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運籌帷幄的成語故事
運籌帷幄的意思是在軍帳內對軍略做全面計劃,常指在后方決定作戰方案。一起來看看成語故事,僅供大家參考!謝謝!
【成語故事】
劉邦戰勝了項羽,建立了漢朝,做了漢朝第一個皇帝。有一次他在皇宮里舉行盛大的慶功宴會。在宴會上,他對大臣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我能轉危為安,建立漢朝?項羽那么強大,為什么反把天下丟掉了呢?”
將軍王陵恭敬地回答說:“您看起來對人好像不夠尊重,但實際上對功臣猛將都有獎賞,能和大家分享勝利果實。項羽表面上重視人才,內心卻妒嫉有才能的人,對有功的人不僅舍不得獎賞,而且還懷疑他們,甚至要殺害他們。這樣,部下就很難和他一條心了。所以他必然失敗。”
劉邦笑笑說:“你僅僅是知道了一個方面,還不知道整個情況啊!說實在的,坐在軍營的帷幕之中,制定那在千里之外取得勝利的大計,我不如張良;管理國家,安定人心,提供糧草,我又不如蕭何;至于帶兵打仗,我更比不上韓信。這三人都是英雄,而我能團結他們,發揮他們的才能,所以我能夠取得勝利。項羽僅僅有一個范增,還不能重用,只是依仗自己的勇猛,怎能不失敗呢?”
劉邦這番話,博得了大臣們的頌揚。劉邦贊揚張良的那句話,原文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后來摘錄成為成語“運籌帷幄”。“運”就是運用;“籌”就是謀劃;“帷幄”指古代軍營中的帳幕。這個成語現在常用來表示善于分析敵我形勢,決定正確的戰略方針。也引申為籌劃、指揮,確定大政方針。它常和“決勝千里”連用。
出處
《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運籌帷幄”典故語出《史記·高祖本紀》。 表示善于策劃用兵,指揮戰爭。 一個運籌帷幄的人,必須胸懷大志、眼光敏銳、能夠隨機應變,對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戰局變化了如指掌,并善于把握時機,果斷出擊。同時要有大局觀和對趨勢的準確預見力。
典故
西漢初年,天下已定,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舉行盛大的宴會,喝了幾輪酒后,他向群臣提出一個問題:“我為什么會取得勝利?而項羽為什么會失敗?”高起、王陵認為高祖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與戰略要地,給立大功的人加官奉爵,所以能成大事業。而項羽恰恰相反,有人不利,立功不授獎,賢人遭疑惑,所以他才失敗。漢高祖劉邦聽了,認為他們說的有道理,但是最重要的取勝原因是能用人。他稱贊張良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古人有名,有字,子房為張良的字)。”意思是說,張良坐在軍帳中運用計謀,就能決定千里之外戰斗的勝利。這說明張良心計多,善用腦,善用兵。
詞語辨析
【發音】 yùn chóu wéi wò
【英譯】make artifices in the general’s tent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用于軍事、政治等。
【易 錯】 運籌帷握
【解 釋】 :在軍帳內對軍略做全面計劃。常指在后方決定作戰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計,考慮決策。
【近義詞】 握籌布畫、運籌決策 、運籌決勝。
成語造句
一些本土企業也開始放眼整個東盟進行運籌帷幄。
一聽到老李要出來競選,朋友們有的捐錢出力,有的則前來幫他運籌帷幄。
而機警的對手們也在運籌帷幄,以減輕預期的打擊
你是我運籌帷幄的軍師,若要陣前棄我于不顧,我就慘了。
在NBA總決賽中,湖人隊教練戰術的布置、臨陣的策應都恰繁好處,運籌帷幄,彰顯大師風范!
諸葛亮運籌帷幄,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
陳子龍不但有豐富的學識,而且志向高遠、善于運籌帷幄,是難得的濟世之才。
盡避局勢已相當巍侗,師長仍然運籌帷幄、指揮若定。
大家請放心,我們且待總經理運籌帷幄,再依計行事。
第一線工人辛勤勞動,貢獻的確不小,領導和科技人員運籌帷幄的功勞一樣不可埋沒。
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具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偉大膽略和英雄氣概。
陳子龍不但有豐富的學識,而且志向高遠、善于運籌帷幄,是難得的濟世之才。
一些本土企業也開始放眼整個東盟進行運籌帷幄。
要沒有孔明的運籌帷幄,劉備哪來掙得三分天下的機會?
只有善于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里,以圍魏救趙的計策打敗敵人。
女排教練臨危不懼,運籌帷幄,終于以韌性取勝。
而機警的對手們也在運籌帷幄,以減輕預期的打擊。
若不是他當年運籌帷幄,現在怎么會有如此大的產業。
他不只是一位首席執行官,他一直像是一個舞臺監督運籌帷幄,帶領蘋果公司發展壯大。
這次我們公司能競標成功,全靠王副理運籌帷幄,才能成功。
毛澤東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擊退了入侵者,解放了全中國。
只有學好辯證法,多思考勤積累,在工作中才能高瞻遠矚,運籌帷幄。
他運籌帷幄,指揮若定,頗有大將風度。
在叱咤風云、運籌帷幄的歲月中,最讓他們心動的正是那些最簡單、最樸實,也最貼身的關愛。
盡管局勢已相當危急,師長仍然運籌帷幄、指揮若定。
成語寓意
“運籌帷幄”的意思是在軍帳內對軍略做全面計劃,表示善于策劃用兵,指揮戰爭。曾有這么一個說法,“一個睿智有謀略的指揮官勝得過一百個戰士”,要是有一個聰明睿智的戰爭指揮官,在每次戰爭之前都策劃好正確的戰爭策略,制定好作戰的方向和路線,那么這場戰爭就會有很大的勝算。要是沒有運籌帷幄的優勢,再怎么勇敢的千軍萬馬都只能茫然的沖鋒陷陣,沒有戰略,沒有規律,有可能只是一盤散沙。所以,如果把戰爭比作人的身體機體,那么一個運籌帷幄的指揮官就如大腦的神經中樞,控制和指揮著人的行動,故需要清醒而敏銳的大腦來指揮行動。可見,能夠運籌帷幄,在戰爭中尤為重要。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運籌帷幄”指在帳幕中謀劃軍機,擬定作戰策略。
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運用示例
唐李卓《黃石公祠記》:“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其功神也。”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六回:“妙算神機說子牙,運籌帷幄更無差。
作家·魯迅《兩地書》一百零六:“發動之初,是他堅持對舊派學生不可寬容,總替革新派的學生運籌帷幄的人,卻在說我是共產黨了。”
作家·張賢亮《綠化樹》他像運籌帷幄的將軍似的調兵遣將。
【運籌帷幄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成語故事03-12
經典成語故事02-16
經典成語故事02-16
成語故事01-30
簞食壺漿成語故事11-01
最為經典的成語故事02-16
經典成語故事大全10-27
歷史成語故事精選02-16
成語故事:玉汝于成02-19
中華成語故事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