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民族傳統作文合集18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精選民族傳統作文合集1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民族傳統作文 1
“吃餃子啦!”聽,這是什么聲音?原來到冬至,家家戶戶要包餃子了。你想知道餃子的知識嗎?就聽我說:“餃子像耳朵,吃了它耳朵不會凍著。餃子不但能吃,包的時候,而且可以包出各種各樣的形狀!蔽襾碚f說我和媽媽冬至包餃子的'經歷吧!
有一次,我和媽媽包餃子,媽媽準備了一個硬幣說:“寶貝,我們把這個硬幣包到餃子里面,看誰能先吃到硬幣,好嗎?”“好,吃到硬幣是不是最有福氣?”“嗯。”媽媽點點頭。我把餃子包出各種各樣的形狀。餃子熟了,我想一定能吃到。我一吃,“!什么東西?”我奇怪地說,連忙拿出來一看,原來我吃到了硬幣。我問媽媽:“媽媽,我吃到了硬幣,該怎么辦?”媽媽想了一會說:“你有福氣,媽媽請你吃麥當勞。”“耶!”我大聲喊。突然,我涼涼的耳朵,居然“熱”了起來。既又吃到了餃子,還讓耳朵“熱”了起來,真是一舉兩得。冬至吃餃子代表了人們美好的祝愿。
傳統文化中剪紙是一項少不了的,只要有一點剪紙技術,有剪刀和紙,什么都能剪出來。我試了試,真的什么都能剪出來,比如:長方形、正方形、兔子、房子……
茶也是傳統文化之一,中國最有名的茶是龍井茶,鐵觀音……
春聯也是春節家家戶戶必貼的,聽說“!钡怪N是表示福來了。
生活中處處都有傳統文化,真像一座巨大的寶庫,我愛這些傳統文化,更愛我們的國家。
我介紹了這么多傳統文化知識,你也用一段通順的話來說說你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吧!
民族傳統作文 2
寬容是一種雅量,寬容是一種風度,寬容也是一種美德。人間需要寬容,阿薩吉奧利曾說過“若無寬怨,生命將永遠被永無休止的仇恨和報復所控制”。因此,寬容對每個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人人都應寬容別人,人人也都需要別人的寬容,人世間的事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人都有不足,正如孔子所說的“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钡⒉皇撬惺露伎蓪捜,觸犯了法律,有違原則的事絕對不能寬容,應是當寬則寬,當嚴則嚴。
小忍則成大器。公元前686年,齊國國君齊襄公被人殺死,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在鮑叔牙的護衛下,從莒國趕回齊國爭做國君,路上遭到管仲的攔截。管仲一箭射在小白的帶鉤上,小白裝作中箭,悄悄進入齊都,當上了國君,即齊桓公。管仲當時投在公子糾門下,幫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王位,鮑叔牙是管仲的摯友,向齊桓公推薦管仲。齊桓公久聞管仲的才能超人,竟不顧“一箭之仇”,誠心誠意地委任管仲為相,尊稱他為仲父,放手讓他治理齊國。管仲在齊國實行了許多改革,鼓勵開墾土地,煮鹽,冶鐵,調劑物價,并九合諸候,一匡天下,使齊桓公成為了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
面對勝利者,我們要寬容其成功;面對發財者,我們要寬容其富有;面對與自己志趣不同者,我們寬容其差異,我們要寬容別人的'才華、能力、機遇和志趣,甚至還要寬容別人的疏狂、偏激、冷漠和孤僻。
我們的世界是個繽紛多彩的世界。每個人的個性不盡相同,任何人都無法強行將自己的思想觀念、行為規范強加于人,而我們又必須共同在一起生活、學習、交住,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寬容。
寬容是一種雅量,寬容是一種風度,寬容也是一種美德。讓我們努力去寬容別人吧。
民族傳統作文 3
陰春三月,春風和煦,萬木吐綠,百花盛開,一切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這個季節的我們,也特別活潑好動。然而,我們在活潑好動之余,有沒有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今天,我們的言談舉此, 文明了嗎?禮貌了嗎?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 講文明, 懂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這個校園里,文明禮貌無處不在。同學們之間互相幫助,互相理解, 團結友愛,尊敬師長,文明之花常開放在我們美麗,溫馨,綠色的校園里。但是,在這美好的校園中還存在著 許多不文現象,需要我們改進和升華 的。
作為一名小學生, 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我們神圣的'使命。如果我們每個人之間都那 和睦相處,事事講文明, 時時 講禮貌,那我們便 能生活在一個非常美好的世界中, 別人也會因為我們的處處文明禮儀而感到幸福!
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 為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共創一片美好藍天!
民族傳統作文 4
一個民族的歷史是該民族的寶藏,而民族的精神又是民族得以繼續向前發展、歷史繼續蔓延的推動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興旺發達,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依靠民族精神與美德。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優良傳統的民族,5千年歷史孕育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例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天下事為己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從古代的文人到現在的偉大人物,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讀了古代作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讓我懂得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道理。作者借描寫岳陽樓周圍的景物,通過對遷客騷人登樓時或喜或悲的覽物之情進行分析議論。先寫重修岳陽樓,然后寫暗明與悲喜,最后議論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品質。體現了作者博大胸襟與遠大抱負。讀了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使我明白了與民同樂的思想。描寫了醉翁亭所在地——瑯琊山的美麗環境和自然風光,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畫面。先分別體現了山水、朝暮、四時之景,又寫了滁人游、眾賓歡、禽鳥樂、游人樂、太守樂的情景。抒發了作者對自然風光喜愛、與民同樂的`政治思想。這些不都體現了中華傳民族統美德嗎?
作為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應該有積極向上的愛國情感。許多古代文人都憂國憂民,寧愿為國而死。我們是不是應該向他們學習這種精神?每一位戰士,不都是為了保衛祖國而舍家顧國嗎?為了祖國不讓敵人侵略,英勇戰斗寧愿為國家犧牲的戰士們不都有愛國情懷嗎?這些難道不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嗎?當然是。再結合身邊實際想一想,我們是不是應該樂于助人、禮貌待人?是不是應該尊敬老師、孝順長輩?是不是應該見義勇為、見義智為?是不是應該大公無私、樂于奉獻?是不是應該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是不是應該好好學習、與同學和睦相處?當然都是肯定的。
為了中華民族的繁榮與昌盛,為了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讓我們一起努力學習,.并攜起手來,共同去創造美好中華!
民族傳統作文 5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文明禮儀之邦,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更要學習、遵守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把中華民族美德時刻記心中。
“懂禮貌,講文明”是傳統美德中最重要的一點。在何時何地,文明禮貌無處不在,它像綿綿細雨,滋潤著大地,像陣陣微風,吹進人們的心田。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教育我要講文明,懂禮貌,告訴我“講文明,懂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那時起,“講文明,懂禮貌”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里,也使我養成了“懂禮貌,講文明”的好習慣,F在,隨著社會各界人士不斷的呼吁人們:懂禮貌,講文明,漸漸地人們不再那么沒有禮貌了。公交車讓座的人越來越多了;在大街上沒有人隨地扔垃圾、隨地吐痰了;公共場所沒有人再吸煙、大聲喧嘩了……這些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也能體現出人們的變化。所以,我們人人都應該“懂禮貌,講文明”。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薄把员匦,行必果!薄澳惚仨氁哉\待人,別人才會以誠回報!薄罢\實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等名言都是寫“誠信”在生活中必不可少。誠信待人,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部分。有一個真實的例子:一次,宋慶齡奶奶去幼兒園對小朋友許下承諾,“六一”兒童節那天和小朋友們一起過節日。可是那天天氣突變,刮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老師和同學們都以為宋慶齡奶奶不會來了,當她們失望地望著窗外灰蒙蒙的天時,宋慶齡奶奶的車奇跡般地出現在校園門口,孩子們驚喜地笑了,老師用激動的`心情緊緊握住了宋慶齡奶奶的手,宋慶齡奶奶對老師說了一句話:“既然我說了,就得守信!睆乃螒c齡奶奶的故事中,我們明白了,誠是誠懇,信是守信,誠信是一句承諾,誠信是許諾后的行動,誠信更是一根堅強不屈的脊梁。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敝腥A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無論家里的收入高低,再有多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節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勤儉節約習慣。
尊老愛幼是我們每個小學生以及大人們都應該做到的事。乘公車的時候主動讓個座位,攙扶年邁的老人過馬路,幫助年邁老人搬東西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所以,我們人人都要尊老愛幼。
遵守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每個小學生的責任。我們一定要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民族傳統作文 6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內涵豐富而深刻,它有“憂國憂民、為民請命”的愛國精神;它有“默默奉獻。不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它有“力克萬難,振興中華”的堅定信念;它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道德規范;它有“立志勤學、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它有“見利思義。助人為樂”的崇高情操;它有“誠實守信,質補守法”的生活信條;它有“自尊互敬、相睦相處的禮儀風范……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們要大力發揚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記得有一次爸爸給我講了一個孝子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俗話說:東漢時期,有個人叫黃香,他9歲時母親去世了,于是他把時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在父親身上,冬夜寒冷,黃香九鉆到父親的被窩里,用自己的身體把被子焐暖;夏夜炎熱,黃香及用扇子把父親的枕席扇涼。人們都稱贊他是一個孝子。黃香長大后,擔任魏群太守。有一年,魏群遭遇特大水災,百姓苦不堪言,黃香拿出自己的錢財賑災救民,百姓非常感動,稱贊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天下無雙,江夏黃香”這個結果就是孝敬父母、助人為樂的一個善果。
我好知道一個故事,這個故事體現了誠實守信是崇高的情操。
話說在戰國時期,秦孝公啟用高鞍變法圖強。商鞅想怎么才能讓百姓相信我變法時真的呢?于是他在城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并告訴人們,誰能把他扛到北門去,就賞黃金十兩。但是沒有人相信這是真的,自然也不會沒有人去扛。商鞅把黃金一直加到五十兩,終于有一天,一個壯漢把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當場就賞了五十兩黃金。老百姓紛紛議論:商鞅言而有信,他的話一定要執行,商鞅變法成功,奠定了秦國富強的基礎。
這就是誠實守信的結果,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廣大。
民族傳統作文 7
春節是我國很多民族共同的節日,也是最隆重和最具傳統魅力的節日。在歷史的長河中,她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始終承載和繁衍著祖國幾千年的文化精神和風俗人情。
由春節派生出來的節日和習俗可謂是豐富多彩,但最奇特最令人感動的莫過于壯族人民的敬蛙節了。敬蛙節又稱為螞拐節、青蛙節、蛙婆節。節日起源于一則民間故事,傳說遠古民間有食老人的風氣,有個青年名叫東林,率先廢除了這種野蠻的陋習。他養母終老并以棺葬母,守靈時,被青蛙叫得心煩意亂,便燒水淋之,青蛙或死或躲藏不再鳴叫。后遭遇大旱,他請示神靈,方知青蛙乃雷婆之女,它鳴叫,雷婆便知人間需要雨水而降雨,不叫便不下雨而造成干旱。于是東林設壇向青蛙請罪,后來竟然相沿成習,演繹成節。即每年春節大年初一的清晨,人們便四出尋找蟄冬青蛙,首先找到的人稱為“螞怪郎”,被認為是雷婆的女婿,并推舉為節日活動的首領。人們將青蛙裝入竹筒做的寶棺,放進彩紙扎的花樓,安置在村里的涼亭。于是村人男女老幼夜夜聚集于此,唱螞拐歌、跳螞拐舞,歷時半月之久,然后舉行盛大儀式埋葬青蛙,祈求青蛙上天關注人間,保佑一年風調雨順。
敬蛙節營造的神秘氛圍和流露的質樸感情,使我們看到遠古的歷史奇妙地投印在節日的年輪中,鑄成人類文明的集體記憶,折射出歷代壯族人民敬重生命、敬重自然的精神意識。
故事中東林對陋習的破除,體現了遠古先民生命意識覺醒,由蒙昧走向文明開化的生動情景。古樸的敘述喚起的是對他人生命的責任感,人類勇敢地承擔起人生義務,這是我們進化途中邁出的關鍵一步。正是這種強烈的厚生精神影響著幾千年的'傳統和習俗,增強了人類社會的親和力和凝聚力。
透視蛙鳴啟示,人神感應,體察節日所蘊藏的那種歉疚和感謝的文化心理,我們看到古人以極其浪漫的幻想手法,詮釋了人與自然的本源關系。他們在與自然的對話中,早就萌生了濃厚的生態意識,認識到動物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一環,萬物與人類和諧共生、休戚相關,并且早就開始反省以人類為主宰的觀念,檢討人類狹隘地對待動物的態度了。他們把人與環境共同發展的愿望,尊重本體和異類生命的意識注入傳統節日,融進生活細節,代代相傳。不斷提醒我們與地球上的其他生靈同為自然之子,善待它們就是善待自己,以文學和節日的方式回答了人與自然這樣一個原始而深邃的哲學命題。
傳統節日,負載著千百年的文化內涵,由歷史的源頭流淌至今,一頭站著我們的祖先,一頭站著我們自己。面對這些亙古的風俗人情,在節日意識逐漸淡化、、人與自然的關系日益疏離的今天,在節日剝離得只剩下一個形式的現代社會,我們有必要認真去聆聽一下先祖的聲音,用心去觸摸節日文化的精魂;有必要重新去溫習溫習象敬蛙節之類的節日留給我們的古老功課,敬重生命、敬重自然、敬重傳統。
民族傳統作文 8
中華民族有著注重團結的悠久歷史和優秀傳統。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各民族人民之間相互融洽、和睦相處……形成了一種崇高的民族意識。正是這種民族團結意識,始終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活著一直的慶祝》是首屆“中國達人秀”總冠軍劉偉的.首部個人傳,這也是一本動人心靈成長史!一個“忘年交”點燃了他的夢想,在沖擊20xx殘奧會的最后時刻,因為自己身體的殘疾,他不得不放棄了比賽,告別了泳池,他坐在鋼琴旁,從第一次嘗試有腳扯鋼琴,到登上維也納大廳,十年追夢路,他終于可以讓含辛茹苦的母親感到欣慰,讓母親既微笑又流淚!
他為什么會如此的成功!因為他有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這是對一個人成長和成功有著巨大作用。自強不息是我們民族幾千年來熔鑄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在無數優秀的炎黃子孫的人生軌跡中,都鮮明的可這矢志不渝、拼搏向上,自強自立的人精神品質。
民族傳統作文 9
中國傳統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生活中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如:精美的民間剪紙、有趣的皮影戲、高超的雜技表演、美妙動聽的'京劇、黃梅戲和逗人的東北二人轉,還有節日民俗、國畫、陶瓷……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春聯。
在中國,貼春聯是一種傳統習俗,也叫做貼對聯、貼門對、貼對子。每年農歷新年來臨之際,人們都會在家門口貼上寫有吉祥話語的春聯,用紅紙和毛筆精心書寫。這一習俗代代相傳,寓意著新的一年里好運連連,福運亨通。
相傳在古代,有一對神仙兄弟,名叫明月和明星,居住在東海的神仙島上。島上有一棵巨大的桃樹,枝葉如云,形成一座神秘的拱門。島上時常有惡鬼從拱門下潛入人間,禍害百姓。為了保護人間安寧,玉帝派遣明月和明星守護拱門,惡鬼再也無法肆意作惡。每逢新年,為了驅邪避兇,百姓們會在拱門上方或兩側懸掛用桃枝雕刻的小人,并貼上繪制的猛虎圖案。
明朝的朱元璋為了微服出行,就讓老百姓春節時都貼上春聯,既熱鬧又辟邪。
從此,春節貼春聯便成了一種風俗,流傳至今。
民族傳統作文 10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當大年三十的晚上,我都會情不自禁地吟誦起王安石的《元日》來表達我內心的喜悅與激動。
除夕夜的零點是辭舊迎新的時刻,所有人都不能早睡。在那時,我已穿上新衣、戴上新帽,和家人們下樓放鞭炮、玩耍。我和他們一起放煙花、點小炮,十分開心、不亦樂乎。很快,就要到零點了,我們都會屏住呼吸,等待那一刻的到來。只見天空中燃放起美麗五彩的煙花,挨家挨戶的窗子前都放起了鞭炮,那聲音震耳欲聾,我趕忙用手捂住耳朵,但仍一個勁地叫:“哦,過年了!”我們也放起了鞭炮,這象征著新的一年生活將紅紅火火、喜氣洋洋。
回到家,姥姥姥爺又給我們做了熱乎乎、香噴噴的餃子,別提多幸福了!在除夕夜,親人們不僅能團聚,晚輩還能得到前輩發放的壓歲錢。我給姥姥姥爺們磕頭、說吉利話,祝愿他們新的一年越活越年輕,能長命百歲。他們呵呵地樂,很是滿足,就給我發了許多壓歲錢。除夕夜人們要守歲,很晚才可以睡覺。
正月初一,街上熱鬧非凡,到處張燈結彩,我們可以來回串門,給親戚們送禮,我還可以收到許多壓歲錢。過后幾天經?梢院图胰顺鋈ヂ眯校搅苏率逶澪疫可以吃到各種口味的湯圓,那味道至今想起仍十分美味,難以忘懷。這快樂的年一直延續十幾天,使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沉浸在無比快樂之中。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有著深厚久遠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當然,它也是我最愛過的節日。春節中每一個美好的習俗都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淳樸善良的美好品質,我愛人們這濃濃的親情和傳統的美德,我愛春節!
民族傳統作文 11
美德,我從來沒有仔細考慮過,美德到底是什么?也沒有注意過身邊的人具有哪些美德。這次高橋小學之行——美德夏令營真是讓我受益匪淺!
老師用極其平常和輕松的語調問我們:美德是什么?我愣了半晌,美德還能是什么?不就是美好的品德嗎?可是經老師點明后,我才回過神來:原來,美德包括誠實守信、尊老愛幼、舍己為人、先人后己、勤勞節儉、團結友愛很多內容。
在時間的推移中,我漸漸悟出一個道理。美德雖然人人都有,但不一定每一個人都會將自己的美德發揚光大。想要將一份美德流失,是很容易的事;想要多發揚一份美德卻不是靠嘴說出來的,而是要用行動修煉出來的。
我突然間發現,在我身邊有很多美德值得我去學習。
記得我第一次讓座,是和外婆一起乘公交車。我正打著瞌睡,一個沉重的腳步聲傳進了我的耳朵,睜開雙眼一看,是一個一手抱著小孩,一手拎著個大大尼龍包的阿姨。她正四處張望著,尋找座位,但一個空位也沒有,這時,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將頭轉向窗外,我卻沒有,我站起身,給大媽讓了座。外婆說我真傻,我卻不以為然,心中自豪得很!這時,一個大伯給我讓了座,我感激地望著他,有一個年輕姑娘給大伯讓了座,一個小孩子又給年輕姑娘讓了座。
我當時真覺得,自己帶頭讓座這個舉動真是太正確了!因為,美德是可以傳染的!
這個社會不缺少美德,卻仍需要阿姨,請您坐到我的座位上吧,這位抱小孩的阿姨忙說;謝謝你,還是你坐吧。小女孩忙說:沒關系,您抱著孩子挺累的還是您坐吧,這位阿姨微笑著說:謝謝。像這樣讓座的事在車上隨時都能看得見。
在南湖,有不少外地的游客,因為路不太熟悉,經常會找不到要去的地方,可在這里只要有人問路,熱心好客的唐山人就會耐心細致的告訴你要去的路線,幫助遇到困難的'人,微笑的臉龐和謝謝的聲音成為南湖一道最美的風景線。
日月往來,物轉星移,多少事如煙而過,多少人悄然而去,但文明自始至終一直流傳下來,它成為我們唐山進步的標志。完善文明,并非一定要做什么大事,而是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一點一滴,讓我們的文明美德傳承下去,讓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民族傳統作文 12
糖葫蘆是一種古老而美味的傳統小吃,深受人們喜愛,無論男女老少都難以抗拒它的誘惑,尤其是孩子們。糖葫蘆酸甜可口,不僅僅是一種美食,更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你有發現到這點嗎?
冰糖葫蘆是一道經典的中國傳統小吃,口感酸甜可口,深受人們喜愛。它不僅美味,而且造型獨特,一串串鮮紅的山楂果整齊地穿在竹簽上,裹著晶瑩剔透的糖漿。攤販們手持粗糙的稻草棒,沿街叫賣著這些糖葫蘆,仿佛一棵掛滿紅果的小樹,又像孔明的草船借箭。如今,糖葫蘆的種類越來越多樣化,有桔子口味的、草莓口味的,甚至還有獼猴桃口味的'……讓人垂涎欲滴!不過我最喜歡的是那種多種水果串在一起的水果大串聯,吃起來更加豐富多彩。
我看到了擺滿五顏六色的冰糖葫蘆,忍不住買了一串,開始津津有味地品嘗。先是那脆脆的糖漿,接著是水果的香甜,實在美味!糖漿香甜而脆,水果酸甜可口,口中充滿了美妙的味道,讓人難以抗拒。
糖葫蘆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小吃,象征著甜蜜幸福和家庭團聚。據說糖葫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已有九百多年的悠久歷史。那個時候的街市一定是熱鬧非凡,人們爭相購買這種美味的冰糖葫蘆,場面一定十分壯觀。
民族傳統作文 13
我們的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我就給你們講一講吃粽子,賽龍舟吧!
屈原是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在十幾歲的時候就當上了楚王最喜歡的大臣,幾個奸臣看到楚王這么喜歡他想出一個計策。他們天天都圍在楚王的身邊,說了幾句甜言蜜語就把楚王“迷”得昏天地轉。
楚王聽了奸臣的勸說下,把屈原放回他自己的家鄉。在回鄉的`途中,屈原聽說家鄉被敵人滅掉了,百姓生不如死,于是就跳進了汩羅江里面。
百姓們聽到屈原死了后,急忙劃船到汩羅江撈屈原的尸體,百姓們把粽子包好扔進汩羅江里面,不讓魚兒吃屈原的尸體。
屈原跳進汩羅江里的日子正好是農歷五月初五,因此端午節吃粽子和賽龍舟就傳下來了,一直傳到了現在。
民族傳統作文 14
這幾天我很高興,因為端午節就快到了。每當端午節時我都可以吃上美味地粽子,吃著吃著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端午節的故事。
古代春秋時期有個愛國詩人屈原。他很受楚懷王的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卻遭到了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手動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懷王也漸漸地的遠離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悲憤寫了,等不朽詩篇,最后投入了汨羅江。江邊的人紛紛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還有人把雄黃酒倒進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的身體免遭傷害。這時我一看十點了,賽龍舟開始了。我立刻打開電視,賽龍舟剛剛開始。只見叔叔們穿上了一件件統一的衣服,聽著龍舟上的指揮員喊著:“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劃船的叔叔們動作整齊奮力的向前劃去。觀眾們也大聲吶喊:“加油,加油,快點,動作再快點......”。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體現出了中華人民古老的傳統,我要把這個傳統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
民族傳統作文 15
我們的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我就給你們講一講吃粽子,賽龍舟吧!
屈原是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年輕時,他就被楚王看重,成為楚王最親信的大臣。然而,有幾個奸臣覬覦權力,他們時常圍繞在楚王身邊,用諂媚的'話語迷惑楚王,企圖排擠屈原。他們的陰謀不斷,企圖讓楚王對屈原產生懷疑和疏遠。
楚王聽信奸臣的讒言,將屈原流放回他的故鄉。屈原踏上回鄉的路途,卻得知家鄉已被敵人攻陷,百姓流離失所。面對家鄉的慘狀,屈原心如刀絞,最終選擇投身汩羅江中,以身殉國。
百姓們聽到屈原死了后,急忙劃船到汩羅江撈屈原的尸體,百姓們把粽子包好扔進汩羅江里面,不讓魚兒吃屈原的尸體。
屈原跳進汩羅江里的日子正好是農歷五月初五,因此端午節吃粽子和賽龍舟就傳下來了。一直傳到了現在。
民族傳統作文 16
中國傳統文化猶如一座巨大的寶庫。包含著有剪紙、小孩穿的虎頭鞋、刺繡、餃子……其中,我最感興趣永遠是鈞瓷。
我有一件心愛的瓷器,是一只小象的造型。它有著長長的鼻子,大大的眼睛,還有笨重的身體。通常瓷器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白色、黑色、紅色等等……這只小象整體呈現出紅紫色。這件瓷器是我爸爸送給我的生日禮物,據說象征著吉祥如意,大富大貴的寓意。
鈞瓷是一種古老而珍貴的瓷器,具有獨特的魅力。據說鈞瓷古代也稱為“窯器”,對于鈞瓷的`起源和特征,歷史上的記載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認為,制作鈞瓷需要選用優質的瓷土為原料,經過高溫燒制而成,胎質堅硬致密,質地潔白透明或半透明,敲擊時發出金石之聲,吸水率低于10%,并且表面釉彩與胚體一同在高溫下燒制而成。中國是鈞瓷的發源地,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了鈞瓷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鈞瓷因其潔凈美觀、堅固耐用、制作成本低廉、用途廣泛而聞名,原料來源廣泛,蘊含豐富。鈞瓷的出現,改變了人類的物質生活方式,豐富了文化底蘊,被譽為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有句俗語說:“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可見鈞瓷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我愛中國,更愛中國的傳統文化——鈞瓷。
民族傳統作文 17
“美德”,我歷來沒有細心思索過,美德究竟是什么?也沒有留意過身邊的人具有哪些美德。這次高橋小學之行——美德夏令營真是讓我收獲頗豐!
教師用極端往常和輕松的語調問我們:“美德是什么?”我愣了半晌,美德還能是什么?不就是美妙的品德嗎?可是經教師點明后,我才回過神來:原來,美德包括老實守信、尊老愛幼、損人利己、勤勞節省、勾結友愛……很多內容。
在工夫的`推移中,我漸漸悟出一個道理。美德雖然人人都有,但不一定每一團體都會將本人的美德發揚光大。想要將一份美德流失,是很容易的事;想要多發揚一份美德卻不是靠嘴說出來的,而是要用舉動修煉出來的。
我忽然間發現,在我身邊有很多美德值得我去學習。
記得我第一次讓座,是和外婆一同乘公交車。我正打著瞌睡,一個繁重的腳步聲傳進了我的耳朵,睜開雙眼一看,是一個一手抱著小孩,一手拎著個大大尼龍包的阿姨。她正四處觀望著,尋覓座位,但一個空位也沒有,這時,一切人都不謀而合地將頭轉向窗外,我卻沒有,我站起身,給大媽讓了座。外婆說我真傻,我卻不以為然,心中驕傲得很!這時,一個大伯給我讓了座,我感謝地望著他,有一個年老姑娘給大伯讓了座,一個小孩子又給年老姑娘讓了座。
我事先真覺得,本人帶頭讓座這個舉動真是太正確了!由于,美德是可以傳染的!
這個社會不短少美德,卻仍需求更多的美德,所以,讓我們的心中永遠都保存著一份美德,讓更多的美德常駐你我心!
民族傳統作文 18
這一天,我們一家又忙乎起來。瞧,爸爸、媽媽和我在房間里整理舊衣服,給它們找“新主人”。
“這可是一件我非常中意的衣服,現在長胖了,穿不下了,哎!”媽媽拿著她那件綠色的運動衫在自己身上比量,非常惋惜。媽媽看了我一下,眼睛一亮,把運動衫套到我身上,拉著我前前后后地看了一通,興奮地大叫:“正好合適!”爸爸也在一旁連聲稱贊。
我們將一些舊衣服重新洗干凈、曬干,然后疊好、打包,送到小區樓下的“愛心捐助站”。而我那些比較小的.衣服,則是送給五歲大的表妹穿。
還有一些衣服送到外婆家,他們家里也挺熱鬧的,二舅媽也正忙著整理舊衣服。
我招呼表妹過來,給她套上一條我穿過的草綠色毛衣。表妹有一個圓嘟嘟的大肚子,所以衣身正好合適,只是袖子長了一大截。外婆剛好走過來,她邊幫表妹挽起過長的衣袖,邊說:“小孩子嘛,個子長得快,現在將袖子用線給縫起來,過兩年長高了,把線挑掉,這又可以穿兩年!闭f完,立馬找來針線,親手將袖子縫起來。
二舅媽也整理出表妹一些周歲時穿的衣服,讓我搬到大舅房間。房間里,才剛六個月大的二表妹小可可在搖籃里睡得正香。衣服是大了些,但再過幾個月,基本上都可以穿了。小可可在睡夢中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好像在說:“這些衣服我真喜歡!”
就這樣,我們的舊衣服又找到了它們的“新主人”!按笫譅啃∈,節約我先行!鼻趦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需要我們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民族傳統作文】相關文章:
民族傳統作文10-03
【熱門】民族傳統作文01-08
實用的民族傳統作文01-23
【優秀】民族傳統作文09-06
民族傳統作文(合集)02-28
(熱門)民族傳統作文03-21
民族傳統作文15篇01-03
民族傳統作文(15篇)01-03
民族傳統作文(14篇)01-04
民族傳統節日作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