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給我作文500字3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給我作文500字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給我作文500字 篇1
我顫巍巍地跪下,乞求上蒼,給我一滴水——僅僅是一滴!
——題記
在黑暗中,我緊緊地蜷成一團,干渴一次次向我襲來,我痛苦地閉上眼,等待著死亡的降臨。于是,我回憶起從前的日子——已回憶了千萬遍卻不會回來的從前的日子。
曾經(jīng),我坐在河邊,月光傾瀉到我臉上,蘆葦一聲一聲響應著風的召喚。各種不知名的魚兒瞪著大大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這個世界,忽然又會被一聲犬吠嚇得躲到水草深處。
而現(xiàn)在,河,河在哪兒?我滿懷希望地跑到河邊,卻只能見到干涸的河床靜靜地等待著自己的寶寶,雖然河床也知道,寶寶永遠回不來了,滿眼盡是小魚小蝦的尸首。我那抱著絨布魚的手不自覺地緊了緊。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因果報應?難道上蒼真的連一滴水也不肯賜給我?難道我就要在尋找最后一滴水的途中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
我開始想象,如果給我一滴水,我不會浪費,我會用它滋潤一棵小草,讓小草在春天的微風里,挺直腰桿,繁衍出大片大片的綠,在地球上生長、生長,一直蔓延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如果給我一滴水,我不會浪費,我會用它救活一只小蝦,讓小蝦在河床中活蹦亂跳,孕育出許多許多的蝦,我要看小蝦跟在大蝦后面捉迷藏。
如果給我一滴水,我不會浪費,我會用它……
給我作文500字 篇2
知識是力量,知識是精神食糧,而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給我們力量的人,她就是我的班主任李老師。
李老師很美麗,留著一頭烏黑亮麗的中發(fā),一雙明亮的眼睛,好象會說話一樣。她常用敏捷的'思維教我們學習上的知識,用身邊的小事教我們做人的道理。她不僅對我們的學習認真負責,嚴格要求,還十分關(guān)心愛護我們,并用親切的語言打開我們的心房。
記得有一次,我在教室外玩“比跑步”的游戲,李老師看到了,先是喝止住了我,并且嚴厲地批評我:“謝子岑,怎么能在走道上跑得那么快。”我不明白,為什么下課了不能玩?李老師仿佛看透了我,語氣緩和了些,說:“下課玩是可以,但是你沖得那么快,萬一摔倒或是碰傷了其他同學,那該怎么辦?”我明白了老師的用心,便乖乖地回到位置上做作業(yè)去了。
李老師做事一絲不茍,對我們作業(yè)要求很嚴格。有一次,我因貪玩,很快地將作業(yè)完成,所以字寫得很不認真。第二天,李老師便把我叫到辦公室,她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并嚴肅地說:“玩是可以,那是不是得先認真做完作業(yè)呢?希望你再交上來的作業(yè)能讓我滿意。”我重新完成了作業(yè),還按要求把字寫得漂漂亮亮,作業(yè)干凈整潔地交給了老師。老師看了,滿意地笑了。
這就是我的老師,給我知識,給我關(guān)心,讓我成長的老師。
給我作文500字 篇3
小豬,我拿著書到你家去的時候,你表情怎么那么驚奇?你有啥好奇怪的呢?你的腿踢球受傷了,就該輪到我來幫助你了。
你是我的鄰居、我的同學,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從前有多少回,你默默地幫助我,讓我萬分感激。
小豬,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那時,我還在上二年級。在那年暑假的一天,我從樓上一蹦一跳地跑下來,手里拿著一根未吃完的棒冰。我看你手里拿著一包薯片,我心里也想要一包,于是我跑回家,想找媽媽要一包薯片。可是我腳未站穩(wěn),一下子摔倒了。你見了立馬跑過來,把我扶了起來,還關(guān)切地問我要不要緊。我當時心里十分感激。
小豬,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三年級我和你打的那一場架?那時,我為了和你爭小店最后一包跳跳糖,和你打了一架。可是你比我大,我打輸了。但是,后來你卻面帶微笑地走過來,對我說:“一起吃吧,我們還是好朋友!”我感激地看著你說:“好!我們還是好哥們。”
小豬,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大雨中我們打著一把傘回家?那天,外面下著瓢潑大雨,我在教室里坐著,心中十分不安,因為我沒有帶傘。我心里不停地對自己說:“沒事沒事,雨馬上就會停,雨馬上就會停。”可是天不隨人愿,雨不但未停,反而越下越大。這時你走過來對我說:“我有傘,我們一起回家吧。”我心里十分感激你。
現(xiàn)在,你受傷了不方便出門,那就讓我來陪你下棋,陪你練字,陪你一起看書,陪你一起玩電腦。你不方便出門,那就讓我做你的腿。想吃什么,想玩什么,我就立馬為你搞定。我會想出我所有的辦法來讓你開心,我要讓你養(yǎng)傷的日子一點也不寂寞。
我祈禱你能快點好起來,我們再像從前一樣在外面騎車、踢球。愛有輪回。你給我一滴水,我必還你一道虹。
【關(guān)于給我作文500字3篇】相關(guān)文章:
給我勇氣作文12-23
給我過生日作文01-10
音樂給我力量作文11-23
什么給我啟示作文12-18
樹葉給我的啟示作文04-19
釣魚給我的啟示作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