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時間:2024-06-08 01:18:50 曉鳳 800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通用28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通用28篇)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這個粽味飄香的節日里,我和媽媽做了一頓粽子美食。

  端午節吃粽子還有一番來歷呢!媽媽以為讀后感我不知道,還試探的考我,其實我早就在書中得到答案了。嘿嘿咱讀書人就是長見識。我夸夸其談。繪聲繪色給媽媽講的一愣一愣的。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位愛國人士————他叫屈原。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萬分,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身體了。

  媽媽聽后滿意的笑了。粽葉和米也泡好了,媽媽示范給我看。包了一個漂亮的三角型粽子。我隨后按圖索驥自己也包起來,把粽子葉折成三角型。然后把泡好的米放進葉中。可以放肉的由于我不喜歡吃肉,所以我只放米。這樣還好包一些。為了更好的區分,我和媽媽決定不帶肉的我來包,用黑線綁,有肉的粽子媽媽來包就用白線。看花容易繡花難,我左折一下右折一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啊。終于包好了一個不“像樣的”粽子來。汗。還真不容易,看著媽媽快包一小盆了,我迫不及待的把我的作品拿給媽媽看。媽媽皺著眉頭說:“真像小手”我們開心的大笑,接著媽媽又鼓勵我說,第一個難免會包不好。包幾個熟練就好了。

  我包了第2個、第3個、第4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快、。一個比一個漂亮,熟能生巧這句話是誰說的來著。太有道理了。粽子包完了。我也累的夠嗆。看著鍋里熱騰騰的粽子。我以翻江倒海之力大海撈針之勢,終于把我首創“小手”找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是最香甜的,我的“小手”太好吃啦!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2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包一次粽子。這是我們家第一次包粽子,我興奮極了,對媽媽說:“媽媽,這次我一定要學會包粽子。”

  昨天,媽媽已經把糯米和紅棗泡好了,也把粽子葉也按要求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第一步先拿一片粽子,把葉子一端折成錐形;再抓一把糯米放在錐形中,米中間塞兩顆紅棗;接下來用另一端葉子封好口,不能讓糯米漏出來;最后用一根繩子把包好的粽子纏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包粽子的步驟,我和媽媽都記得很清楚,但是做起來一點都不容易。媽媽包的第一個粽子太好玩了,完全看不出是什么形狀。看到粽子我哈哈大笑。我對媽媽說:“媽媽,這個粽子樣子有些詭異,像一個骷髏頭。你敢吃嗎?”媽媽沉默了一會說:“哎,那我把粽子拆了吧,沒人敢吃就麻煩了。”媽媽看看我的粽子也忍不住笑了起來說:“你的粽子米快漏完了,煮出來只剩葉子了。難道你讓我們吃葉子嗎?”我拿起自己的粽子看看,太扁了,葉子里只剩下一點米。我唉聲嘆氣地說:“看來我也要重包了。

  我又重新拿了粽子葉,和媽媽一起按照步驟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步。我先用粽子葉折好形狀,放適量的糯米和紅棗,小心翼翼地封口,不能漏出一點縫隙,在爸爸地幫助下用繩子纏得緊緊的。這個粽子包好了,我仔細欣賞我的.“作品”,自我感覺還比較好。雖然粽子的形狀還是不好看,但是沒有漏出米。我把我的“作品”拿給媽媽看,媽媽說:“嗯,進步很大,繼續加油,相信你會做得更好的。”受到媽媽的表揚,覺得自己的干勁更足了。我看到媽媽包的粽子形狀也越來越好看了。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們快快包吧,我想早點吃上粽子。”媽媽說:“好的,小饞貓。想吃就要加油干。”

  我們一共包了二十個粽子。媽媽用一個大鍋煮了滿滿一鍋。粽子的清香充滿房間,我覺得自己的肚子咕咕地叫。我不停地問媽媽:“粽子熟了嗎?我餓死了。”媽媽回答說:“快好了,再等等。”我覺得時間好長呀,快到了世界末日。媽媽終于說:“好了,可以開吃了。”我噌地一下跳了起來,撲向了粽子。

  吃著自己包的粽子,覺得這個粽子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插艾葉、賽龍舟、包粽子……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

  家里還有蜜棗和粽葉,媽媽讓我去超市買兩斤糯米。我拿著錢跑向超市,到了超市里,我在二樓找到了糯米,在服務員阿姨的幫助下,稱好了兩斤糯米,然后到樓下結賬。

  我高高興興地買回了兩斤糯米,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先淘米,淘了兩遍,然后接上水,把糯米泡上。

  下午,米泡好了,媽媽也把粽葉煮好了。我從冰箱里拿出蜜棗,又拿了一把剪刀和棉線。包粽子的東西都齊全了,我開始在媽媽的指導下包粽子。

  “先認清粽葉的反正面,正面要卷在里面,然后把粽葉卷成一個漏斗形狀。”媽媽邊示范邊說,“放進去一些糯米,放一半就行了,再拿個蜜棗放到米的中間,上面再放一些糯米。”

  我照著媽媽的樣子,把粽葉卷成一個小漏斗。媽媽看了看,說:“反了,方向卷反了,你看,是往外卷,不是往里。”我只好把我剛卷好的小漏斗給拆開,再重新卷。媽媽看了說:“嗯,這次卷對了。”

  我往里面放了一半的'米,又拿了一顆蜜棗放進去,上面用米給填住。媽媽說,米不能填得太多,不然就包不上了。

  我照著媽媽教的,把上面的粽葉折過來,蓋住糯米,再順著三角形的形狀把粽葉纏起來。哎呀!不好!粽葉裂開了!這可怎么辦?我連忙向媽媽求救。

  媽媽說:“沒關系,再拿個粽葉把它包起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我用棉線把它纏起來,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接下來,我又包了許多迷你小粽子,我還讓媽媽給我拍了照呢!我覺得小粽子比大粽子好包多了,并且還超級可愛。

  在我和媽媽的共同努力下,粽子很快就包完了。我們把它們放進高壓鍋,開始煮。

  我等得好著急啊!晚飯我只喝了點小米粥,媽媽問我為什么不吃饅頭,我說,我要留著肚子吃粽子。

  終于等到粽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盛了我自己包的小粽子,拿剪刀把纏在上面的繩子剪掉,露出了軟軟香香的糯米,我咬了一口,米的清香、粽葉的清香,蜜棗的香甜混合在一起,那味道,是誰都抵抗不了的。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4

  說起端午節,我的話匣子就關不住了。因為去年的端午節,我就親自嘗試了一回包粽子的喜悅。別急,你聽我慢慢說吧!

  去年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爸爸告訴我,端午節是要吃粽子的,這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一聽到吃的東西,我的興趣就上來了。爸爸話鋒一轉,說:“可是,今天可不能吃白食。你也要親自動手。”

  聽完爸爸的說教,我就忙乎開了。不就包粽子嗎?這還能難倒我,爸爸也不想想,他女兒可是一頂一的聰明。開始包粽子了,我既興奮又緊張。聽別人說,粽子包的好壞可以檢測出一個人的細心程度。哎,真不知道我會有什么杰作。雖然表面上我信心滿滿,可心里還是在打鼓,畢竟我從來沒有包過呀!

  姥姥給我示范了一遍,我就手忙腳亂地做了起來,先把三片粽葉疊在一起,接著折成漏斗型,然后裝入糯米,可是困難來了,我把糯米放進去之后,這些淘氣的糯米娃娃一下子就都跑出來了。我左看看,右看看,還是沒有發現什么蛛絲馬跡。姥姥一看我的動作,就知道出現了什么問題,連忙說道:“小楓,你的漏斗尖角有一個小洞,糯米就是從那里出來的。”我趕緊把漏斗尖角捏緊,這下糯米娃娃就老實多了,全部呆在了粽葉里。我自言自語地說:“姥姥真不愧是粽子專家。”我趁爸爸媽媽不注意,在我包的'粽子里放上了一枚硬幣。誰吃到了我包的這個粽子,就能夠財源滾滾、好運連連,喜上加喜……

  粽子包好后,接著就是放進蒸爐里蒸了。我趕緊把我包的粽子和姥姥、爸爸媽媽的粽子混在一起,沒過多長時間,粽子就可以食用了。我們每個人手拿一個粽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慢慢地解開粽葉,一小口一小口地吃進去,發現里面全是剁碎的豬肉,害得我白高興一場。我仔細地盯著大家,外公吃到的是豬肉粽,姥姥吃到的是豬肉粽,爸爸吃到的也是豬肉粽,只有媽媽吃到了硬幣。這可把外公、姥姥,爸爸都給震得大吃一驚。我告訴了他們真相,是我把硬幣放進粽子里去的。

  他們聽完我放硬幣的原因,都樂得哈哈大笑。這次勞動體驗,讓我感受到了快樂,讓我吃上了滿口噴香的粽子,真值。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5

  “嘭嘭嘭,乒乒乓乓……”。夢中的我被這雜吵聲吵醒,隱隱約約又飄來一陣肉香和米香。我頂著個雞窩頭,揉著眼睛還未洗漱與換衣,走下樓去。廚房的燈開了,是誰呢?不用說必定是外婆!這么早又在干些什么呢?

  我繼續去探戈究竟,我打開廚房的門,看見外婆正全神貫注地包粽子。突然,我才記得,準備要端午了。看著外婆包的粽子,大小一致,每個粽子的量都適合,說明外婆經常包粽子啊。是的,外婆每年端午都會包糯米粽。我站著看外婆包,外婆突然說:“你快去洗漱換衣服,我教你包粽子。”我一聽就跑上樓去,迅速做好一切就沖下樓了。外婆說:“別急,小心摔跤。”我笑著說:“我這是急著學嘛。”外婆開始教我折葉片,折成一個不漏的小斗,借著放適量的米,肉,豆等材料。最后,我以為我可以順利弄成一個粽子,卻沒想到最后一步出現了問題。綁帶時,不小心用太大力扯,粽子就散架。我看著哭笑不得。外婆說:“沒事,再來過吧,做一件事會有失敗的經歷的。”我又如外婆的步驟去做,終于做出一個。于是我和外婆就這樣忙了一個上午。兩天后,端午節到了,外婆把我們弄的糯米粽拿出來,放入鍋里煮。過程中,我不斷打開鍋蓋,看看好了沒有,媽媽看到我似乎著急著想吃,笑著說:“別看了,再等會吧!等一會就可以吃了!”五分鐘終于過去了,我終于可以吃了,我迅速拆開帶子,一拉開葉皮,一個大大的香香的粽子展現在我眼前,我不顧熱就吃起來了。外婆說:“慢點吃,沒人和你搶呢!”粽子里的肉和糯米讓我吃到了南方的味道和家的味道,讓我感受到端午節給我帶來的美好一切,不知你是否感受得到?你又有沒有吃到自家的味道?每一年的端午節都是高粽子吃粽子賽龍舟,連續了這么長久的歷史,人們都依舊重視這個端午節,因為端午節能使人們感受到自家的味道,家鄉的味道。

  也許,你吃過粽子,但是沒有吃出任何感受那是因為你吃的`可能不是自家包的,或者你沒有認真品嘗。今年的端午已過了,等待下一年端午吧,也許我們真的該好好為端午做準備,然后過一個美滿的端午,這么好的事情又為何不好好做,過好這個端午呢?那下年,全家一起過端午,找回那種真情吧!端午是歷史長久都存在的節日,既然都流傳至今,那我們就好好傳承下去吧!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6

  窗外湛藍的天空時不時傳來幾聲鳥鳴,我的心情格外舒暢。因為今天是端午節,我要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呢。

  包粽子的材料奶奶早就準備好了。只見一盆用水浸泡過的粽葉,已經伸展開來;半盆泡好的糯米,雪白雪白的;一邊放著幾十顆飽滿的紅棗,一堆晶瑩的紅小豆。那邊還有腌制好的臘肉和冰糖,以及用來捆扎粽子的棕繩。一看見這些,我的心就禁不住跳躍起來,嗬,真的要包粽子啦!

  “咱們開始吧?”“好嘞!”奶奶話音剛落,我們圍坐在一起。只見奶奶拿起一片粽子葉,在中間一對折就卷成了三角形的小漏斗,然后挖進一勺白米,再放入一顆紅棗和冰糖,再挖一勺米,用勺子把它抹平,最后,像變戲法似的把粽子卷成一個立體的三棱錐,熟練地用棕繩捆了三圈,最后系了一個結,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我也躍躍欲試。我直看得目瞪口呆:包粽子簡直是一門藝術啊!

  于是,我也從水盆里挑了一片大粽葉,模仿奶奶的樣子,一折,三角形出來了,再挖兩勺米進去,放顆紅棗,填平,最后一卷。呀!一個粽子就已經成形了。瞧,就這么簡單!我正得意,麻煩就來了。因為最后捆扎的步驟太難了,我根本無從下手。我試圖騰出一只手來,結果粽子差點散架了。于是我改為邊用一只手拉繩,邊用嘴幫忙,結果根本使不上勁道!無奈之下我只得請求奶奶的幫助。只見奶奶三下兩下就又幾秒鐘的時間把這爛尾粽子給包好了!我心服口服,既佩服奶奶靈巧的手藝,更佩服老祖宗們傳下來的這寶貴的物質和精神遺產!

  收斂起心神,我跟著奶奶一步一步地學習,奶奶手把手地教著,最后我總算包了四五個像樣的'粽子。

  煮粽子的時候,我搬個凳子在旁邊等著,我多想親眼瞧瞧我的勞動成果。不一會兒,粽子的香味就飄滿了整個屋子,四十分鐘后,粽子寶寶們就爭先恐后地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挑了一個貌似我包的粽子,手忙腳亂地解開粽葉,挖起一勺,軟軟的,甜甜的,太好吃了!

  一家人圍著圓桌,拉著家常,吃著剛出鍋的粽子。那糯米的濃香,大棗的甜味、粽葉的清爽與家人的歡聲笑語完美結合……這,就是端午節的味道吧!這,就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吧?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7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吧?沒錯!

  端午節,這個隨著幽遠的歷史一起走來的傳統節日,現在已成為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之一了,喏,從端午例行的三天國假,就能看出中國人對于端午節的青睞了。

  我最喜歡的莫過于端午之日漫步于街了,一種濃郁的節日氣息與風兒同行,吹遍了大街小巷,所到之處必定熱鬧非凡。不同于家鄉閩浙一帶,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江淮人家的家門上多是懸掛著艾葉菖蒲,據說也有祛魔驅鬼之效。但這些并非我最在意的,說到我最在意什么,那自然是激蕩人心的賽龍舟了。

  出了家門右拐直往前走,不要五分鐘就是十七橋了,橋下的河流雖不著名,但每年的東圃鎮的賽龍舟都是從這兒訖始的。你看,水流平緩的河面上,停放著一艘艘被紅漆漆滿船身的龍舟,碧綠的水,透紅的船乍一看活像黛綠的錦緞上鑲著盛開著紅牡丹。船里的競賽者,以二十多歲的小年輕居多,也有少數的.中年人。每船十三人,十二個槳手,一個鼓手。黝黑的肌膚是他們共同的標志,也是力量的象征。

  鑼聲響起來,比賽開始了;鼓聲響起來,隆隆、隆隆、隆隆,冗雜卻不乏節奏,疾速而卻不乏力量。兩旁的紅槳像一條條金紅色的大鯉魚,跟著鼓聲整齊歡快地跳躍。超過了!超過了!一只紅艇漸行漸速,如離弦的箭一般。觀眾們的心驀地緊張起來,與牛皮鼓面共同跳躍,呼喊聲、鼓聲匯成一片。另一只船當然不甘示弱,也迅速追了上來,兩船旗鼓相當,猶如二龍水中爭霸,鼓聲立即電閃雷鳴一般,兩岸的人更歡了,吶喊聲更大了。終點快到了,只見三只船如疾馳的戰馬齊頭并進,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遲緩!冠軍出現了,喝彩聲,鼓掌聲響成了一片,在水面上激蕩!

  過了一陣子,人們端來了清香四溢的糯米粽子,但這不是給自己吃的,而是把它扔下河里,以祭祀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投江之日距今也有兩千多年了,但人們永遠懷念著他。是啊,那些對人民對國家對民族全心全意的人,是千百年,直至永遠也不該被忘卻的。今天,我們仍以屈原為驕傲,我們會用我們的快樂永遠紀念著他!

  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關于端午節的諺語吧?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癩蛤蟆躲不過五月五。(北京)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8

  我的家鄉是一座位于長江口的小島,鐘靈毓秀,風光旖旎,物阜民豐。幾年前,我背井離鄉只身來到上海求學,在這座鋼筋混凝土的都市中,我對家鄉的思念與日俱增,而除了難以割舍的一份親情外,令我難忘的還有那清香醉人的粽子。

  在家鄉,端午節一到,家家戶戶都忙著采蘆葉。差不多全村人都出動了,成群結隊的,不久,所有的河灘上都洋溢著此起彼伏的笑聲了。

  采完蘆葉,便回家包粽子了。在我看來,包粽子簡直可以說是門藝術:先把采來的蘆葉用沸水煮半個小時,取出后用涼水浸泡,再用刀把葉柄切平,便可以包了。粽子的主料是糯米,可以加入花生、赤豆、紅棗、蜜餞等,比較講究的人家還包摻入咸精肉的“肉粽”,味道自然與眾不同。母親是個精打細算的人,不舍得花錢買紅棗或是蜜餞,更別提包“肉粽”了,只是用過年時余下來的兒兩赤豆包粽子給我吃,但味道也一樣香甜。

  粽子的'形狀更是層出不窮。最常見的要屬“寶塔粽”,差不多就是一個立體的方錐形,是所有粽子中個頭兒最大的。還有一些也比較常見,像方粽、菱粽、子母粽等,個個美觀大方,清香可口。而最為匠心獨具的要算“鴛鴦粽”了——把兩個同等大小的粽子用紅線連起來,美其名曰“千里姻緣一線牽”,以示夫妻相互依靠、恩恩愛愛。

  家鄉有送粽子的習俗。每年這時,家家戶戶都會提著自家包的粽子走親訪友,相互饋贈。開始或許只是一種禮尚往來,可不知不覺中卻成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內容。

  包好的粽子不僅自己吃、送人吃,還要精心包兒個,用線綁在一起投到河里,以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小時候,天真的我也曾問過母親:“為什么要紀念屈原?為什么要把好吃的粽子白白投進河里?”母親笑笑:“因為他在善良人的心中永遠值得紀念。”當時我對母親的話并不了解,如今想來,卻是富有哲理的。這正是勞動人民淳樸、善良的美好心靈的體現。因為他們的心是雪亮的,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或是嫉惡如仇,或是從善如流,且永遠是那么地無私,就如同粽子餡中的糯米那樣純正,又不乏蘆葉那般的清香。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9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奶奶。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

  我也想親手嘗試一下包粽子的樂趣,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早上當我趕到奶奶家的時候,奶奶已經準備好包粽葉的東西,有粽葉、有糯米、餡料、還有一些扎粽子的線。糯米雪白雪白的,像白雪一般。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起幾片粽葉把它們按順序排好,再把這些葉子折成一個蛋筒型。我放了許多糯米,這時奶奶說:“你放的太多了,蜜棗往哪里放呢?”我連忙倒回一些米,然后選了一顆圓圓的、晶瑩透亮的'蜜棗放了進去。奶奶又說:“你還可以放一些紅豆呀。”我一想,這可是最好吃的紅豆蜜棗粽呀。我連忙放了很多紅豆進去,然后開始包粽子了,可是這時我才發現,我放的米和紅豆太多了,根本包不起來,灑了很多。我都有點灰心喪氣了,這時奶奶安慰我說:“不要放棄,倒掉一些米和紅豆,再試試你就會成功。”在奶奶的幫組下,我的第一個粽子終于包好了。我再接再厲,又接二連三的包了幾個粽子。雖然,這些粽子不像奶奶的包的那么精美,但是我心里還是很喜歡。你瞧,有的像肥肥的小豬,有的像瘦瘦的猴子,有的像圓鼓鼓的青蛙,大小不一,簡直就是一個動物粽子展覽嘛。

  粽子包好了,有紅豆蜜棗粽、有豆沙粽、有蛋黃粽、還有豬肉粽。奶奶把它們放入鍋中煮。不一會兒,清香、誘人的粽子香味從鍋里飄出來,我不停地咽口水,心里想:粽子煮好以后,我是先吃那個小肥豬?還是那個小瘦猴呢?我想來想去決定還是先不吃了。我要把我的勞動成果送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吃,讓他們體會一下我的孝心。雖然,粽子不好看,但是他們一定會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10

  粽子,是端午節人們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起源于中國民間。那粽子又是怎么來的呢?傳說,粽子是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而開始制作流傳的。人們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屈原的遺體不被魚吃而損壞,就將粽子作為魚餌投放。于是,每年的那一天,人們就以相互送粽子來作為對屈原的紀念。

  六一兒童節這一天,我和我們班的`同學一起來到黃昊威家的鄉村灶臺歡度六一并舉行包粽子活動。我們上午九點多就到達了鄉村灶臺。一看、啊,包粽子的很多材料都準備好啦!有糯米、花生、海蠣干、香菇、蝦仁、鵪鶉蛋、竹子葉……等,形形色色,看的我眼花繚亂。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趕快跑去洗手。洗完手,來多眾多的粽子材料前,有一個老阿姨在旁邊手把手的教我們怎么包粽子。

  只見她先拿起兩片竹葉尖對尖的疊在一起,然后折弄成一個圓錐體,在確保這個圓錐體沒有漏洞之后,就往里面加生糯米和花生等佐料,加到五分之四的時候,就把這個“三棱錐”倒過來,然后再把它壓實、弄平,再抓住剩下的那部分粽葉對折,然后壓到粽子上面。如上再做一次,就可以用麻繩捆扎了。這樣,一個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照著她的方法自己做了一個,可最終做成的卻是一個難看的“粽球”,我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媽媽身邊,望著媽媽手中包好的粽子,媽媽見我難受的樣子便安慰我說:“寶貝呀,包粽子也不是她們一生下來就會的,熟能生巧,她們也是勤學苦練才練就了今天這樣包粽子的技術。像你這樣一遇到困難就退縮,怎么能包好呢?”聽了媽媽這一番語重心長的話語,我便打起精神,重新來到包粽子的地方練習起來,經過多次失敗我終于能包出像樣的粽子了,最后我包出幾個像樣的粽子了。望著這些我親手包的粽子,我非常高興和自豪,哈哈!我終于學會包粽子啦!

  包完粽子,我與同學在戰斗盤里玩陀螺,時間就像飛速旋轉的陀螺一樣,偷偷的從我們的歡聲笑語中溜走了。午餐時間到了,吃著我們自己包的粽子,我們都分外高興。吃完飯我們還去抽了獎,時間悄悄地從抽獎箱上飛走了。我們都依依不舍的離開了這充滿歡樂的地方。

  這次包粽子活動使我受益匪淺,我終于學會包粽子啦!不僅如此,我還收獲了很多歡樂。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11

  今天是端午節,我親愛的老媽有事,所以把我“托”到了王別格家。

  我剛一沖進門,就看到了王別格和岳阿姨在餐桌上忙活。王別格一見我來了,就讓我一塊兒包粽子。怎么辦?我可是個包粽子的“大菜鳥”啊!叫我吃粽子還行,叫我包粽子還不如讓我去毀粽子呢!我 當時那個汗那。我直愣愣的站在那里。“快點過來!”王別格又朝我喊道。我被逼無奈只好硬著頭皮走了上去,說:“呃,這個嘛,我不會。”王別格不以為然的說:“我也不會嘛,我第一次包粽子的 時候還把粽子包成了沙漏,一松手,米”嘩嘩“的往下流”。我只好拿起一片竹葉跟她學了起來。“首先,把竹葉對折,再折一個小角。”,王別格向我演示完就來檢查我折的怎么樣。“哎呀。這是吃 的,你不要把她當成卡紙折啊!”王別格對我說。我無可奈何,只好重新折了一次。“嗯,這次還不錯”,活像一個小漏斗。媽 媽對我說:“像小漏斗的這個地方決定了粽子的大小,一會你包時,不要太大,不然你的手抓不住。”我點了點頭。媽媽又抓了一大把米放進小漏斗里,到一定位置時,要往里面到一點水。然后可以在 放米過程中放花生和紅棗。然后把漏斗上面的粽葉往下放,成為一個“立體三角形”,開始包,最后媽媽拿了事先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緊緊的困住,“OK了!”媽媽笑著對我說。我看了看,哇,媽媽包 的真好!我一定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

  我按照媽媽教我的步驟開始包粽子,拿兩個粽葉,交錯放,然后成為一個小漏斗,開始放米。可是,粽葉在媽媽手里就很聽話,一到我這,不是這爛了,就是那爛了,導致漏米,撒了一地。媽媽說 :“你不要使太大勁,輕一點。”我按照媽媽給我的'建議,重新開始。可是粽葉像是跟我鬧脾氣一樣,就是包不好了。我苦惱極了,把粽葉和米往旁邊一扔,不管了,氣呼呼的坐在那里。媽媽看了看我 ,語重心長的對我說:“沒關系的,媽媽第一次包粽子也是這樣,還沒有你包的好呢!”聽了媽媽給我的鼓勵,我又振作起來,開始了包粽子。

  這一次很成功,到最后纏繩子了,我把粽子放在桌子上,用手緊緊按著它。用很大力氣,把粽子纏了起來。呼,終于好了,看著我包的粽子,它仿佛在朝著我笑呢!

  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很成功。通過這一次包粽子我知道了,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著急,要慢慢的去做,精益求精。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12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傳說,這個節日是用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

  在去年的端午節里,我們就全家總動員,在家里自己包粽子。那天,奶奶一大早就把糯米、蜜棗洗干凈,然后把糯米用水泡在盆里備用,據說這樣在蒸的時候糯米比較容易蒸爛,然后又跑到超市上買來新鮮的粽葉,用開水燙一下把底部硬頭給剪掉,準備好綁粽子的棉線,準備開始包粽子了。一家人里就媽媽和奶奶會包,只見她先把兩個粽葉重疊起來,然后把大頭折成一個漏斗形狀,先用勺子把糯米放在這個漏斗里,再在上面放上兩顆蜜棗,最后再放上一勺糯米,然后就開始把粽葉折過來把米和棗蓋上,順著粽葉的方向折,直到把糯米和棗嚴嚴實實得包起來,最后再用棉線把包好的粽子給扎起來,這樣防止包好的粽子散開,一個粽子才算是大功告成了。

  看著媽媽靈活的雙手上下翻飛,我羨慕的不得了,自己也忍不住躍躍欲試。可是等到我包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是真難呀,光是學著把粽葉折成小漏斗就學了十分鐘。后來雖然我把粽葉折成了小漏斗,但是我一把糯米放進去,手就掌握不住了,小漏斗就變形了,而且裝好米和棗后,該用粽葉折過來蓋在上面的時候,糯米就會從粽葉的縫隙跑出來,弄的葉子上、地上都是米。最后在媽媽的幫助下好不容易完成一個,可是和媽媽包的粽子一比,我包的粽子就是個四不象,而且還累的滿頭大汗,真是不容易啊。媽媽看著我為難的樣子,笑著對我說:“先別急著包,你還是先給我打打下手,多看幾次就好學了,熟能生巧呀。”于是我開始當起了小助手,給媽媽遞粽葉、蜜棗,再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準備一會兒上籠。媽媽包的真快,還沒等我再實踐,她就快包完了,我趕緊拿起剩下的粽葉開始練習,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又包了一個粽子,雖然還是個四不象,但我相信以后我再好好練習練習,肯定會包出漂亮的.粽子來的。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包好粽子就開始上籠蒸了,我時不時的跑到廚房去看看熟了沒有。奶奶笑著說:“小饞貓,粽子很難蒸,要很長時間才能蒸熟,別跑來跑去的了,等蒸好了我叫你!”過了好長時間,等的我都沒有耐心了,終于等到奶奶叫我吃粽子了,還沒跑到廚房就聞到了粽葉的清香味,真香啊!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什么也顧不上說了,趕緊吃吧!

  通過那件事使我懂得了,做事不但要注意結果,更要注意過程,因為只有過程,才能帶給人們一種快樂。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13

  有句俗話說的好:“年年端午,年又端午。”小時候,對端午節的理解,僅僅只停留于香噴噴的粽子上。而身為沙河本地的人們,似乎也不太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尤其是我的母親,既不懂端午節的內涵,也記不起門口插著的菖蒲、艾枝避邪,到從未忘記為一家包上幾個涼粽。

  在介紹我家鄉的風俗之前,就由我來給大家整理整理端午的來由吧。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五日節、天中節、女兒節、詩人節、龍日……。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埃汩羅江絢國的日子。2000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三,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之作——《懷沙》。抱石投入約汩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火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吃食這位愛國詩人的身體。這一習俗延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我們沙河的端午習俗可能和大多地區的不同:在這天,我們要煎百草洗澡、把雄黃酒或蒜汁淋灑在住處外墻角旮晃,可以驅蛇毒。另外,這天我們還要吃粽子、咸蛋、莧菜。

  每每看到街上那香噴噴的涼粽,我的心就癢癢的,恨不得馬上沖上前去詢問其做法一通。終于在我的死纏爛打下,母親到底還是同意了。我拿起一張粽葉攤在手心里,緊盯著母親的動作,有模有樣的學了起來:我首先用左手握住粽葉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個角往里卷,下面用力一拉緊,一卷,粽葉便頃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緊接著,我又往粽葉筒里插上了一根筷子,那,拿勺子舀了一些糯米將粽葉筒填滿。終于迎來了最后的一項工程——捆聲。只見我輕輕將目光移到自己手里的粽子上。雙手緊緊捏住粽葉,用繩子在粽葉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系上蝴蝶結,一個漂亮而誘人的粽子就包好了。

  看著自己包好的粽子,內心十分有成就感,自然也多了幾分驕傲。我包的粽子可真有個性,肯定很好吃。想著我便從中挑了一個又飽滿、又精致的紅豆涼粽,醮了門止庶紅糖水,一股甜甜的,潤潤的,軟軟的口感從口腔中爆開,別提有多美味了!

  在端午這天,人們可以放肆歡笑,孩子們可以放肆玩耍。不用像過年那樣擔心明年,也不用考慮明天的打算,它就是一個人人喜愛,一個沒有約束的端午。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14

  “粽子香,香廚房。艾草香,香滿堂。”端午節到了,按照中華民族的民風民俗,端午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猜燈謎等。今天,奶奶教我包粽子。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根據餡的不同,花樣也多:豆沙粽、鮮肉粽、八寶粽、紅棗粽、蛋黃粽、火腿粽等。

  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瞧,她熟練地把兩片箬竹葉一扭,尖角“畚斗”的形狀就出來了。然后,她往“畚斗”里裝米,又用手壓實,多余的粽葉按下,做好蓋子,最后用繩子捆緊,三下五除以二就包好了一個粽子。

  我看得入神了,也想學包粽子。我拿起一片箬竹葉,一扭,嗨,也成了一只尖角畚斗!挺簡單的嘛!我得意洋洋地給奶奶看。“錯了!”奶奶放下手中的粽子說,“包粽子是有講究的,你看,這箬竹葉光滑的一面是正面,顏色綠一些;粗糙的一面是反面,顏色淺一些,柄莖突出。包粽子時,要正面朝里,反面朝外。”奶奶一邊說一邊放慢速度給我做示范。

  等我學著把尖角畚斗做好了,一勺一勺往里面裝糯米,中間放了香香的火腿咸肉餡,再蓋上糯米,想用箬竹葉包上,可糯米像淘氣的孩子老往外鉆。怎么辦呢?“傻孩子,一口氣吃不了大胖子,你米放得太多了。只要放八成滿就可以了。”奶奶幫我倒出一些米,接著用右手掌心把“畚斗口”多余的`箬竹葉壓下,當作蓋子蓋上,右手按住蓋子,倒過來,把長出的箬葉按在粽子外表面,最后用繩子捆緊!這一步是最難的。我看一步學一步,看一步學一步……試了好久好久,終于包出了一只長有四只角的粽子了。

  我又包了第二個,扎繩子時突然想起忘了放餡,只好拆開箬竹葉,重新放,這回我放了一個大大的紅棗餡。要蓋“蓋子”了,我又請奶奶幫忙,奶奶告訴我:“包粽子時米一定要壓實,繩子要捆緊,這是需要力道,需要反復練習才有的經驗,你多練多包,總會有進步的。”

  是的,學做任何事都需要多練。我一邊包一邊學,包了一只又一只,慢慢摸索出了一點經驗。這真是熟能生巧啊!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鍋里煮。一個多小時后,一掀開鍋蓋,煮熟的粽子就飄出一股清香來。剝開箬竹葉,咬一口,真是又黏又甜。

  這個端午節,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品嘗了粽子的美味,還懂得了好多好多。這個端午節,我過得快樂又有意義。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15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傳統的端午佳節,也是紀念我國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為此,我選擇了一個特別的慶祝、紀念方式——包粽子。今天是端午節,媽媽叫我和他一起包粽子。這不是很好辦嗎?我很快答應下來。

  俗話說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媽媽的話音剛落,我就馬上從廚房拿來了一疊青翠欲滴的粽葉,接著,又拿來了一捆棕繩,端出糯米和其他餡料。“開始包粽子啦 !”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歡呼完了后,我擦了擦手掌,瞟了一眼桌上的材料。神氣十足地說:“包粽子的材料你給我聽好了,本帥哥秦師傅要把你們變成一個個大粽子。你們可要聽話哦!不聽話是要吃了你們的哦”

  于是,我選了一片粽葉就開始包起來。我先把粽葉底下卷成三角形,上面露出一部分粽葉,卷成了一個“喇叭形”,就開始添米和餡料。我看了看媽媽,媽媽還在粽葉呢!我得意洋洋得想:呵呵,老媽真慢,連我也比不過,真是一頭大蝸牛!正當我沉浸在喜悅中時,媽媽看了看我手中的粽子,說:“你包的方法不對。”這句話給我當頭潑了一頭冷水。我嚇了一跳,不小心用力捏了一下。“嘩”,糯米就像飛珠滾玉似的跳了出來,散了滿桌。媽媽滑稽地說:“看來,這位小帥哥秦師傅的手藝不太高超哦!”我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但是還不情愿地說:“那我怎么辦?”“我來給你做個示范!”媽媽爽快地回答。

  我瞪大了眼睛。只見爸爸拿起一片粽葉,麻利的卷出了一個三角的形狀,添上米和餡,手輕輕地向對角處卷,再綁上粽繩,一個三角粽就包好了。我也學著爸爸的樣子,折粽葉,加餡料和米,緊米,包好,再加上棕繩。這樣,一個粽子就在我手中誕生了。

  我們就按照這樣的`方法一個一個地包了起來……把水燒好后,我和媽媽把粽子一個一個小心翼翼地放進鍋里。在煮粽子時,我的心情就如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不一會兒,我就要去廚房看一下,總擔心粽子掉出米粒煮成一鍋粥。站在鍋旁,目不轉睛地看著那在鍋中上下擺動的粽子,好像在說:“主人,主人,不要擔心,我會保護好自己的。”一個小時終于到了,粽子煮好了。

  我吃著這些香噴噴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不禁有些感慨,我們包的粽子,雖然沒有超市里的好看、味道好,可這是自己親手做的,不僅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愛國詩人的深切敬意,還體會到了包粽子的快樂!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16

  雨后初晴的日子,門前的田壟中,菜葉上還殘留著幾滴雨水,光線透過這晶瑩的水珠,折射出七彩的光帶,萬物成長。

  接近端午日,鄰居給大家一袋粽葉,奶奶說:“大家包粽子吧!”

  粽子還可以自身包么?我很詫異,奶奶的興致卻非常高。

  她將粽葉在沸水中煮開了,清香彌漫開來,像初春的氣息。將糯米淘洗清潔,拌入醬油,一旁的五花肉是不可少的,肥瘦相間,已經用鹽醬油等調好了味腌漬著了。

  看奶奶手法嫻熟,我也蠢蠢欲動,可是,拿起粽葉,手指是僵硬的,放入米粒,不是這里漏了就是那里灑了。

  奶奶笑嘻嘻看著我,面對面地一步步教我;“看看,這里呢要這樣,粽葉疊一起時必須要蘸水,這樣葉子自然就合在一起啦!米要分兩把抓,兩次的中間放肉,這樣口味好。”

  她說得細致,我聽得認真,那米也是有量的,少了,煮出來太軟不成型,多了,太硬,咬著費勁。

  奶奶的手皮膚粗糙,指節鼓鼓,滄桑而有力;我的手指纖弱白皙,大家就這樣倒騰著粽葉,奶奶包五六個,我才包起一個。奶奶的有棱有角,個個一般模樣;我的大大小小,肥肥瘦瘦,歪瓜裂棗。

  “奶奶,你的那樣漂亮,我的`這的么丑,大伙一看不都要笑話我了么?”我有些泄氣,沮喪著說。

  “哈哈,你也知道啊!沒事,大家來想個好方法。呶,你包的粽子里有一只可以放兩塊肉,就叫高粽!大人吃到了今年大發,孩子吃到了,今年高中狀元!”

  “好啊!好啊!這樣大伙都搶著我的吃了!”我高興得快要跳起來。

  高壓鍋開始工作了,里面滿滿一鍋的粽子,不一會兒滿屋子的粽子香,尤其是揭開鍋蓋的剎那,我的鼻子都快被扯下來了。

  父母也到家了,奶奶給大家每人一個,并宣布了雙肉粽的規矩,我細細一圈看下來,我包的雖然奇形怪狀,各個不一樣,可要挑出當初那只唯一的雙肉粽,還真無法,只能在心里暗暗祈禱。

  父母非常高興,由于這是他們首次吃到我包的粽子。大伙剝粽葉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由于實在太燙了,可是都滿臉的笑充滿了期待。

  “呀!”我驚呼起來,原來,我吃到的是雙肉粽。奶奶站在一邊,滿臉笑容,道:“今年倩倩要高中啦!”

  肉粽是美味的,咸香可口,軟糯柔和,可是,奶奶是如何留神將這只粽子在不著痕跡的狀況下“分”到我碗里的,我始終猜不到,我能猜到的就是:奶奶您對我的深深的愛!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17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這天,甜糯的粽子,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還有孩子們的歡笑聲,讓整個小城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慶和歡樂里。

  我們全家都是土生土長的沙縣人,過端午時除了包粽子、喝雄黃酒外,還增添了洗百草浴、吃百草蛋這一習俗。

  百草,要外婆家才有,城市里是找不齊的。端午這天一大早,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前往外婆家。當城市的喧囂離我遠去時,那芬芳的泥土氣息迎面而來,讓人忍不住深呼吸幾口。

  到了外婆家,大家寒暄了幾句,就開始忙端午節的活兒了。

  傍晚,外婆帶我和表弟去采百草。小草嫩綠,大艾芬芳,魚腥草隨風起舞,葉下珠向我招手。采了幾種草藥后,外婆告訴我們接下來可以自由采百草了。我歡呼起來,像脫繩的'野馬一樣奔跑,像破籠而出的鳥兒一樣自由。我精心挑了幾株看似普通卻長勢喜人的野草,還有一些山地葉和桑葉。我見田里有幾只鴨子,想起了“鴨子草”,這名字是我取的,它是一種葉片形狀像鴨子的草。我跑了幾百米,終于采到了這種草。“咦,那是大艾嗎?”我聽見表弟疑惑不解的聲音。“不是,那是地瓜葉。”外婆笑瞇瞇地說。“可是我已經把它采下來了!”看著表弟一臉的憨笑,我和外婆都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

  外婆把百草丟入大鍋,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便在屋子里彌漫開來。待水沸騰時,外婆把雞蛋放入百草水中煮。百草蛋煮熟后,我迫不及待地把蛋放在桌上敲擊,小心翼翼地剝殼,然后輕捏雞蛋,往嘴邊一送,一口下去,一股混著百草味的蛋香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啊!吃完百草蛋和熱騰騰的粽子,外婆便用煮過的百草水給我洗澡。我像只歡快的小鴨子一樣,一頭扎進棕黑色的百草水里。百草的芳香讓我歡欣不已,我不禁閉上雙眼,輕輕地往身上潑水,讓身體的每一寸肌膚盡情地享受這清香的禮遇。洗完百草浴后,我聞著從身上散發出的淡淡百草味,覺得渾身輕松自在,那種感覺真是好極了!

  是夜,到處燈火閃爍,小山村的寧靜與節日的喜慶融在一起,是那樣安詳,那樣迷人。端午是糯香的粽子,端午是帶勁的雄黃酒,端午是中華民族的龍舟,但在我的心中,端午,還是那散發著清香的百草和浸潤過百草水的蛋香。

  “端午,端午,過端午。端午,端午,過端午。過呀么過端午……”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18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制品和絲線繡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包粽子_200字

  今天是端午節,我飛快地跑回家想早點跟奶奶學包粽子.回到家,只見奶奶已經在洗米了。我急忙做起作業。

  忽然,我聽到奶奶的喊叫聲:“丁檸,作業做完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一聽,一蹦三尺高,火速奔向廚房.到了廚房,我一看,奶奶已經包好了幾只粽子,它們像列隊的士兵整齊挺立,心想:“奶奶包得這么好,一定有決竅吧。”于是,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像模像樣地包了起來:先拿起一片干竹筍葉,把它卷成凹斗形;然后加一點米,在上面鋪一點紅豆,把竹筍葉的一邊蒙貼在凹斗上,再用繩子纏上幾圈,打一個結,一只粽子就包好了。然后,我又用同樣的方法,包了好幾只粽子。奶奶一邊包粽子,斜眼看看,邊樂呵呵地夸我。

  吃晚飯的時候,我看著桌子上一盤盤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說不出的甜蜜。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19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民間都有一個傳統的習俗:包粽子。

  包粽子需要許多材料:棕葉、糯米、肥肉或瘦肉、醬油、棉線。糯米和醬油混合一下,再加上肉就是粽子的食材。當然,這都是可以按自己口味來進行選擇,如果喜歡吃甜的話,可以不需要醬油和肉,可以加一些赤豆和糖。粽葉盡量要綠一些,光滑面和粗糙面分得明顯一些的,要有韌性的,不能太碎的粽葉,這樣包的時候容易裂開來,包的時候,米粒會漏出來,粽子的香味會大大減少。線得用棉線,棉線更粗,裹得更緊,肉要有肥有瘦,吃得時候才不會干巴巴的。糯米用平常的就可以了。

  材料準備好后,就可以做了。先把粽葉的二分之一卷成一個無底的.圓錐,然后兜兩到三勺子拌好的糯米和醬油加到圓錐里,加一塊肥肉和瘦肉,用勺子擠一擠,再兜三到四勺的糯米,兜滿為止。可是我兜了一勺又一勺,一勺又一勺,就是兜不滿,像個無底洞一般,怎么裝都裝不滿。可是我始終不知道為什么。后來我把粽子翻了個身一檢查,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卷的時候,沒卷好,“圓錐”的頭上有個洞,只要我捏一捏上面或者用勺子使勁按一按,下面這個洞就會像沒捏緊的水龍頭一樣,時不時漏一些糯米下來。拆掉,重包!這一回,我可小心多了,為了防止它再漏出來,我甚至提前用了棉線,在尖角上面先捆了幾圈。粽子到是兜滿了,總該蓋蓋子了吧。我把剩下的二分之一的粽葉包上去,蓋住再折下去,它的兩邊就有兩個大口子開開來,會使糯米漏出來的。我重復了好幾遍,還是會有兩上大口子裂開來。我索性倒出了一些糯米,把粽葉往口子上一蓋,就拿棉線捆住得了。我怕它在蒸得時候漏出來,所以橫著豎著斜著捆了有二十來圈,奶奶、曾祖母都笑我說我捆粽子像捆賊一樣,來了個五花大綁。而她們包的只有橫的口子上的三四圈,而且捆得還比我的結實呢!初學者嘛,沒事兒的,能吃就行!

  直到把粽葉包完,我們一家人包了有二十多個。我包的那幾個雖然一個比一個好,但是還是奇形怪狀的。在一大堆粽子里,我包的粽子顯得特別與從不同。沒關系,我這叫有創意嘛!進鍋蒸粽子嘍!等一會兒吧,粽子很快就出鍋了。

  吃粽子是端午節最主要最不可少的習俗。當然,還有其它很多習俗,例如:賽龍舟、掛艾草、戴香包……這些傳統文化寄托著我們對先輩們的思念,也是中華五千年文化之中的一顆閃耀的明珠!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20

  據說:古代詩人屈原五月五投汨羅江,人們到江上打撈他的尸時體卻找不到,人們為了讓魚蝦不傷害他,而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魚蝦。現在人們已經不把粽子投到汨羅江里,但是粽子卻成了每年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習俗。

  昨天下課,李老師給我們發一個粽子,讓我們品嘗品嘗,李老師說:“明天,把粽子葉帶過來,回家就洗一洗就不沾了,把繩子準備好了。晚上把米浸泡好,明天把準備好的材料帶過來。”晚上,我按照老師說的去做,把粽子葉洗了一遍,又把繩子放進書包里,我又拿了一勺米,放在了小碗里,又把水放在小碗里。第二天,我就高高興興的來到學校,只見老師走上講臺高興地說:“有哪位同學會包粽子那?”只見王少航高高興興地舉起手來,李老師說:“那就有請王少航王老師教我們吧!大家熱烈歡迎。”王少航興奮地走上講臺,舉起了粽子葉說:“先把粽子葉做成漏斗形,然后再放三分之一的米,再放上一些陷,然后再用米把陷給埋住,接著用漏形的上方往下折,最后用繩子把它纏結實,這就OK了。”咦,我的粽子怎么會漏米哪?這使我大惑不解,老師讓我繼續做。

  我包的第一個粽子漏米,又是一個三角形的,我看著第一個粽子,心里又一個個不愿意,我怎么這么笨呀!連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一道題,卻不會做。看著眼前的這個小小的粽子,我有點想放棄了。當我在放棄時,我想到了媽媽對我說過的話,她說:“你不能在你不知道這道題是怎么做時,或是某件事時你都要堅持下去,絕不能向不會的'題或事情低頭。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加油!我決不向困難低頭,我要戰勝困難。

  我不放棄又堅持包第二個粽子,包的根本就不像,我又接著包第三個,第四個……發現越來越不像了,我生氣極了,我轉念又想,我王少航怎能包那么好,而我卻包的什么也不是,我要和他比試比試不可,我給自己打滿了氣。

  我很想放棄的,媽媽的話再在我的耳邊響起:“遇事一定不要退縮,要去面對困難,人生路上甜苦和喜憂,你一定要把這句話記住,記在心里,這樣有困難就想想我對你說的話。”我又鼓足了勇氣,又包了一個,呀,我成功了,我終于包的像了,雖然不是特別的像吧,但是已經學會了。就像是一個打了氣的小氣球又重新在天空中飛翔。

  真是“吃粽子容易,包粽子難呀!”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21

  每年的端午佳節來臨之際,粽子就在市場上暢銷起來了。

  不論是超市中,還是里,都隨處可見粽子的身影。過端午節,必定會吃粽子。據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時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種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已從古流傳至今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粽子的品種也越來越繁多。市場上,賣粽子的不停地吆喝著,來來往往的人精挑細選著自己中意的粽子。紅豆餡兒的粽子,綠豆沙的粽子,豬肉餡的粽子,臘肉餡兒的粽子應有盡有。一個個粽子被綠油油的粽葉包裹得嚴嚴實實,靠近粽葉便可以聞到一陣淡淡的清香,給人一種沁人心脾的感覺。

  外婆是一個比較講究的人。每每到了端午時節,她就會起一個大早,其實是為了去集市挑選新鮮的粽葉。她會提早幾天把從市場上買來的糯米用水泡好,將包粽子用得上的食材準備好。外婆會打電話叫上我和,一起包粽子。外婆做起這些事情來總是很細心,該有的東西一律不差。我們一家人老老少少圍在前包粽子,在外婆看來,粽子還是自己親手包的才最清香可口。

  外婆包粽子的手法十分嫻熟。她先將幾張洗凈的粽葉合在一起,攤在手心里,再將小心翼翼地卷起,讓手里的粽葉呈一個圓錐形,用左手大拇指粽葉的外皮,使勁兒把幾張粽葉的重合處壓實,接下來,就可以往粽葉里放糯米了,其中,可以添上紅豆,綠豆,豬肉等餡料,這時,外婆會笑瞇瞇地說到:“到了這一步,一定要記得把糯米壓平,壓實,好上鍋煮。”接下來,外婆順手從身旁抽出一根細繩子,將整個粽子來了一個五花大綁,,捆好后,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我學著大人們的手法,包著粽子,也不甘示弱。

  接下來,是一個,兩個,三個……重復著上面的'步驟,粽子很快就堆滿了一張桌子。雖說包粽子看上去并不難,但是要親手包好一個粽子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粽子的大小不一,有的挺著一個大肚子,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秀氣,不過論味道,也還算得上是絕對的正宗貨。

  一鍋粽子大約要在沸水里煮上幾十分鐘,待到一陣清香撲鼻而來,熱氣騰騰的粽子就可以出鍋了。輕輕地剝開那一層粽葉,糯米的香氣中夾雜著粽葉的香味,那才叫一個美啊!蘸上那香甜可口的糖水,一口咬下去,心里不禁感嘆到:“此乃人間之一大美味啊!”蜂蜜一般的汁水從食道慢慢滑向胃,口腔里留下的是糖水的甜,糯米的鮮,粽葉的香……我學著古人的樣子,一邊回味著粽香,一邊說到:“真可謂美哉,美哉!”

  外婆站在一旁說到:“這粽子確實香甜可口。”

  端午節的粽子,唯獨鐘愛外婆包的粽子。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22

  粽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傳說粽子的來歷和屈原有關,據說屈原投江后,人們為了紀念他,又為了讓他的尸體不讓魚吃掉,就用粽葉裹上糯米投到江里,之后演變成今天的粽子。所以粽子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真是歷史悠久的美食。

  粽子是用糯米做成的.,糯米里面包著各種餡,比如有紅棗、豆沙、肉、蛋黃等等餡兒,外面裹著粽葉,粽葉外面用繩子綁緊,扎成不同的形狀。粽子的形狀一般是錐形和枕頭型的。

  我很喜歡吃粽子,尤其是肉粽子或者是蛋黃粽子。周六,媽媽答應教我包粽葉,我興奮極了。我和媽媽去菜市場買材料,買了糯米、五花肉和粽葉。回到家之后,媽媽告訴我泡粽葉和糯米。我就用兩個盆放上水,分別把粽葉和糯米放到水里。泡粽葉的時候要小心啊,葉子的邊緣有小刺,防止劃傷手指。

  媽媽把五花肉切成小塊,要半肥半瘦,然后再放醬油、黃酒等腌制半小時。之后,我們把所有的材料都擺到餐桌上,然后就開始做了。我先觀察媽媽怎么做的。媽媽將兩片粽葉交叉,做成一個“無頂倒三角”的漏斗,但是底部是不漏的。然后在里面加上一半糯米,再用拳頭使勁地把糯米壓實,如果不壓實,煮熟的粽子剝開會散架。再把中間用挖出一個洞,把肉放進去,在肉上壓一層糯米,把一片粽葉蓋過來,一片粽葉裹過去,裹完,最后用繩子捆好。

  我看媽媽做的很簡單,可是我卻問題百出,不是餡漏出來了,就是粽葉裹得太松了,一點也沒有樣子,簡直就是“四不像”。媽媽包好了三個粽子,我還在滿頭大汗地反復包第一個,我真想放棄啊。媽媽說:“別著急,第一次都這樣,慢慢來一定可以包好的。“”

  我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包好。我挑了兩條小的粽葉,小心地裹成一個倒三角,左手握緊,右手加糯米,壓實,挖了一個小洞,挑了一塊小肉,塞進去,再加上一層糯米,壓實,然后兩片粽葉裹來,另一片裹去,用繩子纏緊,最后我還打了一個漂亮的結。整個過程,我的左手都沒敢放松,完工的粽子看起來還不錯。媽媽說:“你看,是不是成功了。做事情不能著急,快并不代表好。”

  我們包了十幾個,大概一個小時完成。粽子放進鍋里也是有講究的,要提著結放進去,一個一個挨著放整齊,加上水,沒過粽子,然后大火使勁煮,大概煮了一個多小時,滿室飄香。我急不可耐,一直問媽媽怎么還不好啊。終于,開鍋了,拿出來,熱氣騰騰,香氣四溢。打開粽葉,啊,白白的糯米已經變成黃色的了,還有醬紅色的肉透出來,太誘人了。嘗一口,軟糯鮮香,太好吃了。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23

  據說:古代詩人屈原五月五投汨羅江,人們到江上打撈他的尸時體卻找不到,人們為了讓魚蝦不傷害他,而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魚蝦。現在人們已經不把粽子投到汨羅江里,但是粽子卻成了每年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習俗。

  昨天下課,李老師給我們發一個粽子,讓我們品嘗品嘗,李老師說:“明天,將粽子葉帶過來,回家洗一洗就不沾了,把繩子準備好了。晚上把米浸泡好,明天把準備好的材料帶過來。”晚上,我按照老師說的去做,將粽子葉洗了一遍,又把繩子放進書包里,我又拿了一勺米,放在小碗里,又把水放在小碗里。第二天,我高高興興的來到學校,只見老師走上講臺高興地說:“有哪位同學會包粽子那?”只見王少航高高興興地舉起手來,李老師說:“那就有請王少航王老師教我們吧!大家熱烈歡迎。”王少航興奮地走上講臺,舉起粽子葉說:“先把粽子葉做成漏斗形,接著再放三分之一的米,再放一些陷,接著再用米把陷給埋住,接著用漏形的上方往下折,最后用繩子把它纏結實,這就OK了。”咦,我的粽子怎么會漏米哪?這使我大惑不解,老師讓我繼續做。

  我包的第一個粽子漏米,又是一個三角形的,我看著第一個粽子,心里又一個個不愿意,我怎么這么笨呀!連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一道題,卻不會做。看著眼前的這個小小的.粽子,我有點想放棄了。當我在放棄時,我想到了媽媽對我說過的話,她說:“你不能在你不知道這道題是怎么做時,或是某件事時你都要堅持下去,絕不能向不會的題或事情低頭。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加油!我決不向困難低頭,我要戰勝困難。

  我不放棄又堅持包第二個粽子,包的根本就不好像,我又接著包第三個,第四個……發現越來越不好像了,我生氣極了,我轉念又想,我王少航怎能包那么好,而我卻包的什么也不是,我要和他比試比試不可,我給自己打滿了氣。

  我很想放棄,媽媽的話再在我的耳邊響起:“遇事一定不要退縮,要去面對困難,人生路上甜苦和喜憂,你一定要把這句話記住,記在心里,這樣有困難就想想我對你說的話。”我又鼓足了勇氣,又包了一個,呀,我成功了,我終于包的好像了,雖然不是特別的好像吧,但是已經學會了。就好像一個打了氣的小氣球又重新在天空中飛翔。

  真是“吃粽子容易,包粽子難呀!”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24

  一天晚上,媽媽準備了糯米、紅豆、瘦肉和干貝等食材,分別放在幾個大碗里面,還泡了兩捆竹葉。我有些好奇,這是要包粽子嗎?看我疑惑的眼神,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笑著對我說:“沒錯,我們明天包粽子。”

  第二天,媽媽把提前準備好的材料都擺好,我出于好奇也跟了過去。媽媽看我好學的樣子,就打算教我怎么包粽子。“來,看好了。”只見竹葉在媽媽手里幾個來回,瞬間就扎成了一個漂亮的粽子。我看了幾遍,就開始學著媽媽,拿了兩片大小差不多的粽葉,竹葉經過一晚上的浸泡再經過媽媽的清洗,好像褪去了一件“衣服”一樣,滑溜溜的,顏色也由綠轉黃了。我先把兩片葉子頭尾相對,再在中間的位置轉個彎,呀!一個小漏斗就形成了,從側面看形狀還有點像尖尖的鞋子。我激動地眉開眼笑,因為這個步驟很關鍵,這么輕易就被我搞定了。接著,我舀一勺糯米放進去,大概占一半的空間,中間放上餡兒,最后上面再放一層米。就差一步就可以包好一個粽子啦,我心理暗暗自喜。

  這時,媽媽已經包完一個粽子在綁繩子了,看了看我包的粽子,說:“漏斗尖尖的地方葉子要折成一個角,不然米會漏出來,煮的時候還容易爆。”話音剛落,我剛剛放進去的米和餡兒就爭先恐后地灑落了一地,瞬間就把我得意的心情降到冰點。無奈,我只好先把地上的米清理干凈。媽媽看著因為清理地板而摔了個狗啃泥的.我,笑得一臉燦爛,可轉眼又一臉嚴肅地手把手教我包粽子:粽葉要折角,裝米、裝餡兒,再裝米,這次一氣呵成。媽媽說:“這里還有一個步驟很關鍵。”我又疑惑起來,還要干嘛?說著,媽媽又教我一手抓住粽葉的尾巴,一手握住半成品的粽子,放手心里上下抖動幾下,為的是讓粽子可以更緊固,更飽滿,不那么太松散,就像做人一樣。我聽著怎么這么像在說我呢。最后,把剩下的粽葉反折遮住出口,再捏緊、用繩子綁好,一個完整的粽子就算完成了。就這樣,我和媽媽包了一個又一個粽子,米和餡兒都沒有了我們才停手。只見在眾多漂亮的粽子當中有幾個與眾不同的,看著有點“經不住風雨”的,那就是我的“作品”。

  等我聞到一股濃濃的香味,粽子在鍋里“噗噗”直叫喚時,我知道是粽子要出鍋了。我挑了自己包的粽子,一解開,香氣撲面而來,再沾點白糖,甜甜糯糯的,餡兒咬在嘴里又是酥酥軟軟的,幾種味道交織在一起,妙極了。果然,付出努力,就有回報。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25

  端午節前夕,我們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專程來到舅舅家和姥姥一起包粽子。得知消息后,我興奮不已,剛下車,就提這提那忙得不亦樂乎。清水、糯米、金絲小棗、筍葉、細毛線白繩統統準備好了,把它們擺在圓桌上,準備大顯身手了。首先要做的是:把糯米、金絲小棗、筍葉等洗凈。這對于我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小事一樁。我把它們一起放入盆中,逐一清洗干凈。同時,大家也齊心協力、分工干活。很快我就清洗完工,做完我那一小部分的東西就自由組合起來。看!這是我設計的“漁船”。船身有兩三片碧綠的筍葉做成,小屋、桅桿和木漿是糯米組成。掛在桅桿上的兩個燈籠則由紅彤彤金絲小棗組成。哈!太有趣了!

  第二項任務是:將筍葉卷成一個錐子狀,上寬下窄,還要有一小截筍葉做蓋用,再把糯米填滿在“漁船”里。用筍葉緊緊裹住再用細毛線白繩逐一包扎好后,一個像模像樣的三角形粽子就做好了。這可難倒了我,每次嘗試不是沒卷好、包好總露餡,就是繩沒系好總散開,我不由地想打退堂鼓。姥姥好像看出我的心思,說到“澤陽,你想做個半途而廢的人嗎?”“我不想!”我大聲說道。對!我相信我一定能行,媽媽不是經常鼓勵我,澤陽是最棒的!想到這,我埋頭干起來,可還是包不好,正當我一籌莫展時,姥姥及時向我傳授經驗,并耐心地手把手的.教我。

  填滿糯米、小棗緊緊纏住筍葉,系好小繩,姥姥嫻熟的技藝把我驚得目瞪口呆,以至于我還沒看清怎么包,“關鍵是把筍葉裹緊,小繩系好。知道了嗎?來,包一個看看。”姥姥說。看著姥姥包的又快又好,我不由的想著姥姥是一位平凡的老人,沒念過多少書,也沒多少文化,卻會有如此精湛的技藝,無不令我欽佩。真是“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啊!”接著,姥姥又手把手地指導我,經過姥姥的一番教導后,我居然也包了幾個像模像樣的合格品,“不錯,大有進步。”姥姥說,我乘勝追擊,又埋頭苦包起來?“開鍋了,吃粽子啦!”不知誰喊了一聲,大家一窩蜂地急忙圍著鍋一圈圈轉起來。

  “嘩”舅媽打開了鍋蓋,一團貌似乳白色的薄霧飄然而上,好香呀!清香四溢的粽子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個最大,是我的!“這個三角形最標準,肯定是姥姥的”“這個應該是”?粽子里包的不僅僅是糯米和蜜棗,還包著無窮的快樂和無盡的親情!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26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許多傳統文化,習俗和工藝正在逐漸被人們所遺忘或瀕臨失傳。但那次,我讓粽子變了個身,讓粽子得到了“永生”。

  那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當天,可以包粽子,吃粽子,看賽龍舟。

  端午節“節目”1:包粽子。

  這天早上,我和媽媽一大早就上街買食材:翠綠的粽葉,翡翠般漂亮;香甜的棗子,紅寶石般晶瑩;閃亮剔透的糯米,似活潑調皮的.頑童。食材備齊后,我們開始包粽子了。媽媽系上圍裙,拿著粽葉,卷成一個圓錐,我也有模有樣地跟在后面做,咦?為什么媽媽卷的是圓錐,我卷的是圓柱呢。粽子的華麗變身,讓我疑惑不解。姐姐在一旁捂著嘴笑。我暗下決心:“沒有我不會的事兒。”媽媽邊耐心地講解邊示范。哦,這么簡單!卷好粽葉后,就該放米了,一粒粒小糯米跳進自己的“小房子”,安安心心地在那兒呼呼大睡呢。只見“小紅”(棗)那健碩的身軀完美亮相,白中帶紅,漂亮極了!接下來,手腳不協調的我,把他五花大綁,瞬間,粽子變身得簡直不堪入目。但是看著那一個個憨態可掬的粽子,歡樂的笑聲不時在屋里回蕩……

  端午節“節目”2:吃粽子。

  “哇噻!”粽子出鍋了,粽香充斥著整個廚房。我吸吸口水,立馬拿出了我的杰作,一口咬下去,嗯,太美味了,世間怎會有如此美味的東西!剛咬下去,唇齒間盡是糯米夾雜著紅棗的香甜,自己親手包的粽子還真有股別樣的滋味!

  端午節“節目”3:紀念屈原。

  端午節最熱鬧的要數賽龍舟了。盡管我們這邊沒有賽龍舟,但電視里時常有賽龍舟的畫面:裁判一聲令下,鼓手敲起大鼓,劃手劃起大船,他們一個個擼起袖子,奮力向前。此情此景,我的眼前不禁浮現出屈原的影子。屈原他身懷治國良策,卻得不到君主的信任;他兼有愛國之心和鴻鵠之志,卻受到排擠,他的夢想和自尊不允許他安享一世榮華,隨波逐流,他高呼:“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縱身一躍,投入江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

  端午節,我讓粽子變了個身,讓他“重獲新生”。我感受到中華傳統的博大精深,明白了:實現夢想的路布滿坎坷和艱辛,優美的弧度需要責任與勇氣去承擔!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27

  春節快到了,聽奶奶說,老家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往年奶奶和媽媽包粽子時,我在一旁看著覺得很有趣,也想學一學!今年媽媽被我纏得沒辦法,終于答應了。想想心里還有些小激動呢!

  包粽子前,媽媽領著我去菜市場購買食材。開殼綠豆排在購物清單的第一位,綠豆開殼后是什么樣的?到了綠豆攤前,我一下子懵了。為了不讓媽媽小瞧我,我故作老練地走近攤邊,翻翻這個,挑挑那個。媽媽似乎猜透了我的心思,湊到我耳邊說:“開殼的綠豆是分成兩半的,顏色是黃色的。”根據媽媽的提示,我終于買到了開殼的綠豆。接下來,我們買齊了粽葉、糯米、稻草、豬肉和香草,可以回家包粽子啰!

  我本以為包粽子既簡單又好玩,沒想到光是準備工作就很復雜。首先要把粽葉洗凈,洗粽葉的工序很多,先把粽葉放進一個大盆里過水,再把粽葉拿出來用濕毛巾擦洗粽葉的正反兩面,最后把擦好的粽葉過一遍水,再放到另一個干凈的盆里瀝干。洗粽葉只是包粽子準備工作的第一步,還要把綠豆洗干凈,用水泡軟。利用泡綠豆的間隙,媽媽麻利地把豬肉切成小塊,用配料腌制好。我在一旁看得手癢癢的,真想早點大顯身手。

  萬事俱備,接下來就可以包粽子了。我照著媽媽的樣子,拿兩張大小基本一樣的'粽葉疊放在一起,剪掉兩頭的葉柄,然后舀半杯糯米倒在葉子的中間,用食指在糯米上劃出一道凹槽,在凹槽內放上一塊肉,再鋪上綠豆和糯米,糯米還得把肉和綠豆全部覆蓋才行。然后抓住右邊的葉子往左邊裹,這時可要當心,別把粽葉弄破了。我牢牢摁住粽葉,再把左邊的葉子翻過來,蓋住剛才裹過來的葉子。做到這我有些小得意,包粽子也太容易了吧!都說“大意失荊州”,這不,好不容易才把糯米包緊,正準備把上下兩端長出來的粽葉往后折,關鍵時刻,我沒有把粽葉卡緊,一大把糯米漏出葉子外邊。這下粽子鼓囊囊的肚子癟了不少。媽媽在一旁指點我:“別灰心,等會兒用稻草把粽子捆牢就行了。”媽媽給我示范了一遍捆粽子,我依樣畫葫蘆,把稻草繞著粽子轉兩圈,用牙咬住沒有稻穗的那一頭,再把兩頭稻穗擰在一起拉緊。大半天才擰好,我忙出了一頭汗。在媽媽的幫助下,我終于繞完剩下的幾根稻草,捆好了粽子。唉,看著自己包的第一個粽子,賣相真不敢恭維。不過沒關系,萬事開頭難嘛,以后多加練習就會熟練的。

  在我和媽媽的共同努力下,一鍋熱氣騰騰的年粽終于出爐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甜在嘴里,美在心里。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 28

  再過兩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媽媽帶著我去外婆家幫忙。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各類年貨、打掃衛生、買新衣新褲等等,事情可多了。

  過年要包粽子,外婆家只在端午節和過年的時候才會包粽子。走到外婆家樓梯口時,一股粽子的清香撲鼻而來,“耶!肯定是外婆包的粽子!”我興奮地說。一進家門,果然不出我所料,外婆真的在包粽子了。高壓鍋里已煮著一鍋,“嗞嗞”地唱著歌,餐桌上也擺著外婆剛剛包好的:三角形的紅棗粽是祭祀用的,長方形的肉粽是我的最愛,瞧,一個個有棱有角,玲瓏剔透。我外婆可是包粽子的高手,碧綠的竹葉裹著白白的糯米,里面鑲嵌著各種餡兒,有肉,有紅棗,有黑豆,有蛋黃……你想吃什么餡兒的`,她都能做出來,而且能根據不同的餡兒,做出不同的形狀,有三角形的、長方形的……

  看著外婆包出的那些“藝術品”,我的手也不禁癢起來,“外婆,你來教我包粽子吧!”“好啊,那你先把竹葉洗干凈再說,記得竹葉要兩面都洗干凈。”“得令!”我拿了布開始洗葉子,洗完葉子,外婆開始教我了。“我要包三角形的肉粽子”“可以啊,只要你想學”外婆笑嘻嘻地說,“包肉粽首先得準備好米、五花肉、醬油、料酒,先把這些材料調好,攪拌在一起,然后照我這樣,左手托著竹葉,柄朝上,尖朝下,把葉子繞成一個漏斗樣的,留出一些葉子,對對,就是這樣,好了,現在可以把拌好的米放進去了,注意,只要放一小半米就可以了,再放一塊肉進去,然后上面再蓋好一些米,對,很好。”得了外婆的夸獎,我不禁得意起來,好象也不難嘛。外婆繼續說“現在到關鍵一步了,左手不要動,托著米,右手把剛才留出的葉子蓋在米上,然后用左手大拇指按住一邊,右手再折一個角出來,用細繩捆住,就好了。”我一步步照著外婆說的去做,這時手里的米和竹葉好象跟我作對似的,就是不聽我的使喚,不是這里陷下去了,就是那是漏出來了,弄得我手忙腳亂,呲牙咧嘴的,旁邊的外公,媽媽看著我的囧樣哈哈大笑起來,結果最后還是外婆“救活”了我的粽子。

  接著我又包了幾個,雖然樣子有點別扭,但比第一個總算好多了,米也沒再漏出來。看來要包好粽子也不像我想得那么容易啊,做任何事都要付出努力的。外婆包得這么快這么好,肯定也是多年練出來的。

  這時,窗外不知誰點燃了鞭炮,噼噼啪啪地響個不停。過年嘍!

【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作文800字】相關文章:

包粽子_端午節包粽子作文400字02-18

家鄉風俗包粽子作文(精選24篇)04-19

家鄉風俗包粽子作文14篇11-14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06-18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1-20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精選)01-21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06-26

端午節作文:包粽子11-27

在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2-13

端午節的包粽子作文12-1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国产片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久久高清国产精品观看 | 色色色色五月天亚洲 | 亚洲高清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一级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