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的作文600字

時間:2022-07-15 10:15:20 600字 我要投稿

祭灶的作文600字7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祭灶的作文600字7篇,歡迎大家分享。

祭灶的作文600字7篇

祭灶的作文600字 篇1

  農歷臘月二十三這天,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的民間節日,人們稱之為“祭灶節”。這個春節,我隨爸爸回老家河南有幸一起過了這個有趣的節日。路上,爸爸就神秘的告訴我,有可能會趕上過“祭灶節”?什么是“祭灶節”,那個做飯的爐子有什么好祭奠的?看著我一臉的狐疑?爸爸告訴我,傳說灶王爺是由玉帝指派,下界監管人間是非,為此每當這一天到來,人們敬請灶王爺吃灶糖,希望用糖把灶王爺的嘴黏住,回到天宮后不再搬弄人間是非,向玉帝多說好話,以求來年可以五谷登豐,人人都可以吃飽肚子。以前環境十分惡劣,田地有時顆粒無收,人們都吃不飽,因此祈求上天。哈哈,看來這個灶王爺是個貪嘴的老頭。

  好不容易盼到晚上,我與父母來到灶神廟前,人們恭敬地跪在灶王爺面前,臉上展現出崇拜的神色,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感到好笑,覺得這只不過是迷信而已,只有辛苦勞作,才會有好的收獲。但為了不失禮節,我趕緊隨著媽媽一起跪在灶神面前。爸爸把事先準備好的公雞放入我懷里,這是一只紅公雞,看來灶王爺要騎紅馬上天了。因為據說雞是灶王爺升天之馬,故雞不稱雞,而稱為馬,若為紅雞即為紅馬。奶奶說接下來就要到高潮了,為的是讓灶王爺在走的最后時刻依然對我們保留著好印象,因此專門舉行儀式,為灶王爺送行。我跪在灶王爺面前,看著爸爸斟酒叩頭,嘴里念念有詞,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聲“領”然后將酒澆在雞的頭上,雞在我懷里撲棱撲棱發出聲響,我驚訝的看著爸爸,爸爸微笑的說了聲:“噢啦!”我松了口氣,將雞還給爸爸。祭完灶,爸爸給我和妹妹一人發了一塊灶糖,吃著甜甜的灶糖,望著散去的人們,我突然想到,這并不是可笑而愚昧的迷信,而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我不該嘲笑他們。他們使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對美好未來的寄托。

  這一次我領略到了勞苦人民用自己那獨特的方式表示自己對來年大豐收的期待,在這無形的鼓勵下,用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期望變成現實。

祭灶的作文600字 篇2

  時令進入臘月,總有些值得期待的日子。臘月初八總能美美的喝上一碗媽媽用八種材料煮的粥——臘八粥。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祭起了灶神(傳說那天灶王爺上天去向玉帝匯報這一家一年的大小事)。每年的這一天,我家總不忘記祭灶神,今年也不例外。

  臘月二十三,外婆一大早就起了床。早早地準備好了各種祭灶果,祭灶果長得奇形怪狀的。金油果穿著一身金黃色的衣服,像一根根金手指,豆酥糖穿著一層厚厚的棉衣,凍米糖呈正方形,由各種米做成。除了這些,還有其他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祭灶果。我看得口水直流,真想拿一個來吃吃。外婆看見了,說:“這些要等祭灶完了才能吃的,現在可不能吃,等你吃了這些糕點啊,保你步步高升。”

  晚上,吃了晚飯,外婆收拾好碗筷,整理好桌子,把灶臺擦得干干凈凈的,手也洗了好幾遍,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祭灶果放到了灶臺上。然后雙手合十,開始拜起來,口中還念念有詞,像在背書似的。我心想:像這種迷信活動,外婆居然也會參加,真是的。我本想去勸阻外婆,但我又很好奇外婆說了些什么,就湊過耳朵聽了聽。外婆說:“灶神爺啊,謝謝20xx來你對我們的保佑,請你20xx年也保佑我們全家工作順利,學習、生活天天向上。保佑國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百姓豐衣足食。”我被外婆樸素的語言感動了,外婆的迷信寄托著她美好的心愿,我也情不自禁地跟著外婆一起祈禱了起來。

  香燒盡了,外婆說:“灶神已經上天了,大家可以吃祭灶果了。”樸素的迷信寄托了老百姓美好的心愿,愿美好的民俗代代相傳。

祭灶的作文600字 篇3

  農歷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

  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十分疼愛兒子。但因家中貧困,只得讓兒子去挖煤。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叫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一個赤腳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十分融洽。

  閑談之中,老漢得知赤腳是受閻王指使,來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很著急,乞求赤腳留下自己的兒子。赤腳答應了。見了兒子,老漢故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了事,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

  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里,老漢想起當年的事,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被灶王爺聽到了,二十三晚上,灶王爺上天后對玉帝講了這事。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赤腳,收走了老漢的兒子。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灶王爺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宮后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就形成在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

  這一天晚上,我們全家人早早的準備好好了各種各樣的祭灶果,時間一到,我們便擺上水果、糖,點好香和蠟燭,爸爸媽媽就把雙手握合,開始拜起來,嘴上還說著:“祭灶爺,希望你保佑我們明年全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保佑國家國泰民安。”

  短短的三十多分鐘,這個祭祀活動就過去了,爸爸一邊收拾,一邊笑著說:“不正規,不正規的,但我們心意到了!”我挑出了我最喜愛的糖果,美美的吃了起來,我想我們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真是聰明啊,給我們流傳下來這么美好的傳說,讓我今天一飽口福。

祭灶的作文600字 篇4

  “祭灶嘍!”我大喊,只聽“噼里啪啦”一串鞭炮聲響起,我嚇得捂住了耳朵,這意味著祭灶開始啦!

  為什么要祭灶呢?因為,灶神爺在人間工作了一年,在臘月二十三這天,他要去佛祖那匯報“工作情況”,而祭灶其實就是一個歡送會,每家每戶在這天都會拿出各種好吃的糖果、糕點來粘上灶神爺的嘴巴,讓他盡說好話。

  外婆家也不例外。祭灶前,外公外婆買了許多好吃的,有各種糖果、餅干,還有許多水果。外婆把糖果、餅干、水果裝在小碗里,整整齊齊地擺在灶臺上。外公則在一旁忙著上香,敬酒水。忙完了,我們一家就圍坐在一起吃晚飯。可吃飯時我完全心不在焉,因為我想快點吃上灶臺上的那些“美味”。“我吃完了!”我把筷子一扔,推開椅子跑了,然后,我向外婆眨眨眼,指了指灶臺上的巧克力,張開嘴巴,外婆明白了我的意思,說:“灶神爺已經吃好了,你吃吧。”我聽了,飛快地拿走一塊巧克力,溜了出去。嘿嘿,媽媽起先在灶神爺還沒開始吃的時候偷吃了一節甘蔗,結果被外婆“打”了一下手:“貪吃鬼。”外婆接著說:“小時候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灶神爺沒吃完不能吃。都是當媽的人了,還不能給孩子做個好榜樣。”我想對婆說,親愛的外婆,別忘了我和媽媽是兩只大饞貓呀!你放那么多好吃的,會被我們偷吃光的。如果真是那樣的話,灶神爺可就沒份啦!

  我很喜歡祭灶這個節日,它讓我感受到春節的快樂。明年的祭灶,我也想獻出一點“糧食”讓灶神爺嘗嘗鮮,不知道他會不會讓我在來年取得好成績呢?祝我好運吧!

祭灶的`作文600字 篇5

  我家里除了爸爸媽媽和我,還有一位慈祥的灶神爺給我們管家呢!我們把他當成了尊敬的神。每月初一十五,媽媽總要去拜一拜他,求他給我們帶來好運。

  昨天晚上,媽媽說:“今天是小年,現在要祭灶了。”“為什么要祭灶呢?”我好奇地問。“因為小年就是祭灶節,就是臘月二十三呀!”媽媽答道,說完,她一邊把廚房整理干凈,一邊在上面擺上了一些水果、糖果,還點上了香火,又在一旁放了些紙錢,準備送給灶神爺。我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媽媽的一舉一動,又仔細地看了看灶神爺,只見他披著斗篷,端端正正的坐著,旁邊圍著一群快樂的小孩,手里捧著一張對聯的橫幅“家和百福”,在灶神爺的兩邊寫著一幅對聯“上天呈好事,下界保平安”。在灶神爺的頭頂還印著“東廚司命”四個大字。我不解地問媽媽:“這是什么意思呢?”媽媽饒有興趣地對我說:“有個民間傳說,灶神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錯,被玉皇大帝貶諦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向上天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人們祭灶就是要賄賂灶神爺,讓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講好話,好讓玉皇大帝獎賞,保佑我們平安。”哦!原來祭灶是為了拍馬屁呀!古代的人想象力真是太豐富了!正當我想入非非的時候,忽然媽媽記起了什么,連忙說:“灶神爺吃得差不多了,我要把錢送給他了。”

  我似乎也被感染了,連忙向灶神爺拜了幾下,并且許下了愿望,祝自己來年有個好運,希望它真的靈驗哦!

  當媽媽拿起打火機往鐵盆里燒紙錢時,整個祭灶過程基本上結束了。媽媽虔誠地拜了拜,仿佛灶神爺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漸漸地離我們遠去了。

祭灶的作文600字 篇6

  最初的祭灶是祭“先炊“者,因為他教人熟食,有功于人。當時祭禮很簡單,只是用盆瓶之類的炊具把酒食盛在里面一祭而已,其后才逐漸演變成祭灶了。

  灶神本是個子虛烏有的迷信偶像,關于灶神的傳說和祭灶的風俗,流傳極廣。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一顆星宿,因為犯了罪,玉皇大帝便把他貶謫到人間,讓他呆在別人家里,察看誰作了錯事,然后上天去給玉皇大帝匯報。灶神名叫“司命“。淮南萬畢術同抱樸子也說灶神上天告人罪狀,有減壽之說,于是灶神就被稱為“司命“了。

  在東漢時是專祭“司命“的。用木頭作l.2尺長人像,行路人放在箱篋中,居家人另作小屋供奉。后來的灶王像、灶王龕即襲此而來。曹植有詩曰:“日苦短,樂有余,乃置玉樽辦東廚。“古來庖廚之門,大多在東,在灶神像上常常看到“東廚司命“四字即是此意了。

  漢人說灶神晦日(月底)歸天,究竟哪個月,沒有肯定。不過陰子方祭灶是在臘日,可知漢時已有臘月祭灶了。后來送灶神多在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接灶多在除夕。可能因為二十三到除夕正相當于古人的一個“來復“(日期),二十四日是因為臘月有大小建,而且二十四日又是交年節。

  祭灶的儀式,是在晚飯后天剛黑的時候開始。放好桌子,把灶神像擺出來,在桌子最前面放好香燭、紙馬、清茶、碗筷和麥芽糖等,另外再擺一盤馬草馬料,一碗涼水,據說這是喂灶王爺馬的(自唐以后多稱灶神為灶王)。在這些祭品中主要是“糖“。因為灶神吃過嘴甜了,到天上去,就說人的“好話“而不說“壞話“了。龕框的對子也寫著“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儀最后一段,是將灶神像從龕中拿出,放在黃錢等物之上,點火焚化,同時把祭品中的馬草馬料一并焚燒。灶神便隨著青煙上天而去。祭灶的節目至此便算演完了。至于那些貧窮人家,平日就是煙絕灶冷,到了這天更不會有富裕錢去買糖祭灶,只好念著“灶王爺本姓張,一碗涼水三柱香,今年小子過得苦,明年再請你吃糖“,黯然地度過祭灶日。

祭灶的作文600字 篇7

  前幾天,爺爺買了兩袋祭灶果,看著那些個紅的白的,我饞得直流口水,剛想去“偷”一兩個來解解饞,卻被爺爺喝住了:“現在可不能吃!那是先祭了灶王爺后才可以吃的。”

  祭灶,也就是祭灶王爺,是十二月二十三的一個民間習俗,它的到來意味著一系列年慶活動的開始。舊時的灶臺都不象我們現在用的那種爐子,都是自己生火的那種,所以家家戶戶都供奉著灶王爺神像,它坐在廚灶中間,看這戶人家是怎么生活和行事的,把他們都記錄下來,到了十二月二十三那天回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保平安”,人們逐漸形成了在這一天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獻上,“粘”住它的嘴巴的習俗。

  各地過祭灶節的習俗都不一樣,但在我的記憶中,我們過祭灶節的習俗就是吃祭灶果。祭灶果是多種多樣的,一般都有麻棗、紅白雙色球、油果、黑白芝麻糖,寸金糖、白麻片,凍米糖等。我最愛吃的是紅球,顏色十分誘人,一口咬下去,里面綿綿的,甜而不膩,仿佛又回到舊日時光。長輩們在小年這天給小孩子吃祭灶果,是希望他們能象方言所說的“祭灶果,吃了乖乖過”,同時也祈求一家人在新年的生活能如這些糖果一樣甜蜜。

  其實很多習俗傳到現在,只是一種紀念意義了,就象老人說的,以前是因為家里沒有好吃的,小孩子都盼著逢年過節的,能穿上新衣服,吃上好東西。而現在,用爺爺的話說,天天都象是在過年了。但是正是因為有這些習俗,過年才有了過年的色彩,而我們這些小孩子,對每一個節日都還是那么企盼!

【祭灶的作文600字】相關文章:

祭灶習俗的作文08-26

祭灶節的對聯01-26

祭灶節的來歷07-25

小年祭灶習俗作文01-26

關于中國的祭灶節02-24

關于祭灶節的來歷02-24

祭灶節是小年嗎02-24

祭灶節的飲食習俗02-24

關于祭灶習俗的文章03-24

記敘文祭灶11-3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免费亚洲午夜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 色五月激情五月亚洲综合久久 | 一本视频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 | 亚洲中文成人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