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冬至作文集合八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冬至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冬至作文 篇1
今天一起來,媽媽就告訴我說今天是冬至,我問:“什么是冬至啊?”媽媽告訴我,冬至是一個節日,代表著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了,按照習俗,今天要吃湯圓。中午,我們果然吃到了香甜的湯圓。
下午,老師來了,一進門就問我今天吃餃子了沒,我說沒有,老師說,今天是冬至,你們為什么沒吃餃子啊,今天不吃餃子冬天會凍耳朵的。我很疑惑地問:“為什么媽媽說要吃湯圓,老師說要吃餃子呢?”
老師想了一會兒,告訴我說這是不同地區的傳統文化習俗的差異。我還是有些不太懂。
冬至作文 篇2
手機振動了,是爸爸打來的。頓時有種想哭的沖動,感覺好熟悉的一句問候竟是那樣的溫暖。
我還是難以開口藏在心里那許久的牽掛,只能在遠離他的另一個地方照顧好自己。
忽然想起今天是冬至,爸爸說記得吃餃子,我恩了一聲。
沒聊幾句,爸爸就結束了通話。雖然簡短,可我覺得冬至是那么的有意義。溫暖觸心。
都說冬至不吃餃子會凍耳朵,雖然不相信,可每年還是會照樣做。今年的冬至,和往年不一樣,本想著不去和那么多人去擠,隨便吃點就行。一條消息打破了這樣的寧靜。班里組織去餐廳包餃子,好多人欣喜若狂。我想,他們大概和我有一樣的心境吧,畢竟這是大學以來第一次冬至,很多人都是第一次遠離家鄉。這樣團體性的活動不多,每個人都想表現出自己最貼心的一面。當然,我也不例外。
下午五點半開始,到八點多才弄完,也許這是很多人第一次這么忙碌的忘乎所以,雖然辛苦,心里卻更甜。
大家吃的很盡興,都用手機記錄下這難忘的幾個小時。
其實,也是借這樣的冬至,大家彼此了解更深了。
每個人都想擺脫大學無聊的時光,有的人只是整天不離開手機,走路吃飯都是低頭不語。陷入了自我的封閉圍城里,想出來卻無力。為什么不花一點時間去溝通,深入他心呢。哪怕是像今天這樣的小活動也好!
這個冬至,雖然外面寒風徹骨,可因為愛,變得一點也不冷!
冬至作文 篇3
今天的天氣還是陰沉沉的霧霾天氣,早上上了圍棋課,我下了一盤,贏了。中午,和爸爸的幾個表弟一起吃飯,我把他們都叫大大,其中有一位大大還在上學,已經是博士生了,真厲害。他們都帶著自己的女朋友。我們吃的是鮮上鮮的魚,可大了,像一條大蟒蛇那么大,媽媽說那是黑魚,魚刺不是很多。我吃的很快,我吃完后給大家講故事。我們還吃了餃子,我吃了4個,媽媽說冬至吃餃子可以保護耳朵不凍壞。
我今天好快樂!
冬至作文 篇4
冬至要吃湯圓、麻糍,吃了我們就大一歲了,記憶中的冬至大致如此。這個冬至卻不同于往常,班主任郭老師帶領著我們深刻的感受了冬至的文化、習俗。
課堂上我們學習了南、北方人的飲食習慣:北方人冬至吃餃子、餛飩,南方人吃湯圓。
那天下午,我們還邀請了張開翔媽媽來課堂指導我們做湯圓。在開翔媽媽的耐心教導和同學們的虛心學習下,一個個白嫩嫩圓溜溜的湯圓出現在每個同學的手中。湯圓越做越多,最后,每一組的芝麻餡都用光了,湯圓也裝了一大盤。于是家長義工們把湯圓端到樓下去加工,做成麻糍。趁湯圓加工的時間,同學們拿出自己早早準備好的溫州美食,擺在桌面上。一眼望去,各種美味盡收眼底。瞧,有的帶了溫州魚餅,有的帶了瘦肉丸,有的帶了涼皮,還有的帶了鴨舌……而我帶的美食更是形成了他們中的一道風景。我帶的是綠豆糕,清新的嫩綠色,而且不像他們那么重口味……
“可以吃了!”老師一聲令下,同學們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突然,教室的門被推開了,原來是家長義工們回來了。他們端著黃燦燦的麻糍分給每一個人。香噴噴的麻糍啊!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麻糍立刻就露餡了,甜甜的芝麻餡兒夾著軟軟的糯米皮,真是美味啊!于是我又吃了一個,誰知,這個麻糍竟然沒有餡兒!天哪!這是哪位調皮的同學做的啊!?
這個冬至節,既讓我們長了知識,又讓大家美餐了一頓。真是令人難忘啊!
冬至作文 篇5
今天我一推開門,就聞到香噴噴的餃子味。我來到廚房問媽媽,您為什么做餃子呢?因為不吃餃子會把耳朵凍壞凍掉.
傳說,醫圣張仲景在行醫的路途中,發現有不少人的耳朵凍壞,就讓他的徒弟去集市上買些羊肉,辣椒等驅寒的藥材,用面把它包得像耳朵一樣,把它讓百姓們煮煮吃掉,百姓吃了后全身暖和,兩耳發熱。所以人們把它叫做餃子。對就是咱們現在吃的.餃子。后人也學著餃子的做法,家家戶戶都做餃子,再也沒人的耳朵凍壞了。
正當我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媽媽突然嘆了一口氣。我不明白地問:"媽媽您怎么了?"媽媽說:"如果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就是冬至這一天下雨或下雪的話,過年就天就天氣晴朗。如果冬至天氣好,過年就會下雨,天氣也很寒冷。接著媽媽很有耐心地說冬至這天,晝最短,夜最長,從這天起,開始晝長。冬至過去,春天姐姐邁步向我們走來。
噢!讓我明白了一年二十四節氣中,每一個節氣都孕育著新的生機,每一次提醒,都銘刻在20xx年,每一個與眾不同的瞬間
冬至作文 篇6
二十四節氣中,要說哪個最溫馨,那么一定非冬至莫屬了。因為在那一天,家家戶戶的親人們都會圍坐在一起吃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團團圓圓。仿佛冬至不吃餃子,就像中秋不吃月餅,端午不吃粽子一樣,缺少了節日的氣氛。
每年的冬至,我放學回家都會幫媽媽包餃子。我和媽媽包餃子,弟弟擺餃子。我們總是忙得不亦樂乎。餃子包好了,爸爸也回來了,就等著水開,放餃子了,為何我那么著急等著吃呢?因為包餃子時我的肚子早已唱起了空城計。終于熬到了餃子煮好的那一刻,我率先盛了一碗,餃子晶瑩剔透,彎彎的月牙兒畫上了一條條花紋;餃子芳香四溢,一股股香味通過鼻子直入心脾。一個個餃子靜靜地躺在我的碗里,嘗一口,美味無比。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吃著餃子,有說有笑,特別開心。
餃子的香味給家里人帶來了特別的溫暖,讓我明白了原來冬至最重要的不是吃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那么簡單,而是家人圍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吃著餃子,還能敘敘舊,嘮嘮家常。冬至把我們平凡的日子賦予了幸福,還讓我們普通的日子充滿了溫馨。
冬至作文 篇7
屋頂的煙囪飄出裊裊煙云,柔柔的、如霧如塵;火紅的、燈籠形的電燈放射出明亮而又溫暖的光線;空氣中滿是溫馨的香味兒……今日是冬至,我們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
離晚餐還有三四個小時呢,大家就都忙開了。有人忙著燒飯,有人忙著整理東西,還有人嘛……忙著玩兒?!只見大伯伯把袖子挽得高高的,胸前圍著一塊又小又式樣老土的圍裙,一手握鐵鏟,一手持蔬菜,兩腳實實的踏在地上,扎著馬步。現在的大伯伯哪里還有一絲一毫平日里的嚴肅?大伯伯被熏得通紅的臉上,彎彎的眼睛下,有兩個圓圓的小酒窩告訴人們它的幸福,可愛極了!奶奶和大媽媽則站在大門口和幾位鄰居講述著我們家里精彩、有趣、豐富的生活,講述著我們家里每一個人的精彩。她們的臉上洋溢著的,是欣慰的笑容!哥哥和我拿著一部手機,坐在凳子上,分享我們各自知曉的有趣的視頻,分享我們各自發現的動聽的歌曲。只看見一大一小兩個腦袋緊緊地挨在一起,只聽見從我們嘴中流瀉出如銀鈴般清脆的、“快樂”的笑聲……
終于開飯啦!因剛剛成年還不太會喝酒的哥哥,自告奮勇地舉起酒杯,到了半杯白酒,起身,碰了我們全家每一個人的杯子,一陣 “乒乒乓乓”、悅耳的玻璃杯碰撞聲后,哥哥一口悶,把杯子里的酒全喝光了。我用充滿崇拜的目光仰視著哥哥,笑著道:“哥哥好棒!哥哥真厲害!”晚餐,一下子充滿了快樂的笑聲,幸福的臉龐。爺爺手舞足蹈地講述著許多有趣的事,講離我們遙遠的事,也講我們身邊的事。奶奶坐在爺爺身邊,埋頭苦吃,時不時抬起頭將一筷子的菜塞進爺爺的嘴里,說:“這么多菜,還塞不住你的嘴哇!”大媽媽大伯伯的筷子在一盤盤菜間揮舞,源源不斷地將我們大家各自喜歡吃的菜夾到我們碗里。嘴里還嘀咕“凌云來多吃點!”“阿峰這個很好吃!”“爸媽,吃點蝦,你們要多補點鈣!”爸爸媽媽甜甜蜜蜜的互相敬酒,慢慢品嘗……家里一副其樂融融的畫面。
冬至,我們一家人在一起,溫暖、幸福、快樂!
冬至作文 篇8
今天是冬至,我們學校放假一天。
冬至,是我們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聽老人說,這一天北方人吃水餃,南方人吃湯圓過節。冬至這一天,我們全家喜氣洋洋,過節的氣氛非常濃烈。奶奶、媽媽在和湯圓粉,我在一邊幫著剝花生。當奶奶把花生米炒過后,我爭著把它們碾碎。把湯圓粉和成泥后,我們就開始搓湯圓了,奶奶和媽媽的速度很快,談話間就搓出了許多,圓圓的,油光閃亮的,好誘人啊!
不用說,肯定很好吃,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媽媽,我也要搓。我卷起衣袖,抓過一些湯圓泥,搓了起來,邊搓邊想:這有什么呀,今天我要露一手給你們瞧瞧。但動手后,才發覺不是那么回事,手里的湯圓泥好像是專門跟我作對,一點都不聽話。要嘛碎掉了,要嘛扁扁的、方方的,就是圓不起來。我火了,啪地把手中的湯圓摔在盤子里,大喊一聲:氣死我了,我不玩啦!
媽媽笑了笑,叫我不要氣餒,并手把手地教我兩手如何用力:你啊,心不要太急,剛開始時要稍微用點勁,把手里的湯圓泥多搓幾遍,這樣湯圓韌性才夠,不容易破,口感也好。接下來兩手用力要均勻,輕輕地把泥搓成圓。我聽了試了試,果然效果很好。我越搓越好,越搓越來勁。當廚房里飄來陣陣香氣,我有點迫不及待了。奶奶先盛了一碗給我,邊往湯圓上撒些白糖和花生粉,邊說:寶貝,慢慢吃,小心燙著。我頭都沒抬地說:奶奶,這我早就知道了,心急吃不了熱湯圓,諺語里面有的。
我美滋滋地吃著,心里高興極了,因為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勞動啊!
冬至的說明文4
傍晚,我和弟弟早早的來到了外婆家,想與他們共同度過這溫馨的一夜。外公外婆也正樂呵呵的迎接我們呢!
該吃晚飯了,外婆端來兩碗赤豆糯米飯,笑著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我聽了,急忙拿起勺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心想:我一定要快快長大!弟弟也想早點長大,一邊夸飯香,一邊埋頭“苦干”哩。
吃完飯,我開始聽外公講有關冬至的傳說,“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還有,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
“百鬼夜行,午夜12點鬼門開,晚上記得早點回家睡覺哦!”外婆也插了一句,弟弟嚇得毛骨悚然,搞得全家哈哈大笑。“騙你的啦!”外婆笑著說。“不過,也應該早點睡,添歲嘛!”在全家的笑聲之中,我想起了杜甫的《小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第二天醒來,是冬至節,太陽開始回來了,春天也越來越近……
【冬至作文】相關文章:
冬至作文:冬至漫筆11-30
「冬至作文」淺談冬至12-28
冬至的作文:冬至夜的溫暖12-27
有關冬至的作文:冬至的湯圓12-26
關于冬至的作文:“小年”冬至01-14
「2015冬至作文」關于冬至的作文12-25
冬至作文11-28
冬至的作文12-31
冬至的作文09-12
吃湯圓過冬至的作文精選-冬至作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