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飄香作文

時間:2021-04-27 12:17:47 端午節 我要投稿

端午粽飄香作文匯編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粽飄香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粽飄香作文匯編15篇

端午粽飄香作文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南方流傳的兒歌。說起端五,我立即便想到幼時學包粽子的情形。

  那時我八歲,非常玩皮。端五節時見奶奶聚精會神地包粽子,手也癢了起來,盯住粽子不放。奶奶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說:“你想包粽子?不夠本,你媽還不會呢,”說罷哈哈大笑。

  我不服氣,搶來工具,肉餡,糯米。開始包人生“第一個粽子”。我先拿三張整齊的粽葉,然后把它們裹成一個漏斗型,接著往“漏斗”里放米,放一半時再把肉餡放進去然后再放米,接著就開始包粽子。

  怎么裹也裹不好,我急死了!后經奶奶的指導,終于把它裹起來了。最后再用紅線饒幾圈一扎,就這樣我的人生第一個粽子誕生了。奶奶吃驚地看了看我手中的粽子又看了看我,笑瞇瞇地說:“凡凡還包得不錯呢,不過以后遇到困難別著急,要有耐心!”然后奶奶就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壓鍋里燒。我好不容易等到粽子熟了,沒等到粽子涼下來我就迫不及待地咬了起來。

  哇!味道太好了,現在想來嘉興的粽子也沒我包的味道好!

  想想今年的端午節也快到了,我情不自禁地就想起在這次四川大地震中堅強活下來的兒童們。我想到時候請奶奶多包點給他們郵寄過去。也讓他們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粽飄香作文2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也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會舉辦各種活動——賽龍舟,掛艾草菖蒲,戴五彩線,喝雄黃酒,吃粽子,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吃粽子了。

  一大早,媽媽就著手準備包粽子了,我在旁邊給她打下手。首先,媽媽把糯米和花生用水浸泡著。趁著這個時間我和媽媽把粽葉洗干凈,把火腿和蜜餞切成丁。一小時后,把糯米和花生里面的水倒掉,然后把火腿和蜜餞一起倒進去,攪拌均勻。一切準備就緒。

  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兩只手上下翻轉,把一片粽葉折成漏斗狀,把剛才拌好的食材放進去,再把斗狀尾部的粽葉往回折,蓋住米,用細繩纏繞并綁好。就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大約兩個小時后,所有的粽子都包完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媽媽把包好的粽子直接放進鍋里煮。我守著灶臺,聞著飄散出來的陣陣粽香,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約一小時左右,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剝開粽葉,露出白里透紅的粽子,白白的糯米包裹著紅紅的花生豆火腿丁,咬一口,又香又糯!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看麥子黃了,端午節又到了,小朋友們,趕快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吧!

端午粽飄香作文3

  “世并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每當聽到《離騷》的詩句,便會憶起憂國憂民的屈原。端午節吃粽子,據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一大早,我們就起身去外婆家吃粽子了。來到外婆家,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了出來,我貪婪地嗅著這一絲絲,一縷縷的粽香。我仿佛看見翠綠的箬竹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香糯醇厚。

  “其實,粽子不止一種形狀,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多角形的……”外婆指了指鍋里的粽子,說,“粽子的種類也很多。豆沙粽、蜜棗粽、花生粽、蛋黃鮮肉粽等。”聽了外婆對粽子的介紹,我笑著說:“我最喜歡的還是蜜棗粽,甜甜的,卻不膩。”

  粽子煮熟以后,剝開墨綠色的箬竹葉,在灰湯里煮透的米團呈現出通透的琥珀色,米團里仿佛嵌著幾顆深紅色的瑪瑙。輕咬一口,軟糯可口。嗯,粽子的味道真好!

  那一個個清香四溢的粽子,像一串美麗的夢,那么甜蜜,那么溫暖,那么美麗。吃著粽子,我的心里甜滋滋的。粽子里有家的味道,有愛的味道。

端午粽飄香作文4

  寧靜的夜晚,涼風習習,漆黑的夜空中縹緲著一點兒星星的痕跡,細細的月牙伸向空中,像死神的鐮鉤,冰冷的、陰森的。路上沒有一個行人,兩旁樹葉被風吹得沙沙作響,夜,更涼了……

  強烈的燈光透過白色的窗幔倒映著她忙碌的身影,一個個精致玲瓏的粽子堆在桌上,越疊越高。我望著奶奶疲憊的面影,不由自主地向燈光處走去……

  黑暗的角落里,我靜靜地望著眼前的這一切:骨瘦如柴的奶奶,她是多么的辛勤,每年的端午,她總要忙活,即使再累也要包上幾個粽子,為節日增添點兒氣氛。她嫻熟細心地包著粽子,內陷的大眼睛仿佛溢出了慈愛,她宛如樂團的指揮家,優雅地演奏著交響樂。別小看奶奶那雙粗糙的手,它可以為大家包出多種多樣的粽子:有三角粽,這種粽子可以一口吃下一個;有四角粽,這個粽子的包法也只需要一張粽葉就可以完成了;最困難的要數長粽了,奶奶需要花大力氣,因為長粽的包法需要拼接,而她可以一個人獨自地完成。不知不覺,奶奶已經包了幾個小時了,我癡癡地望著那個疲憊的身影,瞬間感覺那是高大的。

  第二天清晨,一股粽子的香味飄蕩在院子里,飄進了我的心田……

端午粽飄香作文5

  又是一年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必不可少的是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吃粽子。

  這天,街上的人手中可少不了艾葉,菖蒲,雄黃。媽媽也買了艾葉,菖蒲,把菖蒲做成寶劍,掛在門上,可以辟邪。艾葉一大束一大束地放在家門口,也是用來辟邪的。每年端午節,外婆家都要煮好多粽子。這天,外婆坐在椅子上,拿著粽葉,折成簸箕狀,再舀了一大勺的糯米倒進“簸箕”里,再用筷子夾了一塊肉放在糯米中間藏進去,用粽葉把糯米裹住,成一個立體三角形,用手捏住底部,拿了根粗繩,繞了好幾圈,打了一個結,放在鍋里。我問外婆;“外婆,你做了幾種粽子啊?”外婆樂呵呵地說:“有蛋黃粽,肉粽,蜜棗粽和豆沙粽,一共4種。”

  我今天要大吃一頓,我也來包一個粽子好了。我向外婆要了一片粽葉,學著外婆包,但是我技術不到家,粽葉都松開了,姐姐說:“手捏緊,糯米少一些吧。”我舀回了一部分糯米,但夾了一大塊肉,比糯米還大,塞都塞不進去,弟弟邊笑邊說:“姐姐,這個是最最正宗的肉粽子了!”媽媽也附和道:“這個就留著給你自己吃吧!”我學著外婆裹,但米卻漏了出來,我拖住米,費了好大勁才把米塞回去,也用繩一圈一圈地繞起來,成了唯一一個“迷你粽。”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熱粽子剝開,撲鼻而來的先是葉香,再是糯米香,最后是肉香。香味漸漸彌漫開來……

端午粽飄香作文6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陸游《乙卯重五詩》中如是所說。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正陽節等,節期在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本源于南方先民祭拜龍祖的節日,后因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在這天投汨羅江,后來人們就將其作為紀念屈原之日。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端午節是要吃粽子的,取幾片粽葉,以十字疊好,把淘洗干凈的糯米包在粽葉里,用細麻線纏住,放鍋里蒸。以前的時候,粽子是要投到江中去,讓魚兒吃粽子,而不吃屈原的死尸,而現在,大多數粽子也是進了人們的肚子里。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只見一大早奶奶就扛著一捆艾往家里到處插,我查過資料,知道了插艾可以祈求把不吉祥和疾病掃出去,祈求家庭和睦健康。

  “菰黍連昌歇,瓊彝倒玉舟。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云留。”端午是一個美好的節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端午粽飄香作文7

  “吃粽子咯”隨著婆婆的一聲吆喝,我們全家人都圍了上來。一鍋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粽子端了上來。端午盛宴開始了。

  在這個端午節里,我不僅享了口福,更學會了一項新的技能包粽子。一開始,我按照婆婆的吩咐把米淘好,粽葉準備好,然后把粽葉卷成圓錐形,可是我一直卷不好,不是圓錐形太小,就是下面裹不緊,米會露出來。我琢磨了很長時間,也弄壞了很多粽葉,終于在婆婆的指導下,卷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圓錐形。我把米倒滿了粽葉里,填平,接著用粽葉把米全部蓋住,然后拿住繩子,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裹住粽子,拼命扎緊,弄得我牙也疼了,手也紅了。最后看到這個“四不像”的粽子,雖然不是很好看,但我還是蠻開心的。現在商場里擺滿了各中各樣的粽子,它們包裝精美,品種豐富,但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婆婆親手包的白粽子,她香香的、甜甜的、軟軟的。包粽子是我國悠久的風俗習慣,現在很多人不會包,也不想包了,可是我覺得只有親自動手包粽子,才能真正感受到傳統節日的特有的文化氛圍。

  今天我既體會了包粽子的樂趣,也感受了家庭的溫馨,婆婆最后還送了把艾草給我讓我回家掛起了辟邪呢。

端午粽飄香作文8

  寧靜的夜晚,微風習習,漆黑的夜上空飄渺著一點兒星星的印痕,細細月牙伸到上空,像死神之的鐮鉤,冰涼的、恐怖的。道上沒有一個路人,兩側落葉被風輕輕吹得沙沙作響,夜,更涼了……

  明顯的燈光效果通過白的簾頭倒影著她繁忙的身影,一個個精美如意的粽子堆在桌子,越疊越高。我望著奶奶疲倦的面影,情不自禁地為燈光效果處走去……

  黑喑的角落,我靜靜的望著眼下的這一切:瘦骨嶙峋的奶奶,她是多么的的不辭辛勞,每一年的端午節,她都要累成狗,即便 再累還要包上好多個粽子,為節日增加一點兒氛圍。她熟練仔細地包著粽子,凹陷的大眼好像外溢了仁慈,她猶如合唱團的指揮家,雅致地彈奏著交響音樂。別小瞧奶奶一雙粗糙的手,它能夠為大伙兒包出各種各樣的粽子:有三角粽,這類粽子能夠一口吃下一個;有四角粽,這一粽子的包法也只必須一張粽子葉就可以完成了;最艱難的就是長粽了,奶奶必須花些氣力,由于長粽的包法必須拼湊,而她能夠一個人獨自一人地進行。不經意間,奶奶早已包了好多個鐘頭了,我癡癡地望著哪個疲倦的身影,一瞬間覺得那時又高又大的。

  第二天早晨,一股粽子的香氣飄揚在院子里,吹進了我的心底……

端午粽飄香作文9

  “仔仔,吃粽子啦!”聽到媽媽這句話,我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興奮地跑向飯廳,哈哈,又到夢寐以求的端午節啦,可以吃到我最喜歡的粽子,這實在是太棒了!

  記得第一次對端午節有印象是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吃粽子的由來。曾經有一位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因為被皇帝冤枉,他悲憤之下跳了汨羅江。后來百姓們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就用粽葉包上米扔到江里喂魚蝦,從此包粽子的習俗就沿襲了下來。之后的兩千多年里,人們每到端午節就會包粽子吃粽子,以此來紀念屈原。而我第一次在吃粽子時還很遺憾:哎,要是吃到這好吃的粽子,也許屈原會放棄投江也不一定呢!

  每年我最喜歡的除了吃粽子,就要數看著姥姥包粽子了。她總會在包粽子前先給綠盈盈的粽葉洗個澡,然后雙手靈巧的一卷,粽葉就變成了一個錐形的桶,然后把白白的糯米放進去壓實,加一些豆沙,最后用粽葉把糯米裹得嚴嚴實實,再用白線纏繞扎緊,一個可愛的綠粽子就成型啦!等到出鍋后,冒著呼呼白氣的'大粽子,慢慢的剝去它們的外衣,露出亮晶晶的白糯米,香噴噴的味道聞起來會讓你饞的受不了,輕輕地沾點蜂蜜咬一口, 黏黏的、糯糯的,好吃極了!

  又到粽葉飄香時,聞到香噴噴的粽子你怎會不愛端午節呢?

端午粽飄香作文10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歡樂喜慶的春節、粽葉飄香的端午節、美好圓滿的中秋節、登高望遠的重陽節……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獨特的習俗和內涵,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傳說,農歷五月初五的這一天,愛國英雄屈原抱著石塊沉入了汨羅江。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老百姓就把糯米放進竹筒里,煮熟后投入江中來祭祀屈原。

  每年端午節,奶奶都要包很多的粽子,有:蜜棗的、蛋黃的和咸肉的,我最喜歡甜甜的蜜棗粽。包粽子前,奶奶會把糯米放進清水里泡上四到五個小時,同時也會把蘆葦葉放入開水中浸泡。這樣,蘆葦也就有了韌性,不易裂開。準備好后,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先拿出兩片一般大小的又長又寬蘆葦葉卷成漏斗狀,放入一小勺糯米,接著均勻地放入蜜棗或者蛋黃,然后再放入一勺糯米,最后用剩下地蘆葦葉把糯米包裹起來用細線緊緊地捆扎好,一個可愛地三角粽子就包好了。奶奶把包好得粽子放進鍋里煮,饞得我口水直流。大約一個小時,蘆葦葉的清香混合著蜜棗的甜膩就飄進了各個角落。

  中華傳統節日是中華文明的體現,我們要把每一個節日都要辦得熱熱鬧鬧,繼承并發揚傳統文化,把中國傳統節日推廣到全世界!

端午粽飄香作文11

  粽葉飄香端午節 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歡歡喜喜的春節,有張燈結彩的元宵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但有我喜歡觀看的賽龍舟,還有我最最喜歡吃的美味的粽子。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包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綠油油的粽子葉洗得干干凈凈,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舀起糯米往里放,還可以加些蜜棗葡萄干等。然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煮,煮出來粽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我拿起一個煮熟的大粽子,輕輕的扒開粽葉,里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里鉆,好吃極了!

  那香軟可口的棕子讓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可我還是在最近的學習中,才具體地了解到這美味可口的棕子,竟然還有一段古老而又動人的故事呢!相傳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為愛國投江死去,人們為了不讓魚吃屈原的尸體,把米團扔進江里,用這種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年的端午節又要到了,我美美的期待著。

端午粽飄香作文12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當大街上孩童們唱起了這首歌謠時,我就知道又到了吃粽子的時候了。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給我包粽子吃,今年也不例外。一大早,奶奶已經忙開了。

  你瞧,奶奶先把粽繩、粽葉煮好洗凈,剪去粽葉兩頭,然后把米洗凈,把紅豆、紅棗和糯米混合。奶奶說:“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卷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奶奶邊做示范動作邊說,“卷好的粽葉里放上糯米,要把糯米壓緊,這樣包出的粽子才好吃。”我認真地聽著,眼睛盯著奶奶變魔術般的雙手。最后,奶奶在中間放了一顆紅棗,用線繩纏繞兩三圈,系成活扣,就大功告成了。

  看著奶奶包得那么得心應手,我也忍不住想露兩手。奶奶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似的溫和地說:“玲玲,我一步一步慢慢包,你仔細看著點,跟我一塊兒包。”我愉快地答應了,心想:包粽子一點也不難。

  奶奶先把粽葉平放在左手心,然后用右手捏住粽葉的邊,向里翻轉卷成冰激凌蛋筒形狀。“放糯米,壓緊!”,還沒等奶奶說完,我的米“嘩啦”一聲撒了一地。頓時,我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奶奶微信著對我說:“遇到困難,不能輕易低頭,每件事從不會到會總要有個過程。”聽了奶奶的話,我繼續包起來,經過反復實踐,終于包好了第一個粽子。看著自己的“作品”,我心里樂開了花。

  粽子出鍋了,滿屋皆是清香四溢。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感覺更是香甜無比!

端午粽飄香作文1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拿我的家鄉——廣寧來說,這里風俗就和別的地方不一樣。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每家每戶都包粽子,吃粽子,而粽子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的,枧水粽就是其中之一。

  枧水粽的樣子很可愛,呈近似的圓柱形,被裹得胖乎乎的,就像冬天里穿著厚厚的棉襖棉褲的小朋友。“枧水粽”顧名思義就是用枧水做的粽子,所以做這種粽子除了必備的糯米之外,還需要一些枧水。把糯米放在枧水浸泡片刻,然后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先拿兩片粽葉放在手中,然后在粽葉里放適當的糯米,再放一片粽葉,把粽子卷起來,然后將粽子前后部分折進粽身,再用竹篾從頭到尾地把粽子裹實,一條別致的枧水粽就大功告成了。

  把制作好的枧水粽子放到鍋里用猛火蒸,半個小時后就可以聞到粽子的香味了。大約5個小時后,一條香噴噴的枧水粽就出爐啦!解開纏繞在粽身上的竹篾,一陣粽子的清香就撲鼻而來,伴隨著枧水那獨特的氣味。嘗一口,糯米黏而不粘,還透著清香宜人的粽葉味以及枧水那獨特的美味,讓人忍不住會多吃幾口!

  除此之外,家鄉人還會把艾葉插在門框邊以辟邪;用艾葉和姜蒲頭熬水來洗澡,以求身體健康。

  現在,越來越多外國的節目傳到我們國家,而那些中國傳統節日,卻漸漸消失在人人的記憶中。真希望端午這個帶有中國特色,帶有家鄉特色的節日習俗能夠永久地保存下去。

端午粽飄香作文14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而設立的,這個日子已經有很久的傳統了。母親告訴我,在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要吃粽子,吃發糕。

  我們乘著汽車來到了外婆家,很遠就聞到了一股粽子的飄香。我急切的跑進外婆家的廚房,親切的叫了一聲''外婆好!''就匆匆抓起一個剛出鍋的粽子開吃。剝開粽葉,沾好棉糖,一口咬下去,紅豆的香味和糯米融合在一起,滿嘴洋溢著紅豆粽子的味道。

  我迫不及待撕開第二個粽子,好似第一個粽子并沒有滿足我似的。我再次咬了一大口,肉還沒到肚里,我就聞到了一股臘肉香。''啊~真的好香啊。''我感慨了一句,又像只餓狼似的吃完了第二個粽子。

  我吞下口中的粽子,順手又拿起了第三個過了一會兒我的肚子漲的難受,母親問我吃了什么,我便答道三個粽子。母親的表情簡直對我又愛又恨,她說:''傻瓜,粽子是糯米做的,不能吃太多,糯米會發脹的,吃兩個就夠了。''她寵溺的摸了摸我的頭,愛惜的談了口氣。

  我躺在床上,聞著外面的粽味,咋吧咋把嘴,啊~粽子真好吃。

端午粽飄香作文15

  倆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淚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倆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用各種方法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可今年的端午節我過的別開生面。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再次到來,高老師讓我們也來包一下粽子,讓我們也體會體會這種氣氛。我們一聽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包粽子,首先要把糯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一些糯米和紅棗。準備好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糯葉折疊,圍攏來組成一個窩,中間放進糯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諾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形。

  而包粽子就要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形,我一開始包時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多角形,就是揉成了一團球了。

  包好一些就可以煮啦,可煮粽子要等很長時間。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出鍋了。我高興的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撥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啦!咬一口,美味無比!

  在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了自勞的果實。

【端午粽飄香作文匯編15篇】相關文章:

粽葉飄香端午作文04-24

端午情濃粽飄香作文04-22

快樂端午粽飄香作文03-22

端午之粽葉飄香作文03-22

端午粽飄香作文600字03-21

奶奶包粽子-端午粽飄香作文900字04-12

端午粽子飄香作文03-22

關于粽香端午作文04-24

粽香端午作文范文04-24

精選粽香端午作文04-2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日本道二区免费v | 亚洲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va成精品在线播放人 | 色婷婷婷亚洲综合丁香五月 | 五月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 久久精品亚洲国产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