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實用的中華傳統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華傳統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華傳統作文 篇1
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守孝道、親師友、講誠信……這些傳統美德,成為矗立于世,名留青史的道德典范。
中華的傳統美德包括孝、悌、信、仁、禮、忠、廉、恥、勤、勇、恕、儉。其中百善孝為先、如果我們連孝都做不到,那我們就沒有活在這個世上的意義了。
在這個社會上,有許多人說:當一個富二代還不如窮一點,只要生活過得幸福就是最好的。前兩天媽媽對我說,她朋友家的小區里,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雖然家里不是很富裕,但是他們靠自己的能力掙錢,來孝敬老人,雖然這樣的生活很緊張,但是每天都過得很幸福,讓老人享得天倫之樂,安度晚年。而在我認識的一位老爺爺,他只有一個兒子。他的兒子是一個很富有的人,因為每天都忙著掙錢,所以就把老人自己丟在家里。老人得不到家人的關心,終日郁郁寡歡,。兒子很有錢,但是不懂得孝敬老人,掙再多的錢也沒有用呀!
在孝的后面,就是誠、信了,誠的意思是誠實、誠信,信的意思是遵守諾言、遵守承諾,不能說到做不到。還是古人說得好:“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在當代中國誠實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發揚光大。這種美德表現在工作和學習上,就是專心致志、認真踏實、實事求是;表現在與人的`交往中,互相信賴;表現在對待國家和集體的態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誠老實。
對照著這些要求,我覺得我還是做到了。比如:在與同學交往上,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如果你做不到某件事情,就不要隨便答應別人,只要你答應了,就一定要做到,俗話說的好:“言必行、行必果”。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孕育出得優秀傳統美德不止我說的這些,還有尊敬師長、公正無私、助人為樂、拾金不昧、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勤勞勇敢等等。讓我們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引領我們幸福成長。
中華傳統作文 篇2
大年三十這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外婆家吃年夜飯,要過年了,我非常得開心,因為今天外公外婆要給我壓歲錢。
到了外婆家,我們先把我寫的春聯貼到大門上。媽媽先把橫批“一帆風順”帖在大門最上面的中間,然后我把第一句對聯“安定清平世”貼好,再貼中間大大的“福”字,最后把“祥和幸福家”貼上。
貼完春聯后,我們就開始吃年夜飯了。今天吃飯的人可真多呀,有阿太、外婆、外公、小阿公、小阿婆、舅舅、舅媽、小舅舅、還有哥哥和我,真是大團圓啊。今天的年夜飯可真豐富啊,有美味的炒年糕,有香噴噴的'牛排,有新鮮的魚蝦,有金黃的春卷,有鮮美的雞肉,還有團團圓圓的湯圓,我們都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年夜飯,我們還一起看了春節聯歡晚會呢!我們還去放了煙花!
春節真是開心熱鬧的節日啊!
中華傳統作文 篇3
中華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如: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春節。
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放煙花、爆竹,穿新衣、戴新帽,吃年夜飯等。聽媽媽說,這是為了驅趕一個叫“年”的怪獸。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中國有一個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深居海底。每逢除夕,“年”就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躲避“年”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建村里的村民匆忙恐慌,只有村東頭的一位老婆婆給了他一點食物,并勸他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把胡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獸趕走。”老婆婆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看見老婆婆家的門上貼了大紅紙,屋里燈火通明,院子里爆竹“嗶嗶啪啪”的響聲,“年”獸渾身戰栗,不敢向前走。這時只見大門一開,一位身穿紅袍的老人笑呵呵的走出來,“年”獸怪叫一聲,慌忙逃走了。第二天早上,人們發現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老婆婆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事情。這件事在村里很快就傳開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于是,以后家家都燈火通明,戶戶都貼春聯、放爆竹,因此就有了“過春節”的習俗。
中華傳統作文 篇4
春節是我最喜歡的中國傳統節日,在春節里,人們往往會吃餃子包餃子拜年、穿新衣、發紅包、收紅包,如果在我的老家,每到過年就可以放鞭炮了。
春節快要到了,我和爸爸商量著購買一些年貨,于是我們就商量著買什么呢?我們列出了一份購物清單。上面有很多的東西。比如有小米、大米、面粉、雞蛋、青菜、水果。我們買了以后回到家,我很期待新年的到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終于到了除夕,我十分開心,因為晚上要做好吃的,嘻嘻,我可真是個小吃貨。時間又一轉到了晚上啊,終于開始做好吃的了,我一聞到食物散發出來的香氣,我就兩眼發光,不由自主地走向廚房,哇噻,好香啊,我想到了一個好主意,我要開始我的偷吃計劃了,趁爸爸不注意把爸爸炸的豆腐吃掉,當爸爸把剛炸好的豆腐撈出油鍋時,他就會發現剛才炸豆腐不見了,我幻想著,可是我剛吃了一塊兒豆腐,爸爸就發現了我,我當時很尷尬,只好灰溜溜的跑出廚房,不過不得不說,爸爸炸的`豆腐可真好吃。
只有在春節,人們才能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家人團聚,春節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人們一起吃餃子、看春晚,其樂融融。
我喜歡春節這個熱鬧的中華傳統節日!
中華傳統作文 篇5
小朋友們,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你能猜出是什么節日嗎?對了,今天是端午節。
一大早,我就來到了奶奶包粽子。我端來了深綠色的箬葉,香香的.糯米、長長的棉線、可口的棗餡和肉餡。我拿起了兩片箬葉,折成斗笠形。拿起勺子兜了幾勺糯米放進箬葉里。可我一不小心,手沒捏緊,糯米就全灑在了地上。我馬上拿來了掃把,把糯米掃干凈。看來,我還要向奶奶好好學習。我看著奶奶熟練地包著粽子,眼睛一眨也不眨,生怕錯過一個步驟。看著奶奶連續包了好幾個之后,我又拿起兩片箬葉,折成斗笠形,放入幾勺糯米,再加入棗餡,然后再放入糯米包成三角形。我越包越熟練,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雖然經歷了幾次失敗,但是我依然沒有放棄。粽子終于包完了。
接下來,我們把粽子放到鍋里蒸。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就出爐了。大家都很開心地吃起來。
這次端午節可真難忘啊!
中華傳統作文 篇6
清早,我從夢中醒來,看了看日歷,啊!我盼望已久的端午節終于到了!說著,我一下子從床上跳下來,趕緊跑出房間,大聲喊到:今天是端午節,大家快點吃完早飯,我們快去包粽子嘍!
首先,我們把糯米、紅棗和粽葉全部洗干凈,洗干凈了之后,又把糯米、紅棗和粽葉泡了幾個小時。然后,我們拿起粽葉折了一下,粽葉就像一個漂亮的小房子。再把泡好的糯米和紅棗放在粽葉上,猶如有人在小房子里安全的.住著。最后把粽葉包起來,漂亮的小房子就這樣把門給關上了。我們把粽子纏上繩子,放在鍋里煮。煮上之后,我不時的去廚房里看一下,還一直問奶奶:好了沒?好了沒?等待的時間總是很漫長。終于,粽子煮熟了,打開鍋蓋,一陣清香迎面撲來,我兩眼放光,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粽子。把繩子解開了,就可以看到白白的糯米和紅紅的大棗。咬了一口,粘粘的甜甜的,真是美味無窮!在吃的過程中媽媽給我講了端午節的來歷,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今年的端午節是我過的最棒的一個了!
中華傳統作文 篇7
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部書,它向我們講述了許多歷史人物的美德故事,它既增長了我的歷史知識,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啟發。
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集以后,我對匡衡鑿壁借光這個故事印象極其深刻。匡衡是西漢著名的經學家,他一直很勤奮,可是由于家境貧寒,家里買不起燈油,一到晚上他就無法看書。但是他天生非常聰明,他靈機一動,想到可以借助鄰居家的燈光看書。于是,他在墻角偏僻的地方處鑿了一個小小的.窟窿,頃刻間,燈光流入房間,匡衡連忙湊到那一小塊寶貴的亮光處,專心的看起書來。從此以后,他白天看書,晚上就盤腿坐在地上學習。最終成了一代學者。
匡衡的故事不僅教會了我要努力學習,更重要的是他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遇到困難不退縮的人。作為學生,我們肩負著為現代事業而奮斗的重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我們每個學生應該做的事情。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
中華傳統作文 篇8
太陽剛剛露個頭兒,龍潭山人山人海。門口有賣甜滋滋的棉花糖的,有賣香噴噴的茶葉蛋的,還有賣多種口味的粽子的。為什么這么早就人山人海呢?原來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
端午節是我們傳統節日之一,據說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愛國詩人,他寫了好多詩呢!
端午節的習俗也不少,登山就是其中之一。天剛微微亮,我們一家就穿好了運動服,套上了運動鞋,開車來到了龍潭山。我們一邊往山上爬一邊聊著天,很快我們就到了龍潭山的山頂。我向下看去,山下的人像小螞蟻一樣,還在陸陸續續往上攀登著,遠處的景色也美不勝收,絲帶似的江水蜿蜒曲折,一條條馬路上車水馬龍,四周群山環繞。
佩戴五彩繩和香包也是端午節習俗之一。山頂的小貨車里有各式各樣的`香包和五彩繩。看得我和姐姐眼花繚亂,每一個都那么精致,讓我們愛不釋手。最后,我們選了一樣的香包和五彩繩各自帶好,彩色的繩,叮當作響的鈴鐺,真是太可愛了!
端午節還有一樣必吃的美食就是粽子,我們一家都很愛吃。媽媽最愛就是紅豆餡兒,爸爸愛吃紅棗餡的,姐姐和我比較奇怪,都喜歡吃沒有餡的純糯米粽。粽子的制作過程也很有趣呢!要把糯米提前浸泡一夜,然后把它們放進粽葉里,加入喜歡的餡料,然后再包好形后用繩子綁上,做好后放到鍋里煮,要開火煮大約40分鐘左右。鍋蓋一拿開,一股清香就撲鼻而來,蘸些白糖,咬上一口香甜可口,別提有多美味了!我們吃出的不僅僅是甜美,還有幸福……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也是一個熱鬧的節日。端午節的粽香一直圍繞在我身邊,久久不散,讓人久久難忘!
中華傳統作文 篇9
寬容是一種雅量,寬容是一種風度,寬容也是一種美德。人間需要寬容,阿薩吉奧利曾說過“若無寬怨,生命將永遠被永無休止的仇恨和報復所控制”。因此,寬容對每個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人人都應寬容別人,人人也都需要別人的寬容,人世間的事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人都有不足,正如孔子所說的“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但并不是所有事都可寬容,觸犯了法律,有違原則的事絕對不能寬容,應是當寬則寬,當嚴則嚴。
小忍則成大器。公元前686年,齊國國君齊襄公被人殺死,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在鮑叔牙的護衛下,從莒國趕回齊國爭做國君,路上遭到管仲的攔截。管仲一箭射在小白的帶鉤上,小白裝作中箭,悄悄進入齊都,當上了國君,即齊桓公。管仲當時投在公子糾門下,幫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王位,鮑叔牙是管仲的摯友,向齊桓公推薦管仲。齊桓公久聞管仲的才能超人,竟不顧“一箭之仇”,誠心誠意地委任管仲為相,尊稱他為仲父,放手讓他治理齊國。管仲在齊國實行了許多改革,鼓勵開墾土地,煮鹽,冶鐵,調劑物價,并九合諸候,一匡天下,使齊桓公成為了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
面對勝利者,我們要寬容其成功;面對發財者,我們要寬容其富有;面對與自己志趣不同者,我們寬容其差異,我們要寬容別人的.才華、能力、機遇和志趣,甚至還要寬容別人的疏狂、偏激、冷漠和孤僻。
我們的世界是個繽紛多彩的世界。每個人的個性不盡相同,任何人都無法強行將自己的思想觀念、行為規范強加于人,而我們又必須共同在一起生活、學習、交住,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寬容。
寬容是一種雅量,寬容是一種風度,寬容也是一種美德。讓我們努力去寬容別人吧。
中華傳統作文 篇10
中國是風箏的故鄉。中國古代風箏,因用木頭制作叫木鳶。后來用紙糊做稱紙鳶,后五代定名風箏,至今民間仍有鳶、鷂的稱呼。在北方叫紙鳶,在南方稱鷂子,因此有南鷂、北鳶的說法。風箏的歷史可追溯到20xx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大約在五代時期,風箏就進入了民間,成為人們娛樂游戲的玩具。中國北方風箏藝人通常稱風箏是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的飛行器,這個體現了風箏的娛樂性。同時,它還是一項很好的體育鍛煉運動。到了明清時期,清明放風箏就成為了一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
在我國到處都有獨具地方特色的風箏。它們風格各異,有的粗獷豪放,有的活潑精巧,有的.色彩絢麗。我家就有硬骨架的美人魚風箏。每當春風輕拂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帶我到市政府廣場放風箏。風箏給我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中華傳統作文】相關文章:
中華的傳統作文12-16
中華傳統作文[經典]08-08
(精選)中華傳統作文05-07
中華傳統作文(精選)08-25
中華傳統作文11-24
【薦】中華傳統作文12-17
中華傳統作文【精】12-17
【熱門】中華傳統作文12-17
中華傳統作文【熱門】11-30
中華傳統作文【薦】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