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創新作文合集7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創新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創新作文 篇1
若無某種大膽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識的進展的。
——題記
創新是燈,照亮我們的前程;創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創新是橋,連接了成功之岸……創新是最重要的科學精神,脫離了創新的本質,科學便削弱了魅力。
個人的創新加快了人類科學的進程,我國著名女科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獎者屠呦呦,在無數次提取青蒿素失敗后,她不屈不撓,直至有一天,他讀到了晉代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一書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這句話猶如一道閃電,擊中了她,從而讓她靈機一動,悟出了是否是因為之前實驗時水溫太高而破壞了原本的藥效呢?于是她大膽創新,以低溫的方法從青蒿提取物中提煉出了青蒿素,從而解決了糾纏折磨人類已久的瘧疾。因此,個人的創新帶給了世界成千上萬人的福音!
團體的保守帶來的只有落后與被淘汰。北歐芬蘭的諾基亞,一個百年老店,一個曾經在手機領域叱咤風云的巨人,一個連續15年保持世界手機銷售量第一的品牌老大,因為跟不上市場的需要,不懂得創新,一直秉著“手機耐摔”的理念,在與新興品牌“蘋果”的激烈競爭中,漸漸退出了人們的視線,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這不得不說是因為止步不前,脫離創新而造成的一大憾事。團體的保守的代價就是被崛起的創新一代所淘汰。
國家的創新帶來的是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威望,中國在100多年前曾備受西方侵略者鐵蹄的迫害,我們被他們羞辱,甚至成為了他們發展國力的一個工具,喪失了主權的中國在社會上沒有什么發言權,然而改革開放后的中國不斷在科技上創新,在軍事經濟上雙管齊下,名列世界強國,在國際上也有了很大話語權,墨子號通信衛星的發射更讓世界刮目相看。
個人,團體,國家的創新,都讓人類文明邁出了一大步,創新推動發展,改變人類的進程。創新是科學的靈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眲撔+傳統≈成功。
創新作文 篇2
創新思維是指人們在創新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創新成果的思維活動,諸如靈感、直覺、頓悟等非邏輯思維形式。那么,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
一、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愿望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應讓學生感到作文中“創新”并不十分難。在我們小學各階段的近百篇作文當中有好多命題作文可以寫成同一文題而材料不同,寫法各異。如《記暑假里的一件趣事》、《我喜歡的小物品》、《童年趣事》等等。在教學中,我們可先讓同學們感受一些好學生的作文,以《童年趣事》為例:有的同學寫小時侯蹲在雞窩里孵小雞;有的寫在雪地里捉麻雀;有的寫種下黃豆后三四天不見“豆寶寶”有動靜而將豆子掰開看個究竟。大多數學生從中體會到這些新穎的作文讀后給人一種快感,覺得文章寫得與眾不同才有意思,從而產生了“我在作文時也要這樣寫”的念頭。有了這種躍躍欲試的愿望后,我們要抓住時機出一些半命題的作文,如《我的好_________》、《第一次_________》等等。這樣的作文題可使學生有較大的選擇余地避免出現選材雷同的現象,學生就不會都去寫“煮飯”、“燒菜”這些常見題材,從而可能寫出第一次插秧、第一次殺雞、第一次受到表揚、第一次當家等等不同的題材,繼而我們又可以出《二十年后的我》、《只有九分鐘了》、《我要_________》等在客觀上促使學生寫出不同題材的作文題。
再加上平時講評時將文章寫得是否有新意作為一個重要內容,不斷地鞏固學生“創新”的興趣和積極性,直至形成習慣。
二、引導學生大膽想像
想像以事實為根據,是在事實基礎上展開的。因而在作文教學中要利用簡單的圖形及圖形組合,使學生從形及物,從物及事,從事及理,逐層地展開學生想像的翅膀,作文時做到“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進而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創新力。上課時,我在黑板上畫“--”,啟發學生看到這個圖形,你能想到什么事物?學生說:“想到教鞭、公路、獨木橋、粉筆……”我又畫“~~~”線,學生說:“想到心電圖、海浪、山頭……”接著啟發學生,能回想一下和這些物體有關的事情嗎?回想一下在這些地點你曾有過的經歷?有的學生說我看見~~~線就想到大海,想到在海邊,被巨浪打入海底,有驚無險的事情;有的學生說我看見~~~線,就想到心電圖,想到那天爸爸突發心臟病,我與媽媽送他去醫院作心電圖的情景,當時我心情特別緊張,我盼望爸爸趕快好起來,我會好好地孝敬他?吹揭粋長方形,學生們有的把它想像成了一塊布,使它有了色彩:有的把它想像成一臺收錄機,使它有了聲音;有的把它想像成一個游泳池,使它有了激烈競爭的場景……學生的思路打開了,他們從生活的事例中感悟真理。訓練至此,我覺得學生想像的翅膀已經展開,但在培養創新能力還要再上一個臺階。這時我請學生在黑板上用不同顏色的筆畫不同的圖形,而后對學生說,你們選擇其中的圖形,任意組合,編一個故事講給我們聽。這時有的學生將長方形和曲線組合在一起,有的同學將梯形和圓組合在一起,圍繞著組合的圖形,展開想像,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生動的故事。經過訓練,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嘗到想像的甜頭,從而敢于想像,樂于想像,善于想像。
三、引導學生學會感悟
在教學中,常常遇到許多學生在寫作文時,總是絞盡腦汁,大半天動不了筆。造成學生作文“難產”的原因是:不會觀察生活和不會感悟生活。我針對這種情況,提倡真切地關注、感受、體察生活,要求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再去感悟,也就是說使他們在認識事物的同時學會思考、領悟其中的意義。如一位學生在一則日記中寫道:“今天上午放學后,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有許多人在圍觀。我急忙擠進去一看,原來是一起交通事故。一輛摩托車摔在路旁,騎摩托車的阿姨頭破血流,昏倒在地。一個小男孩趴在那位阿姨身上痛哭,叫喊著媽媽。我看了心里很害怕,就擠出人群回家了!边@只能算是感知了生活。后來,我啟發這位學生:你看到這一切是否有感悟,現在仔細想想對這件事是怎么感受的,請你接著把日記寫完整。通過引導,他接著寫道:“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流血場面,我不敢看。在回家的路上我想,那位阿姨不知道有沒有生命危險,小男孩失去了媽媽,那該多么痛苦!那位阿姨可能是騎得太快或者是違反了交通規則。如果人人都像她這樣,那要造成多少不幸。∩\可貴,千萬要珍惜啊。”這樣既有感知又有感悟,思維得到了鍛煉,認識也有了提高。如果說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閱讀是作文的基礎,那么感悟是作文的生命。我們既要使學生通過閱讀作品去感悟,吸取其精華,又要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感悟形成自己的思想。只有刻苦磨煉學生的感悟能力,他們寫出來的習作才可能富有靈性。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我們要利用作文教學這個有利憑借,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引導和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不斷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促進兒童個性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寫出有新意的作文來,才能勇敢地面向新的挑戰,成為新一代的創新人才。
創新作文 篇3
有人說:轉折意味著機遇。
有人說:轉折預示著挑戰。
有人說:轉折可以使你遠離失敗。
有人說:轉折也許會讓你距離成功更加遙遠。
究竟什么是轉折?
我問那串永不停歇地滴落的水滴,小水滴歡快地告訴我:“轉折就是那樣一滴可以穿透一塊堅石的水!
我問山邊那一樹紅梅,它笑笑說:“轉折就是嚴寒冰凍下朵朵鮮花綻放的那一刻,轉折就是那突然而至的滿樹燦爛。”
路邊的小草,你又能告訴我,什么是轉折嗎?枯黃的小草抬起頭:“轉折就是我們告別枯黃、重新吐翠的時刻,就是不久將至的春天。”
一顆砂粒告訴我,它的轉折就是逃出蚌的束縛,它獲得了自由,看到了世界。一顆珍珠對我說,它的轉折是它做下不與那顆砂粒一齊逃跑的決定,于是,經過磨礪,成了一顆美麗的珍珠。
山林里迷路的人,清清小河成了他們的轉折,他們可以沿著小河指引的路下山。沙漠里迷路的人,眼前的一抹綠色是他們的轉折,烈日炎炎之下,他們不必再口干舌燥。
見義勇為抓小偷的老大媽說,她的轉折是決定抓住那只骯臟的手的一剎那。這個轉折令她獲得力量,讓她勇敢。
小偷說,他的轉折是他第一次把手伸進別人書包里的那一刻,從那以后,這些都成了習慣。
哥哥說,他的轉折是踏入大學校園的那一刻,他一下子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重任在肩。
舅舅說,他的轉折是從外國留學回來,下飛機的那一刻,他總算是回了家,這里的天好藍。
媽媽說,她的轉折是我出生之時。那時,她體會到了作為一個女人、一位母親的所有喜悅。
父親說,他的轉折也是我降生之時。聽到我的第一聲啼哭時,他流淚了,母子平安,而他,又多了一個親人。
我不再問了,我想我已經明白了什么是轉折,了解轉折的意義了。
轉折是一種新的希望,一個改變;轉折是人生的岔路口,它通向光明、黑暗兩面。轉折就是緊張時的深呼吸,失意時我們握緊的雙拳。
“轉折”是抽象名詞,不能就“虛”寫虛,而應把它具體化、形象化。作者巧妙地從自然界的小水滴寫起,寫紅梅,寫小草,寫砂粒,……又寫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這種寓抽象于形象,借萬物生動的個體形象詮釋“轉折”內在抽象含義的手法,的確技高一籌。
創新作文 篇4
大千世界,人人都會有屬于自己的才能,也會有許多人的才能在同一個方面。當我們看到別人做某一方面表現很優秀時,不應去盲目模仿別人,而應該去創新,創造自己的風格。因為,創新,鑄就人生輝煌。
創新是通往成功的道路,羽壇巨星林丹在初入國家隊是,發現一些世界冠軍都是力量絕對壓制對手,于是他也學習力量打法,可一段時間后毫無效果,于是他思考球路,于是終于創造出一種屬于自己的“控制打法”,也成為了世界冠軍。林丹在羽毛球上的天賦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曾盲目學習他人,卻毫無結果。直到他學會了創新,打出了自己的球路時,才有了傲人的成就。他的成功,是因為他有創新意識,創新意識如一縷溫暖的陽光,為林丹驅散前方的黑暗,指引了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引領他走向人生的輝煌。
學會創新,點亮整個世界的光。當第一個電燈泡問世,人類的夜晚擁有光明。在別人慶祝時,愛迪生卻在嫌棄燈絲的材料不能維持很長時間。于是,愛迪生開始了自己的創新之旅,去嘗試不同的材料制作燈絲。經過一番努力,鎢絲燈泡問世,為黑夜帶來了長久的光明。愛迪生也因此聞名世界。愛迪生之所以能夠走向成功,是因為他有常人無法擁有的創新意識。在別人因為一些小小的成績而高興或滿足時,他卻在思考,為人類開創一種能夠持久點亮的燈絲。他跟隨著他的創新理念。經過努力,終于走向了成功。所以,創新可以使我們的生命發光。
不會創新,盲目模仿,只會使自己的人生黯淡無光,甚至貽笑大方。古代有一位美女名西施,有一段時間,總是皺著眉頭,一副愁思萬縷的模樣,不經讓人心生憐愛。而另一位丑女名東施,她看見西施人氣高升,也學習她皺眉頭,讓人看到之后只覺難受,成為笑柄。東施為了讓自己人氣增高,去盲目模仿西施,卻不知道自己的相貌不合適,使自己今后的人生黯淡,無法自拔。試想,如果東施學會了創新,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也許會出現一種別樣的美吧。
唯有創新,方可在歷史的長河上立下一座座豐碑,方可以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歷久彌新的瓊漿,方可已不滅的希望與不朽的夢想鑄就固若金湯的銅墻鐵壁,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同樣如此,有一種創新的意識,才不至于讓生活枯燥無味,才可以使我們的人生發光。
所以,朋友,不要盲目模仿別人,情帶著自己的創新意識,走向美好的明天吧!
創新作文 篇5
如今這個社會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社會,我們要想在這個社會上站住腳,就必須創新。
創新是我們經過后天的努力培養出來的,其實小時人與人之間是沒有多大差別的,但長大后差別就很明顯,這是因為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的思維創新是不同的。有創新的人,走到哪里都受歡迎;缺乏創新的人,走到哪里都會碰釘子。比如:一家公司招聘員工,幾個大學生和一個民工前來面試,這幾個大學生都有學問但缺乏創新,而這個民工卻具備,可想而知誰會被錄用。
朋友告訴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帶上自己的思維陽光,你個性的微笑,是啊!一張洋溢著思維的幸福與快樂的臉是最美的。有創新的人,自己每天都會感到自己生活得很充實。
有創新,就要施展出來。是小草,就要染綠天涯;是水滴,就要匯成浩瀚;是沙礫,就要聚矗成塔;是螢火,就要默默燃燒;是青年,就要做美自己,讓自己的個性張揚,讓自己的思維閃光。
我們要相信:我不是那風,刮過就停。
我不是那雨,下過就晴。
我不是那霧,飄忽不定。
我不是那云啊,也不是那電,我是什么呢?
我就是那獨一無二的用創新思維去做美自己的年輕人。
創新作文 篇6
創新、科技,對于我們初中生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因為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科技創新的成果中,我們每天都在享受著科技創新的成果。也許你會提出疑問:“創新?創新在哪里?”其實,科技創新就在我們身邊:如我們的學習用具文具盒、涂改液等、升旗時的旗桿、電視機、電腦、洗衣機、熱水器、火箭、衛星、宇宙飛船……都在創新的道路上不斷進步。這些都與科技創新緊密相關。
我曾經歷過這樣一件事,將一個剛煮熟的雞蛋拿在手里剝皮,因為太燙手根本無法進行,怎么辦?我把雞蛋放在碗中,再用筷子輕輕的敲破蛋殼,還是無法剝開,蛋殼和蛋白粘在一起。這究竟是什么原因?我認真細想,頓時,眼睛一亮,原來蛋殼剝不成功是熟雞蛋溫度太高。于是,我把雞蛋放在冷水中,少許再剝,很快蛋殼就剝掉了。這是什么原理呢?原來,這是“熱脹冷縮”的作用。
我還經歷過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事。去年暑假,我隨父母去張家界旅游,親眼目睹了真實一幕:有一個本地人在山腳下賣玩具,突然,樹上竄出幾只猴子把他擺在地面的玩具搶光了。這個人非常著急,他靈機一動,想到了猴子有喜歡模仿的習性,于是就將自己手里拿的一個玩具扔到地上。果然,所有的猴子都紛紛效仿,全將玩具從樹上扔了下來。當地人避免了損失。
上述兩件事,實際上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要沉著冷靜,善于思考,勇于實踐、大膽創新,就一定會成功。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轎車頂部都是弧形的。由此我們可以提出:轎車頂部為什么是弧形的?弧形的車頂有什么好處?車輪胎為什么越寬越好?其實,創新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遙遠。生活中只要我們勤于觀察,勤于思考,勤于動手,“科技創新”并不是那么遙不可及:也許一個小小的卷筆刀就是我們的靈感,也許改造的一個書包就是我們今后申請專利的發明,也許一面鏡子,也許一個衣架……也許在我們之中就有將來的科學家……
創新不僅在我身邊,更在我心中。愿我們這一代青少年在新的世紀里,放眼世界、展望未來,勤奮學習,為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為領先世界科技創新,不斷進取,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讓我們從現在起,從此時此刻開始,把握住生活與工作的最佳時機,用創新思維、用創意,為自己開辟一片嶄新的天地!
創新作文 篇7
一個圓,有人看來是一輪紅日,有人看來是一輪滿月,有人看來是一個封閉不與外界溝通的思想,有人看來是一個永遠走不出的迷宮。多樣的人,多樣的思維,多樣的答案,無限的多樣性構成了一個如此豐富多姿的世界。
秦磚漢瓦,唐風宋雨,古人們在詩詞的浩瀚海洋中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藝術境界。同是送別,王維“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太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王子安“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高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同是惜時,李太白“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曹孟德“人生幾何?去日苦多”。同是詠梅,陸游知“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王安石“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而毛澤東則“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同是黃昏日落,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而毛澤東則“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同是戰爭殘酷,曹孟德慨嘆“千里無雞鳴”;而毛澤東“戰地黃花分外香”。你能說誰人更佳,誰人更絕?不不不,不同的人,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思維,誰都不可以對之妄加否定!
前日偶讀一文《我們究竟在考什么》,文中闡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物理系的高材生面對用一個氣壓計如何測樓高的簡單物理問題,堅持用十多種不同的答案予以解決,最妙的一種是輕敲守門人的房間,問:“請問這座樓高多少?”啞然失笑之余,給了我們無盡的思考;在面對一個實際問題時,究竟是一個標準答案好呢?還是鼓勵多種多樣的思維方式好呢?
近日偶看一畫展,畫的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眼中的太陽,有的是紅色的太陽,名曰《光明》;有的是藍色的太陽,名曰《地球的顏色》;有的是黑色的太陽,名曰《灰塵滿天的可憐的太陽》。驚奇之余,我愕然,看著這些稚氣未脫的畫稿,我驚嘆于那無限的創新精神。
無限的多樣性歸根于個性的多樣性,在這個崇尚創新的世界里,它是最不可忽視的。很難想像,沒有創新,我們很可能還生活在茹毛飲血、混沌未開的原始社會,我們很可能還在黑暗中掙扎,我們很可能還在大自然的淫威下不知所措。
崇尚創新,接納并鼓勵這種無限的多樣性吧!記住,“第一個形容女子是花的是天才,第二個這樣形容的是庸才,第三個這樣形容的是大大的蠢才!”
【【精華】創新作文合集7篇】相關文章:
【精華】科技創新作文合集7篇03-15
【精華】科技創新作文合集10篇02-20
【精華】勇于創新作文合集九篇04-27
【精華】創新作文300字合集6篇04-23
【精華】創新作文300字合集六篇04-22
【精華】創新作文400字合集8篇04-14
【精華】創新作文400字合集7篇04-09
【精華】勇于創新作文合集六篇04-07
【精華】創新作文400字合集六篇04-05
【精華】創新作文600字合集九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