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是貶義詞嗎
不求甚解現在常用的意思是貶義詞: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但是在《五柳先生傳》“不求甚解”是“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功夫”,說明先生善于理解文章的內容。是褒義詞。
【成語】: 不求甚解
【拼音】: bù qiú shèn jiě
【解釋】: 甚:很,極。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出處】: 晉·陶潛《五柳先生傳》:“不慕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
【舉例造句】: 這人小的時候,諸事顢顢頇頇,不求甚解。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四回
【近義詞】: 囫圇吞棗、淺嘗輒止、食古不化
【反義詞】: 窮原竟委、咬文嚼字、尋根究底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學習不深入
【英文】: do not seek to understand things thoroughly
【故事】:
東晉時期文學家陶淵明,因不滿當時吏治的`腐敗就辭官歸隱山林,過著自食其力的隱居生活,他熱衷于讀書,寫了一篇《五柳先生傳》,其中這樣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拓展內容
不求甚解造句
1、要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提倡進取思考,反對不求甚解,囫圇吞棗。
2、你老是這么粗枝大葉,不求甚解的,這可不行。
3、對待學習應采取認真的態度,那種不求甚解的學習方法是不可取的。
4、曹偉學習十分努力,刻苦鉆研,從沒有不求甚解的現象。
5、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不求甚解近義詞
【拼音】:bù qiú shèn jiě
image【解釋】:甚:很,極、過分。原謂讀書不要去鉆牛角尖,不要刻意于一字一句的解釋。現在多指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或學習、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出自】:晉·陶潛《五柳先生傳》:“不慕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
【示例】: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四回:“這人小的時候,諸事顢顢頇頇,不求甚解。”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學習不深入
【褒貶】:貶義詞
【英語】:read without thorough understanding;not seek deep understanding;be content with a superficial understanding
不求甚解的近義詞
淺嘗輒止 囫圇吞棗 食古不化 望文生義 蜻蜓點水 生吞活剝 浮光掠影
一知半解 走馬觀花 一孔之見 孤陋寡聞 似懂非懂 不知其二 一隅之見
不求甚解的反義詞
融會貫通 尋根究底 窮原竟委 咬文嚼字 精益求精 切磋琢磨 追本窮源
追根究底 推本溯源 舉一反三 窮原竟委 融會貫通 心領神會 真知灼見
不求甚解造句
圖書館里有很多讀書不求甚解者。
這是需要精讀的文章,怎可不求甚解,隨意瀏覽?
他老是對公事不求甚解,處理起來快是快,但總是出差錯。
【不求甚解是貶義詞嗎】相關文章:
不求甚解是貶義詞嗎?2篇01-13
不求甚解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03-27
不求甚解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03-01
金迷紙醉是貶義詞嗎08-09
焚林而獵是貶義詞嗎09-03
豬突豨勇是貶義詞嗎09-24
舞文弄墨是貶義詞嗎09-25
挨山塞海是貶義詞嗎07-28
哀天叫地是貶義詞嗎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