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立春作文匯總五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立春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立春作文 篇1
今日,在家中對著書桌呆坐,我的思緒不覺飄至了今年立春那一天。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那天,立春了。冬去春來,雖寒風冰雪仍不肯離去,可積雪已慢慢融化。水珠順著屋檐落下,在地上濺起一朵朵水花。陽臺上的雪人仍然挺拔,只是臉頰有汗水淌下。天空還是飄著片片雪花,但已不及昨日繁雜。春來了,可離那“萬戶掩映翠微間”還有多遠?這粉妝玉砌、銀裝素裹的景色與五彩繽紛、姹紫嫣紅的春實在是天壤之別。
雖說已進入春季,但冬季的精靈們依舊散放著光芒。是的,春,是綠的盎然;春,是生命的跳躍;春,是希望的開始。但誰又說過,春,不能有冬的意境?春、夏、秋、冬,原本便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那為何有那節氣歌把它們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呢?應該是為了農耕吧!
不管怎么說,在那一日,春終究到了。日子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正如三字經里說的:“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雖然日子是無窮的,但屬于我們的歲月卻是有限的。讓我們在這短暫卻美麗如花的日子里舞出自己的色彩,唱出自己的旋律,別讓光陰在手中無聲無息地劃過而不留一點痕跡。
立春作文 篇2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用這句話來形容立春,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年。它既是春天到來的象征,也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更是一個讓萬物復蘇的節氣!
“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天開始的意思。在這幾天,人們可以放起鞭炮,迎接春天。各種聲音交織于耳畔,如萬條小溪匯集,成了一條聲音的河流,滾滾流去。朋友圈快要“刷爆了”,里頭全是各地景點,這些給立春錦上添花,讓它變得更加多彩。
“咬春”,這是人們在立春這一天都要做的`習俗。顧名思義,指“咬住春天”,“抓住春天”。關于“咬春”也有不同之處。北京人講究吃“春餅”,吃春餅代表“咬春”。北方人則會買蘿卜啃一啃。而最精細的,當屬南方人。南方人會在這一天起個大早,去買來最好的馬蘭,去根,洗凈,包入一張皮中,再放入鍋中炸,春卷就做好了!咬一口,似乎真的有春的味道!
當然,立春的習俗還有很多。如:打春牛,貼春字等等。陜北一些地方在立春要“畫紅”。清晨,在院墻,大門,糧囤,磨盤,樹干上畫紅十字,牛,羊,豬等家畜頭上也要用朱砂畫上紅十字,以表示喜氣洋洋,紅紅火火迎春到。宋代詩人白居易大筆一揮,題下詩句:“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這個特殊的日子,讓他覺得連夕陽都特別美可見它多么重要!
立春的景已經這么美了,春后一定是風景如畫,美不勝收,更無法想象“一枝紅杏出墻來”的景象是有多美麗。
畢竟,那油菜花的淡黃,已讓我贊嘆不已。
立春作文 篇3
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再也沒有比立春更讓人這么喜氣洋洋的了。
“立”是開始的意思,標志著寒冷的冬天即將過去,溫暖的春天已經到來,田野里綠油油的油菜,稀稀拉拉地開了幾朵金黃色的小花。池塘邊的桃樹上長出來一朵朵粉紅色的花骨朵兒,非常好看。走到田埂上低下頭仔細看,其實小草已經探出頭來了,呈現出點點綠色,到處是春天的氣息。遠處跑過來一群七八歲的孩子,像風一樣從我身邊跑過去,只留下陣陣歡聲笑語在田間飄蕩。立春,我們南方人則有吃春卷的習俗。那一張張圓圓的春卷皮子,包著青菜、冬筍,還有我最愛吃的肉絲,放在油鍋里一炸,外酥里脆,吃著滿滿的幸福感。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奮力的向上生長。在春天,大人們都把一年要做的事計劃好。我也要在春天計劃好今年的學習,做一個勤奮好學的小學生。
立春作文 篇4
立春俗稱打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頭一個節氣,時間約在春節前后,這一天標志著春季的開始。
我爺爺奶奶家在河北省任丘市,那邊的傳統迎春習俗是剪葫蘆,貼葫蘆。葫蘆的圖案一般是些花、草、鳥、春字等等,也可以按照年份剪生肖圖案。葫蘆要在立春的前一天貼上。
每年臨近立春,奶奶都會用紅紙小心翼翼地剪出各種各樣的葫蘆,立春前一天把紅紙葫蘆貼到大門上、窗戶上,甚至還會貼到家具、電器還有車子上面。我小時候,奶奶還會用紅布剪一個小葫蘆縫到我的后背,奶奶一邊縫,一邊還念念有詞:“葫蘆正,不生病;葫蘆歪,不生災。”縫完后還要囑咐我:“打春不要出門,打在身上有災的。”我追著奶奶問,為什么要貼葫蘆?為什么要在我身上縫個葫蘆?為什么不讓我出去玩?奶奶告訴我,這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習俗,紅色辟邪,葫蘆吉祥,可以保佑平安的。我明白了,葫蘆是“福祿”的諧音,人們在新的一年開始的時候貼上葫蘆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福祿雙至,實現有福有祿的美好愿望。
每近立春,家家都會用紅紙、紅布剪葫蘆,貼葫蘆,迎接春天的到來。立春當天要是能出去玩,欣賞著各種各樣的葫蘆,也是一種享受呀!
立春作文 篇5
立春,有時在農歷十二月,有時在農歷正月。一過立春,就意味著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
我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于春”的說法。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天子要在立春日,親率諸侯、大夫迎春于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后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這一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山西民間流行著春字歌:“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講的就是打春牛的盛況。
舊俗立春前一日,有兩名藝人頂冠飾帶,一稱春官,一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無論士、農、工、商,見春官都要作揖禮謁。報春人遇到攤販商店,可以隨便拿取貨物、食品,店主笑臉相迎。這一天,州、縣要舉行隆重的“迎春”活動。前面是鼓樂儀仗隊擔任導引;中間是州、縣長官率領的所有僚屬,皆穿官衣;后面是農民隊伍,都執農具。來到城東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與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禮。執事者舉壺爵,斟酒授長官,長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禮。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禮畢,與來時一樣熱鬧,將芒神、春牛迎回城內。
【有關立春作文匯總五篇】相關文章:
立春的諺語匯總02-12
立春的作文700字04-12
高中立春作文800字01-21
立春的諺語有哪些02-15
立春民間流傳的諺語11-27
關于立春習俗的諺語09-08
立春的經典諺語大全02-09
立春節氣經典諺語07-26
關于立春的諺語9篇03-07
描寫立春節氣的諺語大全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