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創新作文錦集8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創新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創新作文 篇1
創新、科技,對于我們初中生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因為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科技創新的成果中,我們每天都在享受著科技創新的成果。也許你會提出疑問:“創新?創新在哪里?”其實,科技創新就在我們身邊:如我們的學習用具文具盒、涂改液等、升旗時的旗桿、電視機、電腦、洗衣機、熱水器、火箭、衛星、宇宙飛船……都在創新的道路上不斷進步。這些都與科技創新緊密相關。
我曾經歷過這樣一件事,將一個剛煮熟的雞蛋拿在手里剝皮,因為太燙手根本無法進行,怎么辦?我把雞蛋放在碗中,再用筷子輕輕的敲破蛋殼,還是無法剝開,蛋殼和蛋白粘在一起。這究竟是什么原因?我認真細想,頓時,眼睛一亮,原來蛋殼剝不成功是熟雞蛋溫度太高。于是,我把雞蛋放在冷水中,少許再剝,很快蛋殼就剝掉了。這是什么原理呢?原來,這是“熱脹冷縮”的作用。
我還經歷過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事。去年暑假,我隨父母去張家界旅游,親眼目睹了真實一幕:有一個本地人在山腳下賣玩具,突然,樹上竄出幾只猴子把他擺在地面的玩具搶光了。這個人非常著急,他靈機一動,想到了猴子有喜歡模仿的習性,于是就將自己手里拿的一個玩具扔到地上。果然,所有的猴子都紛紛效仿,全將玩具從樹上扔了下來。當地人避免了損失。
上述兩件事,實際上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要沉著冷靜,善于思考,勇于實踐、大膽創新,就一定會成功。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轎車頂部都是弧形的。由此我們可以提出:轎車頂部為什么是弧形的?弧形的車頂有什么好處?車輪胎為什么越寬越好?其實,創新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遙遠。生活中只要我們勤于觀察,勤于思考,勤于動手,“科技創新”并不是那么遙不可及:也許一個小小的卷筆刀就是我們的靈感,也許改造的一個書包就是我們今后申請專利的發明,也許一面鏡子,也許一個衣架……也許在我們之中就有將來的科學家……
創新不僅在我身邊,更在我心中。愿我們這一代青少年在新的世紀里,放眼世界、展望未來,勤奮學習,為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為領先世界科技創新,不斷進取,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讓我們從現在起,從此時此刻開始,把握住生活與工作的最佳時機,用創新思維、用創意,為自己開辟一片嶄新的天地!
創新作文 篇2
提到創新,同學們會想到什么呢?有人會說:萬有引力的發現、電話的發明、宇宙的探索……這些聽起來似乎都高不可攀。而我要說的創新,就在身邊,隱藏在小事里。
開學初,我們學校接到一個任務:選拔五名學生代表平潭綜合實驗區去參加福州市“規范漢字聽寫大賽”。學校先進行選拔,我拔得頭籌。同學們對我佩服得無以復加,紛紛問我如何記憶這些浩如煙海的詞語。我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現在就介紹介紹我自己獨特的方法。
首先,要正確理解詞語意思。面對厚重的大詞典要是僅僅淺嘗輒止、死記硬背地讀,在使用詞語時就常常會不知所云,這就是因為掌握火候不夠。我們要正確地理解詞語,不能望文生義、自作聰明,否則很有可能對意思產生偏差。只有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背誦,才不會出現偏頗。
其次,聯想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譬如,看見成語“煢煢孑立”,就可以在腦海中聯想到一個形單影只的人孤零零地站著的畫面;而看見“巾幗須眉”,就仿佛英姿颯爽的女將軍就站在面前……聯想能讓枯燥乏味且死板的詞語鮮活起來,立體起來,在腦中形成畫面,對記憶也有所幫助。
再者,還可以把字拆開并想象成具體的東西來理解。譬如“町畦”,就可以拆成“田丁田圭”,這幾個字橫豎分明,看起來就像被許多人家分成一塊一塊的田地;再如“巉崖”的“巉”字,雖然筆畫多得令人望而生畏,但是如果把它拆開呢?右半部分可以拆成三塊:最上面一塊就像平地崛起的巖石,也可以看作懸崖;中間的“比”字就像凹凸不平的崖壁;而最下面的就是一只小兔子了。連以靈敏著稱的兔子都無法攀登的高峰,不就是高聳險峻的山峰嗎?而這就是“巉崖”本身代表的含義。這樣拆開之后,記住它就輕松多了。
最后還要謹記,一次不能記太多詞語,否則很容易顧此失彼,豈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嗎?
創新并不僅僅限于偉大的定理和神奇的發明,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處處可見它的身影。只要學會創新,打破僵化保守,就能事半功倍。像這些另辟蹊徑的學習方法,不就是創新嗎?
創新作文 篇3
古往今來,有無數的發明創造者、文學創作者、政治思想者,無不是以非凡的創造力譽滿全球,由此可見,為人為事為文為官,有創意才夠味!
曾記得,一位小孩在火車上做實驗點燃了車廂,結果被列車長痛打了一頓,但他在任何環境中,仍然堅持不懈地探尋科學;曾記得,一位青年為了人類能從無邊的黑暗中走出來,他進行了千百次實驗,終于獲得成功,并將人類帶入了光明的世界。他就是愛迪生,被全世界譽為“發明大王”的科學家。
我們不難從他身上尋找到那股驅使他走到成功殿堂的動力,那便是創新的精神,他不甘于人類現狀,勇于創新發明,為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象他這樣有創意的人生才夠味啊!
于今,當我在學校看見同學們齊心協力制作科技作品時;當我在校外看見能工巧匠的精妙作品時;當我從電視中看見高科技創造的遨游太空中的產品時,我開心極了,因為我看到了人們都已繼承了先祖們的創新精神,且已發明光大,碩果累累,這使我無比欣慰和自豪。
“21世紀是一個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在這一時期,一個國家的發展與否,關鍵在于本國的人才是否具有創新精神。”在生活中,我讀懂了這句話的含義,它使我深刻地領悟到:若把國家建設的成功,比作一座大樓,那么,壘成這座大樓的一磚一瓦便是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們;若把國家發展的成功比作一條大海,那么匯成這條大海的一點一滴便是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們。為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我們要加強培養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無論是國家、民族,還是集體、個人,只有創新精神才夠味!
真的,我們要記住噢!
——有創意才夠味!
創新作文 篇4
不滿現狀,挑戰自我,勇于創新,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動力。有一則寓言:烏鴉效仿老鷹抓綿羊,覺得抓不起想飛離,卻被羊毛纏住而被捉。烏鴉此舉固然有些魯莽,但精神可嘉。雖然失敗了,可以為后輩提供經驗教訓,為創出一片新天地定下了基礎。
如果烏鴉因盾守舊,墨守成規,在鳥類世界的殘酷競爭中,將會走向衰敗。憑什么你老鷹就能吃新鮮的羔羊?難道我天生只能吃你剩下的殘羹剩飯?烏鴉的這種精神和理念,不正和我國開放政策的思路相吻合嗎?
若不改革,芊芊學子能參加高考嗎?憶往昔,有多少風華正茂的學子,停課鬧革命,荒廢了血液,對自己國家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忽如一夜春風來1977年。新一代領導人,高瞻遠矚,不但恢復了高考制度,還實施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改革措施。使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就是說,高層領導具備了烏鴉學老鷹的創新精神,才使中國由昔日的烏鴉變成了今天的老鷹。當然對我也有幫助,若不是高考回復,明年我如何高考!如何實現理想!而且國家榜樣對于我也有很大的幫助!我也要和國家一樣放飛理想!高瞻遠矚!學習烏鴉的敢于創出新天地的精神!
當然話又說回來,如果在改革創新的過程中,能做道知己知彼,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做出理智的判斷,在付諸實施,就會事半功倍。抗日戰爭時期,日寇鐵蹄來勢洶洶,我抗日勇士,審時度勢,利用中國幅員遼闊的特點,巧用游擊戰與敵人周旋。堅持了八年,壯大了自己,消滅了敵人。西安音院的黨寧同學,在遭受去年超女海選的淘汰情況下,之后一年她不畏強手,借鑒教訓,卷土重來,一舉殺出重圍,在長沙賽區脫穎而出,終被天娛公司簽約成為歌手。這些不正是敢于挑戰自我成功的例證嗎 ?不正是烏鴉變老鷹嗎?(看電視也有好處哦!)
在人的一生中,要做成一件事,肯定有來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困難。競爭對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自己沒有勇氣接受挑戰。可見最大的敵人是你自己。只有首先戰勝自己,才能戰勝對手。20xx年韓日世界杯時,韓國足球隊利用東道主優勢,在神奇教練希丁克的帶領下,發揚高麗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破天荒地殺進四強,創下了亞洲球隊夢寐以求的奇跡。這塊肥肉是從歐美列強的口中叼來的,這個叼字,就是我們應具備的精神。我在學習中也學習了這種偉大的精神!
所以,請再不要嘲笑烏鴉不自量力,癡心妄想,想充老鷹了。請記住:愛拼才會贏,愛創天地寬。
創新作文 篇5
天空中飛過一只小鳥,你是否想過:它是從哪來的?它去哪?它去干什么?你能從它身上得到啟示嗎?能發明什么嗎?飛機?翅膀?這些,你想過嗎?動手做過嗎?
在兒童時代,孩子們多多少少會問一些讓人難以回答的問題,我就是一個典型的“好問小達人”。 “媽媽,小鳥為什么會飛?人為什么會中暑?白云和星星為什么掉不下來?太陽會消失嗎?發明家怎么發明的飛機呢?”好學的我就是這樣好問,媽媽每次都說:“不要問發明家發明了沒,自己動手,學會創新。”我心想:創新是個什么東西啊?發明東西嗎?原本好奇心就強烈的我,聽了媽媽的話,更加好奇,甚至開始制作小發明。有一次,媽媽買來一堆積木,我開始以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去拼裝。“媽媽,快看!”我興奮地叫道,“我拼了一架‘房子飛機’房子替換了機翼,機身改裝為‘地下基地’”媽媽投來了贊許的目光,微笑地點了點頭。這還不算什么,生活中我也有不少創新:大人總要扔掉啤酒的易拉罐喝完后,我卻用它做成了“燈”,先把易拉罐沖干凈,把頭用剪刀剪掉,接著把它的邊剪成一個三角形,最后把蠟燭放進去固定好,就這樣一盞“燈”就做好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現在的我是個“好問小達人”,將來也會依然是個“好問小達人”,朋友們,你們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呢?讓疑問伴隨創新,讓創新伴隨我們的求知之路吧!
創新作文 篇6
我曾去過一個中學,它在大山深處一個小鄉鎮里,距離縣城有三個多小時的路程,連接他們的是一條狹窄的盤山公路,一邊是深深的山崖,一邊是如刀削般的峭壁。
那天,我和參加公益活動的小朋友一起,歷經3個多小時的車程,終于來到了這里。這個小小的學校,僅能容納200人的校舍卻有近400名學生,學校里唯一的`小操場就是孩子們所有活動的場地。這里僅有不到20人的教職人員,所有老師都要教幾門學科,甚至有些都是他們很多年沒有教學過的科目。因為都是孩子,我們很快就熟絡起來,他們七嘴八舍地詢問著我們的學校、我們的老師和課程,特別讓他們感興趣的是從沒見識過的外教課、選修課……。從他們羨慕的眼神里,我感到深深的遺憾,要是能帶他們去感受下我們的課堂該多好?哪怕只有一次。
就在不久前,一則新聞吸引了我——拓維集團開展“互聯網+教育+精準扶貧”的消息,一邊是來自全國的名師,一邊是湖南及新疆貧困地區的孩子,相隔千里的他們卻通過互聯網,共享一個課堂,城鄉孩子擁有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這一創新,將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帶來多少機會啊!
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互聯網+教育的創新,目前互聯網教育已經在很多城市推廣和運用,如網絡課堂、在線作業等,在線教育產品通過互聯網加速了信息傳播和共享的可能,改變了時間與空間,悄然改變著我們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我們是幸運兒,正享受著教育創新帶來的便利。但比我們更需要它們的卻是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讓他們也感受互聯網教育,享受更多的教育資源,教育創新將更有價值和意義。
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將來,在如拓維集團這樣的愛心企業支持下、在來自全國各地名師志愿者的幫助下,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將像我們一樣,與語文老師一起用標準的普通話誦讀經典;享受著外教浸潤式的英語,了解各地的風土民情,與外教視頻對話;與美術老師一起鑒賞名畫……
也許幾年后,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不再想走出大山,而是把各種創新思維帶入大山、改變大山。孩子們因教育創新而改變自己的世界,而他們又將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來改變大山、改變世界!
創新作文 篇7
[策略解讀]
構思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所以要善于動腦筋。同時構思并沒有一個死的條條框框,它所涉及的種種問題,都是靈活多變,因而構思過程是一個充滿創造性的思維過程,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不同體裁不同類型的文章各有常見的思路模式,在結構安排上往往有明顯的軌跡可循,如記敘文的“總—分—總”式,議論文的“并列式”“對照式”“層進式”“總分式”,一般材料議論文和讀(觀)后感的“引—議—聯—結”式等等。構思的意義在于能合理利用材料,充分表現中心思想,構思創新就必須打破常規思維模式,適當變通,制造波瀾。
記敘類文章的構思創新。①角度求巧。如果大家都從正面切入,你不妨從反面或側面切入;大家都著眼整體,你不妨著眼局部;大家都從大處落筆,你不妨來個以小見大,等等。由于立意的獨到新穎,常常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強烈的感染力和振聾發聵的作用,從而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順序求變。如果大家都按事情的發生、發展的順序組材,你不妨采用倒敘或插敘;大家都先寫主后寫賓,以突出主的地位,你不妨先賓后主,這同樣突出主的地位,等等。③方式求異。如果大家都用第三人稱敘述,你不妨用第一人稱甚至第二人稱;大家以敘述性語言為主,你不妨以描述性語言為主,等等。④結構求活。記敘文結構要靈活多變,一波三折,曲徑通幽。激起文章波瀾的技法常見的有:一是抑揚法。是指對寫作對象或欲揚先抑,或欲抑先揚,然后陡然一轉,出乎讀者意料,從而使文章產生峰回路轉、跌宕起伏的效果。二是懸念法。構成文章懸念的技巧一般為“起懸──墊懸──釋懸”。可以用三處地點,或三個時段,或三個鏡頭,或三張照片,或三件物品,或三段經歷……來組織全文,并配上小標題,如“童年”“少年”“青年”、“鏡頭一”“鏡頭二”“鏡頭三”等等,以避免平鋪直敘。此外,還可以運用“誤會法”“巧合法”等,以引起矛盾,增加波瀾,從而深化主題。
議論類文章要特別注意論證求新。比較容易做到的方法:(1)舉例新。舉例的①身邊的新鮮事。②“焦點訪談”、“東方時空”、“實話實說”和各地電視專欄節目中所談的內容。③《報刊文摘》每期第3版上的小故事。(2)引文新。引文①新頒布的有關法律、法規。②報刊上的最新數據、資料。
[請你試試]
請以“國民素質”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襲。
[佳作示例]
分手
周曉宇
中國留學生X在美國結識了一個女友。一天,X和女友去逛街購物,街上熙熙攘攘,車輛川流不息,但秩序井然。正要橫穿馬路,不巧紅燈正亮。X仍視若無睹義無反顧地拽著女友穿過了馬路。事后,女友提出分手,理由是X不具備公民的基本素質,無視法律,難以托付終身。
回國后,X又結識了一個女友。一天,X和女友去逛街購物,街上熙熙攘攘,車輛川流不息,一片繁華。正要橫穿馬路,不巧紅燈正亮。X止步不前,一本正經地等綠燈亮起來才拽著女友穿過了馬路。事后,女友提出分手,理由是X做事婆婆媽媽,不敢打不敢拼,沒有男子漢風采!
中國留學生Y在德國結識了一個女友。一天,女友約他下午6:00在“相知咖啡屋”小聚。Y精心打扮后,5:30就坐到了咖啡屋的小藤椅上。6:00女友準時趕到。得知Y已早到30分鐘,很詫異。事后,女友提出分手,理由是Y時間觀念太差,做事不講究效率。
回國后,Y又結識了一個女友。一天,女友約他下午6:00在“loveyou咖啡屋”小聚。Y精心打扮后,6:00準時趕到,女友早坐在咖啡屋的小藤椅上。見Y準6:00來到,很生氣。事后,女友提出分手,理由是Y準時來到,擺什么架子?婚前就這樣,婚后那還得了!
中國留學生Z在奧地利結識了一個女友。一天傍晚,夕陽斜照,暮色漸染,Z和女友在湖邊小路上散步,買了一袋小食品,邊吃邊談,意興盎然。吃完后,Z將食品袋隨手往湖中一扔。事后,女友提出分手,理由是Z沒有起碼的環保意識,讓人難以接受。
回國后,Z又結識了一個女友。一天傍晚,夕陽斜照,暮色漸染,Z和女友在湖邊小路上散步,買了一袋小食品,邊吃邊談,意興盎然。吃完后,Z將食品袋攥在手中,走到小路的盡頭,投到垃圾箱中。事后,女友提出分手,理由是湖面垃圾成片,大家早已習慣,Z投在垃圾箱里,裝什么合格公民,百分之百一個書呆子、老古董!
[簡要評析]
本文構思時采用“事件聚焦”式結構。文章三大塊,六則材料,緊緊圍繞“分手”這一中心和重心。受聚焦思維的驅遣,“分手”這一事件從情節上得到了放大,從數量上得到了擴大。全部材料聚焦于“分手”,而分手的原因因國民素質的不同而不同,真可謂妙趣橫生。
[遷移訓練]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隨著交通、通訊越來越發達,隨著網絡的出現,世界似乎正變得越來越小;而隨著對宇宙的探索和研究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地球不過是人類居住的一個小小的村落。于是,一個新名詞“地球村”出現了。“地球村”,多么形象的稱呼。對此,你有什么聯想、想象或見解呢?
請以“地球村”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襲。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位書法家對一位用廢報紙練字的人說:“如果你用最好的紙來寫,你可能會寫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問原因,書法家笑而不答,只寫了一個“逼”字,那人頓悟,這是讓他借紙逼迫自己寫好字。
其實,屬于我們人生的草稿紙是極其有限的。對于人生而言,最重要的是怎樣在有限的紙上寫出最好的字,而不是你花了多少紙。
請以“人生沒有草稿”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襲。
[思維點撥]
1.寫這篇文章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重復話題材料已經說明的意思,地球變小了,變成村落了。這是話題材料已經說明的意思,不宜再多說。這個題目實際上是要求以“地球已經是個村”為前提,來寫你的聯想、想象和見解。明白了這一點,思路就不難打開,文章也不難寫好。如,地球變小,經濟一體化了,我們應該怎么應對(可以聯系我國加入WTO來寫,這既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也可以促進世界經濟的共同繁榮)。再如,在一個村子里,和平顯得格外重要,而現在的世界還不怎么安寧,呼吁和平可以成為很好的立意。又如,地球變小,資源更應珍惜,環境更需要保護等等。這些方面都有很多文章可做。明白了這一點,在文章的結構上也容易把握住。對地球怎么會變小就不能花較多的篇幅去論說,三言兩語開個頭就行,主要篇幅要用來論說我們該怎么辦的正題。
2.“人生沒有草稿”這一話題暗含的意思是一個“逼”字,就是因為沒有草稿,每一筆每一畫都要認認真真,草率馬虎都可能導致人生的毀滅。其實,生活中這樣的現象很多,中學生的作文就是很好的例子,老師不逼,他就不做,其他作業亦然。此外“人生沒有草稿”還含有珍惜人生之意,寫作時可以兼顧。
創新作文 篇8
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靈魂,它記載了一個民族的發展,記載了一個個朝代的興衰,流傳到現今的文化都是經過創新與保留等等的篩選,其中有精華也有瑕疵。因此,我們在發展文化中既要傳統又要創新。
所謂的既要傳統又要創新,是在保持好的傳統之上搞創新,在創新的結果上體現傳統,如果創新遠遠偏遠了傳統,那可不叫創新,那叫對文化的糟蹋。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可謂是我國文化中的精華,它集幾大派別的特色、優點于一身,是在封建社會的環境中成長起來,一直以來,不管它怎么創新,戲服還是把演員包得嚴嚴實實,這是他們一直以來不可更改的傳統。
而有的人想把京劇“創新”,想來一個徹底的“創新”。如前陣子在第37屆中國區比基尼小姐總決賽和全球總決賽的啟動儀式上,參賽佳麗們帶著京劇頭飾穿著比基尼進行展示,完全脫離了京劇的傳統,失去了原汁原味,使人完全感受不到國粹的精華。
我想說,這并不是傳統的基礎上的創新,這太過于前衛,名曰“創新”實為對國粹的糟蹋。
還有一種創新,那才是真正的文化創新。如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莫言的作品,他的作品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他以國人生活為素材,以中國獨特的文化與風情為基礎,其中又融入了對世界文學發展的領悟。這種不脫離文學宗旨的創新,充分體現了作品從生活中來,又回歸到生活中去,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創新。
聯想到書法界中,“板橋體”可謂獨領風騷,它集幾大書法優點于一身,說它像草書,卻又不同于草書,說它是行書,卻又不是行書,那筆劃龍飛鳳舞,瀟灑淋漓,單看一個字,覺得不怎么樣,斜斜歪歪,但從整體上看,每個字卻錯落有致,給人視覺一個沖擊,可謂完美。這也是一種創新,在書法的傳統上的創新。
文化需要創新,但不是偏離傳統的創新,只有創新才有活力,只有善于傳承才有根基。所以,文化既要傳統也要創新。
【【精品】創新作文錦集8篇】相關文章:
【精品】創新作文錦集6篇02-15
【精品】創新作文錦集五篇02-14
【精品】創新作文錦集九篇01-20
創新能力作文錦集九篇01-20
創新作文錦集八篇01-06
我創新作文錦集六篇02-15
我創新作文錦集5篇02-15
【熱門】創新作文錦集6篇02-14
有關創新作文錦集8篇02-14
【實用】創新作文錦集六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