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傳統作文

時間:2021-04-15 09:07:23 傳統 我要投稿

【實用】優秀傳統作文8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秀傳統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優秀傳統作文8篇

優秀傳統作文 篇1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邊吃著香甜的湯圓,一邊看著精彩的電視節目呢?

  大家家鄉,每年的元宵節都要放煙花,看花燈,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來到街上看花燈。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節,除了湯圓,我想更多人會想起賞燈。而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鬧元宵”卻更被人們看重。

  清早五點多鐘,便有大批人馬在水鏡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里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無人不迫切地表達著自己的歡喜。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群里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只剩下母親無奈的苦笑、抱歉的賠罪及眾人寬容的笑聲。獅子在街上上躥下跳,長龍在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著震天撼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氣氛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頓豐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點開始,萬家鞭炮齊鳴,當滿城的地面都被喜慶的紅色鋪滿時,人們便開始吃飯了。湯圓當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湯圓最令我掛念——奶奶不會夾餡,所以總是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團。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來,一人面前一碗湯,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絕不亞于蔣雯麗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湯圓”。

  吃完湯圓,大家又來到廣場觀看禮花。只見深藍色的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得離開了。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我相信,隨著祖國的日益發達,今后的元宵節一定會更好、更令人們期盼!

  這就是我家鄉的元宵節!

優秀傳統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是清明節,我們照常回老家祭拜爺爺。

  陽光明媚,我們把祭品弄好之后,手拿鋤頭、鮮花走著陡峭的山路上了山,找到爺爺的墳墓,我們肅然起敬。開始清理了!我們把周圍的雜草用鋤頭清理掉,在墳上培上新土,插上嫩綠的“清明柳”,把親手采的鮮花放到墳墓周邊,把燒肉和糕餅放好,再把酒杯擺整齊,然后把香燭放好,把爆竹掛好,一切準備完畢。倒上燒酒,我們開始給燒爺爺冥幣,接著,我們手拿著香,把它點燃,排好隊跟去世的爺爺說說話,讓他在天國的那一邊過得快樂、安心。開始放爆竹了,一點火,“啪啪啪……”的爆竹響聲震耳欲聾!我們不得不把耳朵捂緊!

  不知不覺,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們也得走了,明年的今天再見,我親愛的爺爺!

  我們在緬懷祖先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

優秀傳統作文 篇3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非常多,其中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我最期待最喜歡的節日。

  每年春節,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里面是人山人海,在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到了大年三十這天,媽媽在準備豐盛的食物,我們小朋友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爸爸還會帶我去逛花街,深圳是禁止放煙花炮竹的城市,但是偶爾也會聽到一陣陣鞭炮聲,為節日增添了喜慶的色彩。吃完年夜飯后,我們一家人就會坐在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春節聯歡晚會,精彩的表演常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每年春節,讓我最期待的日子就是去拜年了,因為我又可以去外婆家了,每年我都是在焦急又興奮中等待爸爸媽媽帶我去外婆家,我最喜歡去外婆家拜年了,因為在那里我可以自由的走動,還可以跟非常多表兄弟姐妹在一起玩耍,那里的過年氣氛濃厚,大街小巷都是非常熱鬧,到處都能聽到陣陣的鞭炮聲,還有五光十色的煙花在空中飛舞,看著天空被這些五彩繽紛的煙花裝扮的絢麗多彩,我們個個歡呼雀躍,開心極了!

  離外婆家門口不遠的地方,還搭有戲臺,整天整夜都在唱大戲,聽說是做給某位神仙看的,我們天天在戲臺前后跑來鉆去的,玩的真是廢寢忘食,流連忘返。戲臺的周圍還有非常多小賣部,有賣各種小吃的;有賣玩具的;還有賣煙花炮竹的……我們那時可神氣了,拿著大人們給的壓歲錢,盡情的享受了一把購物的樂趣。

  我喜歡春節,更喜歡外婆家的春節,它給我的童年帶來無限的快樂,我期待下一個春節快點到來。

優秀傳統作文 篇4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能夠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職責,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中國傳統文化——禮貌

  中國,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家;一個具有傳統文化的國家;一個具有數億人的國家;一個……

  “學習爭先雖重要,禮貌禮貌也要好。學校規定都遵守,見到老師要禮貌。同學之間相友愛,友誼小手牽的牢。愛護公物放心上,樹立新風我做到。”這是一首禮貌禮貌歌。

  禮貌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

  禮貌的定義:是指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意念和行為,是言談舉止對別人的尊重與友好的體現。

優秀傳統作文 篇5

  在民俗文化村里有很多民間傳統的手藝,如:剪紙、泥人、扎花……但我最喜歡的就是糖畫了!

  糖畫是用糖來作畫,藝人們把糖稀倒在大理石板上,倒出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動物。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我來到民俗文化村,準備親眼看看制作糖畫的過程。剛剛踏進民俗文化村的大門,就看見一群孩子圍坐在一張桌旁,我也趕忙跑到那里去看看。只見一個身穿長袍的伯伯端坐在桌旁,手里拿著一個盛滿糖稀的勺子,正在作畫呢!

  我興奮不已,只見他雙手熟練地倒著,好似胸有成竹,作畫時沒有參照,全憑自己獨特的想象。他的手腕靈活自如,操縱著糖稀有秩序地落在石板上,我在一旁緊緊握著拳頭,也深深地為藝人捏了一把汗,但藝人卻絲毫不緊張,還談笑自如。

  糖稀漸漸倒完了,藝人的手也漸漸慢下來了,作畫完畢時,我被震驚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張飛映入眼簾:他手握一把兵器,兩眼怒視前方,咬緊牙關,蓄勢待發,這個人物好像穿越到現實生活中,讓我更加佩服他了。我思緒萬千,突然聽見孩子們的大叫聲,這才回過神來。只見一個孩子高舉著張飛的糖畫,樂滋滋的,周圍的孩子們也一擁而上,搶著細看這栩栩如生的人物。

  糖畫藝人不僅善于塑造人物,小動物們在他們的手中也是活靈活現呢!我忍不住也買了一個糖畫———一只可愛的小公雞。我發現糖畫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晶瑩剔透,像玉石一般極具穿透力。我忍不住把嘴巴輕輕湊上去,用舌尖小心翼翼地舔了一下,頓時感覺舌尖上的每一個細胞都跳動起來,那麥芽糖的味道久久在嘴里回蕩。

  糖畫給了我快樂,每當想起它,我都會忍不住流下口水,我會一直記住那幸福的味道!

優秀傳統作文 篇6

  在各種各樣的節日里,我最喜歡春節。

  今年的大年初一,我小區里熱熱鬧鬧的,家家戶戶都忙忙碌碌的:有的貼倒“福”,有的在準備喜氣洋洋的年夜大餐,小孩子穿著新衣,拿著壓歲錢,高高興興地跑到小區公園里玩去了……

  晚上,我一家人帶著煙花爆竹下了樓,這時候的小區已經熱鬧非凡,幾乎家家戶戶都出來放鞭炮了。我堵起耳朵,看著我的爸爸放響了地一掛鞭炮后,也趕緊從一堆煙花中那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煙花:小星星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地上,做了個手勢讓我的爸爸來點火,然后我跑到遠一點的地方,我的爸爸用打火機點燃了導火線,兩三秒后煙花就“嗖”地一聲飛天了,在漆黑的夜幕上亮起了紅色的一點,“呯”的一聲,那一點又綻放開來,成了一朵色彩絢麗的菊花,當菊花的顏色漸漸消失是,隨著“噼里啪啦”的聲音在菊花后面亮出了星星一般的火星,接著第二朵,第三朵…。。除夕晚上的夜空被這些美麗的煙火裝扮得無比漂亮。

  12點時,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更是此起彼伏,新的一年在鞭炮聲中轉來了。

  這個春節,我過得真開心。

優秀傳統作文 篇7

  (舊俗中的一個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一說清明前兩天]。春秋時已出亡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封賞隨其亡的臣子,唯獨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于是攜老母隱居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晉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賞,尋至綿山,找不到他,便想燒山逼他出來。但介之推堅持不出,結果母子二人俱被燒死。晉文公于是規定每年這一天禁止人們起火燒飯,以寒食表示悼念。后來便形成了在寒食這天寒食、掃墓的風俗。)

優秀傳統作文 篇8

  【“文學+”面面觀】

  站在傳統文學和科幻文學的邊緣,像是面對世界地圖上兩塊在藍色海洋上漂移的板塊,來自不同大陸的人群都在強調著彼此的差異,我看到的是,它們至少面對同一片天空,在生物學上,它們也屬于同一物種。

  是的,如果對兩類文學的了解稍微深入一點,就會覺得彼此間的隔膜還是很深的。當然,也有評論家和主流雜志做出了接納的姿態,但整體來說,認同度沒有想象得那么高,發自內心的尊重也很稀薄。面對類型文學,傳統文學多少會有些優越感,覺得自己占領了精神領域的制高點。科幻文學的回應則是逆反,覺得傳統文學過于糾結在主觀情感世界之中,總是難以擺脫自戀之嫌。

  當初是因為我理工科的背景,受約為劉慈欣撰寫評論,得以接觸科幻文學。在了解了這一類型文學后,才發現了自己的制高點情結,以及因無知而產生的偏見。因為有過這樣一個認識過程,加之對文學界的了解觀察,我感覺這種偏見是較為普遍的。劉慈欣的很多作品同傳統文學比較,是毫不遜色的。科幻文學中有許多傳統文學值得借鑒之處,比如宏闊的想象力,新奇的敘事角度,更重要的是科學理性的思維方式。科學的發展造成了今天學科過分專業化的局面,哲學和文學關乎人類的世界觀甚至宇宙觀,如果僅僅將自身局限在社會科學范疇內,將自然科學摒棄在外,那本身就是在窄化自身的視野。科學技術一直是中國社會發展中薄弱的一環,中國文化乃至中國文學也一直因“文”而“弱”,迄今為止這種狀況并未得到根本改變。如何彌補這種基因中的不足,是需要我們自省和自覺的。文學的豐富除了需要鞏固自身的特性外,也需要不斷增加異質性,以開放的視野和寬闊的胸懷接納與吸收不同的特質。

  傳統文學如何向科幻文學借鑒?我發現,這不單是個理念問題,更多的是門徑和方法問題。

  今年初有位碩士研究生因為寫劉慈欣的畢業論文,來跟我討論。她的論文有一章是寫劉慈欣獲得雨果獎的重要意義,被導師認定太過空泛而否決了。答辯臨近,她很著急。我建議她從科幻構建的角度剖析劉慈欣作品中的科幻構思,但是她因為不具備理科知識,無從下手。最后只得退而求其次,把劉慈欣小說中的人物進行了分類,再分別進行闡述。這基本還是沿用傳統文學的評論方法,對于科幻文學來說,有些避重就輕,沒有抓住關鍵點。這就是說,沒有足夠的工具,無法找到解讀科幻文學的門徑。

  出現這樣的狀況,我覺得要追溯到高中的文理分科。讓我這個愛好文學的理科生回頭看,我極不贊成過早的文理分科,它造成了理科生人文素養的缺失,文科生科學基礎的不足。經常看到理工科技術男寫的工作報告,詞語搭配奇怪,文法半通不通,讓人懷疑他們是不是在使用自己的母語?那些在美國留學的大學生,即便專業是數學,但在前兩年寫作也是必修課,必須以一周一篇的頻次提交作文,交遲了會影響最終學分。而且國內生和國際生都是如此。

  從《三體》的閱讀也能清晰地看到文理之間的界限。理科生普遍認為《三體》才是真正的文學,文科生則在叫喊,讀了十頁就讀不下去了。因為文化、教育的原因,在中國文理之間的界限已經太過分明,被過分強調了。

  從文科到理科的界限是不是難以跨越呢?文史哲這一類社會科學通過閱讀可以入門,自然科學相對來說困難些。但是有些作家已經在做著嘗試。比如作家阿來,他在《科幻世界》擔任主編的那些年,是科幻發展最蓬勃的時期,同劉慈欣的創作成長有很大的交集。我曾問過劉慈欣,阿來對科幻的影響是怎樣的?劉慈欣說,阿來曾經試圖使《科幻世界》更文學化一些,但這種影響并沒有延續下來。感覺中他是一個眼界開闊的作家,思想很大氣。為了適應《科幻世界》的工作,他曾經用了大量的時間惡補科學知識,看《時間簡史》,也看《細胞,生命的禮贊》等比較高級的科學傳播著作,他同科幻作家很少談文學,談的最多的是科學,他對科學中的美學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樣的作家真的很值得贊賞。

  另一位是作家畢飛宇,他前些時寫了一篇文章《我讀〈時間簡史〉》。文中用他特有的“畢氏幽默”寫道,《時間簡史》這本書他讀過許多遍,沒有一次有收獲。他和許多人討論過這本書,有一句話問得特別多:你讀得懂么?得到的回答總是令人欣慰:讀不懂。盡管如此,他還在繼續讀著《時間簡史》,他用文學家優美的筆墨這么描述:“正如我喜愛文學的語言一樣,我也喜愛科學的語言。科學的語言在我的眼里始終散發著鬼魅般的光芒,它的組合方式構成了我的巨大障礙,可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它的背后隱藏著求真的渴望,它的語法結構里有上帝模糊的背影。”

  文章末尾他甚至說:“回避難度閱讀的人,你很難指望,雖然難度閱讀實在也不能給我們什么。”看了這篇文章后,我對畢飛宇的尊敬增加了。在我眼里,他比以前更有專業精神,不只滿足和憑借才情,戲謔和不羈只是表面,骨子里是鄭重的。

  還有一位作家對科學不僅停留在閱讀階段,而是在作品中加以實踐,這就是王安憶。她的描述功力了得,對人性、對世事的刻畫深邃幽微。但她仍然沒有止步。在新作《匿名》中她引入了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人類學的視角,描繪的筆力更加開闊深厚。她花了很多筆墨描繪“時間”這么虛無的事物,而且用的是科學的而不是文學的詞匯,比如:“過去的時間,也就是記憶,是個錐形的空間。時間被遺忘壓縮,壓縮成錐尖,擠身過去,匯入整體性的時間,蛻下一張外殼,就是傷心……時間是高密度物質,尤其在回溯中,更多倍的增密,使得思緒變形,脫離原狀。”

  還有一種常見的比喻是文科化的,就是此意象像彼意象。孫頻是個很善于用比喻的青年作家,在她的新作《我看見草木葳蕤》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仿佛這湖邊是一處已經被廢棄的深宮,這里所有的故事都很潮濕,摸上去都是沁骨的冰涼。天氣漸涼,荷花已殘了不少,殘荷如尸骨一般遍布湖面。幾朵沒開敗的站在水中,太過驕傲了,竟有了兵器的寒涼與冷傲。”

  兩種風格一比較,就會發現比喻也是有進階的。它并不單純是飆想象力,跟認知結構有很大關系。王安憶引入科學詞匯后,描述更加精準了,文字增加了理性的力量,小說增加了異質性,質地更加堅實豐厚了,在智性領域的思想能力甚至超過了很多男作家。讀完《匿名》,竟然讓人產生了只有讀劉慈欣科幻作品時才有的那種宇宙感,宏闊、遼遠,無邊無際。可以說,王安憶拓寬了文字的邊界,也拓寬了小說的邊界。

  不知道王安憶是什么時候補充了理科知識的,這一定是個漫長的積淀過程,也一定是有意識的、自覺的。要知道王安憶求學階段正遭遇“文革”,正規的學歷只是初中。雖然她說過,“請不要把我當成一個在大學門外完成教養的典范,事實上,倘若我能在學府中度過學習的日子,我會比現在做得更好”。但王安憶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她一直有意識地補充著自己的知識結構,現在可以稱得上是學者型的作家。她在《匿名》中使用的科學知識并不超越常識范圍,遠沒有那么高深。這一點類似于科幻作家,他們對科學的了解只是超過普通大眾,并不是這一領域的專家。但對于作家來說,已經足夠了。

  前些天聽科幻界的人這樣說,文學界是最大的科盲群。這種說法令人無可奈何,還沒有足夠的理由反駁。接近科學沒有想象得那么難,通過閱讀就能完成,因為有很多普及性的、跨界的著作不斷問世。有三本“簡史”是公認的經典,不斷有人提起。除了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還有兩本是肯·威爾伯的《萬物簡史》和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

  畢飛宇說得對,每次讀《時間簡史》,我感覺都像是從未讀過一樣。讀的時候經常感覺這不是理論物理問題,而是哲學問題。愛因斯坦當然是要被提到的,而且已成為一個形容詞,如果誰在某個領域完成整合而成為集大成者,就會被譽為這個領域的“愛因斯坦”。肯·威爾伯就是如此,他是美國的超人本心理學家,他整合了多個領域。《萬物簡史》探討的是宇宙從創世大爆炸開始的物質世界到精神世界的大一統理論,肯·威爾伯稱為宇宙的“大精神”。尤瓦爾·赫拉利是新銳歷史學家,在《人類簡史》中他應用了很多人類學、生物學、基因學的知識。我相信閱讀這些著作后,你的世界觀會發生位移。

  在《時間簡史》的結尾,霍金譏諷道,哲學跟不上科學的腳步,將自己的質疑范圍縮小到如此程度,難怪哲學家自己都說“哲學余下的任務只是語言分析”。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如果不想讓文學余下的任務只是語言的排列組合,那還是不要讓文學離科學太遠。有句話這么說,語言的邊界就是世界的邊界。科學本身是認識世界的工具,對科學的了解增加了,世界的邊界也就拓寬了。文學應該既能深入到幽微的人性,也能探知廣闊的世界。在對宇宙的好奇中,不斷拓寬自己的邊界。

【【實用】優秀傳統作文8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優秀傳統作文合集九篇05-05

【實用】優秀傳統作文匯編8篇05-04

【實用】優秀傳統作文匯編9篇04-25

【實用】優秀傳統作文300字九篇04-22

【實用】優秀傳統作文匯總5篇04-19

實用的優秀傳統作文合集10篇04-11

【實用】優秀傳統作文匯編九篇04-05

【實用】優秀傳統作文匯總6篇04-04

【實用】優秀傳統作文錦集5篇04-04

【實用】優秀傳統作文匯總10篇04-0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AV中文字幕 | 自偷自拍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亚洲区偷拍区综合区 | 亚洲精品一级在线上播放 | 久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