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詞語之記憶的解析
【哲學辭典】記憶
記憶:喚起過去的經驗并將過去獲得的知識保存至今的官能。盡管有些懷疑論者根據現在的記憶與過去之間所存在的.鴻溝而反對將基于記憶之上的信念視為知識,但許多哲學家仍然將記憶視為知識的一個來源。
在大多數情況下,記憶給予我們關于過去的知識。
關于什么算作記憶、如何能夠具有關于不再呈現的東西的知識、過去的知識如何得以保存至今等問題一直存在爭論。由于通常認為記憶與知覺之間有相似之處,因此所有的知覺理論都有一個對應的記憶理論。
由亞里士多德和休謨所提出的間接實在論或記憶的表征理論聲稱我們所記住的東西就是表征了過去的映象,而直接實在論則論辯說我們對過去的意識是直接的,并沒有一個中介的映象。
對于現象論來說,過去的存在只是記憶經驗的可得性。
“記憶要求(a)一個映象,(b)關于過去存在的信念。這個信念可以表達為‘這曾經存在過’。" ——羅素:《心的分析》,1921年,第186頁。
【詞語之記憶的解析】相關文章:
詞語解析05-25
土著詞語解析12-23
悠久的詞語解析12-20
自豪詞語解析12-22
擁躉詞語解析12-22
頑強詞語解析01-05
耳濡目染詞語解析03-10
死路詞語解析11-11
態度詞語解析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