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作文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第一次》作文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次》作文教學設計1
習作要求:
1、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把重點情節說具體。
2、在說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講清楚從中得到的啟示。
設計理念:
學生寫作文時,常常出現沒有新鮮的材料可寫,總覺得自己的生活過于平淡,生活中很少發現令自己感動的人和事,長期如此,學生自己對生活的敏感性就鈍化了。所以本節課以學生回憶生活中的“第一次”為主,由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讓學生自由練說,激發學生交際的需要。通過聊天的方式來進入學生的生活,即創設課堂情境,主要通過語言的刺激來達成學生有情可抒、有話可寫的目的,讓學生感受到,寫文章,其實就像說話一樣簡單。
設計目標:
1、激發學生交際的需要和習作的欲望,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
2、指導選材,讓學生寫出富有個性的習作,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
3、指導學生在交際的過程中把故事敘述具體、清楚、明白。
4、鼓勵學生欣賞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運用多種評價手段,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愉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入題,自由練說
1、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是我們的第一次見面。面對我這樣一個第一次見面的陌生老師,大家有什么想對我說的(想問的)?
2、提示課題
師:人生總會有許多第一次,翻開我們成長的書本,一頁又一頁,記載著我們童年的點點滴滴——第一次邁出蹣跚的步伐、第一次背著書包上學校、第一次獨自一人出遠門……不同的第一次常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敗;有歡笑,有淚水……今天老師就想和大家聊一聊關于“第一次”的故事。
(板書課題)
在你經歷過的第一次中,哪一次讓你至今想起來都記憶猶新?能不能用一句話說一說是什么樣的經歷?
設計說明:
與學生聊天交流,引入“第一次”,這是初次進行選材指導。為避免內容老套,沒有新意,舉例拓寬學生說話的思路,不僅激發了學生說的欲望,也讓他們說話的內容具有了一定的新穎性。由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讓學生自由練說,激發學生交際的需要。
二、全員參與,分享難忘經歷
1、學生小組交流
師:回憶起自己第一次的經歷,同學們都有說不完的話,下面請你選擇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回憶事情的經過,回想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真實感受以及從中得到的啟示,試著說一說。想一想,怎樣才能使你的故事吸引別人呢?
啟發學生明確“講故事”的要求:
(1)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把重點情節說具體。
(2)在說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講清楚從中得到的啟示。
設計說明:
這個環節是對學生進行再次選材與習作內容具體化的指導。
小組交流可以避免課堂成為少數“精英”的對話,使全體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學習和交流中來。學生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積極參與其中,不僅了解到了學生交流中動態生成的情況,也可以相機對其口語表達進行個別指導。
2、自主板書習作題目
師:同學們聊得真熱烈,現在老師請大家把你們剛才在組里講得“第一次”的故事題目寫在黑板上,展示給大家看,敢嗎?
設計說明:
每個人都有表現的欲望,此環節給每位同學參與和表現自我的機會,同時為下面的“點播會”活動做準備。
3、“故事點播會”
師:下面咱們進行一個有趣的“故事點播會”,大家想玩嗎?
規則:每個人可以從黑板上的故事題目中點播自己喜歡的“第一次”故事,采用互相點、自己點、推薦點等形式,點到誰的題目誰來講,要求聽的同學認真聽,聽完做點評。
設計說明:
集體交流,以“故事點播會”這一新鮮的形式激發學生的交際欲望,可以使講的學生把自己對習作的構思以及故事的主要內容交代清楚。這樣既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又為后面的書面表達作了鋪墊。聽的學生可以通過評價,學習他人寫作的經驗,可謂一舉三得。此過程生成性比較強,根據實際情況緊扣本次習作訓練重點,教師引導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將習作指導穿插其中。
4、小結:簡單點評剛才的故事會。
三、自主擬題,構思個性化命題
1、指導擬題
師:標題是文章呈給讀者的第一印象,好的標題猶如一雙美目,使文章顧盼生輝,可以達到第一眼就打動讀者的效果,因此,擬一個好題目是非常重要的。選好材料的同學請你根據自己的材料,為自己的作文起一個有創意有個性的題目,看能不能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可以不用“第一次”,給大家一分鐘時間考慮。
根據課堂情況,指導學生如何擬題:1點明中心;2歸納事件;3點明線索;4激起讀者想象空間;5充滿詩情畫意;6形象深刻。
2、展示個性化題目
展示過程中簡單點評。
設計說明:
擬題就是話題作文的開端,如若擬一個讓人心動的題目,看了能讓人的眼睛為之一亮,那么這篇作文無疑會贏得別人的青睞。最后一個擬題指導的環節,重點在于讓學生明確題目在文章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同時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命題指導。另外可以通過題目的展示環節給沒機會在課上交流的學生提供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能體會到參與交際的快樂。
3、布置作業
師:聽了大家的題目就很想看到你們的故事,請大家把你們“第一次”的故事,用筆記錄下來吧,下節課我們把它分享給同學和老師!
第二課時
一.導語
1、剛才我們圍繞“第一次”這個主題進行了寫作,老師大體看了一下,大家寫的都不錯,
同學們的選材范圍很廣泛,思路也很開闊,能運用我們手中的筆,寫出我們多姿多彩的生活。看來只要大家有話想說,有事情想記錄,寫起記敘文來問題不大。這節課,我們要進行這篇作文的講評。
2、評改總要有個標準,根據這次作文的要求,你認為今天這個主題的作文,怎樣才是一篇好作文?(學生討論、匯報)
設計說明:
上課伊始,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任務,同時有意識的再強調一次本次寫作的要點,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評改部分
1、下面我們開始展示自己的作品,誰愿意第一個把自己的“大作”分享給大家?
2、學生讀作品,在老師的組織和引導下全班圍繞本次習作重點進行評改,讓學生在聽和評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本節課的習作重點是什么。
設計說明:
教師把自己的“教”融入到學生的“學”之中,通過“組織”“引導”“提升”“參與”“點評”,重點調控課堂學生學習進程和氣氛,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按一定章法的進行批改既能讓學生的作文可以有更多的閱讀人群,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還可以通過批改別人的作文而明白自己作文的長處與不足。
3、學生自評自改,根據剛才的交流,對自己的作品再次進行修改。
4、再次請剛才存在習作中不足的學生展示自己的修改稿,組織學生進行評價。
設計說明:
通過對比,可以體現修改的重要性,進一步體會寫作要點,同時在激勵和肯定中,給予自信,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三、教師小結
好文章是寫出來的,更是改出來的!希望大家把自己的作品修改好,送給老師做禮物!
《第一次》作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以“難忘的第一次”為題寫一篇習作,進行習作訓練。
2、喚起學生的習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傾吐欲望,引導學生從“審題”入手,培養學生收集材料、精心構思、充分擬稿的寫作習慣
3、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在習作中寫清事情的經過,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真切感悟。
4、啟發學生靈活的運用已學的語文寫作技能進行習作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使學生在習作訓練中體驗寫作快樂。
教學重難點:
1、喚起學生的習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傾吐欲望,引導學生從“審題”入手,培養學生收集材料、精心構思、充分擬稿的寫作習慣
2、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在習作中寫清事情的經過,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真切感悟。
教學過程:
(一)話題交流,真情融匯:吹面不寒楊柳風
1.同學們,在我們過去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動手做飯,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養小動物,第一次去野營,第一次登臺表演,第一次獲獎,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去外地旅游……因為人在第一次做某件事時,心里會產生陌生感,好奇感、新鮮感、自豪感、驚喜感、失敗感、自卑感……誰愿意把自己第一次帶來的特有的感受說給大家分享呢?
2.同學們自由發言,講述自己的第一次……
仔細回味。請大家再一次仔細回憶一下自己第一次做某一件事情的經過以及做這件事情時的感受。待會兒和同桌講講自己的故事。先說什么,再說什么,最后說什么,請在自己的心里默說一遍,也可以列出簡要的提綱。
3.同桌交流。每人都說一遍,說不清楚的地方,互相啟發,互相補充。
4.指導全班交流。
3.請大家討論一下,如果讓寫一寫自己生活中的“第一次”,你會怎樣寫?可圍繞下列問題進行討論:①你選擇了什么習作內容?②你準備從幾個方面來寫清楚事情的經過或寫出事物的特點?③你準備采用怎樣的方法表達你所獲得的啟示、感悟和想法?(學生在小組內討論)
4.集體交流。教師緊扣本次習作訓練重點,引導學生把事情的經過和當時的.感受說清楚。
(三)佳作引路,章法導寫:要把金針度與人
1.為了幫助大家寫此次作文,老師特意為大家帶來了一篇優秀的習作,供大家欣賞。讀一讀下面的佳作,說一說你的收獲。
【展示佳作,學生閱讀】
第一次炒菜
一天中午放學,烈日當頭,火辣辣的太陽把我曬得直喘氣。路隊走到十字街的時候,我便一口氣飛奔到了家。我一進家門,發現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嘿!這世界還真邪門了:太陽逗我玩,老天爺耍我,又累又餓又渴的我又遇到爸爸媽媽不在家,只好去自己學炒菜。
我從冰箱拿出缸豆,一根一根地掐著。不一會兒,就掐完了。把它們清洗干凈以后,就開始炒了。先倒了一些油,等冒煙了,我就把大把大把的缸豆倒進鍋里。突然,從鍋里傳來一陣“嗞……嗞……”的響聲。我以為煤氣灶要爆炸了,連忙跑到客廳,就象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過了一會兒,響聲就小了,我
小心翼翼地走向廚房,目不轉睛地盯著煤氣灶隨時準備往外跑。我走進廚房發現沒什么事情,就連忙翻炒起來。過了一會兒,我聞到一股糊味。仔細一看,原來水炒干了,但似乎少了一些豆子。原來翻炒的時候把豆子不小心炒到鍋外面去了。我馬上把豆子撿起來,先清洗干凈放進鍋里,又把一大飄水倒進鍋里面繼續翻炒。過了一會兒,我嘗了一根,有點糊,無味,非常軟。就知道該放鹽了,可我卻把味精當鹽撒了好多。然后又翻炒起來,這次我可小心了,一根也沒有撒。炒了一會兒又把鹽當味精放了一點兒。最后我又翻炒了幾下。這樣,我的菜就做好了。
我嘗了一下我做的菜,吃起來可真不舒服,因為我把缸豆掐得太長了。味道是天下獨一無二的怪味:有的咸得難下咽,有的苦得像咖啡,還有的淡而無味。我剛吃了幾口,就想吐。
望著自己的杰作,我不滿地搖了搖頭,忍著怪味吃了一些,它畢竟是我第一次做的菜呀。這次炒菜雖然不成功,可我還是很高興。
2.萬事開頭難。一個看似簡單的操作過程,要真正掌握,是要動腦動手的。小作者緊扣題目中的“第一次”,把炒菜的經過真實具體地寫出來,也費了一番功夫。功到自然成。文章條理清晰,描寫細致,語言生動形象。請大家圍繞下列問題進行討論:①作者選擇了什么習作內容?②作者從幾個方面來寫清楚事情的經過或寫出事物的特點?③你學會怎樣的表達方法,說說你所獲得的啟示、感悟和想法?
3.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然后集體交流。
4.怎樣寫好自己的第一次呢?老師教大家幾招。
(1)可以這樣構思:開頭可直接回憶→然后具體敘述事情的過程→結尾照應開頭,講述自己的啟示,或對生活的感悟。
(2)可以這樣描寫:
直接回憶:是指用回憶的方式來開頭。即開頭直接點題,回憶相關的往事。
事情經過:這里是文章的重點段落了,要具體地敘述了。具體敘述事情的經過,先要接著開頭過渡一下,然后才具體敘述往事。敘述一件往事,一要完整,二要具體,三要生動。所謂完整,即指事情的來龍去脈要交待清楚,有起因,有過程,有結果。所謂具體,是指事情的過程要具體地描述,要有生動具體的細節,人物是怎么說的,如何做的,有哪些想法等等,都要寫具體。所謂生動,是指要有精彩的細節描寫。文章的內容要敘述的生動感人,引人入勝。
呼應開頭:這里是文章的結尾了。要寫一個呼應開頭的段落,以使文章的結構完整而嚴謹。呼應開頭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總結全文,也可以是抒發感情等等。
(3)可以用這樣的方式開頭:
①一想起我第一次打電話的情景,我就覺得十分好笑。
②人的生命是一個美好的過程,人的成長猶如花開那樣燦爛和美麗。一件事即使重復做了幾次,但印象最深的還是第一次,那是……
③”大馬路,寬又寬,警察叔叔站中間。紅燈亮了停一停,綠燈亮了我再行。”這首兒歌是我在幼兒園時學的,現在依然記憶猶新。每當我唱著這首兒歌,就想起來第一次真真切切地當一次警察,第一次感受當警察的滋味。
(4)可以用這樣的方法結尾:
①現在,想起我第一次打電話的情景,我當時是多者幼稚可笑啊。
②在成長的歷程中,這是我刻骨銘心的“第一次”。
③這一次使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曾經過許許多多的第一次。正是因為有了“第一次”才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才有了人生的開始,人生的光彩,人生的輝煌。
(四)快速行文,一氣呵成:輕舟已過萬重山
1.師:每個人都曾經有過許許多多的第一次。正是因為有了“第一次”才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才有了人生的開始,人生的光彩,人生的輝煌;“第一次”這是一個多么值得回味的字眼,它常常讓我我們感到自豪,感到力量,感到希望。想一想,哪個第一次是你最難忘的?拿起筆來,把這個第一次寫出來吧。
2.學生自由習作,老師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同學。注意習作過程出現的一些問題,并及時解決。
《第一次》作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分享彼此成長的故事,記錄生活中難忘的瞬間。
2.指導學生把內容說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在表達和評價中清楚如何寫好本次作文。
教學重、難點:
把內容介紹得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設計理念:
一、激發學習的習作欲望,讓學生產生“我要寫”的思想,這就是學生習作的快樂之本;
二、積累素材,指導選材,讓學生寫出富有個性的作品,避免千篇一律,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
三、鼓勵修改,以讀促改,鼓勵欣賞自己的作品,加強習作樂趣,培養學生習作興趣;
四、多種評價機制,老師評價、同學評價、自己評價進行結合,讓學生擁有成功體驗。
設計特色:
快樂習作張揚個性自主修改體驗成功
教學過程:
一、導語入題,引起交流:
1.師:“人生總會有許多第一次,翻開我們成長的書本,一頁又一頁,記載著我們童年的點點滴滴──第一次邁出蹣跚的步伐、第一次背著書包上學校、第一次獨自一人出遠門……不同的第一次常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敗;有歡笑,有淚水……但無論怎樣都是那樣的令我們難以忘記。”
在你經歷過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的第一次是哪一個?為什么它讓你忘不了?
生談。(四至五個)
2.老師發現同學們回憶起自己的第一次的經歷依然是那樣津津有味,下面請你選擇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回憶事情的經過,回想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真實感受以及從中得到的啟示,試著說一說。老師給大家提兩點要求:
(1)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
(2)再說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講清楚你從中得到的啟示。(板書:事情寫清楚表達出感悟)
生自由練說。
(由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讓學生的習作貼近學生實際,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3.其實我們的作文課就是用你手里的筆寫出你的生活經歷。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俗話說“問渠哪得清如許,惟有源頭活水來。”沒有生活,就沒有作文,離開生活,我們的作文也就成了一灘絕望的死水。
二、例文引路,舉三選一,體現選材獨特:
1.同學們剛才講了好多“第一次”,現在請將你能想起來的“第一次”,選擇最難忘的三個寫在本上。(拓寬學生的習作范圍,降低學生習作取材的難度。)
2.老師也有難忘的經歷。(出示例文,范讀。)
第一次“受騙”
千不該萬不該,不該一時“心軟”聽了媽媽的話,和她一起來到了口腔醫院。
看到消毒柜里的各種鉗子,想到它們將會在我的嘴里“鼓搗”,我連舌頭都僵硬了。
眼看著醫生的手指向了我,我只能咬咬牙,以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勇氣躺到了臺子上。醫生看了看我的牙齒,對媽媽說:“這孩子的牙齒需要矯正,只是現在還沒有換完,得過一段時間再來。”媽媽說:“可他的大牙疼得厲害。”媽媽真是的,這話怎么能告訴醫生呢?他一聽,還不拔掉我的牙啊?我趕緊補充:“不對,是大牙快掉了!”誰知我的補充起了反作用,醫生笑呵呵地說:“那我就給你拔掉吧。”我嚇得渾身發抖,戰戰兢兢地抗議:“不……”醫生依舊笑瞇瞇地說:“不拔就不拔,讓我看看牙齒是不是松動得厲害,行嗎?”我見他這么和藹,就乖乖地張大了嘴。醫生用鉗子夾住那顆松動的牙齒,左右搖晃了幾下,忽然一用勁,把它拔了出來!我驚呆了,連鮮血從嘴里溢了出來也沒發覺。等我明白自己被醫生“騙”了之后,差點兒哭出來。我的牙啊!媽媽不但不同情我,還和醫生一起哈哈大笑。就連旁邊的一位阿姨也插了一句:“小朋友,你真是遇到拔牙‘高手’了。”
好不容易結束了,我站了起來,正想指責醫生為什么騙我,醫生說:“小心哦,說太多的話,血又會流個不停的。”嚇得我趕緊捂住了嘴,直到晚上上床睡覺,也沒敢開口說話。
后來我才知道,我又被醫生“騙”了!
1.這個故事怎么樣?你有過同樣的經歷嗎?因為這篇作文寫的是大家沒經歷過,而是作者的獨特經歷,所以大家才感到新鮮。
2.現在將你寫在本子上的三個“第一次”進行篩選,找出一個比較獨特、新鮮的、也許別人不知道的材料。這個過程叫選材,你的作文能否吸引人,關鍵看你所選的材料是否新穎。
(這個過程,對學生習作過程中的取材進行了指導,并有效的避免學生習作的千篇一律,為學生寫出有個性的文章提供保障。)
三、自主擬題,個性作文:
1.選好材料的同學請你根據自己的材料,為自己的作文起一個有創意的題目,并考慮怎樣根據自己所選的材料來完成自己的敘述。然后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在一個同學講的時候,其他同學要認真聽,看他有沒有講清楚事情的經過,說出自己的感受,有不清楚的可以適時提問,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
2.師總結:同學們不僅聽得用心,還談出了自己的感受、看法。是呀,有喜有憂、有笑有淚,一個個第一次,就像一個個腳印,印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通過剛才同學們繪聲繪色的描述,老師也感受到這些“第一次”的確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用手中的筆把這難忘的第一次記錄下來,作為永久的紀念,好嗎?本次習作是一次命題作文,題目是《難忘的第一次》,請打開書看習作要求,看看要我們做到哪幾點?(生答師板書)
把事情寫清楚就是要按事情發生的順序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可以借助人物的神情、動作、語言來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結合生活實際表達自己的感受。
學生習作,巡視指導:
板書:
難忘的第一次
事情寫清楚
要寫出感悟
《難忘的第一次》作文講評課
教學目標:
1.通過這次作文講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標準是什么,并會運用標準對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通過評講,欣賞同學們文章中的美點,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
3.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通過評講,讓學生了解自己寫作中的不足,知道如何彌補,進而逐步改進。
教學重點:
會運用標準對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教學難點:
運用修改作文的具體方法修改自己的習作,評議他人的作文。
教學過程:
一、總結習作
1.再次明確習作要求:本次習作是一次命題作文,題目是難忘的第一次,還記得本次的習作要求么?誰來說一說?(學生回答并相機板書事情寫清楚,要寫出感悟,)
2.總結感受
在閱讀了同學們的作文后,老師非常感動、也很高興,從大家的文章中,我感到經過小學將近六年的學習同學們都積淀了自己的學養,并能用心感悟生活。這節課,我們將針對同學們的習作進行講評。
二、佳作欣賞
1.出示佳作,集體欣賞
這篇作文是本次作文中優秀習作之一,想聽么?用心聽老師讀,在這篇文章中你最欣賞那一部分?覺得那個地方很好?同樣,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
學生評價,明確這篇習作將事情的的經過寫的非常具體,能夠從心里、動作、神態、語言等方面表現當時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并借鑒課文中表達感悟的方法,能結合具體事件把得到的啟示寫清楚,
2.出示片斷,討論修改
這是咱班另一位同學的習作,它記述了第一次騎自行車的經歷,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篇習作的一個片斷,(師讀片段)你覺得這個片段怎么樣,誰來評價一下?(要求學生通過修改了解如何通過修改將過程記錄清楚)
三、精益求精
1.明確修改的作用
在《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文中,我們認識了葉圣陶先生,他為肖復興詳細修改的作文更是令我們記憶猶新。有人請教葉圣陶先生怎樣修改作文?葉老說:“再念、再念、再念。”
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生談)
師:“是的,好的文章詞句,是經過作者的千錘百煉無數次修改才得來的。”
2.明確修改標準
那么針對本次習作,你覺得應該從哪方面來修改?
明確修改標準:
(1)字詞句:錯別字、用詞得當、語句通順、是否存在病句。
(2)內容:事件過程敘述清楚,完整,將感悟寫清楚。
(3)表達:能夠從心里、動作、神態、語言等方面表現當時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
3.小組合作修改
下面就依據這些標準,針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也可以向自己的組員求助。
4.展示修改的內容
老師感受到大家都很認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你覺得自己哪一處修改得很好,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你在哪些地方做了修改?
生交流
四、總結講評
在這次習作中,同學們把自己難忘的第一次記錄下來,作為永久的紀念,希望同學們能繼續用自己的筆描寫多彩難忘的生活。下去后可以繼續修改自己的習作,也可以將習作上傳到我們班的班級博客上,與更多的人分享。
【《第一次》作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難忘的第一次作文教學設計11-17
第一次設計版報作文05-16
游戲作文的教學設計11-18
《自由作文》教學設計06-08
材料作文訓練教學設計06-11
未來的作文教學設計11-30
家鄉作文教學設計11-17
秋天的作文教學設計11-17
誠信作文教學設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