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粽子作文匯總10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粽子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粽子作文 篇1
二月初二龍抬頭這天,我學會了包粽子。
早上,媽媽就出門準備好了食材:糯米、粽葉和紅豆。
轉眼就到了下午三點,我和媽媽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起一片粽葉,用她那靈巧的手卷出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也拿了一片粽葉,想學著媽媽的樣子,把它卷得漂漂亮亮的,可卷來卷去都是一個直筒,就是卷不成圓錐形,我有點泄氣了。媽媽見了,不禁開口:左手把葉子的一角捏住,右手把粽葉的另一端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
我按媽媽的指點卷,很快就卷好了一個粽葉。媽媽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同時叮囑我仔細看她接下來怎么做,只見媽媽在卷好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了一些米和紅豆,倒在卷好的粽葉里,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米和紅豆被粽葉包得緊緊的,媽媽抬起頭,示意我做,我也學著媽媽樣子,包好了一個。最后就是捆繩了,媽媽邊捆邊叫我做,我按媽媽說的,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粽子就包好了,雖然看起來沒媽媽包的好看,但總算是學會了。之后兩個,三個,四個一個個粽子在我的手里包出來,且一個比一個好看。
啊!包粽子真有有趣,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更開心。
粽子作文 篇2
一想到下午要包粽子,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叮鈴鈴”終于下課了,我們都歡呼起來。
班主任老師先讓三位學生代表去食堂學習,學會了以后待會再教其他的同學。當得知我就是其中之一時,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我們飛快地跑出教室,沖向食堂。我們一到食堂就裝模作樣地拿起兩片自認為很不錯的粽子葉,學著老師的樣子包起來。可是,要么手沒抓緊,要么米都掉了出來,沒有一次成功過;就在快要泄氣的時候,其他同學們也都來了;他們一人拿兩片葉子,也開始包起來,不過粽子沒包出幾個,卻全變成了一只只的“花臉貓”。
半小時后,我們班的第一個“稍微像樣”的粽子在我手里誕生了,我覺得很自豪,心里美滋滋的。這時,有同學問我:“你的粽子什么餡兒的啊?”
“快樂餡兒!”我笑著回答。
粽子作文 篇3
我們這里中秋節包粽子吃粽子,這真讓人匪夷所思。別的地方可都是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為此,我也曾問過家里的大人們。家人們聽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反正是別人包粽子,我們也跟著包,總不能搞特殊唄!
中秋節的前一天晚上,我家開始包起了粽子。其實,每年的中秋節,我們家里都是奶奶和媽媽包粽子。我們這些小孩不是玩就是在旁圍觀。吃過晚飯后,奶奶和媽媽就忙活起來,包起了粽子。我在旁觀看。看著看著,我便覺得手癢癢起來。說句實在話,我對吃粽子倒不感興趣,而對包粽子卻還有點興趣。奶奶和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叫我也動手包。因為不會包,我就先看她們包。看了一會兒,我也開始試著包起來,先把兩片粽葉圍成一個棱錐形,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往棱錐里填滿糯米,最后將剩出的粽葉把米蓋上,再用粽葉繩捆扎好。為了不讓粽子在熬煮時松散,我把粽子捆扎得緊緊的。這樣,一個不夠標致的粽子就在我的手里產生了。雖然如此,但是我還是挺高興的,因為這畢竟是我自己親手包的粽子。趁著興頭,我又包了幾個粽子。等包完了粽子,奶奶和媽媽就開始熬煮粽子。幾個小時過去了,我們家沉浸在了粽香里。等開鍋后,有些睡眼朦朧的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自己包的粽子。哪知,我包的那幾個粽子都破肚了。起初,我還想將我包的粽子在明天到朋友那炫耀一番。粽子都破肚了,我也就只好作罷了。
透過窗戶望天,我看見又圓又亮的月亮在虛無縹緲的云霧里害羞地躲躲藏藏。圓月里似乎有嫦娥和月宮的影子。忽然,一陣涼風吹過,我不禁打了一個噴嚏。夜深了,我得去睡覺了。
粽子作文 篇4
“今天我們要包粽子啦!”
早在上周,李老師就告訴我們要包粽子了,就這樣,我一直期盼著今天的到來。
終于到了這一天了。我們走進了快樂作文班。“咦,李老師呢?”只見黑板前空無一人,只有幾張桌子幾把椅子,我心想:“會不會是李老師在準備包粽子的材料,還沒有來呢?”于是,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了活動室,“原來你們都在這里呀!”我喊道。李老師和兩個同學都在活動室里準備包粽子的材料呢。李老師看到我們來了,就讓我們也準備包粽子的材料,就這樣,包粽子四部曲開始了。
第一部曲:準備材料
男生組要去泡粽葉,女生組要去繞線。當我們泡完粽葉的時候,我們的手變得非常的涼,但是看到女生組沒有完成任務,我們也去幫了一下忙。
第二部曲:選粽葉
這個環節就是各干各的了,李老師教我們包粽子的方法,然后我們自己選粽葉。我選了一個中等的粽葉,然后就按李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來包粽子,我前幾個包的全都“漏餡”了,最后一個才沒讓它“漏餡”。
第三部曲:捆粽子,煮粽子
終于到捆粽子這一步驟了。我用繩子把粽子捆的緊緊的,結果,我看到了繩子像刀一樣“切”到粽葉里。然后我連續包了幾個都是這個結果,最后,還是老師幫忙打結才成功的。這時,別人已經開始包第三個了。我突然覺得天要塌了,最后,我只包了六個,要知道最多的包了20個。
第四部曲:吃粽子
我們現在等著粽子煮熟……哎呀,粽子熟了,我要去吃粽子了,再見!
粽子作文 篇5
上個星期天,作文班的陳老師舉辦了一次包粽子活動。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學會包粽子,并且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和來歷。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上書楚懷王聯齊抗秦,被當朝權貴子蘭陷害,后被流放。此間,他寫下了著名詩篇《離騷》《九歌》等,表達了自己忠君愛國的情懷。五月初五那天、屈原投汨羅江,老百姓為了他的尸體不被玉龍蝦啃食,把煮熟的米飯團,鴨蛋、雞蛋等投入江中喂水族類。久而久之,五月端午包粽子的習俗就形成了,并一代一代的傳了下來。這,大概就是最早版本的端午節由來了吧。另外,傳說五月初五那天還是“惡日”。據說這一天生的孩子不能養活,如果養活了男孩害父親,女孩害母親。還有就是這一天不能蓋房子,如果哪家蓋房全家禿頭。我國民間還有五月初五五毒出沒的傳說。當時科技不發達,人們認為這一天蝎子、蜈蚣、毒蛇、蟾蜍、壁虎等毒物以及妖魔鬼怪都會來到人間禍害人類。而這些東西怕雄黃酒,所以在這天我國很多地區人民都喝雄黃酒,以此驅趕五毒,保護身體健康。
老師說完這些就帶我們包粽子了。我看老師包的那么輕松不由自主地說:“太簡單了!”可是,我卻把大話說前面了,我怎么也包不好。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經歷了十幾次嘗試,才包好了第一個粽子。工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學會了包粽子。后來,老師又把包好的粽子煮好拿給我們吃。我頭一次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那味道真叫一個字——“香”!
通過這次活動,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眼高手低”!
粽子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來臨了,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我高興極了,因為很快就可以吃外婆包的粽子,外婆包的粽子非常好吃。甘香可口,放到嘴里馬上就融化了。每年端午節,外婆都要包好幾大鍋粽子給我們吃,雖然外婆包粽子很辛苦,但是看到我們吃粽子時開心的樣子,辛苦也就抵銷了。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還有爸爸,一起回到外婆家。我來到外婆家第一件事,問:“外婆,粽子包好了嗎?”外婆回答道∶“還沒有,才剛剛開始包,要等到今天晚上才有粽子吃?我說:“外婆,我來幫你吧?”外婆說:“好,反正多一個人多一個幫手,你也來包吧!”
開始看外婆包粽子的時候,我就發現粽子的形狀很與眾不同,也不是方方的,也不是圓圓的。我又發現,粽子的形狀有點象圓錐,我就問外婆:“外婆,為什么粽子要包成這樣子?”外婆說:“這樣包的好處是能夠不讓材料“露餡”。
我一開始包的粽子,全部都是“露餡”的。接著,包的全都是“丑小鴨”。最后,我包的粽子終于變成了“白天鵝”。從“露餡”進化成“丑小鴨”,再從“丑小鴨”進化成“白天鵝”。這可真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幸好一開始我沒有放棄,要不然,我也不會有“白天鵝”這么好的成果。
外婆把粽子放入鍋里,煮了大概十個小時,終于把香噴噴的粽子端到桌上。晚上,我們大家團聚在一條小溪旁,一邊吃粽子一邊談論人生。
通過這次包粽子我明白了,堅持就是勝利,付出會有收獲,我還總結出一條公式:收獲=堅持+努力+付出。
粽子作文 篇7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老師告訴我們要包粽子,我高興的不得了,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
以前講過我們鄰居包粽子,我覺得挺簡單的,所以,還沒包的時候,我就挺高興的,對同學說:“包粽子,簡單!小菜一碟!”
終于可以包粽子了,首先,老師給我們做了示范,只見,老師把箬葉兩手一上一下捏住中間部分,朝中間部分一卷,就成了一個痘痘狀,再把米放在“漏斗”里,然后用筷子戳一戳,說戳一下,米會更實在,煮出來的粽子更黏更緊。接著用箬葉把米蓋住,裹起來,捆一捆,一個粽子就做好了!看老師跟變戲法似的,不費吹灰之力,一個漂亮的尖錐形粽子就做好了。
看老師做的那么簡單,我也趕緊做起來,咦,怎么回事,剛才看老師卷成漏斗形很簡單的啊,這些到我這兒,粽葉一點兒都不配合,怎么都卷不好,還給卷破了,嘿,不給你點兒顏色看看,你不知道我廖大爺是誰。它課不管我多橫,就是卷不好,最后只得求助老師,老師再手把手教了一遍,我勉強會了。再看看周圍同學們,早已經包了好幾個了。我也得加快腳步了,趕緊填米進去,添了兩勺子米進去,用筷子一戳,不好,用力太猛,葉子戳破了,我的天,這要怎么搞,在老師的幫助之下,我在外面包了一層葉子才算把這個粽包好。就這樣,我歷盡千萬挫折,總算是包好了一個又一個粽子。一個帥氣的“紳士”就一排排站在桌子上了。
包粽子也是大有學問,其實,不管是包粽子還是生活,只要你認真對待,一定會有好的結果的。
粽子作文 篇8
端午前夕,當我走進超市,琳瑯滿目中,唯有別具一格。那一串串、一片片的棕葉搖蕩著我的心,翠綠的蒲草細長長、軟綿綿,蕩漾著幸福的光環。外形多樣、口味繁多新奇而有品味。每每這時,除了對它的饞涎欲滴外,腦子里也即刻響起了兒時的童謠。
“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端陽,處處都端陽。”當你聽我唱完這首童謠,你會重溫那美好的童年,純真、爛漫、幸福,似身臨其境!這時,你的嘴角會不自覺地微翹,綻放忍俊不禁的笑容,內心的快樂音符奏響了《童年》的舞曲。
“手心、手背、心肝寶貝!”兒時的往事清晰勾現。在我七歲時,母親第一次教我包,她認真地對我說了這句話,我也小心翼翼地珍藏了這句話。母親一邊說,一邊笑。我們居于北方,多包四角棕,母親會把兩片棕米一拍即合,用蒲草輕輕地綁好,放入水中。“這兩片棕米不分上下,可她們相互依賴,就像咱娘倆兒,永不分離。”我似懂非懂的記下了母親的話。以后的幾年,逢端午,我也會把這句話念給母親聽,而母親只是笑,笑得耐人尋味。
端午節,賽龍舟。那次,我踴躍參加了這項活動。十幾個少年一分兩隊,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喊著口號。那時北方午后還顯幾分涼意,涼風絲絲透進心田,便也把煩惱的汗水軀趕了出來。不比勝負,先看誰最大漢淋漓,誰的口號最響徹云霄。
“努力劃船,永奪第一。”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重在參與。”
“力爭上游,永攀高峰。”
每一句口號,那么響亮,是如此蕩氣回腸。我也跟著一起吶喊。
每次比賽后,耳邊總會縈繞母親的話“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話意味深長,陪我走過了無數個風風雨雨,也給我人生增添了無數的榮耀與光輝。
“天不亮、扎彩帶,從上到下都扎好,太陽公公起個早,為我滋滋把歌唱。”每次端午一覺醒來,手上、腳上、頸上全都扎上了彩帶。母親說這叫“五絲”,是用五種漂亮的毛線擰在一起。扎了它,代表者健康又如意。要等到端午后下第一場雨時剪開扔于雨中,被淋雨的彩帶會變成小蛇游走,這樣,小孩子從小就不怕蛇了。這個過程,滿懷期待與收獲。因而,每次端午節,我總會睡個懶覺,怕母親忘記給我扎彩帶。而在雨后,我卻會大意地忘記了仍彩帶,總是母親幫我剪下仍掉的。每當她重復這個動作,臉上總是掛著欣慰地笑容。那么燦爛!沖淡了烏云,雨過天晴。那時我對母親產生了一種獨有的敬意。母愛偉大,每一個擁有母親的孩子是多么地幸福。
每一天的時光匆匆流過,每一個端午卻總感覺姍姍來遲,讓母親等的白發蒼蒼,歲月搓起了母親思念的皺痕。當我與母親闊別重逢時,她已飽經風霜,而我也情不自禁地潸然淚下。
“兒行千里母擔憂,手心手背不分離。”我深情地擁抱著母親,淚流不止。母親卻開心的笑著。我第一次體會到了做母親的辛酸。那次,我閉上眼,扎上了彩帶,吃了母親為我包的,心里一種從未有過的溫暖。
原來不僅是分離與期盼的傾訴,更是思念與祝福的延續。每一個,都寄托了一種思念,一份祝愿,一片難以割舍的情懷。
無論它經誰手,這種溫存依然持續。
端午節將到,你可否想家?有沒有憶起遠在他鄉的親人呢?
思念無邊……
粽子作文 篇9
“嗯~真香!”煮粽子的香氣又飄進我的鼻子里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前后,艾葉的清香,粽子的濃香,都會讓我忍不住流口水。
往年過端午節,我家都是到超市買粽子,回家直接煮著吃。今年我感覺節日氣氛更濃,因為端午節包粽子這個重要的環節,是我們一家子共同完成的,想想就非常有意思。
生活如一首奏不完的樂曲。過節是一首美妙的歌,當然也不能缺少伴奏,伴隨著喜慶的音樂,我們便開始包粽子。首先,先把本次環節的材料準備就緒:盆子、細線,濃綠欲滴的粽葉、白里通紅的花生、甜甜蜜蜜的大棗、濃香正宗的八寶,還有咸而不膩的臘腸,當然還有雪白的糯米。把這些分別倒在盆子里,放在桌面上擺放整齊就OK了!
音樂漸漸進入高潮,正式開始包粽子,我就要大展身手了!先拿一片墨綠色的粽葉,展開,把粗的那頭往斜前方一折。再把另一頭在旁邊繞半圈,形成一個綠色的“漏斗”,要注意下方不能有縫隙。之后在“漏斗”里放入自己喜歡的餡,再用小勺子把餡填平。把正上方余下的粽葉往下一折,沿折下去的方向把粽子包緊,一個美味的粽子就新鮮出爐了!
一開始我覺得挺容易,沒有什么難度,可是沒想到我遇到了困難——漏餡、破粽葉。唉!又漏餡了!我便開始抱怨。原來,是我在纏粽繩時沒纏緊。這些粽子不是這里破個洞,就是那兒漏點米。還有幾撮糯米落在地上,有的米粒滾到盆子后。再說,自從給糯米們“泡完澡”后,它們身上滑溜溜的,十分難撿。哎,加油撿吧!粒粒皆辛苦,就算是給我自己減肥了!
在足足兩個小時的時間里,我只包了幾個粽子,但我已經心滿意足了。因為我給自己定制了一個小目標:只要包緊就行。所以,我包的粽子奇形異狀、千姿百態:有的像一個墨綠色的硬袋子,有的像一個個長有苔蘚的石頭,還有的像一個個綠色的立體的愛心……可奇怪了!
傍晚,我也有點餓意了。看著那一個個裹在綠毯子里的“寶貝”,好肥美哦!之后,我就把它們下了鍋。打開火,它們泡在鍋中水里,開始竊竊私語,慢慢的越聊越歡,越聊越歡,隔著鍋蓋我都能聽見。煮粽子的香氣飄開來,我聽到了自己“咕咚咕咚”咽口水的聲音……
粽子作文 篇10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在端午節里吃粽子、賽龍舟。
今年端午節,我們家被裝扮得漂漂亮亮的。媽媽還從遠方帶回來了一些做粽子的粽葉、糯米和一點豆沙,教我和妹妹包粽子。
“首先。”媽媽的語氣十分溫柔,“先用手把粽葉卷起成一個圓錐,再在里面放入一些糯米,接著放入一點豆沙,再在上面放一層糯米,不要太多,九分滿就可以了。我們用手將粽葉的尾部折過來蓋住上面,最后用粽繩將粽子攔腰捆好。看,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待會兒,就可以煮著吃了。”媽媽邊說邊把粽子做好了。
過了一會兒,我也按照媽媽的說法做了一個粽子,妹妹也做了一個。爸爸趁我們在做粽子時,對我們說:“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因為屈原投河自盡,而當地的百姓,為了不讓魚吃掉屈原,于是就做粽子給魚吃。現在知道端午節的意義了吧!”
吃完自己做的粽子后,我們在電視上觀看劃龍舟比賽。在那一天里,我和妹妹都很開心,我希望每一天都是端午節。
【【推薦】粽子作文匯總10篇】相關文章:
【推薦】粽子作文(精選30篇)12-20
【推薦】粽子作文合集10篇12-08
【推薦】粽子作文合集9篇12-05
【推薦】端午粽子作文8篇12-04
【推薦】粽子作文合集7篇12-01
【推薦】粽子作文400字4篇12-31
【推薦】鄉的粽子作文四篇12-21
【推薦】端午節的粽子作文12-18
端午節的粽子作文【推薦】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