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作文集合(8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傳統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傳統作文 篇1
如今相對開放的國際環境,使得各種地域文化交匯融合,過各種洋節日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這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漸漸地不被重視。現今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肩負著的使命。
中國的傳統和文明需要傳承。這些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存和發展的產物。現在的中國人,未來的中國人,若是無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發展,輕視這些傳統和文明,那么這樣的中國人也就失去了屬于自己的特色。
中國的傳統節日和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形成的品性的緊密聯系,也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容被西化。中秋節寄托了游子對家的思念;端午節展現了耕作的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喜悅;清明節表達了親人對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則體現了人民向往和平快樂生活的樸素愿望。這些節日背后所存在的意義,是任何一個洋節日無法替代的。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倡保護重視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端午從原來沒有節假日變成了休假一天,電視媒體也日益加大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提高人們的了解和重視程度。
在這個受到外來文化強烈沖擊的21世紀,我們太多地關注于西方萬圣節的南瓜;情人節的玫瑰;圣誕節的白胡子老人。從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餅,對于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這都是一種本土文化的丟失,沒有了這些文化和傳統,我們也將丟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處于現今社會的我們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國的傳統和特色往往不適合擁有古老歷史的中國。就像君主立憲制不適用于中國;刀叉無法成為中國人吃飯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說話方式無法改變中國人的婉轉一樣,洋節日也不應該成為中國人的節日。
一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歷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長期積淀和凝聚之后又經后人總結和實踐而成的,從種種節日風俗里,后世的人們可以清晰地體驗到先民生活的歷史文化圖景。當承載著民族傳統文化的節日不再受重視,節日的文化內涵漸漸被遺忘,中國“文明古國”的盛譽也將不復存在。
我們需要加強對傳統節日的宣傳與弘揚,從自身做起,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作文 篇2
星期天,爸爸的同事邀我們去梅家塢品茶,我們全家都去,但我不是很情愿,有什么好去的,不就是喝喝茶,有什么意思嘛,天又這么熱。可沒辦法,在爸爸的一再“盛邀”下,我只能去了。
一路上,我漫不經心地欣賞著車窗外的風景,正看著,忽然,爸爸說梅家塢快到了,我有意識地抬頭向四周望去,只覺得眼前一亮,這里是一片青山環繞,茶山疊嶂,整片整片的茶樹爬滿了整個山坡,像覆蓋了一張巨大的綠色毯子,郁郁蔥蔥,與藍色的天空連成一片,如風景畫一般,讓我覺得有些驚喜!我正貪婪地望著這四周的一切,車停了,我們已到了預定好的小農莊——八月天。女主人非常熱情,沒待我們坐下,茶水已沏好,由于天氣實在太熱,我已是口干舌燥,顧不得茶水還有些燙,一端杯就喝了個底朝天。女主人見了,笑嘻嘻地對我說:“小朋友,茶不是這樣喝的,喝茶可有學問的哦,要先聞一聞,再觀賞一下,再慢慢地喝,這樣喝茶才有味道。”邊上的.人見此情景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我覺得有點尷尬,說著女主人又給我倒了一杯茶,為了避免再次的尷尬,我試著按照女主人的方法——一聞,二賞,三喝,慢慢地品味著這茶水的味道,果然有所不同,此時的茶水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還有一絲絲的甜味。
我開始對茶文化產生了興趣,主動的向女主人討教了一些有關茶的知識,如茶葉的采摘、炒制、儲存等等,女主人一一做了解釋,還現場教我采摘茶葉呢!茶的學問還真多呀,采茶要采2葉出展的嫩葉,采的不能太用力,不然會變成“飛葉”。炒茶葉火力要適中,不能太用力,不然炒出來的就很老,而且沏茶、喝茶還有很多講究……
此次梅家塢之行,真是不虛此行,讓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
中國傳統作文 篇3
“兒子,快到7:20了,快調到戲曲頻道,看戲!”我聽了戀戀不舍地看了《喜羊羊與灰太狼》最后一眼,然后很不情愿的調到了戲曲頻道。
唉~這都要怪吳老師出了著了個這么刁難人的任務——聽一小時的戲曲。哎,有辦法了,“哎喲,肚子疼,”老媽冷笑道:“別裝了,快聽戲吧!”啊,失敗了,萬般無奈之下,我只好乖乖的坐在電視機前看戲了。開始了,演員剛一唱,我身上的雞皮疙瘩就緊急集合,連續不斷。我真不知道,這么難聽的東西也能被稱之為“國粹”,真是難以想象。這聲音難聽就不說了,再看看這臉畫的怎么和妖怪差不多呢?看得我心驚肉跳的。5分鐘過去了,我實在受不了了,便向老媽求起情來:“媽媽,你看,我這幾天表現也不錯,也看了一會兒了,能不能就此結束啊?”我陪著笑臉對老媽說。而老媽也不溫不火的對我說:“不行啊,這是你們吳老師布置作業,一定要一個小時的`,現在離一個小時還早著呢?我得做好監督工作,要不然我就是不負責任的家長了。”唉~詭計又被老媽識破了,沒輒了,看來,逃是逃不掉的了,那我就拖延時間,我一邊看一邊東摸摸西看看,就等著一個小時趕快熬過去。這時候,老媽突然對我說:“張若懷,你就在這給我認認真真的看,我就在這里既陪著你看也監督你,你定下心來看,也許,會有意向不到的收獲。”見此情景,我只好耐著性子,硬著頭皮認真地看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漸漸地被戲曲中的故事情節吸引住了,這部戲的名字叫“趙氏孤兒”,說的是一些正義的俠士為了保護一個忠誠的宰相的后代而舍生忘死的故事。再接著,我又被演員那生動的表演給吸引住了,只見那些演員表演得活靈活現,雙眼炯炯有神,看著看著,我不知不覺也在一邊手舞足蹈的學了起來。可是,我的表演實在太差勁了,看起來是那么的笨拙,呆板。這時候,我才深深地體會到:所謂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的真正的含義啊!這一招一式是經過怎樣的刻苦訓練才練成的啊?不由得從我心底油然而生出對這些演員的敬意。就在這不知不覺中,一個小時過去了,而我還在那里津津有味地看著。
第一次看戲,可真令人難忘!我從最初的不情愿,到后面的津津有味地看完。這次看戲使我明白了:任何事情只要你去嘗試,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中國傳統作文 篇4
在學校領導對新教師的關心和重視下,在路老師的率領下。我有幸于20xx年5月23日到5月27日參加在昆明舉辦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這次學習受益頗多,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有了一次深刻的了解。這也是一次文化大餐,豐富了大腦的知識。現將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感受如下:
學習傳統文化,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和諧快樂,這既是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原因,又是這段時間以來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收獲。以前,我們遇事很多時候都是根據自己當時當地的心情、情緒來處理面對的問題。如果我們學了傳統文化,有一顆寬愛地心,我們會在矛盾沖突發生以前有預見性地化解矛盾,無論何時,都可以以一份"共情"的心,從對方的出發點考慮問題,理解對方,從而更有效地溝通思想,解決問題。
《中庸》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講的是治學求進得道理。一個人要廣泛地多方面學習,詳細地問,慎重地思考,明確地分辨,踏踏實實地行。在工作中,如果我們時時如此,積極主動地工作。那么,我們的工作該是多么和諧愜意的一件事。因此,我們要把傳統文化學深,學透,學到我們的骨髓里,運用到我們的'工作中去。
學習傳統文化,對于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用傳統文化中蘊涵的高尚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風尚,不斷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學習傳統文化應該體會到以下幾點:學會愛社會,愛祖國和遵紀守法、學會感恩、學會禮儀為先、學會尊重別人、學會廉恥、學會替他人著想、學會與人和諧相處等等。
希望中國的傳統文化越來越深入更多人們的心靈,走向大眾。帶來一個和諧的社會。走向一個美好的未來。中國傳統文化50字
中國傳統作文 篇5
中國傳統文化我與中華傳統文化攜手。在不少里,作者們為中華民族永不改變的傳統文化拼命吶喊,竭力控訴著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漠視。我與中華傳統文化攜手。在我國傳統節日里,我“遙望”古代詩句而感慨。傳統文化在我的腦海里似乎已轉化成了一串串飲食文化的符碼,為我品嘗中華“小吃”劃定了時間表,我津津有味的咀嚼著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不論在什么時候,都察覺得到它的存在。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知道吃湯圓的時候又到了。“湯圓呢?今天可是元宵節啊!”餐桌上的面包既讓我驚訝又讓我納悶。湯圓湯圓,就是一大家子人要團團圓圓的意思。傳統文化在不同的節日里,用不同的東西告訴我們。它沒有消失,就像大家春節一家要團聚在一起,吃著年飯。不同的人用它們不同的眼光看待它,它的重要性也隨之改變。傳統文化不僅是流動時間的.凝固劑,更是民族個性的烙印。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用自己的個性情感,仿佛群體無意識般地充實著傳統文化。內斂含蓄,善良仁義,樂觀信賴,天人合一……這是一種純粹的情感,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洗禮一路走來,不同時代的人們賦予了它不同的形式,有的至今為人們所熟知,有的已湮沒在時代的滾滾洪流中,而現在的我們,盡管奮力追溯著一切傳統文化的習俗,爭相效仿。
但同時并存的,卻是日漸冷漠的人情,有的人可以為了工作利益而擠壓出更多的時間,卻從不為自己的親友,家人甚至是自己的心靈留一點空間。漸漸地,他們看不見世間的大象,聽不到世間的大音,他們與傳統文化分手,他們與人間真情絕緣。我們回憶著傳統文化,那我們何時能回味傳統文化呢?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我們所謂的玫瑰,如果換一個名字,不也一樣芳香嗎?傳統文化需要我們的傳承,但花謝了無關緊要,我們所必須做的,是讓那余香漸飄漸遠。
中國傳統作文 篇6
大年三十那天有很多習俗,如放鞭炮,吃團圓飯,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卻唯獨喜歡貼春聯。
大年三十早上,我和爸爸一起去超市買過年的商品,有過年的鞭炮,美味的蛋糕、一大堆的零食……還買了一幅春聯和兩個福字。啊,這下我可高興了,我回家要馬上把它們貼好。
回到家里,我找來剪刀和雙面膠,馬上拿起那幅春聯小心翼翼地貼在大門上,又拿起兩個福字端端正正地貼在大門的左右兩邊。爸爸出來看見了,連忙說:兒子,你把春聯貼反了,春聯的上聯要貼在右邊,下聯要貼在左邊,因為古人寫字時都是從右寫到左的。福字也貼錯了,要倒著貼。表示福要來到我們家。哦,我恍然大悟,原來貼個春聯也有這么多學問,今天我又學到了不少知識,我和爸爸又認認真真地把春聯和福字重新貼了一番。
貼好了,我站在大門前仔細端詳著春聯。紅紅的紙上寫著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上聯是:人和家和萬事興,下聯是:財旺業旺千家樂,橫批是:萬事如意。寓意著全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就像橫批所說的那樣,祝我們全家萬事如意!兩個金色的倒福字象征著福要到來了啦……
我喜歡過春節,更喜歡貼春聯!
中國傳統作文 篇7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城市,這天都會掛上各色燈籠。在農村,沒有那么多燈,這可怎么辦呢?聰明的人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放哨火,這樣的火堆可比燈籠亮多了!燈籠有燈籠的風情,哨火有哨火的滋味兒,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場面啊!讓我帶你們一起走進那熱鬧的夜晚吧!
夜幕降臨,城里已是燈火通明,萬籟俱寂的村莊,人們三三兩兩,開始趕往草垛。所有人來齊后,大家點燃了草垛。那火苗一開始還很小,像小精靈一樣在草中飛舞;突然,只聽轟地一下,小精靈們迅速蔓延開去,火舌在空中綻放出一朵光亮無比的紅花,紅光照在每個人的臉上,溫暖又紅火,大家在火堆旁有說有笑;漸漸地,火全部燒起來了,雖然沒有燈籠好看,但這不是一個更大的'燈么?
月至中天,遠處又多了幾處火燈,這么多燈,不知遠方的人是否看到?宇航員是否會看到?玉皇大帝和嫦娥是否會看到?火光映紅了天空,像是傍晚的火燒云。
看著這熊熊燃燒的大火,我不禁想起了這樣一段故事:在抗倭時期,倭寇經常夜襲,抗倭名將戚繼光便讓老百姓在夜間放火,哪些倭寇看到火光,便再也不敢來犯了。這大概也是放哨火的來源吧!
夜深了,火也滅了,人們都已進入夢鄉,唯我不眠,打開窗望著那還在冒煙的草灰,一個個熱鬧的場面又浮現在我眼前,就在那火燈的旁邊
中國傳統作文 篇8
我國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比如戲劇、國畫、圍棋、剪紙和陶瓷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琴棋書畫”之一的圍棋。
史書里記載圍棋發明于四千多年前堯的時代。圍棋是中華民族高度智慧的一個結晶。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圍棋的棋子、棋盤含有“天圓地方”的思想。棋盤有361個交叉點,表示農歷有361天。棋盤分為四部分,代表春夏秋冬四季。棋盤的中央是太極,棋子的黑白兩色表示陰陽。
圍棋是最簡單的又是最復雜的。對于這個問題,我有著深刻的經歷和體會。
說它簡單,是因為剛開始學圍棋的時候,我進步非常快,沒過多久我就“打遍班級無敵手”了。為此老師特別設立了“打敗蔣沛然獎”,目的'就是希望有人能戰勝我。不久我就因為輕敵,意外地輸給了別人。
其實圍棋并不簡單,如果驕傲、松懈,你可能馬上就會碰到許多強手。后來,我到了高級班,圍棋就變得復雜了。我遇到了五大高手,我只要一跟他們下棋就輸得比較慘。我下定了決心要戰勝他們,于是我回到家就抽空來下棋、觀棋、擺棋。經過我的精心準備,我在最近的幾堂課戰勝了五大高手中的四個,只剩下最后一個需要我繼續努力。
通過學圍棋,讓我了解了許多棋理和圍棋的博大精深,圍棋磨練了我的意志,讓我變得更聰明,更快樂。我要把古老的圍棋文化傳承下去,將它發揚光大。
【中國傳統作文】相關文章:
中國傳統作文07-27
【精選】中國傳統作文01-30
【經典】中國傳統作文01-13
[精選]中國傳統作文11-24
中國傳統作文[經典]12-13
中國傳統作文(經典)08-04
中國傳統作文07-21
中國傳統作文【經典】08-29
(經典)中國傳統作文09-06
中國傳統作文(經典)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