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成功是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功是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功是作文 篇1
朋友換崗了,這次是一位保安。
夏天還是在六月中如期而至,驀然回首,實習的時間已經是一年。誰在實習期學到的最多?我們自己是最清楚的。
邁出學校大門的那一刻,高傲的告訴自己一年后要以另一個自己出現(xiàn)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面前。夢想是美好的,現(xiàn)實是殘酷的。眼睜睜地看著時間在面前流逝自己卻無能為力,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這就是我現(xiàn)在的情況,要多狼狽就有多狼狽。
清晨的空氣總是那么的新鮮。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喜歡上了早起,也許是因為父親那句“早晨的空氣有利于讀書,對身體也有很多的好處”;也許是因為自己突然覺醒,認識到早晨的'空氣很好,很有利于讀書。也許還有其他的什么原因吧,反正我是愛上了早晨;聽,“嘰嘰喳喳”,應該是鳥叫吧,差點忘了這群早起的家伙(要不然怎么會有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呢”。
朋友換崗位了,是一位服務員。一年前我們站在同一起跑線——實習上;同一崗位——實習地點上,如今他已經跳了幾個槽,而我呢,還在在原地踏步。我很羨慕他來去自如、隨心所欲的性格,“這里呆不下去了,我可以跳一個槽。世界那么大,我相信有一天會跳到一個適合自己槽”這是他跳槽的經驗;他很羨慕我,羨慕我有一個安穩(wěn)的崗位,羨慕我有一顆沒有底限的奈心。在他為下一個崗位苦惱時,我坐在計算機面前把弄著數(shù)據(jù);在他大晚上為工作時,我在蚊香中舒適的入睡。
好壞是讓別人去評論的,對錯也只是自己一念之間的判斷。很多的人就是這樣,只能看你目前的處境而不能看你未來的成就,也許,這就是人性吧。
我們實習的目的最終是什么?這是走出學習大門前老師對我們說的話。帶著這個問題,我來到了實習地。學會適應社會,在生活中合理的運用好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知識。這是其一;學會自我認識,自我評價,了解社會的不易,并總結出經驗。這是其二。這些都是我在離開學校時的想法。經過一年的磨練已經讓我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想法,也許我不應該這樣想,也不應該懷疑自己。
朋友換崗位了,在生產線上班。二天一倒班(是夜班),再次遇見他時發(fā)現(xiàn)他已經不再是剛出校門時的樣子,少了一份活潑,多了一份成熟。這就是我們實習的目的嗎?我不知道。他說:“你比起在學校時臉變得更白了,人變得更高了”。也許是長時間生活在舒適環(huán)境下的原因,身上多了一份懶惰的氣勢,使很多的人見了我都問我是不是剛從學校出來。一年了,整整一年,時間還是沒有帶走我學生的氣勢,不過我喜歡。問了朋友在生產線上班是不是很苦,他告訴我說:“很累,如果第一天晚上上夜班,第二天整個人都會變得沒有精氣神,做事遲鈍,大腦不夠用”。所以他辭掉了這份工作,原因就是他自己不適應上夜班,想要一個健康的身體。這可能就是實習的目的,是一種對工作失敗的經驗。在何嘗不是一種成功?
同學換崗位了,這次是當一位保安。看著他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成長,我為他感到高興。回首看了一下自己,還在原地踏步,不過我想我應該是有收獲的。
失敗是一種成功,實習是一種成功,成功是一種成功。
成功是作文 篇2
努力就能成功?想得美!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異類》一出,10000小時定律,就飄洋過海,來到中國,成為一種人人奉之的成功定律。
這個定律很簡單,即,堅持10000個小時,人人都能變成天才。
比如,達芬奇、貝多芬、莫扎特、喬丹等世界級天才,都是經過了一萬小時的苦練,方成一代大師。
我也相信過。
甚至給自己定過計劃,每天投入5小時,一年至少投入300天,6.66年后,就有了10000小時,那時候,不說成為世界級,國家級碼字工,應該可以做到了吧?
然而想得美。
因為我慢慢發(fā)覺,這10000個小時,名堂大著呢。
比如一個白領,做著她不太喜歡的接電話工作。
每天拿起電話,喂,您好。喂,再見!
如此循環(huán)一萬小時,她能成接電話大師嗎?
當然不會。
因為,這不是她真心熱愛的工作。
不愛,一切投注的勞力,都只是應付敷衍,只是茍且無奈。
不得已為之的事情,對靈魂的滋養(yǎng)、技能的精進、經驗的獲取,毛線用處都沒有。
那么,喜歡的事情做上10000小時,會成天才嗎?也不會。
舉個例子,吃飯。
飯人人愛吃,甚至許多人,都自稱吃貨,以證明自己對食物的謎之狂熱。
那我們來做一個算式。
一個正常人,每天花在進食上的時間,平均算起來,大約是2小時。
2小時365天80年=58400
也就是說,人的一生大約有58400小時花在吃飯上。
58400,幾乎6個10000小時,但吃出大師了嗎?沒有。
為什么?
沒有專業(yè)技術含量。
舉筷,下箸,挑選,夾,提起,塞入口中,咀嚼,吞咽這一串動作,是人的本能,也就是說,只要是個人,無論智商超人的天才,還是智商為零的傻瓜,都能把它完成。
零技術,零經驗,零邏輯,零知識,零門檻。
058400=0
一件事情的技術難度為零,花在上面的時間,就是零回報。
反之,一種技術難度越高,花在上面的時間越值錢。
所以,如果在吃飯這件事上加上技術難度,在好吃不好吃之余,吃貨還系統(tǒng)而專業(yè)地,去研究食材、食譜、食系、食法、食物故事就會成為廚師,或者美食家。
但有了興趣和技術難度,還是不夠的。
比如說,打網球。
網球喜歡嗎?喜歡。
網球難吧?難。
但是,每周打4小時,一年52周,共打208小時,打上50年,45250=10400小時,會成為天才嗎?
不會。
為什么?
這只是業(yè)余愛好,而非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佛羅里達心理學家安德斯埃里克森提出的概念。
什么意思呢?
你要做到以下:
1,只在學習區(qū)練習。
2,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
3,大量重復訓練,從不會到會。
4,在整個練習過程中,隨時能獲得有效回饋。
真正的刻意練習,是非常令人不爽的。
比如,鋼琴家們的練琴,籃球運動員們的訓練,舞蹈家們的練功都不是一件彈著玩玩、打著玩玩、跳著玩玩的事。
所有在業(yè)界獲得卓越成就的人,不僅在時間上投注很多,而且在訓練強度、專注度、有效度上,同樣投注很大。
以今天的自媒體為例。
如果天天寫故事故事故事一點結論、我朋友我朋友雞湯式的文章,那么,寫上十年,大概也不會有太多精進。
因為,這種訓練強度太小了,對作者的智識、專注度和訓練有效度的需求太過低微。
所以,如果想偷懶的時候,我就會用半小時,寫出一篇這種文章。
因為,幾乎不經大腦。
簡易方便,人人能學。
但對我個人訓練有用嗎?沒用。然而奇怪的是,這種文章是最受歡迎的唉
為什么沒用呢?
因為,這種技能,是我的舒適區(qū),而不是學習區(qū),更不是恐慌區(qū)。
心理學家NoelTichy曾提出,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三個區(qū)域:
最內一層是舒適區(qū)。
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知識,嫻熟得近乎自動化的技能。
比如鋼琴家彈《兩只老虎》,籃球運動員運球,舞蹈家劈叉,我寫故事故事故事結論;
中間一層是學習區(qū)。
指目前尚未掌握,具有挑戰(zhàn)性的知識與技能,它會令我們不適,但長期訓練,依然可以掌握。
比如閱讀一本感興趣但有難度的書,偶像演員飾演一個歷盡滄桑的'女人,我寫一篇專業(yè)度、精準度非常高的文章;
最外一層是恐慌區(qū)。
這里就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太多的事務或知識,心理感覺會嚴重不適,可能導致崩潰以致放棄學習。
因此,呆在舒適區(qū)做事,只是生活。
呆在學習區(qū)做事,才是練習。
而在這種持續(xù)的挑戰(zhàn)中,學習區(qū)會慢慢變?yōu)槭孢m區(qū)。
舒適區(qū)越變越大,一部分的恐慌區(qū)也會相應變成學習區(qū),長此以往,你就會越來越厲害。
若窮盡一生,必然天下無敵。
那么,有了興趣,有了技術難度,有了刻意練習,10000小時后,就能成功么?
非也非也。
比如說,我喜歡寫作,寫作這種事也很難,我也一直呆在學習區(qū),每天挑戰(zhàn)新知識與新寫法。
但是,如果我一天到晚心不在焉,一心幾用,疲乏不堪,那么,哪怕熬再多夜,廢多少寢,忘多少食,離《異類》里的佼佼者,還是摸不著邊兒。
因為,成功還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
一個一邊聽音樂,一邊做事的人,其效果遠低于只做事的人;
一個讀趣味性專業(yè)讀物的人,其所思所得,也要遠低于全身心閱讀專業(yè)讀物的人;
一個精力旺盛的練習者,和一個精神昏聵的練習者,在同樣的難度訓練前,花了同樣的時間,但效果,明顯是前者勝出。
這也就是當前許多專家,呼吁我們不要熬夜的原因。
因為,當人的精力與注意力匱乏時,你的工作是低效的。強行為之,只成姿態(tài),而且效果微渺。
很可能,他人在神清氣爽、耳聰目明時,學了1小時,所獲得的成就,就遠超了你10小時的成果。
除了以上,若想成功,還要反復練習基本技能。
比如,舞蹈家會反復訓練基本動作;
音樂家將樂曲,一段一段地摳出來,反復練習。甚至,能被人聽出來是什么曲子,都不算過關。
而一個高水平的美式足球運動員,只有1%的時間,用于隊內比賽,其他都是各種相關的基礎訓練;
我很佩服的一個作家,如今著作等身,但是,每天晨起,依然朗讀《唐詩三百首》,因為能帶來基本的語言錘煉和美感鑒賞。
不積跬步,無以成千里。
一種技能反復,就會變成套路,變成習慣,長在腦子里。
修煉漸多,掌握的技能就會逐漸增多。
還要隨時給自己反饋。
因為,基于自我提升效應,人都會高估自己。
比如說,經常性地,我在寫完自己的文章后,很有一種志得意滿之感,但在旁人看來,這也不過是非常普通的一篇文章。
文采與內容,都無甚出色之處。
如果不指出,強行矯正,我可能就會按此套路,繼續(xù)寫下去。
而在其他業(yè)界,同樣如此。
在互聯(lián)網時代,獲取知識與修煉技能,都便捷起來。
但是,為什么我們還需要一個好的教練、優(yōu)秀的老師?
因為,人會自我美化,單獨訓練時,會對錯誤不敏感,甚至視而不見。
而一個好老師,卻能及時給你積極的回饋,指出問題,給予你針對性的具體指導。
當然,有一些真正的高手,比如貝多芬,工作的時候,會分裂出另一個自己,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體的小目標,對自己的錯誤極其敏感,并不斷尋求改進。
最后,我想說的是,天賦也很重要。
雖然我也不知道天賦是啥。
但某些與生俱來的東西,確實也會響你。
比如,一對雙胞胎,在練習音樂的時間上,相差了20xx小時,但他們的音樂水平,還是一樣的。
因此,成功這種事情,關聯(lián)的成分太多了。
它不是簡單地照搬這個公式:天才=天賦自制力刻意練習精力集中10000個小時。
而是:成功=天賦自制力刻意練習精力集中10000個小時。
也就是說,任何一方為零,成功就是一場空想。
但好就好在,我們在哪個方面,都能插上一腳,都占有一點份額兒,那么,既然成功之心正在胸腔撲撲作響,去試試又何妨?!大師成不了,無愧于自己,還是能做到的。
成功是作文 篇3
大家都有過失敗與成功的經歷,有的同學失敗就放棄了,但有的同學失敗了還是繼續(xù),直到成功為止。人們經過失敗后就會知道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然后加以改正,這樣就會比前幾次要做得更好。我就有過這樣的體會。
那一次,我想織一個小包包來裝錢。我首先拿了兩根針和半團毛線,準備好了材料我就開始織包啦!
我先拿到毛線的一頭,再拿根針就開始起頭。起完頭之后,我再拿一根針插入第一根針和毛線的中間,然后拿線往第二根針的頂頭上繞一圈,最后拿食指往第二根尖上一按,就打完一針了,我就這樣打到了五厘米。發(fā)現(xiàn)食指很痛,原來手被針扎了一下。我就學媽媽打毛衣的樣子,等繞完線的`時候,往外一拉,針全出來了,線全散了。我難過的說:“完了,又要重打。”本來我想放棄,但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失敗是成功的階梯。我就產生了“不到黃河不死心”的決心。
我就按照原來的方法重新打過,打了三個小時(包括上一次打毛線的時間)我又打到了五厘米。雖然覺得手很痛,但經過上一次的教訓,我就不敢再學媽媽打毛衣的樣子了,何況我還沒到那種程度呢!我就繼續(xù)打,打到蠻多的時候,發(fā)現(xiàn)毛線不夠了。怎么辦?怎么辦?好不容易打到這么我,又叫我重打……我的眼淚快要流下來了。這時候我的救星——媽媽回來了。我連忙喊到“媽,快過來。”媽媽說:“叫我干嘛呀?”我著急說:“線不夠怎么辦?”媽媽不慌不忙的拿了一小團毛線幫我接長,我就繼續(xù)打。終于,一個精致的小包包出現(xiàn)在我面前,為了讓它更美觀我還給它加了一個小紐扣呢!
我看到這個小包包高興的要命,心里樂滋滋的。心想:幸好沒有放棄,不然就做不出這個小包包了。有一句名言說得好:失敗是成功之母。
成功是作文 篇4
嘗試像一股清泉,滴滴可口怡人;嘗試像一捆炸彈,個個威力無窮;嘗試像一堆黃金,粒粒價值連城……我經歷過一次成功的嘗試,那次嘗試是我人生的新起點。那次,我超越了自己;那次,我終身難忘。
小時候的我膽小如鼠,做什么都要人陪著。記得那是一個周末,爸爸媽媽都出差去了,奶奶也臨時有事要出去,只留我和妹妹在家。所以,做晚飯和照顧妹妹的重擔就落了在我的肩上。做什么呢,太難的.菜我又不會,還要合我們倆的胃口。我想了一會兒,最后決定做炒青菜。我打開冰箱,卻發(fā)現(xiàn)沒有青菜了。怎么辦,要不出去買?我望了望窗外,黑漆漆的,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寒顫。我又想:如果我就這樣出去,會不會遇到人販子?會不會被綁架?會不會遇到奸商?會不會……我不敢往下想了。我猶豫了一會兒。算了,為了晚飯,豁出去了!我安頓好妹妹,便拿起錢包走了出去。
我走在路上,低著頭,只有昏暗的路燈照著路,而周圍的人仿佛都在兇神惡煞地盯著我看。我害怕極了,又加快了步伐。總算到了超市,我走到賣蔬菜的地方,挑了一把比較新鮮的青菜,然后到收銀臺去付錢。由于是我第一次獨自一人來買菜,我的心里就像有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我膽怯地開口:“阿姨,這些……多少錢?”收銀員阿姨稱了稱,微笑著對我說:“小朋友,一共3元。”我付了錢,飛快地往家跑。當我看到家里亮著的燈時,我才舒了一口氣。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到彩虹?朋友們,請記住,嘗試雖然不一定會成功,但如果不去嘗試,那么注定會失敗。
成功是作文 篇5
最近迷上了一個節(jié)目——《朗讀者》,從此也迷上了一個溫文爾雅,談吐不凡的女子——董卿。
沒看節(jié)目之前,我對董卿僅僅知道的就是她春晚主持人,年前看了《中國詩詞大會》,讓我對她有了另一面全新的認識,她出口成章、才華橫溢、妙語連珠、文化底蘊深厚。記得第一場面對斷臂女孩張超凡,董卿這樣說: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完整,只不過有些是看得見的殘缺,有些是看不見的,用樂觀、堅強,勇敢追求一顆完整的心靈和完整的精神世界,是值得欽佩的。
年后,董卿兼任制片人、主持人的節(jié)目《朗讀者》,更讓我對這個智慧與美貌并存的女子更加喜愛。“遇見”、“陪伴”、“選擇”,每期的'主題詞都那么吸引人。無論是明星或者是普通人都讀出了自己的情感,讀出了自己的故事。
一個人的容貌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老去,一個人的智慧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閃閃發(fā)光。百度搜索得知,董卿的父親出身農村,后來考上復旦大學,成為報社副總編。因為自己的經歷,他篤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對女兒有諸多嚴格要求:每天一早跑1000米,負責洗碗擦地等家務,別的女孩用來自我欣賞的時間,統(tǒng)統(tǒng)要求她用來抄寫古文古詩并背誦。中學之后,每年寒暑假都趕女兒出門勤工儉學……
董卿的每一場主持,那信手拈來的名言、即興背誦詩詞,無不讓人心生羨慕,殊不知她在年少時就埋下了慧根,殊不知她在每場主持前會對節(jié)目的臺本一琢磨就是一整天,為了每句串詞斟酌考據(jù),精心設計。我想,她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里面肯定有我們所不知的努力,汗水甚至淚水。
每個成功的背后都有不懈的堅持和努力,“越努力越幸運” 。
成功是作文 篇6
在這個世上,并不缺少感動,有的來源于關愛,有的來源于成功……而我的一次感動,來源于我在春季體育節(jié)中的一次失敗……
這一屆體育節(jié),我只參加了一個單項比賽——400米跑步。盡管我在跑步方面簡直堪比蝸牛,但在報名的時候,我還是舉起了略微發(fā)抖手。
比賽的日子終于來了。在座位上剛坐了一會兒。就從主席臺上傳來廣播聲;“請參加男子400米跑步的同學到檢錄處點名”我和幾位隊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全班同學都將希望的目光投向我們。還不時走過來幾個好朋友,他們拍著我的肩,對我祈求道:“魏雨軒!我求你,盡量跑快點!”這時,我突然覺得,同學們的目光和祈求都像一把把*槍,似乎我不跑第一,他們都會向我開火。我不敢多想,拉著隊友便“逃”到預賽區(qū)。
我被分到了第三組,前面兩組同學跑得飛快,一會兒就輪到我們了,我邁著沉重的步伐來到起跑線,等待著發(fā)搶令的“審判”“砰——”發(fā)令槍一響,其他同學都如獵豹一樣沖了出去,而我仍像一只蝸牛在第4名的位置停留。我也想超越第三名的那位同學,但每當我這樣做時,我的腿卻像灌了鉛似的難以加快蹬地的頻率。心也砰砰地跳個不停,似乎有些喘不過氣來。我心想;唉!“蝸牛”就是“蝸牛”怎么能追上獵豹呢?我的腳步慢了下來。但這時,我看到了警戒線外為我吶喊的同學,我又加快腳步……
盡管如此,我還是沒有逃脫倒數(shù)第一的厄運。
我累極了,口干舌燥。雙腳發(fā)麻,呼吸急促。我什么也沒想就一屁股坐在地上,本以為“一切都結束了”,但我卻在不經意間看到座位上沉默地坐著的.同學,我才想起那一把把“*槍”,怎么辦?怎么辦?我的心里只有一個詞。我想;回到班上,便注定會引來同學的責備,但也不能永遠坐在這兒吧?唉!現(xiàn)實與理想總是有差別的,面對冷酷的現(xiàn)實吧!
于是,我如赴刑場就義的烈士一樣,緩緩向同學們那兒走去。準備接受責備的槍決,但奇怪的是,同學們卻沒有責備我,反而有不少好朋友走過來,拍著我的肩,笑瞇瞇地對我說:“魏雨軒,干得好,你盡力了!”連王老師也笑著走過來,對我和藹地說;“不錯,魏雨軒,你能堅持下來就很棒了!”說完,還給我豎起了大拇指。我受寵若驚,感到暈忽忽的,一時竟語無倫次,但我卻在心里開心地自言自語:我沒有失敗,我成功了!因為我獲得了大家的關心,理解和鼓勵,難道我沒有成功嗎?
成功是作文 篇7
人生道路,永無止境,面對崎嶇不平時,只要我們一直努力不懈的向前邁進,挑戰(zhàn)挫折,超越自我,一定能夠睥睨群雄,攀登成功的頂峰。但是一路上碰到一些挫折阻撓和失敗的考驗,若一碰到挫折就垂頭喪志,立刻放棄,或對失敗無動于衷,依然我行我素,怎能有功成名就的一天?所以只要不理會阻礙,不怕挫折和失敗,最后一定可以成為成功的典范。
從小笨手笨腳的我常常遇到挫折,但還好有爸爸、媽媽的幫忙,我才能脫離險境。每當要考試的時候,我總是臨時抱佛腳,還燒香拜拜請神明助我一臂之力。有一次我正再考數(shù)學時,不知是被“魔神仔”附身了,讓我不知所措,當我正在垂頭喪棄時,突然,我的不服輸打敗做怪的“魔神仔”,信心讓我東山再起、咸魚翻身。挽回了那十分,也讓我名列前茅,跌破我爸媽的眼鏡,得到大家嘖嘖稱奇的.贊賞。
猶記得我四年級時很怕水,因為三年級時就有同學被“大海怪”給吃掉了,讓我非常害怕,心中的陰影一直揮之不去。那一天我一下水,那翻天覆地的水興奮的向我擁抱而來,而我卻用害怕的心情回報它們,一直裹足不前,不敢下水。經驗老道的老師一眼就知道我非常的怕水,他跟我說只要放輕松,就能享受如魚得水、如虎添翼的感覺。有了老師的“加持”和鼓勵,沒想到我這只旱鴨子,立刻變成一支潛水鴨,讓我享受了戲水的樂趣,從此不再害怕水了,游泳課的考試也是超級的厲害,可說是神乎奇技,再次的叫大家對我刮目相看。
人生的道路險阻且長,中途一定會出現(xiàn)挫折和失敗,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勝利女神只會對永不放棄的人微笑,挫折和失敗都能幫我們上一堂如何獲得勝利的課程。我如果能做到其中一項,就是專家;其中兩項,就是贏家;全部三項都有做到,我的成功,就會是大家學習的典范。挫折于我,何足懼哉?
【成功是作文】相關文章:
成功是成功之母作文08-16
成功的花-成功作文素材01-26
成功是成功之母作文大全10-20
成功也是成功之母作文10-18
成功乃成功之母作文11-24
關于成功的作文:成功900字作文 - 體裁成功作文12-25
成功的作文01-26
成功 作文01-28
成功是作文11-04
成功作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