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八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8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端午節也就是農歷的5月初5,我早早地就起床了。仔細的梳洗,精心的打扮,只為了昨天接到了宇的約信。與其說是一封信不如說是一張小紙條。紙條是從四樓教室的窗戶上飄下來的。我經過窗戶時,聽見上面有人喊我,我抬頭,看見了宇在四樓的窗臺上趴著,手伸在窗外,手里拿著一張紙條。他一松手,紙條就像一只蝴蝶飛了下來,飛到了我的面前。我用手接住了它,迫不及待地打開看,上面就寫了5個字:明早竹林見。我受寵若驚,臉紅心跳。抬頭再看宇時,他已經不見了,只剩下溫柔的陽光下明亮的窗。
雪白色的體恤衫,草綠色的裙子,這已經是換的第五身衣服了。對著鏡子端詳了好久,左看、右看、上看、下看,360度都無可挑剔了,我滿意的露出了笑臉。
清晨的竹林還帶著濃濃的濕氣和露水,我這才意識到自己竟然來的這么早!郁郁蔥蔥的竹林浸在淡淡的霧里好像還沒睡醒。碧綠的竹葉上掛滿了露珠。我情不自禁的伸手去輕輕地搖它,使得露珠就“嘩啦啦”的落下,落的我滿身是。但我的手靜止在了竹竿上,這份輕柔、縹緲、靜謐,我怎忍心去打擾!唯有靜靜地站著,凝視著……
有人說“最能靜下心來的地方是在竹林,而此刻的我卻欣喜地欣賞著眼前的美景,不想錯過任何一處微妙。原來和心愛的人約會時的景致是如此美極!
漸漸地,霧散了。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能翠到心底深處的綠色,這樣沁人心扉的綠色也只有竹子能做到了。今天是陰天,雖然沒有陽光,但竹林照樣熱鬧了起來,各種鳥兒抖動起惺忪的翅膀,歡快的飛著,叫著,仿佛是在給竹林梳妝。
不知什么時候,遠處傳來了笛聲,不知名的曲子卻撥動著我的心。我站的有點累了,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盯著一根竹子發起了呆。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伴著笛聲隱隱約約傳來朗誦的屈原筆下的“山鬼”。奧,對了,今天是端午節呀!
“竹林深處啊暗無天日,道路險峻啊獨自來遲。孤身一人啊佇立山巔,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山色幽暗啊白晝如夜,東風狂舞啊神靈降雨。我癡情等你啊忘卻歸去……”下雨了,我用手接著雨滴,此情此景,我仿佛化身為了山鬼。
“抱怨公子啊悵然忘卻歸去,你思念我啊卻沒空到來。山中人兒就像杜若般芳潔,口飲石泉啊頭頂松柏。你想我啊是真是假。雷聲滾滾啊細雨蒙蒙,猿鳴啾啾啊夜色沉沉。風聲颯颯啊落木蕭蕭,思慕公子啊獨自悲傷……”山鬼癡癡等待的情人沒有來到,而約我的他也沒有來到,風雨來了,我們都癡癡的地等待著,忘記了回家。
雨,穿過竹葉打濕了我的頭發和衣服,我遙望著進竹林的小路,蜿蜒著伸向山下的城市,空無一人。心中是怨嗎?是責備嗎?還是帶著點淺淺的恨?好像都沒有,有的只是一點點傷心。
也許屈原筆下的山鬼就是寫的他自己吧,他癡情的熱愛著楚國,卻一次次的被流放,當楚國滅亡時他悲憤難捱,遂自沉汩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一步一步,恍然中,已出來了竹林,雨更急的打在了我的身上。我回首,那一大片的翠色里,我化身為了屈原筆下的“山鬼”。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又傳來了兒歌,伴著雨聲清晰又明朗。
20多年了,宇給我的小紙條依然保存的像當年從四樓飄到我的手里的一樣,字跡清晰頁面干凈。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放進書里夾好。初戀是很刻骨銘心的!每個人的初戀都是心理無法抹去的永恒的回憶!初戀很純潔,就是純粹的沒有任何利益的愛情!那么份美好,是永遠無法代替的!留在記憶中,寧靜的回憶。以后會遇到能和你廝守一生的愛人,那是另一種幸福!若干年后的端午節,回憶起美好的初戀!回憶起那年的端午節,我化身為了屈原筆下的山鬼,存到現在已是精神是思想是美好的記憶,是漸行漸遠的夢了。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端午節快到了,外婆在菜場里買了許多粽葉,打算自己包粽子給我們吃。到了晚上,我跟在外婆后面看外婆忙里忙外。
外婆先把米洗干凈,倒上堿水,然后把剛剛洗好的紅豆和紅棗拿出來,與米一起攪拌。接著外婆把早上洗干凈并泡在水里的粽葉拿出來,在中間圍了一個圓錐形,把拌勻的米和豆放進去。再把粽葉包成一個菱形,拿出剛剛從棕葉上撒下的細繩綁在粽子上。這樣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做成了。我有模有樣地照著外婆的樣子做了起來,可是每次都不能成功。沒有多少時間,外婆已經做了二十多個了。她把那幾個粽子放進高壓鍋里,放了一些水開始煮。過了半個多小時,從高壓鍋里冒出股香氣撲鼻的味道。
過了一會兒,外婆從鍋里拿出了粽子給大家吃。我吃著又香又甜的粽子,心里真高興。
在離鄉游子的記憶里,端午節是在河邊看龍舟競渡的熱鬧,是掛著五彩蛋袋與小伙伴撞蛋的歡樂,抑或是眼巴巴等著灰湯粽和薄餅上桌的垂涎……如今當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這些傳統習俗被一點點簡化,乃至淡忘。明天就是端午節了,小長假的最后一天,不妨與親人老友在溫習舊俗的過程中懷念質樸的往昔。
“節日”班課開始了!隨著主持人精彩的講解詞,我們分別了解了一些關于元旦、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端午節和圣誕節的知識。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端午節”的介紹了,這個假日小隊讓我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因為屈原投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哀思,一開始往水里扔米粒等東西給屈原的靈魂吃,后來逐漸演變成了這種吃粽子賽龍舟的方式。
“節日”班隊課還有許多內容很有趣,我今天就不一一細說了,下次再說。
過了一個又一個充盈著歡樂而又顯得有些平淡乏味的日子,終于迎來了端午節。這天,街道上滿是來來往往的人和奔流不息的汽車,人們從公交車上蜂擁而下,都趕著買粽子、菖蒲,稚嫩的孩童脖子上掛著香袋,在陽光的照耀下,香袋顯得波光鱗鱗……一個個景象令我目不暇接。
我和媽媽興致勃勃地走著,不一會兒,便來到了粽子攤,我和媽媽“百里挑一”買了一些口味各異的粽子。便急匆匆地回家了。讒涎欲滴的我早已撲到桌子旁邊。媽媽可真是一個慷慨的人,我左數右數,一共有三十個。“買這么多干嘛?”我自言自語道。現在也管不了這么多了,我不屑一顧,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不一會兒,賽龍舟便成了我們家關注的焦點,我們全家聚集在電視機旁,全神貫注地凝視著屏幕,一個個槳手精神抖擻,一條金龍耀武揚威,在河面上緩緩浮動。一個壯觀的景象映入眼簾。
啊!今天的端午節可真是樂趣無窮。我希望下次的端午節也像這次一樣,充滿朝氣與樂趣!
過兩天就是端午節了,每年家里都要包粽子。看著大人們忙前忙后,我心里真著急。今天我決心要學學包粽子。
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照著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包住了這邊那邊漏出來了。弄得我手忙腳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媽媽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重新把粽葉包好。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媽媽。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天下粽子,種類上大致可分為“京、浙、川、閩、粵”五大流派。嘉興粽與湖州粽齊名,被公認為粽中之王。
嘉興粽子里的老大,首推“五芳齋”。用的是上等白糯、豬后腿瘦肉、徽州伏箬。所謂伏箬,指盛夏時節所采之箬,此時的粽葉,因吸足了土壤的營養、水分和陽光,最香。徽州粽葉一年只長一季,開春發芽,至梅雨季節長大為“梅箬”,不過太嫩。而秋冬的粽葉又嫌太老了。
五芳齋的粽子,賣得滿坑滿谷,滿天下到處都是。但是,那些真空包裝絕對沒有新鮮的好吃,嘉興城里五芳齋總店的新鮮粽子,好像又不如嘉興城外路邊的好吃…
這條路,就是滬杭高速公路,五芳齋粽子專賣店,就開在上海-杭州約50公里處路邊的嘉興服務區。我個人的習慣是,聞香下車,別管什么豆沙粽、蛋黃粽、栗子粽、火腿粽等等勞什子(特別別吃鴨蛋黃的,不是一般的難吃),堅定地直奔那三塊五一個的─大肉粽。
把這燙手的寶貝熱騰騰地捧在手里,怯生生地試探著咬一小口…肉香、米香、箬香,交融四溢了滿嘴,這種香味還以熱量的形式線性地奔騰直下,軟軟糯糯地一路鉆到心尖。七千年前發源于嘉興的稻谷文明,實在是強啊!感謝五芳齋,感謝滬杭高速公路,感謝屈原,感謝宋玉,感謝楚懷王,感謝夫差,感謝伍子胥,感謝曹娥,感謝介子綏,感謝河里的魚,感謝江里的水怪……
為什么是路邊的粽子最好吃?我有兩個理由:
一,現剪、現煮、現吃,當然新鮮(可能是因為大肉粽特別好賣,我發現店員有時候會事先煮好一堆放在一邊,你要,就先從這堆里拿一個剪給你。這個時候,嘴要甜,原則更要堅持,務必只吃鍋里現煮的);
二,嘉興城里五芳齋的新鮮粽子,也許更新鮮更好吃,但“路邊的粽子最好吃”,基本上屬于心理作用,它來源于一種“旅途”的儀式感。車開到休息區,往來客官多少都有些困乏,這種時候吃到的食物,通常都會自動加分10%-20%不等。我個人的經驗是,從上海出發,最好選在上午,千萬別吃早飯,喝杯小咖啡就行,車行一個多小時,在右側的嘉興服務區下車,先跑趟廁所,最后再吃粽子─如果能把這件事情搞得像屈原沉江那樣具有儀式感,粽子的味道加分,有時能達到30%!
如果吃不了,千萬別兜著走,就算是新鮮而非真空包裝的粽子,回家煮出來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
從前,浙江的湖州粽不但與嘉興粽齊名,某種程度上名氣比嘉興粽還響。僅管湖州與嘉興現在都歸一個地區行政公署—嘉興地區行政公署管轄,嘉湖一家,但湖州粽和嘉興粽起碼在外形上還是有明顯區別的,前者粽小巧優雅,稱“秀才粽”,后者大方實惠,稱“乞丐粽”。做為一個浙江人,金庸在他的小說里從來就不放過每一個以“置入”方式表彰推廣湖州粽子的機會:“韋小寶聞到一陣肉香和糖香。雙兒雙手端了木盤,用手臂掠開帳子。韋小寶見碟子中放著四只剝開了粽子,心中大喜…提起筷子便吃,入口甘美,無與倫比。他兩口吃了半只,說道:‘雙兒,這倒像是湖州粽子一般,味道真好。’浙江湖州所產粽子米軟餡美,天下無雙。揚州湖州粽子店,麗春院中到了嫖客,常差韋小寶去買。粽子整只用粽箬裹住,韋小寶要偷吃原亦甚難,但他總在粽角之中擠些米粒出來,嘗上一嘗。自到北方后,這湖州粽子便吃不到了。”
金庸的意思其實是,湖州粽子,天下無雙,不僅嫖客愛吃,俠客也愛吃。見《神鵰俠侶》:“甜的是豬油豆沙,咸的是火腿鮮肉,端的是美味無比,楊過一面吃,一面喝采不迭”,吃了黃藥師關門弟子程英親手制作了“天下馳名”的江南粽子之后,楊過還要用粽子與她調情,即把吃剩的粽子用線栓了,擲出去黏住她寫了什幺“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的碎紙,也算是把粽子給利用到家了。
不過,現在顯然是嘉興粽戰了上風,五芳齋在包粽子和賣粽子兩方面都相當牛逼,不僅在各地的超市以及公路、鐵路沿線大賣特賣,還出口到全世界五大洲。當然,五芳齋最狠的一招,是把粽子賣成一種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東西,粽子不再是季節性的,更不是端午節的專利,而是所有的季節的`東西了。全中國賣月餅的,心里指不定有多饞呢。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當然今天是端午節。那么你們知道這個節日是怎樣來的嗎?讓我來給你們講爺爺告訴的故事:從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他是楚國人。當國家受到侵略危險時,向朝廷獻計,卻被趕出朝廷。屈原心里很悲傷,就含恨跳入汨羅江身亡。當地人得知此事,漁民立刻駕船打撈尸體。有的向河里撒米,讓魚吃飽肚,不去咬屈原的尸體。
后來,人們把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人們過節是讓大家想起屈原的故事,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保衛祖國,建設祖國。
這一天,有的賽龍舟,有的吃粽子,有的在家門上插艾葉,有的開紀念大會。紀念活動豐富多采。
我們一家人吃著粽子,聽著爺爺講故事,開心極了。去立志一定熱愛偉大的祖國。長大了一定報效祖國。
晚上,我請爺爺講端午節的來歷。 飽學的爺爺用蒼老的聲音,穿越了遙遠的時空,將我帶到楚國。 楚國時,朝廷腐敗無能,官員們魚肉百姓,人民怨聲四起。楚國走向衰落。 當時,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他連續幾次寫出改革朝綱的 奏折呈給皇帝。 但是皇帝不但沒有采納屈原的正確主張, 還把他拘禁起來……在無可奈何的 情況下,屈原以死抗爭,毅然跳下滾滾汩羅河。 屈原的愛國精神感動了人民。人們紛紛趕來,劃著竹排小舟沿江找尋屈原,但尋找多日 未果,就無奈地往河里撒一些白米,希望魚兒們不吃屈原的尸體。可是米粒太小,也容易分 散,魚吃不到怎么辦?于是有人就想到包粽子的方法。用葦子葉卷成一個尖尖的小筒,往里 面塞上糯米,再用細細的馬蓮草纏好包成一個個粽子,丟進河里,魚兒就可以吃飽,就不會 吃屈原的尸體… 為了世世代代紀念屈原,人們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跳河的日子作為端午節。 后來,人們就以吃粽子,賽龍舟的方式,永遠紀念屈原。聽到這里,我不禁流下了晶瑩 的淚水…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吃粽子。 初四下午,媽媽和奶奶就開始包粽子了。粽子是四角形的,綠色的粽葉,給粽子包上了美麗又漂亮的衣服。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品嘗了媽媽和奶奶的勞動成果,粽子里包著白白的米,紅彤彤的棗,看得我直流口水,于是,我張開大嘴咬了一口,啊!真好吃。多么希望每天都能吃到這又香又甜的粽子啊。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么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后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著我們。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農歷五月初五是傳統端午節。現在也很重視過這節,大魚,大肉,香菇,瓜菜,應有盡有;物質生活遠比以前豐富多了,然而,那傳統節日的味兒就是掉價了許多。
穿過時空隧道,我們來到六十年前。五月初四,母親推磨,奶奶坐在一旁下麥子,白白的面粉與麥麩如密集的雨水,隨著磨盤沙沙地灑落在簸箕籃里。上午磨粉,下午做粑。一面墊著洗清的被單的曬籃(曬谷用的)擱置在桌子上,母親和奶奶都是面帶微笑揉捏面粉團粑,捏好一個很認真地擺放在曬籃里,一行行,每只間隔也均勻。差不多有一曬籃粑擺放著,等待著發酵(也叫醒粑)。這天我再怎么調皮搗蛋,大人也是和聲悅色笑呵呵的,決不會大聲訓斥。傍晚開始蒸粑。蒸出來的小麥粑,比現在的饅頭還要松軟香甜。我們都笑呵呵地先嘗為快,晚飯也就免了。至于粽子,可能是這天吃的東西也蠻多,我們很少包粽子。到是現在的端午節,粽子還是重點美食。
初五,天剛蒙蒙亮,父親放小掛鞭炮,開始插掛菖蒲艾。菖蒲有很重的芳香氣味,菖蒲夾著一根艾,所有門框,連豬欄、牛欄、雞舍,掛插對稱的兩根艾,有的像八字,有的像x交叉著。掛菖蒲艾據說是防害蟲,那種氣味蛇都怕聞。電影《白蛇傳》里的白娘子修煉了千年,在端午節這天,她都受不了,特別是喝了點雄黃酒,還真現出了原形;那青蛇,修煉了八百年,更是受不了菖蒲艾的氣味,只得躲進深山洞里。這都是神話傳說,但菖蒲艾是有點驅趕蚊蟲的作用吧。
端午節的重點在早餐,也是小孩的最愛——吃咸蛋。那時的雞蛋確實是最好的東西,咸雞蛋就更好吃了。奶奶一早就將許多大蒜頭與雞蛋一起煮,上面還放一塊粑笮熱小麥粑。雞蛋有四十只左右吧(這個印象最深,每年都有那么多),非要打水的柄桶盛。五口之家,互相推讓著吃,自然是我吃得最多,我要吃五六個雞蛋,下午還要吃。那時,每家都有一個鹽水大壇,里面總有幾十只雞蛋浸在鹽水里。農家人人都養大群土雞,差不多每天都有四五只母雞下蛋。老百姓再窮,雞蛋還是有的,雞蛋也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平時,買點糖呀鹽什么的,就是靠雞蛋換錢。五月節,吃雞蛋最補身體,誰家這天能不奢侈一下?我當然是先吃雞蛋后吃粽子,煮熟的大蒜頭,也是要吃的。這是祖宗留下的規矩,說是初夏水汽重,吃大蒜可以預防水濕病,可以殺細菌。這煮熟透了的大蒜,味道也不錯,綿綿的也有股香味,大家都喜歡吃。
看,三五歲的小弟弟小妹妹,脖子上還掛著裝有紅殼鴨蛋的線織網袋子。繡花用的花線編織的,里面裝一個或兩個鴨蛋,莧菜染紅的,好看極了。這天小孩脖子上還要掛香囊,三角形的小香囊,里面的香藥,是在中藥店里買的,說是除濕辟邪,反正好香,小孩都喜歡掛。
中午,小孩統統要洗艾水澡,這個程序差不多所有的大人都很重視。你想呀,大半年的沒洗過澡,小孩身上的污垢差不多有幾毫米厚吧。熱熱的艾水一搓擦,污垢紛紛滾落下來。小孩的皮膚舒展了,病菌也沒了,能不健康?穿上新衣裳,眉心點上雄黃,嗨,可愛的寶貝們,一個個鮮亮如花!全家也更是平添了不少喜慶!中午有些人還保留傳統習俗,喝點雄黃酒,說是喝過雄黃酒能百毒不侵;另外還要在屋內灑點雄黃酒,說是驅趕害蟲,有的人嘴里還念念有詞呢!之后,大人忙著收菖蒲艾,帶上鞭炮,將菖蒲艾拋到村外的池塘里——這叫送瘟神,祈求風調雨順,全家平安。
這天的活動也很多,三里外的徐港碼頭有贛劇看,戲臺下有貨郎擔,有油條攤,有穿著紅紅綠綠花衣裳的漂亮姑娘們;也有看龍舟賽的。野外,到處是綠油油的禾苗,路上,有川流不息的人群。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大人小孩都非常開心。
現在過節,也很重視,好吃的多得去,就是沒了傳統的節日味兒。大人圍坐在桌子旁玩麻將牌,小孩呢?城市的,到游樂園玩;農村的,只有在家看看電視,或到村里的小百貨店,買垃圾食品。有些乏味吧,唉。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6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等待已久的端午節。同學們你們愛過端午節嗎?端午節是不是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啊,那是一定啦的,我愛端午節送給你們,希望你們喜歡。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又稱重五節,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快樂的節日。
在端午這天,一大早就聽見奶奶在干著什么,我趕忙起床,穿好了衣服就跑了出去,走上前一看,哇!奶奶煮香噴噴的粽子正要出鍋。奶奶看見我笑瞇瞇的對我說:“聞到香味了?別著急,我馬上把粽子給你盛到盤里。”
我剝開綠油油的竹葉,哇!一粒粒糯米就像一個個胖乎乎的小娃娃,向我眨著水汪汪的眼睛,好像在說:“饞了吧?別猶豫了,快嘗嘗我們的味道怎么樣吧?”我看著這只粽子,似珍珠,如瑪瑙,色澤鮮艷,晶瑩剔透。透過翡翠般的糯米看到了紅棗泛起的紅暈,一陣陣清香侵入心肺,我一口咬下去,啊!香香的、粘粘的糯米包含著淡淡的棗香。我仔細的品嘗還有竹葉那種特殊的香味,那種味道真是讓我回味無窮啊!接著,下午,我們參加了小區的活動,是名字叫“包粽子”的活動,材料是小區買的,你只管做完帶回家吃就好了,雖然我們不知道粽子好不好吃,不過小區有這份心就好了。
我剛上完藍天回來,才12:30分呢!我和奶奶就在家里分配好了等一會的任務,因為我包粽子不好看,所以我負責拿著繩子給奶奶綁,奶奶綁完的粽子就交給我放在袋子里。我和奶奶在家等啊等啊(我的媽媽陪我妹妹去學琴了),終于等到了3:50分,我的媽媽和妹妹就來了。不過,不只有媽媽和妹妹,還有一位不速之客,那就是冼慧。我們和冼慧去逛了一伙之后,就去了會所,走著走著,(因為我家的花園有一個芒果樹,他掉下來的芒果,被我撿到了,真太好了,這里的芒果很甜的。
活動開始了,奶奶在我前面搶了一些粽葉和綁粽子的繩子,我們開始做了,奶奶做了一個又一,我的眼睛都看得忙極了,過了一會,帶子里的粽子變得滿滿的,不好,我們沒有粽子的繩子了,我連忙從地上撿了一些繩子給奶奶,我們這邊的餡料已經沒了,我們又走去那邊,包啊包,不到20分鐘,全場的葉子都給搶光了。管理處的其中一位姐姐說:“大家別吵,我們這里分兩個組,一個大人組,一個小孩組,大人組和小孩組的禮物是一樣的,我們先展開大人組的活動,各位阿姨數一數你們報了幾個粽子,我的奶奶連忙開始數,1234567……大家都激動地數了起來,生怕自己數少了一個
我奶奶一個人包了23個粽子,我奶奶好棒啊,還有比我奶奶多的人,他是我的鄰居,他們一共包了50個,不過他們是3個人一起包的總個數。接著是兒童比賽,不過小孩子只比美觀,我很有信心,因為我奶奶已經得到了一個獎品了,我在奶奶袋子里拿了一個粽子,交給那位姐姐,那位姐姐問我是不是我親手做的,我只好撒謊是我親手做的。(沒辦法,不過我現在想起來,我覺得好愧疚)評出來了,我的粽子和鄰居的粽子被選上了,我們兩都得到了獎品,我們還合了照呢!不過,唯一不足的是,粽子蒸熟了,竟然沒味道,我一開始以為是我的舌頭有問題,后來我才發現,這個粽子是沒味道了,還有媽媽的蒸粽子的技術太爛了,有的焦了,有的又沒煮熟,真是太可悲了,可憐的粽子,我為你默哀三分鐘……
中海華庭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思鄉之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奶奶家的粽子,看著精彩的這都比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7
暮春已過,盛夏未至,六月是一年中最溫暖的季節,而六月最古風的日子莫過于每年的端午,《荊楚歲時記》曰:“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古人有在端午浴蘭的雅致,今人有端午賽龍舟的習俗,但我們如今還記得的恐怕只有不盡東流的汨羅江水和萬古悲風的屈原了。古人留下的東西,經過數千年的變遷,到了我們手里,或許早已面目全非,但每逢佳節或紀念之日,幾千年民族的情感還是依然涌上心頭不曾變遷的。節日對于我們來說,亦是難得的休憩時光,也只有每年的節假日里,我們才能從庸庸碌碌的生活里把自己抽出來,讓時光閑置下來,所以如今的節日除了紀念之外被賦予了新的意義,這意義就在于它把我們對古人的情感和現世的生活連接了起來,這種感覺是非常奇妙的。
如今也有幸和老師同學們在端午的第一縷陽光里懷古嘆今,出奇的安靜的校園,大學三年極少見的六點鐘的師大,如今也才有幸得以靜心欣賞它的晨景。越是安靜的時候,我們就越看到真切的自己,三年前來到師大的時候,還是一個初秋的早晨,跋涉千里從國境之南來到這陌生又逐漸熟悉的地方的時候,對著校園除了疲倦沒有一些新鮮感,大概見識過許多的大學也早已司空見慣,放下行李便兩眼一黑癱軟在了宿舍的床板上,后來除了軍訓也極少在大學里早起過,相比每天被夢想叫醒的人,在起點上我就比別人落后了很遠,可惜時至今日看到六點鐘的師大也才幡然醒悟何謂“被窩是青春的墳墓”的真理。時光荏苒,三個春夏秋冬悄然流逝,我雖然不愛感慨時光,甚至一度感覺感慨時光這種老梗只是一些失意之人用濫的陳詞濫調。但現在的情況卻是,它就像一個小偷,把我經過的生命變成了一把刀,押在了我的脖子上問我服不服,我卻已經喪失了選擇的余地。 端午的早晨涼風習習,靜湖邊的垂柳招展著它的枝椏,同學們帶著朦朧的睡意和惺忪的睡眼三五成群陸續到了靜湖邊的涼亭。這個季節也是萬物復蘇之后的興盛之際,柳樹飄起了飛絮,靜湖的春天被柳絮染成了半冬,地上一片雪白,柳樹上的蟲子也開始活動起來,它們下了樹,在涼亭里慢悠悠的蠕動著,有些還調皮地趴到了女生的衣服上,偶爾迎來膽小女生的一陣陣尖叫,我們的端午懷古就在這尖叫聲中開始了。哲學系的學生們總是有太多的悲天憫人的情懷,女生們大多傾向于柔情的詩句,在詩人的思念之情亦或是閨怨之中暢談自己對愛情的感悟,而作為我們班極少數的男生,我選擇了關于人的快樂和幸福的詩句,結合社會現實表達了現實的人何以得到快樂的想法,慶幸的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同。由此我也想起自己常常思考一個問題,古人留下的詩句,時過境遷,千百年之后的我們為何還依然能從他們的一觴一詠之中獲得情感的認同,如今我得到了答案,或許是因為他們的詩句里大多表達了關于人內心深處最真摯的情感,而時過境遷遷走的只是時間和客觀世界,人作為人內含著自身的理性,對于世界,對于人本身,
我們和古人還是可以得到情感的認同的,也是因為這樣,我們的端午懷古活動才得以在老師的組織之下獲得了極好的效果,以至于從6點到9點持續了三個小時到最后大家還意猶未盡。伴隨著這次活動的圓滿結束,端午假期也就離去了,大學四年里能和老師同學們與古人在詩句里進行對話,是大學之中的一次幸事,也是人生里的一件幸事,明年的端午,面臨著離別,不知我們還有沒有這樣的深情聚在一起談談人生談談自己,同時也感謝老師給予我們這個機會。
這次端午懷古嘆出了大家的文藝之情,嘆出了大家的心聲,在這樣浮躁喧鬧的社會環境下,校園之中能得到這樣一份寧靜實非易事,不知幾時我們才能再次安靜下來,用對生活的審美的體驗去感悟生活,感悟自己走過的生命,不知何時,我們能停下腳步問問自己,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沿著自己喜歡的腳步去追尋自己的人生,這才是幸福。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 篇8
農歷五月初五是傳統端午節。現在也很重視過這節,大魚,大肉,香菇,瓜菜,應有盡有;物質生活遠比以前豐富多了,然而,那傳統節日的味兒就是掉價了許多。
穿過時空隧道,我們來到六十年前。五月初四,母親推磨,奶奶坐在一旁下麥子,白白的面粉與麥麩如密集的雨水,隨著磨盤沙沙地灑落在簸箕籃里。上午磨粉,下午做粑。一面墊著洗清的被單的曬籃(曬谷用的)擱置在桌子上,母親和奶奶都是面帶微笑揉捏面粉團粑,捏好一個很認真地擺放在曬籃里,一行行,每只間隔也均勻。差不多有一曬籃粑擺放著,等待著發酵(也叫醒粑)。這天我再怎么調皮搗蛋,大人也是和聲悅色笑呵呵的,決不會大聲訓斥。傍晚開始蒸粑。蒸出來的小麥粑,比現在的饅頭還要松軟香甜。我們都笑呵呵地先嘗為快,晚飯也就免了。至于粽子,可能是這天吃的東西也蠻多,我們很少包粽子。到是現在的端午節,粽子還是重點美食。
初五,天剛蒙蒙亮,父親放小掛鞭炮,開始插掛菖蒲艾。菖蒲有很重的芳香氣味,菖蒲夾著一根艾,所有門框,連豬欄、牛欄、雞舍,掛插對稱的兩根艾,有的像八字,有的像x交叉著。掛菖蒲艾據說是防害蟲,那種氣味蛇都怕聞。電影《白蛇傳》里的白娘子修煉了千年,在端午節這天,她都受不了,特別是喝了點雄黃酒,還真現出了原形;那青蛇,修煉了八百年,更是受不了菖蒲艾的氣味,只得躲進深山洞里。這都是神話傳說,但菖蒲艾是有點驅趕蚊蟲的作用吧。
端午節的重點在早餐,也是小孩的最愛——吃咸蛋。那時的雞蛋確實是最好的東西,咸雞蛋就更好吃了。奶奶一早就將許多大蒜頭與雞蛋一起煮,上面還放一塊粑笮熱小麥粑。雞蛋有四十只左右吧(這個印象最深,每年都有那么多),非要打水的柄桶盛。五口之家,互相推讓著吃,自然是我吃得最多,我要吃五六個雞蛋,下午還要吃。那時,每家都有一個鹽水大壇,里面總有幾十只雞蛋浸在鹽水里。農家人人都養大群土雞,差不多每天都有四五只母雞下蛋。老百姓再窮,雞蛋還是有的,雞蛋也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平時,買點糖呀鹽什么的,就是靠雞蛋換錢。五月節,吃雞蛋最補身體,誰家這天能不奢侈一下?我當然是先吃雞蛋后吃粽子,煮熟的大蒜頭,也是要吃的。這是祖宗留下的規矩,說是初夏水汽重,吃大蒜可以預防水濕病,可以殺細菌。這煮熟透了的大蒜,味道也不錯,綿綿的也有股香味,大家都喜歡吃。
看,三五歲的小弟弟小妹妹,脖子上還掛著裝有紅殼鴨蛋的線織袋子。繡花用的花線編織的,里面裝一個或兩個鴨蛋,莧菜染紅的,好看極了。這天小孩脖子上還要掛香囊,三角形的小香囊,里面的香藥,是在中藥店里買的,說是除濕辟邪,反正好香,小孩都喜歡掛。
中午,小孩統統要洗艾水澡,這個程序差不多所有的大人都很重視。你想呀,大半年的沒洗過澡,小孩身上的污垢差不多有幾毫米厚吧。熱熱的艾水一搓擦,污垢紛紛滾落下來。小孩的皮膚舒展了,病菌也沒了,能不健康?穿上新衣裳,眉心點上雄黃,嗨,可愛的寶貝們,一個個鮮亮如花!全家也更是平添了不少喜慶!中午有些人還保留傳統習俗,喝點雄黃酒,說是喝過雄黃酒能百毒不侵;另外還要在屋內灑點雄黃酒,說是驅趕害蟲,有的人嘴里還念念有詞呢!之后,大人忙著收菖蒲艾,帶上鞭炮,將菖蒲艾拋到村外的池塘里——這叫送瘟神,祈求風調雨順,全家平安。
這天的活動也很多,三里外的徐港碼頭有贛劇看,戲臺下有貨郎擔,有油條攤,有穿著紅紅綠綠花衣裳的漂亮姑娘們;也有看龍舟賽的。野外,到處是綠油油的禾苗,路上,有川流不息的人群。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大人小孩都非常開心。
現在過節,也很重視,好吃的多得去,就是沒了傳統的節日味兒。大人圍坐在桌子旁玩麻將牌,小孩呢?城市的,到游樂園玩;農村的,只有在家看看電視,或到村里的小百貨店,買垃圾食品。有些乏味吧,唉。
【端午節的作文1200字】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作文:端午節07-05
端午節節日作文_端午節作文03-05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_端午節作文03-05
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作文03-24
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06-14
端午節作文:過端午節06-09
端午節的期待-端午節作文09-21
端午節的作文:端午節的回憶05-01
端午節作文:端午節與粽子04-22
過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