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機專業合作社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我們該怎么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騰農農機專業合作社位于xx市xx鎮xx村,依法于20xx年4月1日在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成立,法人代表唐昌榮,現有資產480萬元,合作社成員xx2人,擁有各類大型機械60余臺套,其中:大型耕整機4臺套,插秧機42臺(高速乘坐式2臺);高性能聯合收割機4臺套;2400平方米高標準智能連棟育秧大棚一座(已于20xx年7月16日順利通過驗收);全自動播種機2臺套;500平方米機庫一棟;xx平方米維修車間一間。
騰農農機專業合作因地制宜,整合農機資源,利用3000余畝流轉土地,建立水稻生產機械化、油菜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利用合作社組織化、規模化的優勢,為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提供平臺,推動了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僅一年時間,合作社成員由成立時的xx人發展到現在的xx人,資產由成立時的60萬元增加到現在的480萬元,20xx年服務創收720萬元,流轉土地由成立時的xx畝增加到現在的1500余畝,服務規模、服務范圍、投資規模逐步提升,社員人數逐步增加,呈現出欣欣向榮蓬勃發展態勢。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章立制規范運作
為進一步加快合作社發展的步伐,促進合作社規范化建設,騰農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以后,依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各項政策要求,及時制定了財務管理及分配、貨幣資金管理、社員管理、檔案管理、機械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配齊辦公設施和日常維修設備與工具,設立機械臺賬和維修記錄,建立與健全作業合同、作業檔案,并指定專人管理。使合作社各項活動有章可循。并經過民主選舉成立了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明確領導成員工作職責及會員的權力和義務,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合作社章程,為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實行“一獨立六統一”的管理方式保證合作社工作有序進行
自合作社成立以來,按照“風險共擔、利益均沾”和“民辦、民管、民受益”原則,將服務所得利潤實行按勞分配和按股分紅相結合,以組織機耕、機插、機收等一系列農機作業、供應成員農業生產中所需的生產資料、并引進農機新機具、新技術,開展技術培訓、技術交流和咨詢服務為業務范圍,采取“基地+農戶”的形式開展農機服務。為了使合作社的各項活動能夠有序開展,合作社采取“一獨立六統一”的運作模式具體運作。“一獨立”即實行單機核算,由機具所有人自負盈虧;“六統一”即統一聯系業務、統一作業質量標準、統一技術培訓、統一零配件供應、統一收費標準、統一簽訂作業服務合同。根據農作物播種先后,統籌安排,機動靈活,有組織地進行連片作業,切實提高作業效率。具體作法如下:
一是狠抓技術培訓,確保服務質量。合作社成立以來,始終把社員的技術培訓放在首位,從機插秧和油菜直播技術入手,共舉辦機插秧技術培訓班6次,油菜直播技術培訓班4次,油菜收割技術培訓班2次。分別召開水稻機插、油菜直播等現場會8場次,共培訓農民技術員50余人,現場培訓農民機手58人,為合作社實現優質服務提供了保障。
二是實行“訂單作業”。與周圍村莊、農戶簽訂農田作業服務合同,按合同或訂單為農戶進行統耕、統收等機械化作業,解放了農村勞動力,促進了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開辟了農民致富新途徑。如20xx年和xx鎮雙湖村簽訂xx00畝機耕機插訂單合同;分別與仙女鎮高峰村和董市鎮的石坪村簽訂200畝機耕、機插、機收訂單合同,提高了機具利用率,增加合作社的收入。
三是實行“一條龍”服務
。協助周邊鄉鎮開展夏季小麥機收、麥桿還田,開展水稻機械化育插秧和水稻機收、秸桿還田、油菜精量直播等“一條龍”作業,使“三夏”變“兩夏”,“三秋”變“兩秋”。如20xx年“三夏”“三秋”期間,將本社經營的xx00畝流轉土地以及周邊村莊的部分土地實行統一耕整、統一機插、統一機收,各個環節都由合作社負責,機械化程度提高,生產時間縮短,與往年機手單打獨斗、農戶各自為戰的情況相比,可減少5——7天時間,解決了農民農時季節的后顧之憂。
四是組織跨區作業,拓寬收入渠道。合作社充分利用其組織化、規模化作業的優勢,組織社員和機具到周邊村鎮進行對外作業,以最低的價格、最佳的質量為全市農民提供耕、種、收等系列服務,這樣,既拓寬了收入渠道,增加合作社的收入,又提高了騰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知名度。20xx年年初,騰農農機專業合作社分別與xx鎮的雙湖村、方家畈村、張家橋村、袁馬頭村、仙女鎮的高峰村、董市鎮的石坪村等簽訂作業合同,為其農戶提供耕整、育秧、機插、收割等一條龍服務,實現收入近xx萬元。
五是開展承包流轉土地和“土地代管”等農機服務,合作社合理利用現有人力和機械資源,大膽承包流轉土地xx00余畝,并與家庭勞動力欠缺的農戶簽訂合同,代管承包土地,實行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收割,極大地提高了機械化水平,為合作社規模化經營創造了條件。
六是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農機戶發家致富作堅強后盾。農機戶參加農機專業合作社后,機械的入戶掛牌,年檢年審、加入保險、維修保養、作業聯系、合同簽訂等,都由合作社專人統一組織,作業市場及一系列后勤保障都有合作社統一負責,擴大了作業區域,延長了作業時間,提高了機械利用率,增加了作業收入。
三、采取靈活多樣的分配方式,提高社員工作積極性
合作社的入社方式有帶機如社、帶資入社、帶土地入社等多種形式,分配方式根據入社方式加以確定,帶機如社的社員按照單機核算,分戶管理的原則進行分配;以土地入社的社員,享受的機械作業服務低于市場價格,同時還可以參與分紅。合作社從服務收入中,提起一定數額的公共基金,主要用于合作社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保障合作社工作的正常運轉。合作社年終召開總結大會,公布每個社員全年經營作業情況,公開收入分配方案,評選出服務好、水平高、群眾滿意的社員和機手,最大程度在精神和物質上給予獎勵,極大地提高了社員的積極性,有效地帶動了當地農民共同致富。
四、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扎實推廣農機新技術
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既是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內在要求,又是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重要保障,而新機具、新技術的應用,主要取決于農民對其的認可和掌握程度。騰農農機專業合作社始終圍繞糧食、油菜增產增收,以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和油菜精量直播技術為切入點,扎實推廣水稻、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為全市的糧食、油菜增產增收做出了貢獻。
(一)、打破僵局,水稻機插秧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騰農農機專業合作社始終把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示范推廣工作放在首位,以實施科技興糧為主戰略,以推廣水稻機插秧技術為切入點,積極探索“標準化育秧、機械化插秧、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新路子,實行了統一育秧、統一機耕、統一機插、統一配方施肥、統一機防、統一機收、統一農資采購、統一田間管理的“八統一”經營模式,充分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作用,與農戶簽訂機插秧合同,從備土、育秧、機插到后期管理等水稻生產全過程由合作社全面負責。同時,聘請機插秧農民專家龔祖明同志為組長的技術專班全程指導,機插秧技術指導小組人員分片負責,以集中育秧區域為重點,加強苗期觀察,統一田間管理,通過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使廣大農民對機插秧技術有了新的認識,突破了水稻機插的瓶頸,打破了僵局,今年,合作社連片推進水稻機械化育插秧面積畝,其中早稻6000畝,中稻1萬畝,晚稻xx00畝。在騰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示范帶動下,全市今年新增水稻插秧機116臺,實施整鎮推進水稻機械化育插秧生產鎮2個;整村推進水稻機械化育插秧生產村32個;全市實現水稻機械化育插秧面積畝,其中,連片推進水稻機械化育插秧面積畝;使全市的水稻機插秧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20xx年,騰農農機專業合作社極力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多方籌集資金,投資近150萬元興建的2400平方米高性能智能育秧大棚已于20xx年7月16日順利通過驗收,為機插秧技術在全市全面推廣提供了保障。
(二)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穩步推進
騰農農機專業合作社把發展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作為工作重點,將推進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從試點示范入手,先后建立示范基地4個,以油菜機械化精量直播、油菜機械化收獲為突破口,為了讓農民接受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充分發揮各示范戶和示范點的輻射帶動作用,先后召開油菜精量直播現場會6次,機械收割現場會4次,現場演示,現場培訓油菜精量直播機手180人;油菜收割機手150人。經過對油菜機直播、油菜收割等機械化技術的反復試驗示范,使農民初步接受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在合作社的示范帶動下,全市今年完成油菜精量直播面積畝;新增油菜精量直播機具33臺;高性能油菜收割機18臺,機收油菜1800余畝。實現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面積畝。目前,全市農民對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加深了認識,栽種油菜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三)、秸桿綜和利用技術推廣初見成效
今年,騰農農機專業合作社把推廣秸桿還田和秸桿綜合利用技術作為新技術推廣的一個主要內容,大力推廣秸桿還田和秸桿綜合利用技術。通過一系列措施,今年棉花秸桿綜合利用技術在百里洲和七星臺兩個鄉鎮得到順利推廣,并在35%的棉農中得到應用;水稻秸桿還田技術也在xx、安福寺、仙女等鄉鎮得到了很好的應用,農戶反響良好。通過秸桿還田和秸桿綜合利用技術的推廣,有效地保護了生態環境,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增加了農民收入。
五、熱情服務,共奔小康
“立足三農建基業,以人為本鑄靈魂,優質服務樹形象,與時俱進奔小康”。騰農農機專業合作社在開展農機作業過程中,始終堅持“誠實守信、服務周到”的原則,以服務社員、服務農民為宗旨,圍繞耕、種、收和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先后參與周邊村落和內部作物收、耕、種、管,創服務產值200多萬元,加之合作社內部經營的1500多畝標準化糧食生產基地,20xx年創總產值700多萬元,合作社社員人均創收7萬多元,純收入近5萬元,實現了社員小康。同時,在合作社帶動下,使當地農機化水平提高到90%以上,農業病蟲害統防統治率提高到7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xx年被湖北省農機推廣總站評為全省農機推廣先進單位。在全市農機專業合作社中真正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騰農農機專業合作社正引領全市農機專業合作社朝著“建設標準化、管理規范化、經營企業化、作業規模化、生產科技化”的五化方向健康有序發展。
【農機專業合作社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關于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調研報告范文09-19
農機專業合作社安全生產管理制度07-08
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如何穩步發展論文02-10
關于農機專業合作社土地流轉調查報告09-17
農機合作社促進農業發展分析論文02-09
農機專業合作社安全生產管理制度3篇07-08
農業發展中農機合作社的作用論文02-09
農機合作社入社協議書09-04
壯大農機專業合作社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論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