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時間:2025-01-07 09:55:07 美云 初中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精選20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精選20篇)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1

  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我國唐朝的大詩人王維,曾作過一首關于重陽節的詩,名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描繪了在重陽節這個傳統節日作者對親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陽節,我和爸爸媽媽為了感悟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我們來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我們沿著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勝收的景色。我們也看到了許多老人都在沿著山麓攀爬,我們登上山頂,看見了許多老人在香山頂峰上慶祝自己的節日---老人節。他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慶祝。在他們中間坐著一個老爺爺和幾個老奶奶,老爺爺坐在凳子上用手風琴拉著《歡樂頌》,曲調歡快、優美,令人陶醉;旁邊的老奶奶則用小镲和小鼓等樂器為老爺爺伴奏,樂曲在這個小樂隊的演奏下顯得非常動聽。周圍許多老人圍者這個小樂隊盡情地跳呀、唱呀,使人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一般。

  游覽完香山,我和爸爸媽媽就出發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我們深深的祝福送給了老人。按照每年的習俗,今年重陽節村委會又給爺爺奶奶發放了慰問品,這體現出全社會對老人的關心和關愛,敬老、愛老之風傳遍了神州大地。

  昔日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也已不見。但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著花糕,喝著清茶說笑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伙伴。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2

  爺爺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爺爺走了,臨終前,他給我說了一句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這句話的激勵下,我發奮學習,讓九泉下的爺爺能夠安息。

  今天,我依舊像以前一樣,坐上公交車去上學。

  在路上,我發覺今天好像特別熱鬧,有一些老人排著隊,擊著大鼓,拿著凳子,在“砰……砰……”的大鼓下快樂地走著,公交車內很熱鬧。有的在親切地交談;有的看著寫在公交車前“祝老人們身體健康”這幾個字出神,還流露出笑容。我有禮貌地向一位老太太問:“老奶奶,今天是什么日子?”“今天是九九重陽節。”老奶奶慢慢吞吞地回答,還帶著一種自豪感。

  這時,我不知不覺就想起了爺爺,想起爺爺那慈祥的笑容,溫曖的懷抱,他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記得每次爺爺出去,我就像是一條“小尾巴”一樣和爺爺形影不離。每當傍晚,我們來到人民路的香樟樹旁聽著老人們拉二胡,有的人干脆在音樂伴奏下起舞,爺爺也邊學邊哼,邊唱邊笑,我也在一旁蹦蹦跳跳,開心極了!

  爺爺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爺爺走了,臨終前,他給我說了一句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這句話的激勵下,我發奮學習,讓九泉下的.爺爺能夠安息。

  現在,我身邊的老人只有外婆一個了,我們要好好對她,滿足她的愿望,讓她有個安祥的晚年。九九重陽,謝謝你!是你讓我懂事了。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3

  10月6日這一天,天空偶爾飄著小雨,但絲毫不影響同學們激動、興奮的心情。因為我們班家委會要組織大家一起去城南敬老院送溫暖啦,連涼涼的秋風都帶著絲絲暖意。上午8點半,幾輛滿載著禮物的車輛浩浩蕩蕩地出發啦!

  來到敬老院,我們二話不說,就開始幫著干活,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有的包餃子。中午,我們和爺爺奶奶們一起聚餐,餐廳里熱騰騰的蒸汽中映著我們的笑臉,洋溢著天倫之樂。

  午餐后,我們為爺爺奶奶們表演了自編自導的節目,我表演寫毛筆字。寫字時,聽到旁邊的爺爺奶奶們紛紛夸我:“這么小就能寫出這么漂亮的大字,真了不起!” 我的心里甜滋滋的,筆拿得更穩了,寫得更有力了!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壽比南山”代表著我深深的祝愿!同學們還表演了唱歌、跳舞、尤克里里、電子琴、走秀等。爺爺奶奶們看著豐富多彩的節目,時而發出爽朗的笑聲,時而嘖嘖稱贊,時而豎起大拇指……仿佛一下子年輕了許多。

  表演結束后,我們給每位老人分發禮物。我和同學給老人捶背、洗腳、剪指甲,小心翼翼地攙扶行動不便的老人進房間,陪他們聊聊天,說說笑話,逗他們開心。你瞧,郭宇哲同學一會兒給奶奶捶背,一會兒給奶奶按摩,奶奶舒服地閉上了眼睛,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皺紋就像盛開的蓮花。

  直到下午3點,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敬老院,老人們的臉上流露著不舍。我在心里默默地說:“爺爺奶奶們,不只是重陽節,我以后還會常來看你們的!”回家路上,我的心里暖暖的,這就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吧。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4

  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更代表著我們應該敬老愛老尊老。為準備了家鄉的重陽節作文:重陽爬山,希望能夠讓大家對尊敬老人有更深刻的認識。

  今年的九九重陽節那天,我和姥姥、姥爺決定去登梧桐山。一大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媽媽送我們到梧桐山入口的小路,我們開始登山了。一開始,山上沒有石級,要走山路,走了一段時間,出現石級了,我們又改成登石級。

  我是走一會兒歇一會兒,到了半山腰,我看到了全深圳的景色:一座座高樓好像小房子;路上的行人像小螞蟻;還有東湖公園的大森林一片蔥蘢,猛一看就像一塊深綠的寶石嵌鑲在山腳下。幾條小河變得像細細的帶子,輕輕柔柔飄落在大地上。看到這樣的美景,我把剛才的累都忘了。

  我們又開始往上爬了,登到了差不多一大半了,我對姥姥說:“歇一會兒吧,我又累又渴。”他們答應了,我心想:這回我可要吃多點了。吃完喝完感覺又有勁了,于是我們又鼓起勇氣向上登。

  這次我們走了很長時間才在山路邊找到一個椅子坐下來,因為走的.快,我又有點支持不住了,所以很快就累了。這時我聽姥姥說:“就快到山頂了,加油啊!”遠處一位比姥姥還老的的老奶奶慢慢的走上來,我問:“老奶奶,你累不累啊?”老奶奶帶著家鄉的口音對我說:“小朋友,生命在于運動,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這番話深深的鼓舞了我,我們一道鼓起勇氣,終于登上了山頂。

  這個時候我的心情真高興啊!雖然累,可我戰勝了困難,取得了勝利。

  坐在山頂上,望著盡收眼底的好山好水,我們陶醉了!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5

  也是一個九九重陽節,但這一重陽節卻與過去不一樣,由于我們三一班,要去敬老院探望老年人。天高云淡,秋高氣爽,伴著花的清香,踏著歌的節奏,大家滿懷愉悅的情緒抵達了敬老院。

  最先,大家為每名老年人奉上了紅領巾和禮品,老大家興奮地用兩手接到紅領巾,她們的兩手有一些發抖,或許是開心,或許是想起了童年時的情景,打動得都熱淚盈眶。看見老年人戴到了艷麗的紅領巾,好像年青了很多。

  次之,大家為老年人奉上了精彩紛呈的綜藝節目,有沙包舞《找朋友》、二胡《賽馬》、但最火爆的是雙簧表演,她們用那風趣的句子把大伙兒逗得前俯后仰,老大家也外露了燦爛的笑容。

  最終,大家扶著老年人走入她們的屋子,我看到有的老爺爺坐著輪椅上沒法動彈,大伙兒推著他走,有的老奶奶行走失去均衡,不斷往前摔倒,也有的老年人說不清楚也聽不到,我禁不住為她們覺得傷心,多么的.期待她們能更為健碩。我扶著的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他戴著一定鴨舌帽,臉上有很多老人斑,眼角皺紋很深很深,行走一瘸一拐,他早已有89歲大齡了。趕到他的屋子,大家跟老年人閑聊,整理房間,還為老年人唱了一首歌,盡管祖父聽不清,可他或是為大家鼓掌,對大家表示感激,祖父還從櫥子里拿出來核桃仁使我們吃,看得出,祖父由于大家外露了令人滿意的微笑,大家也為他感到高興。不經意間回家了的時間到了,我依依不舍地離開老年人。

  敬老愛老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我還在內心靜靜地朗誦著:“爺爺的愛,是燦爛的陽光,他能消融冰川、凈化心靈,蓬勃生機,奶奶的愛,是盎然的綠化,她使新鮮空氣,百花吐艷,彩蝶飛舞……”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6

  秋涼桂花香,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活動興趣盎然,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吳茱萸。每當我去參加這個節日,我總是想起唐代大詩人王維寫的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我想念我的親人

  相傳東漢時,汝河有個瘟神。一出現,每天都有人生病死亡,這一帶的人吃了不少苦。村里有個叫恒景的年輕人,立志要出去游仙學藝,為民除害。陳京拜訪老師很久,終于發現東邊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位神通廣大的神仙教主。涇不怕艱辛,不怕長途跋涉。在仙鶴的帶領下,他終于找到了擁有神奇魔力的仙魁。仙女首領被他的精神所感動。他不僅教了他降妖劍術,還給了他一把降妖劍。從此,涇再也不怕風吹日曬,終于練成了一門超凡的武功。

  這一天,仙長把涇給他叫來,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疫魔又要出來作惡了。你已經學會了你的技能,所以你應該回去殺人。”。仙長給了涇一袋吳茱萸葉和一杯菊花酒,教他避邪,讓涇騎鶴趕回家。

  涇回到了家鄉。九月初九的早晨,他按照賢昌的指示帶領村民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給每人一片吳茱萸葉和一杯菊花酒,準備施魔法。中午,伴隨著幾聲怪叫,瘟疫惡魔沖出汝河,突然聞到吳茱萸和菊花酒精的奇怪香味,臉色頓時變了。此時,涇執降妖劍數回合后,用劍將瘟疫妖刺死。此后,九月九日為躲避瘟疫而登山的習俗年年流傳。

  聽完這個故事,我很感動,仿佛有一種能力注入了我的體內。我大踏步爬上山頂,很快終點就在我眼前。

  下山的路上,我媽跟我說,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我想起奶奶一直有肩痛的問題,路邊有個賣木棍的小攤,我就花了五塊錢給奶奶買了一個,打算送給她。

  那年的重陽節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重陽節。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7

  那年的重陽,你還記得嗎?

  天是陰沉的,濃郁的墨色壓得人喘不過氣。我聽你說起今天是重陽節,我微微一怔,很久沒有關注過這種傳統節日了。我們一起走,路上有很多花店,我說,我喜歡百合花。你告訴我,你最喜歡的菊花。我很詫異,一直以為你喜歡的是比較深的顏色,而菊花那么明媚的顏色,像是在燃燒一班的瘋狂。然后,你又說,你喜歡看在湛藍的天空下的菊花海。好鮮明的對比,像沙灘和大海……

  你走之后,我經常會想起你,現在又是重陽。而我正字這曠野上看到了令我驚詫的景象:遍地的野雛菊與天連成一片。也許天氣并非明亮,可在這片明媚的金黃之下天色也給逼成了淺藍。菊花海,不是你最喜歡的么?真希望,你也可以看到這番景色。還有,今天是重陽節,我站在這里,登高望遠,看到了你在微笑,想到你曾經說過“夢想已被現實覆蓋得嚴絲合縫……”“面包總會有的,希望也會有的'……”過去的日子仿佛都回來了,我看到我們很開心地笑著,追逐奔跑,那些洋溢著幸福的日子啊!那些快樂在這一朵朵菊花中綻開,怒放,閃耀,你還記得嗎?

  獨在異鄉的你是不是還記得今天是重陽節,你會不會很孤單呢?

  每到夜晚,星星將一束束微弱的光茫投下時,我會想到你,遠方的你,有沒有在看,今天晚上的星星很漂亮。沒有你在,這一個冬天我得一個人走回家了,你是不是也一樣呢?

  想到你在做題時的專注,想到你在看書時淺淺的笑意,想到你痛苦時大聲的尖叫,想到我們在一起時的痛快……

  在這里,又是重陽,我采了一朵野雛菊,給你,我的朋友。思念你,如同親人,最近還好嗎?不要忘了,還有我,會陪著你一起走。

  你還記得嗎?那年的重陽節,我們在一起。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8

  又到重陽節了!今天下午,我們班上開展了做重陽糕的活動,大家十分開心。這個活動既增進了同學間的感情,又培養了我們自己的動手能力,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活動一開始,成老師讓每組一個同學把糯米粉袋子和糖袋子都撕開,并指揮我們往不銹鋼盆里倒糯米粉和糖。我們組的高楠同學一下子就把袋子撕開一個大口,袋里的米粉統統往盆里倒去。做完準備工作,糕點師傅便過來給我們的糯米粉加水。小組里的同學迫不及待地卷起衣袖,干什么?不說也知道——和粉唄!大家迅速地揉了起來。七八雙小手不一會兒就粘上了許多面粉。一會兒,米粉已經被我們攪拌的粘起來了,一塊一塊的,再看我們的小手,像做手指游戲似的,七上八下,上下翻飛,真是熱鬧極了!揉了一陣子,面粉又揉干了,于是我們一組的人十分焦急,怎么辦呢?只有再去請糕點師傅了。好不容易,將師傅拽到了我們組,她看了看盆里的米粉團團,又往里加了些水和油。嘿,有了師傅的幫忙,我們揉得更加快了。我們把糯米粉揉得又稀又粘,就像融化了的冰激凌。然后,又往里加入了紅紅的棗泥。啊!真是好誘人啊!過了好一陣子,終于和好了。

  到了下午第三課,我們的棗泥重陽糕已經烹飪出爐了!我們的.口水直流,一個個興高采烈地跑去領著“果實”。剛開始還以為自己第一次做的重陽糕很難吃呢,但當我真正品嘗到了,覺得香甜可口。慢慢咀嚼,棗香四溢,粘粘軟軟,還真是好吃。我感受到了收獲勞動果實的喜悅。

  品嘗完自己組的杰作后,我又去領了其他組不同口味的三塊重陽糕,準備打包回去給爺爺奶奶品嘗美味,讓他們體會到我們的一番心意,感受我們帶給他們的特別的幸福!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9

  “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做陌生人,過節的時候會為親人三思。”在這個秋高氣爽的季節,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今年的10月19日,也是中國傳統的'老人節。這一天,是讓老人登高休閑,也是讓人發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我奶奶是退休教師。學校在這一天給她過生日,不僅安排了精彩的節目和慶祝禮儀,還送了她一個漂亮的大蛋糕。晚上奶奶邀請全家人去老家吃團圓飯,還順便過了重陽節。18點左右,二叔,二姨,我哥,我家都到了,開飯了。奶奶做了一桌她拿手的好菜,有紅燒雞、糖醋昌魚、陽澄湖大閘蟹等.桌子色香味俱全,讓我眼花繚亂,口水直流,忍不住先吃了起來。在品嘗美味佳肴的同時,大家說說來自五湖四海的三海經,有說有笑,多么深情和諧啊!然后我們舉杯慶祝奶奶的生日。

  大家吃完飯后,我們在大廳里看了關于重陽節的電視節目。我和哥哥不能閑著。為了讓爺爺奶奶有一個快樂的假期,我們負責打他們的背。過了一會兒,奶奶又召集大家吃飯,猜猜我們要干什么。吃蛋糕!我先把蠟燭放在蛋糕上,哥哥關了燈,然后卜兒在中間點了一根蓮花蠟燭,“啪!”那朵蓮花開得奇妙,所有人都吃了一驚,但隨后美妙的生日歌響起,全家人都跟著音樂一起笑著唱。奶奶露出興奮的表情,蠟燭吹滅,二姨把大蛋糕切成小份給大家吃。奶油厚的甜蛋糕真誘人!哥哥一口氣吃了三次,成了真正的“大花貓”。當然,我看不多。最后,媽媽給爺爺奶奶做了一碗長壽面,我給了他們第一句祝福:“祝爺爺奶奶幸福長壽”。他們笑了,笑得那么心滿意足,那么親切,那么開心。

  這是我最享受最有意義的重陽節。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10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流動豐碩,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良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劃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并飲菊花酒

  重陽節恰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發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乞降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良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收留。清代以后,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舊是重陽節前后最為繁盛。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11

  又過重陽,憶重陽,不免想到兒時外公給我講的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叫桓景的人父母因瘟魔而死,就拜師學藝,后來農歷9月9日,他回到家鄉,領著父老鄉親登上了一座高山。每人分一片茱萸葉,用以驅瘟魔;又倒出菊花酒,每人呷一口,用以防瘟疫。后把瘟魔斬殺。

  如今,這個故事依舊余音縈繞,可外公卻早已離我們而去。現如今,又過重陽節不免回憶起以前的往事。

  我還記得,外公那雙有力而長滿大繭的的手;我還記得,外公那咧起得嘴角;我還記得,外公拉著我稚嫩的小手在田野里漫步……

  如今,重陽節,登高,爬上那和外公一起登上的'山,眼前不禁浮現起以往的種種。

  山頂上,我們一家人登上了老家的一座山,中途,枝繁葉茂,樹葉交錯著,不放過一縷陽光。我們走了10分鐘左右,太陽突然打了起來,路邊長著幾株奇形怪狀的草。外公卻將那草摘起來,指著說:“斌斌,這個就是茱萸。”說著,把它他給了我,我伸手去接,放在鼻子前輕輕一嗅,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外公又說:“這個茱萸是插在頭上的。”我回應道:“知道,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就寫了茱萸。”說完,我們又走了一段,終于走到了山頂,山頂上有一個石桌。我們拿出菊花酒和糕點,放在了石桌上。我一個小孩子當然不可能喝酒啦,就在石桌旁東跑跑西跑跑,好不快樂。石桌旁不時傳出了笑聲傳進山中,回音不斷……

  現在,外公卻離開了我們,依舊是這座山頂,依舊是在石桌旁,依舊是重陽節,卻沒有了那因回音而不斷的爽朗笑聲。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12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今年閏九月,將會有倆個重陽節。我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爺爺和奶奶,爺爺奶奶高興極了。為了讓兩位老人過個開心的節日,我們這個小家庭還臨時開了一個短暫的家庭會議,會議結果是節日這天每個人做一件讓老人高興的事。

  節日這天,媽媽一大早就起來了,做了一大桌豐盛的早餐 。有奶奶最愛喝的南瓜粥,爺爺最愛吃的雞蛋餅,還有一些可口的北方點心和小菜,爺爺奶奶看到這些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縫。吃完早餐,我們全家人去臥龍灣,我和姐姐挽著爺爺奶奶的胳膊,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

  我們來到了金燦燦的向日葵園,讓爺爺奶奶躲起來,我和姐姐去找他們,爸爸媽媽就負責拍照,定格我們幸福快樂的瞬間。爺爺奶奶好像也變成了小孩子,在向日葵園里東躲西藏。媽媽總對爺爺奶奶說:“小心點,別摔了!”

  中午吃完農家宴,爸爸笑瞇瞇地對爺爺奶奶說:“爸,媽,咱們回家吧。你們每天都要午睡,回去遲了,又該睡不著了。中午好好休息休息。”姐姐最會在逗爺爺奶奶開心啦。您聽,她正在唱一首自已改編的歌,夸了爺爺,夸奶奶。您瞧,姐姐高高昂起的頭,賣力扭動的'身子,逗得爺爺奶奶哈大笑。

  爺爺奶奶睡醒了,我端著一盆溫水來到爺爺奶奶面前:“爺爺,奶奶,您們今天一定走累了,我想給您們洗洗腳。” “好,好,我們這個小孫女可真孝順。”我認真地給爺爺奶奶洗腳,爺爺奶奶笑得滿臉的皺紋像盛開的菊花。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送給爺爺奶奶一個按摩器。爺爺奶奶互相按摩,笑著打趣,舍不得放手。我呆呆地望著他們,覺得這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更美的畫面了。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13

  又是一個“愛心日”。 星期二下午,我們學校部分少先隊員在少先大隊輔導員肖主任的帶領下到敬老院開展了獻愛心的活動。 下午2:00左右,我們乘坐的車經過紅土坡,開進了敬老院。

  敬老院是個大院子,里面有三棟樓房,環境十分優美,院子周圍是郁郁蔥蔥的橘林。 一下車,映入我眼簾的是院子中老人們投向我們那慈祥、親切的目光,我們像一群快樂的小鳥圍著他們歡快地歌唱。頓時,原來冷冷清清的院子變得熱鬧起來。 我們圍在老人身邊,給他們表演節目,拉二胡、吹葫蘆絲、跳舞、唱歌、表演雙簧······我們擔心爺爺、奶奶們聽不懂,還耐心地為他們講解節目的內容。那優美的舞蹈讓爺爺奶奶們喜笑顏開,悅耳的歌聲使爺爺奶奶們陶醉。看著爺爺奶奶們高興的樣子,我們又問爺爺奶奶生活過得好不好,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好!好!有黨和政府的關心,我們過得能不好嗎?” 時間過得真快啊!我們要返回學校了。

  臨別時,我們每一位同學都和爺爺奶奶們親切話別,爺爺奶奶們都含著不舍的熱淚朝我們揮手,我們坐在車上從車窗口探出頭來高喊“爺爺奶奶——再見!” 這個短暫的'下午,老人們完全把我們當成了自己的親孫子,親孫女。我想,爺爺奶奶們一定不舍得我們走,一定會想我們的。因為,天底下哪有爺爺奶奶們不思念自己的孫子孫女呢?同樣,我們也會思念敬老院里的老爺爺、老奶奶們的。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愛老人、孝敬老人,是我們每個少先隊員應該傳承的文明禮儀。我期待著下個“愛心日”早日到來!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14

  “丁零零”,上課了,黃老師滿面春風地走進教室,手里還拎著一個漂亮的紙袋子。她面帶笑容地問我們:“知道這個袋子里裝了什么嗎?”同學們“刷”地一下全都舉起手來。黃老師點了一個同學,他說:“可能是你上次說的要給我們帶的熟花生。”老師笑著搖了搖頭。我看了看,這袋子方方正正的,猜想著里面的東西也一定很方,我又仔細想了想,今天是農歷九月初八,明天不就是重陽節了,難道這是……重陽糕?我舉起手來,老師叫我,我說:“重陽糕。”同學們聽了哄堂大笑。老師笑而不答,慢慢地把袋子打開,“哇哦!”同學們大叫一聲,果然是重陽糕!哈!我猜對啦!老師大聲宣布:“今天,我們一起吃重陽糕!”“哇——”同學們歡呼聲一片,我激動得差點從座位上跳起來了。

  開吃嘍!老師拿出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把重陽糕切成塊,然后讓我們按座位有序地去領,同桌兩人同吃一塊。可我們卻偏偏是第四組,看著其他組同學津津有味地吃著的樣子,我們組的同學個個把脖子都快伸成長頸鹿了。終于輪到我了,我跑到講臺前,領了一塊重陽糕。這塊重陽糕上面有一根根五彩繽紛的像蘿卜絲一樣的點綴,中間一道白一道棕,不仔細看還以為是五花肉呢。糕幽幽地散發出一股股米香,真讓人垂涎三尺。

  走到位子時,我想把這塊重陽糕分成兩塊,可是這糕卻像不愿分開一樣,緊緊粘在一起。同桌陸蕭霏見狀可急了,兩手抓住重陽糕,用力一掰,就把它一分為二了,嘿嘿!果然是“女漢子”。她把其中的`一塊給了我,我輕輕地咬了一口,哇!粘粘的,軟軟的,香香的,甜甜的,真好吃!

  因為這是老師給我們的重陽糕,并且還是老師親手為我們切的,所以吃起來尤其好吃,更是難忘!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15

  重陽節也稱作老人節,理應把為老人祈福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我們這里卻很少有見到如此的,也許是緣自忌諱。人到暮年,腦子已大不如壯年時靈光,想得最多的就是大限之時。愈想愈怕,于是愈發受不得一點刺激。別說是祝福長壽了,光是翻翻日歷都會默然良久。比如我外婆壽已七十有六,眼睛也不大好。我們這一帶以九的倍數為人壽的災禍之年,視為不祥。比如二九十八歲,八九七十二歲等等。時不時就聽見外婆嘆氣,八九七十二,要不要還吶。逢年過節給我們壓歲錢時總以“現在不給就來不及了……”開頭。我望向夕陽,西沉的日頭給眼睛帶來一絲刺痛。很多老人就是這樣的心態,固執得像一頭牛,什么重陽不重陽對他們來說真的`沒有什么意義。

  漸漸發現,現在的節日更像是一種為了忘卻的紀念,忘卻古老,忘卻過去。在我們一次次用食物和整天的鑼鼓喧囂深化節日這個儀式時,節日真正的精神與內涵卻在漸行漸遠。若有一日一覺醒來,重陽節憑空消失,如同從未出現過一般,不知我們是否會感到訝異,寂寞,抑或是漠然。

  也許一個節日最好的結局是這樣的:最后一個記得這個日子的老人躺在一把搖椅上,目光隨著落日下降,漸漸閉上。這就如同一個文明的覆亡。別妄想與天地同壽,那只不過是一個水中的夢。當社會已不再需要,當再也沒有更多的理由讓它存在時,有一個完滿的終點,比它如何開始更為重要。

  當然也有可能是由這個節日衍生開去,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新的含義,既有傳承又有創新。比之徹底消亡的說法,我也更為認同這種說法,畢竟走極端的只是少數,完全維持中平不被同化的概率幾近于零,還是融合來得更為妥當,弱化了具體的概念,而能將精神內核提煉出來。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16

  重陽節已過,忙碌的人們又開始回歸到了自己的崗位上,或工作,或上學。回顧過往的這幾天值得讓人回味。

  奶奶年事已高,現如今已85歲高齡,雖身有舊疾但勝在家人呵護周到,所以身體還算硬朗。由于年事已高自己居住不安全,所以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兒女住在一起。也就是在這家住幾個月再去其他家住幾個月,大家一起盡孝。在剛開始這樣的時候各位叔叔伯伯姑姑還都相互來往多陪陪奶奶,但或許是各有各的家庭、事業,所操心的事情不較多,越往后已經很少看到大家或相約或獨自去陪伴奶奶也只有在特殊的節日里大家會相聚一堂。就像今年的.重陽節一樣,這個節日其實沒有什么特別的,在我們家鄉也不是特別的注重,但是他勝在今年在國慶期間期間渡過。上班的放假,上學的也放假,于是乎大家不再那么辛苦操勞了,不知道是誰發起的提議,今年過過重陽,陪陪老人家。這一提議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有人訂飯店,有人安排車輛,有人給奶奶梳洗打扮添置衣服。一句話,大家都很開心很積極。而就在此時奶奶身邊最小的小弟弟說了聲“奶奶,你怎么哭了?”這一說不得了,大家都停下手下的活計、電話忙走過來了解情況,忙問老人家是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等等,一個個都滿眼的擔心。奶奶抹了把眼淚說,沒什么,就是高興,高興,看到你們都在心里高興。邊說邊哭。看著老人這樣,大家沉默一陣后忙是安慰開解。事后吃完飯,幾位叔叔伯伯姑姑單獨聊了一會兒,不知道聊了什么,或許是這次奶奶的開心讓大家有所感悟吧。

  節日本身是一個挺好的事情,喜慶嘛,大家都喜歡,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拿節日做聚會用的手段來結交朋友。有多少人用在家人身上呢?這一次的重陽節或許給我們家上了沉重的一課。我們應該記住它。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17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中國人就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九九重陽節正好趕上了豐收的秋季,“九”寓意長久、吉利。祝福老人們延年益壽、幸福安康。

  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重陽節了,因為重陽不光是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大家都來尊老、敬老、愛老。

  金色的秋天也給老人們帶來了健康與活力。每逢重陽佳節,敬老院里人流如潮,熱鬧非凡。這天清晨,我早早地起床,趕去蛋糕店買重陽糕,去敬老院參加看望老人的活動。提著蛋糕,我快步走到渡頭敬老院。里面早已是人山人海,人們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帶著自己最真摯的祝福,與老人們共度佳節。我急忙獻上熱乎乎的重陽糕。軟軟的甜糕是愛的傳遞。重陽佳節的敬老院,上上下下洋溢著節日的氣氛,熱心的人們都來看望孤寡老人,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

  老人們飽經風霜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正如窗臺上那盆盆盛開的菊花。

  中國傳統節日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傳承中華美德的載體。清明之感恩、端午之愛國、重陽之尊老……無不閃耀著傳統美德的光輝。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的最好體現。重視傳統節日,豐富節日的內涵,就是將中國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富有魅力的傳統習俗推廣開來,在全社會形成風尚。作為華夏子孫的我們,有責任將傳統節日傳承下去。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18

  伴著今秋的涼 風,丹桂的芬芳,我們又迎來了一個重陽節。在這個尊老、敬老、愛老的節日里,我和爺爺來到了位于新華南路申莊街邵屯老六羊湯餐館參加小記者活動——“包餃子慶重陽”。

  活動一開始,立朦姐姐給我們講了重陽節的來歷,還有我們的趙老師給大家講孝道的傳承和學會感恩老人。緊接著是我們小記者的才藝展示環節:彈電子琴、背誦詩歌、講故事、背論語、跳舞等,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我們學校六年級一班的靳夢萍,他不顧腳上有傷,堅持跳拉丁舞,而且跳得特別好,讓大家贊不絕口。

  最精彩的還是包餃子環節。開始包餃子了,我們組靳夢萍搟皮兒,其他四個小記者包餃子。我拿起一個餃子皮兒攤在手心里,用筷子夾了一小團肉餡兒放在上面,然后一折一捏,滿以為一個餃子包成了,沒有料到,那餡兒偏偏不聽使喚,像個頑皮的小孩兒,老往外鉆,弄得我滿手都是黏糊糊的,臉上也沾上了面粉,簡直像個花臉貓。第一個餃子沒有包成功,我不甘心,繼續包第二個餃子,雖然這次沒露餡兒,但是包得歪歪扭扭,像一個醉漢似的`躺在那兒,難看極了!再看其他人包的餃子鼓溜溜的,像圓圓的乒乓球一樣厚實。我問:“怎樣才能包出好看的餃子?”他們笑著說:“你看——”只見張士佳拿起餃子皮兒放在左手上攤平,然后右手用筷子夾起一些餡,放在餃子皮上,兩手合起稍一用勁,再松開手,一個鼓溜溜的餃子就包好了。我學著她的樣子,每個步驟都一樣,但是餃子餡兒都從餃子皮中擠了出來。反復試了好多次,我才包出鼓溜溜的餃子。吃餃子的時候,我把第一個餃子喂給了爺爺,爺爺直夸我長大了。

  這次包餃子慶重陽活動使我終生難忘,我不僅學會了包餃子,也懂得了感恩長輩,真是受益匪淺啊!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19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今天早晨,我剛起床,老爸就問:“你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嗎?”我隨口答道:“重陽節呀!”老爸又說:“知道重陽節的由來嗎?”我很干脆地說知道一點點,請老爸嘮叨嘮叨,讓我洗耳恭聽。只見老爸用手捻了捻微不可見的胡須,清了清嗓子,娓娓說道:“古人認為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最大的陽數,兩九相重更為吉利,恰巧又逢秋天豐收時節,于是就有了重陽節。根據史書記載,重陽節可以追溯到秦代以前,古人在這一日會舉行祭祀活動,慶祝豐收的喜悅,感謝上蒼和先祖的饋贈。到了唐朝的時候,重陽節被確定為民間的傳統習俗。大多數地方的人們都會在這一天,呼朋引伴登高望遠,相互傾訴相思之情。于是,重陽節又被稱作登高節或者踏秋。”

  老爸正要往下講,我趕緊說:“唐代大詩人王維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抒發重陽節這一天遠在他鄉的自己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老爸說:“是的,古代的文人在重要的節日都會詠詩作畫,有的傳頌至今,就成為了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過節時不僅要知道傳統節日,更要知道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繼承傳統文化遺產。”老爸接著又說:“不同時代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是不同的,比如秦代之前的重陽節,主要是慶祝豐收,感謝上蒼賜福,唐代以來,重陽節是人們寄托相思之情。到了20世紀80年底,重陽節被確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形成愛老、敬老、尊老、助老的新時尚。”

  聽了老爸一席話,我感受到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 20

  早上媽媽告訴我說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這時,我的腦海中便想到了一首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唐代大詩人王維在重陽節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描述了在重陽節這個傳統節日里作者對親人的加倍思念,被后人廣泛流傳。

  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是秋高氣爽的時節。每到重陽節,人們便會進行登高賞秋、喝菊花酒、敬老的傳統習俗。在古代,九是非常尊貴的數字,它和“久”同音,九九寓意著“久久”,表達了人們希望生命長久、長壽的美好愿望,所以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倡導人們敬老、愛老。

  媽媽告訴我,重陽節的意義在于敬老、團圓,今天放學回到家后,我想到爸爸媽媽平時那么辛苦的照顧我們,于是主動幫媽媽做了力所能及的家務。晚上爸爸做了我們愛吃的清蒸鱸魚,當我迫不及待的想要開吃時,忽然想到了今天是重陽節,要敬老,于是我夾起一大塊魚肉,遞到了姥姥的面前,讓姥姥先吃第一口,第二塊兒肉給媽媽吃,然后又夾一塊兒送給爸爸吃,弟弟看到了我的舉動后,也跟著我學,先讓長輩吃,最后才自己吃,媽媽說:“這就是榜樣,身為哥哥,要做好弟弟的榜樣,你做得好,他才能學得好。”晚飯期間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

  同學們,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敬老不僅僅是在重陽節這一天,更是要體現在平常生活的點滴之中,讓我們行動起來,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重陽情結初中生作文】相關文章:

重陽情結作文(精選48篇)10-16

重陽情結作文(精選35篇)10-14

我的奧運情結初中生作文12-20

母校情結作文07-12

菊花情結作文04-16

中秋情結作文06-05

思鄉情結作文【經典】04-09

我的讀書情結作文11-10

家鄉情結作文03-07

思鄉情結作文04-0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女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25区中文字幕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 思思热精品在线观看 | 色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香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