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時間:2021-10-03 19:38:46 1500字 我要投稿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六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六篇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1

  唐朝清明節 在唐朝,上墳掃墓、改火、治蠶室、斗雞、打馬球、蹴鞠、拔河、蕩秋千、宴飲、踏青、插柳等,都已成了清明的習俗活動。

  踏青

  踏青活動在唐朝尤為盛行,清明踏青之盛況, 唐朝詩人杜甫就曾記載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千百年來,踏青漸成一種儀式,“逢春不游樂,但恐是癡人。”白居易的《春游》詩正是這種心境的寫照。

  拔河

  唐朝以前,拔河從軍營傳到民間,到唐朝又從民間進入宮廷,致使這一運動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極為提倡,并在朝野、民間盛行。《封氏聞見記》中記載:

  拔河,古謂之牽鉤,襄、漢風俗以正月望日為之。相傳楚將伐吳,以為教戰。

  《封氏聞見記》還記載,唐朝拔河采用的是木麻制繩,繩長約為40丈到50丈。典籍里還詳細描述了唐朝拔河運動的盛況。唐中宗與唐玄宗時期,朝廷對拔河運動十分推崇,該運動因此在皇宮內外非常盛行。

  710年清明,唐中宗李顯移駕梨園球場,在這里舉行宮女、大臣的拔河比賽。韋皇后以及愛女安樂公主也前來觀看。

  唐中宗下令文武三品以上分朋拔河,以預祝今年豐收。據載,韋皇后當場指定:中書門下省蕭至忠、韋巨源、唐休璟三位大臣和五位將軍為西隊,尚書省七位大臣以及兩位駙馬為東隊。中書令蕭至忠眼見西隊多是六七十歲的老頭,還少一人,急忙奏請重新分定。

  安樂公主護夫心切,因為夫婿駙馬武延秀在參賽東隊,便搶先表態,死活不肯變動。皇上見愛女堅持,也就沒有更改,蕭至忠只好遵旨比賽。

  一聲鼓響,參賽雙方齊力拉繩。僵持不一會,西隊輸慘,可憐六七十歲的唐休璟、韋巨源二人,隨著繩子仆倒在地,久久爬不起來。唐中宗、韋后、公主以及宮女們無不大笑起來。

  唐玄宗李隆基也喜歡拔河比賽。唐人封演《封氏聞見記》載,在長安京城,唐玄宗舉辦了一次千人拔河賽事。千人聚集,“喧呼動地,蕃客士庶觀者,莫不震駭”。

  當時李隆基賦詩《觀拔河俗戲》描摹了這次千人拔河的盛況:

  壯徒恒賈勇,拔拒抵長河。

  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

  噪齊山岌嶪,氣作水騰波。

  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

  進士河東薛勝在《拔河賦》中言:

  皇帝大夸胡人,以八方平泰,百戲繁會,令壯士千人分為兩隊,名曰拔河于內,實耀武于外。

  斗雞

  除了拔河,唐朝的寒食節更盛行斗雞游戲。我國斗雞習俗可謂是歷史悠久,在《戰國策》 《史記》 《漢書》等史籍中提到的斗雞典故甚多。

  之后又有《鄴都故事》記載:“魏明帝太和中筑斗雞臺。”曹植觀斗雞后作了樂府雜曲辭《斗雞篇》。到了唐朝,寒食節斗雞已成為皇宮中不能缺少的娛樂項目之一。

  斗雞是一種觀賞兩只或數只雞相斗的游戲項目。斗雞由清明那天開始,一直斗到夏至為止。斗雞游戲起源于隋代,到了唐朝更加盛行。

  據隋代杜臺卿著《玉燭寶典》記載:

  寒食節城市尤多斗雞斗卵之戲。

  人們不惜重資購買健斗之雞,調習既嫻,至期登場。斗雞時,人們把五色幔蓋在籠上,背場開籠,有敢臨陣爭斗的雞,任它們飲啄自如。如果多至三四百只雞且不懼怕的雞,這只雞就穩操勝券了。

  斗勝的雞用彩線結成小球,分別纏在頸部和膀部,入籠迎歸。雞的主人所獲得的珠翠羅綺不下于百兩黃金。由此可見,當時斗雞場面是何其壯觀。

  斗雞之戲在歷史上可以說是經久不衰。據劉肅所撰的《大唐新語》記載:太守戡內難作為御史大夫,有《詠雞》詩,可謂是一幅繪影繪聲的斗雞圖。

  寒食東郊道,陽溝競草籠。

  花冠偏照日,芥羽正生風,

  顧敵知心勇,先鳴覺氣雄。

  長翹頻掃陣,利距屢通中。

  飛毛遍綠野,灑血漬芳叢。

  雖云百戰勝,會自不論功。

  另據唐朝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記載:威遠有個叫臧平的人,愛好斗雞。他有一只高于普通雞數寸的無敵公雞。威遠監軍強行買了下來,讓它參加寒食節斗雞。此雞威猛異常,無雞可敵。唐穆宗龍顏大悅,賜給威遠監軍百匹帛。

  關于寒食清明節斗雞,斗最有趣味的是唐玄宗與賈昌的故事。據說,賈昌的父親賈忠是皇帝近身侍衛,力大無比,可以拽起一頭公牛摔它個肚朝天。后來在誅滅韋氏家族的變亂中,賈忠立下了大功,深受皇帝的寵信。

  賈昌在子承父業習武的同時,7歲就學會了各種鳥語。唐玄宗愛好廣泛,除了詩歌音樂,舞蹈美色,還有斗雞。居然搜羅了上千只公雞,選派了500名御林軍專門馴雞。

  每年清明舉行斗雞賽事。如此一來,竟成時尚。

  賈昌憑借精通鳥語的天賦,馴養斗雞,很有章法,恰好被唐玄宗發現,就把他召進宮里,當了500名馴雞御林軍的總頭領兼總教練,授予“神雞童”的稱號。

  據《東城老父傳》中記載:每當到了斗雞的的日子,唐玄宗都會讓宮廷樂隊集體出動,后宮的佳麗也紛紛出場。賈昌則頭戴雕翠金華冠,身穿錦繡襦褲,手執鐸拂,引導群雞氣宇軒昂地走到場地中間。在賈昌的指揮下,群雞進退有度,顧盼神飛,勇往直前,不啄得對手雞血長流不罷休。

  戰斗結束后,賈昌命令群雞按勝負關系列隊,接受玄宗檢閱,然后再整齊劃一地回到雞坊之中。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2

  杜牧說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它是我國傳統的佳節,它的來臨象征著春季的過渡時期,每逢這個佳節,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說去給親人或英烈掃墓,探望親人或英烈;盡情地去踏青,享受在春天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們還要吃上一口熱騰騰的清明粿……

  這個清明真的讓我難忘,它幫助我回憶了那些早已失去的美好,讓我一遍又一遍記住曾經的遺憾,不斷成長;它讓我不斷釋放出過去的煩惱,在幽靜芳香的環境里生活,仿佛找到了童年的美好……

  那一天的早晨,我和父母一起乘坐公交車到馬尾區的一個墓園,去探望早已過世的姥爺。來到這墓園,給了我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好像姥爺從我身邊經過,用溫和的話語不斷呼喚著我,每當我回頭看的時候,早已銷聲匿跡成灰飛煙滅了。我們慢慢走到姥爺的墓碑前,靜靜地站在那里沉默,此刻我在想:時間真的很快,姥爺一轉眼走了四年了。姥爺,在天堂的您能否用心知曉,這四年我們家人是怎么度過的!每天我們都很思念你,就像緊緊抱住珍貴的寶藏一樣;每天我們都很擔心你,就像心靈里發出共鳴的亮光。

  看著您的照片,我還能回憶起您以前可愛的模樣,回憶起您以前對我語重心長的一字一句,回憶起我們曾經的點點滴滴,仿佛在內心深處還能感受到溫暖……此刻的我也在想:姥爺,您如果當初身體倍兒棒的話,也許現在您就在我們身邊了,也不會讓我們傷心了。四年前,奪走您寶貴生命的惡魔,不是其他的,就是您身上的悲觀和膽怯。

  這些年,我也漸漸明白了,做人一定要知足常樂,只要每天你的臉上都掛著笑容,什么事情都能挺過去。不能怪您,這能說是命運壓迫著您,從嘴里道出對人生的感慨,從臉上顯出面對困難的膽怯,從行動上體現出放棄。

  之后,我和父母都為姥爺鞠躬,為他掃墓。這第一下的鞠躬,是我們家人對您過去的尊敬和佩服,可以說沒有您,我們就不能生活得更好。這第二下的鞠躬,是我們家人對您的思念和祭奠,可以說您是世界上最可愛,最親切的人,讓我們過去的點滴都充滿色彩和樂趣。這第三下的鞠躬,是我們家人將您深深記在心里,化為明天的動力激發我們積極奮進。瞧,這一場面,雖然表面上比較令人傷感,流淚成河,但往往是很溫馨的。

  姥爺的墓碑樹立在大自然的世界里,不斷吸收精華,不斷釋放出能量,就好像他來到了一個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任憑風吹雨打,仍然屹立不倒地扎根在土里,給我們明天生活的希望。

  那一刻,我流下了淚水,不知道是辛酸的還是甘甜的。聽,那一陣陣悲痛的哭聲就像一個無助的人,送走了我的威嚴,仿佛那富有氣派粗壯的男音,慢慢變成了那樣矯情嬌弱的女音。哭得那是驚天地泣鬼神,哭得那是從未有過的心碎……

  那眼眶早已紅透了大地萬物,我的腦海里不斷在放映著和姥爺一起生活的電影,每一個情節都讓我感動和溫暖,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行都讓我親切和銘記。放映著犯錯誤時,姥爺對我的責怪;也放映著哭泣時,姥爺對我的安慰和鼓勵……但都是曾經了,美好的花樣年華已經逝去,回過頭來也難再找到這些美好,只能在夢里和心靈中不斷感受。

  我仍然還記得姥爺對我的一句話:“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有出息。”隨著一股暖流進入我的心田,讓我瞬間爆發出動力,迎接美好的明天。

  回到家,我的父母匆匆忙忙地蒸了一盤清明粿給我吃。當我咬下去的每一刻,眼前總是浮現出姥爺的面孔和背影,那聲音還是那樣的溫和,對我的關心還是那樣的溫暖。吃完了一個清明粿,仿佛回味了一遍與姥爺一起最溫馨的生活片段,不一會兒,只見那盤子上一灘淚水,形成了一面心靈的鏡子,仿佛又從這面“鏡子”里看到了姥爺的樣子。

  我的心靈一次次被觸動,仿佛以前對姥爺的錯誤都一貧洗凈,帶著這份寄托環繞著我。

  我的心似乎在對他說:“姥爺,我們家人都挺好的,現在的生活也很不錯。在天堂的您不用擔心我們,倒是我們有時候擔心你過得好不好。姥爺,以前是我不對,做了一些惹您生氣的事情,現在我已經成熟了,知道了人生的很多道理。我一定會努力學習,取得我理想的成就,來照顧好家人們。感謝您這些年對我的養育之恩,下輩子我會報答您的!”

  今年的清明節真的令我難忘,讓我想通了很多很多的悲歡離合,讓我感受了很多很多的兒女情長。清明節跟拗九節,中秋節,甚至是春節一樣,是我們成熟最突出的時段。

  往往什么事情在這一時段都能煥然一新。為什么清明節我們要掃墓,因為我們要孝敬對待我們有恩的親人,讓曾經含辛茹苦,付出汗水的他們也享受大自然的溫存。為什么清明節我們要踏青,因為我們要忘淡曾經過去的煩惱和不快,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找回屬于自己的歡樂。

  清明節,讓我難忘。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3

  很久你已經不曾入我夢里了,昨夜,我又夢見了你,夢見我還在是個孩子,你歡天喜地地給我包包子吃,我吃完,轉身去尋你就再也尋不到了,猛然醒來,看見窗外點點的繁星,整個天空都像是你灼灼的目光在凝視我。

  轉眼你離開我們已經有五年了,五年中我對你的思念由濃到淡,由淡到慢慢忘卻。期間的辛苦只有我自己知曉。

  那年的正月初二我回去看你,你躺在床上,骨瘦如柴,猶如風中的油燈,隨時可能熄滅,我卻固執的喂你水餃吃,喂你牛奶喝,給你打點滴補充能量,并決絕的以為你還是很會像以往一樣慢慢就好起來了。正月初八我要上班了,到你的床頭和你道別,我無語,你卻安慰我說回去吧,我沒事,會好的,但說著說著就有淚滴落在你的被褥上,沒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多年后當我再次想起你的眼淚和臨別的不舍,禁不住潸然淚下。其實你心里很清楚自己撐不了多久了,只是你不想讓我帶著牽掛上路,所以你選擇了帶著遺憾離去。

  正月十八,早上起來心口沒有由來的痛,下午父親打來電話說你剛剛落氣了,突然我就明白心口痛是因為你的離去,急急的趕回家中,望著躺在大紅棺木中的你,慈祥、安寧,就像剛剛睡著,讓人不忍打擾,只是你再也不能起來叫著我的乳名,再也不會給我做我喜歡的臘肉燉粉條,再也不會在夕陽的余輝中等著我的歸去,再也不會為我的愛女烘干打濕的衣褲…輕撫著你冰冷的面頰,為你整理好凌亂的白發,一如每次回家我都會給你做的常規課,仿佛你不曾離去。

  之后是悲傷,守靈,是追悼,是送葬,你的葬禮龐大而又氣派,在方圓十里首屈一指,只是你靜靜的躺在棺木中,默默接受者每個前來吊唁的人的膜拜,再也感受不到那份熱烈與尊重,再也不會和我們親卻的打招呼,再也不會為兒孫們的相聚忙前忙后,當你的棺木重重合上,由專業的人閉棺,然后由八大金剛抬到事先選好的墓地,當你大紅的棺木緩緩落入大地,當你的棺木被厚厚的塵土覆蓋的哪一剎那,我才明白你是真的離我而去了,一去不回,背后再也沒有了你殷殷的目光,再也沒有了那個被我叫著奶奶的人。于是我遠離了熱鬧的送葬的隊伍,任憑淚水奪眶而出。

  參加完你的葬禮回到宜昌,獨自坐在電腦前,很想為你寫點什么,只是手指在鍵盤上起起落落,心中卻被淚水淹沒,寫不出半個文字,聽著一曲《離別》,歌曲如排山倒海將我掩埋,在隨后的無聲的夜里,我淚流滿面,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回想起和你相處的點點滴滴,回想起夏夜的星空下你的蒲扇為我送涼驅蚊,回想起你85歲到宜昌一口氣爬上8樓沒有絲毫的喘息,回想起你這一生,回想起自己一直為了所謂的理想泊在他鄉,為了所謂名利掙扎生存,卻不曾想過多在你健在時抽空回去多陪陪你。黑暗中我任憑淚水縱橫,卻不曾抬手一擷。

  因了曾祖父的開明,加之家道殷實,你有過一段頗為快樂的童年時光,你7歲被送去讀私塾,學堂里就你們姐妹三是女孩子,兒時在夏夜的星空下,你時常給我講述那段光輝歲月,你一襲旗袍,一匹白馬闖學堂,令很多紈绔子弟都刮目相看,曾祖父特別反對女孩裹腳,所以只要曾祖父一到家,就幫你把腳上纏著的里三層外三層的白布給謝了,當然背后傳來的是曾祖母的一片責罵聲,所以你雖是舊時女子,但有一雙不大不小的腳,就是這雙不大不小的腳領著一群孩子,在那個兵慌馬亂的年代東躲西藏,躲了日本鬼子又躲國民軍,就是這雙不大不小的腳忙了田間地頭又忙鍋碗瓢盆,硬是把一家老小的生活打理得豐衣足食,就是這雙不大不小的腳讓你邁過舊社會步入新社會。享受你們那代人不曾享受過的幸福時光。你像一個小女人一樣洗衣做飯、喂豬把狗,轉頭又像一個莊稼漢一樣插秧割谷、耕田犁地,你永不停歇,你永不疲倦,仿佛永遠有用不完的力,使不完的勁。

  16歲的你已經出落得娉娉婷婷,高挑的個子,白皙的皮膚,江南女子的典雅俊美在你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招了做裁縫的爺爺為上門女婿,爺爺個子矮小,家中兄弟眾多,但有著極好的心腸和一身好手藝,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爺爺用一雙巧手給東家縫給西家補,養活了7個兒女,沒讓你受一點委屈,如果單純從身高的角度你們是極不般配的一對,女人高大男人矮小,上大學時讀到一篇文章叫《高個子女人和她的矮個子丈夫》,我仿佛覺得那就是專門寫給你看的,我拿回家去給你看,那時爺爺已經離世多年了,你拿了老花鏡一字一句的讀著,讀后是長久的沉默,仿佛又回到了你和爺爺相濡以沫的那些年輕的歲月。

  你一生共生育了12個兒女,由于疾病和戰亂的原因,最后只有兩男5女養大成人,其他5個大多長到2、3歲便夭折了,很多次你獨自掩埋了兒女的尸骨,等著在外做工的爺爺回家告訴他孩子沒了,那份凄涼與無奈是生長在新時代的我們無法讀懂。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用他的詩句,表達出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每年的清明節,春回大地,草木長出嫩芽,滿目蔥翠,一派生機,人們便趁著這美好的春光,上山掃墓,拜祭祖先。印象中,幾乎每年的清明節都會下著蒙蒙的小雨,三五成群,爭先落后地從天上飄下來,落在手上、身上、臉上,清涼清涼的,散發著春的氣息。 依稀記得小時候,是很喜歡過清明的。因為過清明節,就意味著有好多好東西吃了。那天早上,一家人會早早地起床,大人就在廚房忙活開了,因為在外出掃墓之前,是要先在家里拜祭祖先的。滿桌子的菜,有魚有肉,還有很多粿類。其中不可不提的就是樸籽粿了。據說,粕籽粿是為記念先人在鬧饑荒之時用粕籽充饑,對粕籽感恩之情。香噴噴的樸籽粿,呈現出嫩嫩的綠色,那是用艾草的嫩葉和米舂粉,發酵配糖,裝入桃形陶制粿印或小碗蒸熟后吃的粿品。每咬一口,就能感覺到春天蓬勃向上的氣息。每一次吃粕籽粿,我的心里總是會有一種滿滿的充實感。那是大米的清香夾著樸籽的甘甜,還有獲得成果的喜悅。

  清明的前幾天,總是我到樸籽樹那里把嫩嫩的樸籽葉摘下來,滿滿的一籃子,細心地洗凈、晾干、切碎。然后不遠萬里提著它和白花花的糯米到隔壁村磨漿。那個時候,老是覺得路那么長,東西又那么重,仿佛走不到盡頭似的。由于磨漿的石磨不是每家都有的。所以那幾天,石磨前每天一大早就排起長龍,大家都早早地起床在那里等著了。去的時候是樸籽葉和糯米,回來的時候就變成了濃濃的綠色的漿水。回來的時候,還要用白糖和發酵粉調和,一勺一勺盛在陶粿盞里下鍋蒸。對于所乘的漿水的量的多少,也是很有講究的,少了,就不好看了。多了,等它們蒸完發酵,就全部都溢出來了。每次家里蒸樸籽粿時,我喜歡伸長脖子望著灶臺,總覺得等待粿蒸熟是一件漫長的事情,迫不及待想看看自己的成果。媽媽說,做得最好的時候就是在上面的粿都剛好裂開了,那是咧開嘴笑了。看到它們的時候,我也咧開嘴笑了。

  吃過豐盛的早飯,就要去掃墓了。天空中總會飄著無數的雨精靈,平時總是撐著傘的我們,這時候卻把傘給收了起來。難得可以與大自然來一次親密接觸,這時候就別帶著傘煞風景了。踩著自行車一家人從家里來到山下,一路上有說有笑,真是神清氣爽。

  到了山下,不用說,接下來的事情便是掃墓了。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走,別有一番情趣,山上有很多花都開了,大大小小,姹紫嫣紅的。我想,這就是為什么人們會選擇在掃墓的時候踏春吧!

  走了一段時間,終于來到了爺爺的墓碑,開始準備祭拜了。其實,我們將掃墓稱為“掛紙”。到了墳地,把墳上的雜草除盡, 墳堆上土少的地方再用土填起,只見爸爸鄭重其事地從袋子里拿出香燭,然后把水果三牲餅食排列好,把小酒杯添 滿,再上香致意,接著用五彩紙條遍插墳頭。白桃粿也是其中的祭品之一。聽爸爸說那是為了表達對先人的哀思,所以把桃粿做成白,然后點紅點。

  小時候常常幫著媽媽做桃粿,把糯米飯、切成丁的濕香菇、蝦米、豬肉、炒香去外衣的花生仁、切碎的生蒜,一起下油鍋爆香,調入味精,胡椒粉、魚露,即成白桃粿餡。粳米粉沖開水做成白桃粿皮,把白桃粿皮搓成長條,捏一小塊,壓成圓薄皮,包上餡,然后用粿印印出,上蒸籠蒸熟即可,也可在吃前略微用油煎香。其實,一般我們吃到的都是紅桃粿。唯一的不同之處只是把粿皮做成紅色的,因為紅桃粿是辦喜事的時候要用到的,所以比較常見。

  另外必不可少的,就是糖蔥薄餅了。

  潮汕地區,清明有食薄餅的習俗,據說是從古代的寒食節習俗沿變而來的。潮汕薄餅分餅皮、餡料兩部分,食時用餅皮卷餡料成圓筒狀就食。餅皮是用面粉拌水攪成粘糊狀,在熱鑊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面皮,其薄如紙。餡分為咸、甜兩種。咸餡,是用豆芽、韭菜,配蛋絲、肉絲、香菇絲混合成餡;甜餡,是用“糖蔥”為餡,具有潮汕獨特風味。糖蔥,又稱蔥糖,是用白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而成的,雪白松脆,入口即散。

  祭拜的時候,要刷新墓碑字,除先人名字用綠色油刷外,其余的字都用紅色油涂寫。祭祀將畢時,就要壓紙鏹,分別壓于碑頂和墳身上。如果是去年清明節后才修的新墳,碑石頂端要壓下十二張宴幣,若為閏月則壓下十三張,作為給亡人陰間花費之用。墳身上也要壓上五至七層紙鏹。今年壓多寬,明年就多寬,不能擴大和縮小,據說這是死者還“地租”的范圍。如果是去年新修的墳今年掃墓就稱作為“新社”,要壓紅白紙鏹,以后每年壓的便用白紙條。

  另外,掃墓的同時,也要祭拜長期站在一旁守護墓地及祖先安靈的土地公(有一塊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勞,更有感恩圖報的意思。 掃墓完畢的時候,要把冥紙小心翼翼地在墳前燒完。然后,一家人就可以開開心心地去踏青了。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5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這個節日,主要是祭奠祖先,追念古人而設置的一個節日。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這些各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形成那各種不同的鮮明對比,讓這清明節更加充滿神秘的色彩。趁著清明節小長假,爸爸媽媽把我帶回了老家,讓我領略了一番老家的清明掃墓的活動,家鄉的清明節,讓我滿懷深情,難以忘懷。

  在回老家的路上,我的內心都是洋溢著激動飛揚的心情,心跳總是按耐不住,猶如跳出來的兔子一樣,難以控制它跳動的頻率。在走過了很久的一段時間后,我們終于來到了家鄉。那一天,下著蒙蒙細雨,真是應了〞清明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前人留下來的偉大詩句。看著滿天的烏云,我不盡感到了有一番別有的風味,仿佛覺得這毛毛細雨是為死去的烈士們而下的,這是對他們所貢獻的力量而作出的肯定。這雨感覺有點涼,盡情地揮灑到了我的身上,和我來了一次親密的接觸,再看看周圍的景物,這些景物好像活了起來一樣,竟然和人的心情變得沉重、嚴肅起來。

  當我們走到屋子里的時候,門口早已戰出來了全家的人,奶奶,爺爺,大伯,大舅,嬸嬸,阿姨,還有表哥,他們早已等待我們的歸來,一大早在這門口里等待著我們。這樣的場面,讓我感到十分欣慰。因為,這在平時,只有那歡慶的春節,我們才可以聚在一起,才可以在一起共度美好的天倫之樂,因此,我十分珍惜這一令人難忘的一刻。

  臨近中午的時候,爺爺奶奶都準備好了清明節的飯菜,這飯菜可不像春節的那么豐盛多彩,而是像平時一樣的清淡,只見飯桌上放著一點魚,還有一些果子,還有一窩香碰碰、熱滕滕的青菜豆腐湯。用餐的時候,爸爸給我說了,這是我們家鄉里清明節時候的風俗習慣,準備清明節的祭品,就必須有清明果,還有一些魚肉,最重要的是要青菜豆腐湯,會站在我們的一帶,流傳著在清明節里喝青菜豆腐湯便可以讓自己的一生一清二白。

  吃過午飯過后,稍作休息了一會,我們便向山里走去,來到清明節最重要的戲玉部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清明節拜祀儀式。爸爸認真地告訴我,我們家鄉的清明節,一定要到下午才能進行,上午是不可以到山里拜祭,一定要遵循我們當地的這一風俗習慣,因為這樣做,才能體現出我們對先輩的尊敬和愛戴。

  在去山里的路上,我們路過了綠葉蔥蔥的竹林,穿過了茂盛的樹林,一路上是那么的幽靜,還時不時傳來鳥兒的鳴叫聲,好像這鳥兒也感受到了清明節的到來,紛紛趕來和我們一起拜祭先人,以表示對先人的尊敬。我們經過了一段路程之后,終于來到了拜祭的地方,這是一處十分寬暢的位置,矗立在半山腰之中,奶奶告訴我,這是要先們在半山腰中能夠觀看山里的情況,守護著整個山頭,同時也是在保護著我們這些人。

  來到之后,我們便各自忙了起來,我們忙里忙外的,干起活來十分有勁,完全沒有半點勞累的意思。爸爸媽在墳墓清理環境,清理著一些大大小小的雜草,讓先人們有一個好的環境,更加舒服的享受地下的生活,你讓他們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尊敬與愛戴。爺爺奶奶就十分認真地擺擺放著拜祭的東西,他們從竹籃子里拿出來了碗和筷子,還有酒杯,這是5個碗,5雙筷子,5個酒杯。我見了,便來到爺爺奶奶身邊,蹲了下來,在認認真真地幫著他們。我把魚、肉、豆腐等各種祭品,小心翼翼地放到了碗上,還在酒杯上倒滿了酒,等這一切準備完畢之后,就等著爺爺奶奶做接下來的事情。這時,爸爸媽媽也把雜草給清理完了,我們就站在了一旁,看爺爺奶奶如何拜祭先人。我們站在一旁看著,只見爺爺和奶奶提著燈籠,向四面八方遙湃,他們嘴上還忙著唸道:神秘的祖先們齊聚共飲,祝祖先們如意自在,在這之后,爺爺奶奶就把我倒好了的酒,瀟灑地揮灑在了墳墓前邊,這是在保佑我們這些后人生活順利,日子平安。最后,爺爺還把一大瓶的酒倒了出來,這是在希望先人祝愿我們的.國家福安康,國家昌盛。在行酒之后,我們便燒起了錢紙,點上了香爐和油燭,一起拜祭我們偉大的新人們,以此來紀念他們。在這之后,我們就放了鞭炮,以一種轟烈的方式結束了這次的拜祭活動。

  臨走之時,爸爸媽媽還檢查了墳墓前的煙火情況,認認真真地把這些煙火給撲滅之后,你們才圓滿地離開了這里,才開開心心地往家里的方向奔去。

  家鄉的清明節,真是讓我了解到各個地方的風俗習慣,讓我清楚地知道了各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這是一種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要把這種優良傳統給蔓延下去,讓中華民族傳統一代又一代的留給我們的后人們,使之發揚光大。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6

  春寒夜雨急,聽夠屋外雨棚和玻璃窗的交響曲,一早起來清新的空氣充滿大地,心情有些懶懶的。下樓來,天色陰沉風涼,夾著殘雨霏霏,說大不大,說小又不小,春倦的心緒感覺無奈帶著些許嘆息。街道兩旁的花店似乎一夜開滿菊花哀怨的黃與肅穆的白,傾訴之情借此花語,正是清明思緒祭奠的表白。

  又是清明時節,讓人直接記起了唐朝詩人杜牧那首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突然想起朋友他和她的戀情,人也是天地陰陽相隔,如今他不知可好。華燈初上的北川,兩個人遇見的發生,才有美麗后面的故事,多么憂傷、多么無奈、多么牽掛……,一場災難后,在城市那個孤單的房間里,多了一個痛苦的遺憾,將自己心思弄得愁云滿篇,情緒暗暗。他面對熒屏茫然無言,鍵盤冰冷,香煙裊裊悠悠,一根網線多年來維持那段情感懷想的吐述。戀,如云般縹緲虛幻,網,若她的虛擬世界。孤獨的人需要朋友,需要真誠關愛,需要溫暖交流,他在網絡里盲目的發泄、寫作,去找情感的托付,去找心底懷念的那個隔空紅顏。愛戀落魄成空想的可憐。

  寫給離別的長短句,是那年的情景,是那年的心情,是那年的刻骨銘心。誰懂?想要誰懂?深刻的情感在腦海里怎么也不會忘記。離別,人去,夢還在。一段情感,一個世界,有他也有她。一段情感,兩個世界,有他也有她的影子。說不明,道不清,哀求,追悔,再也找不到傾訴的人,獨留自己在思念里懺悔。

  雨,細細的話語。總是帶來清淡的愁緒,引發心底情感的漣漪,一圈一圈的波紋是淚珠落下的嘆息。回憶是天邊的云朵,是那種暗暗傷感的烏云。想她太多,想她在不經意間,心思聚集覆滿情懷的天空。一條路,曾經牽手走過,那時將笑聲遺落在路邊的角落,毫不珍惜。如今天地陌路,才明白在意她的一切是那么的幸福。風景里有她的微笑,他在她的風景外,憂傷的花悄然在這初春含苞欲放。有些冷,有些困,沒有原來溫暖的懷抱,只有用過去一起的畫面來溫暖行走的麻木。從此習慣一個人想她,習慣了一個人埋怨自己,習慣了一個人尋找過去的遺跡。最后的路,盡頭是否就是漠然的孤獨,是否不可避免和這清明天氣一樣哭得淋漓。愛情的堅貞這時候卻是一種精神的枷鎖,時時糾結,常常帶起。斷點,情感斷線,可以的話是忘記,還是用心去連接?怕她從心里消失,他都不敢輕易在悲傷里流落一滴眼淚,因為怕她的身影從眼淚里融化消失。獨守寂寞的悔意,冷清里更是感覺到她昨日的溫柔,真的充滿了魅力,他不忍心從中自拔。春雨凄涼,在風雨里迷失。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頹廢的日子可以埋葬一個人的激情,沉睡一個人的靈魂。我好期待有一場暴雨,沖垮一段段的矢志不渝的話題。都說愛一個人,只要她幸福自己就會感到快樂了。都說愛一個人,只要她開心自己就放心。多少人能夠遇上了感情挫折后,擁有放下的豁達呢?具有漠視的輕松?不論愛為何失去,不論愛如何遠近,一層一層的深痛,痛不欲生,也只是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我好期待一場暴雨,將心聲與情聲,都遠遠地帶到天涯海角去。讓他心境安靜,靜靜地找到自己。情到深處也淡然,夜入更深亦寂寞,放手吧,放手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溫柔和愛護。默默迎來春天的細雨,沖洗干凈糾結的陰霾。

  看到那些祭奠掃墓的人,心里莫名低沉。又想起那首詩《清明》:……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為什么要去喝酒?借酒消愁,還是酒鄉為家?是不是只有小孩的單純才會覺得清明很熱鬧?我不由想起一些詩句來:

  酒碗里面倒映著街道的滄桑,心里滿懷歲月的悲涼,此刻眼里沒有女人妖艷的線條,通紅的眼神,看著春天的紅,看穿菊花的黃,看透情感的涼。凋落既然不可以避免,只好將想念停留在天邊,思念讓碗中的酒變成了水,這水卻讓思念化成了河。我在河里,木然是我簡單的問候。

  人多的時候不知道真心在哪里?一個人寂寞獨處卻看清。但已經無法擁有。知道和不知道又如何?都失去了。我想找到春天的密碼,打開那段春天的記憶追昔你的美麗,那好像是癡心妄想。

  我只能做的是抱著酒在喝,酒是女人的眼淚,不要貪杯。總是麻醉平時的虛偽,不斷揭穿虛偽的堅強,輕易打破堅強的脆弱,看到脆弱下內心隱藏的暗紅傷疤。

  清明喝酒喝的是懷念,要不怎么喝多了就從眼里流了出來。你在這天隨風離去,讓我似乎懂了些。付出過的人才知道珍惜的滋味,愛過的人才能看見你的身影,以及水那邊含笑的真摯感情。

  我不想再做無謂的吶喊,明智的心會讓死結疼痛出明悟。我看見小草的精神,看見鳳凰涅磐毅然的堅定,我看見流落四季的生命生生不息,內心深處在悲哀里高歌,在尊嚴里自信,在苦難后輕笑,用心靈體驗滄桑。我笑了,看到最后春機盎然里的勝利,靈魂呼嘯的音符讓一個人真正懂得生命的意義。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屌 | 亚洲AV日韩A∨在线观看 | 五月在线婷婷视频 |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 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