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竣工總結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那么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項目竣工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開縣敦好鎮青松村集體建設用地復墾A項目是經市、縣國土房管局備案入庫后,由縣政府委托敦好鎮鎮政府組織實施的縣級土地復墾項目。該項目涉及敦好鎮青松村8—11組共27個廢棄建設用地片塊,規劃復墾建設用地4.6444公頃(合69.67畝),其中宅基地面積1.1780公頃,宅基地附屬用地3.4664公頃。預計新增耕地4.1480公頃(合62.22畝),新增耕地率為89.31%。工程內容主要包括廢棄房屋拆除、附屬用地附著物清除、棄渣清理、土地平整、覆土深翻、基礎設施配套等。預算投資164.83萬元(其中工程施工費82.05萬元)。
我鎮在上級部門的精心指導下,認真組織實施了該項目。目前已全面完成開縣敦好鎮青松村集體建設用地復墾A工程建設任務,現就實施情況總結如下:
一、項目實施情況
(一)前期工作情況
組織召開村、組農戶大會,宣傳建設用地置換項目的內容和意義,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取得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主動做好復墾項目工作。
對項目區復墾的土地權屬、面積、拆遷房屋及附屬物進行清點,并登記造冊,對拆遷戶房屋、附屬物的面積和數量以及補償標準、數額和安置情況張榜公布,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二)實施情況
該項目于20xx年11月動工,20xx年6月全面竣工。在整個復墾整理過程中,我鎮共完成27個規劃片的復墾和基礎設施配套共完成復墾建設用地4.6444公頃(合69.67畝)公頃,有新增耕地4.1480公頃(合62.22畝)。
二、工程建設質量情況
新增耕地土質肥沃滿足新增耕地質量要求,工程數量質量都達到了實施方案設計標準。
三、資金管理情況
項目資金實行預算管理制度,由項目法人對資金的專款專用負全部責任。項目資金應專戶存儲、?顚S、單獨核算。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截留和滯留。要堅持財務制度,規范財務手續。財務審計部門要監督項目資金使用情況,保證資金正常運行,保障土地復墾項目的順利實施。
嚴格按照縣政府目標責任書及縣財政局關于農村建設用地復墾項目資金暫行辦法進行管理,設立專戶,落實專人,工程資金和補償資金嚴格按照財政局資金撥付程序和進度及時兌現。
四、土地權屬調整情況
項目區土地權屬為集體所有,界址清楚,無權屬爭議土地,復墾后,土地權屬仍然歸項目區所在的村組集體所有。其權屬調整具體方案如下:
①土地復墾項目工程進行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對復墾前后的土地進行綜合評價,作為實施復墾后土地分配方案的參考或修正依據。
、谕恋貜蛪ê蟮霓r用地分配,堅持參與復墾各方土地總面積不變和集中連片、便于利用的原則,以原有權屬為基本依據,盡量按照規劃的路、溝、渠或其他明顯現狀地物重新調整權屬界線,確定邊界四至。
③土地復墾后新增耕地屬于集體所有。由原使用主體繼續耕作,或依法定程序承包給農戶、種糧大戶或單位使用,實行規模經營。
、茉瓩鄬偃藢鄬僬{整方案有異議者,應于公告期內向縣土地管理部門書面提出,由其予以調處。涉及他項權利者,應通知他項權利人參加調處。經調處仍有意見者,可上訴到縣法院裁定。
⑤集體經濟組織內的農民對承包地的重新分配有異議者,應于公告期內向村集體經濟組織或鄉鎮人民政府書面提出,村(居委會)集體經濟組織或鄰鎮人民政府應予以調處。經調處仍有意見者,由縣人民政府裁定。
⑥土地權屬調整方案經公告并征求意見后,報縣人民政府批準。方案批準以后,涉及所有權者,應由縣土地管理部門與項目區內原權屬人簽訂權屬調整協議;涉及使用者,由村(居委會)集體經濟組織與農民簽訂承包協議。
、呖h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應根據土地分配結果進行權屬調整,權屬調整工作完成以后,依據(1995)國土資發184號通知進行權屬變更登記與核發土地證書。
以上的土地權屬調整方案應征得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或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討論并由村(居委會)組集體決定。
土地整理涉及到土地權屬的變更和調整,牽涉到集體和農民個人的利益。因此,土地整理必須在“尊重現實、照顧歷史、有利生產、有利穩定”的原則下,做好土地權屬調整工作,確保各土地權屬主體的利益。
涉及調整土地權利,相關權利人之間必須簽訂調整協議,協議由縣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統一制定協議格式。一式多份,其中相關權屬人各執一份,敦好鎮存檔一份,縣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存檔一份,作為實施方案的附件。
五、工程管理措施
1、建立項目部,健全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制定各級管理制度,管理目標,逐級實行崗位責任制,認真貫徹執行各級技術管理制度,做好各分部分項的施工前技術交底工作。
2、施工前組織施工單位及有關技術質檢人員對質量通病多發部位,借鑒先進施工技術經驗,結合本工程實際,制定詳細的質量通病防治措施。并在施工中實施,做好施工過程記錄和后期觀測記錄,以便查缺補漏,總結經驗,更好地預防質量通病的發生。
3、認真進行原材料試驗,對鋼材、水泥等材料必須提供產品質量合格證,并按規定做好抽檢試驗工作。
4、建立自檢、互檢、交接檢制度,上道工序合格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及時做好記錄,充分調動加強工人的工程質量意識,使工人認識到工程質量的重要性。
六、文檔管理情況
1、經濟效益分析
該項目實施前凈耕地面積為零,通過對項目區廢棄建設用地進行復墾,增加耕地2.6616公頃(合39.924畝),改善了當地農業生產條件,調整了農業生產結構,提高了土地產出率,增加了農民收入。若將新增耕地分別用于種植玉米、紅薯等糧食作物和蔬菜等經濟作物,每年可增加產值約6.47萬元。
2、社會效益分析
。1)增加了耕地面積,提高了耕地質量,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該項目區實施前土地利用率不高,通過土地復墾重新組織土地利用,交通及相關農田基礎設施的配套完善,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生產成本,為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提供了物質基礎,達到了增加耕地,提高土地效益的目的,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基礎保證。
(2)新型農業樣板示范區。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建成完工后,通過調整傳統的農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規;洜I方式,提高了土地集約化利用水平,使項目區可成為高產、穩產、高效、優質的特色農業園區,保障農民增產增收,為社會和市場提供更多的農副產品,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創造了物質基礎,同時,對新農村建設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對非項目區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明顯的帶動作用。
。3)探索農業產業化與城鎮化聯動發展的新機制。項目完成后,新增耕地質量佳,耕作條件好,地質平整,道路暢通,有利于提高農業技術,便于進行農業規;,產業化的生產、加工與銷售。這樣將把更多的農業勞動力從直接的農業生產當中解放出來,投入到第二、第三產業當中,加快農村城鎮化的速度,形成農業產業化與城鎮化聯動發展的新機制。同時該項目的建設和實施將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提供新的途徑,從而促進農村社會穩定和繁榮。
3、環境效益分析
通過對項目區進行綜合性整治,減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態環境,促進和保持各農業生態系統間的良性循環,最大限度的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良好的空間,為項目區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對田、水、路綜合治理,實現了“田塊規則化、溝渠永久化、道路網絡化”?捎行p輕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構成了穩定性強、生產能力高的復合農業生態系統,形成了經濟合理的物質能量流,提高其自然災害抵御能力。通過后續農業生產,增施有機肥,實施生物改良措施,能改善項目區土壤結構性狀,促進農田生態良性循環,對維護和改善項目區內生物多樣性,發展多種作物種植起到積極影響。
七、主要工作措施及存在的問題
1、事前對該土地開發項目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和動員,充分調動了廣大干部和社員的積極性。
2、成立了項目工程指揮部,落實專人,明確分工和責任。
3、由于該項目點多、面廣、時間緊,個別項目部分片塊規劃設計不夠合理,工程實施難度較大,推進速度較慢。
4、復墾后個別區域耕作層肥力較差,通過覆土及生物措施雖有較好的效果,但在短時間內,還不能完全達到新增耕地質量標準所要求的肥力標準。
5、搞好項目資料的歸檔管理,進行分類整理存檔,專人管理。
6、聘請了有資質的專業技術人員負責施工現場的質量把關及進度管理。
【項目竣工總結】相關文章:
項目竣工總結(通用13篇)07-12
施工單位項目竣工總結09-13
施工單位項目竣工個人總結10-20
環保項目竣工環保工作總結08-04
項目竣工驗收工作總結03-21
項目竣工驗收工作總結通用10-13
項目竣工工作總結(通用10篇)05-09
項目竣工驗收報告06-08
項目竣工驗收申請書01-13
項目竣工驗收邀請函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