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業園整體感受
1、 人員素質普遍不高。可能是制衣行業的行業特點所決定的,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行業進入門檻不高且同質化競爭激烈,對人員特別是熟練工人的爭奪必然是保證生產正常運行的必然選擇,從而導致員工的進入幾乎沒有任何門檻,只要身體健康五體健全,便是全盤接收,就是員工在生產過程中有不服從安排的情況出現,只要不涉及到法律等很嚴重的情況,一般也不存在辭退的情況。如此無限制條件的人員招聘機制,在加大了公司管理難度的同時,其實對生產上的幫助并不大,反而會起到很多的負面影響。一顆老鼠屎可以破壞一鍋粥我想就是如此道理吧。建議嚴格人員招入審核程序,在一定試用期內建立退出機制,對不適應生產需要、工作不踏實、無視勞動紀律的人員,管理者應嚴格把關,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及時加以清理,保證車間人員的整體素質。
2、 部門內部協調配合程度還有待加強。x工業園內各廠,作為整體生產的一部分,各廠各部門之間理應很好的配合,相互協作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但可能是由于生產壓力或者其他方面的緣故,我所見到的情況卻并非如此,各廠為了保證自身生產目標的達成率,總是會將最得力的人員與最好的設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各車間生產能力平均的情況下,對于生產本身而言,這本也無可厚非,但現今的狀況是不同的生產車間其生產能力嚴重的失衡,且老廠會借助其充足的人脈資源籠絡到更多的優秀人才,而對于新廠而言,處于一種發展狀態卻得不到其他廠的有效支援,導致了新廠生存與發展都受到很大的制約。其實其中的關鍵在于分廠掌握了整個生產的命脈,工業園在整體管控上缺乏必要的話語權,就如同東周列國一般各自為政,缺乏統一調配的能力,進而導致各廠強者更強弱者恒弱。建議公司總部加強對下屬各分廠的管控力度,逐漸將生產環節掌握在自己手中,改變生產完全掌握在分廠中的現狀,將工業園內的各種資源進行合理調配,以滿足不同車間生產階段的需要。
3、 tps推進任重而道遠。作為集團重點關注推廣的日本tps生產理念,在各車間的推進程度并不理想。受到諸如經驗、效率、產量等方面的制約,現階段各班組在具體執行tps理念的時候會出現許多不到位的情況。一條本就不穩定的生產線,各工序本來就不平衡員工也都是新手,若嚴格執行起tps單件流的理念,其必然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效率與產量,但考核領班的其實只是那兩方面的內容,為了完成任務目標也只能是將產量堆出來了,起碼現在我還不知其他更好的辦法。而今的tps理念在工廠的推廣,更多的是一種形式大于內容的作秀活動,白白的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議作為一種世界先進的生產管理模式,公司肯定需要繼續堅定不移的執行下去,但可結合公司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將tps理念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對領班的考核方式也不能簡單的以產量與效率來進行衡量,任何事物的產生與發展其實都應有一個改變的過程,唯有基層員工特別是基層管理人員對tps有了正確的認識,其才能真正在生產實際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4、 公司高層經營理念不夠清晰且多變。作為整個工業園的領導層,我認為其管理理念與方法應該與基層員工有良好的溝通,讓下屬員工真正明晰公司未來的發展思路在何方。且作為管理者,自身的很多決策也應該三思而后行,業務接單量與我廠生產能力應該相吻合,否則既影響了貨物的交期又打擊了員工生產積極性。管理者雖說是應該向老板負責,但更多的是應該按照自身的思路來進行管理,切勿總是要受上面老板的指揮,要知道其實很多事情的對錯并不是由職位的高低來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