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作文[優秀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創新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創新作文 篇1
創新是世界進步的動力。有了創新精神,就有了前進的希望。小鳥飛過大海需要勇氣,世界進步需要創新。
假如沒有創新,我想我們至今還生活在沒有電燈的時代;假如沒有創新,我們現在吃的應該還是草皮、樹根,過著原始人的生活;假如沒有創新,我們根本沒機會上學;假如……
而我們身邊就有一些不愿去創新的同學,他們寫作文時就是愛抄襲,并不是因為他們笨,也不是因為他們思維不活躍,而是因為他們不愿開動腦筋去想象,去創新。創新,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諸多益處,這是長輩們創新的成果,我們難道不應該去創新,去為下一代謀福利嗎?
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行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面,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論創新。愛迪生發明了電燈,使我們不再害怕夜晚;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大大方便了文化知識的傳播,有力推動了全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
因為創新,我們現在的生活才這么幸福;因為創新,使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因為創新,使我們不愁生活沒樂趣。
世界需要創新,創新需要有你。讓我們一起勇敢地去創新,為明天的幸福而奮斗吧!現在我們都長大了,不知道你是不是還和以前一樣喜歡在夜空下仰望,我卻是依舊喜歡仰望那空曠的夜空,喜歡看那一閃一閃的星星,也和以前一樣,幻想著有一天能親眼看見流星劃破星空,在流星劃落的瞬間,許下最美的愿望……
又是冬天了,路燈依舊昏黃,寒風依舊刺骨,路燈下的我,依舊仰望那神秘的夜空。只是寒風中的我,卻已不再感傷。仰望著星空,心頭的思緒也隨著那萬千閃光一同閃爍起來,不知道在異地的你能否感受到這微弱星光所閃動的思念,不知道你是否也在思念著這縷閃光……
時光已然逝去,卻消逝不了昔日的足跡。那首我們所喜愛的思念之歌,依然在耳邊響起……
創新作文 篇2
每次上下學途中,都要經過本市地標建筑“丹陽天橋”,想起那次創舉,心里就會感到一陣欣喜。
那個暑假,學校舉行了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們體驗環衛工人的工作生活。我和同學們一起去打掃學校附近的“丹陽天橋”。一上天橋,就看到花花綠綠一片,仔細一看:紙屑、果皮、口香糖、瓜子殼零零星星,天橋的欄桿上貼滿各種各樣的小廣告。求醫、尋物、辦證、購房應有盡有。頭頂上火辣辣的太陽直射水泥路面,反射出一道道白光。空氣中一絲風也沒有。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的葉子都耷拉著。天橋的塑膠地面發出難聞的氣味。看著這滿目“瘡痍”,我們面面相覷。不約而同地用手抱頭想遮住一絲毒陽。看到掃大街的同學打掃得井井有條,熱火朝天。竟挑起了我們的斗志,立志要把天橋這個“硬骨頭”啃下來。于是大家開始忙碌起來。
面對滿目的小廣告、滿橋的碎紙屑,我們是狗咬刺豬——開不了口。大家的忙碌也雜亂無序,東邊掃一下,西邊掃一下,天橋上的同學們像一只只無頭蒼蠅,到處嗡嗡嗡亂飛。
正當我們灰心喪氣的時候,我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分工協作。我選出一名小組長,由她來分配任務,分區域打掃,實行區域負責制。一瞬間,組成了一支“八路軍”。天橋路面“四路”,天橋的東西南北四個入口“四路”。頓時我們的效率提高了許多。
可是再怎么努力,欄桿上的'小廣告就像負隅頑抗的敵人依然向我們嘲笑,怎么辦?!大家集思廣益,突發奇想,有的說用橡皮擦;有的說用紙巾……我們不斷嘗試新方法,尋找新工具。通過實踐,我們發現用鏟子沾水,除掉廣告小貼紙,再用牙膏或風油精除去粘膠,然后用鋼絲球反復擦拭,就可以把小廣告除得干干凈凈。大家找到竅門后,都信心百倍,專心致志地動起手來,連掃大街的同學都過來幫忙,大家分工協作,流水線式除小廣告。一滴滴汗水從每一個同學的臉頰上流下來,濕透衣背,但是我們渾然不覺。
我們繼續奇思妙想,用路面發現的竹簽剔出鉆到塑膠地面縫里的口香糖、瓜子殼。把竹簽尖利的一頭刺進塑膠不規則的縫隙里,再一點點往外剔,另一個同學馬上用火鉗夾進撮箕里。這個工作最考驗細心和耐心,要一點一點的,一寸一寸的蹲著前進。時間蹲久了,猛一站起來天旋地轉。我們采取“車輪戰”,每個同學戰斗十五分鐘。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塑膠路面的顏色純凈了。紅的更紅,綠的更綠,花紋的線條更清晰了。一個同學用抹布擦去欄桿上的灰塵,后面的同學用干凈的抹布擦拭第二遍,一座暫新的天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最后八大主力勝利會師。臨近傍晚,暑氣漸漸消散。橋上行人漸漸多了,一個個向我們投來欣賞的目光,就連路過的環衛工人都對我們豎起大拇指,夸獎我們敢想敢做,勇于創新。我們經歷了十一二歲人生的第一次,感受到了在勞動中創新,在勞動中成功的愉悅。
夕陽西下,整個城市沐浴在夕陽里。余暉照射在我們自信成功的臉上,我們一個個變成了金色少年。望著橋下熙熙攘攘的車流人流,我突然領悟到一個真理:實踐出真知。眾里尋它千百度,原來創新就在我們身邊!
創新作文 篇3
現在已是21世紀,人類文明真正高速的發展。工具也已經從曾經的簡陋變成了現在的高科技。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人類的創新,創新是人類進步的根本,人類也只有經過創新才能得以發展。如果沒有創新人類的一切都將化為烏有。
在人類進步的歷史上,創新的例子數不勝數,愛因斯坦挑戰權威,從普朗克的量子學中研究,提出了光量子理論,從而一舉成名。又如牛頓看見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從而提出了萬有引力。我們要學會創新,創新并不是遙不可及的,人人都可以創新。我們要充分利用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為國家做更多的事。
創新并不是胡編亂造,創新要有實際,要根據前人的經驗去創新。從而尋找突破點。創新的根本就是打破傳統,正因如此我們才要不怕出錯,不怕權威。要是人人都怕出錯的'話,那還談什么創新。如果怕這怕那,就只能落后。永遠不可以發展,我們不可以只顧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前人的基礎上,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我們只有不斷的創新,才可以跟上時代的步伐。使國家更加富強,使人民更加安康。
我們要勇往直前,不懈奮斗。創新需要打破傳統。所以我們不能一味地遵循權威。歌德說:要成長,你必需要獨創才行。我們創新的過程中要尊重權威,但同時也要不去迷信權威。要創新首先當然要有知識,所以應該多讀書。
無論我們是什么身份,只要我們愿意去創新,就肯定會有收獲!
創新作文 篇4
創新,無可估量,無法止步,是人類歷史前進的支柱,因為,生活因創新而日趨完善,時代因創新而煥發新貌,世界因創新而豐富多彩。
愛迪生在科學上創新,在黑暗中開拓光明,喬布斯在科技上創新,開啟全新的信息領域,屠呦呦在醫學上創新,救數以萬計人的生命。正因有了世世代代的人的不斷進取,不斷創新,人類的文明才不會止步,世界的文化才多姿多彩,源遠流長。
如果說,創新是成人的義務,是天才的專利,可就大錯特錯了。曾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沒有電動水壺的時代,水都是放在火上燒的,必需有人在旁邊候著,等水燒開。若人不在,水壺的水燒干了,水壺就會裂開。有一個小學生,邊寫作業邊看著水壺,由于過于專注,未能及時把火來掉,水壺爆裂了,那個小學生也因此被批評了一頓。
他想:要能專心做作業,必需預料到水燒開的`時間。可他并不是先知,沒有預知能力,怎么辦呢?望著跑過來的討食的小狗,便計上心來。他把狗尾巴拴在壺口,水燒開時,大量水蒸氣從壺口冒出,狗疼得狂吠,他聞聲就過來把火滅了。
當然,這個熊孩子又遭到一頓數落,畢竟愛護動物,人人有責嘛。難道燒水和寫作業不能兩全?他依然想:水壺燒開后會有大量氣流涌出,要制成一個“警報系統”,必需在水燒開時發出聲音,那么關鍵就是什么東西經過氣流會發聲。經過氣流……發聲……哎,那不是口琴么!那位小學生趕緊在壺口裝上口琴,口琴響,水便燒開了。他又把這項專利賣給一家制水壺的公司,于是,在電水壺問世前,這樣的口琴水壺曾風彌一時。
因此,作為青少年的我們,也應該敢于創新,用質疑和發展打破封建,攜著好奇與渴望探索未知。在學習上,不一味拘泥于書本和公式,敢于開放思路;在生活中,敢于破除那些陳年舊框,以標新立異的準則對待萬物,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不被它所甩下,永不超生。
讓我們勇于打破陳舊,勇于創新。在不斷創新中收獲能力,汲取智慧。我們零零后要向所有前輩證明,不是“霜葉紅于二月花”,而是“青出于藍勝于藍”!
當今世界日新月異,一顆星輝誕生,又將被更閃耀的光芒掩蓋。世界是千變萬化的,疑問是層出不窮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沒有創新,就沒有這精彩紛程的世界!
創新作文 篇5
蝴蝶飛了,飛啊,飛啊那樣空靈,那樣美麗,在樹林中穿梭。忽的,似一滴淚落下了,蝴蝶掉了,蝴蝶落了,再美得夢也醒了。
我們一直在叫囂著,吶喊著:我們要創新!號聲一響,千百萬蝴蝶便一哄而上,看似飛向四面八方,卻總是歸于一路——因為蝴蝶啊,害怕迷路啊。它們小心翼翼的,跟隨者開辟新路的蝴蝶,在它的身后,忘我的,無拘無束的,自由地,自由地翩翩起舞,在引路的蝴蝶身后,揍起了最華麗的樂章,聲勢浩大,鋪天蓋地,支起了一匹斑斕的錦緞,似乎要鬧得世界歡騰。但這終究只是南柯一夢,終究是刀尖上的舞蹈,終究是網中的美麗!當他們決定放棄自己的路,跟隨在別人身后,當著他人的伴舞,模仿著他人的步伐,他人的軌跡,他人的舞姿時,它們已經入網了,越陷越深……直到最后,引路者成功的走出了陷阱,它們也落下了,它們曾經的夢也醒了——原來放棄自己,重復他人,是要付出代價的。
我們一直生活在這樣凄美的夢里,一直在做這樣壯烈的蝴蝶,自欺欺人的認為自己在舞蹈,在探索,在創新,可這只是飛蝶撲夢,如曇花一現,在美好的偽裝,也抵不過內心的虛無。
是的,重復他人的創新,是要付出代價的。我們呼吸著名為創新至上的空氣,呼吸著名為創新至上的歌,聞著名為超越自己的香味,大部分人卻過著重復他人的生活。我們的生活看似什么都繁華,卻又什么都虛無。看著我們的喜劇文化,它似乎是冉冉升起了,可接踵而至的,便是一大批抄襲風波。那看似豐富的作品庫,到后來才發現不過是吸了水的海綿,可笑;看著我們的制造業,好像是一個龐然巨物,在世界上馳行,但撥開它駭人的外衣,才發現不過是一堆又一堆廢物堆積起來的空殼,可嘆看著我們年輕的蝴蝶,寶貝著自己早已生銹的大腦,自覺地,自然地,跟隨在他人的身后,前仆后繼地,飛入網里,寧可讓自己隕落,也不愿拼命轉動自己的大腦,去開辟一條新路,一條讓自己掙脫的路,可悲!不,也許不是不愿,而是安逸的生活,讓他們不能夠。我們醉在這夢里,夢是多么輕松,多么愜意啊,我們似乎早已習慣了,習慣了重復,也厭倦了創新,這太累了。于是,美麗終究是南柯一夢。世界寂靜了,寂靜了……
忽的,救贖來了。領路的蝴蝶哭泣著,哀求著,它在網外,一聲聲地哀求著,呼喚著,呼喚著倒下的蝴蝶,它不甘心,不愿意,不愿意全世界僅剩下它這一星點兒美麗,是它的錯嗎?是嗎,是不應該任由孩子跟隨它吧,還有救吧?它飛了回來,趴在網外,感受著網內蝴蝶尚未涼透的身體,輕柔而又急切地喊著:孩子,起來,起來……
嗯,是誰在輕吟。落掉的蝴蝶,終于聽到了,這聲音輕微地,漸漸地濃郁了,那一聲聲擲地有聲,哦,聽到了!網外的蝴蝶已喊得嘶啞,它快要沒有力氣了,快落下了,它的眼里,流動著無盡的`絕望,一眼死寂。忽的,網內的蝴蝶,動了起來,一只蝴蝶起來了,睜開了眼,撲騰撲騰地尋找著新路,成千上萬的蝴蝶起來了,撲騰著,掙扎著起來了,去尋找自己的路——網碎了,網終于碎了。這一場華麗的陷阱終于碎了!蝴蝶們歡笑著,撲騰著,追尋著內心的聲音,去四面八方,真正的四面八方,尋找自己自由的未來!漫天飛舞的蝴蝶,在空中劃過了自己的痕跡,那特別的,自己的。軌跡交錯著,支撐了華麗的紋路——啊!屬于他們的時代終于來了!沒人在意到那只蝴蝶,驕傲地,虛弱地,癡癡地看著那無數只沖破牢籠的蝴蝶,那無數次出現在它的夢里的場景,看著它親手推遠去的蝴蝶們,那是真的!再也不是虛無的夢!那鋪天蓋地的,是真正的壯麗!啊,多美的一夢啊……
我覺得有人在叫我,從夢中驚醒,眼角似乎有淚珠流落,撫摸著自己還怦怦跳動的心,那一聲聲,擲地有聲,似乎有什么被喚醒了,什么萌發了。哦,好夢。
蝴蝶飛了,飛了,那樣美麗。它們明白自己的使命,它們清楚自己的力量,破繭的它們,終將織起錦繡,讓山河壯麗!
創新作文 篇6
“碧艾香滿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湘,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長眠于大地的詩人啊,你是否也預料到現今端午的荒涼呢?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屈原,已不再是那樣光耀后世,他的清高不愿與世皆濁的精神在歲月的長河中漸漸湮沒了,不少人開始不斷追求物質的享受,生活的刺激,在燈紅酒綠中浪費青春,在紙醉金迷中虛度年華,又有多少人解《離騷》之苦,又有多少人會屈原之意?端午節的背后成了是人們玩樂的假期,其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傳承早已消彌殆盡,有的只不過是閑余飯后的談資罷了。
在漫漫華夏幾千年文化中,中國文化的傳承竟也會斷流,是文化的缺失嗎?沒錯,先是端午節被韓國申遺,主權受辱;接著清明時節議紛紛,國人庸俗,難道還要讓中國的文化從此消失嗎?雖說早將傳統節日定為國假,但對其重視程度卻僅僅停留在物質之上,文化的缺失尤為重要。清明節的接踵不正是人們庸俗的體現嗎?親人在世時無暇多盡孝心,天人相隔后,花費無謂的錢財,對逝者價值何在?掩藏背后的不正是拜金主義、攀比之風嗎?更讓人心痛的`是,造別墅,造名車后又掀起了紙糊蘋果成祭品的潮流,這些都折射出了社會的病態,難道不正與屈原正直的精神背道而馳,難道還想再上演一次悲劇嗎?
文化的傳承早已刻不容緩,對文化的關心與重視不能只是在表面上,要有意地去創新,去培育。當然,創新是以文化內涵為基礎,像紙糊蘋果成祭品,這種行為萬萬不可取,這種所謂的創新更要嚴厲地打擊。其實韓國能夠成功申報江陵端午節成聯合國無形文化遺產,其背后也對它進行了很多的創造性發揮,將它所包含的精神不斷地拓展,為國人所吸收接納,相比之下的我們難道不該慚愧嗎?自己明明不去好好地珍惜愛護自己的文化,當他人成功申遺時再去爭執,一切又有何意義,難道不覺得羞愧嗎?難道我們不該好好地反思自己的文化缺失嗎?難道還要讓春節,元宵等傳統節日都被他國搶去嗎?不!對自己的文化我們要去繼承,但同樣我們也要創新,將現代文化中的多元融入其中,把文化中的意義傳承下去,這才能有效地保護我們的文化。
我相信,不,我堅信,中國的文化在不斷地傳承與創新中,定會在歷史的蒼穹中綻放光輝,睡在水中的屈原也會會心一笑吧!
創新作文 篇7
《北史·祖瑩傳》中有這樣一段話:“作文須自出機杼,或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大意是說寫文章無論是命題還是構思都要獨特新穎,與眾不同,不能人云亦云。這和我們現在作文教學提倡學生寫作文要有創新意識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創新是人類發展永恒的主題,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21世紀的通行證。教育家葉圣陶也曾強調作文貴有新意。有新意的文章能讓人感覺耳目一新,尤其是考場作文有新意更能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因此我們在創新作文教學時,如果注重點燃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就能誘發學生的創新靈感,學生就能寫出富有創意的佳作。
一、在構思上著重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想別人所未想
東施效顰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壞,東施也就成為后人譏諷他人盲目模仿的代名詞。然而筆者在學生的一次自由命題習作中,卻發現一篇題為《東施效顰勇氣可嘉》的文章。這位同學認為,東施敢于向西施學習,說明她有自知之明,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并且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善自我,這可笑嗎?她比社會上一些毫無自知之明的人千方百計來掩飾自己的缺陷強多了。還有的人看到比自己強的人不是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縮小與別人之間的差距,而是不擇手段地去打擊,去破壞,他比得上東施嗎?這篇文章正是打破常規運用逆向思維構思而達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驚人效果,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東施。
那么究竟什么是逆向思維呢?逆向思維即從通常情況下的普遍習慣的單向思維對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問題的思維。這種思維看似荒唐,實際上是一種打破常規的非常奇特而又絕妙的創新思維方法。如果我們的創新作文教學能注重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方法,學生寫出的文章就會有獨創性。所以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打破傳統的、常規的思維束縛,大膽地反彈琵琶,從問題的相反方向深入地進行探索和挖掘,寫出人人心中皆有,個個筆下全無的文章。比如說飛蛾撲火這個成語,比喻自取滅亡。如果我們從它不惜以生命為代價撲向光明這一點出發,可以確立“飛蛾撲火壯哉”這個與它的本意完全相反的主題。此外,班門弄斧、不想當將軍的士兵未必不是好士兵、開卷未必有益等都是采用逆向思維方式確立的主題。
二、在構思上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文體的能力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喬奇說:“發明和發現的區別在于:在看到人人都看到的東西的同時,想到從沒人想到過的東西之中。”作文也是如此。通常情況下一篇文章所用的文體是相對固定的,比如要發表對某個觀點的看法多采用議論文的形式,要說明某一事物的特征多采用說明文的'形式。如果我們寫作文,能突破常規局限,大膽地采用新的文體,同樣能寫出新意,能寫出生命個體的獨特感受。我今年帶高一,作為語文教師兼班主任,我通常會在每天課前讓一位同學上講臺作自我介紹,以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并增進同學間的了解。有一次,一位同學的自我介紹博得了滿堂彩,她把她的自我介紹用產品說明書的形式來表現,產品名稱是她的名字,生產日期是她的生日,產地是她的出生地,產品制造商是她的父母,產品的性能功用與她的性格特長相對應,語言幽默詼諧。這位同學正是在文體上有所創新才達到了讓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人教版高中第一冊語文課本書中有一篇題為《〈寬容〉序言》的課文,從標題上看它是一篇序言,而序言大多是說明性文字,這篇文章卻出人意料地運用寓言故事的形式來表現《寬容》一書的主旨,化枯燥為生動淺顯,因而使它更能吸引讀者的眼球。
三、在材料的運用上培養學生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宋朝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一詩中有這樣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個不同。是的,同一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所呈現的姿態就會不一樣。同樣,即使是那些陳舊的題材,只要能變換視角觀察,同樣能寫出具有新意的作文來。比如《伊索寓言》中有一則大家很熟悉的故事——狐貍和烏鴉的故事,狐貍用花言巧語騙走了烏鴉嘴里叼著的一塊肉。筆者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一篇題為《烏鴉為什么又上當了》的文章,說的是烏鴉又得了一塊肉,站在枝頭正準備開始享受美味的時候,它的鄰居狐貍從家里出來了,狐貍抬頭看見烏鴉嘴里的肉后一開始又想故技重施,拼命夸烏鴉的歌聲悅耳動聽,烏鴉冷笑一聲說:“哼,俗話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上次已經被你騙了一塊肉,這次我再也不會上你的當了,任憑你夸破了嘴我也不張口。”狐貍聽后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不再夸烏鴉了,轉而開始破口大罵,罵得要多難聽就有多難聽,烏鴉越聽越生氣,最后實在聽不下去了,剛張嘴想回擊,嘴里的肉又掉了,樹下的狐貍叼起地上的肉就跑。看完之后我就在想,這篇文章的新意就在于材料的翻新。現在的中學生接觸面有限,在材料的選擇上受到限制,如果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運用材料上變換角度,另辟蹊徑,同樣能寫出吸引教師眼球的好文章。比如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她的美貌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從她為了越國的東山再起,不惜犧牲個人的幸福和愛情,并隨時準備為國家犧牲的角度出發,可以提煉出“高尚的心靈”這一主題。
教育家陶行之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我們創新作文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鼓勵學生寫作不受傳統約束,勇于創新,相信學生能寫出不同凡響的文章。
創新作文 篇8
一、真實真實是創新作文的基本要求。這里的真實是指文章中所寫故事情節、人物及諸多描寫,宛如生活實際的在現,古話是這樣說的:如在目前。有些同學一看到“真實”兩個字就理解為“不能虛構”,其實,作文不反對虛構,有些時候虛構是寫好作文必不可少的手段。但,虛構不是胡編亂造,那些為了制造動人情節或抬高人物而編造的故事只能讓人生厭。
二、新鮮寫作文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讀者。一篇文章沒有了讀者,就不是好作文。可是讀者不喜歡古舊的套路,他們追求活潑新鮮的東西。反映在作文上,就是文中所寫內容是言他人所未言的,是新鮮的。魯迅說:第一個把美女比做鮮花的是天才,第二個算是人才,第三個就是蠢才了。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生活好比一條大河,新鮮的材料好比是浪花,就看我們怎么采擷。
三、活潑這是指語言而言。我們常常看到“語言活潑”等批語,到底語言活潑是怎樣的要求呢?我們先思考一下“語言枯燥”、“蹇澀”等概念。“枯燥”是干癟不生動,乏味;“蹇澀”是不暢通,不連貫。語言活潑就是指文章中的`語言如同流水,流動而有活力,也就是富有表現力。語言活潑是作文語言的基本要求。四、準確準確也指語言二言。語言準確指文中的詞語恰當、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意思,表達了作者的感情。這是高一級的要求。過去我們學習一篇課文,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地講一句話的好處、一個詞的好處,實際是給我們講別人是怎樣把話說得準確的。五、勻稱勻稱指文章的結構。我們過去有一句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麻雀的確小,可是頭也不大得想牛頭呀。勻稱就是美的一個標準嘛。文章寫好了,開頭、結尾、過渡、轉換等都會顯得自然而然,行云流水。這時候,我們仔細看看文章本身:不就是勻稱嘛!六、周密周密指作文的結構嚴密,邏輯性強。好的作文往往有一個很好的結構,或者獨特,或者出人意料。但結構一定得是事先想周密的才行。那些看起來很輕易別具一格的結構,都是安排好的。所以,要想寫好作文,結構上的周密安排是很重要的。七、鮮明這是指作文的主題而言。文章的主題在古人看來其地位無可撼動:“意猶帥也!”主題其實就是作者想說什么,說了一些話要表達什么意思給他人聽。沒有主題的文章好比一個不會講話的人,雜雜拉拉講了很多,講過去,講過來,越來越讓人聽得一頭霧水,這種傾向就是主題不鮮明的表現,也是同學們作文的一大通病。八、深刻主題不但要鮮明,而且要深刻。深刻的主題才是創新作文主題的實質。主題鮮明是容易做到的,可是深刻就不容易做到了。深刻的主題表現在作者對材料的發掘深,說出了他人所未能說出的話,表達了自己鮮明的與眾不同的觀點。這兩年,高考作文評分標準里就有一條:深刻。九、不拘一格不拘一格指文章的表現手法靈活多樣。古人說“下筆如鬼神”,應該說的是表現手法吧。表現手法是作者怎樣通過修辭、語言的形式等表達手段體現他自己的意思。這在近兩年的高考作文中表現最為明顯:滿分作文都是創新作文,的是不拘一格的作文。十、個性張揚文章沒有個性,主題不會鮮明,也不會深刻......可以說,沒有個性的作文就沒有上面的一切。個性才是創新作文的生命屬性。我們的教育,我們過去的寫作,都是把我們的個性慢慢磨滅,創新的寫作就是要張顯我們的個性。個性化寫作其實是一項基本的寫作要求。如果全世界的作家都寫一樣的文章,一樣的風格,就是萬人一面,萬口一詞......那樣的世界真是比地獄還要糟糕!
【創新作文】相關文章:
以創新為話題的作文:創新01-29
「關于創新的作文」創新·超越01-27
關于創新的作文:創新成功01-27
有關創新的作文:懂得創新01-27
呼喚探索與創新描寫創新的作文01-31
關于創新的作文:我們需要創新01-26
關于創新的作文:勇于創新01-27
關于創新的作文:插上創新的翅膀01-27
關于創新的作文:創新無止境01-27
創新的作文精選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