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通用19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廢墟中的感動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1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汶川發生了8.0級地震,霎時間房屋倒塌,道路阻斷。美麗的天府之國瞬間變為了人間地獄,地震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傷痛。但在這彌漫著死亡氣息的災難卻同樣也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感動。
在一間教室中,同學們正在聚精會神地上課,突然窗戶在劇烈的搖晃,門也在不停地晃動,教師心中有了一個概念:“地震來了,快跑!”老師迅速帶領學生撤離教室。當他最后一次奔回教室,房子就要倒塌了,他趕緊讓同學們鉆到桌子底下,來不及躲的孩子被他拉到身邊,他用自己的身體保護著自己的學生。房子倒塌了,房屋壓在他的身上,他用自己的身軀為孩子們擋住了死亡。那一刻,他把自己最寶貴的東西——生命獻給了孩子們,留下了一雙雙可愛的眼睛,一個個花朵般的生命!在那一刻,倒下的是身軀,讓起來的是脊梁,撐起來的是天空,屹立的是師魂!他讓我產感受到這份無私的愛,彌漫著人間之愛,讓我們感動!
那些進行救助的解放軍,身穿著早已被泥水和血水浸染得分不出本色的軍裝。他們堅強地與疲倦對抗,帽沿下汗水、淚水夾雜著雨水順著臉頰緩緩流下,因為救不出那些痛苦但堅強的四川人民而焦急。大型機器不能進來,他們就用自己的雙手去刨開廢墟,他們把自己的雙手當做機器不停地刨著,把那些大小不一的石頭搬開。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他們日夜不停地站地抗震第一線。他們的雙手早已血肉模糊,終于聽到了微弱的呼救聲。幾個小時后,一朵嬌嫩的生命之花在他們的手中綻放。
還有一位12歲的小男孩,當地震突然襲擊他們的時候,他第一個帶頭沖進教室,正要跑出教學樓時,他發現墻要倒了。這時,他把身后的同學攔住,大聲疾呼:“不要走,有危險!”但他一個人的'力量抵不過一群人的力量,墻塌下來了,他自己被困在了廢墟下。但他還在關心別人的安危,對同學們說:“快離開這里。”15日下午14時左右,這位堅強的小英雄被救了出來。但他身負重傷,在重慶骨科醫院治療。在醫院里,大家都管他叫“小英雄”。
在這次汶川特大地震中,還有許多這樣的感人的故事,盡管這些故事來自充滿死亡氣息的廢墟,我們連他拉的名字都不知道,但他們的精神感動著我們,鼓舞著我們,再次證明了我們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團結的人民,加油,中國!加油,四川!加油,廢墟中堅強的人民!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2
1937年8月28日,在上海火車站南站。人們帶著孩子,肩膀上扛著行李,焦急地盼望著火車的到來。在人群中有一個三口之家,爸爸拿著行李趕在前面,媽媽抱著一個可愛的小男孩,他滿臉笑容的躲在媽媽的懷里,身上穿著新衣服,手里拿著撥浪鼓,跟爸爸媽媽一起等待火車的到來。在人們的盼望下,火車終于趕到了火車站。
就在這時,一陣刺耳的警報聲傳入了人們的耳朵中,“不好啦,小鬼子的轟炸機來了!快逃啊!”人們大驚失色,慌里慌張的四處逃散。小鬼子的轟炸機毫不留情,迅速的投下了幾枚威力巨大的炸彈。頓時,旅客們哭的哭,叫的叫,逃的逃。火車站旁邊的'建筑崩塌了,火車站也被炸成了廢墟,空中血肉橫飛,地上的尸體橫七豎八。
那個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坐火車的小男孩兒從沒遭遇過這樣的慘劇,傻傻地站立在鐵軌上,一動也不動。這時,天空中又飛來了一顆罪惡的炸彈,眼看小男孩兒就要遭殃啦,突然,他的父母飛奔過來,護在了小男孩兒的身上。只聽“轟”的一聲響,護在小男孩兒身上的父母被炸飛了,小男孩兒也被彈片劃傷了。旅客們只顧自己逃命,完全沒有注意到受傷的小男孩兒。
終于,轟炸結束了,那些日本鬼子的轟炸機得意洋洋地飛走了。而那個小男孩兒跌坐在鐵軌上,嚎啕大哭。他的臉上黑乎乎的一大片,身上全都是灰塵,身上的衣服也被炸爛了,手里拿著的撥浪鼓也不知哪兒去了,他張著大嘴,不停的哭著,喊著。他那凄慘的哭聲,卻沒有引起一個人的同情。
這時候來了一位叔叔。他輕輕地抱起小男孩兒,疼愛地抹去小男孩兒臉上的淚珠,撫摸著小男孩的頭說:“孩子,你很幸運的活了下來,可你卻很不幸的被卷進了這場戰爭!孩子,你長大后一定不能忘記國恥,要好好學習,振興中華,報效我們的祖國!”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3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中國拉開了慘無人道的侵華戰爭。
1937年8月28日,上海天氣晴朗,萬里無云,可這樣好的天氣,并沒能給人們帶來好心情。人們個個面如土色,四處逃竄,為什么呢?哦,原來是日軍要來轟炸上海。此時,阿毛一家正準備去火車站,乘火車去外婆家避避難。在排如長龍的人群中等了好久,終于買到了票,他們如釋重負地進入候車室。
“嗡——嗡——嗡”從天空發出一陣巨響,不知是誰大喊了一句:“日軍的飛機來啦!日軍的飛機來了!”一架架戰斗機如吸血蝙蝠一般劃過天空,久久徘徊在火車站上空。突然,一枚足有一個車輪那么大的炸彈從天而降。“咚——咚——咚”炸彈把火車炸得四分五裂,把鐵路炸得面目全非。人們嚇得四處逃竄,尖叫聲、哭喊聲彌漫在濃濃硝煙中。
這時,一塊巨大無比的瓦磚從橋頂朝阿毛砸來,阿毛的父母使出渾身的力氣一把把阿毛推開,他們自己卻被砸中了,埋在廢墟底下。阿毛瞬間變成了了孤兒,一顆顆熱乎乎的.“珍珠”不停的從阿毛的大眼睛里流出,他身上沾滿了血漬,滿身傷痕累累,衣衫襤褸,無助地坐在地上大聲呼喚著母親的名字,空曠的廢墟中卻沒有一聲熟悉的答復。
啊!全世界都呼吁和平吧!讓戰爭不再爆發,讓人間永遠是溫暖的“春天”!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4
翻開1937年這一面沉重的日歷,我們會發現,這一年是個多災多難的年份。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車南站,同往常一樣,人來人往。人們有的在候車室里等待火車,有的`在匆匆忙忙地走來走去,似乎出了什么事情,還有的則在車旁進行檢票。
突然,天空中傳來了越來越響的“嗡嗡”聲,乘客們抬頭往空中看,天哪!幾架日軍轟炸機正在空中向車站飛來。頓時,從耳邊傳來了幾聲爆炸聲,乘客們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投下的炸飛了。一眨眼,火車站就成了片廢墟。天橋斷裂了,鐵軌扭曲了,殘破不堪的房屋旁滿是黑色的磚瓦碎片,這時的景象一片狼藉。
在灰蒙蒙的車站廢墟上,突然傳來了聲響亮的哭聲。在這四周,原來是個小孩兒在哭泣,他的父母以及親人都在爆炸中被炸死了,這個小孩將成為孤兒,他的前途將一片灰暗,他會流浪街頭,甚至頻臨死亡,也不會有人理他,他將沒有機會為他的父母報仇雪恨。
回首過往,國破家亡,九州大地齊悲泣;華夏兒女,流離失所,黃河兩岸共凄涼。雖然我們生活在和平時期,但世界上仍有戰爭的硝煙,我們應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倡導熱愛和平,珍惜美好生活的思想。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5
1937年8月28日,日本軍團將轟炸上海。
人們聽到休息后,紛紛跑去上海火車站,準備逃離這里。人們有的拖兒帶女,哭喊著:“火車怎么還沒有來呀!”有點大聲抱怨:“等火車來了,我們早死了!”有的無聲嘆息:“火車真慢呀……”
這時,天空中出現了幾個黑點,日本轟炸機來了!轟炸機殘忍地扔下一枚枚。“轟隆隆,轟隆隆。”火車站有許許多多被炸得血肉模糊的尸體,天橋也被炸毀了,火車也被炸成兩段,這里變得遍地殘骸,慘不忍睹啊!
“嗚嗚,嗚嗚。”在被轟炸后的廢墟中傳出了一陣陣哭泣聲,原來是一個衣衫襤褸、血跡斑斑、身上全是傷痕的小男嬰在橫尸遍野的廢墟中哭泣。我好像在他撕心裂肺的哭泣聲中聽到了他在呼喊:“為什么?為什么?爸爸媽媽你們在哪里?”
戰爭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傷害和痛苦。來吧,行動起來吧,團結起來吧,讓我們一起抵抗外侵和戰爭吧!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6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大家迎來了前所未有安寧。在大家本以為不會再有戰爭的時候可怕的戰爭又來到了。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在轟炸上海火車南站,火車南站成了一片廢墟。在廢墟中有一個孩子在啼哭,那啼哭聲讓每個人聽了都會發出輕輕的悲嘆。
那個孩子是誰?他的父母呢?他怎么會在這兒?哦,原來他的名字叫明明今年才四歲,那天他的'父母正準備帶著他去給生病的奶奶探病。可是,在他們正準備上車的時候,可惡的日本侵略者卻開始轟炸火車站。明明的爸爸為了保護他們母子而被子彈射死,明明的媽媽為了保護明明被日本人打死。明明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倒下害怕得放聲大哭。后來,一位婦女注意到明明,便把明明抱走養育明明。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7
1937后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了上海火車南站。
那天,火車南站像往常一樣,里面的人川流不息。突然,天空中出現了幾架轟炸機,很快,一顆炮彈落下來,發出“轟轟”的巨響聲,頓時硝煙四起,人們四處逃竄,接著一顆顆無情的炮彈不停地落下來,呼喊聲、呻吟聲,伴隨著“嗡嗡”的敵機聲,片刻間,上海火車南站就成了一片廢墟,橫七豎八的尸體,扭曲的鐵路、殘破的房屋,滿地的碎磚碎片…….原本人來人往的天橋,現在空無一人,經過敵機的狂轟濫炸,天橋搖搖晃晃,似乎下一秒就會坍塌。突然,一聲哭喊聲打破了沉寂,廢墟中坐著一個小男孩,他一個人孤零零的,正在號啕大哭,原來,他跟父母走失了,又被眼前的.景象嚇到了,他瞪圓了眼睛,臉上一副驚恐的表情。過了很久,當小男孩快要絕望的時候,走來一個外國記者帶他離開了快要倒塌的天橋,后來小男孩一直沒能找到父母,他就把小男孩帶回了家,并把他撫養成人。
長大后的小男孩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非常痛恨日本人,因為殘酷的戰爭使他原本幸福的家庭破碎了,他要把侵略者趕出中國,讓中國成為一個和平、友愛的國家。
現在,有很多國家還在戰爭,我希望大家都能停止戰爭,讓整個世界都能變得和平。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8
1937年7月7日,日本敵軍對中國發起了慘無人道的侵華戰爭,在中國大地上肆意妄為,同年8月28日,一個幸福的家庭被日本敵軍轟炸,變成了妻離子散的家庭。
8月28日,陽光明媚,萬里無云。阿毛一家準備坐火車去鄉下的婆婆家躲避日軍的轟炸。阿毛一家來到火車站,映入他們眼簾的是像龍尾巴一樣長的隊伍,車站人山人海。阿毛一家買到了票,到了候車室,阿毛的眼睛一直盯著入車口發呆,似乎在想:快點離開這是非之地吧!
忽然聽見天空傳來飛機的聲音,那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近,然后有人說:“日軍的飛機來了,日軍的飛機來了,快跑啊!”人們聽到那人說的話,開始四處逃竄,緊接著“砰——砰”幾聲毛骨悚然的爆炸聲傳來,房屋倒塌,天橋斷裂,鐵軌也被炸斷了,火車炸成了好幾節。人最慘,有的頭被炸掉,有的手被炸飛,有的'被壓死。死的死,傷的傷,不知如何是好!
阿毛一家也未曾幸免,一顆炸彈從空中落了下來,阿毛的媽媽把阿毛推向了安全的地方。一瞬間,阿毛馬上變成了孤兒,她一臉茫然,驚恐萬分,衣服上全是血。阿毛衣衫襤褸,坐在鐵軌旁哭喊著:“媽媽,爸爸,你們在哪兒呢?”喊了半天也沒有一個親切的回應。
轟炸結束后,血洗天空,空氣中硝煙彌漫,周圍一片寂靜,太陽也躲在了云彩里,這兒變成了人間地獄。
日軍毀了我們的家園,毀了繁華的城市,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做一個有用的人,為國家發明高科技的武器。要相信“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9
1937年8月28日,在上海火車南站,有許多人,熙熙攘攘,熱鬧極了!在人群旁,有個雜貨店,一家三口正在里面買東西。媽媽懷里還抱著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爸爸給他買了一個可愛的玩具小狗,小男孩正開心地和它玩。
就在這時,天空中傳來了飛機轟轟的聲音,緊接著,一枚炸彈落了下來,人們一邊驚慌地喊“鬼子來了,快跑!”一邊趕緊向各個方向分散,哭喊聲連成一片,車站里頓時亂成了一鍋粥,炸彈不停地落下來,一霎那間,血肉橫飛,廢墟一片,沉重的木板被炸得四分五裂。天橋也被一枚炸彈炸得塌了半邊,連鐵皮都掉了下來,地上一片狼藉。偶爾,會有幾聲低沉的呻吟聲,但更多的是天空中飛機的“轟轟”聲,炸彈爆炸時的“砰砰”聲……日本鬼子繼續肆無忌憚地投炸彈,似乎不把此地夷為平地決不罷休。
忽然,一陣哭聲傳了過來,聞聲望去,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正坐在鐵道中間,不停地哭嚎,他的衣服已經很破了,眼睛瞪得大大的,明顯他已經哭很久了,脖子和臉上的.青筋都已經突了出來,身上濺滿了血,懷里還抱著那可愛的玩具小狗……原來,他的父母發現一枚炸彈后,使勁把他推開,他們卻被炸死了,他幸存了下來。但他并不知道,從此以后,他的父母就不在了,他成了一個孤兒……
這時,一個阿姨跑過來,問他:“小朋友們,你為什么哭啊?”他搖了搖頭,繼續號啕大哭,她接著問:“你的爸爸媽媽呢?”他仍不回答,阿姨見這樣,就把他抱到了安全的地方,打算讓好心人收養他……
我想: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還有許多這樣的孩子,他們都因戰爭失去了父母,有的還失去了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他們或許流浪在街頭,衣衫襤褸;有的生活在好心人的家里……但是他們都得不到父母的關愛了!
戰爭讓無數的人失去了生命,停止吧!讓“和平之花”開放起來,讓世界沒有子彈,沒有硝煙吧!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10
1937年8月28日,日本的兩次轟炸把上海的火車南站炸得面目全非:斷裂的天橋、扭曲的鐵路、倒塌的房屋……原本繁華昌盛的上海火車南站轉眼間,便成了一片廢墟。
這時,突然從廢墟中傳來了幾聲哭喊聲。原來是一位大約兩三歲的孩子在那孤立無援的'廢墟中大聲地哭泣著。他為什么會在哪里?他的父母有去哪兒了呢?他為什么會受到如此之大的傷害呢?這一天,上海火車北站早已成為了交戰區,上海火車南站便成了唯一的出路口。也許這個孩子當時正要和爸爸媽媽去外地避難。但由于日本的轟炸機突然到來,把他和他的父母永遠的分離。他自己也渾身臟兮兮,滿身是血地坐在廢墟中。他雙腿蜷縮著,雙手緊緊地攥著,害怕地不由地顫抖起來。他嘴巴大張,淚水不停地滴落,我仿佛聽到了他絕望地嘶喊著:“媽媽你在哪?媽媽——媽媽——我好想你!……”
他以后的命運又會如何呢?會被好心人救起?還是會被活活地餓死?倘若僥幸地活下來的他,會成為國家的棟梁嗎?我們誰也不知道他以后的命運將會如何。但這場戰爭帶給他的傷痛會成為他這一生都不可磨滅的陰影。
日本帝國主義之所以會這么猖狂,都是因為當時的中國太落后了,所以它們才會這么的肆無忌憚。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振興中華,讓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11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一個炸彈炸毀了上海火車南站,一個個原本幸福的家庭,在那一刻,被一一拆散。這是一名記者拍下的舊照片。
日本飛機上接二連三地投下顆顆導彈,只聽地面上傳來“轟!——轟!——轟——”的聲響。導彈所到之處,成了片片廢墟。有人大叫著:“日本侵略者來了,快逃!”有人喊著:“救命啊!誰來救救我呀!”還有許多孩子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著,“媽媽——你在哪里?”“爸爸——我好害怕。”人們四處逃竄,許多人在廢墟中找尋著親人。地上滿是尸體和鮮血,空氣中彌漫著凄慘的痛哭聲。
在扭曲的鐵軌上,有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他不停地哭泣,嘴里不停地叫喊著:“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你們在哪里?你們不要我了嗎?”小男孩身上滿是灰塵,額頭上掛著血滴,身上的小肚兜已經是破破爛爛。他就這么無助的哭著……周圍是斷裂的天橋,殘破的房屋,滿地的碎磚碎瓦,四處彌漫著戰爭的硝煙,散發出刺鼻的氣體,讓這繁華的城市,瞬間變成了人間地獄。
不知過了多久,一對留著眼淚的夫婦瘋狂的在瓦礫堆里尋覓著,他們嘴里呼喊著:“明明,明明,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啊?”他們翻動著瓦礫的雙手都摳出了鮮血,可是他們并不打算停下翻找。原來,他們正在尋找他們失散的'孩子。當看到這個坐在鐵軌廢墟邊的小男孩時,他們一把把孩子摟在了懷中。本以為,這就是他們的“明明”。可是……,他們并沒有丟下小男孩再去尋找。望著這支離破碎的眼前,他們毅然決定把小男孩帶走,把“明明”帶走。
在現在,在這個地球上,還有許多國家和地區屢屢發生戰爭,多少個家庭面臨妻離子散,多少個孩子失去了爸爸媽媽。我不由地想大聲呼喚: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讓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12
面對著這張照片,凝視著這個孤苦伶仃的孩子,我仿佛聽見了他的呼喚,撕心裂肺的呼喚!
這天孩子正和父母玩耍,他笑得容顏舒展。就在這歡樂時刻,一陣巨響驚動了孩子,他嚇得目瞪口呆,哇哇直哭。孩子的哭聲使得父親心急如焚,抱著孩子就往外跑。天上飛著敵人的飛機,一顆顆頻頻發射的導彈從天上打下來轟炸了整個上海火車站!逃難的人們一個接一個的倒下了,這使原本人山人海的街,變得冷冷清清!斷裂的.天橋、扭曲的鐵路、殘破的房屋、糜爛的尸體全部倒成了一片。
這時,從不遠處傳來了一陣又一陣稚嫩的哭聲。只見一個三四歲的還只正坐在濺滿血的地上。他衣衫襤褸,正號啕大哭著。他是一個可憐的孩子,也是最幸運的孩子!
幾天后,抗日隊員們打敗了鬼子,奪回了上海。雖然戰爭中失去了許多生命,但幸存者還是精神抖擻的建立著房屋。有一位幸存者看到了這個孩子,就把他收養了。
幾十年后,這個孩子因為勤儉讀書,成了教授。他和他的義母一起環游地球,過得十分幸福!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13
看到這張老照片,我就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中。
1936年,家住上海火車南站附近的王紹華一家添了新成員——王家升。1937年日本也開始侵略中國。1937年8月28日那天,王紹華夫婦決定帶著年僅1歲的小兒子家升逃往桂林。他們來到火車南站,這里已是人山人海,人們背著老人,帶著孩子,爭搶著上火車逃離上海這個危險的地方,但人人都不知道,死神正在靠近。
1937年8月28日下午4點30分,人們聽見幾架戰機呼嘯而過,接著,有人看到天空上有幾粒黑點,黑點越來越大,啊,有人看清楚了,那是幾枚炸彈!火車站頓時一片混亂,嘈雜聲、哭聲、呼救聲,叫喊聲混成一片,被踩死的平民不計其數。火車徐徐開動,成千上萬的平民,快速登上火車······但一切都晚了。炸彈如閃電般落入火車南站,“轟隆”一聲,一枚炸彈在天橋上爆炸了,天橋一下子垮塌了,鉛皮、木板散落一地,火車頭被炸彈砸中,當即起火,滾滾濃煙直沖云霄;又一枚炸彈擊中了站臺,被炸死的人血肉橫飛。站臺崩塌了,家升的父母忙把他抱起來,放到了一個角落里,自己剛想找掩體,另一枚炸彈一下把他們炸倒了,媽媽說:“孩子,千萬別出來······”說完,閉上了雙眼。附件的樓房也被炸塌了,壓死了許多逃命的人,把他們永遠地埋在了地下······
硝煙逐漸散開,日軍飛機已經遠去,火車南站一片廢墟,到處都是尸體,火車頭還在燃燒,鐵軌已扭曲,房屋也被炸爛,磚瓦到處都是。這是,從廢墟中傳來了孩子的哭聲······啊!是一個1歲左右的嬰兒,他頭上身上都是血,破破爛爛的'衣裳下有著許多傷口,原來他就是小家升,他們一家只有他一個人活著,他的鍋蓋頭已經被鮮血染紅。后來,他被一名外國記者發現,把他送到了醫院救治,最后就在福利院生活。
他永遠都忘不了當年的事給他造成的陰影,他想對全世界說:“停止戰爭,維護和平!”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14
斷裂的天橋、倒塌的站臺、面目全非的鐵軌、哭泣的小孩……怎么了?照片上的小孩是誰?他為什么哭?他的家人呢?他還那么小就無家可歸……這些問題只能回到1937年8月28日的上海去尋找答案。
這一天,天灰蒙蒙的,人們聽說日本人要來,都慌忙的向火車站跑去,阿毛一家也不例外,他們準備去鄉下的外婆家避難。來到火車站,一群群人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四處亂竄,人們一看火車來了,蜂擁而至擠上車,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被堵在門口,阿毛驚恐地看著四周,在母親溫暖懷抱中的他卻不知災難即將來臨。
這時,人群中只聽有人喊道:“日本的飛機來了,大家快跑啊!”一陣刺耳的聲音在空中響起。“嗚——嗚——”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近。只見日本的飛機像雄鷹一樣在火車站的上空盤旋著,突然一架架飛機俯沖而下,投下了一枚枚的導彈,霎時,像傾盆大雨一樣落了下來,人們像一只只無助的小雞,四處逃竄。導彈炸毀了售票處,炸塌了天橋,把鐵軌炸得四分五裂。到處都是橫七豎八的.尸體,真是慘不忍睹。
阿毛一家到處逃跑,爸爸護著媽媽,媽媽緊緊地抱著阿毛。慌亂中,一顆導彈落到了爸爸媽媽的旁邊,媽媽把阿毛拋了出去,還沒有等阿毛反應過來,爸爸媽媽就已經面目全非了。阿毛哭著喊著說:“爸爸媽媽你們在哪啊……我會聽話的……再也不調皮了,你們快回來。”阿毛的衣服上沾著鮮血,身上還有幾道劃橫。飛機走了,可是煙火還在燃燒著,整個火車站彌漫著戰火的硝煙,血流成河。
我們生在了和平的國家,我們有幸福的生活,所以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獻出一份力。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15
大家還記得1937年8月28日嗎?那天,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又一次在中國人的臉上寫下了“恥辱”二字,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那天,那位母親帶著孩子,來火車站給丈夫送飯,她的丈夫,是埋伏在上海火車站的抗日隊員。飯正吃了一半,一位叔叔滿頭大汗地跑來了,“在車站附近發現了一大群鬼子!快準備!他們這次準備炸毀這里!這次行動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爸爸從柱子下的洞中,摸出了武器,就匆匆出發了!這時的.孩子,還什么都不懂,還開心地在媽媽身邊玩石頭。過了會兒,從候車室那兒傳來了一陣陣的槍聲,“忽”,一顆炸彈,從遠處飛來,母親的腦海一片空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把孩子投到遠處一片柔軟的草地上。孩子毫發無傷,可是,母親卻被炸得尸骨無存!孩子呆呆地坐在廢墟旁,卻已不見了母親,在他眼前的,只有那熊熊的大火,濃濃的煙霧,孩子傻眼了。他“撲通“一聲,攤坐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哭著,望著已成一處廢墟的火車站。
他被一位大媽收留了,漸漸成長,成了一位小八路,為他的父母報仇。
他憎恨戰爭,渴望和平,企盼和平!他希望,有一天,世界上再也沒有戰爭,只有歡樂,只有和平!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16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獨自坐在廢墟中的小男孩正在哇哇大哭,路過的記者拍下了這一幕。
他大概只有3歲多,渾身都臟兮兮的,落下的鐵片劃破了他的衣服,他用那雙手緊緊地拽著衣角,臉上寫滿了委屈。小男孩撕心裂肺地喊著:“媽媽,媽媽!”他邊哭邊環顧四;:倒塌的高樓大廈,橫七豎八的尸體,火車軌與天橋早已面目全非,空氣中到處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日本飛機在空中呼嘯而過,幾枚罪惡的子彈從高空墜落下來,在不遠處爆炸。他此時此刻是多么希望媽媽來保護他、安慰他不要哭,可是他的媽媽卻被倒下的房屋掩埋在里面,只有他孤苦伶仃地在哭泣著,令人心酸。他不顧疼痛朝廢墟中緩緩爬去,渴望能找到媽媽和爸爸。日本人呀,你們也是有血有肉有父母的人,為何要讓兒童們失去自己的父母,這是有多么殘酷,多么無情呀!
真希望讓那已經能夠聽到腳步聲的`21世紀,為戰爭敲響喪鐘,讓明天的世界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我們希望,我們期盼,讓那些身處戰爭的孩子們可以和我們一樣在綠茵茵的草地上踢足球,在柔軟的沙灘上追逐打鬧,在花香中讀書……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17
亞里士多德曾講:“戰爭的目的必須是為了和平。”然而戰爭大多時候都不是這樣。戰爭只能讓母親失去兒女,讓妻子失去丈夫,讓兒女失去父母。這不,1937年8月28日的戰爭就讓上海的很多人家破人亡。
1937年8月28日的上午,天空藍藍的,仿佛暴風雨前的寧靜。繁華的火車站里人山人海,他們都準備離一場即將到來的戰爭越遠越好。人流中,一個小男孩正在媽媽的懷里美美地睡著。中午,天空變得灰蒙蒙的,人們正準備上火車,頃刻間,一枚炸彈像隕石一樣從天而降,人們頓時就像熱鍋上的媽蟻,急的團團轉,馬上又有幾顆炸彈扔了下來,它們摧毀了房屋、軌道,還搶走了數百人的生命。人們不知所措,四處逃竄,隨著“轟轟”的巨響,天橋塌了,越來越多的人被炸死、被砸死。小男孩的'父母也不幸遇難,而小男孩兒呢?他在天橋塌了的瞬間,被母親拋了出去,才幸免于難。疼痛讓小男孩清醒了,他一臉懵地看著四周,很快好像明白了什么,戰爭年代的孩子早早便懂得了戰爭的殘酷,于是嚎啕大哭起來,這一幕被一名記者的鏡頭捕捉到。而他還沒哭完,只聽轟的一聲,哭聲停止了,小男孩也不在了。
戰爭是殘酷的,它奪走很多人的性命,我們希望,我們祈盼——讓戰火中的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18
這時的上海火車站,由于北站已成為戰區,交通被切斷,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所以上海火車南站,人流擁擠不堪。
這幅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我國上海火車南站時的情景。啼哭的嬰兒,倒塌的房屋,使我們仿佛又回到了我們中華民族遭受欺凌的屈辱年代。
由于日軍的狂轟亂炸,當時的北站已成為戰區,交通被切斷,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大量難民涌向車站。忽然空中飛來一群日本敵機,投下大量炸彈。車站頃刻間變成了一片廢墟,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慘不忍睹。廢墟中幼兒悲慘的啼哭聲更是讓人心痛。侵略者的炸彈頓時將原來美好的一切都毀滅了。敵機投下炸彈的瞬間,有一個孩子的母親努力用自己的身體為孩子遮擋住紛飛的瓦礫和彈片,這個孩子的母親被炸彈奪去了年輕的`生命。僥幸活下來的孩子已認不出血肉模糊的母親,他大聲的哭喊著。可是眼前沒有出現媽媽慈祥的笑臉,更沒有爸爸平時那有力的雙手來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聲似乎在質問侵略者:你們為什么要這么殘忍,奪走我父母的生命,奪走我幸福的童年!
戰爭使繁華的街市變成了廢墟,戰爭摧毀了人們幸福的家園,戰爭打碎了孩子們童年的夢想。這是戰爭給人類造成的傷害,就連手無寸鐵的兒童也不能幸免于難。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 19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車南站和往常一樣,人群川流不息,叫賣聲和來往人流的喧嘩聲交雜在一起。周圍的建筑高高的聳立著,拉黃包車的車夫一個個緊緊地圍在火車站出口處。這里無處不顯示著上海的繁華,人們都沉浸在這平靜的氣氛中。
突然,空中響起了刺耳的空襲“警報”聲,連續不斷。火車站上的人們聽到后,還沒反應過來,空中就傳來了“轟轟”的巨響,便看見無數炸彈“從天而降”。“快跑呀,快跑呀!日本鬼子的轟炸機來啦!”人們四處逃竄,火車站頓時亂成了一團。無情的炸彈落在了人群和建筑及地面上。一瞬間,繁華的上海頓時變成了火海和廢墟。斷裂的天橋,扭曲的鐵路,殘破的房屋,滿地的磚瓦碎片,還有無數鮮血淋淋的尸體和時不時傳來受傷者的呻吟聲、呼救聲和哭聲……空氣中到處彌漫著硝煙。原來繁華的.上海一下子變成了一座凄涼的廢墟。
鬼子轟炸過后,一個小男孩正孤零零地坐在一堆廢墟中,身上的衣服早已衣不蔽體,臉上沾滿了鮮血和煙灰,在那里泣不成聲,輕輕地呼喊著:“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你們在哪兒?”他顯然被這突如其來鬼子的空襲給嚇壞了。一會兒,離他不遠處的廢墟中傳來了媽媽輕微的聲音:“孩子別怕,媽媽在這兒。”孩子尋著聲音,用力翻開了幾塊碎片,終于看到了爸爸媽媽。媽媽正被爸爸那滿身鮮血一動不動的身體壓在下面。媽媽那蒼白的臉上勉強擠出了一絲微笑:“孩子,爸爸媽媽愛你!”說完,就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后來這男孩被一位中共地下黨員給救了下來。過了十年,這位小男孩參加了抗日戰爭,在戰場上他英勇地殺敵,成為一位抗日英雄。
可恨的日本鬼子,侵略了我們的國家,侵占了我們的國土,無情地奪取和踐踏了我們無數同胞的生命。這一切深深地烙在我們每位中華兒女腦海中,勿忘國恥。
【廢墟中的感動作文】相關文章:
廢墟中的太陽作文04-06
廢墟中的小男孩作文(精選14篇)01-11
廢墟中的孩子作文700字(精選41篇)09-03
平凡中的感動作文02-20
生活中的感動作文06-29
軍訓中的感動優秀作文05-18
平凡中的感動作文03-06
疫情中的感動作文精選03-24
細節中的感動作文03-29
生活中的感動作文【經典】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