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的工作總結

時間:2023-05-12 15:21:22 總結 我要投稿

關于蔬菜的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總結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蔬菜的工作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蔬菜的工作總結

關于蔬菜的工作總結1

  20xx年以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蔬菜工作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進蔬菜生產為重點,以保障市場供應、市民消費安全和價格穩定為目標,加強指導,搞好服務,強化監管,蔬菜產業工作取得較好成績。現簡要匯報如下:

  一、整體生產情況

  我縣是國家蔬菜產業重點縣,現擁有xx、xx、xx綠園、xx縣xx家庭農場四家國家級蔬菜標準園,20xx年1-6月我縣蔬菜播種面積10.4萬畝、同比新增0.2萬畝,總產量達26.5萬噸,西甜瓜播種面積3.6萬畝,蔬菜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達99%,生產形勢良好,銷售價格平穩。預計全年蔬菜種植面積19.8萬畝,產量達48.7萬噸,西甜瓜種植面積達到6.5萬畝,產量達到17萬噸,力爭全年蔬菜西甜瓜面積26萬畝,總產量65.7萬噸,產值超10億元。蔬菜面積較大的有xxxx蔬菜基地6000畝,倒橋蔬菜基地5000畝,三城xx蔬菜基地1000畝,西武蔬菜基地1000畝。

  二、工作進展

  1、標準園創建工作。滁州雷槽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20xx年成功創建省級蔬菜標準園,今年上半年成功創建國家級蔬菜標準園,新建雙層鋼架式大棚182.3畝,集約化育苗工廠3.7畝,冬暖式大棚30畝在建,同時還建成了自身的產品檢驗室、農資倉庫和商品化處理車間。整個基地按照統一品種、統一供苗、統一農資供應、統一培訓指導、統一產品檢驗、統一產品包裝銷售的“六統一”措施開展蔬菜標準化生產,實現低毒和無公害農藥的全覆蓋。

  2.落實獎補政策、扶植蔬菜合作組織生產。為了進一步促進蔬菜產業做大做強,20xx年11月縣政府出臺了《xx縣促進蔬菜產業發展以獎代補辦法》(xx辦〔20xx〕192號),政府設立促進蔬菜發展專項資金,年資金總額不低于200萬元,列入縣財政預算,滾動使用,以后隨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增加。用于獎勵我縣新建蔬菜大棚、開展蔬菜技術、人才的引進和蔬菜標準化生產的企業和個人,同時土地規模流轉、家庭農場等獎補政策陸續出臺。20xx年我縣繼續執行政策,近期將對蔬菜產業申報進行統計、核實并兌現。

  3、加強監督,確保蔬菜質量安全。一是開展高毒高殘留農藥執法檢查,重點檢查了xx鄉、汊河鎮、新安鎮等蔬菜生產大鎮集貿市場和蔬菜生產基地,打擊銷售和使用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行為;二是完善蔬菜農殘檢測體系,建設完成了xx縣農產品質量檢測站,已通過省級驗收,并給合創建省級出口禽類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工作,增加了人員,加大了投入,提高了水平。全鄉12個鄉鎮配齊了農產品質量監測設備;三是開展蔬菜農殘例行檢測,1-6月份共檢測蔬菜樣品1500個,檢測合格率達到99%以上,實現了蔬菜產品質量上的.提高;四是做好蔬菜“三品”認證,提升檔次。

  4、大力發展產業化經營。我委繼續大力扶持發展專業合作組織,同時積極開展農超對接,建設了xx蔬菜批發市場,繼續打造“xx”、“徽xx”、“xx綠園”、“雷槽坊”等知名蔬菜品牌。xx縣xx蔬菜專業合作社在xx物流中心擁有固定攤位,還免除了攤位費,年銷售額600萬以上,同時被授予xx市菜籃子工程特定保供基地,同時與xx寧供集團簽訂長期采購合同。xx縣xx蔬菜專業合作社和xx市、xx市等地華潤蘇果簽訂合同,年銷售額20xx多萬元,在來城建立了xx縣首家公益性菜市場后又和滁州白云超市合作開展蔬菜直銷。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1.伏缺期間蔬菜保供。為確保“伏缺菜”期間有充足蔬菜供應市場,我縣提前謀劃,加大“伏缺菜”生產基地的建設力度。全縣建立xxxx村、xx倒橋村、雷官黃橋村、三城固鎮村、汊河相官村、新安鎮紅橋村、新安鎮雙塘村等十個“伏缺菜”生產基地。6月份、7月份及時調整茬口適時安種。據調查全縣安種伏豇豆、伏黃瓜、伏白菜、早秋毛豆、水芹、早秋西紅柿等蔬菜總面積達3000多畝,預計可生產蔬菜4500噸。從六月開始,我委結合“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在十個“伏缺菜”生產基地開展培訓,推廣“伏缺菜”生產技術,培訓1000多人次,印發技術資料5000多份。

  2、做好蔬菜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為了進一步化解蔬菜生產種植風險,我縣把蔬菜列入政策性特色農產品保險范圍,此舉有效地降低了蔬菜種植戶的風險,深受蔬菜種植大戶的歡迎,初步統計20xx年大棚蔬菜參保面積將超3000畝。

關于蔬菜的工作總結2

  今年以來,緊緊圍繞滇池流域實施“四退三還”,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要求,加大加快滇池流域蔬菜花卉產業結構調整、基地轉移建設的力度和步伐,根據《xx市xx年xx市蔬菜花卉生產工作意見》,我市蔬菜花卉產業在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通過各縣(市)區職能部門的共同努力,狠抓農產品質量,大力推廣集約化、標準化、組織化、設施化生產,全市蔬菜、花卉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現將上半年情況總結如下:

  一、蔬菜花卉產銷基本情況

  (一)蔬菜產量、外銷量同比下降,綜合價格穩中有升。

  據農業生產部門統計:xx年1-6月全市蔬菜播種面積60.55萬畝,同比增2%,生產總量95.73萬噸減5.7%,生產產值13.05億元增15.6%,外銷量70.01萬噸占總量73.1%。播種面積、生產總量、外銷量分別占年計劃的55.1%、43.5%、44%。今年以來蔬菜總體產銷順暢,價格穩中有升,綜合平均價達1.41元/千克,增11.1%。由于3月13-14日突如其來的霜凍,部分蔬菜如豌豆、小瓜、甜椒、番茄等因受災價影響較大,絕收面積近2萬畝,上市總量同比減少5.1%。受災蔬菜主要是外銷品種,因此外銷同比減少4.6%。

  (二)花卉產銷勢頭良好,產業增效明顯。

  去冬今春以來,花卉價格高,持續時間長,元旦、春節、情人節等節假日集中,鮮花需求量增大,全市花卉園藝種植面積13.1萬畝,總產值21.8億元,占年計劃的93.6%,同比增加136.8%,其中鮮切花面積7.74萬畝,占年計劃的91%,鮮切花上市量22.33億枝,占年計劃的55.8%,同比增加12.7%,產值8.32億元,同比增加20.4%,出口額1888.79萬美元。出口亞洲市場呈上升趨勢,出口國排序日本、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直接出口香港有所下降。出口主打品種是玫瑰,外銷占總產量的90%。

  (三)滇池流域蔬菜花卉基地逐步退減,新增基地向xx東北部轉移

  一是xx年以來,滇池流域呈貢、官渡、晉寧、西山、盤龍、嵩明等縣區實施“四退三還”工作,退出耕地面積24609畝,其中蔬菜退出面積16287畝,花卉退出面積6039.3畝。滇池流域的蔬菜、花卉生產退出的土地主要以建設濕地公園、發展園林綠化和經濟林木。蔬菜花卉基地主要轉移到滇池流域核心區外的xx東部和北部地區的宜良、石林、尋甸、東川、富民等縣區,這些縣區目前新增蔬菜面積15500畝,新增花卉面積5524畝。二是通過項目促進標準化建設,以項目帶動基地轉移,xx年中央財政扶持現代化農業產業發展的蔬菜項目安排在晉寧、宜良、富民等蔬菜花卉生產區實施,花卉項目安排在石林縣實施,蔬菜項目從xx年底開始建設,目前已經完成標準化蔬菜基地及配套設施建設、科技入戶培訓、技術集成示范等工作,并已開始進行生產,通過項目的實施,帶動三個縣區的蔬菜生產面積近萬畝蔬菜生產。花卉項目,目前實施進展順利。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大標準化生產推廣力度

  xx年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暨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年,為進一步鞏固和提高我市蔬菜質量安全水平,今年加大了標準化生產推廣力度,大力推行“5+3”工程的實施。目前已安排標準化生產示范點40個,標準化示范面積10.8萬畝,主要品種有:生菜、荷蘭豆、淺水藕、甜椒等十余個品種。舉辦標準化技術培訓36795人次,推廣黃板3.4萬畝、性誘劑920畝、生物肥料8.9萬畝、生物農藥7.4萬畝、引試新品種139個。推廣無公害蔬菜45.3萬畝,產量83.7萬噸,分別占年計劃的58.8%和52%。

  花卉上提倡無公害生產,控制施用量,增加生物有機肥施用量,保護環境。

  (二)狠抓項目的實施

  切實抓好xx年中央財政現代農業支持蔬菜、花卉項目的落實。為做好我省xx年現代農業生產發展項目申報工作,積極組織東川、嵩明、石林等縣區進行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寫和論證,項目實施方案已于3月10日上報國家農業部和財政廳。

  (三)抓好產銷調研分析工作,促進產銷對接與順暢

  及時召開全市蔬菜產銷分析會,收集匯總當月十三大類近80個品種播種面積及下月預上市量、分析產銷存在問題、當前主抓工作,以簡報、市農業網、新聞媒體形式向各屆發布相關信息,有力促進我市蔬菜產銷對接與順暢。

  為進一步發揮《xx蔬菜花卉信息》專刊在促進我市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引導、宣傳、服務作用,在人少工作多的情況下,擠時間按計劃如期編輯發送,1-6月完成了六期3000份《xx蔬菜花卉信息》專刊,受到越來越多的領導、從業者、新聞單位的歡迎和好評。

  (四)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按照發展是第一要務,招商引資是第一要事的要求,努力營造蔬菜花卉招商引資的優質軟環境,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蔬菜、花卉涉及面廣,滇池流域綜合治理“四退三還”的實施,滇池周邊蔬菜花卉面積逐步外移,新區的基礎設施和栽培設施薄弱,部份地區栽培水平不高,科技意識不強,加大了蔬菜花卉生產工作的`管理難度。

  (二)蔬菜、花卉生產周期短,市場需求變化快,生產與市場營銷有待進一步加強品種結構調整和市場分析。

  (三)原來每個月召開一次全市蔬菜產銷分析會,及時將產銷動態進行分析,便于加強結構調整和播種指導,蔬菜供求趨勢分析,由于今年經費支持較少,不能按期進行培訓和分析,希望局里考慮加大對蔬菜花卉科技推廣經費的補助。

  四、下半年工作重點及打算

  (一)加強無公害蔬菜認證基地的管理,加大蔬菜標準化推廣力度,進一步搞好技術培訓,大力推行“5+3”工程的實施,加大黃板、生物肥料、生物農約的推廣力度,各縣(市)區根據當地生產實際,制定出生產過程中的產品質量監控制度,生產過程登記制度,基地產品認證制度,確保質量安全。

  (二)加強蔬菜花卉生產的管理,各縣(市)區加強田間水肥管理,促進植株生長,加強目標任務的檢查、督促和落實,確保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提前做好預防洪澇災害工作,雨季即將來臨,加強引導,疏通溝渠,防患于未然。

  (三)加強市場調研與信息服務指導工作,促進外銷。

  (四)積極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加大對蔬菜花卉科技推廣經費的補助。

  (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與客商、公司、企業的合作,促進加工業的發展和訂單生產,擴大蔬菜的外銷。

關于蔬菜的工作總結3

  一、全年蔬菜生產情況

  1、蔬菜:20xx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124.5萬畝,比上年略增1.7%,總產量247.2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主要種植作物:榨菜9.2萬畝,菜心8.7萬畝,茭白5.5萬畝,萵苣5.2萬畝,番茄4.0萬畝。

  (1)鮮菜:由于受持續低溫陰雨和臺風天氣影響,蔬菜生長發育明顯推遲,且病害嚴重,產量有不同程度下降,但銷售價格普遍上漲,因此蔬菜收益總體好于去年同期,但品種間不平衡,根據統計,番茄平均畝產量3095.5公斤、畝產值9925.6元,分別比上年同期低231.1公斤和1799.4元;大白菜平均畝產量3353.8公斤、畝產值4549元,分別比上年同期高13.4公斤和699元;萵筍平均畝產量1615公斤、畝產值2607.7元,與上年同期相比,產量低110公斤,產值高265.7元;訂單菜心因受冬春持續低溫影響,抽苔明顯推遲,產量下降,效益尚可,平均畝產量1681公斤、畝產值1783.1元,與上年同期相比,產量低308公斤,產值高480.1元。

  (2)加工蔬菜:榨菜栽培面積減少、產量減、效益增。榨菜栽培面積9.2萬畝,比上年的11.0萬畝,減少16.1%。由于上年榨菜面積大,產量高、價格低,許多企業庫存量較大,導致今年我市榨菜種植面積下降,加上上年冬季氣溫較常年偏低,且今年開春以后持續低溫,榨菜生長較差,雨水多,較多出現了軟腐病,發病率達到33%左右,是近年來較高的一年,品質差產量減,據調查今年平均產量約2618公斤,比上年的單產減少10%。對企業來說今年加工原料不足,因此平均收購價格0.78元/公斤,比上年增長73.3%,畝產值20xx元,減產不減收,為近年效益較好的一年。

  2、食用菌:20xx年食用菌生產7282萬平方尺,比上年增加8.2%,產量5.85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蘑菇生產面積達到6584萬平方尺。蘑菇生產面積增、產量減、效益持平。由于受今年1―3月份持續低溫陰雨影響,春菇出菇少,減產明顯,雖3―5月份銷售價格明顯回升,但終因產量低而影響了收益;生產成本尤其是用工成本逐年上漲,20xx年(4.33元)比上年高0.45元/平方尺,成本提高12%。

  3、西甜瓜:全市種植面積14.1萬畝,比上年減少1.7%,產量30.6萬噸,比上年減2%。其中西瓜種植面積9.6萬畝,比上年減少12.4%,甜瓜種植面積4.5萬畝,比上年大幅增加33.1%。前期由于受1-3月份持續低溫陰雨影響,西瓜定植普遍推遲,甜瓜早播早栽的不僅生長發育慢,且病死苗嚴重。大棚西瓜批量上市時間在6月初,較常年遲7天左右;大棚甜瓜5月中旬才陸續上市,較常年推遲15天以上。大棚小西瓜種植面積明顯減少,但優質瓜銷量不斷擴大,加之今年梅雨來臨比上年推遲13天,產量、質量及效益好于上年,平均畝產量2866公斤、畝產值8251.8元,分別比上年同期高901公斤和1920.8元。大棚甜瓜因前期病死苗缺棵、僵苗遲發等,不僅座瓜、上市遲,且產量、質量下降,銷售價格回落快,收益減,平均畝產量1450公斤、畝產值7990.8元,分別比上年同期低600公斤和427.2元。

  4、鮮食大豆、玉米:鮮食大豆生產面積15.4萬畝,比上年減13.6%,產量4.6萬噸,比上年增4.5%;鮮食玉米生產面積5.0萬畝,比上年減3.0%,產量2.0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

  二、主要工作

  1、認真做好蔬菜生產信息監測工作

  根據省廳要求,我市繼續做好蔬菜生產信息監測工作,落實專人做好季報、年報的數據匯總、分析和上報等工作,并且做到數據真實、有效,及時分析蔬菜產銷形勢變化,為掌握我市蔬菜產銷動態和進行蔬菜調度提供基礎數據依據。通過蔬菜生產信息監測,及時掌握蔬菜生產動態,適時發出預警,指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引導產品有序流通,促進生產穩定發展和市場平穩運行。

  2、引進、試驗及示范新品種、新技術

  以現代農業基地為平臺,推進蔬菜瓜果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20xx年全市引進蔬菜瓜果新品種237個次,示范方99個,示范面積7368畝,主要展示示范品種:番茄全才、黃瓜浙秀1號、茄子浙茄3號、甜瓜三雄5號等。今年我市還舉辦了津優108黃瓜新品種現場觀摩會,組織各縣(市、區)蔬菜業務干部、蔬菜生產合作社、蔬菜種植大戶、生產企業參加了觀摩會,參觀考察了津優108黃瓜新品種種植現場,邀請了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杜勝利所長介紹津優108黃瓜的品種特性和栽培特點。我市還開展了春大豆的試驗示范,引進了9個品種,通過品種比較試驗,篩選出交大08-26、浙農8號等適合我市春季栽培大豆新品種。通過新品種引進試種示范,有利于我市主栽作物品種的更新換代,有利于蔬菜產業的持續發展。在栽培技術上,重點推廣蔬菜穴盤育苗、噴滴灌、綠色防控等技術,20xx年全市推廣防蟲網面積4890畝,防蟲燈面積13749畝,性誘劑面積14790畝,色板應用面積11870畝,噴滴灌面積28094畝,培育穴盤苗5657萬株,穴盤苗大田應用面積3.2萬畝。

  3、開展防災抗災生產指導工作

  20xx年主要災害天氣是1-3月份的連續低溫陰雨、4月份的大風和8月份的臺風天氣。為保障農作物生產安全,我市農業氣象兩部門聯手應對各類災害天氣。我站農技人員會同市氣象局科技人員對南湖區、嘉善縣大棚蔬菜甜瓜種植基地等進行了實地考察,并積極協商制定了相關對策,減少農民損失。針對8月份的臺風,特別是第11號臺風“海葵”,我市農業部門按照市防指要求啟動了二級應急響應,建立健全了值班制度和信息報送制度,市農經局(辦)下發了《關于做好第11號臺風“海葵”防御工作的通知》,并及時成立了工作小組,由技術專家帶隊,聯合各地農業部門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晚稻田間管理和果蔬采摘工作,動員農民開展災前防范。同時,我市各級農業部門通過“農民信箱”等多種渠道,第一時間將氣象信息及各項技術措施發送給農戶,要求廣大農民做好開溝排水、果蔬采摘、生產設施檢修加固等工作,切實做好應急準備。

  4、加強技術培訓與交流

  組織各縣(市、區)蔬菜業務站參加第四屆中國浙江瓜菜種業交流會,并推薦了9家蔬菜合作社、企業參加省精品瓜菜評比,獲得金獎3個,優質獎4個,提高了嘉興蔬菜瓜果的.知名度。還組織縣里參加了現代農業基地規范化管理培訓和西瓜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病防治培訓班,努力提升我市蔬菜基地的管理水平,規范蔬菜產業項目的建設管理,同時提高蔬菜生產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配合省里開展了蔬菜產業發展調研,對所有縣(市、區)進行調研,收集整理匯總本市的基本數據與相關材料。

  5、抓好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設工作

  組織做好保障型蔬菜基地的建設工作。根據《浙江省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設工作方案》要求,按常住人口0.005畝的保障型蔬菜基地最低保有量標準測算,我們篩選了105個基礎設施良好,生產技術較先進,常年種植蔬菜的基地,作為我市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設對象,總面積2.59萬畝,其中大棚1.6萬畝。加大對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設的投入,不斷提高其綜合生產能力和抗災能力,保證蔬菜生產質量,同時增加對蔬菜生產的科技投入,提高蔬菜生產的技術含量,提高蔬菜種植和深加工水平,從而提高蔬菜的種植效益。

  6、積極推廣“萬元千斤”種植模式

  為了保障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我市積極探索創新農作制度,推廣“萬元千斤”種植模式。全市稻經輪作復種面積已達到29.33萬畝(水稻14.06萬畝+經濟作物15.27萬畝),晚稻總產量7.8萬噸,總產值11.96億元。實現全年每畝地產糧555公斤,產值8506元(總產值11.96億元/14.06萬畝),做到了國家要糧有保障、農民要錢有效益、農業要看有亮點,全面提升了農田整體效益,形成了區域特色產業,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①“露地菜-晚稻”模式。露地蔬菜以榨菜、春毛豆、春甘藍等為主,主要分布桐鄉高橋、屠甸、鳳鳴等榨菜主產區和平湖鐘埭、新倉的出口蔬菜和鮮食大豆基地。②“大棚菜-晚稻”模式。主要以茄子、番茄、瓠瓜、萵苣和草莓等為主。③“露地西(甜)瓜-晚稻”模式。主要分布在平湖、桐鄉濮院、屠甸等地。④“大棚西(甜)瓜-晚稻”模式。主要分布在嘉善、平湖。另外,還有“食用菌-晚稻”和“煙片-晚稻”模式。積極探索和發展穩糧增效“稻-經”輪作高效復種模式,對于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確保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三、明年的工作重點

  1、繼續推進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設工作,力爭保障型蔬菜基地超過省定規模。

  2、加強科技支撐力度,提高蔬菜生產科技綜合水平。圍繞“優質、安全、高效”的生產要求,以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發展資金項目為載體,引進應用一批特色優質高效新品種,推廣設施栽培模式、新型設施材料、高效節水微灌、綜合防治技術體系,加快推動全市蔬菜瓜果標準化與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進一步提升嘉興蔬菜瓜果產業的發展水平。

  3、實施《循環農業種植模式的構建及示范推廣》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在我市現有循環農業模式的基礎上,對相關技術進行優化、集成、提升,創新一系列適合我市不同地域的循環農業模式,并進行示范、推廣,提升我市的農作物循環種植技術,帶動我市蔬菜產業的創新與發展。

關于蔬菜的工作總結4

  一、上半年工作情況

  1、基本情況

  我縣全年計劃種植蔬菜20萬畝,目前為止已種植10.5萬畝,完成52.5%,維持去年同期種植面積。建立常規專業蔬菜基地7個計2.6萬畝:響水鄉紅菜苔1.5萬畝,易俗河菜藕3000畝,茶恩寺白薯3000畝,中路鋪豆角xx畝,烏石黃花菜近1000畝,射埠、白石辣椒xx畝,同時,推廣使用生物肥料40噸左右,生物農藥使用率達50%。

  2、辦培訓班,推進市場準入制。

  市場準入制的實行,是目前保障蔬菜質量安全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為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證城鄉居民健康水平。我辦圍繞“放心菜”工程進行了4期培訓和2次科普宣傳活動,培訓人數達1200人次,完成全年培訓任務60%,同時發放技術資料200期份。

  3、建立健全蔬菜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嚴格控制蔬菜農殘12%以內。

  我辦按上級主管部門以及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在全縣范圍內的大超市、農貿市場和無公害蔬菜基地進行蔬菜質量安全監督4次,抽樣檢測76項次,合格率達99%。由于蔬菜抽樣檢測工作主要集中在6—10月,故目前為止僅完成全年任務10%。

  4、辦示范基地,以點帶面。

  響水紅菜苔基地常年連片種植紅菜苔1.5萬畝,是我縣規模最大的蔬菜基地,有較好的銷售渠道,已基本形成產、供、銷的良性循環走勢。今年計劃重點在響水鄉的昭潭、紅家、湘江等地。

  5、積極征收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今年與四大橋建設指揮部多次協商已收繳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5萬元。科技大學擴建正在進行,我辦正與縣國土局多次協商希望能盡快解決部分新菜地征收基金,以確保蔬菜基地的質量和面積。

  二、下半年工作重點

  1、對已認定蔬菜基地例行監督和抽樣檢測。

  2、繼續對超市、基地、農貿市場蔬菜進行監督和抽樣檢測,確保農殘含量不超標。

  3、在響水鄉進行紅菜苔新品種的品比試驗,旨在篩選出高產優質高抗的當家品種。

  4、繼續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收繳等工作。

  5、配合局中心工作。

  三、建議和困難。

  1、困難:

  ①我縣響水鄉紅菜苔生產連片1.5萬畝,(其中專業蔬菜基地2500畝),已形成較明顯的地方特色經濟優勢,是我縣特色經濟的一個亮點,然而近年來紅菜苔品質退化,根腫病盛行,嚴重影響其大規模生產和市場競爭能力。故此,引進新品種,進行多品種的品比試驗和根腫病的.防治研究已迫在眉睫。

  ②響水紅菜苔銷售已出現一種較嚴重的菜霸現象,嚴重影響紅菜苔的正常生產和銷售。弘揚正氣,公平競爭,活躍市場勢在必行。

  2、建議:

  ①政府能否規定將收繳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用于或部分(50—80%)用于新菜地的開發建設工作。[《省蔬菜管理條例》第10條要求專款專用。]

  ②政府支持解決我縣響水鄉紅菜苔品種改良和根腫病防治研究的部分經費。

  ③科大擴建占用我縣九華專業菜地122.19畝,已由縣政府統一承包拆遷和征收工作。希望政府指示下撥應繳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或部分基金。

  ④政府要求國土部門在辦理有關菜地征收手續前交繳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省蔬菜管理條例》第8條規定對未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的,土地部門不予報批。

  ⑤希望政府舉辦市場準入制的聯席會議,涉及工商、技監、菜辦和市場管理部門的協作和職責,以確保食品安全和菜藍子工程的落實。

關于蔬菜的工作總結5

  一,上半年蔬菜產銷總體形勢

  我縣自20xx年引種西蘭花;20xx年引種無籽西瓜、禮品瓜;20xx年引種韓國白玉春蘿卜、日本鐵桿巨蔥;20xx年引種大蒜、胡蘿卜;20xx年引種大蒜、荷蘭蕓豆以來,經過科技引導、典型示范、市場銷售等環節。逐漸形成規模連片種植、栽培技術更加科學規范,許多外地客商紛至沓來,產品供不應求,我們利用青花菜、禮品瓜銷售的大好形式,不失時機地順利與客商、企業簽定了一些市場行情好,價格穩定及適合鮮銷、加工的其它類蔬菜品種訂單生產回收合同,為我縣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蔬菜生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上半年所抓重點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利辛菜辦上半年主要工作重點是以產業結構調整為重點,以經濟效益為核心,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強扶持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堅持無公害標準化生產,進一步搞好綠色食品認證工作。

  1.對我縣王人,汝集,中疃,望疃,江集,孫集,原創:雙橋,張村等八個鄉鎮的科技示范園區進行調查研究,摸清部分示范園區由盛到衰的原因,然后菜辦通過科技幫扶,尋求訂單,項目支持等措施來幫助這些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園區恢復生產,重振示范園區優勢,提高整體輻射帶動能力。

  2.做好全縣夏季瓜果蔬菜的田間管理工作,在電視臺《淝河農苑》農業節目中繼續具體介紹農業實用技術,并在孫集鎮劉郢村建立西瓜(禮品瓜)無公害標準化生產試驗示范基地。

  3.加大與正規科研院校,單位合作力度,把農業科學技術及時轉化為生產力。

  4.宣傳和做好我縣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認證工作。

  5.繼續商討如何開展農副產品檢測工作,農委將寫報告向政府爭取一部分資金購買農產品檢測儀器設備,并安裝運行,開展日常農副產品檢測工作,讓全縣人民吃上放心菜。

  6.健全信息網絡,為農民隨時提供信息。

  7.進行全縣種菜大戶調查,建立菜農生產檔案。

  8.積極開展訂單農業生產,為農產品尋求更廣闊的市場。

  9.菜辦將扎扎實實的開展工作,不搞形勢主義,以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生產與市場相結合,調整與行情相結合,把我縣蔬菜產業穩步向前推進。

  三,存在問題

  1,農民土地持有率下降(土地的合理與不合理開發),土地對于農民來說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民擁有土地是進可攻退可守。

  2,單產提高的空間有限。農產品價格上升的`空間有限。.市場價格不穩,銷路不暢。面對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挫傷菜農的積極性。生產資料上漲,成本提高。

  3,設施落后,品種老化,技術欠缺。

  4,菜農到城里賣菜時,車輛管理部門要行車證、駕駛證、養路費。由于農民的車輛平時不用,只有到城里賣菜時才到路上跑,所以大多數都沒有相關的手續。

  5,政策支持的空間有限

  6,自然因素。氣候的不缺定因素,影響蔬菜的生產

  7,非農產業的收入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

  8,生產成本加大,農業效率增長緩慢

  四,下半年工作思路和要點

  我縣有些鄉鎮蔬菜生產落后、溫室大棚閑置、農業科技園區關閉或轉型、農副產品找不到銷路、科學技術得不到推廣、蔬菜面積不能穩定。為此利辛縣蔬菜辦公室根據省蔬菜辦公室和我市農副產品管理辦公室有關文件指示,我縣以抓好書記的米袋子、健全縣長的菜藍子的工作任務為重點,我們通過農業招商引資、尋求訂單、科技幫扶等措施,加大菜辦的工作力度,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我們將扎扎實實的開展工作,不搞形勢主義,以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生產與市場相結合,調整與行情相結合等方法進一步做好我縣蔬菜產業化工作。

  1.協調農業生產的三大關系即:市場——技術——管理

  (一)產品要有市場和訂單,既農業生產要把農產品通過訂單的形式銷售出去,把產品變成貨幣。

  (二)要把農業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必須把農業科學技術及時運用到農業生產上。

  (三)生產操作要按照科學的方法操作管理,要把農民的一般經驗管理水平上升為科學管理水平。

  2,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經營

  所謂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指以市場為導向、原創:以效益為核心、以科教為手段、以農民家庭生產經營為基礎、以龍頭企業為紐帶,通過社會化服務、專業化生產、農科教結合,把農業的產加銷、貿工農諸環節有機結合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的農業產業化經營之路。

  3.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和進行無公害綠色食品的安全生產

  進一步加大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采取積極主動的工作方式應對和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在繼續把好農產品質量關的同時,通過進一步擴大宣傳,提升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認真履行職責,加強質量監管,嚴格規范操作,加快產地認定和綠色食品標準化基地建設,為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生產提供基礎保障,加強調查研究,總結先進經驗,完善規章章制度,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蔬菜的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蔬菜工作總結11-12

蔬菜工作總結04-28

蔬菜生產工作總結11-26

全市蔬菜產業工作總結08-23

蔬菜產業發展工作總結02-21

蔬菜產業季度工作總結07-28

蔬菜中心工作總結06-11

上半年蔬菜工作總結08-25

蔬菜生產的工作總結(精選5篇)03-0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色在线观看 | 在线精品亚洲第一品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 | 免费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久久综合网站点击 | 亚洲日本人在线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