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小學作文

時間:2021-09-19 15:57:31 端午節 我要投稿

2020端午節小學作文

2020端午節小學作文1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端午節、重陽節、春節、中秋節……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說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吃粽子,插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的習俗。

2020端午節小學作文

  我喜歡吃粽子,也喜歡看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嘉信茂廣場舉辦了一個包粽子比賽的活動,我媽媽幫李奶奶報了名。我們組成了一個助威團,成員有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比賽現場。

  好家伙,參加比賽的奶奶可真多呀,一個個信心十足,躍躍欲試。主持人宣讀完比賽規則:五個人一組,六分鐘的時間,看誰包得多,又不灑米,還要外型美觀。包粽子比賽正式開始了,不一會兒時間有的奶奶包了十一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六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喇叭型的粽子,有的奶奶包了枕頭型的粽子,比賽非常激烈。終于輪到李奶奶上場了,我們懷著緊張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賽。開始比賽了,只見李奶奶拿了兩片粽葉卷成了一個喇叭形狀后,左手拿著卷好的粽葉,右手放了兩勺米,然后一包小粽子就出來了。李奶奶又趕緊把繩子的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圍著粽子繞了兩圈,一用力,繩子斷了。李奶奶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了。我們就給李奶奶加油鼓勁,她很快調整了過來。比賽結束了,李奶奶本來包了八個粽子的,可是一個還沒扎繩子,另一個一提起來就把米灑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個粽子。最后評獎的時候李奶奶得了一個參與獎。

  這個端午節我們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很快樂。我喜歡過端午節

2020端午節小學作文2

  端午節到了,我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能夠吃粽子了,香香的粽葉包裹著香香的餡,外婆的手藝實在是讓人聞了就流口水。

  外婆包的粽子,煮得泛黃的糯米,軟軟又有嚼勁的糯米里的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不過,我最愛吃的還是香菇肉粽,那竹葉香和肉香的融合,想想就不能把持了。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胡子”,媽媽見了笑我是只“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著看著我,慢慢挪動步子于床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么,就像什么,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并不怎么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猶如天花亂墜。小姨看著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說什么,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七歲,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沒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著,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里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2020端午節小學作文3

  說到端午節,自然也就想到了屈原,據說,屈原是在農歷五月初五受冤,抱著石頭自投舊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進舊羅江中。

  晚上媽媽和爸爸帶我一起去外婆家過節,這時,外婆正在包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外婆說:“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咸蛋黃及雄黃酒。”

  這時,外公要跟我講講端午節的習俗,聽說在江南地區:他們為了驅邪,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

  這時,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說:“外婆,我來幫您嘗嘗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瞇瞇的說:“看你這只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

  我把粽葉撥開,看到了糯米粽子,聞一聞,哇!真香啊!真讓人流口水,不能光看不吃呀,我馬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外婆說:“現在的粽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聽著聽著,口水早就已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去了外婆家,我不僅了解了不少的知識,有吃到了好吃的端午節的粽子,真是高興呀!

2020端午節小學作文4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影響最大的觀點是源于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2020端午節小學作文5

  “吃粽子,吃粽子嘍!”終于盼到奶奶這清脆甜美的聲音了。我告別了親愛的小伙伴,一個箭步跑回家,筆直地站在奶奶身邊喊道:“報告,我回來了。”媽媽在邊上點著我的鼻子說:“你這速度都快趕上火箭了。”笑聲在院子里回蕩著。

  我特別喜歡吃奶奶包的紅棗粽子,香香的,甜甜的,真是好吃極了。當一層一層的葦葉攤開來,江米的醇香也越來越濃的撲到鼻子,流進了我心田。看著手里的粽子,白得透明,鮮得誘人。我迫不及待地吃著粽子,不一會兒,粽子就只剩一個角了。“慢慢兒吃,細細兒嚼,聽爺爺給你講講端午節吧。”

  爺爺蒲扇一搖,故事就開始了:“你知道我們為什么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當年的五月五日,楚國被秦國打敗,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投汨羅江而死。

  端午節就是因此得來。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聽到消息,馬上把船劃進茫茫的洞庭湖進行撈救。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我使勁地點頭。是啊!端午節吃粽時不能忘了我們紀念的是一個人,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沒有國,哪有家。沒有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哪有豐衣足食的百姓。屈原愛國就像愛自己的家,愛百姓就像愛自己的親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值得世世代代崇尚。

  吃著手中香甜的粽子,聽著屈原愛國的感人故事,真是個幸福的時刻呀。

2020端午節小學作文6

  端午節前夕,奶奶正在包粽子。我看見了,覺得很有趣,便讓奶奶教我,奶奶爽快地答應了。

  奶奶叫我先仔細看她是如何包的,我就目不轉睛地看了起來。只見奶奶先把粽葉繞成了粽子的形狀,然后往粽殼里灌米。灌到一半時,又往粽殼里放了幾個花生米,之后繼續往粽殼里灌米,還不時地用筷子把米往里搗,聽奶奶說,這樣做出的粽子好吃有嚼勁。米灌好了,奶奶用一根粽葉包了露出的口,粽葉在粽身上繞幾圈,最后用粽針把粽葉穿過粽身中心扎了起來。就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

  我看完后問奶奶:“奶奶,我可以包一個嗎?”“能,能!”奶奶說。我按照剛才學的方法,草草地包了一個,雖然不怎么耐看,但總算還是個粽子。奶奶為了鼓勵我,一個勁地說“不錯,不錯! ”接著我連續包了好幾個,還好,進步挺大的,一個比一個好看。

  端午節那天,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覺得格外地香甜!

2020端午節小學作文7

  在我非常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里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時常是吃得滿嘴“小胡子”,媽媽見了笑我是只“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著看著我,慢慢挪動步子于床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么,就像什么,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是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即使我并不怎么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是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猶如天花亂墜。小姨看著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說什么,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七歲,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沒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著,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里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2020端午節小學作文8

  清晨,我就聞到一股濃濃的香味從廚房慢悠悠的飄了出來——端午節到了!

  “真好吃。”吃著美味的肉粽,就像一瞬間穿越到了《舌尖上的中國》。先是顏色偏黃的糯米,咸咸的,咬開了那一層糯米之后就是風味十足的肉餡了,仿佛每一塊肉上面都包含這暖暖的親情。而棗粽干脆把糯米的顏色、味道都給變了甜甜的,吃下一口更是甜蜜可口。 還有我最討厭的茶葉蛋,但是今天我就破天荒的吃了一口,我才意外的發現以前連碰都不碰一下茶葉蛋如此美味,然后就被我風卷殘云般的吃光了。大拇指還不由自主的翹了起來。

  我去河邊散步,卻意外的邂逅了龍舟大賽。每一棒都響徹云霄,一句句使人熱血沸騰鼓號,龍舟爭先恐后的駛向終點。 端午節,一種人們值得歡慶的節日。

2020端午節小學作文9

  盼呀!盼呀!終于盼到我們村一年一度的賽龍舟。

  農歷五月初六是家鄉的龍舟節。我剛吃過粽子,就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來到潢涌河邊看賽龍舟。河兩岸人山人海。

  下午2時,比賽開始,龍舟隨著鞭炮聲起,來自各村的12條龍舟一字排開。鑼鼓聲霎時震耳欲聾。河兩岸頓時沸騰起來,升空的氣球、迎接的彩船、劃過的龍船……構成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你們看呀!那些龍舟多么威風呀!像凱旋歸來的勝利者。撓手們分別穿著紅短衣、藍短衣、黃短衣、白短衣、青短衣……頭上綁塊白布,上面寫幾個字——“奮斗!奮斗!努力奮斗!戰勝困難!”他們如同軍一樣威風。比賽到緊要關頭,人們的心開始緊張起來,突然,從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陣“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吶喊聲,我放眼看去,原來是下二村旗子的紅隊落后,在觀眾的的支持下,撓手們更沉著,拼命地劃著,下二村龍船,迎著洶涌澎湃的浪花,“踏著”乘風破浪的強風,在潢涌大河上劃出一條長長的水紋,沖上前頭,其它龍船也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你追我趕。最后,下二村龍船一舉奪冠。隊員們團結合作的精神鼓舞廣大群眾。

  據說,賽龍舟是為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時代的戰國時期,那時,七個皇帝各鎮守一方,分別是:楚國、燕國、秦國、魯國、齊國、魏國、趙國。其中,北方的秦國最為強大,虎視眈眈地想吞并其它六國,想成為中華民族的霸王,屈原推兼楚國與齊國合并攻擊秦國,但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聽的屈原勸告,還把屈原逐出楚國。最后,楚國被秦國消亡。屈原不任心看見楚國人民流離失所,就在農歷五月初五胸中抱著沉甸甸的大石頭跳到舊羅江自盡。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后難以置信,紛紛劃著小船去救他,又害怕舊羅江中小魚傷害屈原的尸骨,所以,楚國人民用小竹筒裝滿糯米飯菜,希望江中小魚不要傷害屈原的尸骨而吃楚國人民做的糯米飯菜。故事就是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

2020端午節小學作文10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大家就用賽龍舟、吃粽子的方式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雖然沒有賽龍舟,但家家戶戶都在包粽子,吃粽子。而我最喜歡品嘗的就是媽媽包的牛角粽。牛角粽用葉子包裹得嚴嚴實實,從各個角度看去,外形都像三角形,用一條細繩緊緊固定,拉開細繩剝開粽子葉,粽子里面軟糯的米,加上紅豆、香菇、豬肉,閃著光澤,飄著誘人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咬一口,細細咀嚼,真是人間美味啊!每次我都把肚皮撐得飽飽的。

  到了中午,爸爸媽媽就帶我去河邊洗龍水澡。據家鄉的習俗,洗了午時龍水澡就能一年健健康康,無病無災。河邊格外熱鬧,很多小朋友在大人的陪同下,盡情地戲水,享受河水帶來的陣陣清涼,大家的歡聲笑語把小河都填滿了。

【端午節小學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作文:端午節05-17

小學端午節作文06-01

小學作文端午節12-01

端午節的小學作文11-29

端午節小學作文11-02

小學端午節的作文08-03

端午節小學作文09-14

端午節_小學作文04-16

端午節小學作文09-25

小學端午節作文02-2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一区 |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 综合国产精品私拍国产在线 | 亚洲国产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亚洲成AV人的天堂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