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端午節的作文

時間:2022-06-06 13:38:37 200字 我要投稿

過端午節的作文200字(通用22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過端午節的作文200字,歡迎大家分享。

過端午節的作文200字(通用22篇)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1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節日的習俗之一是吃粽子,我們家自己包粽子,媽媽對我說:“包粽子先要把糯米和竹葉在水里泡一天,才好包又好吃。”所以媽媽昨天就泡了糯米和竹葉,并備好了一些配料。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起粽子葉,把一頭一卷,就形成了甜筒狀,然后把糯米裝進去,再放進一塊淹好的五花肉,把粽子葉折好捆緊,一個肉粽就包好了。接著媽媽一邊包一邊示范給我看,我仔細看著,學著她的樣子慢慢的包著,終于包好了一個,雖然形狀還不太好,看著我包的第一個粽子,我高興極了,后來我包的一個比一個好,“好棒!”媽媽笑著說。

  粽子煮熟了。我聞著清香解開粽子,一邊吃著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的故事。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2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么?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說是為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魚。漸漸就成風俗,端午節也就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說,我們這里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起在門口掛艾草和菖蒲劍,聽說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粽子,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后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里,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后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扎上線就可以。把裹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

  粽子煮好。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3

  端午節,是傳統的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端午節可以吃到很多香噴噴的粽子。

  中午,小孩子們玩得正起勁,媽媽卻忙得不亦樂乎,她又是洗粽葉、洗糯米、剝栗子,媽媽把剝好的栗子放進煮好的糯米,里然后用粽葉包好一個個三角形的粽子,桌子上的粽子堆積如山,粽子包完后,媽媽把一個個粽子放入鍋中用水煮,水“吱吱”地唱著歌,猶如老鼠的叫聲,一個小時后,鍋里洋溢出了一陣陣異香,但粽子心還沒有完全熟透……大約又過了半個時辰,香噴噴的粽子已經擺在了桌子上,令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拿起一個粽子,剝開粽葉,咬了一大口,糯米是香的,栗子是甜的,香和甜混在一起,十分爽口,我吃著吃著,突然想起了一個關與端午節的故事……

  啊!端午節,那又香又甜的粽子讓我不能不喜歡你。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這首充滿童趣的兒歌,大家看了這首兒歌,一定有一肚子的問題:明明是端午,兒歌里怎么變成端陽的呀?還有沒有其他習俗啦端午又叫重午、端陽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有關:用紅、黃、藍、白、黑等五種不同顏色的絲線系在兒童的手腕上、足踝上,成為長命縷;吃五黃:黃魚、咸鴨蛋黃、黃豆包的粽子、雄黃酒雄黃酒喝完了,人們還喜歡用酒杯里剩下的雄黃在兒童的頭上寫上王字,再把多余的雄黃倒在廚房的地上,用來消滅害蟲。

  說到端午,大家肯定還想問:為什么要把粽子扔到水里去呀?那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扔粽子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體。說到這兒,你也對端午節有一定的了解了吧?一定要記住哦!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5

  我愛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且在這個節日里流傳著很多的風俗。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的傳統習慣,而且全國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在我的家鄉,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有吃用江米做成的粽子和涼糕;門前或窗臺上要放一把艾草,聽老人們說能驅邪。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能吃上姥姥親手做的香噴噴的涼糕,里面有紅棗、葡萄干等許多好吃的東西。

  據說古時候,詩人屈原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絞,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農歷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又叫端陽節。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6

  端午節于每年農歷五月初五舉行,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后來楚國詩人屈原于端午節投江自盡,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與春節、中秋同屬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傳說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但是許多盛行于世的端午習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故此有人推測,端午節源于對惡日的禁忌。

  另外一種說法指出古代中國南方有個少數民族自認為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他們把食物裹在竹葉里,投到江里面去,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7

  這個周末又可以多放一天假了,知道為什么嗎?讓我來告訴你吧,因為今年的端午節已經被訂為國定假日了。媽媽告訴我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也有很多。媽媽還告訴我端午節要吃粽子、黃魚、黃膳等,還要配戴香袋。

  這下我才明白了,早上就看見外公準備了這些好吃的,當時我還在想:今天怎么有這么多好吃的菜呀,原來是端午節的必備菜。到了晚上只見外公準備了滿滿的一桌子菜,大家邊吃邊聊,有說有笑的,過節的氣氛還是蠻濃的,真希望每天都過節,那樣就可以放假和吃好吃的了。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8

  今天是一個紀念屈原的大節日——那就是端午節!

  我們會劃龍舟,吃粽子或碰蛋等做很多事情,來紀念屈原。

  我家就有一個項目:吃粽子。

  吃粽子,但我叫它“粽子大吃會”!我們全家進行比賽,規則:我把三個肉粽分別放到三個盤子中,然后我說開始!,我們就開始狂吃。“開始!”我大喊。我們就開始狂吃,爸爸吃東西對他來說,可是一門強項。他吃粽子如同餓狼吃食物一般的速度,一分鐘不到,一個粽子就已經在爸爸那大大的啤酒肚里了。媽媽吃東西都是細嚼慢咽的,我則大口大口地狂吃,但我吞的速度沒有爸爸那么快,最后結果:爸爸第一名,我第二名,媽媽第三名。

  端午節真是一個快樂的節日!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9

  6月12日,農歷五月初五,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爸爸告訴我:端午節是用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因為他看到祖國被敵人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農歷五月初五這天抱石投汩羅江身死。端午節我們有許多的風俗習慣,比如吃粽子、賽龍舟等。

  今天,我們吃了粽子,我還動手包了三個粽子。媽媽教我怎么包三角粽,先把洗凈的粽葉弄成像一個漏斗的樣子,然后根據自己的口味放米和各種各樣的餡,再把粽葉折好,用線捆牢,就做完一個三角粽了。自己動手做粽子的感覺真好,我好高興啊!待會兒我就可以吃到自己裹的美味的粽子啰。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10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在農歷五月初五。

  端午節這天人們都要吃粽子。我最喜歡吃蜜棗味的粽子,味道很甜。爸爸就喜歡吃咸味的。粽子有大有小,味道都不一樣。

  除了吃粽子,還有一個大家喜歡的活動就是賽龍舟。到了端午節這天,很多地方都舉行龍舟比賽。據說龍舟比賽是為了紀念楚國屈原。在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消滅,屈原不忍心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汩羅江而死。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以后非常傷心,紛紛劃著小船去救他。故事就這樣流傳下來,才有了今天的賽龍舟。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11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12

  今天是端午節,早上我吃了粽子,大蒜。下午東區有賽龍舟比賽,我們又頭頂烈日來到東區看比賽。

  大廣場人山人海,龍湖兩邊涌滿了人,欄桿上也掛滿了廣告標語 。四艘龍舟一字排開,‘砰’的一聲發令槍響,龍舟飛一樣劃向前去。龍舟上擂鼓的人坐在舟頭,舟尾是掌舵的人,中間十個劃船的人,身子向前弓著,正在拼著命向前劃。一二,一二,好整齊呀。旁邊觀看的人也忍不住加油叫好。

  二號龍舟最后獲得了冠軍,他們向岸上揮著手,臉上洋溢著勝利的笑容。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13

  中國有許多節日,中秋節、重陽節、七夕節、端午節。其中端午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之一。

  每年的農歷五月五就是端午節了。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

  聽媽媽說:端午節是用來懷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聽奶奶說:到了端午節每家每戶都少不了包粽子這件事。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的最愛。粽子的形狀各異,有三角形的,有棱形的,還有正方形的。粽子的味道也有很多種,鮮肉的、板栗的、紅棗的。味道好極了!

  如今,端午節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14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一個節日,而在這一天,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會吃上一個大大的粽子,而我們最高興的就是自己包的粽子了。

  一個清晨,霧還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朧的。而屋里的人們已經開始忙著干活了,每一戶人家都抬出一個差不多一個大人身高的大鐵鍋,而我們這些小孩子,望著這么個大鐵鍋,都張大著嘴,發出“哇”的一聲,而過了幾年這樣的端午節,我們也就不驚奇了。

  大人們在屋里忙里忙外的,廚房的灶放著幾個大圓盆,都是一些紅豆和糯米之類的。開始包粽子了,大人們把些東西也先洗得干干凈凈,然后把紅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間再放一塊甘香可口的豬肉,表面再鋪多一層糯米就已經完成了一半,而最后呢,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包扎這些可愛的金字塔狀的粽子了,如果扎得不好,那么在煮的時候,粽子就會散掉,走失了里面的精華,那就不好吃了,大人們拿出一條草繩,緊緊地捆綁著粽子,在最后,也要再緊緊地打上一個死結。

  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煮粽子了,大家都提著一桶桶的水,往剛剛的大鐵鍋倒,而我們這些小孩,也都來幫忙,提著小一點的桶,很快,大鐵鍋就已經裝了一半水了,開始往里面剛粽子,每個人都從屋里拿出一張小木凳,在大鐵鍋面前,這一刻,是最為溫馨的,這一蒸,即使十多小時,而且不時要往鍋里倒水,以免干水,大家在鐵鍋前有說有笑的,火光中滿是大家歡樂的笑聲,等待著這些粽子的我們,或許享受的即使這一刻,這一個過程,而不時成果。

  粽子蒸好了,一拉開大鐵鍋的蓋,那種香味真是無法言語。

  已經好幾年沒回家過端午節了,真懷念啊!真想再過一次。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15

  五月二十八號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以前,過端午的時侯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可是現在粽子一般都是買的,很少自己包粽子。

  今年,過端午我以為只能和爸爸過,因為媽媽上班了。可是,媽媽臨時放了一個假,而且,媽媽還請我的好朋友一家到我們家來過節,我特別興奮。

  吃過中飯,好朋友就來了,我們玩了起來,越玩越開心,越玩越起勁,越玩越想玩。不知不覺中,我聽見了媽媽叫:“吃飯了!你是家里的小主人!快點帶個 頭吧!”可是,我卻藏了起來,媽媽有叫,“你是小主人,你快帶你的小伙伴洗手吃飯吧!”媽媽連喊三次,我才來吃飯,沒想到,今天的晚飯這么豐富,有魚、有 蛋、有排骨、有雞翅……媽媽說:“端午節每個人都要吃蛋。這是老家的習俗。”我和好朋友不一會兒就吃飽了,跑到一邊去玩了。而桌上的人還在有說有笑的喝 酒。

  轉眼間,到了九點,好朋友就回家了,走之前,我對他說:“下次有空再來玩,隨時歡迎你們到我們家來玩。”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16

  粽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

  眾所周知,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所成立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節日。端午節時間在夏歷的五月五日,此時正值仲夏,暑熱潮濕、毒蟲肆虐,所以人們會在這一天,沐浴更衣,在家中撒雄黃酒,再小一點的小孩,會在額頭點個小紅點,像極了紅孩兒,奶奶還會用她親手編織的雞蛋袋裝兩個泡在藥草里面藥浴的雞蛋掛在孩童胸前。我最喜歡的是奶奶包的'粽子了,這老一輩兢兢業業的手藝,很樸素,不像現在都是工業化機械化的產品,好像少了些許煙火氣。奶奶家有專門燒火的窯子,籠屜都是三十個上蒸,熱騰騰的煙冒上屋頂,透過瓦磚的縫隙,偷偷跑了出去。端午前后的這些日子,我們的零嘴好像都是這些粽子,但是我一點也不膩,因為他們的口味豐富,甜咸各異。

  端午當天,我跟小伙伴們約好一起去我們鎮上的母親河邊看賽龍舟,逢佳節,粼粼波上,百舟爭渡。奸當道,謠言布;遭放逐,悲難訴。大家頂著烈日,赤膊上陣,雄壯的男人額頭上還會綁上象征他們隊伍的頭巾。岸上的人們叫喊著歡呼著,我擠在人群里面,人頭攢動,我雖然看不清楚河里的賽事,但是也被大伙熱烈的情緒感染。不一會兒,天氣便變得陰沉沉,眼見就要下雨的陣勢,但是大伙還是不愿離開,撐著傘在河邊觀望。我想,一定是上天也在紀念這一天吧。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屈原的品質值得我們傳承,我們也應當棄其糟粕,取其精華。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17

  五月五,是端午。一說起端午這個傳統節日,人們立馬會想起粽子,粽子是端午節的代表、象征,沒有粽子的端午節也是沒有意義的。

  一陣微風拂過,粽子的香味裊裊襲來,空氣中不時彌漫著艾葉的縷縷芬芳。

  當剝開粽子,放進嘴中時,我又不由得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出生于楚國丹陽,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汨羅江懷石頭投河自盡。

  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河邊往江中投放粽子,防止魚兒吃屈原的肉體。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中,說是要暈倒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漁夫們則劃起船只,在江上劃來劃去,想要撈回他的真身。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000年的中華文明了,是我們的祖祖輩輩世代流傳下來的,我們不能將它忘懷。可是現在的年輕人,早已忘了我們自己的節日,更愛過那些所謂的洋人節。我想告訴他們:“我們是中國人,我們要愛自己的國家,我們要過自己的節日,不過洋人節!”

  讓我們這一代青少年繼續把中國傳統文化流傳下去,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18

  話說自打昨日學習了編彩繩后,心中自是難耐不已,手癢癢的很,遂于炎炎烈日下,步行穿過花園胡同,于2元店買得十色彩繩。

  于路邊等車,竟遇兩位阿姨級人物詢問彩繩來源,當真讓人哭笑不得。

  終于到家,隧呼一口氣,輕手輕腳地將彩繩逐一至于地上鋪好,然后開始了“編繩大作戰”!

  話說這編繩啊,還當真是趣味無窮,當然,前提是你得是一個心靈手巧之人,不然,還真是“一個頭兩個大”了呢。麻爪的滋味可不好受。

  再說了,這彩繩可不是給自己編的,而是給家人們編的啦。女士們一人一條手鏈,男士們不方便佩戴,還是編個車掛鏈吧。嗯,還有太姥姥和小弟的。手鏈要用三股編法,細;車掛鏈則要用旋轉法,粗一些顯眼又大氣。

  先將五根繩的一頭像麻花似地系在一起,顯得比較好看,再將結另一邊的一小段線系在椅子腿上,然后拿起另一端長長的線開始編織。不管是三股還是旋轉,都要嚴實,不然一是不好看,二則可能散掉。就像是在旋轉法中,兩色之間的銜接就要用力拉緊、壓實,才不會出現多余的彩繩破壞了整體。還有就是銜接時,即可以讓它成為一條線螺旋下來,也可以錯開,倒有種層次感。最后打結時,還要留出與開頭一樣的長度即可。

  看到編成的成品,心中的喜悅真是壓都壓不住啊!編彩繩,當真很有趣。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19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陽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時間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

  說起家鄉的端午節,怎么能少得了奶奶包的粽子呢?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盡,為了不讓魚蝦吃掉他的尸身,當地的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粽子投入江中。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以此來紀念詩人屈原。

  粽子又稱角黍、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漢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家鄉的粽子常用棗泥、豆沙或純糯米做成,味道偏甜,而我最喜歡的則是棗泥餡的,澆上蜂蜜,那個香甜可口,真讓人垂涎三尺。家鄉的端午節吃粽子再常見不過了,可戴五彩繩,你們聽說過嗎?

  每逢端午節,回到老家,奶奶就會用青、白、紅、黑和黃等五種顏色的絲線來編繩子,顧名思義,五彩繩。這五種顏色分別象征著東、西、南、北和中,它蘊涵著五方,可以驅邪除魔、祛病強身。

  奶奶還告訴我,在諸多辟邪習俗當中,用五色絲線系臂,風靡一時,甚是流行。蘇軾曾曰:“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到了今天,五彩繩已經成為了家鄉端午節時特有的民間藝品。

  除此之外,端午節時,我們家鄉還有戴香包、吃綠豆糕、掛艾葉等習俗呢!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更愛我的家鄉!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20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我唱起這首兒歌,我就想起了家鄉那豐富多彩的端午節,我給大家說說家鄉人過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吧!

  到了農歷五月初五這天,就是端午節了。這一天,家鄉的人們可忙碌了。一大早,他們就忙著把黑、白、藍、紅、黃五種顏色的絲線系在自己孩子的手腕上,并在門上插一些艾草、菖蒲、石榴花、蒜頭、龍船花等,還要喝雄黃酒,據說是為了避邪。對了,在端午節的這一天,可千萬別忘了吃粽子和包子,包子和粽子有很多口味的,有甜的、本味的、香的、五味的等,吃起來粘粘的,可好吃了。粽子是人們用家鄉的竹葉或蘆葦葉包上糯米做成的。灑粽子、賽龍舟是端午節時的一大亮點,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撒入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假如你到了我的家鄉,可千萬別錯過了。

  怎么樣,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有趣吧!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2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有關端午節的兒歌。今天我們來說說端午節。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每逢五月初五,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米飯投進江中,讓魚蝦吃飽,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不光是漢族,壯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地區的人們也過端午節,也非常敬佩愛國詩人——屈原。

  過端午節的作文 篇22

  今天是五月二十八日,小,你們能猜出今天是什么節嗎?當然今天是端午節。那么你們知道這個節日是怎樣來的嗎?讓我來給你們講爺爺告訴的:從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他是楚國人。當國家受到侵略時,向朝廷獻計,卻被趕出朝廷。屈原心里很悲傷,就含恨跳入汨羅江身亡。當地人得知此事,漁民立刻駕船打撈尸體。有的向河里撒米,讓魚吃飽肚,不去咬屈原的尸體。

  后來,人們把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人們過節是讓大家想起屈原的,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保衛祖國,建設祖國。

  這一天,有的賽龍舟,有的吃粽子,有的在家門上插艾葉,有的開紀念大會。紀念活動豐富多采。

  我們一家人吃著粽子,聽著爺爺講故事,極了。去立志一定熱愛偉大的祖國。長大了一定報效祖國。

【過端午節的作文200字(通用22篇)】相關文章:

過端午節作文05-16

過端午節的作文200字(通用9篇)03-24

過端午節的作文200字(通用21篇)06-17

過端午節的作文范文200字(通用5篇)05-11

【精選】過端午節的作文200字(通用16篇)03-24

【熱門】過端午節作文05-16

關于過端午節的作文范文200字(通用10篇)04-12

快樂過端午節優秀作文04-21

過端午節的作文精選15篇03-3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小说专区 | 日本乱码伦十八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 | 一本综合九九国产二区 |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 | 日本玖玖资源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