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十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明月幾時有,把餅問青天,不知餅中何餡,今日是蓮蓉,我欲乘舟觀月,又恐飛船太慢,遠處不勝寒。
中秋的月亮,在窗外靜靜地懸著。我楞楞地看著它,仿佛它是一面明鏡,你我在互相注視,互致綿綿思意和祝福:心上人中秋快樂!
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樣詩情畫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樣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樣如水似鏡。中秋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團圓節,每到這一天,許多遠離家鄉的游子,紛紛趕回家中,與父母親友歡聚一堂把酒言歡。
水盼團圓匯聚成海,石盼團圓高聳成山,月盼團圓輝映人間。水說海枯心不變,石說山崩情依戀,月說寄情我承擔,我說中秋盼團圓!預祝中秋快樂!
中秋,是讓人思鄉的日子。望著皎潔的明月,不由地感嘆。想起了蘇軾的千古名篇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中秋里說感恩真是一個絕妙的創意,人們說感恩之水從心田流淌;人們說中秋之節源于真情洋溢。其實感恩是發自內心的感動,而它確是永恒。
溫馨是中秋的味道。桂花樹下,古樹庭中,一家人圍坐在石桌旁,小孩子在庭中瘋趕嬉戲,為了一個月餅,為了一個禮物,管他呢?只要快樂就好。
一紙月華,無數婀娜,盡染無盡悲歡。對歌當吟,人生曳情,亙古皆有。中國古代的文人騷客們,把中秋寫得如些婉轉曲揚,如訴如泣,自是印證著一番多愁的思鄉念人情愫。
漂泊的人注定了中秋節一個人過,中秋節,當浩月當空,灑下銀白的光輝,總會讓人想起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傳說,想起了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為你買塊桂花糖,甜蜜日子伴身旁;為你牽來月餅香,快樂填滿你心房;為你引來菊花釀,好運從此任你嘗;為你請來嫦娥舞,愛情和美心花放。八月十五月光光,佳節愿你永安康。中秋到,愿你合家幸福綿綿長。
中秋節強調的是團圓,他符合中華民族的倫理觀,對構建和諧社會是很有意義一個節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內涵發掘出來,我們會發現,原來傳統中秋節是這么有意思。小時候,你聽著嫦娥的故事,心里卻惦記著月餅;長大了,你手里捧著月餅,心里卻想著嫦娥。中秋節到了,愿你再拾童年的快樂,點綴幸福的生活,吃穿無憂,愛情不愁,與好運攜手,共花好月圓,幸福長有。
山迢迢水迢迢,十五共聚樂逍遙;明月如盤當空照,中秋良宵念摯交。祝愿友人多好運,中秋佳節樂陶陶!
一個人孤寂的中秋,思緒在銀色的月光中飛揚,夢寐在漆黑的暗夜里蕩漾,靈魂裊裊飄游于天地之間,又一次撩撥著微微傷痛的心弦。
秋日秋色里,嫵媚的嫩黃,嬌艷的翠綠,隨著秋風漸漸褪去,一樹枯葉孤零零地飄落凋零,融進了一季又一季萎黃的葉片里,化成了一堆長歌當哭的落紅,輾轉成泥,一地斑白。風起了,花謝了,葉落了,難掩眉宇間一抹滄桑的彷徨,心底似流水般漠然生出潺潺的凄殤。
豐美的菊花,輕柔的月光,飄香的桂樹,別致的月餅,團圓的場景,這是中秋佳節的五彩花籃。它洋溢著歡快的節奏,飄蕩著愉悅的音符,流動著甜蜜的笑容,流露著戀戀的情思,愿如此佳節,天下人齊分享。
明月皆無價,朋友皆有情。路遙千里,難繼相思。人雖難至,心相融之。中秋節到了,衷心祝愿您和家人團圓美滿,幸福安康!
中秋之夜,賞月光皎潔燦爛;中秋之燈,紅紅火火最璀璨;中秋之酒,快樂溫暖甜心
頭;中秋之愿,團團圓圓最美滿。祝中秋合家團圓,幸福平安總相伴!
窗前明月光,祝福要成雙!安康福運送,收到就珍藏!順心如意送,珍藏就吉祥!中秋節快到了,愿你的生活甜甜美美,事業圓圓滿滿,提前祝你節日快樂!
一顆真心仁,二兩高興糖,三錢快樂漿,四勺五瓢美滿羹,六七色綴歡樂湯,八仙桌上酒在中,十全其美聚一堂!盤中月餅圓又圓,和家幸福在眼前。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九月,涼風習習的季節;九月,秋風送爽的季節。九月,同時也送來了美麗的中秋節。可是,今年的中秋節有些調皮喲!
年九月十二日”我一邊翻著日歷一邊念著。期待已久的中秋終于來臨了。耳邊吹過的秋風在為我慶祝。似乎慶祝地早了些。“但……謝謝啊!”我在心里說。甜滋滋的笑容掩藏不住,兩顆兔牙亮在嘴上,甜蜜蜜的笑著,比蛋黃月餅還甜!媽媽看我這傻乎乎的樣子笑得合不攏嘴,笑著對我說:“小傻瓜,還要等到夜晚九點才能賞月、燒烤呢!”我拍拍胸脯說:“沒問題,我是個很有耐心的好孩子,一定會老老實實地等到夜晚明月升起時的!”“那就好!”媽媽滿意地走開了。其實,媽媽是怕我這個小饞嘴偷吃了放在冰箱的雞翅。我望著冰箱,直流口水。一個個不安分躺著的雞翅似乎在誘惑我:“過來呀,我可好吃呢!”一只雞翅說。“來呀,過來嘗一口。聞聞,我多香!”……我揉了揉雙眼,一看,它們并沒有動啊。再看看——“快過來啊,我可香甜了!”心里一想:會不會是自己心理作怪?“恩,一定是!”一個堅定的聲音告訴自己。我躲過了雞翅的香甜誘惑計劃。當然也同讓能抵過其他食物的誘惑啦!于是,自己得意洋洋的笑了起來……
“咚、咚、咚…·”掛在墻上的老鐘敲了12下。我用著期待的目光望著它,反應有點遲鈍地說:“到九點啦,九點啦!”興奮地手舞足蹈的我大叫著:“媽媽媽媽,九點啦,賞月啦,燒烤啦!”東找找、西找找。一個人影都沒有……“喂,你還在下面干嘛?”一個聲音從上面傳下來。我連忙趕到三樓。終于,看到了他們。望著天空,我陷入了一臉的呆滯,一陣冷風掠過——沒有月亮。“媽媽,媽媽!中秋怎么會沒有月亮!”我驚呼。“不可能!只是未到時間而已罷了,再等等、再等等啊。”“哎,好吧,雖然這次的中秋沒有月亮。但是,沒有月亮的中秋并不就是不代表不是中秋節啊。”我開始自我安慰起來。與大家一起擺好燒烤的餐具后開始烤起了燒烤。我怒氣沖沖的拿起一把雞翅說:“哼,還不是吃掉你們了!”得意洋洋的烤起雞翅來……
“沒有月亮的中秋真是奇特啊!”爸爸在一旁感慨。“也是,這似乎是我見過第一次沒有月亮的中秋節,呵呵。”哥哥也說。“什么嘛,好不容易等到今年盼望已久的中秋節,以為可以一睹“圓盤”的魅力。”我在一旁抱怨。“別生氣啦,沒有月亮贈興,也有晚風送爽啊!”媽媽連忙安慰生氣的我。她還說給我講講中秋的各種傳說。從媽媽的口中我得知中秋并不只是人們熟悉的“嫦娥奔月”還有不怎么流傳于世的“吳剛折桂”、“朱元璋與月餅起義”和“玄宗漫游月宮”等等……我最喜歡的還是“吳剛折桂”這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也曾在詩中寫下“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入了迷的我早就把烤雞翅的事拋到九霄云外。一陣陣刺鼻的焦味把我從夢中拉了回來。我連忙把雞翅放到盤子上。再看看可憐的雞翅們——一個個漆黑的身段讓我不禁笑了起來。大家看到我這狼狽樣也個個都開懷大笑。只是心疼了我的肚子,要咽下這黑漆漆的“雞翅”了。一個個烤焦了的雞翅也并沒有像我想象的那么難以下咽,反而烤焦以后多了一番風味。讓我胃口大開。不久,一盤烤焦了的雞翅就被我一掃而光了。我挺著脹鼓鼓的肚子回到房間睡覺去了。心里還想著那個好吃的烤焦雞翅。而且,也忘不了這個沒有月亮的中秋節……
這個中秋節,真特別!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中秋團圓節,親人齊歡聚。兒女回探望,雙親心中喜。美味佳肴備,舉杯慶佳節。宴散皆歸去,父母忙辛勞。心中多感慨,提筆留記錄。愿與君分享,共醒大家身。
都說孩子的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日,每個孩子過生日好像理所應當他們就是主角,他們就應該幸福的度過、快樂的享受,現在看來不光是孩子過生日勞累的是父母。其實,依據中國傳統,過節就是團聚日,孩子都會回到父母身邊,一家人熱熱鬧鬧。
一聽說孩子要回來了,父母心中那叫一個樂。他們會早早地做準備,想想這個愛吃啥,那個好哪口,一切都盡著孩子的口味,用父母的話來講,他們工作忙,一年才回來幾次呀,回來一次就盡量讓他們吃得飽,喝得好。他們的心思全讓孩子占據著,做的飯也不管自己的牙能否咬得動,自己的胃能否消化得了,這些他們從不會刻意去想,哪怕是一個閃念也不曾有過。
從清早起來就開始忙碌準備,手不停,腳不歇,眼還不時地盯著門口,期待著兒女突然就出現在自己眼前喊一聲“爸”,喊一聲“媽”,這會讓他們等待的心更踏實,更滿足。為讓孩子好好回家享受,他們是數了又數,算了又算,總希望把兒女想吃的愛吃的都搬上桌,這樣他們準備時就好像滿漢全席般地把桌子上擺得滿滿的,盛不下的鍋臺邊,廚柜上也擠擠,再不行就撂著放。從這大樣小樣中就可知父母花了多長時間,費了多少心思,他們有多期待這樣的團聚,這似乎也在告訴我們自己有多長時間沒回家探望父母了。假設一樣菜代表父母的一次期待,那這滿桌的菜又凝聚了父母的多少思念呀。
終于飯菜好了,大家圍坐一圏,邊高興地吃著,邊開心地聊著,氣氛非常溫馨。一頓飯父母只顧得看我們了,看我們放下筷子,他們就給我們夾菜,不讓夾還不行,為順從父母我們吃飽了也要硬往肚里咽,因為看我們吃他們就會很滿足;聽我們聊得歡暢,雖然他們有時會聽不懂也插不上話,只能默默地坐在一旁當聽眾,但只要我們高興他們怎樣都無所謂。這就是我們的父母,永遠無怨無悔地為兒女們付出,永遠無私無畏地為兒女們奉獻。
酒足飯飽之后,孩子們湊在一起玩樂,剩下的一切都是父母在收拾,雖然有時我們也會伸手幫忙,可總被父母“你們好不容易湊到一塊,好好去玩吧,這些活我們倆一會兒就干完了。別把衣服弄臟了,不用你們。”這些看似很充足的理由拒絕了。心中總覺得和自己的父母不用客氣,既然父母都說不用了,我們也就不再堅持,就理所應當地去玩了。
一天的辛苦,一天的勞累,精心準備了滿滿地一桌,最后還是一桌,因為生活好了,大家肚里都有了油水也吃不了多少,父母的心意也就這樣被“糟蹋”了。我們吃過新鮮的飯菜走了,殘羹剩飯只待父母去收拾,這一吃就是好幾天,有的變味了他們也不舍得扔,這就是我們回家一次制造的“麻煩”.雖然如此父母還是希望我們常回家。我們就是父母永遠的債主。
一頓飯吃的是心意,吃出的是感慨。
孝道、感恩、愛父母,這樣的話題我們時時在提,刻刻在談,可我們只是把它掛在了嘴邊,寫成了文字,而實際行動呢?有,我們是在努力做,可還遠遠不夠。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父母給予子女的是百分之百,而子女回報父母的總要打些折扣。”想想的確是這樣,我們對待父母做不到父母對我們那樣細心、無私和容忍。都說愛是輪回的,我們在長大,父母在變老,我們要與父母的角色進行互換,我們不能再一味地索取父母的愛,他們現在應該享受我們的愛,這份愛不用有多大,也不用有多深,這份愛就在生活地點滴處。只要我們多回家一次,多給父母端一杯水,多打一個問候電話,多做一次家務,少讓父母勞累,少讓父母擔心,少讓父母牽掛,這是多少錢和物都換不來的,這樣的孝才實在,這樣的愛才貼心,這樣的感恩回報才讓我們心安。愿我們多一份細心,多一些耐心,讓我們的父母都能在我們愛的籠罩下過幸福的日子--開心地笑,快樂地活。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它與春節、端午節同稱我國農歷的三大傳統節,我看見那輪含羞的圓月 中秋節作文。它始見于《周禮》:“中秋夜,鼓士擊鼓,吹幽雅(樂),以迎寒。”為何謂之“中秋”?南寧末陳自牧撰的筆記《夢梁錄》:“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
于中秋節的傳說,雖然其論法不少,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特別是以嫦娥奔月的說法為主。
中秋節賞月、拜月的習俗幾千年前就已存在。《禮記》中記載的“秋暮夕月”,即是拜月神。周代的八月十五夜都有舉行迎寒和拜月的習俗;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就頗為盛行了。早在南宋就有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寫道:“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這足可見自古以來人們對中秋節的熱愛之情。
“中秋拜月”從何而來?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的品德入宮。雖未得寵,但在某一年的八月十五夜賞月時,天子在朦朧月光下見得她,覺得她美麗出眾,便立其為皇后,此后便有“中秋拜月”的習俗。
現代人依然喜于拜月。中秋節的晚上,當皓月初升時,各家各戶的婦女便在庭院、埕口或陽臺等可以直接望見圓月的地方上設香案,并以月餅、瓜果、芋頭、云片糕等食品供拜。因為他們深信“月娘”(即月亮)是有靈魂的,她能保佑全家人平安、健康。古代祭祀鬼神都有食物,而且根據鬼神的貴賤及祭祀者與鬼神的親疏關系和對他期盼的大小來決定祭祀食品的豐儉。可見現代人是在傳承古人的思想。雖然這頗具迷信色彩,但卻不曾斷承,作文素材《我看見那輪含羞的圓月 中秋節作文》。
提起中秋節,相信大家都會首先想到月餅。月餅已成為月亮的象征,不僅因為它圓得像月亮,更因為它的陷是甜的,讓人想到月圓的美好。唐代已有帶陷餅食,蘇東坡有詠“小餅詩”:“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糖)……”以餅喻月。清代詩人袁牧的《隨園食單》中記載有月餅制法,稱“食之不覺甚甜而香松油膩,回異尋常。”
現代人已將月餅發展成“個性”的模樣。先是陷之奇特,明明寫著“綠豆陷”,而入口卻毫無綠豆味。難道是我們的味覺都出現問題了?大部分月餅已都內含雞蛋黃,味道微咸,甚是油膩,卻和甜味相和,入口為佳。此點創新是值得肯定的。但月餅的包裝卻讓人擔憂,譬如有種陷為水果醬的月餅,味道清爽甜美,價格卻相當昂貴,原因在于其豪華復雜的包裝。還有,月餅種類眾多,也確實讓人眼花繚亂的。站在人山人海的月餅市場中央,難道你不會迷失自己?如此富含商業色彩的月餅不免讓人產生懷疑:所謂的“中秋佳節”已變成了“商業佳節”?這問題值得人們深思。
中秋的圓月,給人以美好的象征。月之圓兆人團圓,由此引發了遠在他鄉的人思鄉和懷念親人之情。早在唐宋時期,“詠月”詩詞已甚多,因此“中秋節”一直富含詩意,詩人把圓月謂之“詩月”。譬如范仲淹的《蘇幕遮》,堪稱是一首游子思鄉懷舊的詞中絕唱: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詞的上闋以多變的鏡頭,從仰視、俯視、平視、遠視的角度,既寫眼前麗景,又寫故鄉遙隔,秋色惹人愁的情懷。下闋則層層深入,從夜夜難寢,月樓獨倚,借酒澆愁愁更愁,寫出了鄉愁縈繞纏綿,無法排遣的柔情。
如今,這種柔情依在。皓月當空時,一家團聚的把酒唱明月,敘故事,盡情展歡顏;遠離他鄉者輕嘆息,把酒問明月,何時歸故里。他只能祝愿遠方的親人平安健康、生活幸福,愁情滿腸。于是,和家人“千里共嬋娟”只能在夢里出現。
事實上,中秋節是美好的,它富含文化色彩,給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快樂和精彩,是我們永遠的財富。在商業化日趨明顯的今天,作為傳統節日中秋節不應因其而變質。它的源遠流長,關系到一個國家的安定,是我們共同不可推卸的任務。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為中秋節,俗呼為八月節。街市繁盛,果攤泥兔攤所在皆是。十五月圓時設月光馬于庭,供以瓜果、月餅、毛豆枝、雞冠花、蘿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諺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畢,家人團坐,飲酒賞月,謂之“團圓節”。又將祭月之月餅按人數切塊分食,謂之“團圓餅”。
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學生也不上課。而所謂“泥兔攤”,就是賣兔兒爺的。前十年,北京中秋還有兔爺賣。現在很少見了。似乎只在春節廟會上見過。中秋節祭的就是這只月亮里的兔子。兔爺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護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著兩只大耳朵,亦謔亦諧。有曲為證莫提舊債萬愁刪,忘卻時光心自閑。瞥眼忽驚佳節近,滿街掙擺兔兒山。過中秋,家里擺個兔爺像,確實很有氣氛。
中秋節,正值秋果上市,特別豐富。《春明采風志》里有“中秋臨節,街市遍設果攤,雅爾梨(原文)、沙果、白梨、水梨、蘋果、海棠、歐李、鮮棗、葡萄、晚桃,又有帶枝毛豆、果藕、西瓜。”過去的果子市在前門東,八月十三、四兩日燈火如晝。并有吆喝:“今兒是幾來?十三四來,您不買我這沙果蘋果聞香的果來,哎!二百的四十來”現在,這些秋果街上都買得到。而且相形下,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正是由猴子變成的人的最美時刻。美中不足的是蘿卜有點貴,和蘋果一個價。難免有老年人痛斥這沒有道理的價格。值得一提的還有毛豆,過去中秋并不常見,今年在北太平莊副食店的月餅攤前,居然也支起了煮毛豆的大鍋,而且確實是帶枝的毛豆。
從習俗上看,和過去中秋靠近的還有送禮。“中秋,大家互送禮節……,賞奴仆錢,鋪戶放帳帖,每節如此”。北京這兩年似乎又興起了中秋送禮大行動。節前,弄兩輛車,滿滿的裝上月餅果品,挨家挨戶送。當然,這里的家和戶是指商家客戶。送禮,自然是為了聯絡感情,結款要生意。兩年前做這事時還想,現在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兒爺。今年這風氣恐怕更盛了。
現在講究廣式月餅,過去“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它初不足食也。供月月餅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能放半年的,肯定不會是廣式月餅。 月餅源自民間祭祀,同樣,北京人常吃的點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于民間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從制作工藝上說,油炸、蜜餞和烘烤,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就連餃子,也是春節供后的食品。
其實,不僅僅吃食是這樣,延順這個思路推廣開來,藝術的誕生(謹慎的人在這里會用某些藝術門類這個概念)一樣離不開民間祭祀的。還記得上學時曾對這個問題發生興趣,翻看一些河南、山東地區的考古資料,至今仍能刺激自己頭腦的是一柄出土于山東日照的玉斧,當然真的玉斧無緣得見,但是單單就那圖畫已經足以讓人驚訝了。那斧薄得能夠透過光線而上面精致的一條夔紋是很難讓人簡單地以“活靈活現”這個詞將就形容的,在石斧的時代,它的存在又能夠說明什么?
與其說玉斧是斧,倒不如稱之為一種語言,描述著艱難的砍砸者同上天對話。或者稱之為精靈,這是一個屏棄了功利取舍的精神的精靈。于是由了它,藝術方才出現。更于是人才徹底地脫落成為人。
中秋節真好,好在又一次讓我想到了這些已經好久不想的問題。當然節日本來就是人們精神的節日,與此時偶爾察覺月餅與烙餅的差異,也并不奇怪。你瞧,人不就是這個樣子么。給自己做吃的,為了填飽肚子沒一個認真。饅頭包子幾百上千年從不變化,但凡加上點精神追求,就能花樣翻新。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6
我們期盼已久的中秋節就快到了,但是大家是否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呢?下面就讓我和你們一起了解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吧!讓我們度過一個美好而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吃著手中的月餅,不知道關于月餅的知識怎么行?
月餅,又稱宮餅、豐收餅、圓餅、團圓餅等,唐朝時,月餅初見記載。《中國風俗辭典》講過一個傳說:唐高祖李淵在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吩咐廚師制作彩色圓餅,讓大家食之,以慶祝手下大將軍李靖北征取得的勝利,而李靖則先捧圓餅祭拜明月,并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此后,八月十五日吃圓餅,就變成了一個習俗,而后的唐明皇寵妃楊貴妃則把“胡餅”更名為“月餅”。到了宋代,已有金花、芙蓉、荷葉等各種花色的月餅。到了明代,月餅才真正成為中秋節正式的應節食品,并在民間逐漸流傳。清代以后,月餅的制作更加講究,無論質料、花色、品種都有新的發展和創新。隨著時代的發展,月餅后來漸成為中秋節的節令食品和互相饋贈親朋的禮品。月餅,原本是祭月時的一種供品,拜月結束后,全家人圍坐一起,共享祭品,同賞明月。吃月餅時,要將象征圓月的“大團圓”月餅按人切塊,每人一份。對沒有回來的家里人,家長要把屬于他的一份月餅認真保管起來,待他們回來時品嘗,故月餅又稱“團圓餅”。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當空,合家團圓,品餅賞月,其樂融融。
美味可口的月餅作為吉祥物,除了象征合家團圓、歡聚之外,還有很多豐富的吉祥文化內涵。中秋節以月餅祭月、拜月還有祈子和求婚姻美滿之意。舊時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女子拜月的主要目的是:已婚者祈求月娘娘送子,未婚者祈求月娘娘使其婚姻美滿幸福。此外,月餅還有象征豐年之意。中秋節正值五谷豐登的季節,吃月餅也融入了“秋祀”的因素,月餅又成了豐年的象征,借月餅來慶祝豐年,祈望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獲得更大的收成。
中秋節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但是你們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讓我們聽聽中秋節的傳說吧!
很久以前,大羿到山中狩獵的時候,在一棵月桂樹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樹為媒,結為夫妻。
嫦娥墓到了帝堯的時代,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燒焦了莊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沒有了食物。同時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豖希、修蛇等妖魔鬼怪也開始危害百姓。于是帝堯命令大羿將鑿齒處死在疇華之野,將九嬰誅殺于兇水之上,將大風戰敗于青邱之澤,射掉天上多余的太陽,殺死猰貐,將修蛇斬于洞庭,在桑林逮住封豖希。萬民歡喜,擁戴堯為天子。
后來,大羿從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逢蒙聽說后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離開大羿,嫦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于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大羿團聚。
大羿聽說娥奔月之后,痛不欲生。月母為二人的真誠所感動,于是允許嫦娥每年在月圓之日下界與大羿在月桂樹下相會。據說民間有好多人都曾經聽到大羿與嫦娥在月桂樹下竊竊私語呢。其實,關于中秋節的知識還有許多,讓我們一起慢慢了解吧!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中秋最美……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7
“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是家人團圓的好日子,全國統一放假慶祝這個傳統的節日。爸爸媽媽決定回老家看望年邁的姥姥。剛開始我有些不樂意,因為我想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但經不住媽媽的“深刻教育”,我同意了媽媽的決定,因為我也想知道老家的中秋節是怎么過的。剛上車,我就開始盤算著到姥姥家干什么,后來忽發奇想:今年是豐收年,一定要回老家的田野里看看豐收的景象。我不由自主的蹦了起來,可沒有想到剛一蹦起來,就“咣當”一聲,我感覺腦袋發暈,我才想起了這是在車里,真是樂極生悲呀!,
雖然風和日麗,晴空萬里,但回老家的路途比較遙遠,枯燥的旅途仍然不能讓人興奮起來,媽媽看到我悶悶不樂,就說:“兒子,媽媽給你講講中秋的來歷吧!”于是我欣然同意,親愛的媽媽就娓娓動聽地講了起來:
“傳說,天空中有十個太陽,后羿射掉了九個,黃帝知道了便勃然大怒,就把后羿與嫦娥一家貶下了人間。后羿夫婦過著人間最普通的生活,后羿每天出去打獵,突然有一天,后羿撿到一包成仙的藥,逢蒙知道了就起了歹心,就在一個月光明朗的夜里去把仙藥偷出來,不料被嫦娥發現,于是二人便搏斗起來,為了不讓仙藥落入壞人手里,在萬般無奈之際,嫦娥就吞下仙藥,飛到了月球上,因為嫦娥飛月的那天是農歷的八月十五,所以人們把這天稱作中秋節”。
不知不覺就到了姥姥家。姥姥家門前有一塊菜地,種著各種各樣的蔬菜,但是去我卻叫不出它們的名字,姥姥耐心地告訴我菜地里各種蔬菜的名字,我在很短的時間內認識了黃瓜、西紅柿、辣椒、豆角等許多蔬菜的名字,并且知道了它們是如何開花、結果的。我在聽姥姥講解蔬菜的生長時,就幫姥姥摘菜,就這樣半天時間一晃而過,太陽眼看就要落山了,我也戀戀不舍地同姥姥道別,同爸爸媽媽一起回家了。
晚上,我和小伙伴們在院里綠茸茸的草坪上一起邊玩邊觀看月亮,今晚的月亮真圓啊,真是美麗極了。仔細一看,似乎中間有身影在晃動,還有一棵小樹,我想:那應該是吳剛在砍桂花樹吧。
我愛中秋節,更愛中秋的月亮,因為這天讓所有的親人像圓月一樣能夠團圓,讓遠在天邊的人更加思念家鄉。
5難忘中秋
一年不知有好多好多的節日。有那熱鬧的春節,有那肅穆的清明節,有那歡快的兒童節,也有那歡慶鼓舞的國慶節……而我最愛那象征全家團圓的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因處于秋天的中間,故此名。在這一天天上的有一輪皎潔的明月,形如玉盤一樣非常圓,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圓”之美稱。我國民間把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中秋節作為家人團聚的日子,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農歷八月,天高氣爽,許多的莊稼都已經收獲了,中秋節也是人們慶賀豐收的節日。每當中秋之夜,人們一邊欣賞玉盤般皎潔的明月,一邊吃月餅、水果,家家戶戶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據說這月餅還有一段非凡的來歷了:
月餅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唐代,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在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的習慣,還有賞月背詩的習俗。當人們吃過晚飯,大家都集聚在庭院活陽臺上,熱熱鬧鬧的享受天倫,欣賞著皎潔的明月,隨后背誦帶月的詩歌,一派人間圣景。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杜甫的“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更是千古絕唱。
難忘中秋!
中秋難忘!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8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之——中秋節。
中國人把中秋節又叫做團圓節。在這一天,可以和親人一起圍坐在大圓桌旁高高興興、熱熱鬧鬧地吃上一桌團圓飯。中秋節這天月亮也特別的圓,特別的大,就好像是全家人一起圍坐的大圓桌。許多中國人也喜歡在飯后和家人一起到戶外賞月。那景致,那趣味很是融洽。
今年的中秋節與往年的不同之處在于,今年的中秋和國慶是同一天。這對于那些遠在異域他鄉,平時很少有時間和親人團聚的人來說是件多么值得慶幸的事啊。而且國慶又有七天的長假,這七天的時間足夠讓那些平時很少團聚的人兒美美地聚上一番。
晚上,我和父母一起到外祖母家吃團圓飯。舅舅、舅媽、姨夫、姨媽,還有表姐、表弟……全家十來口人一起圍坐在一張大圓桌旁熱熱鬧鬧地吃了一頓團圓飯。飯后,大人們都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我向我的兄弟姐妹們提議外出賞月,可他們卻無一人贊同,還用驚奇的目光看著我。表哥、表姐說工作太忙想早點回家休息了,表弟、表妹說快要考高中了學習緊張,要回家復習功課。不多一會兒,他們就都回家了,除了在里屋“奮戰”的大人,就只剩我一人在客廳。看著玩興正濃的大人們,想想早已回家做他們各自的事的兄弟姐妹,再看看孤零零一個人坐在客廳的自己,忽地有了種想法:他們都怎么了?也許這想法太過幼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做啊。可是這難得中秋節為什么不好好的聚聚,說說話,聊聊天?
想歸想,可我一個大活人總不能“憋死”在這十幾平米的狹小空間吧?于是一個人走出門,去看看今晚的月亮。
走在路上,我還在想,今晚街上應該沒多少人吧,因為往年這時候街上是很冷清的。我獨自走向一座大橋,剛一走近就嚇了一跳。橋上黑呼呼的都是人!再看看橋下的游園,也是人頭攢動!他們或是三五成群,或是七八成隊。看的出,他們都是和親朋好友一起出來的。難道他們都是來賞月的?我真的很羨慕他們能夠和親朋好友一起出來賞月。而我,一個人在這熱鬧的人群中穿梭,頓時有了種失落,一種寂寞感,一種空虛的感覺。在這人群中我多么像一只落單的候鳥。
站在橋上,扶著欄桿,仰望天空。今晚的天色不是很好。黑色的天幕上沒有一顆星星,有的也只是一輪被縹緲的云絲遮遮掩掩的朦朧的月。沒有了群星的點綴,沒有了群星的相依月亮也顯得格外的孤單,寂寞。
今晚的月亮并不是很圓,難道真如人們所說的那樣“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橋上的人都在熱鬧地聊天,很少有人抬頭去欣賞一下天空的月。也許是今晚的月確實不是很美,也許是團圓的熱情早已將那孤單的月淹沒。我終于明白,那些人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可是我不同,我是這橋上唯一的,一個人來真正意義上賞月的。所以我會去看那在他們眼里不是很美的月,去欣賞那朦朧的月。盡管心情不是很好,就像那不是很亮的月。今晚,橋上的風很大。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忽地發覺在這熱鬧的人群里我是多么的冷清。我不敢再看下去,不敢再在這里呆下去。仿佛有種無形的力量在驅趕著我。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也許是此時寂寞的心情根本抵制不了這熱鬧的場面,我怕這如同今晚寒絲絲的月亮般的心情在這完全對立的場面下會突然結冰。
我低著頭迅速地往家走,盡管路上總會和三五成群的人擦身而過,但我從未抬頭看過,因為看了以后會更覺孤單。終于到了家,一個人站在陽臺上,將所有的窗戶都打開。卻又發覺風好像變的涼爽了,不再帶有寒意。再看看天上的月亮,還是朦朦朧朧的。此時,一個人站在巴掌大的陽臺上,似乎比一個人置身與熱鬧的人群中賞月要舒服的多,愜意的多,不然怎么會覺得風都變了樣的呢?畢竟此時,我的眼里只有月的朦朧,耳邊只有風的呼呼。孤獨的我在地面,孤單的月在天空。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9
我們期盼已久的中秋節就快到了,但是大家是否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呢?下面就讓我和你們一起了解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吧!讓我們度過一個美好而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吃著手中的月餅,不知道關于月餅的知識怎么行?
月餅,又稱宮餅、豐收餅、圓餅、團圓餅等,唐朝時,月餅初見記載。《中國風俗辭典》講過一個傳說:唐高祖李淵在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吩咐廚師制作彩色圓餅,讓大家食之,以慶祝手下大將軍李靖北征取得的勝利,而李靖則先捧圓餅祭拜明月,并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此后,八月十五日吃圓餅,就變成了一個習俗,而后的唐明皇寵妃楊貴妃則把“胡餅”更名為“月餅”。到了宋代,已有金花、芙蓉、荷葉等各種花色的月餅。到了明代,月餅才真正成為中秋節正式的應節食品,并在民間逐漸流傳。清代以后,月餅的制作更加講究,無論質料、花色、品種都有新的發展和創新。隨著時代的發展,月餅后來漸成為中秋節的節令食品和互相饋贈親朋的禮品。月餅,原本是祭月時的一種供品,拜月結束后,全家人圍坐一起,共享祭品,同賞明月。吃月餅時,要將象征圓月的“大團圓”月餅按人切塊,每人一份。對沒有回來的家里人,家長要把屬于他的一份月餅認真保管起來,待他們回來時品嘗,故月餅又稱“團圓餅”。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當空,合家團圓,品餅賞月,其樂融融。
美味可口的月餅作為吉祥物,除了象征合家團圓、歡聚之外,還有很多豐富的吉祥文化內涵。中秋節以月餅祭月、拜月還有祈子和求婚姻美滿之意。舊時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女子拜月的主要目的是:已婚者祈求月娘娘送子,未婚者祈求月娘娘使其婚姻美滿幸福。此外,月餅還有象征豐年之意。中秋節正值五谷豐登的季節,吃月餅也融入了“秋祀”的因素,月餅又成了豐年的象征,借月餅來慶祝豐年,祈望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獲得更大的收成。
中秋節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但是你們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讓我們聽聽中秋節的傳說吧!
很久以前,大羿到山中狩獵的時候,在一棵月桂樹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樹為媒,結為夫妻。
嫦娥墓到了帝堯的時代,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燒焦了莊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沒有了食物。同時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豖希、修蛇等妖魔鬼怪也開始危害百姓。于是帝堯命令大羿將鑿齒處死在疇華之野,將九嬰誅殺于兇水之上,將大風戰敗于青邱之澤,射掉天上多余的太陽,殺死猰貐,將修蛇斬于洞庭,在桑林逮住封豖希。萬民歡喜,擁戴堯為天子。
后來,大羿從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逢蒙聽說后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離開大羿,嫦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于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大羿團聚。
大羿聽說娥奔月之后,痛不欲生。月母為二人的真誠所感動,于是允許嫦娥每年在月圓之日下界與大羿在月桂樹下相會。據說民間有好多人都曾經聽到大羿與嫦娥在月桂樹下竊竊私語呢。其實,關于中秋節的知識還有許多,讓我們一起慢慢了解吧!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10
中秋節,是個團圓的日子。然而,在我們河南省鎮平縣貧窮的農村,沒有人注重這樣的節日,但也沒人忘記,往往是在人們繁忙的勞作之余,在走完親戚的同時,人們才把月餅拿出來,和著秋收的喜悅,品嘗著汗水澆出來的快樂,把大塊的分給老人和孩子,而自己嘗一小塊就滿足了,至于炒菜把盞,品酒賞月,那是城市里有錢人們的浪漫。
這又是一個中秋的夜晚,我躺在家鄉院子里老槐樹下的竹床上,那玉盤似的月亮,慢慢地越過東廂房的屋角,月光在我的臉上,輕輕地,溫柔地撫過,然后再悄悄地掛在老槐樹稀疏的葉子和枝丫上,久久地凝望著我這個曾經落魄,幾度掙命,仍處在貧困潦倒的莊稼漢身上。我知道,今晚的月亮下,不再有思鄉的情緒,他鄉的苦澀,異地的寂寞。然而,在這看似平常但又特殊的夜晚,連續兩年的中秋夜晚浮上心頭,揮之不去。
兩年來,我都是在山西省太原市北格鎮張花村暖氣片廠度過的。這是一個村辦小企業,不太大的廠房,半機械的設備,超強的體力勞動,低劣的生活水平,當時國家政策不完善的情況下,我們農民工的人身安全和工資萬全的不到保障。我是在鑄造車間,一排排做好的暖氣片模型上,翻滾的鐵水一個一個的倒上去,頓時,車間里一排排一米高的火苗燒起,黑色的煙霧彌漫。一天十幾個小時干下來,勞累不說,身上臉上臟得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現在想起車間里的情景,地獄一樣的日子。
在張花暖氣片廠的第一個中秋夜,天還沒有黑,我就在廠門外的柳樹林里獨自徘徊。月亮慢慢地從東邊的暮色里爬上來,爬上少女秀發般的樹梢,傾瀉著她無私的光華,潑灑在這陌生的田埂上,思鄉人的身上,此時只有遠處廠房里機器的轟鳴聲和干活的人們的喊叫聲,此時此刻我身邊的中秋夜是美麗和靜謐的,然而,我并沒有感覺出來,完全被思鄉的情緒所代替。我仰躺在柳樹林邊月光斑駁的田埂上,望著樹梢上懸掛著的月亮,任憑思鄉的情緒流淌……
當我回到廠里,已經夜里十一點了,正趕上廠長要求加班,在廠長的再三請求下,我無法拒絕,就在充滿煙塵和火,枯燥和疲憊的掙命中,一直熬到旭日東升,才人不人鬼不鬼地從車間里搖搖晃晃地走出來。這個中秋夜就這樣過去了,當時,廠里每人發了十斤蘋果和二斤月餅,我至今也沒有品出那年的蘋果和月餅的甜味來。
去年,年還沒有過完,人們都沉浸在團聚的甜美和歡樂的氣氛中,我和我們村的幾個伙伴,告別親人,到了煉獄般的暖氣片廠里。這一年的中秋節陰云密布,瀝瀝拉拉的下著小雨,廠里按慣例發了蘋果和月餅,并補發了拖欠的工資,當時我們都高興不起來。巧合的是那天正好是陽歷的重陽節,我們幾個朋友在一起買來了酒和一碗花生米,切一碗蘋果拌糖,坐在一起喝盡他鄉苦澀的酒,南腔北調的唱著,肆無忌憚地喊著,極力驅散他鄉的孤獨,思鄉的情緒以及生活的枯燥。
天上翻滾著沉甸甸的烏云,如同我們沉甸甸的心情,沒有月亮,更沒有團圓的喜悅,此時,別的宿舍傳來“……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思鄉的人兒漂流在外頭……”的歌聲,雖然唱得跑了調,但還是觸動了我們這些思鄉人的心,我們都默然了,有幾個甚至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不由地抽泣起來。
時隔一年,但現在回想起來如同昨天。鼻子忽然酸酸的。我使勁地搖搖頭,發現眼睛已經濕了,知道自己完全沉浸在昔日中秋節思鄉的情緒中了。我坐起來,讓自己沐浴在老槐樹下細碎的月光里,盡情地享受今晚靜謐溫馨的中秋夜,這時我才發現今夜的月亮那么的亮,今年的中秋夜并不尋常。
親愛的朋友,如果您有和我相似經歷的話,您是否覺得家鄉中秋夜晚的月亮是那么的亮,那么的美,那么的圓,那么的溫馨,那么的純凈,那么的令人不舍?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相關文章:
中秋節的作文_中秋節作文03-05
中秋節 - 中秋節作文06-28
中秋節_中秋節作文03-05
關于中秋節的作文:中秋節有感_中秋節作文04-02
中秋節記事作文_中秋節作文03-05
快樂中秋節作文_中秋節作文03-05
中秋節作文精選:中秋節的記憶08-03
中秋節的作文:中秋節的夜晚11-01
中秋節作文:中秋節詩詞精選10-24
中秋節作文《溫馨的中秋節》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