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十二生肖之羊的成語故事
在中國的歷書中,羊是最富溫情的屬相。出生于這一年的人被稱為樂善好施者。屬羊人們往往為人正直、親切,易被別人的不幸經歷所感染。屬羊人們脾氣溫順甚至有些羞怯。小編收集了十二生肖之羊的成語故事的成語故事,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歧路亡羊》
楊朱的鄰居丟失了羊,于是帶著他(鄰居)的親屬,還請楊朱的僮仆一起追趕。楊朱說:“哈!丟一只羊,為什么要這么多人去追?”鄰居說:“因為岔路很多。”已經回來了,楊朱問:“找到羊了嗎?”鄰居說:“弄丟了。”楊朱問:“怎么會丟了呢?”鄰居說:“因為岔路之中還有很多岔路,我不知道羊去了哪條岔路,所以就返回了。”
楊朱(聽了鄰居說的這番話)臉色變得很憂傷,很長時間不說話,整天沒有笑容。楊朱的門徒都覺得有點奇怪,因此不解地問:“羊并不是什么值錢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這樣悶悶不樂不說話,究竟是為什么呢?”楊朱沒有回答,他的門徒也不知道他要教導什么。
《亡羊補牢》
從前有一個孩童,名叫張三,他家里養了許多羊,但他做事馬馬虎虎的。
一天,羊圈上的欄桿上塌了一個洞,張三的鄰居看見了,就提醒他趕快修羊圈,他呢,搖搖頭說:“只有一個小小的洞,沒關系的,過幾天再修吧。”鄰居沒辦法,只好走開了。
當張三準備修補羊圈的欄桿,順便看看小寶貝羊羔長的怎么樣時,發現羊跑掉了不少,沒剩幾只了,他看到這番景象,不禁傷心地大哭起來:“我的羊兒呢?哇……哇……”
有一位老人家聽到了張三的哭聲,就走了過來,關心地問他: “你怎么啦?哭得這么傷心?吵得我沒法睡覺了。”張三掛著眼淚珠子把事情的經過說給了那位老人家聽,老人家聽了,笑著對張三說:“你的羊兒不見了,是因為羊圈上欄桿的洞修得太遲了。你一旦發現,就要及時修補,否則羊就一只一只地跑走了,你現在修補還不算晚,還能挽救剩下的羊只。”張三頓時醒悟過來,謝過老人家,拿起錘子,把羊圈上的欄桿修得牢牢的。
從此以后,張三家的羊再也不少了,他也徹底改掉了這個拖拉的壞毛病。雖然張三丟了不少羊,但他從這件事情汲取了很大的教訓,從此養成了有錯即改的好習慣。
《掛羊頭賣狗肉》
“掛羊頭賣狗肉——里外不一”用來比喻以好的名義做招牌,實際上兜售低劣的貨色。“掛羊頭賣狗肉”其根本的內涵就是:表里不一,狡詐欺騙。
春秋有一段時期,齊國女人流行著男裝,給國家的運作帶來了許多麻煩。于是齊靈公下了一道圣旨:凡是被發現穿男裝的女人,一律剝光衣服示眾,還要懲罰她家里的男人。夠嚴重的處罰吧,可是每當官兵上街巡邏,那些女人頂多是驚叫著跑開,女人穿男裝的現象絲毫沒有得到改變。為此齊靈公很是煩惱。最后,晏嬰給他講了掛羊頭賣狗肉的故事,齊靈公恍然大悟,最后齊國終于不再有女人穿著男裝到處亂晃。原來這種流行的源頭在于齊國的后宮。上至皇后、齊靈公的寵妃,下至嬤嬤宮女,無不如此。怪不得平民要效仿,并對齊靈公的圣旨有恃無恐——你自己帶的頭,有資格反對么?
《羊續懸魚》
《後漢書·羊續傳》:“續為南陽太守……時權豪之家多尚奢麗,續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車馬羸敗。府丞嘗獻其生魚,續受而懸于庭;丞後又進之,續乃出所懸者,以杜其意。”后因用“羊續懸魚”作為居官清廉、拒絕受賄的典故。
《順手牽羊》
唐朝中期,各鎮節度史都擁有軍事、經濟大權,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蔡州節度使的兒子吳元濟在父死之后,起兵叛亂。唐憲宗派大將李愬[sù]。擔任唐州節度使,剿滅吳元濟。
李愬到任,放風麻痹吳元濟。散布說,我是個懦弱無能的人。朝廷派我來,只是為了安頓地方秩序。至于攻打吳元濟,與我無干。吳元濟觀察了李愬的動靜,見他毫無進攻之意,也就不把李訴放在心上了。
其實李愬一直在思考攻打吳元濟老巢蔡州的策略。他趁機擒獲了吳元濟手下的大將李佑,對他優禮有加,感動了李佑。李佑告訴李愬,吳元濟的主力部隊都部署在洄曲一帶,防止官軍進攻,而防守蔡州城的不過是些老弱殘兵。蔡州是吳元濟最大的空隙,如果出奇制勝,應該迅速直搗蔡州,活捉吳元濟。
李愬在一個雪天的傍晚,率領精兵抄小路,神奇地直抵蔡州城邊,趁守城士兵呼呼大睡時,爬上城墻,殺了守兵,打開城門,部隊靜悄悄涌進了城。籌吳元濟從睡夢中驚醒,發現宅第已被圍困,負隅頑抗,終于被捉。李訴將吳元濟裝進囚車,押往長安。駐扎在洄曲的董重質見大勢已去,也向李愬投降。
《羊羔跪乳》
“羊羔跪乳”語出古訓《增廣賢文》,原文是“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很早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羊媽媽非常疼愛小羊,晚上睡覺讓它依偎在身邊,用身體暖著小羊,讓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帶在身邊,形影不離。遇到別的動物欺負小羊,羊媽媽用頭抵抗保護小羊。一次,羊媽媽正在喂小羊吃奶。一只母雞走過來說:“羊媽媽,近來你瘦了很多。吃上的東西都讓小羊吸收了。你看我,從來不管小雞們的吃喝,全由它們自己去撲鬧哩。”羊媽媽討厭母雞的話,就不客氣地說:“你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到頭來犯下擰脖子的死罪,還得挨一刀,對你有啥好處?”氣走母雞后,小羊說:“媽媽,您對我這樣疼愛,我怎樣才能報答您的養育之恩呢?”羊媽媽說:“我什么也不要你報答,只要你有這一片孝心就心滿意足了。”小羊聽后,不覺下淚,“撲通”跪倒在地,表示難以報答慈母的一片深情。從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著。它知道是媽媽用奶水喂大它的,跪著吃奶是感激媽媽的哺乳之恩。這就是“羊羔跪乳”的典故。
《懸羊擊鼓》
公元前686年,齊襄公荒淫無度,不理朝政,國事荒廢,進而發生宮廷內亂,襄公的弟弟公孫無知殺死了襄公,并自立為國君,公子糾和公孫小白各自逃到魯國和莒國避難。至公元前685年,公孫無知被殺。公子小白在鮑叔牙護送下準備回臨淄即位,而魯國國君魯莊公在管仲帶領下(護送公子糾)也準備回國即位。兩軍在淄河相遇。由于當時實力懸殊,公子小白被公子糾圍困在岑山上,公子糾看到峨莊山高林密,心中竊喜,以為小白插翅難逃,只要將其圍困在此山,無需廝殺,守之可擒,便可甕中捉鱉如探囊取物,正是上蒼賦予的好機會。小白被圍困在山上,人困馬乏,糧草斷絕。正在危機的時刻,有士兵來報,探知山的東南有一小路可經青州赴臨淄。小白聞之大喜,命手下兵卒捉來十余只山羊,拴住后腿,吊在樹上,前蹄下置一面戰鼓。又命士卒在山上挖出戰壕,將饑餓的戰馬放置在戰壕中,自己率兵悄悄下了山,沿山路經青州回到臨淄登基坐殿,人稱齊桓公。
此時,懸羊山上,山羊、戰馬饑餓難耐,山羊前蹄亂蹬,擂鼓震天;戰馬也因饑餓在戰壕中奔跑尋草,互相撕咬,馬鈴聲響成一片。山下的公子糾好不得意,認為用不了幾日,齊王寶座便可手到擒來。沒想到,齊桓公小白率兵從背后殺來,大敗魯軍,魯莊公見此,被迫殺掉公子糾向齊國謝罪。自此便有了“懸羊擊鼓,餓馬嘶草”的典故。小白治理齊國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強國之一。“岑山”,更名為懸羊山,相傳沿用至今。
【十二生肖之羊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十二生肖之蛇的成語故事08-01
十二生肖之馬的成語故事04-28
十二生肖之猴的成語故事02-14
有關羊的成語故事大全04-26
2015關于羊的成語故事大全02-09
五個有關羊的成語故事02-10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穿越作文04-21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飛天蛋糕07-29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終結大戰05-01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美人計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