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1000字九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1000字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1000字 篇1
春節(jié)到了,大家都回家過年了,我們坐時光機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為什么過年不叫“過日”或是“過喜”?也許,大家頭上都滿頭問號。
這也是由一個故事引起的,不,應該說是一個傳說。從前,天庭有一只怪物,有鹿角、蝦須、鷹爪、蛇身、魚鰭,這只怪物到處興風作怪,吃人、吃獸,人見人怕,獸見獸躲,天庭把它鎖在囚房,除夕之夜可以放它出來,神仙們叫它“年”。每除夕之夜“年”就出去吃人吃獸,誰見了它就倒。終于有一天,人們發(fā)明了煙花,紅對聯(lián),紅紙。除夕之夜,人們放著煙花點著火把,把房子添上了紅家具,紅對聯(lián)。這時,“年”來了?墒牵t色刺的它睜不開眼睛,火把烤著了它的尾巴,對聯(lián)搞的它滿身都是,人們見它怕紅色,使用紅家具扔它,小孩子用火在它身上點煙花,搞的它頭咬尾巴轉(zhuǎn)圈。年氣憤的回到了天庭,人們就叫這一天過年,有時也叫春節(jié)。
春節(jié)大家都會包餃子,吃年飯,有時,一些較有錢的人家里,還會回老家。
我現(xiàn)在在湖南過春,湖南都是一些唱戲的人來表演的。湖南人都是去賣對聯(lián),對聯(lián)也是象征幸福美好。春節(jié)大家都去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大家也會去包餃子。
東北,除夕,首先全家一起祭祖,依尊卑長幼,向宗親三代神主叩首辭歲,隨后舉行家宴,長輩們坐上了首,晚輩團團而坐,取“闔第團圓”之意。飯果必要豐富讓人有充實感,預示來年豐衣足食。飯后男女老少都要徹夜不眠,進行不同的娛樂,最后全家吃餃子,百十個餃子中,只有一個餃子有硬幣,吃到的諸事順遂。
河北:年初一,祭拜天地;年初二,家里小狗過生日;初三初四,走親訪友,媳婦回娘家;初五,“破五”祭財神;年初六,百無禁忌,出門活動筋骨;年初七,吃面條;年初八祭玉皇大帝;年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大吃大喝;年初十四,準備鬧元宵;年初十五,吃元宵,看燈火;年初十六,回歸清淡;年初十七,春節(jié)落幕。
我們湖南人,先是去先輩墳上祭祖。除夕,一定會吃雞魚肉三樣,而且得是大魚,大肉!雞要整只的清燉,要選公雞,燉到后,雞頭立起來放,魚蒸到后,上面撒滿紅辣椒,而且,三十晚的魚千萬千萬不能吃完,要留到初一吃,象征年年有余,五谷豐登,辣椒當然是紅紅火火了,初一早上吃點東西后,就可以做米酒了,也叫甜酒。
對了,春節(jié)父母親朋友家人都會給小孩子紅包,壓歲錢,傳說是除夕絡繹年的,年就不吃小孩子了。
除夕家宴菜都有自己的特色,舊時北京天津人一般人家家做大米干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再做幾個炒菜,陜西家宴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菜和涼菜,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安徽南部僅肉類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歡度春節(jié)作文】,木須肉,粉蒸肉,燉肉,豬肝,豬心,豬肚制品,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湖北東部為三蒸,三糕,三丸。
占歲。舊時民間進入新日初幾日的天氣占本年年成。謂歲后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八日為谷,當日晴,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陽,所主之物不昌。
春節(jié)一般以吃年糕,餃子,糍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花生,蘋果,瓜子,糖為主。
春節(jié),你快樂嗎?總之我很快樂。我們要把春節(jié)傳下來,它是我們的驕傲!
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1000字 篇2
春節(jié)到了,大家都回家過年了,我們坐時光機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為什么過年不叫“過日”或是“過喜”?也許,大家頭上都滿頭問號。
這也是由一個故事引起的,不,應該說是一個傳說。從前,天庭有一只怪物,有鹿角、蝦須、鷹爪、蛇身、魚鰭,這只怪物到處興風作怪,吃人、吃獸,人見人怕,獸見獸躲,天庭把它鎖在囚房,除夕之夜可以放它出來,神仙們叫它“年”。每除夕之夜“年”就出去吃人吃獸,誰見了它就倒。終于有一天,人們發(fā)明了煙花,紅對聯(lián),紅紙。除夕之夜,人們放著煙花點著火把,把房子添上了紅家具,紅對聯(lián)。這時,“年”來了?墒,紅色刺的它睜不開眼睛,火把烤著了它的尾巴,對聯(lián)搞的它滿身都是,人們見它怕紅色,使用紅家具扔它,小孩子用火在它身上點煙花,搞的它頭咬尾巴轉(zhuǎn)圈。年氣憤的回到了天庭,人們就叫這一天過年,有時也叫春節(jié)。
春節(jié)大家都會包餃子,吃年飯,有時,一些較有錢的人家里,還會回老家。
我現(xiàn)在在湖南過春,湖南都是一些唱戲的人來表演的。湖南人都是去賣對聯(lián),對聯(lián)也是象征幸福美好。春節(jié)大家都去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大家也會去包餃子。
東北,除夕,首先全家一起祭祖,依尊卑長幼,向宗親三代神主叩首辭歲,隨后舉行家宴,長輩們坐上了首,晚輩團團而坐,取“闔第團圓”之意。飯果必要豐富讓人有充實感,預示來年豐衣足食。飯后男女老少都要徹夜不眠,進行不同的娛樂,最后全家吃餃子,百十個餃子中,只有一個餃子有硬幣,吃到的諸事順遂。
河北:年初一,祭拜天地;年初二,家里小狗過生日;初三初四,走親訪友,媳婦回娘家;初五,“破五”祭財神;年初六,百無禁忌,出門活動筋骨;年初七,吃面條;年初八祭玉皇大帝;年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大吃大喝;年初十四,準備鬧元宵;年初十五,吃元宵,看燈火;年初十六,回歸清淡;年初十七,春節(jié)落幕。
我們湖南人,先是去先輩墳上祭祖。除夕,一定會吃雞魚肉三樣,而且得是大魚,大肉!雞要整只的清燉,要選公雞,燉到后,雞頭立起來放,魚蒸到后,上面撒滿紅辣椒,而且,三十晚的魚千萬千萬不能吃完,要留到初一吃,象征年年有余,五谷豐登,辣椒當然是紅紅火火了,初一早上吃點東西后,就可以做米酒了,也叫甜酒。
對了,春節(jié)父母親朋友家人都會給小孩子紅包,壓歲錢,傳說是除夕絡繹年的,年就不吃小孩子了。
除夕家宴菜都有自己的特色,舊時北京天津人一般人家家做大米干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再做幾個炒菜,陜西家宴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菜和涼菜,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安徽南部僅肉類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豬肝,豬心,豬肚制品,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湖北東部為三蒸,三糕,三丸。
占歲。舊時民間進入新日初幾日的天氣占本年年成。謂歲后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八日為谷,當日晴,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陽,所主之物不昌。
春節(jié)一般以吃年糕,餃子,糍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花生,蘋果,瓜子,糖為主。
春節(jié),你快樂嗎?總之我很快樂。我們要把春節(jié)傳下來,它是我們的驕傲!
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1000字 篇3
剛剛過了世界公歷的新年,又迎來了中國農(nóng)歷的春節(jié).世界各國年的味道截然不同,過年的感受千差萬別.過了一年,我又長了一歲,我對中國春節(jié)風俗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進入農(nóng)歷的臘月,歡度春節(jié)的氣氛就越來越濃厚了,我的心情也越來越興奮了.考完試,放了假,安排好寒假計劃,完成了部分作業(yè),我也融入了紅紅火火的過年氣氛.
臘月的節(jié)點太多了.首先是臘七臘八凍壞腳丫、泡臘八蒜、喝臘八粥等等,老人說這就是過年的開始.
很快到了臘月二十三“糖瓜兒粘”,人稱小年,要祭灶,要吃一種乳白色、味很甜、還粘牙的東西,叫“糖瓜兒”.大人問我“粘不粘?”我說“粘(年)!”這是提醒大家要過年了!長輩要講許多過年的趣事和囑咐許多過年的忌諱.真好玩!有的我懂,有的我不懂,我總是好奇的聽不夠,問不夠.
接著臘月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吃谷薯,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很多說法,我可長見識了.現(xiàn)在急著過年,今天賣個關(guān)子,以后我可以仔細說說.
臘月三十,也叫除夕,是辭舊迎新、繼往開來的吉祥時刻,此時進入春節(jié)的高潮,也是我最期盼、最快樂的時候.
白天大人們都忙著過年的各種事情,放松了對我的管束,我就徹底自由了,吃我愛吃的食品,喝我愛喝的飲料,玩我愛玩的游戲……開心極了!
晚上全家歡聚一堂.大家從廚房里端出美味佳肴放在桌上.煎炒烹炸、雞鴨魚肉、特色食品、各種飲料……媽媽端來燉魚,說這是“年年有余”;爸爸端來餃子,說這是“交子元寶”;姑姑端來拼盤,說這是“全家福”;姑夫端來米飯,說這是“團圓飯”;奶奶端來一盤水果,有柿子、蘋果、桔子、香梨,說取它們的諧音:“事事平安、人人吉利”;爺爺端來一盤年糕,有白米、黃面、雙喜、八寶,說借它們的字音“添歲增福、年年提高”,人的歲數(shù)和身體要長高、知識也要提高.哈哈!我靈機一動,端來一摞獎狀說這叫:“辛兔祥瑞、龍騰虎躍”(我屬虎)……全家人說這是一道最豐盛、最如意的大菜.
全家人說說笑笑,盡享天倫之樂,盡嘗美味佳肴.我不斷舉杯,給各位長輩敬酒并針對每人說上幾句不同的祝福話,大家再次夸我懂事,給我加菜,有時還給我鼓掌,我心里美滋滋的,那個興奮勁兒就別提了!
酒足飯飽,全家人看春晚、包餃子、侃大山……零點整,電視里的新春鐘聲敲響了,房間外的迎春鞭炮響成一片,我迫不及待地拉著家人下樓放炮.姑姑和媽媽提著一大包鞭炮,姑父和奶奶提著一大捆煙花一起下樓了.樓外的鞭炮已是震耳欲聾、煙云翻滾.開始我有點害怕,爸爸拿著鞭炮,爺爺領(lǐng)著我去點,鄰居說:“這叫雙保險”.我們幾人合作先后放了“一千響”、“坐地炮”、“竄天猴”、“夜明珠”.后來我膽子大了,也想過把真癮,讓爸爸放好花炮,爺爺護著我去點,點著了我就跑,在我哈哈大笑中花炮竄上了夜空,隨著一聲聲巨響,綻放出五光十色的禮花,有“百鳥爭鳴”、“吉祥如意”、“火樹銀花”、“萬紫千紅”,我高興地手舞足蹈、心花怒放.
“炮竹聲中一歲除”,我又長大了一歲.回到樓上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我給長輩一一磕頭拜年,他們給了我很多壓歲錢.我在興奮中一點睡意都沒有了.!
“無邊光景一時新”,新的一年開始了.龍年春節(jié)這是時間最長,內(nèi)容最多,也是我最快樂的節(jié)日.
我的感受很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龍的傳人在龍年將會更加的幸福、美好……
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1000字 篇4
孔府年節(jié)
孔府年節(jié)有一些和民間不同的地方,
臘八。臘八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臘八粥進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戶人”中的燒火戶在這天專來燒火。支起大鍋,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臘八粥分兩種:一種是粗的,給當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類,喝粥時,一個還給一斤饃饃;另一種是細的,用薏米仁、桂元、蓮子、百合、栗子、紅棗、紅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這樣的粥是供內(nèi)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赘谕饷嬗泻芏嘞慊鹪,都在臘八這天派尼姑來要粥,要“盆頭米”。
臨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動中最熱鬧的場面“蒸壯”就出現(xiàn)了,“蒸壯”就是為過年蒸各種饅頭、餃子、糕餅。這時“燒火戶”又來燒火,蒸各式各樣的饅頭。
大年三十整夜包餃子。府內(nèi)到處燃燈、燃檀香末、鋪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帶。午后去報本堂行禮,晚飯后去祖廟辭歲。大人給孩子送“壓歲錢”,裝在紅紙袋里,上面寫有“長命百歲”的字樣,放在小孩子的枕邊,每人準備一個景泰藍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除夕夜晚衍圣公還要親自到安懷堂擺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據(jù)說孔府中所有的精靈鬼怪都歸這個白胡子老神仙管。
午夜過后所有的人起來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樓”。朝各個方向,東、西、南、北、東北、西南、西北,各擺一張桌子,桌子上擺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張桌子上擺天地神牌位!疤斓貥恰迸裕ⅰ俺旄汀,點“天燈”,日夜不熄,一直要點半個月之久。
元旦早晨醒來,先不說話,用手摸摸食盒里的東西和壓歲錢。起床后拜廟、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本家來孔府拜年。下午當?shù)亍褒垷魰钡莫{子舞等進孔府表演,孔府的當差和“花炮戶”燃放焰火,慶祝新年。
寧陽縣
寧陽縣元旦吃餛飩,稱為“填倉“,黃縣、蓬萊一帶,元旦早起要照虛耗。由女主人手持紅燭,把家中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驅(qū)逐黑暗,然后將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種窗花放在窗臺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著門拴打三個秋千,據(jù)說可以長得快。有些地區(qū)煮餃子時要用芝麻秸燒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節(jié)節(jié)高升,飯后在鍋內(nèi)要放上饅頭,意味有“余頭“。膠東的新媳婦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稱為“札根“。據(jù)說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會有離婚和早年喪偶之事。舊時還有初五“送窮“的習俗。當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趕五窮“。曲阜則在初五辦“文曲星會“,初五晚上,學生要到老師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再由老師出題做一篇文章,完成后由老師它焚掉,叫做“文曲星會“。
嶗山
春節(jié)期間,嶗山村村鎮(zhèn)鎮(zhèn)扭秧歌、跑旱船、舞龍燈、踩高蹺……熱鬧非凡。元宵節(jié)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的燈節(jié)。嶗山沿海的漁村里,鞭炮齊鳴,漁民在船老大的帶領(lǐng)下來到各自的漁船上送燈,預祝新的一年漁業(yè)豐收。
農(nóng)歷清明節(jié)到谷雨期間,是嶗山漁民祭海的時節(jié)。祭海時,漁民們在海灘上擺設豬、雞、魚三牲供品,大面饃和糖果,點燃香燭鞭炮,舉行傳統(tǒng)的祭海儀式。祭海的日子里,純樸豪爽的漁家人用好酒好菜熱情地招待前來觀看祭海的親朋好友,大家一起開懷暢飲。
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1000字 篇5
照我們家鄉(xiāng)的習俗,春節(jié)的開端大約是在臘月二十幾吧,一過臘月二十,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過年的物品,孩子們也陸續(xù)放了假。歡天喜地的和伙伴們一起玩耍,大人們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榮景象。
早晨,家家戶戶忙開了。人們在門上貼春聯(lián)。 “日麗春常駐,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 “ 福 字還要倒貼,就是 福 到的諧音,。春節(jié)帖春聯(lián)有喜慶、財氣、吉祥之意!辟N完了春聯(lián),人們紛紛在大門口掛起了一盞盞紅燈籠。這紅燈籠不就代表著我們祖國的面貌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嗎? 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時候。孩子們便跑到大街上看陸陸續(xù)續(xù)來往的行人,這些人可不是走著玩的,他們有的手里拿著谷子秸稈,有的拿著鞭炮,還有的手里拿著香和蠟燭,他們是要去祖墳上放炮,把老爺爺奶奶請回家過年,這只是一種形式,用來表示對逝去老人的哀思,放完炮后拿著燒著的香便回家了,到家后把香插好就開始上供了。媽媽的廚藝在我們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嘗她為我們準備的豐盛晚餐啦!面對著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桌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吃完飯后,一家人齊聚一堂開始看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了,晚上八點整,我們?nèi)覝蕰r打開了電視機,收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那悠揚的歌聲,使人陶醉其中;那優(yōu)美的舞姿,使人贊不絕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話,使人捧腹
大笑;那精彩的相聲小品,使人開懷大笑……陣陣歡聲笑語蕩漾在客廳上空。孩子們和大人們都要看到很晚才去睡覺,那是在守歲。
第二天,天沒亮,人們就要起床包餃子,聽老人們說,還不能鬧出大的動靜,不能大聲說話,我也不知道那是為什么,挺神秘的。不一會,天亮了,大部分的人都穿上新衣服去走親訪友給長輩拜年去了。 “噼噼叭叭”,陣陣清脆的鞭炮聲迎來了大年初一,你看,那些年輕的叔叔、阿姨,還有哥哥、弟弟一起去給親戚們拜年。走著走著,他們來到老奶奶家。叔叔一見老奶奶就像跪下給老奶奶磕頭,可是被老奶奶攔住了!“唉,你說你磕什么頭呀!來塊吃點瓜子,抽根煙!”“不用不用,我不抽煙!”。拜完老奶奶家,他們又去給大媽家、叔叔家拜年!
迎來送往十幾天,春節(jié)的另一個高潮——元宵節(jié)到了,人們紛紛走上街頭,點花燈、放煙火、玩龍燈、踩高蹺、扭秧歌、跑旱船、打腰鼓,盡情宣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各色各樣的煙花把天空裝扮得花花綠綠的,“禮花”直沖云霄,“嘭”一聲炸開了,天空頓時變得五彩斑斕,那微弱的火藥卻像七彩花一樣綻放著?珊脩虿婚L,“禮花”從天空中慢慢變淡,變淡,直至煙消云散;那邊,一股沖擊般的銀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噴著,噴著。落下的便義無反顧跳出了銀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萬從空中掉落,給人極美的感覺;“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這震耳欲聾的響聲一定是鞭炮!那熱鬧的的聲音,也足以給20xx增添許許多多的喜慶了。
那邊暖烘烘的,旺火燒了起來,而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滾,好像在呼喚著什么,也好像在喜悅地跳舞。人,物,中國,將春節(jié)愈演愈烈,帶來了20xx的新氣象!
一眨眼到了年正月十七,春節(jié)就結(jié)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去上學了。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fā)、努力了。
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1000字 篇6
孔府年節(jié)有一些和民間不同的地方,
臘八。臘八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臘八粥進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戶人”中的燒火戶在這天專來燒火。支起大鍋,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臘八粥分兩種:一種是粗的,給當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類,喝粥時,一個還給一斤饃饃;另一種是細的,用薏米仁、桂元、蓮子、百合、栗子、紅棗、紅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這樣的粥是供內(nèi)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赘谕饷嬗泻芏嘞慊鹪,都在臘八這天派尼姑來要粥,要“盆頭米”。
臨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動中最熱鬧的場面“蒸壯”就出現(xiàn)了,“蒸壯”就是為過年蒸各種饅頭、餃子、糕餅。這時“燒火戶”又來燒火,蒸各式各樣的饅頭。
大年三十整夜包餃子。府內(nèi)到處燃燈、燃檀香末、鋪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帶。午后去報本堂行禮,晚飯后去祖廟辭歲。大人給孩子送“壓歲錢”,裝在紅紙袋里,上面寫有“長命百歲”的字樣,放在小孩子的枕邊,每人準備一個景泰藍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除夕夜晚衍圣公還要親自到安懷堂擺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據(jù)說孔府中所有的精靈鬼怪都歸這個白胡子老神仙管。
午夜過后所有的人起來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樓”。朝各個方向,東、西、南、北、東北、西南、西北,各擺一張桌子,桌子上擺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張桌子上擺天地神牌位。“天地樓”旁,立“朝天竿”,點“天燈”,日夜不熄,一直要點半個月之久。
元旦早晨醒來,先不說話,用手摸摸食盒里的東西和壓歲錢。起床后拜廟、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本家來孔府拜年。下午當?shù)亍褒垷魰钡莫{子舞等進孔府表演,孔府的當差和“花炮戶”燃放焰火,慶祝新年。
寧陽縣
寧陽縣元旦吃餛飩,稱為“填倉“,黃縣、蓬萊一帶,元旦早起要照虛耗。由女主人手持紅燭,把家中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驅(qū)逐黑暗,然后將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種窗花放在窗臺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著門拴打三個秋千,據(jù)說可以長得快。有些地區(qū)煮餃子時要用芝麻秸燒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節(jié)節(jié)高升,飯后在鍋內(nèi)要放上饅頭,意味有“余頭“。膠東的新媳婦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稱為“札根“。據(jù)說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會有離婚和早年喪偶之事。舊時還有初五“送窮“的習俗。當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趕五窮“。曲阜則在初五辦“文曲星會“,初五晚上,學生要到老師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再由老師出題做一篇文章,完成后由老師它焚掉,叫做“文曲星會“。
嶗山
春節(jié)期間,嶗山村村鎮(zhèn)鎮(zhèn)扭秧歌、跑旱船、舞龍燈、踩高蹺……熱鬧非凡。元宵節(jié)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的燈節(jié)。嶗山沿海的`漁村里,鞭炮齊鳴,漁民在船老大的帶領(lǐng)下來到各自的漁船上送燈,預祝新的一年漁業(yè)豐收。
農(nóng)歷清明節(jié)到谷雨期間,是嶗山漁民祭海的時節(jié)。祭海時,漁民們在海灘上擺設豬、雞、魚三牲供品,大面饃和糖果,點燃香燭鞭炮,舉行傳統(tǒng)的祭海儀式。祭海的日子里,純樸豪爽的漁家人用好酒好菜熱情地招待前來觀看祭海的親朋好友,大家一起開懷暢飲。
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1000字 篇7
我的家鄉(xiāng)有許多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最有趣的就是春節(jié)。
按照家鄉(xiāng)的習俗,春節(jié)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臘月二十三被家鄉(xiāng)人稱為小年,這天,人們就開始打掃衛(wèi)生,把房間的里里外外都打掃得干干凈凈,還要殺羊殺豬用來祭灶。從這天起,人們就開始辦年貨了:買對聯(lián)、買糖果......有些人家還要炸油果子。
到了除夕就更熱鬧了,家家都在包餃子,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都要趕回家團員。到了晚上,鞭炮聲徹夜不絕,人們還要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吃年夜飯。
從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們走親訪友的好日子。人們都要相互拜年,祝福親朋好友來年快樂平安。家里來了客人,大人們都要拿出好吃的東西來接待客人,小孩子們也很開心,因為他們可以收到壓歲錢。
到了元宵節(jié)的時候,處處張燈結(jié)彩,整條大街燈火通明,有魚燈、有福娃燈、有火箭燈......。人們都從四面八方來涌來,圍到廣場上看煙花,各種各樣的煙花將夜空裝扮的更加絢麗多彩。
過了正月十六,春節(jié)就結(jié)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有人千般努力,卻終不成功;有人平常庸碌,卻好運連連,新的一年已經(jīng)來到有些事不會因時光流逝而褪去,有些人不會因不常見面而忘記,在我心里你是我永遠的朋友。...
大年三十,是辭舊迎新的日子,到處洋溢著熱鬧的氣氛.晚上大家都高高興興的坐在一起吃年飯,桌上有我愛吃的魚丸子,姐姐愛吃的糖醋排骨,還有哥哥愛吃的紅燒魚。吃完年飯后,我和哥哥、姐姐開始放鞭炮和煙花了。
家家戶戶過春節(jié)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張燈結(jié)彩,喜氣洋洋。今年的春節(jié),我過得特別有意思。直到今天,我還記憶猶新。早晨,我們一家人忙開了。媽媽在大門上貼春聯(lián)。映入我眼簾的是日麗春常駐,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
令人期待的元宵節(jié)來到了。早晨清脆的噼里啪啦聲將我從夢中吵醒,新的一天又來到了,這也是春節(jié)的最后一天,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一天。元宵節(jié)必須要吃湯圓哦!白白胖胖又香又甜。
在我一天天的盼望中,新年終于到了,人們頓時忙碌起來。賣煙花爆竹的小攤子也出來做生意了,大街小巷一片沸騰的景象。
新年到!新年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間如白駒過隙,如指間流沙。冬姑娘速速離開,xx年即將向我們微笑地招手!在即將離開的xx年里,擁有過歡聲笑語,也擁有過傷心的淚水;擁有過燦爛的陽光,還擁有過清晨的露珠;...
新春大吉!祝你人氣超越圣母,財氣敢當比爾蓋茨之母,英氣勝過薩達姆,帥氣直追貝克漢姆,國際超人非你莫屬!街街巷巷喜氣洋洋,家家戶戶彩燈明亮,老老少少爽爽朗朗,人間處處華章奏響,你來我往傳遞祝愿,幸?鞓犯惺苄麓。
今天是大年三十,白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貼春聯(lián),晚上我們?nèi)易谝黄鸪阅暌癸,我們邊吃邊聊天,有說有笑。大年初一,我一早起來就對爸爸媽媽說:“祝爸爸媽媽身體健康,心想事成,工作順利,恭喜發(fā)財,紅包拿來。
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1000字 篇8
照我們家鄉(xiāng)的習俗,春節(jié)的開端大約是在臘月二十幾吧,一過臘月二十,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過年的物品,孩子們也陸續(xù)放了假。歡天喜地的和伙伴們一起玩耍,大人們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榮景象。
早晨,家家戶戶忙開了。人們在門上貼春聯(lián)。 “日麗春常駐,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 “ 福 字還要倒貼,就是 福 到的諧音,。春節(jié)帖春聯(lián)有喜慶、財氣、吉祥之意!辟N完了春聯(lián),人們紛紛在大門口掛起了一盞盞紅燈籠。這紅燈籠不就代表著我們祖國的面貌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嗎? 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時候。孩子們便跑到大街上看陸陸續(xù)續(xù)來往的行人,這些人可不是走著玩的,他們有的手里拿著谷子秸稈,有的拿著鞭炮,還有的手里拿著香和蠟燭,他們是要去祖墳上放炮,把老爺爺奶奶請回家過年,這只是一種形式,用來表示對逝去老人的哀思,放完炮后拿著燒著的香便回家了,到家后把香插好就開始上供了。媽媽的廚藝在我們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嘗她為我們準備的豐盛晚餐啦!面對著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桌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吃完飯后,一家人齊聚一堂開始看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了,晚上八點整,我們?nèi)覝蕰r打開了電視機,收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那悠揚的歌聲,使人陶醉其中;那優(yōu)美的舞姿,使人贊不絕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話,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聲小品,使人開懷大笑……陣陣歡聲笑語蕩漾在客廳上空。孩子們和大人們都要看到很晚才去睡覺,那是在守歲。
第二天,天沒亮,人們就要起床包餃子,聽老人們說,還不能鬧出大的動靜,不能大聲說話,我也不知道那是為什么,挺神秘的。不一會,天亮了,大部分的人都穿上新衣服去走親訪友給長輩拜年去了。 “噼噼叭叭”,陣陣清脆的鞭炮聲迎來了大年初一,你看,那些年輕的叔叔、阿姨,還有哥哥、弟弟一起去給親戚們拜年。走著走著,他們來到老奶奶家。叔叔一見老奶奶就像跪下給老奶奶磕頭,可是被老奶奶攔住了!“唉,你說你磕什么頭呀!來塊吃點瓜子,抽根煙!”“不用不用,我不抽煙!”。拜完老奶奶家,他們又去給大媽家、叔叔家拜年!
迎來送往十幾天,春節(jié)的另一個高潮——元宵節(jié)到了,人們紛紛走上街頭,點花燈、放煙火、玩龍燈、踩高蹺、扭秧歌、跑旱船、打腰鼓,盡情宣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各色各樣的煙花把天空裝扮得花花綠綠的,“禮花”直沖云霄,“嘭”一聲炸開了,天空頓時變得五彩斑斕,那微弱的火藥卻像七彩花一樣綻放著?珊脩虿婚L,“禮花”從天空中慢慢變淡,變淡,直至煙消云散;那邊,一股沖擊般的銀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噴著,噴著。落下的便義無反顧跳出了銀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萬從空中掉落,給人極美的感覺;“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這震耳欲聾的響聲一定是鞭炮!那熱鬧的的聲音,也足以給20xx增添許許多多的喜慶了。
那邊暖烘烘的,旺火燒了起來,而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滾,好像在呼喚著什么,也好像在喜悅地跳舞。人,物,中國,將春節(jié)愈演愈烈,帶來了20xx的新氣象!
一眨眼到了年正月十七,春節(jié)就結(jié)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去上學了。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fā)、努力了。
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1000字 篇9
滿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基本上與漢族相一致,所謂“奉省歲事,滿漢舊俗不同,久經(jīng)同化,多已相類”(《奉天通志》卷九十八)。但“滿漢舊俗不同”,滿族年節(jié)有特殊的風情。
春節(jié):節(jié)前要做滿族傳統(tǒng)糕點----薩其瑪,張貼對聯(lián)、窗花、掛箋(按旗屬分別貼紅、黃、蘭、白色)、福字(沈陽市新民縣遼濱塔村瓜爾佳氏家中有印福字的桃木印板)。滿族喜戴荷包,春節(jié)節(jié)前宮廷要例行賞賜王公大臣“歲歲平安”荷包,民間也互相贈送。除夕下午和元旦上午要祭祖、祭天。除夕要接神,接神后在大門口放一橫木以阻鬼魅進來。除夕也掛門神,以驅(qū)邪避鬼,這是吸收了漢族風俗的結(jié)果,門神約分為“將軍門神”、“福祿門神”、“判子門神”、“娃娃門神”等。今沈陽故宮藏有宮廷門神。除夕夜分發(fā)“神紙”,其后晚輩男子到族內(nèi)各家“辭歲”。除夕半夜子時家家吃餃子,還要把幾枚銅錢暗放餃子中,吃到者則“終歲大吉”。接神、辭歲要燃放鞭炮。除夕夜家家院內(nèi)豎燈籠桿,高挑紅燈,由除夕至初六,夜夜不熄。宮廷中于臘月二十四日掛“天燈”,每夕上燈,至次年二月初三日。
元旦,俗稱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冠,互相恭賀新春,謂之“拜年”。
吃餃子叫“揣元寶”滿族春節(jié)擷趣
滿族春節(jié)古稱“元旦”,滿語稱“阿涅業(yè)能業(yè)”,是滿族傳統(tǒng)的盛大節(jié)日。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一舉行。節(jié)期一般為三至五天,舊時有的地區(qū)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于全國各地滿族地區(qū)。
滿族春節(jié)源于漢族習俗。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quán)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進入遼陽、沈陽地區(qū),在漢族經(jīng)濟文化的影響下,滿族社會發(fā)展起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皇太極即位后,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guān)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guān)內(nèi),與漢族雜居共處,在經(jīng)濟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關(guān)系密切。天長日久,漢族許多習俗文化被滿族人民所吸收,春節(jié)便隨之而成為滿族與漢族共俗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節(jié)前,人們積極地置辦年貨,清掃庭院,張貼對聯(lián)、掛箋(亦稱掛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時,家家戶戶鳴放鞭炮,辭舊迎新。同時,在自家西墻祖宗板下擺設供品、點燃韃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靈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無事,萬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團聚吃團圓餃子,俗稱“揣元寶”。煮餃子時,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來了嗎?”其他人同時回答:“起來了!”他們把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然后讓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個高”。
這天晚輩要向長輩叩頭拜年(舊時女性行跪拜撫鬢禮)家長要給小孩守歲錢。宗族近親也要互相拜年,親朋好友則筵宴相邀,一起敘舊話新。男孩子成群結(jié)隊鳴放煙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興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婦們則身著盛裝,玩耍嘎拉哈(用豬或牛膝關(guān)節(jié)骨制成的玩具)。
歌舞是節(jié)日活動的重要內(nèi)容。據(jù)《渤海國記》記載:官民歲時聚會作樂,先命善歌舞者,數(shù)輩前行,士女相隨,更相唱和,回旋婉轉(zhuǎn),號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蹺。至今,此俗仍沿襲不衰。初一至初五,人們都相聚一處,唱歌、跳舞、踩高蹺、盡情娛樂,有的地方,年輕人還自發(fā)組織演出隊,走村串屯進行表演,祝賀新年,節(jié)日氣氛更加濃郁。
滿族過年,習慣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薩其瑪”,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們喜愛的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節(jié)日佳品。
【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1000字】相關(guān)文章:
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09-14
春節(jié)的習俗精選作文12-10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01-22
春節(jié)的習俗的作文09-14
春節(jié)習俗作文05-26
★春節(jié)習俗作文07-14
春節(jié)習俗作文07-20
春節(jié)習俗作文07-20
春節(jié)的習俗_作文09-06
《春節(jié)的習俗》的作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