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弘揚傳統作文匯編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弘揚傳統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弘揚傳統作文 篇1
由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組委會等單位主辦的“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代繼承與弘揚高層專家座談會”日前在北京舉行。
會議由許嘉璐主持。他說,研討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代繼承與弘揚這個題目,是為了尋求中華文化的當代發展,為了理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脈絡。為此,我們擬了兩個分論題,一個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傳統文化的關系問題;一個是中國文化走出去與提升中國化國際話語權的關系。為什么要設立第二個論題,這也是我們大膽的推斷,就是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中國很重要的一個任務,是文化外交,就是我們常常說的中華文化要走出去。現在世界上對于中華文化的了解應該說是相當片面的、缺乏的,甚至是誤解的、扭曲的。至21世紀的前十年,中國經濟實力在國際上地位顯而易見,而中國的文化與中國的經濟地位不相襯。所以,我們談當代文化的弘揚,就應該把中華文化走出去納入到思考的范圍。儒學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切入點,在對外文化交流中,應重視發揮儒學易于為世界多元文化所接受的優勢。
與會專家就中國傳統文化的定位、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系、中國文化的關系等問題展開討論。
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定位
張豈之認為,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時間,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取得很大的成績,但是有一個不足,就是儒學研究的歷史基礎薄弱。老一代的馬克思主義學者研究中國傳統文化,首先要研究社會史,追求歷史和邏輯的一致性。儒家偉大之處就是它的社會性,儒家學說的出發點就是愛親,第一要愛我的親人,愛我的家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沒有這樣的社會基礎,怎么會把儒家的親情解釋的非常清楚呢?研究儒家,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要吸收老一輩馬克思主義學者的經驗,要把歷史唯物論的方法繼續堅持下去。
邢賁思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代繼承與弘揚,有一個問題必須搞清,就是儒家思想在當代的價值究竟是什么?儒家思想最值得我們來研究、傳承、弘揚的,就是他強調人要自我反省。西方從古希臘哲學開始,強調要從外部世界來尋找知識的源泉,所以認識論在西方哲學里面是比較發達的;儒家思想則強調從人自身來尋找一種價值,從人的自身來尋找安身立命、為人處事的一些基本原則,所以它強調道德教化,強調人自己要不斷的反省自己,只有人自己把自己的精神方面保持一個比較好的狀態,你才能談到影響別人,去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個是儒家思想很重要的東西。
關于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系
陳來認為,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系應該考慮三方面因素。首先應該考慮民族因素。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在中國做事情,第一不能脫離中國作為一個現代民族國家的框架;第二,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不能脫離民族文化傳統。其次,應該考慮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各個階段是不同的`。我們今天的階段不是一般講馬克思的普遍原理跟傳統意義上的中國革命怎么結合,是要跟我們建設現代化的中華民族國家怎么結合。中國化有不同的階段,今天就是要建設一個現代化的,但是仍然是一個中華民族的民族國家。再次,應該考慮中華民族的團結和凝聚。
汝信認為,當前最大的問題是怎么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問題。中國將來的新文化絕對不是新儒學,但是儒學的一切最精華的東西都會在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得到繼承,因此馬克思主義者是中國最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系,是馬克思主義對儒學的批判繼承關系。
李君如認為,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些問題不要回避,回避了之后可能引出好多爭議。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時對孔孟之道的批判,這是客觀的歷史。講馬克思主義,要講馬克思主義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清算。新中國建立以后,馬克思主義不僅僅是政黨指導思想,也是一個民族的行動指南,這期間,我們清理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文化,這個過程不能回避。
弘揚傳統作文 篇2
前年過年,外公家里人大團聚,那時我才4年級。我們一家子到了,16歲的小表姨立刻走出來迎接我們:“外甥女好,表姨父表姨母好,表姐表姐夫好!好久不見,好想你們啊。”她過來抱抱我,把我牽了進去。吃飯時間差不多到了,菜其實早已上齊,但小表姨說菜剛剛上完。媽媽對我微微笑了一下,我讀懂了,想:她人真好,為了不讓我們覺得內疚,說了善意的謊言。我為了調整一下氣氛,回了一句:“真的嗎,那太好了!我們趕緊進去吃吧,別耽誤大家時間啊。”
我剛坐下就抓起筷子去夾菜,大家也開吃了。可小表姨還坐在那,我問她為什么不吃,她說年齡最大的人還沒動筷子,她也不可以動。過了一會兒,年齡最大的人也開吃了,可她的碗里依然沒有菜。我又問她為什么,小表姨說,在別人夾菜時,是不能轉轉盤的,要看過了所有人,有沒有夾菜,再判斷該不該夾。“這么多人,你看過以后,即使開始沒人夾,你看人會耗掉一些時間,不就又有人夾了嗎?這樣很難吃到菜,你不餓嗎?”我對她說。小表姨搖了搖頭:“聽過‘集體的利益高于個人利益’這句話嗎?”我很感動,頓時覺得小表姨多么值得我學習。
對呀,“集體的利益高于個人利益”我覺得這句話頗有道理。舉個例子來說吧。清朝皇帝腐敗無能的統治,讓老百姓沒得過好日子。清朝時代的全體中國人是集體,老百姓們就是個人。如果集體不好,個人也不會好;如果集體沒有利益,個人也不會有利益。家就是個集體,想要維護家的利益,就要從最基本的開始做:做個有教養的人。
在家里就該有個樣,素質是從小養成的。小時候不學好,養成不良的習慣,長大怎么能成為良好公民,更別說有教養的人了。當別人說你沒家教,你就要好好反省自己了,從你人品上,行為上思考有什么不對。別人一旦這么講,那你不管學習好,對集體多么熱情,那都沒用了。做有教養的人,是人必須做到的事。如果沒有做到,好聽點講,你沒家教,難聽點講,你就不配做懂道理的中國人。中國人是有傳統美德的,不懂中華美德相當于不懂道理,因為中華美德是從生活中該怎么做人的道理中提取精華,加深含義而產生的。在懂得中華美德的情況下,光懂得中華美德不夠,要把中華美德發揚光大,就像小表姨教我道理一樣。
有家教就是懂道理,懂道理就是懂美德。讓我們從小開始,做一個有教養的人,才能“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啊!
弘揚傳統作文 篇3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在自己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這種美德具體表現為熱愛祖國、勤奮節儉、尊師重教、團結友愛、尊老愛幼、禮貌待人等等。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要繼續傳承這一優良傳統,立志報效祖國,爭做一名文明的小學生。
同學們還記得諾貝爾獲得者楊振寧博士嗎?他在少年時,由于他的數學特別棒,父親說要給他找個老師,他覺得一定會給他找個數學家或物理學家,結果父親給他找了個國學老師。這位國學老師給他講了一個暑假,使他眼界大開。后來他多次回憶,說那一個暑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對他的熏陶,影響了他的一生。而今天,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與中華傳統美德不和諧的一面。從一些資料上可以看到,在國外的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很多是中國人。東南亞很多地方用中文提示,不要大聲喧嘩,不要隨地吐痰,只有中文,沒有英文和日文。這實在是一種恥辱。在國外,很少有人會闖紅燈,而在我國這種現象每天都會出現;在德國,連醉酒的人都會去找垃圾箱,而我們的大街小巷垃圾隨處可見。
同學們快快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起來爭做文明的小學生。在校園里,自覺地彎腰揀起腳邊的紙屑;走在教學樓里,主動地向迎面走來的老師問好;步行在大街上,認真遵守交通法規,與文明通行,坐在公共汽車上,真誠地為身邊的老人讓座。其實“文明”并不遙遠,它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如果你還沒有做到,就從現在開始。在家爭做孝敬父母的好兒女;來到學校爭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真真正正做一名合格文明的小學生。
弘揚傳統作文 篇4
季節的更替,太陽的東升西落,都遵循著自然法則。幾千年前,中國人的祖先總結了自然規律,為后人留下了智慧的結晶。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春天耕種秋天收獲,這是前人留下的規律。”祖先留下了許許多多智慧的總結。但是智慧的總結現在被世界遺忘了,過去的習俗已經被遺忘,西方國家的節日卻被人們銘記在心。
春風拂過大地,花蕾向外張望,布谷鳥的叫聲提醒他們要播種了。
每當奶奶聽到杜鵑叫時,她總是忙著準備播種。奶奶拿起一把大鋤頭,瞇起眼睛,抬頭望著天空,撿起蠶豆種子,叫我去田里。在泥濘的山脊上,我踩著小鞋子上的腳印,手里拿著一把小鋤頭,在背上搖搖晃晃地走著。奶奶笑著說:“差不多了。”你不能吃豆子。如果你吃了,以后收獲的時候你就不能吃了。”在這一段話中對現場。聽著鋤頭周圍挖掘的聲音,“布谷鳥悠揚的歌聲。奶奶把兩個手指伸到她的手掌里,兩只大手拿起一個光滑的鋤頭開始挖掘。我學會了用同樣的方式挖掘,但是很快我就汗流浹背了。奶奶過去常在屋前用一把大鋤頭挖洞。我就用一把小鋤頭把洞埋了。奶奶在豆子旁邊,我把石頭按在豆子旁邊,趁奶奶不注意的時候,把豆子撿起來放到石頭里。把豆子撿起來,送到嘴里。結果,吃了一口土后,奶奶看見了,笑了,拿出一把種子,說:“到那邊去,在地上吃。”穿過短短的小路,走到田埂上,坐下來吃瓜子,時不時地拿起幾粒谷粒跑到奶奶面前。
晚上,我們舉起鋤頭,抱著小桶回家。進門的時候,我看見媽媽在廚房里做飯,喊著:“媽媽,我回來了。”媽媽微笑著走了過來,拍了拍我的泥土,遞給我和奶奶一碗熱湯,讓我和奶奶單獨在一起談論這個地方。
那個時候,家里總是掛著舊的黃色日歷,一天就翻了。現在舊的日歷不見了,新的日歷也變了,但是以前的那個日歷還沒有翻過。
隨著時間的流逝,中秋節、端午節、寒食等節日都沒有以前那么熱鬧了。“雙十一”和情人節等其他一些人為的節日在公眾中變得熱鬧起來。
中國傳統文化的衰落,西方文化的沖擊,過去的喧囂,今天的蕭條。二十四節氣的運用,外國人的嫉妒,國內人民的冷漠。新歷法充滿了其他國家的節日,而中國的一些傳統節日卻漸漸的被忽視,這種現象令人痛心。
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們應該重新獲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麗,重視傳統文化,牢記中國人民的智慧。
弘揚傳統作文 篇5
美德總是被人們理解為是一種美與德行的相結合,但美德似乎不被人們所重視,甚至一直忽略它,美德說起來是那么容易,但要達到那種境界卻那么難。美德充分體現了一個人的品質和行為,甚至是一盞指路明燈,是一面明鏡,心中有美,鏡中自現。沒錯,現在的社會不缺少美德,也可以說,美德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了,可是殘缺不全的美德也散落各處,讓美德所渲染的圣潔社會又被污染了。不要以為美德不算什么,對現在的社會造成不了什么影響,實際上社會的堅實基礎就是美德,當務之急就是要弘揚傳統美德,不忘社會之本,引領大家走進幸福的生活。
說起一個人,大家一定不會覺得陌生,雖然他走了,但到處都能看見他的影子,我從小就知道他是個不尋常的人,因為他的那些事跡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了,現在我對他的看法發生了一點微妙的改變,我并不會用那些離我們比較遠的詞去形容他,在我心里,我很佩服他,起碼跟他相比,我做不到無私的去幫助別人,我永遠記得他說過的一句話,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永遠不會干枯,他是真正的融入到了這個社會,他讓大海因為有它這滴水而感到自豪,他不是別人,他是一個平凡的人 -----雷鋒。雷鋒的一生不僅讓大家看見了他的美德,還把美德永遠的弘揚了下去,大家不是都說他有釘子精神嗎?他是有,他把美德釘在了每個人的心里,他讓大家一直都不敢忘記,曾經有一個人是那么的熱愛這個社會,愛社會里的每一個人、幸福真的不只是索取,而是付出,你有沒有嘗試過幫助一次別人呢,當別人真心的和你說一句謝謝的時候,心里可以溫暖好久。最聰明的人是雷鋒,他時刻幫助別人,一生洋溢在幸福中,因為他無私的付出,從不索取,所以他擁有了得到幸福的權利。可見,美德是一把開啟幸福之門的金鑰匙,鑰匙也要高溫才能打造出來,美德也是如此,只有不斷弘揚傳統美德,才能保證這個社會經久不衰。
美德如水,我們要讓它淵源流長;美德如煙,我們要讓它縷縷不絕;美德如香,我們要讓它愈燒愈濃,讓我們用美德去捍衛這個社會,在恒愛之心下呵護同一個社會,讓美德永遠佇立在心中,弘揚傳統美德,引領幸福成長。
【關于弘揚傳統作文匯編5篇】相關文章:
關于弘揚傳統作文匯編六篇02-13
【熱門】弘揚傳統作文匯編5篇03-29
【熱門】弘揚傳統作文匯編九篇03-21
【實用】弘揚傳統作文匯編7篇03-20
【必備】弘揚傳統作文匯編8篇03-19
【推薦】弘揚傳統作文匯編9篇03-19
有關弘揚傳統作文匯編4篇03-10
有關弘揚傳統作文匯編6篇03-10
有關弘揚傳統作文匯編5篇03-08
【推薦】弘揚傳統作文匯編7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