,例次感染率10.28%;內分泌類疾病類,例次感染率2.30%;循環類疾病,例次感染率0.98%,泌尿生殖系統類疾病,例次感染率1.39%,肌肉骨骼系統類疾病,例次感染率1.15%。各危險因素調查發現:糖尿病例次感染率2.91%,慢性病例次感染率1.35%,高齡例次感染率1.27%。前三位院感相關易感因素為慢性病、高齡、糖尿病。

  四、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及手衛生監測情況

  為規范全院各項消毒滅菌工作,預防院內感染,xx年度院感科加強院感采樣監測,對全院各科室進行了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同時加強對手術室、胃鏡室、口腔科、供應室、細菌室等高危區的環境衛生學監測及醫務人員手衛生的監測。全年全院共采樣358份,其中空氣采樣培養56份,物體表面采樣培養41份,醫護人員手采樣培養41份,消毒液采樣培養47份,消毒物品采樣培養12份,無菌物品采樣培養137份,高壓消毒滅菌效果監測24份,合格率100%。本年度市疾控中心對我院進行采樣監測23份,合格率100%。

  對全院各臨床科室、醫技科室、門診使用中的紫外線燈管強度進行了監測,共監測各種類型的紫外線燈管29根,發現不合格及時更換,使其合格率達100%。

  五、加強對抗生素使用的管理

  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和《安徽省實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管理辦法》等規定,為加強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的管理,我院制定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分線管理制度,各臨床科室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具體落實措施。

  醫院感染管理科積極參與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管理,制定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制度,加強抗菌藥物應用的督查,并每月向全院通報結果。全院抗生素使用情況如下:全院1至9月份共出院xx例病例,使用抗生素者689例,二聯及以上使用者247例,菌檢者142例,抗生素使用率34.26%,二聯及以上使用率35.85,菌檢率20.61%。并每季度將細菌分離率與細菌耐藥情況分析匯總公布,為臨床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幫助。

  六、加強了醫療廢物管理

  院感科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各類人員職責,落實責任制,加強醫療廢物管理并常規督察,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反饋。并對工勤人員進行培訓,使我院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貯存、包裝、運送、交接等做到規范管理,嚴防因醫療廢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發。

  七、 院感培訓及考核

  進行9次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參加人員包括全院醫務人員及工勤人員,共246人次。培訓內容為:院感基礎知識培訓,手足口病消毒隔離知識培訓,工勤人員的職業防護及消毒隔離知識培訓,甲型h1n1流感的院感控制及消毒隔離知識培訓,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培訓,新上崗的醫護人員崗前培訓等。對5位新上崗醫護人員進行了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

  八、前瞻性調查及漏報率調查

  第三季度對全院現病例進行了全面橫斷面調查,全院共住院病人64人,調查64人,接受調查率100%。其結果現患率為0,無院感漏報。上半年對3月份歸檔236份病例進行了漏報率調查,漏報率為0。

  九、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

  為加強消毒藥械及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20xx年院感科對其使用進行常規督查及定期抽查。對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的無菌醫療用品的抽查是每季度一次,全年共抽查4次,方法是從臨床各科室采樣,到藥械科索證。全年共索證45份,結果各證齊全,全部合格。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 10

  20xx年在院領導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區有關專家的指導下,我院院感科工作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圍繞爭創二甲醫院,嚴格依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衛生部新頒布的行業標準,以規范化、流程化管理為目標,做了大量工作,從組織落實開始,到嚴格管理制度,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全院醫護職員院感知識培訓,進步全院醫護職員院感意識,努力增進我院的院內感染管理,將醫院內感染率控制在較低水平,為醫院的醫療質量保駕護航。現將本年度院感工作總結匯報以下:

  一、院感管理:

  1、我院的控感工作采用前瞻性調查和病例回顧的方法,缺乏及時性和準確性。針對這一問題,我科今年首次應用橫斷面調查,并與省醫院的sense網絡進行聯動,使我院的案件調查工作更加及時、可靠、科學。制作并發放了醫院感染患者報告卡,要求醫護人員及時發現并報告。感控專職人員根據報告及時深入臨床科室了解相關信息,提出相應的感染控制措施并監督指導實施。

  2、根據衛生部的相干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制度等,結合我院的院情,修訂了我院院感的標準、制度并組織學習,使人人知曉,使其在從事各自醫療活動中將有章可循,同時也明確了各級各類職員在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相應職責。

  二、質量控制:

  1、按照醫院醫療安全和質量控制的要求,完善醫院感染質量控制與評價體系,按照綜合目標進行督導和反饋,全面檢查和梳理醫院感染防控的各個環節,認真排查安全隱患。為確保院感安全,應切實做好院感重點部位、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管理,特別是手術室、消毒供應中心、重癥監護室、產房、胃鏡室、檢驗科等重點部位的醫院。制定了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的醫院感染防治措施,醫院感染科每月進行監督、指導和考核,避免醫院感染的爆發。

  2、院感科每月根據院感科各部分的要求對各科室(包括重點科室和臨床科室)進行質量控制監督與評估,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科室并協助整改。

  三、感染監測:

  1、根據院感管理要求,做好醫院感染病例監測及目標性監測。全年共監測出院病歷859份,監測率778%,其中發生感染病例0例,感染率為0%;外科手術203臺,其中闌尾手術以上的監測率為90%,無一例發生切口感染。院感前瞻性調查422例,感染率為0%,抗菌藥物使用監測病例568例,抗菌藥物的`二聯及三聯使用較去年有明顯下降。及時完成了省院感委員會要求的住院病人院感橫斷面調查工作。

  2、展開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及手衛生監測。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等有關規范要求,對8個科室進行了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監測,采樣235份,合格率為931%。其中空氣合格率為98%;物體表面91%;醫務職員手861%;使用中消毒液100%;滅菌物品及壓力蒸汽滅菌器1000%。

  3、我科于6月份對全院展開了一次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調查日內全院的住院病人為67人,實查67人,實查率為100%。其中醫院感染病例人,感染率為0,感染例次0,感染例次率為0;社區感染病例9,社區感染率為134%,感染者中送細菌培養1例。培養率為11%(此項未達標)。

  四、教育培訓:

  1、加強醫院感染培訓與考核,制定醫院感染管理培訓計劃,全年在全院開展4次醫院感染知識培訓,人員包括全院醫務人員和地勤人員。培訓內容包括:重點部位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和管理方法培訓、無菌技術和手衛生知識、科室規范化管理培訓、職工職業防護和消毒隔離知識培訓、醫療廢物管理法規培訓等。新進醫務人員接受崗前培訓,培訓落后者進行培訓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崗。

  2、院感專兼職職員及供給室工作職員參加了屢次省、市衛生行政部分及上級醫院組織的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并取得相應的上崗證及學分。

  五、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

  為加強消毒醫療器械和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醫院感染科每周對使用的消毒劑進行常規濃度檢查,每兩個月進行細菌學監測。不定期登記臨床科室使用的產品名稱,查看藥劑科使用產品的相關資質證明。結果表明,證件齊全,合格。

  六、醫務職員職業防護的管理:

  加強醫務人員的安全,避免銳器傷等職業暴露的管理,從手衛生和防護用品的使用入手,組織相關知識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意識。全年有2例職業暴露。

  七、加強醫院醫療垃圾的管理:

  加大對后勤保潔職員的宣傳及培訓力度,進步意識,做到醫療垃圾與生活垃圾杜絕混裝、醫療垃圾及時回收、回收醫療垃圾用運送工具密閉轉運、杜絕倒賣醫療垃圾。醫療垃圾暫存處堅持做好暫存處的消毒處理工作,醫療垃圾及時與xx公司交接,制止倒賣醫療垃圾導致醫療垃圾的流失。院感科定期和不定期對醫療垃圾的管理進行督查,發現題目及時整改。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 11

  感控科在醫院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與醫務科、護理部、檢驗科、藥劑科、后勤總務科積極協作,在執行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醫院感染環節控制、目標監測以及預防醫院感染的發生等方面有一定成效。現將20xx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在護理部的協助下,每月召開護理、感控會議,進行總結、整改。

  二、服務臨床,制定20xx年科室醫院感染、消毒隔離、監測等各項制度,進一步落實各種消毒隔離制度和醫院感染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的標準流程,完善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措施、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制度及流程、醫務人員個人防護措施等。感控科定期督查制度落實情況,充分發揮制度的約束作用,使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三、指導臨床,每周不定期對各科室院感工作進行督查。對醫院感染病例進行網絡直報、分析,每月對感染病例進行數據匯總。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制度和醫院感染爆發處置規范,制定醫院感染爆發處置預案和流程,使各科醫生都能及時上報感染病例。

  四、加強消毒滅菌及醫務人員手衛生工作,嚴格遵循消毒隔離與標準預防原則,各科室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消毒隔離工作制度、職業暴露防護制度。

  五、針對醫療廢物的處置與管理,感控科制訂了相關的管理制度、各類人員職責、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處置流程、運送路線、交接登記等規程,在護理部、后勤科的`積極配合,使醫療廢物處置基本做到了有序、規范、合理、正確。

  六、存在的問題

  1、醫院微生物病原學檢測及細菌耐藥性監測沒開展,消毒供應中心與手術室部分指標不能定期監測。

  2、手衛生以及標準預防還要加強執行力和督查。

  3、傳染病疫情報告需要網絡化。

  4、醫療廢物暫存點專人專管。

  5、督查時發現個別科室各項記錄不及時不完善(紫外線消毒等)。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積極整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努力學習新知識,不斷改進工作,總結經驗,警鐘長鳴,吸取前車之鑒,認真落實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醫院感染環節控制,預防醫院感染發生,把院內感染預防和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 12

  我院在上級衛生部門領導和關懷下,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了相應的醫院感染控制計劃,并組織實施,使我院院感發生率控制在較好的范圍,本年度未發生院內感染暴發流行。現將20xx年度院內感染工作總結如下:

  一、完善管理體系,發揮體系作用

  為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控制管理,明確職責,落實分工,今年對醫院感染管理領導小組進行了調整充實,由院長親自掛帥,配備了專職預防保健人員,明確了醫院感染管理的職責。制定了各學科的院級管理制度。定期召開醫院管理會議,及時發現醫療活動中的醫院感染問題,并根據各部門反饋意見給予及時正確的指導和處理。提高了醫院感染管理的科學性和預見性,保證了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二、認真學習傳染病的防治法,完善疫情報告制度

  組織全院職工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建立完善了《傳染病報告登記制度》、《傳染病報告培訓制度》、《傳染病報告獎懲管理制度》切實履行法律賦予的責任。發現傳染病病人,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時限及時進行電子網絡報告。今年報告乙類傳染病3例。

  三、強化消毒、滅菌意識,保證消毒滅菌質量

  組織全院臨床醫務人員“學習新的《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嚴格執行消毒、滅菌制度。各科室的注射、穿刺、采血器皿保證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對應用的一次性醫療器械用后立即銷毀,并做詳細記錄,杜絕2次使用隱患,我院對所購消毒劑及一次性醫療器械進行了備案制度。

  科室內所有診療用具都有明確的消毒更換日期和詳細記錄。全院嚴格執行紫外線消毒制度,對消毒時間、地點均有嚴格要求,并認真做好記錄,對所有紫外線燈管每周進行擦拭消毒,即保證了燈管壽命又提高了消毒效果。及時更換紫外線燈管,堅決保證工作環境符合衛生要求。

  我院供應室對蒸汽壓力消毒鍋的消毒進行嚴格效果監測,按消毒規范要求,對所有消毒物品,每天每次均做B-D試驗,并做詳細標記和記錄,保證消毒滅菌質量,為臨時提供了可靠安全的醫療保障。

  四、加強醫療廢物管理,提高院感質量

  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要求,我院今年在環衛局的指導和幫助下對醫療廢物用儲備室進行了重新改造,使之達到環境保護的的.衛生要求。對全院的醫療、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各環節均有嚴格的交接,對所有醫療廢物分類包裝標識均有嚴格規章制度。重新設計了醫療廢物回收登記本,利于回收存檔。對醫療垃圾的外運數量,有詳細的登記和嚴密的交接制度。責任明確,分工到人。并對全院職工進行了醫療廢物處置的專業培訓學習,使醫療廢物的管理更符合實際,減少了污染和醫務人員受傷害的機會,同時為防止疾病傳播,保護人民健康而做出努力。

  五、加強院內衛生環境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

  為了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為患者看病建立良好的衛生環境,建立了嚴格的衛生檢查制度,每月進行一次衛生環境大掃除。開展了大規模的滅蟑工作;改變了原來不良的飲食習慣。所有員工在食堂大廳就餐,飯后在食堂保潔室洗漱,杜絕了在部門就餐,污染部門衛生環境的問題。為提高衛生質量,醫院感染領導小組對各科室的外觀、衛生、消毒記錄、消毒隔離、藥物使用、醫療廢物處理等制定了周、月、季檢查制度,促進了醫院感染管理上了一個臺階。

  六、開展多種形式院感培訓,提高醫務人員院感意識

  為強化醫院感染控制意識,普及醫院感染、消毒技術、傳染病防治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院感領導小組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案安排,采取多種形式的感染知識培訓,做到了集中學習,分組學習,學有記錄、有筆記、有簽到并進行現場提問和實際操作的考核,對全院臨床醫務人員進行院感知識試卷考核,考核成績歸入個人檔案。

  本年度,我們院感領導小組在院組織和全體職工的支持下,做出了一點成績,但差距還很大,如對院內環境的監測,醫務人員的手監測,抗生素使用調查等院感工作還未開展。我們決心在下一年度更好地開展醫院院感工作。

  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是有效的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手段。提高醫療質量,是醫療安全的有力保障。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 13

  在院領導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及院感科的領導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我科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我科20xx院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一年來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完善院感管理體系

  根據醫院及相關文件的要求和規定,成立放射科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由科副主任擔任組長,一名醫務人員擔任監控醫生。明確了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和監控工程師的職責,將醫院感染工作作為科室的首要任務,進一步完善醫院感染管理體系。

  二、加強院感知識培訓

  制定了《20xx年放射科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計劃》和《放射科感染管理年度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及時修訂措施。根據院感工作計劃,每月組織一次院感知識培訓學習,提高全科醫務人員的院感意識,全年共進行院感培訓十二次,培訓率達100%。

  三、強化環境監測管理

  根據我科工作場所的特殊性,高防護、全封閉,空氣滾動差,因此我科特別注重對工作環境的`消毒監測,將消毒監測工作并入每天的交接班工作中,做到交班不遺忘、不漏項,并認真做好記錄;同時,強化洗手合格率,洗手合格率達到100%。

  四、加強對傳染病管理

  傳染病往往是醫院感染的隱患。為了控制病毒的傳播,來科室檢查的傳染病人首先要做好自我保護。事后對患者接觸過的物品如床單等要一人更換,及時登記,及時上報,嚴格控制漏報率。我科一年無一例傳染病漏報。

  五、存在的不足

  雖然本年度以來我科的院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擔還存在一定的不足:

  1、我對醫院感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為我們科室是輔助科室,病人在我們科室停留時間短,我們科室一般不接診病人,所以醫護人員一直認為醫院感染不會發生在我們科室,存在認識上的麻痹,對六步沖洗法掌握不熟練。

  2、對醫院感染的理論掌握不透,由于對院感的認識上的不足,會造成對院感學習培訓的不太重視,院感理論知識只在培訓會上了解,會后不注意舉一反三的學習,導致在應對院感檢查需要回答理論問題時,出現回答不全甚至答不上來的現象。

  六、下一年度院感工作的改進方向

  強化科室院感小組的管理力度,加強對院感知識的培訓,將院感知識考核工作與職工年度考核相結合,進一步加強職工對院感工作重要性認識,為醫院院感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 14

  今年,在院領導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區有關專家的指導下,我科嚴格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衛生部新頒布的行業標準,以規范化、流程化管理為目標,不斷規范和完善我科院感各項規章制度和職責,加強全科醫護人員院感知識培訓,提高全科醫護人員院感意識,將科內感染率控制在較低水平,確保了醫療安全。為了今后進一步搞好科內感染管理工作,現將我科今年科內感染控制工作總結如下:

  一、規范和完善院感各項規章和職責

  為了院感工作在我科內能夠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今年我科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以及我院制定的一系列院感各項規章制度和職責,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的考量全科醫護人員,使其在從事各自醫療活動中將有章可循,同時也明確了各級各類人員在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相應職責。

  二、嚴格落實各種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基本方法和各項操作規程

  為了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為使我科在今后醫院感染率控制在最低水平,我科在今年上半年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根據院感辦的要求,結合我科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各種基本方法和各項操作規程,為規范我科醫護人員在以后醫療活動中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加強全員醫護人員院感知識培訓,提高全員醫護人員院感意識

  通過舉辦全科醫護人員院感知識培訓,與平時自學自查,使全科醫護人員明確各自在院感工作中的職責外,提高了全科醫護人員的院感意識。還定期舉辦辦了衛生員全員院感知識講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四、加強消毒滅菌管理工作,有效控制醫院感染

  堅持每天檢查指導,在消毒、隔離工作、手衛生、無菌操作、環境衛生和保潔衛生工作質量,按照年度工作計劃,完成對各個環節的`監測工作:對科室進行了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其中空氣合格率為100%;物體表面83%;醫務人員手100%;使用中消毒液100%。

  五、規范醫療廢物管理

  根據衛生部《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廢物分類目錄》等有關醫療廢物的法律、法規,按照院感辦的要求,結合我科實際,制定了包括醫療廢物如何收集、分類、焚燒登記及醫療廢物出現擴散、流失時的應急預案等相關措施,從而規范了我科的醫療廢物管理。沒有發生醫療廢物違規處理事件。

  存在的不足及20xx年工作重點:

  1、繼續加大院感監測力度,嚴格要求,督促科室開展使用抗菌藥物病人細菌培養工作,為規范抗菌藥物的使用提供科學的依據。貫徹落實衛生部《醫院感染監測規范》,每月進行統計、分析、反饋感染病例監測。

  2、規范治療室的消毒工作;加大對治療室監測正規化,經常化。每月對治療室、換藥室進行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并進行相關指導,不合格,科室查找原因,擇期重新進行相關監測。

  3、掌握科內感染菌株分布和細菌耐藥狀況并定期反饋;及時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病例,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暴發與流行。

  4、繼續狠抓醫護人員的手衛生制度的落實與管理,強化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提高手衛生依從性。

  5、對醫療廢物分類、管理工作進行指導與監督。

  6、繼續開展全科人員院感知識培訓提高全科人員院感意識,醫療廢物分類、管理工作進行指導與監督。對新進醫護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知識崗前培訓和考試。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 15

  感控科在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領導下,與醫務科、護理部、檢驗科、藥劑科、后勤科積極協作,在執行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醫院感染環節控制,預防醫院感染的發生等方面有一定成效。現將20xx年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工作有計劃有總結:

  今年召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會議2次,分別就20xx年工作總結、20xx年工作規劃及培訓學習計劃、防控突發事件等幾個內容,專門研究布署,落實相關工作。

  二、服務臨床:

  20xx年修訂完善了醫院感染、消毒隔離、監測等各項制度,進一步落實了各種消毒隔離制度和醫院感染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了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的標準操作流程,完善了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措施、一類手術抗菌藥物應用管理、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管理制度及流程、醫務人員個人防護措施等。感控科定期督查制度落實情況,充分發揮制度的約束作用,使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

  三、指導臨床:

  感控科每周不定期對各科室院感工作進行督查,督查后由科室負責人簽字,每季度一次科主任、護士長例會,對全院院感工作進行點評、總結、分析和通報,積極整改,對亮點予以表揚,每個月在省網對醫院感染病例進行數據匯總、網絡上報和分析,今年1-11月共監測手術2395例,其中Ⅰ類切口545例,Ⅱ類切口1842例,Ⅲ類切口8例,圍術期預防用藥都能按照要求在術前0.5-2小時內執行。

  醫院感染率1至11月為0.08%,漏報率為0。開展了NICU的`監測,呼吸機相關肺炎調查病例數0例。環境衛生學監測,今年1-11月份共監測871份,其中空氣182份,物表495份,醫務人員手78份,使用中消毒液62份,透析液54份。

  四、開展了前瞻性調查和手術部位目標監測:

  1至11月對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監測43例,每周深入科室調查住院病人感染情況,及時掌握各科室動態,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指導防控措施,杜絕了醫院感染的暴發。進行了術后和出院后電話追蹤隨訪。

  五、加強消毒滅菌及醫務人員手衛生工作

  1、遵循消毒隔離與標準預防原則,各科室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消毒隔離工作制度、職業暴露防護制度,各種治療、護理及換藥操作按照規程進行。

  2、加強了非結核分枝桿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使用中的吸氧濕化瓶、霧化器、呼吸機管道、早產兒暖箱等每日清潔消毒,更換無菌液,用后終末消毒、干燥保存。

  3、落實醫院環境衛生監測制度,院感科每季度對重點科室分批監測,普通科室每半年分批監測,各科室監測登記資料及時、準確,監測結果出現不合格時,積極查找原因,采取對策、并再次進行復采,確保消毒滅菌效果和醫療安全。每季度對各科室和重點院感部門的消毒隔離及監測工作有通報和整改意見。

  4、加強衛生安全防護工作,在工作中發生意外者,給與丙總球蛋白、乙肝疫苗注射,健康體檢,保障醫務人員安全,尤其加強了標準預防的培訓學習。嚴格手衛生宣傳和管理,在院感培訓中以視頻形式觀看洗手方法及正確性。不定期抽查、抽考醫務人員手衛生知識和洗手方法,醫務人員認真執行手衛生規范,不斷提高手衛生依從性。

  醫院感染管理目前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由于其導致的醫療糾紛越來越多,而且一旦發生醫院感染暴發流行,后果非常嚴重。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主要還是對醫院感染一些工作沒有高度重視,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得到重視,而我們要經常出去學習新知識,不斷改進工作,總結經驗,警鐘長鳴,吸取前車之鑒,認真落實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醫院感染環節控制,預防醫院感染的發生,把院內感染預防和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科室感控小組年度感控工作總結(精選6篇)01-09

科室感控小組年度感控工作總結范文(精選9篇)01-09

科室感控工作年度總結01-29

口腔科室感控小組年度感控工作總結(通用6篇)01-09

科室感控培訓總結03-06

科室感控年度總結(精選13篇)12-16

科室年度感控工作總結(通用13篇)01-11

口腔科室感控小組年度感控工作總結范文(通用14篇)10-26

科室感控年度工作總結范文(精選11篇)01-04

科室感控員年度工作總結(精選15篇)05-0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97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 亚洲Aⅴ狠狠爱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 色七七在线综合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