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味道作文

時間:2022-08-21 16:03:13 端午節 我要投稿

端午的味道作文(精選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的味道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的味道作文(精選15篇)

端午的味道作文1

  每年五月初五是最令我向往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到這天,家家戶戶都會掛起艾草,互贈香包,喝著黃酒,品嘗美味佳肴,飯后一起觀看賽龍舟,真快活啊!

  端午節的習俗最少不了的就是包粽子和吃粽子了。外婆就像個魔術師,一眨眼粽葉折成了個小漏斗,裝入糯米,放入紅棗,再用糯米填滿,用勺子壓緊,最后蓋上粽葉,用線一纏,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看完,我信心滿滿,便拿起粽葉想一展身手,但調皮的糯米就是不聽使喚,從粽葉里不停地“溜”了出來,手忙腳亂的我手一滑,粽子“炸”開了,糯米像飛珠滾玉般一顆接一顆掉在地上,又濺了起來,如綻開的煙花。最后在外婆的幫助下,我終于完成了第一個粽子。我叉著腰,指著那位五花大綁的大肚子“粽子將軍”,威風凜凜地宣布:“我要把你消滅!”開始煮粽子了,心急如焚的我沖進廚房,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雙腳不由自主地圍著鍋團團轉,嘴里還不停念叨著:“1、2、3……”一簇簇晃動的火苗猶如騷動的小螞蟻在我心里亂竄。粽子終于煮好了,我屏住呼吸,瞪大眼睛,一陣清香撲鼻而來,綠油油的粽子在白色熱氣間若隱若現,如美人出浴,放在白瓷盤里顯得更加碧綠。扒開“浴袍”露出白嫩如玉的光滑皮膚,咬一口黏黏的,嚼一嚼軟軟的,細細品嘗,紅棗和糯米的甜香混和著粽葉的清香,在舌尖上跳起了恰恰,順著喉嚨流入我的心田。

  掛艾草、戴香包、吃粽子、喝黃酒、賽龍舟,這就是熱鬧的端午“味道”。我愛端午節,更愛這幸福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2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里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胡子”,母親見了笑我是只“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姥姥了。

  姥姥會笑著看著我,慢慢挪動步子于床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姥姥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姥姥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姥姥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么,就像什么,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并不怎么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于是,我國的滿身都是德,猶如天花亂墜。效益看著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說什么,依然“孤芳自賞”,跑去母親面前玩了。

  現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七歲,姥姥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沒有姥姥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著,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里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懷念我親愛的飾物――姥姥充滿愛意的香包。

端午的味道作文3

  一位偉大的詩人成就了一個傳統節日,一個傳統節日讓我們更深刻地品味生活。——題記

  自戰國時期以來,端午節的風俗一直流傳至今。如今,端午節已受到世界文化組織的重視而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裹挾著歷史的風塵走來;端午節,浸潤著現實的色彩前行。縱覽歷史,端午的味道在不同的時期是不同的。

  悲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戰國的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就這樣,帶著悲怨,一位愛國主義詩人投江自盡。人們帶著無限的悲傷和哀痛送走了這位偉大的詩人,并因此而設立了端午節。百姓懷著沉重悲傷的心情向江中投粽子,希望魚兒不要吃掉屈原的尸體——戰國的端午是悲傷的味道。

  辛酸

  老一輩兒的人們心里可能沒有端午的概念,如果有也是充滿了辛酸吧!在那個戰火紛飛、硝煙四起的年代,人們渴望過上幸福的生活,一頓飽飯對于他們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滿足,能在過端午節時吃上一個粽子根本是不可能的,甚至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個粽子對于人們也只是奢望——曾經的端午是辛酸的味道。

  快樂

  生活在當代的我們,生活多姿多彩,人們再也不用為吃喝發愁,每一天對于我們來說都充實而有意義。現在的端午節,系五彩線、掛葫蘆、戴香包……人們盡情享受登山采艾蒿的樂趣,享受各種各樣的粽子的美味,有的還會體驗賽龍舟的激情——現在的端午是快樂的味道。

  時代在改變,也永遠地改變了端午留給人們的味道。時光如流水,卻永遠沖洗不掉端午留在人們心中的酸甜苦辣。讓我們永遠銘記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4

  我愛吃端午節的粽子,特別是剛出鍋熱乎乎的,每到端午節,只要有人煮了粽子,那味道準會香飄十里,老遠就能聞到。

  說道粽子,就不得不提起屈原,他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那一年,屈原的國家打了敗仗,他向皇帝提了一個建議,皇帝不僅沒有聽他的建議,還撤了他的官職,無奈之下,屈原只好跳江自殺,人們打撈屈原的尸體,卻怎么也找不著,人們不想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就把米扔到水里喂魚蝦,后來就有了吃粽子的習慣。

  每年農歷五月,奶奶都會包粽子,她先給綠油油的粽葉洗個澡,然后拿幾片葉子,卷成了個角錐形的桶,再在里面放上糯米,添一點肉或紅豆、糖之類的,然后用粽葉把糯米裹的緊緊的,不讓它們漏出來,最后用一根細細的線把粽子扎緊,就這樣,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做好了,奶奶動作很快,不一會就做好了很多個。

  奶奶把它們放進鍋里煮,進過幾個小時的漫長等待,粽子終于出鍋了。

  我跑到鍋前,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遞給我一個粽子,我小心翼翼的拿起它,啊,好香啊!

  我把線剪斷,剝開粽葉,便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大口,啊,糯米的甜和肉的香以及粽葉的清香留在我的唇齒之間,久久不能消除。

  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直到我吃不下,這粽子的香味真的無法用言語形容。

  我愛吃粽子。

端午的味道作文5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傳統的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簡棕”。其來已久,花樣繁多。有堿水粽,還有糯米粽,兩種粽子味道鮮美、口味不同。這次端午節,我們家做的就是糯米粽,我先取兩至三片粽葉折成小漏頭的形狀,填入少許糯米,加上蜜棗,再用糯米填滿粽子,折出有棱有角的三角形,最后用棉線綁緊,減去多余的葉子就大功告成了!吃著香噴噴的粽子,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甜糯的粽子,就是端午節的味道!

  每逢端午節,媽媽總會煮兩個雞蛋,從中間剝開,在原本蛋黃的位置放入艾葉或蒿草包住一件銀飾物,合上雞蛋,用紗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驅寒、治咳嗽。艾葉、蒿草的味道就是端午節的味道!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的傳統習俗,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清香四溢,各種形狀,玲瓏可愛。香囊的香氣就是端午節的味道!

  傳說屈原投江后,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身體,紛紛把粽子、咸蛋扔入江中,有些人還拿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蛟龍,保護屈原。熏蒼術也是端午節傳統活動之一,就是民間傳統用蒼術消毒空氣,將天然的蒼術捆綁在一起,燃燒后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雄黃的傳奇、熏蒼術的祝福,都是端午節的味道。

  千年的傳統延續至今,每一樣習俗都被繼承,端午節的味道也被記憶。甜糯的粽子、清香的艾葉、傳奇的雄黃、神奇的熏蒼術,這都是我記憶中端午節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6

  好香呀!

  早晨起來,一股特有的粽子香味飄溢在空中,漸漸在空中慢慢四溢開來,滿屋子都是粽子的味道!

  原來是昨天媽媽連夜包的粽子!讓我們一家提前感受端午的味道了!

  回想昨天,媽媽拿了五種顏色的絲線,分別是紅、黃、綠、藍、白。她先把這五種線捋好平放在桌子上,然后再搓成小繩,還巧妙的打了一個結。四根五絲繩做好了。媽媽告訴我這叫長命縷,她又小心翼翼的分別給我戴在手腕和腳脖上。還特意囑咐我說:要愛惜,等戴上后下第一場雨的時候,摘下來扔進雨水里。這樣長命縷就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通過端午習俗的小事,我體會到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接下來要包粽子了,我見媽媽拿了竹葉,包上糯米,中間還放上兩顆大棗。然后又熟練地折疊竹葉包裹糯米。還用五絲線捆扎起來,媽媽一連包了十幾個。

  媽媽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了鍋里,后來我就睡了。

  今天早上,蒸上了十五分鐘。我剛一睡醒,就聞到了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一躍而起,圍著盤子聞了又聞,著急的等待著粽子降溫。過了一會兒,終于可以下口吃了。我剝開竹葉,白里透紅的餡兒玲瓏剔透,我咬了一口,粘甜滑爽,好吃極了!我們一家人邊吃邊笑,因為我們都看到了彼此嘴上的白胡子。

  粽子吃完了,爸爸說:端午節是有說道的,就這個名稱就五花八門,夏節、玉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蠟、詩人節等等。

  媽媽說:除了吃粽子,戴長命縷之外,還有插艾草、撒白糖、賽龍舟等習俗。

  我想,這個傳統節日還有不少的學問哩!這個端午節不僅僅吃到了粽子,還增長了不少見識。

  其實,更重要的是,粽子中我聞到了媽媽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7

  作為傳承了數千年的節日,端午節始終具有其獨特的魅力。與其他傳統節日相比,端午節有著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根植于民間,根植于古老的民族傳統,并融入了民族的血液。這便是端午的味道,一種散發著亙古的芬芳,影響了無數炎黃子孫的味道。

  端午節的由來,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屈原。屈原因受小人的譏謗而不得重用,終于不堪世風渾濁,投江而死。人們以端午節紀念屈原時,就注定了這種清白、廉潔的品格將被人們銘記,也為端午注入了一種沁人心脾的味道。

  沿著歷史的軌跡,追尋屈原的品格,并體味到端午真正味道的人不勝枚舉。

  東晉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因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做了幾年小官便歸隱山林,整日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生活;詩人于謙也曾留下“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千古佳句;一代清官海瑞則更是兩袖清風、廉潔正直的官員的典范。

  正是由于這種品格生生不息地流淌在世世代代華夏兒女的心中,才使端午節流傳至今。

  然而,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忽視了端午本來的味道,廉潔之人、清正之人越來越少,端午也已成為一種形式,這也許有違屈原的初衷吧?而這也正是國人的悲哀。

  端午的味道,是中華傳統文明的味道,是清正的社會風氣的味道,是有助于一個民族發展的味道。

  希望能品嘗到端午味道的不只是我們中的一部分,而是全體中國人!

端午的味道作文8

  又是粽子飄香時,端午佳節味道多。苦、辣、甜傳承了幾千年,一直到今天,讓我們一起品嘗一下吧。

  苦

  天灰蒙蒙的,空氣是潮濕的,他獨自來到江邊,面對汨羅江,縱身一躍,從此,歷史上少了一個叫屈原的偉大詩人,多了一個端午節。屈原立志要為人民造福,雖“吾將上下而求索”,無奈佞臣當道,壯志未酬,只能離開朝廷,他感到憤恨、無助,只能將自己交給這滾滾江水。但他著作的《離騷》被誦讀千百年,他的愛國精神和清正、勇敢的品質將永垂不朽。端午是苦的。

  辣

  端午的太陽火辣辣,火辣辣的太陽下進行著一場火辣辣的比賽。隊員們雖頭頂烈日,但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開始”,伴隨一聲令下,龍舟比賽開始了,“加油!加油!”人們吶喊助威,“沖刺了!”龍舟沖過終點線,隊員們舉起劃槳慶祝勝利。太陽是火辣辣的,但火辣辣的太陽下到處是勝利的喜悅。端午是辣的。

  甜

  粽子是端午節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粽子噴香,甜蜜幸福。媽媽從鍋里拿出了粽子,我順著香味“飄”了過去,哇!深綠的葦葉包裹著白白的粽子,算放出濃濃的香氣,迫不及待的嘗了一口,真香,又吃到了一顆棗,真甜!給媽媽剝一個、給爸爸剝一個,我自己來一個,很甜美。端午是甜的。

  端午節的味道還有很多,我們慢慢品嘗吧。

端午的味道作文9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到那天,人們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里。

  每逢端午節那天,人們都包粽子吃。聽說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據說,很久以前,有一位的愛國大詩人,他叫屈原,當初他被別人殺害了并且扔進了又急又寬的汩羅江里,人們知道了,怕江里的魚蝦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里,這樣魚不會吃屈原的尸體了。正好那天是農歷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知道粽子是怎么包得嗎?讓我來告訴你吧。首先把新鮮又綠油油的粽葉洗得干干凈凈,然后用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輕輕地勺起糯米,并加上綠豆、蜜棗、葡萄干、排骨、花生米,包起來用繩子捆緊,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幾個小時,熟透了就可以吃了。還在煮的時候那香味早已傳遍了整個大街!你咬上一口嘗嘗,保證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聞一聞,都會令人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鉆。

  一頓豐富的午餐過后,人們就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地來到河邊,來觀看激烈的賽龍舟。只見兩隊選手精神抖擻地坐在船上,手緊緊地握住船槳,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前方,整裝待發。“叭”的一聲,一條條龍舟像射出的箭一樣向前沖。兩岸的人們也歡騰跳躍,興奮地大聲喊著:“加油,加油。”那簡直鑼鼓喧天,響徹云霄,熱鬧非凡!

  到了下午,人們也早已滿頭大汗,該洗個舒服的澡了。按著傳統的習慣,人們把早已準備好的艾葉、菖莆、魚腥草等燒上一大鍋水。全家人都要洗,說是避邪氣,其實按中藥原理是殺菌除濕氣。洗了以后,不會生痱子。

  朋友們,你們到我的家鄉來過端午節,那一定一飽會眼福和口福!

端午的味道作文10

  端午節在我們家又稱”粽子節”,這叫法再俗不過了,但的確,端午節里,什么香包,艾草,菖蒲可以少,粽子卻不能少,它載著一番親情。

  小時候,我最愛看奶奶包粽子。那些綠綠的粽葉都服服帖帖地圍成一個個小漏斗,盛好糯米后又魔法般地變成了鼓囊囊的小三角。這是多么神奇啊!

  我長大后,懂得了粽子原來是祭拜屈原的。一年端午,我終于有機會自己動手包粽子了。我認真地把碗中的餡料夾到粽葉中,再把餡包好,最后小心地用線繩把它纏住,系好。我把它捧在手心中,只覺它就像一件古樸典雅的工藝品。我便起了興致,包了一個又一個。在家里它們果然大受好評。“咱們家兒子挺有進步啊,不僅會包粽子,還學會分享啦!”“別說,這粽子甜甜的,真好吃!”家人的贊許說得我臉上直泛光,嘴角洋溢著幸福。

  時間一年年地流著,每逢端午我家飯桌上都會擺上幾盤粽子,我也不覺得有什么稀奇的了。

  今年,福建仙游老家那兒又給我們寄來一袋粽子,爸爸告訴我,一定要細細品嘗。因為老家那邊農村里的房子要動遷,這可能是我們最后一次嘗到老家的米了。我不禁鼻頭一酸,輕輕包開粽葉,小口嚼著里面的糯米,里面噴香的豬肉,里面的五谷,一種特殊的情感油然而生,黏黏的,好似那糯米,在這小小的粽子中,我們一家人都感受到淡淡的(且叫它)思鄉情。

  粽子在我心中不僅是端午的常客,它還是一種綿長的親情與鄉情。一提起端午,我便想到粽子,一想到粽子,我的腦海里便浮現出那三五件事,心中便涌出那兩三點情了。

端午的味道作文1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提到端午節,心里肯定想到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在我們家,過端午節當然少不了2件事,你們應該也知道那2件事了吧!如果不知道也沒有關系,因為下面有答案了,也讓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節的世界吧!

  包粽子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大早的,太陽公公早早地起來向我們打招呼了,小草喜歡那吵鬧聲,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來了。我也有點迫不及待了,看見母親在包粽子,我想:包粽子一定很好玩。我馬上跑過去,對母親說:“我也要包粽子。”母親嗯的一聲,我們現在就要包粽子咯。要準備糯米、粽葉、肉、花生、綠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粽葉放在鍋里滾洗,然后拿出來放在盆子里洗干凈,再把糯米洗干凈,然后放在鍋里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一起,花生炒脆,還要把外面的那層簿簿的皮去掉,還要壓碎,糯米、綠豆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嘻嘻,材料都準備好了。包咯,拿2片粽葉,上下一層,然后向自己的方向一轉,就像一個圓錐,先放糯米,然后放肉、花生等,然后在再邊上加一片粽葉,再把側邊的粽葉壓下去,最后用繩子綁著,ok啦,大功告成,粽子下鍋咯!

  總算把粽子包完了去看賽龍舟。看見觀眾水泄不迎,可真熱鬧啊!觀眾們為賽者加油,大聲地歡呼。看完了賽龍舟,回到家里,聞到一陣陣香味,一定是粽子的香味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過去了,小草再也聽不到那樣吵鬧的聲音了,我可真是懷念端午節的味道啊!

端午的味道作文12

  端午節了,大街上到處彌漫著端午的味道。

  早上,我戴上香囊和五色繩。聽媽媽說香囊散發出香氣,可以辟邪祛病,戴五色繩可以讓人吉祥。我們家門口也放上了艾,散發著濃濃的特殊的香氣。噢,我明白了,端午節的味道香香的。

  端午節我最喜歡的還是吃好吃的粽子。以前總是聽別人說肉餡的粽子特別好吃,今天爸爸也買回來了,我高興極了,想迫不及待地把它吃掉。爸爸讓我看好時間等它煮熟,我目不轉睛地盯著時間。粽子終于熟了,我急忙告訴爸爸。爸爸把粽子放進碗里,我嘗了一口,哇,太好吃了吧。我一下子吃了三四個,直到撐得實在吃不下了才停下來。噢,我明白了,端午節的味道是糯香的味道。

  到了中午,我四姨請我們和許多人到飯店吃飯,那的菜每一個都特別好吃。服務員才端到門口,那香味就撲面而來,聞得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當菜端到桌上時,我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過了一會兒,我吃飽了,就和我的一些朋友在一起玩,雖然玩的游戲不怎么好玩,但我們每個人都很開心,沒過一會兒,最后一道菜出來了,看到是西瓜,我和我的朋友們,像老虎看到獵物一樣,眼睛發亮,開始大口大口吃起來,一分鐘沒到就被我們吃完了,那西瓜吃起來特別甜,一直甜到心里。噢,我感受到了,端午節的味道是菜香的味道。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非常快樂,因為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那味道真好!你呢?

端午的味道作文13

  因為太過于期盼放假,所以很早之前就想到端午節也是要放假的。于是很興奮地跑去看日歷,驚喜地發現端午節竟然在六月六日,又忽然想起媽媽說過端午節在六月六日這一天要168年才能遇見一次呢,于是覺得自己好幸運。六月六日,我盯著那個鮮紅的數字又小聲念了一遍,真是個好日子。

  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這是《燕京歲時記》里的一條記載,讀來很有嚼頭。端午、端五。不禁覺得古人的想象力也真是豐富,可為何又要改為端午呢,這始終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感覺到了一種神秘的味道,那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前幾天,一日從外面歸來,路過一家小店,突然發現小店玻璃門的把手上系著一株不知名的草。奇怪,那是什么?恍然大悟之間想起,那就是(傳說中的)艾葉吧?于是一陣驚喜,我還是第一次看見它呢!忍不住湊上去聞了聞,是一股令人感到舒服的清香。老板看到了我,走過來把艾葉從門上拿了下來,遞給我,拿去吧,好歹也要有點端午的氣氛,你說是吧?,我沒說話,只是沖她笑了笑。之后便滿心歡喜的捧著艾葉回了家,用一根細線將它小心翼翼地綁在門上,于是家里也有了那股淡淡的味道,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這一日,媽媽在家親手包粽子。媽媽做事時的樣子總是很認真,讓人不忍心打擾。于是我端了張小板凳默不作聲地坐在她旁邊,看她將蘆葦葉一點一點清洗干凈,在把加了蜜棗的糯米放在上面,交疊著包好,再用綠色的絲線一道一道纏上幾圈。之后飄出的便是一縷甜甜的味道。那是蜜棗的味道,還有媽媽的味道。那些都是端午的味道。

  這些味道都深深刻在我的腦海中,或神秘,或清香,或甜甜的,它們都是,端午的味道。

  是那種特有的,讓人永遠也不會忘記的,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14

  上周六回家,媽媽帶我去超市。超市里琳瑯滿目的粽子讓我看得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味道一應俱全,有綠茶味的,臘肉味的,紅棗味的,甚至還有鮑魚味的、燕窩味的,連包裝袋也是五顏六色的,我突然想起,原來又是一年端午節。

  媽媽覺得包粽子比較麻煩,奶奶年齡又大了,所以決定到端午的時候從超市買點。奶奶卻執意要自己包粽子。奶奶說她從小就會包粽子,是跟她的媽媽學的。她說自己包的粽子才有端午的味道。

  奶奶早早就開始準備材料了。她買了很大的艾葉,告訴我,大的粽子入味。她還準備了糯米、黃豆、豬肉、咸蛋。

  “糯米要泡一天一夜,包好煮后才好吃,細而滑,不會有夾生的感覺。”奶奶告訴我,她把黃豆也泡了很長的時間,然后再用開水煮一遍,晾晾,這樣就好去皮。先把豬肉切成小塊,然后用奶奶自制的蜜汁澆上去,腌上一天。這肉粽子可是我們家獨家配方啊。

  我問奶奶:“包粽子這么麻煩,為什么不上超市買幾個回來吃呢?"奶奶神秘地笑了笑,也不告訴我為什么。

  終于要包粽子了,奶奶忙啊忙,也不讓我幫忙。后來包好了,奶奶就舉著她包好的又大又方的粽子看著我笑:“小饞鬼,煮好就能吃了!”過了兩三個小時,香噴噴的粽子就端了上來,奶奶把粽子分給我們,我們高高興興地吃著粽子,確實很好吃。

  這時,我看見奶奶用她那慈祥的目光看著我,滿臉愛意,她笑開了花,臉上細細的皺紋幸福地蕩漾開來。

  哦,現在我才懂得,那小小的粽子里寄托了奶奶對我們全部的愛。細滑的糯米,咸香的蛋黃,細膩的豬肉,便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15

  農歷五月初五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我期盼以久的端午節向我走來。端午節這天我們不僅能吃到各種美味的粽子,還能聞到棕葉飄散的股股淡淡的清香,讓人心情無比舒暢。

  現在,家家戶戶都準備好粽葉和糯米,為端午節提前準備好粽子。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奶奶一大早就出門買來一大把粽葉,去包美味的粽子。我手也癢癢的,也想學學包粽子。奶奶說:“好呀,你先看我怎么包的。”奶奶先把粽葉放在水里泡泡,然后放進鍋里稍煮一下,說:“這樣棕葉就軟下來了,最后把它們浸在冷水里就可以包粽子了。”我認真地看著。

  奶奶選了幾片整齊的粽葉,把一片片葉子依次排放在手上,卷成漏斗狀,用勺子輕輕地將米滔進去,不一會兒,一個美麗的粽子就從奶奶手中誕生了。那個動作是多么地嫻熟。

  奶奶拿來一片粽葉,叫我也來試一試,我可興奮了,這可是我第一次學包粽子呀!我下決心一定要包好。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做,可我要包粽葉時,粽葉卻像一個頑皮的孩子,里面的米全露了出來,我著急了。

  奶奶說:“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呀。”聽了奶奶的話,我認真地把粽葉拿起來,記住每個要點,專心致志地包著,奶奶也拿來粽葉,邊做示范,邊教我包,終于,我的第一個粽子包好了,我歡呼起來,奶奶也在旁邊為我感到高興。

  美味可口的粽子出鍋了,一股股粽葉的清香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蜜棗粽子吃了起來。“啊!好甜呀!”一種甜甜的味道流在心田,讓我記住了這個十分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的味道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味道的作文09-15

端午味道作文08-05

端午的味道作文06-22

端午的味道作文04-13

端午的味道01-30

端午的味道高中作文09-24

端午的味道中考作文07-29

端午的味道小學作文06-14

端午的味道節日作文07-13

端午味道節日作文07-1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最近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另类自拍 |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 中文AV免费在线 |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 |