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的中國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
從剛接觸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起,中國的文字就籠罩著濃濃的鄉愁。不論是《楚辭》的“狐死必首丘”;或是宋之問的“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或是納蘭容若的“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許許多多的中國人,歷盡了霜霑林木,烏鵲南飛,走過了桑田滄海,春秋代序,總是想念家中的老房和故鄉的口音,久而久之,故鄉像一根細細的繩子,牽在我們的心上,在遠方的我們只能輕輕觸碰,怕喚起心中疼痛,只敢遙遙瞻仰。
鄉愁里的中國,是一種聲音。在小時候,我們還沒意識到時,故鄉的風吟和鳥鳴已經悄悄刻在心底的最深處。廚房里噼啪碗筷碰撞的聲音,是父母一字字溫柔的叮嚀,是每日開鎖時鑰匙的轉動聲,是親人每天回家時的腳步聲。這些聲音無言地封存在記憶的閘門里,在離家懷念之時,它們會沖入你的腦海和耳蝸,沖酸你的鼻尖,逼出你漫漫長夜里滿面的淚水。
鄉愁里的中國,是一些人。也許在許多年以后,你還是會想起,媽媽眼角的笑紋里窩滿了的陽光,你還是會眷戀,爸爸幫你背到肩上的`書包的分量,你想起爺爺奶奶為你做的家鄉的野萊,你想起姥姥姥爺撫摸你的發頂時,粗糙的手掌中蓄滿的慈祥。從前的從前,也許我們會想著逃離這些人,逃離到更廣闊的天空。可后來你發現,你的背后再也找平不到替你試拭淚的人,再也找不到逼你添加衣服的人,再也找不到把你擁在溫暖懷中的人。
鄉愁里的中國,是一種味道。不管是思念家鄉的鱸魚莼菜而辭官回家的張翰,還是在《鄉土中國》中出遠門時在箱底壓著的那一包土,家的味道和故鄉的口味,早已鐫刻在記憶深處,再也無法改變。牽住你的舌尖的,或許只是家里桌上的一碗氤氳著熱氣的白飯,或許只是廚房里裊裊的炊煙,但故鄉味道的力量,卻讓你當品到熟悉的味道時,淚如雨下。
鄉愁的中國,中國的鄉愁啊。
【鄉愁的中國】相關文章:
淡淡的,還是鄉愁作文12-01
鄉愁的印跡作文1000字01-31
鄉愁仿寫比喻句05-17
一抹淡淡的鄉愁_950字01-21
鄉愁作文800字(通用5篇)04-12
2017年 “海島鄉愁”征文啟事06-20
中國的春節作文01-12
中國剪紙的由來11-20
中國夢勵志作文:我的青春我的中國夢11-12
方言惹鄉愁,天涯品鄉音作文800字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