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創新四法優秀作文
是關于優秀作文方面的資料, 環境是人物生活的“土壤”,是人物性格形成和發展的依據。蘇洵說過:“狀難寫之景于眼前,含不盡之意于言外”確實,成功的環境描寫,不但可以渲染氣氛,而且能還讓人感受到整個時代、整個環境的生活氣息,感受到作者心靈深處的思想與情感,具體來說,有這樣幾種寫法可以讓文章染上新的色彩。
一、連串式描寫,展開故事的情節
在文章中,多次使用景物描寫,不僅可以使情節顯得更加真實、更加引人,還能自然地展開情節。在一篇題以《關心》為題的中考滿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現了景物描寫。開頭是這樣描寫的:
“細雨綿綿,如同那扯為斷剪不斷的縷,我的煩惱就像這綿綿的雨絲,沒有盡頭。”
中間接著說:
“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顯得更加嬌美了,那一簇簇的綠葉,經過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綠了,更加亮了。”
結尾的時候,作者再次寫到了景物:
“我呆呆地佇立雨中,望著父女倆消失在茫茫的雨霧中。心中忽然靜靜地淌過一陣熱流。”“雨依然飄灑,不過,雨絲卻成了母親的雙手,在輕撫著奔跑的我。”
同樣寫雨,卻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節自然。用這種方法寫出來的文章,脈絡分明,極富情感。
二、情景式描寫,揭示人物的情感
把內心的“情”,自然地滲透到外物之中,這就是“情積于內而發之于景”。在寫作中,真正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會情景合一、水乳交融,所謂“情哀則哀,情樂則景樂”就是這個道理。魯迅小說《故鄉》開頭寫陰晦嚴寒的`深冬氣氛、荒涼瀟索,沒有活氣的村景,貼切地襯出了自己的悲涼心情;孫犁《荷花淀》一文,開頭將夜寫得充滿詩情畫意,只是為了揭示水生嫂那恬靜、安樂的心境。由于景物描寫的恰當運用,于是就有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份高雅志趣,有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那分傷感悲涼。一位學生在《茵草坪上的故事》中有這樣一段描寫,作者不直接寫內心滋生的思念之情。
【環境創新四法優秀作文】相關文章:
創新四法作文11-05
肖相描寫創新四法作文指導07-05
淺談作文語言的創新八法09-21
創新的優秀作文08-21
創新的優秀作文08-24
創新優秀作文05-16
我是創新小達人創新優秀作文09-08
論述創新作文訓練拔法11-09
有關創新作文的訓練放法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