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愛國不是拒洋節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國不是拒洋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嘿,今天平安夜,準備和誰共度這美好時光啊?”同桌拍了拍我的肩,興致勃勃的問道。
我還沒來得及回答,前桌便回頭道:“過什么過!沒見校門口字幕上寫著'傳承中國文化,拒絕洋節入侵嗎?通報欄上已經處分了四個人。你們想成為下一個啊?周一升旗做檢討,還當著全校師生的面,臉都丟到姥姥家了。”
同桌聽了這話,頗為不忿。“為什么啊?我好不容易等到平安夜,這剛準備放松一下,結果還不讓過!學校還有沒有人性了?通報通報,整天就知道通報!”
我沒吭聲,只是一邊揉著發酸的手腕,一邊想著校門口的字幕。不知何時,國內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洋節”運動,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我覺著這么做是不對的。
我上小學時,“反洋節”已初顯苗頭。過節時,學校禁止學生及家長向老師贈送禮物。一經發現,老師離職,學生記過。我覺得這沒什么不妥的——新聞上曾報道老師趁過節向學生索要財物。學校如此做法,便可效遏制此事發生。
可是,慢慢的,校方的做法便越了界限。旦逢“洋節”,校門口字幕上就會滾動出“拒絕洋節,傳承傳統文化”之類的口號。甚至,學校還要求老師在班里主持“拒絕洋節,發揚傳統”之類的主題班會。在種種外因下,很多人都接受了“過洋節就是不愛國”的錯誤思想。
“過洋節”真的就是不愛國嗎?并非如此。愛國與慶祝洋節無關。有人說平安夜與八國聯軍侵華是同一天,圣誕節與火燒圓明園是同一刻,平安夜和圣誕節是我們的“國恥日”。我想,說這話的人,定歷史未曾學好。此兩者之間差了月余,怎會是同一天?
如今的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國家之間“比鄰而居”。文化多樣化乃大勢所趨,不可逆轉。為了融入地球村,與各國共發展,我們學習別國文化習俗。那為何不能接受“洋節”?須知,節日亦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別國風土人情的體現。
我認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與“過洋節”亦是無關。我們身為炎黃子孫,傳承發揚本國文化理所應。但,這不是以抵制外來文化為前提。文化之間需要相互交流,借鑒。只有這樣,文化才能與時俱進,不被滾滾歷史長河所淘汰。
中國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強大,中華文化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舉世無雙。盲目抵制,一昧追捧只會阻礙我們前進的步伐。看清自己,了解對方,才有機會趕超。
對于他國對本國文化的評價,我們要理智且認真對待。對于外來文化,我們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以彼之力,壯己之身。如此,我們才能穩步發展,不再重現清王朝“閉關鎖國”的歷史悲劇。
時代賦予我們使命,歷史給予我們重任——中國的復興大業將在我們這一代手中完成。因此,我們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為外因所惑的定力以及放眼全球的大胸襟、大魄力。如此,方為愛國,方為有志青年,方為不負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