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薦成語故事

時間:2024-07-24 22:24:52 飛宇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關于毛遂自薦成語故事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語吧,成語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你知道都有哪些經典成語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毛遂自薦成語故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毛遂自薦成語故事

  【釋義】毛遂:河北雞澤人,戰國時期趙國平原君的門客;薦:推薦,薦舉。毛遂自我推薦。戰國時,平原君之門下食客毛遂自薦跟隨前往楚國游說。典出《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后用「毛遂自薦」比喻自告奮勇,自我推薦去做某項工作。

  【典故】戰國時趙孝成王九年,秦兵攻打趙國,趙孝成王命令平原君趙勝到楚國去求救,平原君的門客毛遂主動自薦隨同前去。平原君與楚王談判半天沒有成效,毛遂手拿寶劍走上宮殿,陳述利害關系,終于打動楚王出兵聯合抗擊秦國的侵略。

  【同韻詞】無絲有線、不可侵犯、風云萬變、朱唇粉面

  【謎語】自己推舉自己

  【歇后語】孫猴子作官——毛遂自薦

  【英文解釋】1.to volunteer for a task

  典源

  《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于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

  注解

  毛遂:戰國時趙國(今河北雞澤)人,生卒年不詳。為平原君門下食客,初無表現,后自薦隨平原君至楚,與楚王定約立功。

  平原君:趙勝(?——公元前251年),戰國趙武靈王的兒子。封于平原,故稱為平原君。喜賓客,食客多至數千人,為戰國當時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亦為趙之名相。

  合縱:戰國時蘇秦倡導聯合楚、齊、燕、韓、趙、魏六國,共同抵抗秦國的政策。因六國地處南北,故名「合縱」。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繹于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為秦所滅。

  蚤:通「早」。

  穎脫而出:錐處囊中,尖端必冒脫而出。比喻顯露才能而超越眾人。

  原文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縱于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于華屋之下,必得定縱而還。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也。

  毛遂比至楚,與十九人論議,十九人皆服。平原君與楚合縱,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十九人謂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劍歷階而上,謂平原君曰:“縱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楚王謂平原君曰:“客何為者也?”平原君曰:“是勝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毛遂按劍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今十步之內,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懸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其勢而奮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合縱者為楚,非為趙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毛遂曰:“縱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毛遂奉銅盤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而定縱,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縱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盤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于堂下。公等碌碌,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縱而歸,歸至于趙,曰:“勝不敢復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遂以為上客。

  譯文

  秦兵圍困邯鄲的時候,趙國派遣平原君請求救兵,到楚國簽訂“合縱”的盟約。平原君約定與門下既有勇力又文武兼備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平原君說:“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夠取得成功就太好了;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那么,(我)就在華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縱’盟約簽定再返回。隨從人員不到外邊去尋找,在門下的食客中選取就夠了。”平原君找到十九個人,其余的人沒有可以選取的,沒辦法補滿二十人(的額數)。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毛遂(我)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合縱’盟約,約定與門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現在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平原君說:“先生來到(我)趙勝門下到現在(有)幾年了?”毛遂說:“到現在(有)三年了。”平原君說:“賢能的士人處在世界上,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出來。現在,處在(我)趙勝的門下已經三年了,左右的人們(對你)沒有稱道(的話),趙勝(我)也沒有聽到(這樣的)贊語,這是因為(你)沒有什么才能的緣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請留下!”毛遂說:“我不過今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如果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我)就會像禾穗的尖芒那樣,整個鋒芒都會挺露出來,不單單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終于與毛遂一道前往(楚國)。那十九個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卻都沒有說出來。

  毛遂到了楚國,與十九個人談論,十九個人都折服了。平原君與楚國談判“合縱”的盟約,(反復)說明“合縱”的利害關系,從太陽出來就闡述這些理,到太陽當空時還沒有決定,那十九個人對毛遂說:“先生上去!”毛遂手握劍柄登階而上,對平原君說:“合縱’的利害關系,兩句話就可以決定。今天,太陽出來就談論‘合縱’, 日到中天還不能決斷,(這是)為什么?”楚王對平原君說:“這個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說:“這是(我)趙勝的舍人。”楚王怒斥道:“為什么不下去?我是在同你的君侯說話,你算干什么的?”毛遂手握劍柄上前說道:“大王(你)敢斥責(我)毛遂的原因,是由于楚國人多。現在,十步之內,大王(你)不能依賴楚國人多勢眾了,大王的性命,懸在(我)毛遂的手里。我的君侯在眼前,(你)斥責(我)是為什么?況且,毛遂(我)聽說湯以七十里的地方統一天下,文王以百里的土地使諸侯稱臣,難道是由于(他們的)士卒眾多嗎?實在是由于(他們)能夠憑據他們的條件而奮發他們的威勢。今天,楚國土地方圓五千里,持戟的土卒上百萬,這是霸王的資業呀!以楚國的強大,天下不能抵擋。白起,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豎子罷了,率領幾萬部眾,發兵來和楚國交戰,一戰而拿下鄢、郢,二戰而燒掉夷陵,三戰而侮辱大王的祖先。這是百代的仇恨,而且是趙國都感到羞辱的事,而大王卻不知道羞恥。‘合縱’這件事是為了楚國,并不是為了趙國呀。我的君主在眼前,(你)斥責(我)干什么?”楚王說:“是,是!實在象先生說的,謹以我們的社稷來訂立‘合縱’盟約。”毛遂問:“合縱’盟約決定了嗎?”楚王說:“決定了。”于是,毛遂對楚王左右的人說:“取雞、狗和馬的血來。”毛遂捧著銅盤跪著獻給楚王,說:“大王應當歃血來簽訂‘合縱’的盟約,其次是我的君侯,再次是(我)毛遂。”于是毛遂在宮殿上簽定了‘合縱’盟約。毛遂左手拿著銅盤和血,而用右手招喚那十九個人說:“先生們在堂下相繼歃血。先生們碌碌無為,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依賴別人而辦成事情的人啊。”

  平原君簽訂“合縱”盟約之后歸來,回到趙國,說:“趙勝(我)不敢再鑒選人才了。趙勝(我)鑒選人才,多的千人,少的百人,自以為沒有失去天下的人才;今天卻在毛先生這里失去了。毛先生一到楚國,就使趙國的威望高于九鼎和大呂。毛先生用三寸長的舌頭,強似上百萬的軍隊。趙勝(我)不敢再鑒選人才了。”于是把毛遂作為上等賓客對待。

【毛遂自薦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毛遂自薦成語故事10-06

毛遂自薦的典故08-17

經典成語故事02-16

經典成語故事12-22

經典成語故事03-12

成語故事02-04

經典成語故事02-16

成語故事01-30

不舞之鶴的成語故事09-1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夜夜精品 |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本αv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码中文字幕 | 亚洲步兵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