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風俗的作文

時間:2021-02-06 09:28:37 春節 我要投稿

春節風俗的作文(通用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風俗的作文(通用1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風俗的作文(通用15篇)

  春節風俗的作文1

  2月11日,我們家開始貼春聯。終于開始貼了,只見爸爸貼了一副又一副。我看著看著,心想:“不就是貼春聯嘛?太簡單了。”便摩拳擦掌,也想露兩手。于是便走到爸爸的身邊央求道:“爸爸,您就讓我貼幾幅吧!”爸爸不同意,但在我再三央求下,他無可奈何,只好給了我兩幅。讓我試著去貼,我爬上了椅子。

  剛開始,椅子有點搖搖晃晃,好像是在跟我故意作對似的。別看別人貼春聯容易,自己做可就難了。從梯子上下來一看,春聯東倒西歪,像一只不倒翁似的,氣得我兩眼直瞪。媽媽連忙走了過來安慰我:“貼春聯哪是一學就能學會的嗎?總得慢慢來,俗話說的好熟能生巧,巧能生妙,一回生,二回熟嘛!

  聽了媽媽的話,我這才消了氣,爸爸也走過來一邊把春聯撕了下來一邊做示范給我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才把一張春聯貼在了大門上。第二張,開始貼了。我小心地貼上去,由于吸取了前次的教訓,第二張整整齊齊地貼在大門的對面。從椅子上下來看看,明顯好多了。此時此刻,我的心比吃了蜜還要甜。

  春節風俗的作文2

  春節是個傳統的節日,也有很多傳統的習俗,比如貼對聯。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對聯,將宅子里里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對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對聯真正普及始于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云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章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對聯,以示慶賀。

  原來對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后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對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對聯用白紙,藍邊包于外,紅條鑲于內。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如放炮竹,掃塵,年畫,拜年等。

  貼對聯是春節的習俗之一,可以趕走邪靈,帶來美好的明天。

  春節風俗的作文3

  “今天是年三十,我們要一家人吃團圓飯!”外婆說。我開心高興極了!過春節,穿新衣,貼春聯,放鞭炮,觀花燈,吃年糕,包餃子……這些都是春節的風俗!最最開心的還是我們小孩子!我主動要求今年的春聯由我來貼!我家的春聯是請一位長壽的老爺爺寫的。用的是傳統的金粉,寫在大紅色灑金的紙上,非常的喜慶!

  一開始我不明白哪個是上聯,哪個是下聯。后來我請教媽媽,才知道春聯的來歷。春聯,起源于桃符。源于周代,當時是用桃木制作而成,所以叫“桃符”。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上聯的末尾的一個字是“仄”音,下聯是“平”音。上聯貼在右側,下聯貼在左側。媽媽說現在的人不太注意這個,大多數的人都貼反啦。所以我就根據讀音很容易就區分出來了,上聯是“東來紫氣西來!保侣撌恰澳蟻硐楣獗眮碡敗,橫批“春如人意”!

  春聯寄托了人們對于春節的美好愿望,我今年把春聯貼在我家的大門上,我也希望來年自己擁有美好的愿望。

  春節風俗的作文4

  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而今年的春節我們是在四川的重慶過的,特別開心的一個春節。特別是包餃子,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一家人其樂融融看著春晚那個感覺也許就是幸福吧

  大年初一中午開始包餃子了,奶奶先和好面,然后切成一塊一塊的再在案板上面滾滾,再一壓一個個小小的餃子初步就完成了,再用搟面杖搟那個皮,搟大就行了,圓圓的就像是一個月亮,透亮透亮的。搟餃子皮是我最拿手的,媽媽跟奶奶在包餃子,我邊搟邊說:“嘿,我是你們的快遞員,有需要的話就找我來”,媽媽說:“我要,我要”,更加激勵了我想要給她們露一手的決心。

  大年初二,我們去玩在重慶的洋人街,來到了洋人街,我們看到了琳瑯滿目的小食品,更獨具一格的是我看到的韓國璇風塔,全部是一圈一圈繞上去的土豆,看著很好看吃著也很好吃,就是價格有點……。

  然后媽媽又帶著我去漂流,不過我們在上去的時候有點小困難,我們要走到山頂,再滑到下面,從上往下看彎彎曲曲,目測也是很“恐怖”的,但是我不怕,因為有媽媽的陪伴,媽媽鼓勵我,于是我又來了勁,我們從山上滑到了山下,真是驚險又刺激,我想我還會再來的。

  春節風俗的作文5

  在過春節中,我覺得最有趣、最有意義的事就是寫春聯了。

  除夕那天,爸爸媽媽在門上貼了一個大大的“福”字。媽媽突然問我:“孩子,你知道這上面還缺什么嗎”?我想都沒想就說:“當然是春聯啦”。“你不是學寫毛筆字了嗎?那你能不能用毛筆寫一副春聯貼上去呢”?媽媽邊洗菜邊對我說!昂醚健保∥宜斓卮饝。

  我拿出了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倒一點墨在硯臺里,鋪好紙張,準備好之后,拿起毛筆沾了一點墨,開始聚精會神地寫春聯,“庭前皆春意,塞外和諧音。橫批:萬象皆春”。我每一筆都寫得很認真,也注意了字的結構,還注意了版面的整潔美觀,把字寫得井井有條,每個筆鋒都躍然紙上。二十分鐘后,我終于寫好了一副春聯。

  大家都說我寫得很漂亮。可我知道我寫的對大人來說還是很一般的,都是他們在鼓勵我。我心里還是很開心。我對爸爸媽媽說:“我寫的沒爸爸寫的好,還是把我寫的貼在我房間門上吧?”爸爸媽媽都說:“行”。最后我們決定把爸爸寫的春聯貼在外門上。可我心里還是很高興。

  春節風俗的作文6

  炮竹聲聲,新年到了,好多人已經回到自己的家鄉過大年了。

  我們買了新對聯與煙花爆竹,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將舊對聯撕了下來,又把新對聯貼了上去,我剛準備貼上新對聯,就被媽媽阻止了,她說:“先看一下吧!”我左看右看,擺正了一點往上貼,媽媽急著喊著:“不對不對,不是這樣的”。說完,她就倒著對聯往上一貼,我哈哈大笑:“媽媽,你犯胡涂了。對聯貼反了”。媽媽嚴肅地說:“不要亂說話,福倒著貼,代表福到了”。我這才恍然大悟。就這樣,除舊迎新的任務搞定了。

  我與哥哥各拿著一根煙花爆竹點了打火機,突然“嘶”的一聲,煙花爆竹上冒出了小火花,接著,煙花爆竹出現了噼嚦,每過20秒,煙花上的顏色就會變煥,當最后一個顏色出現時,我不禁感嘆:“這真好玩!”

  爸爸提起了炮竹就往家外走,顯然,他是要去放炮竹了,到了指定燃放點,爸爸用打火機在點火口上放了火,就扔得遠遠的,炮竹“噼里啪啦”地響了起來。年的味道越來越濃了。

  這個新年真美好!

  春節風俗的作文7

  雖然現在我們已經開學了,但回想起春節的那些事兒,仿佛事情發生在昨天。

  放煙花

  在春節期間,欠去了恩平泡溫泉,而且還放了煙花。哎,說實話,煙花很不容易找!我們去的路上,來回都四十多公里了。爸爸說,反正咱們都費了這么多油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我們再開遠點,幸許能買到呢!果不其然,我們買到了煙花。

  在我們住的泉林酒店,有一塊專門放煙花的空地。我們把所有的煙花拿出來,放以草地上。我們先發射連環炮——一種梭長為二分米的正方體。把引繩點燃后,所有的人立即向后退,“啪!啪!啪!”一陣陣清脆的響場,震耳欲聾,一道道美麗的煙花五彩繽紛。

  吃蛇粥

  說起蛇,人們都會覺得很可怕(不管有毒沒毒),但是我卻非常喜歡吃蛇粥。

  吃蛇粥是我們一家的一個“習俗”。每逢年三十晚,我們都會去順德水蛇粥店。蛇粥,一般分成兩半,一半煮粥,一半鹽水。“嗯,真是美味啊,色,香,味——俱全。”我吃了一口蛇粥,情不自禁地贊嘆道,爸爸他們也點了點頭。

  新學期又開始了,我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而我只能將這些美好的事情印在心頭,等在下一個春節的到來!

  春節風俗的作文8

  我的家鄉雖然沒有城市里過年熱鬧非凡,但也處處充滿著喜慶的味道。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人們早已準備好了。當夜幕降臨時,便響起了轟轟烈烈的打鼓與樂器聲。一支隊伍緩緩走來了,隊伍里每個人都打扮的十分滑稽!

  在最前頭的,是兩個舉著花傘的老年人,看起來像60多歲的人了。不過,精神得很呢!他們邁著矯健的步伐,扭著腰,像是兩位容光煥發的少女。

  緊接著,后面的兩個扭秧歌的人吸引了我的目光。他們手里拿著一把帶有彩帶的扇子,臉上一個勁地笑不停。身體跟面條似的扭來扭去,豪無倦意。

  再后面的,是最有趣的大頭娃娃。幾個人帶著大頭套,不時地向旁邊的人招手。整個隊伍熱熱鬧鬧,在街頭上組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除夕那天,許多小販早已把天蓬拉開,擺上桌椅。準備迎接客戶呢!一道街上擺設滿了大蓋蓬。大家都等著到夜晚呢!

  天色漸漸暗下來了,這條街上早已經人山人海了。有的人忙著吃飯,有的人忙這挑首飾掛鏈,還有的人忙這買春聯呀什么的。

  每棵樹上掛滿了紅燈籠,紅火而美麗。不管是誰,只要一走到樹下,總要停下觀望一會……

  家鄉的風俗真是數不勝數,家鄉的春節真是充滿歡樂的年味呀!

  春節風俗的作文9

  大年三十很多人都要玩到零點以后或者通宵。到了除夕午夜12點,一家人會將提前準備好的小氣球踩破,發出類似鞭炮的響聲,以示辭舊迎新。

  那些想放鞭炮的人可以開車到郊區,在劃定的地方盡情大放一番。那些在農村有親戚的重慶人會乘機到鄉下放鞭炮,過過癮。

  大年初一,重慶人不出門守在家里。重慶晚報記者陳雪蓮說,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掃地和倒垃圾,這樣做會掃走家里的財氣。那天不能睡午覺,當地人成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當然,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須說吉利話,不能說喪氣話,預示來年大吉大利。

  大年初二開始拜年,當地人稱為“走人戶”,意思就是到親朋好友家里拜訪。重慶人還喜歡初二之后吃“轉轉飯”,就是到親戚之間輪流吃飯,一家負責一天的飯菜。通常吃飯后打牌,大家一邊打牌,一邊聊天。

  當地人拜年活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也就是中國的燈節。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所有房間的燈都要亮著,家家戶戶吃湯圓。

  春節風俗的作文10

  春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中國千百年歷史發展中,還有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相傳至今。比如掃塵、帖對聯、帖窗花、倒帖福字、畫年畫和守歲等等。

  有這樣一首廣為流傳的春節民謠,“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兒,捏造鼻兒(餃子);大初一兒,撅著屁股亂作揖兒!睆拿裰{中可以知道辛勤勞作了一年的百姓對過年的期待和對來年幸福生活的美好展望。

  在春節習俗中帖對聯是必不可少的。對聯也叫對聯、胡桃,它以對偶、精巧的文字抒發美好的愿望,是我國獨有的文學形式。春節帖對聯這種習俗起源于宋代,對聯分為上聯、下聯和橫批。而我家今年春節帖的對聯是,上聯:“喜得馬年成駿業”,下聯:“笑看羊歲展鴻圖”,橫批:“吉星高照”。

  “!弊,指的是福氣、福運,在帖對聯的時候,“福”字要倒著帖,意思是:福倒。

  春節習俗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大家慢慢去尋找,去傳承。

  春節風俗的作文11

  “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萬物榮”。春節到,羊年到,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迎來了新的一年。

  我隨著爸媽一起去姥姥家過年,爸爸貼對聯,媽媽幫姥姥做家務,整個院子里充滿喜氣洋洋的氣氛和節日的歡樂。

  除夕之夜,我們一起吃團圓飯,大家讓我和表哥一人說五個關于羊年的成語,我說:“喜氣洋洋,三陽開泰,順手牽羊,洋洋得意,問羊知馬!蔽冶砀鐚W問可好了,他說到:“爭雞失羊,千羊之皮鳥道羊腸,羊腸鳥道,羊落虎口!焙,大家都為我倆鼓掌,這時我的模樣簡直是神氣極了!

  放過鞭炮,吃完餃子,喜氣洋洋的我再給大家秀了一段《小蘋果》,這次我還當上舞蹈老師吶,我和表姐表哥一起跳,姥姥和爸媽都認真地看我們表演,我在前邊領舞,當上真正的“女一號”,我心里像是喝了蜜,總是美滋滋的。最后我們給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晚上,家鄉的天空有數不清的星星,像是會眨眼的小朋友,歡迎我這遠道而來的客人,家鄉的`人好,夜景真是讓人陶醉啊!

  直到很晚,我才漸漸地進入夢想,在美夢中,我還祝大家新春快樂,羊年大吉大利呢!

  春節風俗的作文12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風俗。

  我的老家就有一個風俗:干什么事不能說“完了”,而要有“好了、滿了、圓了”。比如包完餃子不能說“包完了”,得說“包好了”或“包滿了”;吃完飯得說“吃好了”或“吃飽了”。我在想,那要是違背了這一條風俗會怎么樣呢?

  大年三十,為了避嫌爺奶的忌諱,爸媽特意交待我不要亂說不吉利的話。吃餃子時,我想:“假如吃完餃子說‘吃完了’會怎么樣?會被訓斥幾句?會不讓拿壓歲錢?還是會怎樣?”一個個問號從我腦子里“蹦”出來,環繞著。“對了,就這樣!”一個鬼點子從我腦海里跳出。我吃過飯,故意說了聲:“吃完了!迸赃呉谰褪浅燥埪暋M蝗,爸爸意味深長地抬起頭,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又意味深長地在我背上不輕不重地打了一巴掌,我悻悻地走開了。

  這就是我說話給我的教訓。

  “完”在字典里的意思是“盡,沒有了”,誰想在新的一年剛開始的時候就過完了呢?所以這一風俗也是人們想在新的一年里祈求幸福美好的意思。

  春節風俗的作文13

  今天,是農歷二十三,按老規矩,這一天家家戶戶要“祭灶”。

  一大清早,爺爺就買來了灶糖、年糕、水果和炮仗。我問爺爺:“爺爺,你為什么要買灶糖?你不是不喜歡吃嗎?”

  爺爺剛要開口,就被奶奶搶了話:“這你就不懂了,買灶糖是給灶王爺吃的,這樣就會粘住他的牙,讓他到天上只說我們的好話,不說我們的壞話了。在老古代,家家都設有灶王爺的神位,都想讓他跟玉帝說自家好。”

  哦,原來是這樣?墒且膊粚Π,如果牙齒粘住了,不是也不能說好話了嗎?我纏住奶奶,要問個究竟。奶奶笑了:“老底子傳下來的,灶王爺吃了糖,嘴巴就會甜,當然說好話了!睜敔斠残χf:“大家望好日子,灶糖粘不粘牙齒,只有灶王爺自己知道呢!

  哈哈,原來鬧半天,這只是人們一廂情愿的猜測呢。

  爺爺奶奶把灶糖、炮仗、魚、肉、年糕按順序擺放在桌子靠后端,再拿出灶臺和灶王爺神位擺在了最前端,點著了蠟燭,開始拜神像:爺爺雙手合在一起,標準的九十度鞠躬,嘴里不停說著:“請灶王爺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一生衣食無憂……”

  祭灶是個十分有趣的年俗,而且在祭完后還有許多食物可以吃哦。

  春節風俗的作文14

  放寒假了,我們去帶外婆家。只見舅外公騎著一輛小小的三輪車,車上裝著一筐濕漉漉的大米。帶我一起去做年糕。我最喜歡吃年糕了,只是不知道它是怎么做出來的,看來今天可以一探究竟了。

  不知不覺我們就到了目的地,一間簡陋的小屋外停滿了這樣的小三輪,小屋里人聲鼎沸,煙霧彌漫。一進去就覺得擁擠不堪,好像每個角落都有人排隊。我東張西望,只聽見隆隆的發動機響起來了,只見從里面傾斜地瀉出白白的面粉,我大吃一驚,一問才知大米幾經碾成米粉了。我伸手摸了摸米粉,啊,又柔又滑真除服。這時工作人員再把面粉倒入一個大木桶,沾點清水灑上,一邊用竹棒用力地攪拌。然后倒入上小下大的蒸桶里。蒸上十幾分鐘,又香又燙的粉團就出籠了。

  “做年糕了,做年糕了!”舅外公招呼大家做年糕。做年糕的兩個伯伯一手用竹棒分散粉團,用另一只戴手套的手把熱烘烘的面粉塞入機器里。一條長長的年糕條鉆出來了。像車輪一樣的刀片把年糕切得長短均勻。我連忙拿了一根細細地嚼起來,真是別有風味。

  最后,咱們還要把這些竹床上的年糕一直一橫地碼起來,滿載而歸。“過年吃年糕,一年更比一年高呀!”

  春節風俗的作文15

  我的家鄉在重慶。在咱們這里有很多過年風俗比如:貼對聯、貼“!弊、貼“財神”、放鞭炮、包湯圓、殺年豬還有熏豬肉、灌香腸等。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包湯圓。大年三十這天,咱們一家人圍在大圓桌邊一起包湯圓。外婆把包湯圓的材料拿了出來。就開始包很快就包好了。包好了就開始煮,我很想吃我親手包的湯圓,于是我焦急不安的等待著。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啊湯圓終于出鍋了!外婆給咱們一人盛了一碗。在吃之前外婆對咱們說在這鍋湯圓里只有一個湯圓包著一元錢,誰吃到它在這一年里就會順順利利。我和我的表哥一聽就埋頭猛吃湯圓,我滿嘴都是芝麻陷和糯米皮。呀!真好吃。我真想細細的品味湯圓的味道,可是為了在一年中順順利利,就不能讓我的嘴消停一下。我瞟了一眼大人們,他們有說有笑地吃著湯圓。我心里很困惑:外婆是不是把有硬幣的湯圓放到他們碗里了?于是我吃的更快了。我迅速地吃著,吃到最后一個時我突然被一個東西硌著了。我一下子從嘴里取出那東西時不由得大聲叫起來:“呀!錢,我吃到它了!”我高興得一蹦蹦了三尺高……

  今年的事,和我家鄉有趣的風俗我永遠不會忘。

【春節風俗的作文(通用15篇)】相關文章:

中國春節的風俗作文04-22

春節的傳統風俗作文04-29

春節風俗作文700字(通用5篇)02-22

春節風俗作文700字(通用6篇)02-22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通用38篇)03-30

春節風俗100字作文(通用5篇)02-22

【實用】春節風俗作文700字(通用10篇)01-21

風俗作文春節800字03-04

春節風俗作文800字02-22

春節傳統風俗的作文2篇04-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地址精品 | 午夜福利精品自拍视频在线看 |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另类 | 亚洲就去吻婷婷网 | 熟女制服丝袜另类中文字幕 | 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