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關于我與語言文字的征文
文字是我國精神文化中不可忽視的珍寶,也是古代文人墨客總結出的精華,因此漢語言文學變成了我國文化的代表之作。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我與語言文字的征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與語言文字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語言、文字都有著悠久的歷史。
我喜歡漢字,每個字都有它獨特的意思,一個漢字有多種意思的表達。記得我剛上學的時候,分不清“的、地”的用法,經常混用,“明亮的天空”被我寫成了“明亮地天空”,“快樂地跳”被我寫成了“快樂的跳”,在我一步步認識了它們的涵意后,終于明白了它們在不同地方的用處。“的”的后面是名詞,“地”的后面是動詞。看!中國的文字真的是博大精深呀!
但是在有些廣告里就經常錯用漢字,夏天跟媽媽一起逛街,就看到了賣冷飲門口 “清涼一下”被寫成了“清涼一夏”,電視上的蚊香廣告“默默無聞”被他們寫成了“默默無蚊”等等,這些對我們學生以后認知漢字影響很大,真希望他們以后能注意到這一點,快點改進。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有著多種語言和方言。普通話做為一種全國通用語言,我們應當養成從小就講普通話。我們家在安陽,我從小就講普通話,安陽的方言舌前、舌后是分不清的,在我們家就鬧出過笑話。有一次媽媽用安陽話對爸爸說:“讓我用用尺子”,結果爸爸以為媽媽要用車子,就把自行車鑰匙遞給了媽媽,媽媽笑著說:“我用的是尺子不是車子。”多有意思呀!所以從現在起同學們要多講普通話,多看新聞,多聽廣播,多朗讀,提高自已的語言能力。
正確使用每一個漢字,多講普通話應當從小做起,從我做起。
第二篇:我與語言文字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語言文字體現一個人的修養。語言文字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紐帶,是人與人之間交通的橋梁,是人與人之間共同的結晶。作為小學生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我們要說好普通話,寫好標準的中國文字。
簡簡單單的筆畫構成了千千萬萬神奇的漢字,賦予了神奇的語言的與眾不同的魅力。“一字值千金”這句話說的真沒錯,就如我以前讀過的文章中說把“烏魯木齊”寫成“鳥魯木齊”,就這一點之差,使18萬元的物品成了一堆廢品,18萬元就這樣付之東流了。古人有“一字值千金”之說,現在看了這個“一字值千金”之后,才覺得在寫文字時一定要認真,否則不但會鬧笑話,有時還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有些同學認為這一撇一捺的根本就不算什么,錯別字一大堆。現在,我就深刻體會到“一字值千金”的重要性。我們如果小時候就這樣不規范的寫字;不重視錯別字的重要性;不認真的讀書,那么以后會犯嚴重的錯誤。所以請大家都不要小瞧我們中國文字的規范標準。
“太姥山”是我福鼎的一座名山。但是,“太姥山”的“姥”可考倒了游客們。記得我曾經去太姥山,想一覽名山的風采。路上,我聽著游客們絡繹不絕地稱贊太姥山。其中,一個年輕小伙子的話語讓我哭笑不得:“這太姥(lao)山真奇特。”過路人聽了笑得前俯后仰,年輕人疑惑不解。原來這太姥山的“姥”讀mu,而不是讀lao。是多音字。這位年輕人為他的不標準語言羞愧地低下了頭。標準的讀音多么的重要啊!
想必大家都看過《漢語橋》吧!有些外國人能把中文說得比中國人還好!連外國人都能說好中文,何況我們呢?
文字是我們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密不可分為什么還要把文字讀錯,寫錯?絕不可以讓錯誤誤導人們,不要被錯誤蒙蔽雙眼,可不要將錯誤發揚下去。語言文字它們可不是一個個僵硬的符號,而是有著獨特性格的小精靈!所以,我們要寫好文字,說好標準的普通話!
第三篇:我與語言文字
轉眼間,我已經小學五年級了,但我總是回想起讀幼兒園時看書只看圖,不看字的情形。盡管那時我還不認識字,但精美的畫面總是深深地吸引著我。
后來,我上小學一年級了。老師首先教我們的就是漢語拼音。“b、d、p、q、f、t”這幾個音一直在我的嘴中回旋。我還會把“b”和“d”混在一起,都有兩個半圓,每次我把它們兩個“雙胞胎”混在一起,讀錯了發音,我就會忿忿地埋怨。把拼音的知識都掌握了,就可以看注音版的書了。但是很多字會讀了卻又不懂它的意思,爸爸就教我另一個法寶,它能教你意思、組詞和讀音,那就是——字典。字典就像一位無聲的老師。當你不懂一個字的意思的時候,你可以查字典,當你不知道這個字的讀音時,你可以查字典。
中國字很有趣。比如說“甭”字,它就用“不”和“用”來組成一個字,還有“歪”,它用了“不”和“正”來組,太有趣了!從剛剛開始學漢字,我就喜歡上了這種奇妙的語言文字。剛學寫漢字的時候,我總是寫不好。爸爸就送我去學書法。當你用筆寫出一個個生動的漢字時,一定會感嘆漢字的奇妙。它就如一位技術精湛的魔術師,時而輕如鴻毛,時而重如泰山,時而飄若游絲,時而矯若驚龍。雄偉豪壯的顏真卿楷書,雄強剛健的《張猛龍碑》,秀美飄逸的《曹全碑》,沉著痛快的米芾行書,在我面前展開優美的畫卷。
小時候,我愛聽爸爸講一個個動聽的故事,和他一起吟誦唐詩宋詞,《詠鵝》、《春曉》的詩篇縈繞耳畔。現在,我愛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桌前看一本本書,細細品味中國語言文字的韻味。每一個字都是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畫頁,也是一個個跳躍歡快的音符。漢字,它像一個個充滿靈氣的小精靈,在紙上跳著歡快的舞蹈,姿態是那么的優美,那么的迷人,我每次都會陶醉在這美好的境界之中。別看每個字都是那么平凡,那么普通,其實它們都深藏不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曾經讀過一本《文字的奧秘》,初步領略了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我愿意繼續走在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路上。我相信,路上,風景一切美好。
第四篇:我與語言文字
“海棠花是否依舊,應是那綠肥紅瘦,獨自泛輕舟,雨疏風驟添新愁,濃睡不消那殘酒……”mp3里汪蘇瀧的《李清照》還在單曲循環。我十分癡迷于這種傷感優雅的文字中,喜歡看文字與文字之間的碰撞與融合。我喜歡唐詩,喜歡宋詞,也常陶醉于現當代文學作品。
我喜歡魯迅,喜歡看他的《朝花夕拾》。有人說他的文字啰嗦,象流水賬,甚至說他連句子都寫不通順。可恰恰我卻從他的文字中讀出他的嚴謹、沉穩和細致。他在《社戲》中寫到“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因趙莊只是依稀可見,聽到的和看到的都只是猜測而已,而且兩者都與看戲有關,更體現了少年人心里急切的想去看戲的心情,所以從這里便可看出魯迅文字的嚴謹與細致。讀罷《朝花夕拾》,這本魯迅在人生夕照時寫的回憶錄,我能深刻感受到從他文章里透出的那股天真爛漫勁,它似乎不經意間把我也感染了,我相信魯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世不深的目光,那股年少輕狂的童真,深深吸引了我,也讓我想起了自己童年時的那股調皮和天真。所以,論文章推薦,我首推魯迅!
我還喜歡韓寒,有人曾經稱他為80后的精神領袖。我記得曹文軒曾為韓寒的《三重門》作序時說道:“一個少年對社會、對人世、對人生、對周圍的一切,常能發出一些直抵要害的見解來,既使人感到可怕,又使人感到驚羨。這個少年不知由于什么原因,不再用少年所特有的清純目光看待這個世界了。他用了挑剔的目光,懷疑的目光,甚至是很不留情的目光。”韓寒的文字辛辣,很具諷刺力,往往一針見血。他對文字有他自己獨特的理解。《三重門》是他的處女作,他在里面將文字玩弄于股掌之間,古詩詞,近代詩信手拈來,可是有人卻不理解韓寒,說他的書淺顯,我不得不說,那是他們不懂韓寒。我覺得他對世界能有自己一份獨特的看法,在有了獨特的看法之后,又能以獨特的敘述方式將其表達出來,文中閃現著智慧和幽默。所以韓寒的文章也讓我折服,甘愿沉醉于他的文字中。
文學的天空廣博而迷人,誘惑著你我去飛翔;文學的殿堂神秘而瑰麗,誘惑著你我去涉足。讓我們與唐詩宋詞為友,與文化名人交心,擁有精彩愜意的詩樣人生!
【我與語言文字的征文】相關文章:
我與語言文字征文10-15
我與語言文字征文精選10-19
我與語言文字同行征文10-18
我與語言文字優秀征文10-18
我與語言文字征文范文10-19
2016年我與語言文字征文精選10-18
我與語言文字征文500字10-18
我與語言文字征文800字10-18
我與語言文字征文600字01-28
初一我與語言文字征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