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作文7篇【精】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創新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創新作文 篇1
未來社會是競爭的社會,只有富于開拓創新的人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基礎教育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裴斯泰洛齊曾說過:“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積累知識,而是發展思維。”因此,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就是通過各種途徑開啟少年想象創新的大門,讓他們潛在的智慧因素活躍起來,壯大起來,并使其不斷地迸發出耀眼地火花,下邊我就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地創新能力,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作文是一項綜合型,創新型的語言表達訓練,是一項艱苦的創新勞動,“文貴于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作文訓練是一條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激發創新欲望
小學生的好奇心強,又爭強好勝,據這一特點可來用下述方法激發其創新欲望:
1、利用報刊上同齡人的有些習作,特別是身邊的人來激發學生的榮譽感和成就感。我常拿本校學生在《作文精選》《作文指導報》上發表的文章讓學生閱讀,讀后讓學生思考他們的作文為什么能發表?好在什么地方?引導學生明白:這些文章關鍵是掙脫了俗套,寫出了新意。如果大家在寫作的時候能有一點獨到的見解和創新的意識,那么大家的作文同樣也可以發表。這樣以來,在好奇心、好勝心的驅使下,學生的榮譽感和成就感就會被激發出來,從而為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2、把握時機,創造條件,設置成功機會。學生的榮譽感和成就感一旦被激活,就必然會產生一種渴望創新、渴望成功的強烈欲望。我就不失時機地讓學生“舊文新作”,鼓勵學生從“新”的角度去觀察事物,認識事物,反映獨到的個人見解,揭示新穎的思想觀點。接著還引導學生參加一些征文活動,爭得一次檢閱自我的機會,創造一次嘗試成功的機遇。從而更加充分地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欲望。
二、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有了創新欲望,不等于有了創新的能力,它只是創新的原始動力,要使學生有創新的能力還必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下邊我就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讀與寫有著緊密的聯系,讀為寫提供了知識的積累和表達的方法。因此,我們要利用課堂的閱讀教學來訓練學生發散性、靈活性、獨特性的思維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1、抓住契機,啟發想象
創造性想象是整個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因此,我常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根據教材展開豐富的想象,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一是讓學生根據課題進行質疑,二是在課文的空白處進行想象,如《渡船》一課,當船上的人們為年輕的媽媽找到陳大夫時,問學生:“年輕的媽媽此時的心情怎樣?她會對人們說些什么?”也可在課文的結尾處激發學生想象,把作者言盡意猶的意思進行猜測。
2、及時引導,啟發思維的求異性
求異思維是一種沿不同方向、不同范圍,不因循守舊的思維,獨創思維是指思維新穎,不同尋常。
在閱讀教學中,利用課文內容,著意擴展學生思路,多角度思考。如在語音的形象生動方面設計“一意多寫”的訓練,讓學生
用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語序表達同一個意思。如《中國石》一課中“小姑娘洗干凈了揀來的石頭。”可以作如下變換:
A小女孩刷凈了拾來的石頭——換詞
B揀來的石頭被小姑娘洗干凈了。——被動句
C揀來的石頭,小姑娘洗干凈了。——變序
D小姑娘把揀來的石頭洗干凈了。——把字句
3、靈活多變,訓練思維的變通性
閱讀教學中,要訓練學生思維的廣度和靈活性,多側面、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敏捷多變,少受思維定勢的影響是至關重要,如教《夜鶯的歌聲》,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小夜鶯,遇到危險時,會用什么辦法對付敵人。
三、多渠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有了創新的欲望,具有初步的創新思維還不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要注意作文的奠基工程
學生是否有創新意識,取決于他們知識面的寬窄,生活經歷的深淺。知識面寬,生活閱歷深,創新就有堅實的基礎。我以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加強學生的創新的基礎工程:
A多看,拓寬視野
多看,一是引導學生多看適宜他們的書籍,無論是詩歌、童話、寓言、神話還是小說,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都可以看,開卷有益嘛。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和語言,還可以用前人的智慧撞擊學生的心靈,讓學生乘前人想象的翅膀飛翔。二是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身邊的人、事、景,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惡,感悟世間為人處事的道理,領悟宇宙間的奧妙與規律。三是引導學生投身于社會,投身于大自然,讓親身的感受撞擊他們智慧的火花,把書本知識和社會知識相結合。
B多實踐,長見識
“知識是寶庫,但開啟這個寶庫的鑰匙是實踐。”因此,我們要給學生實踐的機會。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動手抄小報。這是一項既有趣又艱苦,既能擴展知識又能培養能力的創造性勞動。因為學生在動手抄小報時,既要寫文章,又要查資料,設計版面,還要工工整整地抄寫。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制作、小發明。這樣的活動要經過深入的
思考構思,準備材料,動手制作,甚至還要經受多次失敗的考驗。學生在設計制作中創新,在失敗中尋求原因進行
更新。我們也可以引導學生作游戲,進行小競賽,如吹泡泡、空中吃蘋果、扳手腕、猜謎語、用幾何圖形拼畫等,讓學生在活動中豐富見識,開啟心智。當然,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做一些日常事務,如疊被子、削蘋果、釘紐扣等,讓學生在做中找竅門。在實踐中,學生要動腦動手,會碰到困難與挫折。既有成功的喜悅,又有失敗的煩惱。這樣豐富的生活內涵,就為他們的創新寫作提供了物質基礎。
2、要引導學生多角度作文
a)多角度作文可以分為三種:一是體裁上的多角度,即寫作形式上的多角度,引導學生用同一題材寫出不同的文體。如《假期見聞》可用鏡頭特寫的形式寫。二是主題上的多角度,引導學生根據事物不同特點立意,用同一題材寫出不同立意的文章。如學生以《兔子》為題作文,有人以兔子的三瓣嘴作文章,說明嘲笑別人沒有好下場;有人從兔子的短尾巴入手教育大家不要說謊;有人抓住兔子長耳朵的特點,反映它機警膽小的特點;還有人聯想《龜兔賽跑》的故事做文章,啟發人們有錯就改就是好樣的等。三是敘述人稱的多角度,可用第一人稱,也可用第二人稱,還可以用第三人稱。
b)要激發學生在作文中展開想象。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二想象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在作文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可讓學生寫一些想象作文,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假如我有了錢》《花朵與灑壺》等,這類題目趣味強,想象空間大,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在觀察中展開想象與聯想。如學生在寫蒲公英的動態時,僅局限于蒲公英在微風中舞蹈,而不善于聯系周圍的事物,寫出一個長江場景。我就對學生進行指導有學生就寫道:“一陣微風吹來,蒲公英就翩翩起舞,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叫,好像為它們伴奏;樹上的喜鵲拍打著翅膀,似乎在為它們指揮;樹葉‘嘩啦啦’響,仿佛在為它們鼓掌。”這樣就使作文生動形象,想象力也得到發展。
c)可指導學生進行組合性編寫
組合性編寫就是引導學生把兩份各自獨立,互不關聯的文章,通過一定的手段巧妙安排,使其成為一個整體。這就需要學生能迅速找到不同材料的結合點,巧妙安排,合理想象。這對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是很有幫助的。
3、要轉變作文教學觀念
我國著名教育家劉佛年說:“什么叫創造?我想只要有點新意思,新思想,新觀念,新設計,新意圖,新做法,新方法就稱得上創造。我們要把創造的范圍看得廣一點,不要看得太神秘。”因此,我們在作文教學中,不要統得太死,限制題材,體裁,中心,字數等。而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寫出一點新內容,吐露一點新思想,發表一點新見解,構思新穎,文風活潑一點的文章,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今后有可能走上創新之路。因此,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做到:
一要進行開放式的教學,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使學生的寫作有源源不斷的豐富素材。
二在作文中要讓學生“自主”,不要束縛太多,讓學生寫有興趣的話題,不拘形式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表現出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地表達。
三鼓勵學生敢于打破習慣思維的束縛,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在寫作上要想得開,想得活,想得奇。
當然,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盡這些,還可以讓學生講故事、搞表演、朗誦、演講等創新活動,多渠道作文。總之,我們應該在作文這塊廣闊的天地上,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將來的創造型人才奠定基礎。
創新作文 篇2
一片帶刺的葉子劃破了他的手,以外的是魯班的鋸誕生了;一個熟透的蘋果掉到了地上,不久后的萬有引力定律問世了;整天的玩弄紙牌,令人詫異的是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與大家見面了。一個人類精靈"思想標新、形成立異",這到底蘊涵著什么藝術呢?
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給他們披上了智慧的外衣,一個時刻準備著的大腦讓他們抓住了機遇。個性使世界奧妙無窮,韌性使未來前途篤定,悟性是人類理性閃光。三性的藝術——創新的藝術。
翠竹秀麗,青松壯美,楊柳瀟灑,自然賦予它們各異的風情。于人,大地賦予了個性。帶有鋒芒的思想,帶有風格的藝術,帶有創造的生活,一份個性讓你超脫萬物。
一只貓隨著陽光的轉移而不停的變換睡覺的場地,這一切看起來是那樣的司空見慣,卻喚起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心。一份好奇心讓他繼續鉆研,一個獨特的思維讓他成為"日光治療"的奠基人;一個老者將唯一能夠移山的辦法概括為:山不過來,我就過去。一種反向思維讓問題迎刃而解。
創新作文 篇3
人因發現與創新而不斷充實,生活因發現與創新而不斷完善,民族因發現與創新而走向繁榮。
道爾頓發現自己的色覺異常,通過不斷的研究,填補了醫學理論上的色盲癥空白:安騰百福從拉面中獲得靈感,創新出方便面,開發帶動了一個新產業;喬利在工作中發現了煤油的去污能力,最終研究出了干洗劑,改革了傳統的洗衣技術。在人類的社會進程中,發現和創新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和一顆會創新的腦袋,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讓民族長久發展。
個人的發展離不開發現與創新。有人曾說過:“一個不懂得發現的人,只能生活在狹小的空洞里。而一個不懂得創新的人,則使那個空洞更加乏味。”我們的祖先從自然中發現了可供生存的食物,還周各色泥土創造出了最早的顏料。發現和創新讓原始居民得以生存,并從中滿足繪畫帶來的精神娛樂。將空間拉回我們自身。無論是學生、領導還是其他領域的人物,只有不斷發現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同時創造出一種合乎實際的應對方案,才能得到長久的發展。可見,發現與創新在人的發展中功不可沒。
生活的完善離不開發現與創新。除去前面提到的各色發明人、科學冢。所有的俄科技發明人都是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用他們的創新思路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使生活更加充實而美好。紡織工人在工作買踐中發明了珍妮紡紗機,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愛迪生的電燈點亮了世界。汽車、電腦、手機……無數的發明讓生活更便捷,而正是不斷地發現與創新造就了這一切。
民族的繁榮離不開發現與創新。就拿中華民族來說吧。中國在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中沉淀了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印刷術、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的發明無疑在人類的發展中起到了卓越的成效。中華民族在生活中發現并創新出的優秀傳統文化更是光彩奪目。在21世紀的現代化進程中,我們只有懂得發現本民族文化中的美,并用創新的思路在保存其精華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它,使它與中國的現代化和諧社會建設相適應,才能使中華民族走向繁榮。毋庸置疑,發現與創新在一個民族的昌盛繁榮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不管是個人,生活,還是民族,長遠的發展都離不開發現與創新的支持。我們從道爾頓、安騰百福和喬利得身上看到了發現與創新的巨大力量,更應該使自己也擁有這樣的能力。讓我們學會發現與創新,充實自己,奉獻社會,復興艮族。
創新作文 篇4
《哈佛家訓》有這么一個故事:相傳,大英圖書館要搬遷了,但從舊館搬到新館的預算是150萬元,但是按照通常方法的費用超過了預算。這時有人說能夠不超出預算并完成搬遷,那人只用了一個小辦法就完成了任務,獲得了報酬。其實,這個方法很簡單,就是在報紙上登出一條消息:"從今天起,新華圖書館免費,無限量向市民借閱圖書.要求只有一個:就是請市民從舊館借書,閱讀完后還到新館."
創新無處不在。生活中就有許許多多的創新,比如說,可口可樂流線型的瓶子,這些都是人們的創新。其實創新離我們我們不遠,很多事情,我們另辟蹊徑,就能收獲很多、便利很多。
在家里,媽媽為了健身做了幾個小沙包。為了美觀,能把米倒進去的口子留得非常的小,用平常的方法根本無法將米裝進去。媽媽用了一個小辦法,一下子就把米裝進去了。媽媽想讓我開動腦筋,便給了我一根粗粗的吸管,如何將米裝進袋子。我將吸管插入袋口,用小碗舀起一碗米,往吸管里邊倒,可是能進入吸管的米并不多。媽媽見了,并用手抓了一把米,往吸管里小心翼翼的倒米,這下,袋子一下子就滿了。我也學著樣子做了起來,不禁佩服媽媽的方法巧妙,充滿了新意。
這一件事情給了我深深的思索。我們的思維常常被固定住了,而沒有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考慮問題,去思考問題,所以經常遇到麻煩,也就沒有了創新。但是,只要換一個思路去想一想,也許會看到另外一條路,走上了一條創新的.道路。
當然了,想要創新,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一顆想要去創新的心,愿意去思考的頭腦,能夠堅持不懈去完成創新的動力,有了這些,創新不再是一件難事。
有一次,我參加了一個創新大賽,為了想出一個非常有新意的點子,我可真是絞盡腦汁,還時不時想“要是自己在牛頓之前被蘋果砸中就好了”。我就尋找自己有什么困難,可以從困難入手,進行創新。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想出來了一個還不錯的點子。只可惜自己沒有堅持下去,沒有得到任何結果。
堅持、思考、愿意去創新、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擁有了這幾樣東西,創新會變得很簡單,讓你感受到創新成功的那股甜味的美妙。
創新作文 篇5
近來,一股復古的浪潮正在中國大地蔓延。許多人感慨于世道的浮躁和唯利是圖的不良狀況,便試圖以古代傳統的禮儀教化來對抗之。那么,古代的東西真的能夠在今天起很大的,乃至決定性的作用嗎?
記得《莊子》里有則寓言《做輪子的老人》,大意是說,古人的人都死了,時代巨變了,其言論對今天還能夠有多少作用呢……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時代特征,“相距千年,差別萬里”是最為顯著的事情,今天的我們在意古典,自不可泥古而不化,最多也就是獲得某些借鑒的作用而已。
如果我們將古代文化視作水流,則源頭大都具有水清澈的意蘊,這正是我們重視文化傳統,期望“古為今用”的原由所在。譬如,儒家的.源頭孔子和孟子,其人其書其學說,都頗為可圈可點。后來卻逐漸變異,日益嚴重,乃至面目全非;到明清時更可謂是濁浪滾滾,儒學被徹底的僵化,教條,最終竟然淪落成了殺人的軟刀子,毀滅社會制度的“最”幫兇。
古人的東西,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令人難忘,正說明那些東西在當時是十分生動活潑,起過作用的。基于時代的巨大差別,如今的人們如果要加以運用,一定要避免生搬硬套,或者還能夠有所“效益”,否則只有“成是不足,敗事有余”,死路一條而已。
形式主義害死人——譬如今天有的讀古書齋,不去專心研究探討古代經典的現實作用,卻專以戴古帽穿古衣之類的形式為搶眼球的熱鬧,卻不管這些衣飾與讀經書的毫無關系,又豈止是喧賓奪主呢!
關于借鑒,毛澤東早已說過,古為今用要講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這是非常精到的言辭,卻也是很有難度的事情。而類似今天的,著重于穿古衣,戴古帽的形式,不過嘩眾取寵,對于借鑒是毫無用處的——讀經就讀經罷,又何必追求經書以外的形式呢?
創新作文 篇6
“啪嚓——哎呀!”“成功啰!我成功了!”教室里洋溢著同學們喜不自勝的笑聲和蛋蛋的憂傷,走,跟我一起去會會那搖滾的雞蛋君,去擦燃那智慧的火花吧!
一聽到第二天要比賽摔雞蛋,我不禁嗤之以鼻:小意思,今天我要給egg做一身獨一無二的防護服,明天準贏!我并不怠慢,翻出一塊黃嫩嫩海綿,鑿除一個洞,再把雞蛋君取出來;用泡沫網里三層,外三層裹了起來,再放進海綿窩里,這小寶貝像躺在搖籃里的嬰兒似的,而后泡沫盒中,透明膠粘上;再安了個降落傘吧,可謂是天衣無縫!現在萬事俱備,只欠一扔。
早晨上課了,同學們把精心包裹的雞蛋放到二樓陽臺上。哇,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啥樣的都有,俞嘉燁的雞蛋放在一塊超大的泡沫板上,用棉花裹得嚴嚴實實的,活像個巨大的航空探測儀。曾屹涵“紙巾筒卷雞蛋”在我們這些龐然大物中,像個“小家碧玉”,嬌小而脆弱。陳心銘則選用背包裝雞蛋,那“大腹便便”的“包大爺”肚子里應該全是紙和毛巾吧……我還是胸有成竹:泡沫盒這“鎧甲”,防震效果肯定最好!
老師已在距離地面三四米的二樓站好,她首先拿出一個塑料罐子,那不是鄭羿的“罐罐蛋”嗎?他自信滿滿地說:“我的雞蛋保證不會碎,你看,那么多層防蛋服!”我們也挺贊成!只見老師把罐子往上一拋,那罐子比火箭降落時還快,搖滾著“嗖”地直撲地面。“啪—”一聲脆響,那罐子的蓋頓時震得離開了“腦袋”,飛出一丈多遠,那聲音驚天動地,像煉鋼廠鑄鋼似的'。兇多吉少呀,果然老師一打開罐子,雞蛋早已“七竅流血”“溘然長逝”,白白的蛋清四濺,蛋殼七分八裂,像開了染料鋪似的。out!鄭羿一臉悲戚。
緊接著就是俞嘉燁,老師把他的“大飛機”順風一放。那個大家伙慢慢悠悠,像神仙般騰云駕霧般飛了下去,我們都異口同聲道“肯定安全!”果然“大飛機”搖滾著,旋轉著,華麗麗,優雅地降落。“耶!”俞嘉燁蹦跳著,臉上猶如開滿了菊花,打開一看,雞蛋似乎吐著舌頭,正對著我們秀它強健的“胸肌”呢!
終于輪到我了,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老師把我的泡沫盒往下一放,泡沫盒便載著我的希望,載著我的智慧,在空中翻滾了一周,形成一道優美的弧線,成功著陸,成功了一半。我忙拿起剪刀,裁開透明膠,取出海綿,扒開層層泡沫網,解了紙巾,雞蛋君安然無恙,靜靜地躺著,原本在喉嚨里蠢蠢欲動的喜悅終于抑制不住:“我成功啰!”
雞蛋君,搖滾吧,滾出我的創新,搖出我的智慧,更滾出我絲絲漾在心里的喜悅!
創新作文 篇7
一只十姐妹鳥飛到一片熟悉的故土上,我本以為它會像往常一樣快樂的飛上庭院的矮墻或是跳上布著青苔的假山,但它終究沒有,它落在了一塊矮小的木墩上,竟與我有關作文。他并沒有打算飛走,而是在木墩上蹦跳著,翅膀上棕色的羽毛不停的抖動著,好像在和它絮叨著舊情,又好像在數著那一圈一圈的年輪,數著在一起的美好時光。一年前的那棵它所依戀的樹變成了矮矮的木墩。“吱、吱、吱….”它在這矮矮的木墩上不停地叫著,試圖把他依戀的樹叫醒。但我知道樹不可能回來了。
而這悲劇的發生竟是我所造成的。
庭院的矮墻、布著青苔的假山、院外一顆高大黃桷樹、棕色的小貓阿花和棕毛白肚的十姐妹構成了我記憶中的爺爺家。而故事要從四年前爺爺那兒說起,我爺爺是個愛鳥的人,四年前,在別人那里買了一對十姐妹鳥。受爺爺的影響我也喜歡鳥,一聽說爺爺買回來一對十姐妹鳥便興沖沖地跑到爺爺家去看,還嚷嚷著也想要一只,并給爺爺承諾不會讓它受到傷害。于是爺爺決定一等這對十姐妹產下小十姐妹就把小十姐妹給我。我記得那時的自己高興得那一晚都沒睡著。我在爺爺家度過了暑假后不久,就聽爺爺說小十姐妹出生了。聽媽媽說那一對十姐妹生了七個蛋,五個死胎還有一只蛋和雌十姐妹一并被阿花逮著玩死了。爺爺一氣之下把阿花拿去送人了,雄十姐妹被爺爺放出去透透氣后也沒再回來,估計多半是慘遭不幸了。短短幾天,一對十姐妹加上七個蛋就只剩下了最后一只小十姐妹了,爺爺給它取名叫毛丫。媽媽怕爺爺沒了這只小十姐妹寂寞,便沒讓我去拿走毛丫。其實我也漸漸懂得這么做的意圖。
就這樣小毛丫在爺爺那里呆了兩年半,我也常在放假的時候去爺爺家,看著小毛丫飛到矮墻上、假山上、黃桷樹上。爺爺告訴我毛丫最愛的就是院外的黃桷樹,黃桷樹主干的那個枝丫下有個剛好可以讓毛丫鉆進去的小槽。毛丫每次出去玩找不到它,準會在那小槽里。我每次都好喜歡聽爺爺講毛丫的故事,但爺爺每次叫我帶走毛丫時,我都以上學來不及照顧而拒絕了。因為我知道爺爺這個人嘴上說愿意給我,心里一定是舍不得的,毛丫陪他的這兩年,讓他不再孤獨而是快樂幸福的度過,如果毛丫走了那豈不是又孤獨一人了?再說毛丫也舍不得這塊故土吧!對于一只鳥來說,兩年是重要的`它足以讓一只鳥認識自己的主人,自己的家,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有了這些對于鳥來說,是滿足的。
但是最后人算不如天算,爺爺走了。他離開了家,去了另一個地方。剩下了他最熟悉的地方,和他最愛的東西。我把毛丫送到了我家。我能清楚的記得他來時的不安和恐慌。“吱吱”聲一直從車上伴隨到車下。下了車,我把他放出來它恐慌的飛到一棵樹上,但那不是它說熟悉的黃桷樹它沒有那個小槽。毛丫一個勁兒的往樹干上撞,把我嚇壞了便把它重新裝回籠子,因為我承諾過不讓它受到傷害。
之后的一兩個月也聽媽媽說過好像有人看上那爺爺家的黃桷樹要把它偷砍下來,問我要不要去看著那棵樹。我對那棵黃桷樹一向都很喜愛,可我卻因為害怕那偷伐者而矛盾了起來。如果他欺負我怎么辦?萬一他真的砍了那棵樹呢?那我不就真的見不到那棵樹了嗎?可那偷伐者會不會很恐怖啊?算了吧,沒了它還有其他的樹嘛!最終恐懼占了上風,我沒有去守著那一棵樹。只是靜靜的期盼著不會有認砍樹這種天真的想法。
毛丫在我家惶惶不安了三四個月之后,聽媽媽說爺爺那房子要被強拆,那塊地被劃進一個商圈里。問我要不要去看看,我果斷地答應了。一是看著毛丫整日惶惶不安怕它被嚇出病來,二來我也想看看那塊帶有無數回憶的地方。我和毛丫去了爺爺家。一到家毛丫安心了許多。我看見那可黃桷真的不見了,只留下了矮矮的木墩,看起來總覺得缺了點什么。毛丫又不安的躁動起來。我把它放出來,以為它是太想念故鄉,想再出來玩一玩,但當我放他出來后,它落在了那塊矮小的木墩上。
是啊!毛丫最愛的就是那棵黃桷樹。可如今,卻因為我的害怕而失去了那棵黃桷。說好要讓毛丫快快樂樂卻又沒能保住他最愛的黃桷樹。那棵黃桷樹本就不能被其他樹所代替,它包含著我美好的回憶,包含著毛丫美好的回憶。那一刻一股沉重的罪惡感涌入了我的心,我恐懼,慌亂,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面對這一切時。我轉過了頭,卻看見毛丫那雙淚光閃閃的眼睛正盯著我。那種乞求的眼神包含這失望和憤怒。
我慌亂的心平靜了下來,看著這個小小的生靈,我想到了很多。這件事本就是我造成的而我能彌補些什么呢?現在想來,我竟什么也做不了,但是如果在最開始我就選擇了一條正確的路呢?
我回家后的兩個月,毛丫就離開了我家,那是個冬天。當我去找它時,我腦海里第一個閃現出來的地方就是爺爺家。我去到爺爺家時我看見了矮矮的木墩上毛丫靜靜地躺在了那里,那樣的安心,就像爺爺撫摸它的羽毛時、躺在黃桷樹的小槽上時那樣安心。
這就是悲劇的結局,在最后,記憶中的爺爺家就只剩下了庭院的矮墻、布著青苔的假山、院外一顆高大黃桷樹、棕色的小貓阿花和棕毛白肚的十姐妹毛丫。
【創新作文】相關文章:
以創新為話題的作文:創新01-29
關于創新的作文:創新成功01-27
有關創新的作文:懂得創新01-27
「關于創新的作文」創新·超越01-27
呼喚探索與創新描寫創新的作文01-31
關于創新的作文:插上創新的翅膀01-27
關于創新的作文:勇于創新01-27
關于創新的作文:我們需要創新01-26
關于創新的作文:創新無止境01-27
創新的作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